-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面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面教学反思1
由于本周有些事,没有参加上午的培训,《一面》这篇课文在学校我已经讲过了,并且请学校老师去听课并点评,特把《一面》的教学反思整理好呈上。
上课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教师参考书,书中对于课文的解读是从鲁迅先生的外貌入手,对于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再由整体到局部,紧扣住一个“瘦”字展开。全文共出现六次描写“瘦”的地方:一次整体略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具体感悟鲁迅先生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精神。
我们已经学习过本单元前两篇关于鲁迅的文章,学生对鲁迅本人以及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了了解,所以在教学上我不再以背景介绍做开头,而是从课文整体内容下手,让学生思考讨论:文章讲诉了一件什么事?对于课文整体内容的概况,孩子的基础还是比较好的,能够抓住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谈,只是归纳的时候比较繁琐,我给了他们充分阅读和讨论的时间去归纳总结。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熟知了之后,回顾之前所学两篇课文,讲诉鲁迅先生的为人,再次研读本课,看看本课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引入对于鲁迅“瘦”的描写。让学生找出文中能体现出鲁迅“瘦”的语句,段落描写学生找的很全面,但是仅仅从外貌描写来体会鲁迅先生工作太过操劳等关心民众的精神品质有些太牵强,学生仅仅能体会到青年对于鲁迅先生的感激,以及鲁迅先生对于青年的关心,并不能很快联系到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所付出的心血。所以在感悟鲁迅精神这一方面,学生说完对于语句表层的理解含义外就再找不出别的东西了。
这一点是我准备的不足,我以为先前介绍过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头脑中有个大致的了解就行,但他的文章比较艰涩难懂,蕴含的深意不仅只看文章内容,更应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应该在此过程中穿插当时的背景资料以及这位青年所处的处境,进一步搜集介绍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鲁迅救国救民的心情,并且在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更加深入认识和了解鲁迅先生。
一面教学反思2
课文《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讲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拟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倡导自主识字,培养独立识字的本领。
二、有机整合每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知,感悟文字背后所蕴涵的“爱国情”。
1、创设情境,铺垫“爱国情”。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语文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上课伊始,我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再现刘翔,升国旗的感人场景,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为五星红旗自豪的情境中,酝酿了浓浓的爱国情,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了情感的铺垫。
2、品味语言,体验“爱国情”。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主人翁的“爱国情“这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从训练学生的语言着手,通过带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重点句段中的重点词。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重点句子时,呈现了三个层次“读出理解——交流感受——即兴表演”。在学生汇报时,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留学生身上沉甸句的爱国情意,设计了学生就此句子进行表演,亲身体验这份爱国情意。
我感觉自己重点段的深入研读还不够到位。如本课第二部分写“我”与面包店老板打交道的过程,通过对人物外在动作的描写刻画表达内心情感,应作重点段处理。虽然我在设计时,有意将此列为重点来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细读,静思默想,但缺乏细致的考虑、安排,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未能以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读通、读透文本,只是在第9段“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教学中让学生入情入境,思考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呢?而其余段落的读悟,领会就显得单薄、肤浅,如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其实在这一环节,学生汇报后,就应让他们再次重点读这一部分,教师引导让其领会通过外在动作描写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渗透习作指导,而后在入情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效果肯定会彰显。
当然在这次教学中也存在着几点不足的地方:
1、在调控课堂教学发展中,语言的精练和机智有待锤炼。
2、指导学生朗读不够到位,在学生理解不深刻的情况下,教师没有很好地点拔。
3、课堂教学中关注不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些将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好好该正。
一面教学反思3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旅游遇到危险时宁愿忍受寒冷和饥饿,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最后晕倒在地,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友情的故事。根据单元教学重点和学生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大多数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少部分优等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也很有深度,这是值得欣喜的`地方,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也有少部分同学只是充当了忠实的听众,或者说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个课堂的旁观者,怎样调动不同层次的积极性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苦恼,但也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这节课的实施,在这个问题上我似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当我引导学生目光投向这位面包店的老,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和11自然段,思考这位外国老板前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时,给足了学生默读时间之后,只是几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举手回答,我当时就指名请学生回答了,接下来的学习就是这几个“佼佼者”独领风骚,教学也有点被动。如果这时我不被按教案走的思想羁绊而是让给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可能课堂气氛回活跃很多,中等偏下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强很多。又比如在课堂上生成了“在当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中国青年到底想不想用国旗换面包呢?”时,如果我能及时抓住这个问题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辩论,可能学生对课文的蕴涵的情感的感悟会深入很多。
在小组的学习讨论中怎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这也是一个需要仔细琢磨的问题,如果组织不合理也会造成优生的“话语霸权”。在分组时就要考虑均衡考虑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让他们能够和谐共处,互相帮助,另外还可以用一到几给每个同学在小组内安排一个号码,在请同学代表小组汇报时零时请几号同学回答,让学生有一种人人都可能代表小组水平的压力在加上配合一些小组之间的比赛,可能中等偏下但又有上进心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增强很多。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引发的思考还有很多,比如“怎样把琐碎的小问题变成简单有效的大问题”、“教学评价语言怎样做到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等等。
一面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为了维护国旗尊严,毅然拒绝了救命的面包,面包店老板为之感动,救助他的事。本组教材模块以“热爱祖国”为主题,教学中应围绕“热爱祖国为荣”的情感线索,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解读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吸纳文本,进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生成和升华。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以下不足:
(一)课前的情境创设不理想
