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音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
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2
在音乐课堂上,我尝试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
例如,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欣赏情感之声中的《阳关三叠》,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完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对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的作品,如《二泉映月》,我启发学生闭上眼睛体会盲人作者其心境、执着、不屈服的性格和对光明的希望。
再者在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创造性操作能力,当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及想象、联想,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可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脚,使欣赏过程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如:欣赏《槟榔树下摇网床》等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曲子时,可运用身体语言,感受音乐,创造音乐等等。
我觉得创造性学习教学情境的运用使我的音乐课堂更加活跃,学生更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了。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3
现在的学生热衷多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从此现象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音乐课即唱歌课,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少。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从开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经常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解决方法: 在音乐课起始课上,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有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初四毕业后,个别音乐基础好些的学生可报 考艺术特长班,为将来深造打基础,让我校优秀艺术学生代表,给她们表演、做示范,学生反响强烈。
3、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4、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有音乐特长班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 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半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 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 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多参与省市艺术节等活动,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本学期我校使用的是全省统一实施的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发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音乐教材。该教材全学期共分5个学习单元,共计新授课时13教时。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接受能力程度,在使用该教材中,对部分单元内容加以调整,适当进行了增删,全学期实际新授课时10教时。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9个班音乐教学工作,周课时9节。
三、学期音乐教学反思
总结本学期音乐教学,我坚持贯彻音乐课程的“培养兴趣,发展音乐感受、鉴赏、表现、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情操”的总目标,把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落实到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方面上来,把教学中的过程及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把知识技能融于学生喜爱的各种趣味性实践活动来体现,把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做为教学目标来设置。在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注重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并认真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积极思考面对学生教什么、谁来教、对谁教、怎么教,预见目标能否达到和实现,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原则。通过每节课的教学不断检查已成的教案,针对课堂教学的进展,学生的需求,及时加以补充、修改、完善。深入挖掘音乐教学资源中的音乐审美要素。将围绕学习材料中的审美要素的体验和表达设计出明确的学习行为渗透在教学目标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揭示学习内容中审美因素,课堂中的语言美,选择美的音像,动作美,音乐作品处理美等。将这些点滴的美贯串整节课中,使学生对音乐审美的.体验和感受得到步步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追求以音乐为主体,追求教学环境的美和学习过程的优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化,设计适合学生课堂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听,看,唱,舞,表演,创作等,使学生在音乐活动实践中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更多的美,在追求美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和享受美,在表现美的过程中创造美!
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构思上也积极结合新课标理念,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较好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如:同时把听音练习、情绪感受等“双基”很巧妙地融入聆听欣赏中,并将其与歌唱、表现和评价几个环节构成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体验,获得对音乐知识的认识与提高,取得 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比较注意渗透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学生看指挥唱,看指挥进行创作表现,引导学生把握歌唱的力度与控制气息运用等都做得很好。从教育手段上看课件制作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精心雕琢,体现“无言的教育”和“有声的教育”不同教育功能的并举与统一。我想,如果每位音乐教师都坚持这样设计教学,实施教育,相信音乐鉴赏的学习对高中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必然会与音乐审美素养同步得到提升。
总结上学期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就现有条件还不够完全满足学生的愿望,需要在今后、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提高诸多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希望。 从现有的音乐教学资源来看,教材上的内容还不够丰富,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要完成单元主题目标,还远远达不到要求,需要从各方面加以汲取、补充,而问题是有些急需的课程资源却难以寻觅,“巧妇难为无火米炊”,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难以表达,学生难于体验,接受的现象。
因为刚从学生转变为老师有时因各种因素,心理上有时产生的稳定及厌烦情绪,特别是在工作压力大,备课受到阻碍时,情绪易产生波动。这种不良情绪有时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甚至无意间伤害了学生,我觉得这是值得自己认真反思的问题,作为一名老教师,无疑这是错误的,不该发生的。原则地说,这是职业道德问题,是敬业态度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坚决纠正。
