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7-12 02:11:46
  • 相关推荐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1

  在设计上太注重老师的引导,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实施,层次不分明。在学生掌握了8的组成后,对于9的组成我完全放手,并进行了分层教学,具体设计如下: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学习9的组成吗?会的小朋友可以直接填写,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来分一分,说一说,在填写。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分层进行学习,并逐步掌握了9的组成的知识。经过这一环节的改变,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本节课的几个可取之处:

  1、复习部分的“悄悄算”游戏对一年级孩子具有集中注意力,激起孩子学习兴趣的作用。

  2、把扑克引入课堂,并做到一牌多用:先用扑克牌进行了8的组成的分一分活动,再进行了“我翻牌你出牌”游戏,还利用扑克进行了找朋友游戏,活跃了课堂,学生兴趣昂然。

  3、游戏形式多样,如对口令游戏、拍手游戏、悄悄算游戏、我翻牌你出牌、找朋友游戏等等,游戏活动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并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2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我谈谈在教学8和9的组成时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从孩子熟悉的“分家”这一生活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学互学,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我采用"当小老师"的形式,“闯关大比拼”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上台展示,把苹果宝宝分家。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分家"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加深了对数的认识。

  三、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教学中我时刻激励孩子们,学生纪律好、回答问题好等都可以得到一个拼过宝宝,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关键是老师怎么调动。本课教学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练习,让学生“活”起来,师生一起进行闯关,感觉数学的乐趣和无穷魅力。例如:教8和9的组成时,在讲完后,我请9个同学上台,每人发一个数字,教师说组成8的两人是好朋友,学生就两人手牵手的成为了好朋友,也可以组成9的两人是好朋友,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8、9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同学之间互相团结、友爱。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3

  原以为有了几年教学经历了,上教研课不会紧张的,可是随着上课铃响起,我还是心怦怦直跳。也许是我太在乎了。

  为了上好《8和9的组成》,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我由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新知识,还设计了生动、活泼的竞猜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学生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课堂40分钟完成了课时计划的任务,学生也一直坚持到了最后。相对于试教的效果,好多了。

  即使自我感觉良好,问题还是存在一些。例如: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的时间太少。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怕没有充足的时间做习题,学生摆小棒探究9的组成都非常仓促,另一方面的原因更是担心驾驭不好课堂,怕学生沉于玩小棒不再跟着一起思考;作为数学教师,语言不够精炼,也担心自己表达的意思学生不能马上接受,喜欢重复;课堂设计的内容就是8和9的组成,显得单调,容量太小。

  就当自己觉得可以稍微松懈一下的时候,我们数学组的其他3个老师挤出时间为我的课进行了讲评,我的心又悬了起来。现实终究是要面对的,我也虚心的记下了她们提出的一些宝贵意见:

  1.我们从数字3开始,3的组成就是利用摆小棒找出来的。再到4、5、6、7的组成,也无非是利用分圆片或者小花。现在已经到了8和9的组成,学生完全可以根据组成的规律,脱离实物找出8和9的组成。问题在就于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数学建模的渗透,没有把教学提升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

  2.游戏环节的设计要考虑充分,不能顾此失彼。我在游戏环节中为学生准备的是他们喜欢吃的糖果,固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便于学生观察。在新课引入阶段,我扮演小兔子猜测盒子里还剩下糖果的个数,没有让学生一探究竟地检验盒子的糖果的个数。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想当然;

  3.准备的练习缺乏层次,也就说明了我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

  事实虽不容乐观,但是我并不气馁。如果没有这样机会,我就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也听不到其他老师的指教。我的学习历程中有这么多乐于助人同事的帮助,我的明天会更好。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4

  今天我上了《8、9的组成》这一课,40分钟的课堂教学,面对学生收获成功的笑容,回顾从研读教材到教学设计,再到课堂实践,让我对今天的教学有了更深的感悟。“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一个地球”,备课就是为了给学生找出一个学习的支点,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地提升。课前精心的备课,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时时有亮点,处处有新意,并且将这种亮点变为了高效,学生就会轻松得到一份厚重知识。通过这节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学生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我们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只要小朋友能学会8和9的组成,歌星小企鹅就会为大家唱一首动听的歌曲!“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学生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通过比赛进行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 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8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6人一组合作进行,小组长按号进行,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进步之处:

  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怕学生太乱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只是找一个或两个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操作示范。这样做的效果只是锻炼了好学生,而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动手的体验,所以理解的知识不扎实,有些同学虽然死记硬背下来但对学习渐渐也失去了兴趣。所以我在这节课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动手,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记忆的知识就会比较扎实,学生的兴趣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在学生摆小棒之前,我虽然有一定的示范但学生自己摆和说的过程中还是显得比较乱。这就说明我们在平时的常态课教学中对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训练少,学生接触的少,自然就说不上来。

  2、在处理个人说和集体交流说的顺序上存在问题,应先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独自思考的过程,在指名学生回答订正,而在这节课中我是先指名说再自己说说,这样处理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致使好学生或个别人有练习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学别人说,自己没有思考。

  3、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培养,如听讲、说话,尤其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认真去听,去思考,回答问题说完整话,声音洪亮。

  四、改进措施:

  1、仔细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向同年级的老师请教,尽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反复推敲练习题。

  2、课前做好分析工作,找好每节课的重难点和训练点。做到有效地落实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入手。

  4、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深入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5

  为使本节课更有层次性,预想将“8的组成”的教学过程设计得更能凸显教师的指导性,而在“9的组成”这一部分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通过对比,体现教师指导后学生自主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学习的过程和能力。

  因此,“8的组成”这一部分第一次设计为:

  【设计一】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

  (学生每人动手分。师巡视,看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有序。)

  ①.分完以后在黑板展示“ 8” 的7种组成。

  师板书: 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②. 完整地读一遍。

  2、师:这么多种组成,怎么记会更快、更方便呢?

  ①. 学生讨论。

  小结出:只需记前4种,就能想出后3种。……

  ②. 记背这4种。

  ③. 巩固记忆:对口令,找朋友……

  【反思一】

  试教中,发现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利,但课堂气氛也很沉闷。究其原因,我想是由于前面在学习2---7的组成时,一直要求学生有序地分出所有组成,所以第一个要求对学生来说实在是简单得没有任何新意。而且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几乎都是前一次课(“6和7的组成”)的翻版,因此学生才学得了无生趣。不禁问自己:这种顺利而沉闷,顺利得没有一点思维“撞击”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学到什么与前一节课不同的东西?又能在哪些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呢?

  因此,重新对“8的组成”这一部分进行了设计。不仅改变了学习方式,还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与需求。第二次设计如下:

  【设计二】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有哪些分法?

  你能把所有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地都摆出来吗?

  2、小组合作操作:有人摆,有人记录。

  3、展示分法:

  ①、记录了7种的':(观察是否是有规律地记录的)

  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②、只记录了4种的:

  8 8 8 8

  / / / /

  1 7 2 6 3 5 4 4

  提问:你们(他们)为什么只记录4种?

  可以通过你(他)们记录的这4种想出8的全部7种分成吗?怎样想?

  4. 记8的组成。

  (略)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6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8和9的组成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个笑脸的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8和9的组成,为8和9的加减法计算打基础。然后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笑脸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写出5+3=8,3+5=8,8-3=5,8-5=3四个算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我分两个教学,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最后,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这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复习导入时,没有对之前学习过的6、7的`加减法进行复习,以至于在看到笑脸图写算式时,很多同学都写不出。其次就是学生汇报所写的算式时,我把不符合要求的算式打上了×。其实这一点很不好,学生们所写出的算式本身是对的,只是不符合我当堂课的意图,但是应该向学生说明,而不是轻易的否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的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04-02

《8和9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5-17

8和9认识教学反思04-03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11-15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实用】07-07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4-05

6的组成教学反思09-09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03-17

3的组成教学反思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