记得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热爱祖国是教师应在孩子的人生画布上染上的底色,那一面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五星红旗”所蕴涵的沉甸甸的意义,对孩子们理解文本中的'“我”的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尽管导入时再现了刘翔、张怡宇等奥运冠军在奥运夺冠后身披国旗奔跑、热泪目视国旗升起的动人画面。但是由于缺少了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品味语言,体验“爱国情”落实不到位
“爱国情感”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情,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那就是语言实践。没有扎实的语言实践,热爱祖国的说教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切己体察,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来。我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虽然呈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读体验情感。但由于本人对课堂调控不好,有走过场的感觉。
一面教学反思5
《一面》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教学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指导学生揣摩抓住外写画人物的方法。
(一)在教学上我努力探索教学法——“任务驱动”。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驱动”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说实话,我虽然这几年一直是这么上略读课文的,但还是在这堂课下课后听到何天星、贾福莲等老师 的.提议后,才知道自己的一些不足。
(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透课文,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三)找出文中的六次外貌描写,主要抓住外貌描写进行学习,层层推进,以读代悟,读悟结合,重点分析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使学生从中体会鲁迅的伟大精神品质。
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训练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面教学反思6
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课文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紧紧扣住一个字──“瘦”。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在这方面我着重引导了一下。
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课文的.教学重点,孩子们交流的时候并不踊跃,我想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得太少,对鲁迅先生也了解得太少。虽然在前两课学习了相关的内容,但是并没有对孩子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认识。学习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实在是无法领悟文字里所蕴涵的那种凝重的感情。
因为是阅读课文,我在教学中也没有过多的追究孩子们,也没有给他们提出更多的要求,更没有把教师用书上的内容灌输给孩子们。文字的理解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能领悟的东西,不能强求孩子们也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理解的。
我觉得这篇阅读课文,上课的时候没必要极力将文章讲的透彻仔细。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避免跟孩子们烦琐的分析。
一面教学反思7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的选编意图,一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国际理解”的内涵;二是学习一些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教学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我着重抓住2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细读课文,体验感悟。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表格,让学生边读边想,用笔画出相关的.语句,填写表格,体会当时人物内心的想法。在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读中积累。重点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形式来完成对人物内心的体会。如品析“凝视”这个词时,先理解词义,再找出它的近义词进行替换,在对比体会中,想想哪个词用得更准确。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准确运用词语的好处,教给孩子们用动作来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既品出了因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而赢得外国人的尊重,又学到了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探究写法,读写迁移。这个环节先总结出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然后再创设语境,顺势进行迁移性的语言训练。让孩子们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中。用课堂练笔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当然,这堂课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许多孩子们的回答中产生了对文本和学法上的生成,有些我没有捕捉到或没有提炼、提升。今后我会不断的在这些方面多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语文功底。
一面教学反思8
教材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主要讲述了一位中国留学生,为了维护国旗尊严,毅然拒绝了救命的面包,面包店老板为之感动,救助他的事。本组教材以“热爱祖国”为主题,教学中应围绕“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情感线索,为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重点感受“我”在漂流时遇到的困难。
设计理念:
立足文本,挖掘文本资源,依托语言文字,通过多元的解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文字中感受“我”在漂流时遇到的困难,为下文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认识“摊、奈、凝、竖、拇”5个生字,会写“窄、脖、段……”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等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字中感受“我”在漂流时遇到的困难。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让学生阅读“资料袋”里的内容,搜集国旗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认识“国旗”,导入揭题
1、孩子们,在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都会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望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会想到什么?
2、小结:是啊,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我们每一个人都尊敬、爱护国旗。让我们一起怀着尊敬读——五星红旗。
(在导入新课时,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五星红旗的认识,触动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后面的课文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
3、关于五星红旗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6课,(补充一面)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一读。
2、让老师听听你读词的情况:
出示第一组词:筏子 脖子 鼻子
①自由;
②看筏子图,指名一人读词;
③你有什么发现?
④不要小看轻声,读好轻声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得更好听。齐读。
(读书时,注意轻声的读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出示第二组词:难读的四字词语,你会吗?
壮胆鼓劲 平等交易 竖起拇指
无影无踪 荒无人烟 身无分文
趔趔趄趄
①自由读,读准音;
②分组读;
③看第二组词,你有什么发现?
④它们都有无,那么,这些词各用在哪里呢?你在课文中找到带有它们的句子,读读,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分组认读词语,不露痕迹地教给学生积累词语的方法。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注意词语的运用,落实了学习词语的目标。)
④齐读
过渡语:对,读词时就该这样,声音响亮,口齿清楚。那么。在这个句子中有几个多音字,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读准它们吗?
句子: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① 自由读;
② 指名找多音字,读;
③ 齐读。
(读书时,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3、孩子们,读课文就这样,注意轻声,注意难读的词,还要留心多音字,把字音读准确。现在,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再一次读课文,课文中还有其他的多音字,难读的词,你要特别留心。读完后,想一想课文讲的是谁和谁发生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4、交流:课文讲的是谁和谁发生的事?(留学生和老板发生的事)
① 是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上留学生、老板、一面五星红旗说一说吗?
② 自由准备。需要老师帮忙吗?(点拨:留学生怎么了?老板要留学生干什么?结果怎样?)