回想上学期我感觉自己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中的自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充耳不闻,学生对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对音乐课的热情。因此我这学期每堂课前都要尽力搜集、准备大量的音像资料,精心备课,多让学生“动”;高中生思想逐渐成熟,具有自己一定的世界观,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判别能力,单纯的听觉欣赏也许太“闷”,很难提起兴趣来,于是,我准备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次实验,让学生“动”起来。 在课前设计时,我想突破欣赏课沉闷的模式,在教学方法的模式上设计较多的活动,尽力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拓展参与点、扩大参与度,看看是否能让课堂 “活”起来。
我想在下学期的音乐课应该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激发和提高他们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吸引他们喜欢音乐课!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4
新课改对于音乐课来说变化比较大,也最受大家关注,比如课本的变化,多媒体的运用等等,不是旧瓶子装新酒,而是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全新的改革。本次音乐课改增加了时尚性、知识性、趣味性等流行因素、让音乐课摆脱了几个音符、几首歌的尴尬局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陶冶了情操,特别适合十五、六岁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但是音乐新课改毕竟是个新生事物,作为教师要从理念、教法上做到全新而彻底的改变有一定的难度,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从教学体会、教学困惑、学情分析等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一、教学体会
本次新课改内容充实新颖,学生喜欢、教师喜欢,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呈现出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教学环境。摒弃了原来那种机械、封闭、僵化的教学过程。同时,新课改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并给予高度的重视,教学设备齐全、课件丰富、教学过程是有可变性和开放性的。
二、教学困惑
1.新教材:“眼花缭乱”
新教材让人耳目一新,和传统教材区别很大。传统教材是“没有内容可讲”,新教材是“内容太多不知从何讲”新教材的特点:资料丰富、课件齐全。从知识到趣味,从视觉到听觉,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向往、新鲜、好玩、有趣。而我们现在高中音乐教师面对的问题是种.种原因造成的高中生与新教材的衔接,我们“音乐鉴赏”模块新教材其目标是: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其内容标准为“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想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根据以上目标新教材内容的主体落在了“古典音乐派系、民族音乐文化”的鉴赏和积累上,以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对于这样的教材我们如何利用短短的36个课时将所有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内容太多,我们要选重点是个难题。
2.音乐知识:“阳春白雪”
新教材中音乐知识比较广泛,专业性强而面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音乐知识、音乐修养、审美能力都是比较弱的,教材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相关的音乐最基本的知识内,由于学生的底子较差,要想达到新教材的要求,掌握知识却是无以为继,没有良好的音乐知识打基础,有的学生只是听热闹而无法真正理解掌握,因此要切实让学生融会贯通就必须补充补充再补充。
3.音乐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直以来音乐课以“副”课自居,说老实话是弱势群体,特别是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高考在即。因此,从家长到学生,从理念到意识都无法重视,认为音乐课就是休闲、高雅、舒适。因此要想新课改理念彻底贯彻还有一定的距离,正如许多同学反映,喜欢音乐课,但是现实却是不允许,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三、学情分析
1.起始:新颖
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诱发兴趣。导入新课,常用①音乐式导入,学生进教室时放一首关于本节课有关的曲子,给学生留下初步印象。②图片式导入。如:第二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上课播放“蒙古族西藏新疆”三个民族的地区风景、服装、舞蹈、节庆日的各类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明看完图片后对民族的`理解。让学生从视觉上享受三个民族的风格。
2.过程:有趣
展开阶段是音乐教学的主体和中心阶段,是音乐教学内容展现和音乐教学目标达成的阶段,这个过程很重要。如:《独特的民族风》导入课后,全班分为三组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三个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等。学生欣赏每个民族歌曲时都有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加以补充和肯定。总结三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点。
3.结束:余音绕梁
结束阶段是音乐教学的总结部分,是音乐教学的点睛之笔,可由音乐教师以概括一节课教学内容,总结学生音乐学习情况来结束教学,也可采用师生交流方式结束。如:学生了解了各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后,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欣赏,为了丰富知识面可进行三个小组表演比赛:(1)蒙古族进行本民歌接力赛至少要唱四首民歌。(2)藏族请同学出来做献哈达的舞蹈动作。 (3)维吾尔族请同学模仿老师打切分节奏。了解各民族的舞蹈特点和乐器。辅导学生做完拓展研究,加强巩固。
四、教学硬件配备使用
由于新课改以后对多媒体的要求大大增加,学生在每节课的欣赏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影像资料作支撑,因此就对教学的硬件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上学期由于音乐教室的暂缺,音乐课一直在教室完成,因此学生的演唱体验不够,希望在这学期中能够得到解决。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5
《婆娑舞姿——中外芭蕾舞剧》。《中外芭蕾舞剧》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第二版模块十三中的内容。依据在教育目标上以审美为核心,教育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我精心的选择了课内作品《四小天鹅》,《红色娘子军》以及课外作品《胡桃夹子》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所选择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唱舞剧音乐及为舞剧音乐配乐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确舞剧的主要手段、舞剧的灵魂以及舞剧的民族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学唱、讨论、辨听等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感受舞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体会舞剧所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对舞剧的认识,尤其是对中国舞剧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采取了“视听”结合的激趣导入,即播放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舞剧《四小天鹅》。以轻快跳跃的旋律和高超精湛的舞技来感染学生,并要求同学现场模仿芭蕾舞中足尖站立的动作,从而激起学生对芭蕾舞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体现了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趁着学生热情未褪之余再播放《仙女》中足尖舞发展历史的片段向学生展示了舞剧这一高雅艺术的发展道路,从而让学生从风格、体态、动作、服饰四个方面总结出芭蕾舞的特点,进一步地激发和感染学生对芭蕾舞剧学习和迫切需要了解的欲望,并通过“我也露一手“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主动地尝试芭蕾舞中旋转、弹跳、托举等一些难度动作并结合视频资料进行解说,从而顺利的总结出舞蹈是舞剧的主要表现手段,也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铺垫。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6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年级二十个班的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现将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1、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鉴赏和教唱我国大量的优秀歌曲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2、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重视音乐实践。
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熟悉并演唱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优秀歌曲,从而受益终身。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高一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的上好音乐课,我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知识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特别对于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幽默力量的运用不够。
三、怎样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我有几点体会。
首先,加强乐理基础知识的补充。根据目前我国中学音乐教育普及情况肯,大部分学生缺乏或不具备音乐素养,对音乐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在我所教的高二年级有一些同学不会唱简谱,一部分同学不识五线谱,即使设计到调式、调性曲式等方面简单的知识,学生也不知所云。这样单薄的'乐理基础如何让学生欣赏音乐?
其次,高中音乐欣赏课需要补充新鲜的血液。最近我从网上获得消息,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被纳入爱国主义歌曲,金庸的长篇小说《天龙八部》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在这些鲜活的事例面前,我们高中音乐鉴赏课就显得有一些死板了。音乐教育主要功能在于寓教于乐,关键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能与实践相结合,并能运用于实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音乐的起源与形成早于语言与文学。
最后,要确保音乐教学资源和音响资料的完整。现在我们音乐教师拥有的教学资料只有一本教师用书和一套CD,与教学内容涵盖范围不成正比,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音乐课堂仅靠听和唱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我们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结合教材下载影片、MTV歌曲,给学生欣赏。
四、积极应用音乐课程的整合功能。
1、音乐课程整合,发挥了一对一授课的优势,摈弃了缺点,最大限度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内在潜能,较好的处理了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矛盾问题,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较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2、音乐课程整合极大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缩短了教学的时间,增强了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与方式,教师的表扬、学生的鼓励、家长的赞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劲头十足。
3、音乐课整合,注重了学生参与教学信息的反馈,师生双向选择引进公平竞争的教学机制,使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热情之中。
4、音乐课程整合既保证了文化课的教学进度,又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五、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的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要注意自身的学习。不断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7
《悉尼歌剧院》是要让学生知道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悉尼的标志,它不仅外型独特,美丽,而且内部结构科学。同时要求学生能收集自己喜欢的建筑物的图片,并配上文字,向同学作介绍。根据课文的结构、语言以及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在课前,我就向学生布置语言直播厅的作业,要求收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以及自己最喜欢或自己最想了解的各国的建筑物的图片或文字,而我则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了有关的“悉尼歌剧院”和悉尼风光的影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制作了演示文稿。
在教学时比较注意引导学学生主动积极地朗读语言。描写悉尼歌剧院美丽、独特的外形的这三个比喻句,我先利用媒体让学生体会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再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结果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文本,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潜移默化中积累了语言,为语言的`运用作了铺垫。
在本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以讲代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手、眼、脑、口等齐动,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网络上有关悉尼的影音资料画面优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一下子对悉尼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同时课题也由出示的画面引入十分自然,有生活气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比喻句和“巧夺天工”这个词时,能配以多媒体演示,从不同的角度悉尼歌剧院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三处比喻句的贴切。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8
本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研究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开阔学生视野。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下面就《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课,谈一下我的想法。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真善美”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二)、开展器乐、歌词创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在课堂的后阶段不易投入地学习,为此常要进行课堂组织、,但最终效果不佳又浪费时间精力。为何不放手让学生动动满足一下欲望又能玩有所得呢?根据我校班级人数少,会演奏各种乐器的学生多的得天独厚条件,教师应常在课堂中引入器乐让学生开展活动。这节课也不例外,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即丰富了歌曲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音乐美的创造,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将益于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
(三)、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当然,有所得也有所失,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美上,由于参观材料准备不是很充分,形式太单一,显得有些走过场;在学唱新歌曲的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等。这都有待有今后不断的去学习、探究、总结。
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的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教师教学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9