③ 指名一人;
④ 再指名;
⑤ 同桌说一说。
(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用上“留学生、老板、一面五星红旗”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初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精读感悟,体会处境
1、读课文时,我们不但要读准字音,而且在读完后还要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那么,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效的。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故事,看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会向老板要面包?建议你仔细地读读第三自然段。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
2、自由说。
预设: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
出示句子:
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
①读懂句子: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A、随机理解“无影无踪”;猜想背包里会有什么?
B、可见当时我的情况可以用词来说——身无分文。
C、随机理解“荒无人烟”;猜想一下,这三天,我是怎么过的?
D、孩子们,这就是“我”当时的处境。此时的我多么想——(学生接说),多么需要——(学生接说)。对啊,一个面包,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意味着我的生命。
②读出情感:此时,我的心情怎么样?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着段话。(指名2人,男生读)
(在感悟“我”的艰难处境时,引导学生理解“荒芜人烟”“无影无踪”“身无分文”等重点词,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我”在漂流时遇到的困难,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并且通过朗读把感受到的外化出来,在学生的情感和能力方面有了提升,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3、我的处境如此艰难,小镇的面包店就是我的.希望。我会怎么对面包店老板说明自己的处境呢?(复述)
(学完课文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我”遇到的困难,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处境的艰难。另外,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4、以为向面包店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会得到面包店老板的帮助,可老板愿意帮助我吗?我们留到下节课来学习。
四、生字学习,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的生字,认读。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鼻”字的书写。
一面五星红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读好课文,以读代答,以读悟情。
3、让学生认识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及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体会我对国旗的热爱,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外在的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写法。
一、复习回忆
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2、复习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描写我处境困难的句子。
二、体会老板态度变化,感悟爱旗之情
1、(过渡)同学们,此时的“我”已经饿了3天了,没有了食物,没有了方向感,身上、头上还带着伤,拖着沉重的步子艰难地行走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多想喝上一杯水,多想吃上一顿饭,多想得到朋友的帮助!,但“我”却还留有一样东西,那是什么?(五星红旗)系着这面五星红旗,直到第三天中午,他才走进了一家面包店,以为向面包店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会得到面包店老板的帮助,可老板愿意帮助我吗?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4-------11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划记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句子。
2、交流体会研读重点词句
(1)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
A、指名读:问“老板愿意给我面包吗?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B、指导个性化朗读。
(2)教师范读第5自然段,然后问“这下老板愿意和我交易了吗?最后老板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中读懂的?
(3)他见我醒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A、老板这时的表情会是怎样呢?为什么?
B、朗读指导
4、探究原因
过渡:一个面包多少钱?医药费大概需要多少钱?(学生自由说)这么便宜的面包他都不愿意给我,要和我公平交易,连我新买的大衣他也愿交换。可后来,他却愿意帮我支付医药费,老板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三、想像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爱旗之心
1、请7位同学分别来读(轮读,指名)4——10自然段
2、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勾画出描写我动作的句子。
3、指名汇报,教师出示句子
(一)、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二)、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三)、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4、指名反复练读句子,想一想作者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5、指导理解第一句
(1)犹豫是什么意思?(难以拿主意)难以拿主意?有什么可难的?
(2)在什么样的处境下生出这份犹豫的?(饥饿中、困难中,又面临着老板的面包)想一想,我犹豫些什么? (此时的我已经饿了三天了,身上、头上还有伤,面对着面包,这能让我活下去的面包,我的心里闪过( 一丝犹豫 ),但是,当我看到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心里便开始( 犹豫不决 )起来,再想到这五星红旗就如同是我的祖国和亲人,于是我( 毫不犹豫 )地在心里打定主意:说什么都不用国旗换面包。)
(3)再读。(个别读、齐读)
6、说一说,我们是怎样理解第一句的?(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读中感悟)
7、小组合作解决第(二)、第(三)句。
(1)理解“久久地凝视”“ 趔趔趄趄”的意思。
(2)说说此时我的心里话。
A、是啊!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一个民族的尊严。即使我迫切需要老板手里的面包,但象征着国家民族尊严的国旗是决不能拿来交易的,三天都熬过来了,我已走出荒芜人烟的森林,再熬一会吧,到别的老板那儿看看吧!
B、我摇摇头,(生想:不行啊,国旗是一个国家尊严的象征,我不能拿国家的尊严去换取面包,再说这怎么是公平交易呢?)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生想:三天都熬过来了,我已走出荒芜人烟的森林,再熬一会吧,到别的老板那儿看看吧!)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像画面。
过渡:这位留学生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了,这是多么难熬的日子,何况身体还带着伤,多么需要老板手里的面包,多么需要老板的帮助,可他拒绝了老板的不公平交易,拒绝了能解决饥饿疲劳疲劳的面包,宁可忍饥挨饿也不拿国旗换面包,这种拒绝也许是拒绝了自己的生命,这又是为什么?可见此时一定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我,这是一股什么力量呢?