音乐欣赏活动,是敏锐感受音乐活动和理性认识音乐意义的心理历程。而音乐欣赏教学,则是为实现这一历程而提供适宜的环境,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聆听和体悟音乐的过程。
在小学欣赏教学课堂,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方能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明确小学音乐欣赏的目的,是吸引学生了解音乐,熟悉音乐,进而演绎音乐,创造音乐。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种教学方式:
一、故事形式教学,拉近与音乐的距离。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将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陶冶了情操。
以《抗敌歌》为例,在欣赏歌曲前先放一段抗日战争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让学生更加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再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作曲家黄自的生平,使学生理解他的创作目的。在欣赏歌曲的时候,学生就能更全面地理解作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再如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借助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形式,让学生“看”、“听”、“想”结合,在脑海里形成故事的梗概,再由他们用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游戏形式教学,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底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但是,音乐欣赏教学毕竟不是唱游课,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好尺度,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教学时,还要注意将学生的活动面铺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
三、表演形式教学,演绎音乐作品。
音乐表演是将作曲家的创作真正成为音乐,是将音乐作品从音乐符号变为音乐的过程,学生将在二度创作中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器乐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
在《动物狂欢节》的欣赏教学中,先由学生聆听音乐,对作品较为熟悉后,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扮演各种动物,如“狮王”、“大象”、“公鸡”、“母鸡”等等,或歌或舞,尽情发挥。学生在聆听音乐,理解音乐后,进而学会演绎音乐。
四、图谱结合教学,进行音乐的再创作。
曲式结构对音乐作品而言,就像是人身上的骨架一样,了解了曲式结构就知道了音乐作品的构成。小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往往是一理半解,借助图像可以将音乐理论浅显化、直观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学生掌握了曲式结构以后,再根据曲式结构进行音乐创作就会容易多了。
《春天来了》是很简单带反复的三段体,ABA结构。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看歌谱,他们很容易就能总结出歌曲的曲式结构来,教师可以将曲式结构用图形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种曲式结构进行旋律的再创作。学生从单纯的音乐欣赏中走了出来,提升到了音乐创作上来了。
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种形式,只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儿童理解音乐,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不是音乐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音乐欣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静心聆听,全神贯注地感受音乐,让思维在时空中自由驰骋,超越自我,在欣赏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尺度,音乐需要的是聆听和想象,尤其在完整欣赏音乐作品时要注意,不应在欣赏时干扰音乐,破坏了音乐美,不要只重视形式而忽略了音乐本身。
在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的特点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审美主体的兴趣,提高欣赏趣味性,发展想象力,让音乐听觉触动灵魂!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0
高中音乐,目前虽然没有融入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学习,是极为需要的;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了解学生,了解课程。
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班级。每个学生的音乐认知参差不齐。有的知道一点点,有的知道的仅仅是表面现象,有的不但是零水平,反而还不喜欢音乐;对于地处偏远落后地区的我们加上对音乐认识的不够,现行高中音乐教材相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就是一座“空中海市蜃楼”。所以,我们音乐教师一来到课堂要学会根据学生实际选材,择材,还可调整顺序,再结合本土情况,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照本宣科,按理巡章的话,学生的思维早到“爪哇国”去了。
二、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
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歌曲熟悉吗?”,“怎样设计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音乐课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更加接近地气。
音乐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应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兴致,那就说明这堂课有意义;如果学生无动于衷,就得反省问题该如何改变自己的授课,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大胆进行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求得最佳效果。
三、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的氛围是丰富多样的。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不断总结完善,发现一些需要在今后教学方面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要着重记录下来,并在今后的教学总结研讨、交流、反思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完善。
四、突出案例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等。教师可以把自己在上课过程中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心得进行总结归纳。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因此,只要是课堂上的教和学,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肩负起新型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1
高中音乐课改至今已历时数年了,教学实验也经过了完整的轮回。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出现了一些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更新音乐教学观念,改善音乐教学行为,进而提升音乐教学水准。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更新音乐教学观念,改善音乐教学行为,进而提升音乐教学行为。因此,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一、以教材为主