生说,板书(热爱祖国,维护尊严)
是的,这种力量深深地感动着面包店老板,由先前不愿意给面包到后来愿意承担医药费;也深深地感动着你,感动着我,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因为五星红旗作为我们中国的标志,它也是时时刻刻飘扬在国人的心中的。
6、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近“我”和面包店老板,来读读那些描写他们的句子吧。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来读,好吗?我来读描写面包店老板的句子。你们读描写“我”的句子,(师生合作轮读)
四、总结升华,熏陶爱旗之德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病房看看那面经过河水的冲洗,却依然是那么鲜艳的五星红旗吧。芬芳而美丽的鲜花,簇拥着心爱的五星红旗,它是那么鲜艳,那么夺目,那么伟大。我们的中国人为了这面五星红旗,还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光辉事迹啊!
(南极升旗、港澳回归、申奥成功、载人航天……)
让我们全体少先队员起立,面对墙上鲜红的五星红旗敬一个庄严的队礼。结束这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26 一面五星红旗
“我” 面包店老板
处境艰难 无奈、平等交易 冷漠
热爱祖国 惊奇
维护尊严 竖起大拇指 热心帮助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教学本组教材,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在把握了单元教学目标,就不难把本课的思想内涵定位于“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人们的尊重。这个思想内涵的把握很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内容的分割,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这样,教学设计是有方向的。
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那么语文课在把握这个内涵时必须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实施,只有这样,工具性才能得到体现。所以设计时,我才求突出四个特点:
一、 设计主线,重在人物感悟,不在于情节,主要抓两个点进行教学。一是我的爱国情谊,二是面包店老板的态度转变。在自由朗读课文4到12自然段后,以一个大问题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究竟我是怎么做的?勾画出我的行为的句子,研读体会,感悟是我的爱国情感促进老板态度的转变,而老板的态度转变又衬托了我的爱国情感。
二、咬文嚼字。本文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中国留学生不说一个字,也没直接写我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如“犹豫”、“凝望”“趔趔趄趄”等,这些无言的动作实际上更为有力的表现出我的深沉的爱国之心。在这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上,尝试采用寻找一个角度,串起一组词语,激活课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语文不幸中理解词语,从而更好的把握人物的内心。
三、朗读指导。课文很长,主要几个情感强烈的点来指导,而不是面面俱倒。如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句子,如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指导时突出层次感与理解的深度推进。
四、感悟说话。泡泡里的问题是这时候,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什么?我没有直接用这问题,而是换了这时候,你想对这个中国留学生说什么?这个问题较之老板个说的话来比较直接,孩子更容易说起,说好了此处的说话,对老板说什么就容易多了.孩子有的说:我真佩服你,你真是一个爱国的人.你爱国旗,爱国家,维护我们祖国的尊严,我真欣赏你.你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真是一个爱国的人!我要向你学习.这是明说的,他用了个捍卫这词,真让我表扬了他一番,把这词语写在黑板上.呵,阅读面广的孩子就是会用词.我太感动了,你不顾自己肚子多饿,还是坚持维护祖国尊严,真令人敬佩呀!......孩子说了很多,说完了,我才用书上的泡泡问题你想对面包店的老板说什么?此时孩子们就能够说出来中国留学生的行为令人敬佩,而你的行为也是,你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中国人,我也佩服你.我欣赏你,面包店老板,因为你帮助了一个急需帮助的中国人. “老板,谢谢你!你帮助了一个这么爱国的人,说明你也非常爱国,值得我们敬佩!” “老板,谢谢你!你是一个善良的、充满爱心的人,你救了一个爱护国旗连生命都不顾的人,值得!”“我想你肯定是非常敬佩那个留学生才救他的吧!”……
一面教学反思9
【教学案例】
这学期学校开展了诊断式听课活动,由“学科委员”组织与实施以“关注课题、提高效率”为主线的常态下的学科教研活动。5月27日,此次活动吸引来了省教科所姜老师与4名访问学者,在学校小会议室里,我们的12位学科委员与专家又一次面对面了。姜老师摊开笔记本,以合作伙伴的身份邀请老师们先谈谈自己参加课堂诊断活动的感受,对活动开展的想法,再说说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有几位教师都谈到了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问题,认为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那么怎样让“读”成为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6月6日我带着这个问题执教了《一面五星红旗》一课。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旅游遇到危险时宁愿忍受寒冷和饥饿,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最后晕倒在地,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友情的故事。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课文思想性比较强,不好把握。我在这节课上,尝试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生情,在情中感悟和升华”。本堂课教学中我使用了默读、自由读、小组读、品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在课后学科委员与我进行了交流,认为我较为成功地在“读文”与“悟道”中搭起一座桥,整体效果比较好。特别是有一点值得肯定:创设情景让学生品味文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促进理解环节自然轻松,学生在朗读过程的参与和评价表明学生感悟到位。
现在我对本课的教学中关于朗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课堂上,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需要。
我在教《一面五星红旗》一文时,先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短片(播放学校升旗仪式和奥运会夺金牌的颁奖场面)说:“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
望着徐徐升起的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国旗,想到革命烈士的鲜血;看到旗面左上方坠着五颗黄色五角星,一星较大,四颗小五角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五星红旗代表我们伟大祖国的主权与尊严。”紧接着我说:“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尊重和爱护它,那么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对五星红旗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呢?今天,我们学习26课《一面五星红旗》。请翻开书108面,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默读,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他们自己朗读课文时,自身的情感仿佛也溶进了朗读之中,感觉到出现文中一个漆黑、幽深的处境。这样的朗读扣动了同学们情感的心弦,让他们从朗读中品味作者的真情,从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如《一面五星红旗》一文中两个角色:面包店老板,中国留学生。指导朗读时,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了解面包店老板,中国留学生的个性,面包店老板由一位冷漠的商人,变成一位乐于帮助人的人;另一位有着深深爱国之情的中国留学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两个角色各具有的性格烙印,然后创设情景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揣摩出两者的语气、语调,并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形神兼备。
兴趣是逐渐养成的,学生有了朗读兴趣,便会乐于朗读积累,便会“孜孜以求之”,从而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总之,在朗读训练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
二、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1、巧使学生读中见情:
学生不爱朗读,固然有不重视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们朗读能力差,特别是把握不好朗读的姿态、情感、意境等。因此,教师要加强朗读技巧指导,在朗读实践中引导学生揣摩、领悟,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在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时,让学生通过“读”去感觉、去联想、去领悟、去汲取文章营养。在学习《一面五星红旗》导入时,我就对学生说:“许多同学有出国留学的愿望,将来可以更好地报效自己的祖国,今天你们就是那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读书的第一个假日去漂流吧,好吗?还等什么,出发吧!引出齐读第一自然段;在筏子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段河面,周围一片漆黑,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问学生:“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说:“需要吃的。”我充当面包店老板的角色说:“现在我就是那位面包店老板,谁能来向我述说你的处境?”在拒换五星红旗这一环节,我扮演面包店老板拍拍一学生的肩膀对这位同学说:“我们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诵读时始终把自己当成是那位中国留学生,而我就是面包店老板,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起到很好的朗读效果。
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学习《一面五星红旗》一文重点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我对学生说:“现在不知不觉到了晚上,筏子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段河面,周围一片漆黑,这时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毫不犹豫地说:“恐惧、害怕、着急。”我连忙指名学生读出恐惧、害怕、着急的语气。然后让其他同学评议,学生再读,效果很好。我又问学生:“此时处境这么困难,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需要吃的。”我说:“现在我就是面包店的老板,谁能来向我述说你的处境?”学生又一次投入地朗读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当汪紫薇读完后,尹正怡说:“我觉得汪紫薇读得不好,因为留学生已经三天没吃饭了,而且身上撞伤了好几处,应该说得有气无力,但是她却笑了。”学生俨然把自己就当作了那位迷了路,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的身处险境的中国留学生。
文学作品是无声的语言,朗读则是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语言的桥梁。若佐以音乐更置人于一种特殊的氛围之中,有“润物细无声”之妙。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与之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当课文学习到尾声时,学生被文中的留学生的爱国热情所感染,我说“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无论飞得多么遥远,当你看到了国旗,你就找到了自己的家。请听三0五班同学的配乐诗朗诵《我愿变成一阵微风》,饱含深情地表达我们热爱五星红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播放配乐歌曲《五星红旗》,展示课件。
齐:我愿变成一阵微风
男:我愿变成一阵微风,在黎明的时候飞向天安门广场.
女:在那儿,我们的国旗正冉冉升起.
男:我张开风的手臂,轻轻地拂动国旗,让她在晴空中高高飘扬.
女;我愿变成一阵微风,去招呼远方的白鸽,请它们飞上蓝蓝的天空.
男:我吹响鸽哨,让天空响彻动听的音乐.
女:我给白鸽当向导,带着它们围着国旗飞翔.
师:我告诉每一只鸽子:
齐:无论飞得多么遥远,当你看到了国旗,你就找到了自己的家.
配乐朗读,让和谐的音律伴随着文中那清、静、悲凉之情在教室里回荡,学生身临其境,为情韵所动,便很快进入角色,提高朗读水平。
在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接触并体会各种情感经验,以丰富他们的内心感情世界,启迪他们的心智,使他们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掌握朗读技巧。在学习文学作品时,通过读,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思想感情的线索,对分析课文内容是重要环节。
2、激励学生读中见义: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我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文的面包店老板要求用五星红旗交换面包时,引导学生读上下文有关句子,理解“看着五星红旗犹豫了一下、凝视着五星红旗中的犹豫、凝视、趔趔趄趄”等词,让学生体会中国留学生此时内心的想法宁愿挨饿,也不能失去祖国的尊严,也不能失去五星红旗的尊严,从而表达了这位中国留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意。读后学生恍然大悟,体会也更深了。可结合学生初读时候的直觉,抓住一些典型词语,引导仔细揣摩,品味其中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传神的标点,变换组合的句式、句型诉诸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这一层面的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读悟相融,包括玩味词语的质感。读中穿插体验、讨论,通过阅读、理解和朗读感悟,使学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尽在其中,并落实语感积淀,得到情感提升。
【课后反思】
一篇文学作品,自有其整体的内在美,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将其进行干巴巴的理性分析,把一篇好文章讲得支离破碎,那学生只会兴味索然,通过本课教学,我又有了以下思考:
1、注意情感体验逐层提升:
我在上《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首先创设情景,我请同学们看短片(播放学校升旗仪式和奥运会夺金牌的颁奖场面),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到国旗时,想到了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其次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己感悟。如:如学习《一面五星红旗》一文重点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我对学生说:“现在不知不觉到了晚上,筏子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段河面,周围一片漆黑,这时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毫不犹豫地说:“恐惧、害怕、着急。”我连忙指名学生读出恐惧、害怕、着急的语气。然后让其他同学评议,学生再读,效果很好。我又问学生:“此时处境这么困难,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需要吃的。”我说:“现在我就是面包店的老板,谁能来向我述说你的处境?”学生又一次投入地朗读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当汪紫薇读完后,尹正怡说:“我觉得汪紫薇读得不好,因为留学生已经三天没吃饭了,而且身上撞伤了好几处,应该说得有气无力,但是她却笑了。”学生俨然把自己就当作了那位迷了路,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的身处险境的中国留学生。最后扩展延伸。这一步是一种创造性的外显表现。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朗读。这时候的语言不仅仅是文本的语言,而是融入了情感态度的,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理解语言。再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便能把规范语言模块整体储存在头脑中,积累也就水到渠成了。
2、注意张扬个性: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一面五星红旗》一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写到: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他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地问:“那是什么?”李念说:“面包店老板没见过五星红旗,觉得稀罕,应该读出惊奇的语气。”胡诗悦说:“面包店老板是高兴,发现五星红旗那么鲜艳,可以挂在店里招揽生意,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黄振东说:“面包店老板是在考验那位中国留学生,看他会不会用五星红旗交换面包,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所以,读书并不是“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的过程,对于句子的理解、体会各不相同,读出来的句子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各尽所能,在朗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注意评价的多元化: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他读得不好!”
“他读得还可以,如果能……就更好了。”
“你能比他读得好吗?”
(学生读书。)
这是在我的语文课上经常见到的情景。在《一面五星红旗》这一课中我叫左天浩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左天浩一读完,曹啸航马上站起来说:“左天浩,你读得不错,基本上把中国留学生在遇到危险时焦急心情读出来了,但我觉得把“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了”“无影无踪”应读得轻些、慢些是否更好一些,“荒无人烟”读得重一点,更能体现当时处境是多么困难,他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左天浩点点头,两个同学一同坐下。
望着左天浩若有所悟的神情,我满意地点点头。“这样读是否更好一些”不仅体现了一种商量的态度,更是学生合作精神的体现。“是否更好”不是学生不敢肯定,不是学生缺乏自信,而是充分地尊重对方,“尊重”应该是合作的前提吧!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4、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在表演读环节,我设计的“留学生如何向老板求救”、“记者采访”等环节十分有效。但也有一些做法值得商榷如:学生“表演读留学生拒换红旗后晕倒”一节,学生没有能进入情景,虽然热闹,但很多学生成为看客。这种表演读流于形式,反而冲淡了课文描叙的意境。“教师扮演记者采访”一环节没有做足文章,可以让学生再读文章提出自己要采访的问题。
根据大家的反馈意见,我第二次进行设计,主要做了两点改动,一是删掉了部分表演读环节,二是落实“记者访问环节”,教师示范后,以“学生来当记者访问”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进行小组读和提问,不着痕迹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爱国情意以及这种爱国情给外国友人的带来的震动。一周后换了一个班级上课,那个班级的语文老师也是学科委员,她回班后对学生进行朗读评议训练,她说,如果没有平时训练,这样的设计很难落实。
朗读,是我们语文课的主旋律,只有在课堂上教师以声传情的范读,指导学生诵读涵咏,创造出最佳教学情境,教师、学生和作者三者产生感情共鸣,有如物理学讲到的“共振”现象,才能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双重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岂不美哉!让“读”成为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语文课就应书声琅琅,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一面教学反思10
《一面五星红旗》第一课时
课堂实录及反思
执教: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 潘美花
整理:张如芳
设计意图:
一、 课文通过外在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由外向内”感受这些情感。
二、课文通过“我”和面包店老板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来表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表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文章的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包含充沛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我们常碰到红底、有五颗星的旗子叫——
生:(齐)五星红旗。
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生:天安门广场。
生:奥运赛场上。
生:党员的办公桌上。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面五星红旗的背后,还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这堂课咱们一起走进一面五星红旗,一齐读——(学生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学生纷纷举手)来,你先来读。
生:(流利地读第一段)
师:读得挺好的。
(学生分节读课文,对读错的地方教师及时指正,甚至范读)
师:读完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怎样?
生:很让人感动。
生:有点奇怪?老板的态度怎么转变的.这么快?
师:哦,他说感动中还有点奇怪。他能边读边思。还有什么感觉?
(见无人举手)
师:是啊!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他当时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三、 细读课文,互动探究
a) 体会“我”处境的艰难。
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反映我当时处境艰难的句子。
(学生读后找出句子,出示: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
请学生自由读。
师:“我”当时的感觉怎样?
生: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感觉他很痛苦。
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读)
生:三天没吃饭了,他很饿了。
师:饿到什么程度了?
生:饥饿。
师:恩!已经是饥肠辘辘了。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读)
生:他没钱买包了,在大山里转来转去。
师:他在干吗?
生:找食物。
师:“转来转去”说明他已经非常——
生:很疲惫。
师:疲惫不堪了。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读)
师:饥饿、困乏、疲惫……这么多艰难的处境,这时候我渴望什么?
生:渴望食物。
……
师:是啊!我渴望得到救助。(板书:得到救助)但是我很无助呀,从哪里看出来?(板书:无助)
生:(读第4段)
师:什么是平等交易?
生:你给我钱,我给你面包。
师:对呀,无耐中,我找到老板请求,但遭到老板的拒绝。
生:(读第5段)
师:“耸了耸肩,还给了我”说明什么?
生:老板不愿意用新买的大衣交换。
师:仍遭到拒绝。
生:(读第9段)
师:这下老板同意了,那好,就用国旗换面包好了。
生:不行。
师:他为什么不同意用国旗换面包?
生:因为他爱国旗。
师:从哪儿看出来?
生:从我犹豫了一下,久久地凝视手中的五星红旗看出来。
师:我知道了,你从作者的神态、动作看出了他很尊重国旗。那么,请你划出表现作者爱国旗的句子。
b) 感悟“我”的爱国情怀。
学生交流划出的句子后,重点讨论以下句子:
句子一: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指名读。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到吗?
生:解下来、展开
师:他想用这两个动作告诉老板什么?
生:不同意用国旗换面包。
生:不损坏国旗。
生:他爱国旗,把国旗保护得很好。
生:这面国旗是我最心爱的。
……
师: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含义啊!你能把这种含义用自己的朗读展示出来吗?
(自由读——指名读)
句子二: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老板转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
师:当我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想到了什么?
生:我不能把五星红旗给老板。因为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光荣。
生:如果我把五星红旗给老板,就没脸见祖国的父老乡亲。
生:我不配做中国人。
……
师:因为我爱国旗,所以当老板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的时候,我——(学生齐读句子)
句子三: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读得很令人感动啊!我想你也肯定被感动了。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被他的举动所感动。
又一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的感动中还充满了欣赏和敬意。他的哪个举动让你感动?
生:趔趔趄趄。
师:什么意思?
生:走路摇摇晃晃。
师:这一走,走出了我们中国人的什么?
生:走出了中国人的尊严。
生:走出了中国人的自豪。
生:走出了中国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
师:是啊!这一走,走出了中国人的尊严,走出了中国人的自豪,走出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出示名句,朗读。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他制胜。
——(俄国)莱蒙托夫
对她们(祖国,母亲,老师)我就像对待上帝,对待神灵,对待宗教,像狂恋一样来尊着、敬着、爱着她们。
——(中国)韩美林
师生合作读。
师:我爱祖国,就像(俄国)莱蒙托夫所说的——(生读)也像(中国)韩美林说的——(生读)如果“我”也想说几句爱祖国的话,想想我会怎么说?写下我想说的话。
学生写后交流。
c) 体会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师:是啊!我爱国旗,我爱祖国,这是我的信念,这是我的精神寄托。我的种种行为面包店的老板能理解吗?
生:能。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第11段)
师:可见我得到了他的救助。(板书:救助)
生:给我疗伤。
生:帮我把五星红旗插在花瓶里,很理解我。
师:仅仅是理解吗?
生:还有佩服。
师:从哪里看出来?
……
四、 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渴望救助
无助 爱
得到救助
一面教学反思11
一、教学设计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是选自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精读课文中的第二课,首先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感知鲁迅的平和,不过,这篇文章较长,我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明确指出了几个方面,化繁为简,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筛选信息,这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把体会鲁迅的平和作为次重点;
其次,我把这篇文章的重点放在了回忆录的特点上:细节描写与饱含深情的语言。阅读与写作往往是分不开的,一方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主要在于细节描写,这是阅读的重点,也是写作的重心。因此,我不仅以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而且把课外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欣赏,学习的同时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让学生品味萧红对鲁迅饱含深情的描述语言;
然后,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后一道题往往是探究性题,因此,我在课堂上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一个学生针对文本自由发挥的问题;
最后,一节课的完结并不是真正的完结,而是通过这节课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他在课外自主学习,因此我设计拓展延伸以课内来带动课外,让他们的视野、知识更加广阔、丰富。
二、不足之处
(一)、课堂环节上:
1、分析人物形象时明确的'几个方面有交叉。这是很细微的方面,其实在备课时也考虑了,但想着那样板书就不工整了,打算在跟学生陈述这一环节时点明就可以了,就没有改动,谁知在讲课中党老师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给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2、由于种种原因,只在学校试讲了一次,总担心时间不够,因此在品读文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环节,我事先找好了,没让学生自己在文中寻找,这样学生的体会的可能不够深刻;
3、课堂小结太简单,亮点不够。
(二)、因为是借班上课,备学情不充分。
(三)、平时这种锻炼太少,课堂上放不开。
总之,参加这次优质课比赛,我既发现了自己日常教学中疏略的诸多问题,也收获颇丰,并真正体会到了“不但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的内涵,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一面教学反思12
《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是一篇感人肺腑的课文,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旅游遇到危险时,宁愿忍受寒冷和饥饿,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最后晕倒在地,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友情的故事。文中有两条线,明线是“我”的爱国情意,一条是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转变体现出来的友谊。“爱国情感”这一主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之情,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本节课上,我以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为突破点,以“我”的爱国情意为重点,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深切体会,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一、演说导入,铺垫“爱国情”
课前预习课文,让学生阅读“资料袋”里的内容,搜集关于国旗的资料。教学伊始,我让孩子们进行演说,虽然孩子都知道“五星红旗”,但并不理解“五星红旗”真正意义,就有必要补充相关的语言和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体会国旗在心中的意义。使孩子们肃然起敬,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培养好习惯
因为课前布置充分预习,早读时让孩子们同桌检查读正确;将难读的段落在小组内读,所以在“初读课文” 环节,我检查预习情况:抓住我会认的字读准字音,易读错的词、四字词语等,让孩子掌握识字方法和规律,理解词语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语文习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分块学习,体验“爱国情”
由于本课的容量比较大,我把课文分为“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和“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两个部分进行教学。从“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切入,找出句子体会面包店老板的态度。然后链接到留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趔趔趄趄”切入,理解词语,想想画面,读出感情,然后总结方法:用神态动作表现内心情感,再找其他通过神态表情的句子。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趔趔趄趄”,即使挨饿也不用国旗换面包。将自己的理解放到课文中想想画面读,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从中品出了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把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如在学习“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此时“我”心中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真切地感受“我” 的爱国情感。通过“读”,去感觉、去联想、去领悟、去汲取文章营养,让 “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一面教学反思13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我尊重、热爱国旗的赤子之心”为主线,引领全文的学习。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教师以一种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品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促进他们的阅读实践。在学习的重点处适时安排小组合作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共同和课文中的中国留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体验到他爱生命,更热爱象征祖国的五星红旗,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爱国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不足之处: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随文练笔”。这种练笔或是对文本的“空白”作补充,或是让步学生写下阅读后感受,如果组织得好,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人文价值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我安排了这个:“我想对面包店老板说————”只是让学生说一说,没有安排写,觉得学生说得不够到位。如果下次再教,可以让学生同桌说一说,再写,也许效果会更好。
一面教学反思14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在这堂课中,我认为有几个方面是做的比较到位的:
(一)在教学上我努力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坚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驱动”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说实话,我虽然这几年一直是这么上略读课文的,但还是在这堂课下课后才听到吴老师说到“任务驱动”这个词。回家后,我马上上网查,才知道这就是“任务驱动”。这两年我一直比较关注略读课文的'教学,因为两年前一次异常失败的略读课让我一直反思至今。在各种信息积累的过程中,我抓住了一句话“能常规的就常规,能不变的就不变”。当听到这句话时,我感觉眼前的云雾一下就拨开了。教学本身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何必搞的那么繁琐呢?略读课文前面都有学习提示的,这都是编者精心安排的,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透课文,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三)找出文中的六次外貌描写,主要抓住外貌描写进行学习,层层推进,以读代悟,读悟结合,重点分析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使学生从中体会鲁迅的伟大精神品质。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训练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本文词语的感情色彩强烈,课文已对关键词语作了一些批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微笑”,表现出鲁迅的慈爱与安详;“点头”,表现出鲁迅的信赖和放心;“知道”,表现鲁迅的理解和关切。这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到鲁迅关心和爱护青年的品质。
(二)文章末段的文字含蓄,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结合时代背景,作必要地提示。
(三)鲁迅离我们的学生有点遥远,学生的理解一直处于表面层次,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外貌描写的学习上,比较“干”,缺乏“圆润”。
(四)在一些问题的设计上,没有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的回顾,过于主观的设定了方法,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如任务一“小贴士”的设计和对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的提示。
最后,我只想说,上一次公开课是痛苦的,但收获是丰硕的,“磨”出来的硬道理。
一面教学反思15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旅游遇到危险时宁愿忍受寒冷和饥饿,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最后晕倒在地,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友情的故事。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课文篇幅较长,思想性也比较强,对于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更是不好把握。
阅读课要主线清晰,但又不能只有几根“筋”而没有血肉。首先是选好几个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本课我抓住究竟是“我”的哪些行为打动了老板?这一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4到10自然段,找到一句最能打动老板的写“我”的动作的句子。然后交流,重点研读这个句子,以“趔趔趄趄地走”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结合的这个点。再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课文中还有像这样的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的句子,请同学们划一划,同桌两人交流交流。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挑选一个句子进行重点研究,按照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抓住“我”的动作、神态进行研究。一节课的两个的“点”,如果教法相同,难免让人有重复之感。因文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对这两个点的教学。
以情激情,动人心弦。对于情感深厚的文章,如果学生学完了没有动情,也许就不能说很好地体现了人文性。情从哪里来?情从文本来。教师除了怀着满腔的情来教学,还要找到生情点,恰当地唤醒它,点燃它,让它在学生的心中燃烧。在备课《一面五星红旗》时,我的心中想起了一首歌《红旗飘飘》,我把这首歌搜索出来,听了很多遍。觉得这首歌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应该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是一致的。记得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课本是情的载体,依附着情,浓缩着情,洋溢着情。在拓展升华,加入了一些图片,并设计了一个问题:学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我”的心目当中,五星红旗会这么重要呢?课前老师让大家了解了留学生的生活,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留学生的心愿:教师配乐朗诵后,再让学生感悟在留学生的心目中,国旗的重要性。同学们,这国旗仅仅是国旗吗?它还代表着……(学生想象:我们的祖国、可爱的家乡、日夜思念的亲人)。我加入配乐的朗诵,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亮亮,他们的表情庄重的。
不足之处: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随文练笔”,这种练笔或是对文本的“空白”作补充,或是让学生写下阅读后感受,如果组织得好,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人文价值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我安排了:“我想对面包店老板说————”只是让学生说一说,没有安排写,觉得学生说得不够到位。如再写,也许效果会更好。教学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通过本次教学,我的收获很多很多.
【一面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面》教学反思04-04
一面教学反思15篇04-11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03-10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15篇04-10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15篇)04-10
一面一面造句(精选180句)03-16
一面优秀作文03-03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教学的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