补充内容为辅音乐欣赏课的实质是欣赏,它是通过有目的的选择和安排,提升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鉴赏能力的学科。但是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和发展以及高中生心理的变化,学生的喜好也变得更为广泛和多样,因此,仅仅依靠既有教材的内容,恐怕很难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的普遍心理规律和接受能力,也体现出教育教学的一种目的性和内容安排的连续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欣赏和教学的统一性。但是,毕竟各地区、各年龄段、学生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每个时期都有具体的需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教材的制定和颁布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出发点的,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来补充教材以外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课下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就变得十分必要,补充的内容一定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同时,在课上可以压缩教材上的内容,将一部分可以由学生课下完成的内容拿出来,让学生课下进行自学;而课上则有重点地对教材部分内容和补充部分的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从而既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初衷。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因素,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灵动性,充分激发师生双方的热情。欣赏,是一项充分发挥个人内在激情和想象力的一种内在和外在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来实现对学生个人情绪的调动,然后再使得学生的欣赏活动进一步体现教材和教师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
二、以审美感受为主
讲解教育为辅音乐欣赏,是一门多功能的活动,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外,还具有教化在内的多种实用性功能,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本身的审美功能。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最为关注学生的审美感受,其次才是认知、教育等。音乐欣赏课绝不能上成讲解课,况且音乐欣赏的实质是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适当点拨,最为关键的还是学生的个人内心感受,教师的任何讲解都无法替代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一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绝不是一种讲解性质的“传授课”。教师所应该讲授的大多是音乐之外的外围知识或者资料信息,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不应该掺杂教师个人对音乐的体会与理解,以免影响学生的体会。教师的任何导向性的言论都会使得学生的想象和感觉出现“定势”或者“定向”的倾向,而这正是欣赏的'大忌。一千个人在不同的心理背景、生活阅历、历史经验以及知识储备的状况下欣赏同一部音乐作品,内心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内在想象力和审美感受问题,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管”,否则就会将众多不同的感受与想象限制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框架下,而成为一种最为糟糕的欣赏课了。在审美感受之外,音乐欣赏也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其他的一些实用性的、附带性质的功能,这些功能在不同的时间内、不同的具体情况下会有不同的体现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最为主要的还是认知与教化功能。在当今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试图将音乐欣赏课作为一种多门、多种类知识的综合体或者“大杂烩”进行教学的情况,通过音乐唤起学生在历史、地理、科学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的记忆。教师什么知识都想讲,学生什么都学不深,还妨碍了对音乐主体本身的感受与鉴赏。
三、以学生的欣赏为主
教师的点化为辅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是一种主导性质的导师,对学生进行点化、适当的提醒是主要的手段或者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将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去进行主动的欣赏和体会,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学生的欣赏不是被动的、无选择的,而是一种参与性、灵活性、多选择性的,这种欣赏状况构成了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得音乐欣赏成为一种灵活的二度创作性质的欣赏,是一种主观中有客观、客观中有主观的互动性的活动,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放音乐,学生在下面低着脑袋听的“单向活动”。音乐的进行和学生的内心活动同时进行,音乐影响到学生的内心变化,学生的内心变化也参与到音乐的进行中,从而体现出音乐的“永远存在”和“音乐的不断变化”的统一。教师的作用并不是不重要,让学生完全自由的去欣赏反而会导致欣赏活动的偏差,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妨碍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也必须有教师主导性的参与,否则就是放任自流,最终的教学结果也会偏离教学目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该注重的仅仅是具体手段、方式问题以及对自身作用的“度”的控制,倘若讲解太多固然会造成教师为主体的情况,但若是点化、提醒或者相关知识、信息传达不够,又会造成学生不知如何具体欣赏的问题,因而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为了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能够顺利的欣赏音乐,并在长期的过程中找到鉴赏音乐的方式、途径以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从而进一步启发智慧与思维的目的。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述三方面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能否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才会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作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否则,就会在某些方面大打折扣,从而妨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2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要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上,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气氛,在紧张地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的能力。比如欣赏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民歌、民间器乐、民间歌舞音乐、戏曲和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4、采用多种方法,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县方设法的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其具体为:
⑴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观看视频,对各单元的内容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⑵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打拍子、打节奏,逐步的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的学生有困难,但是从长远和整体性来看这是很有必要的。
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响设备,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便哼唱旋律,反复练习,学生的识谱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⑷课堂内让同学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主体主动的参与,实践的能力,从而使的学生的情绪高涨,是的音乐课上的更加生动活泼。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同学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中学生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同学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出音乐中最纯净的美。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3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音乐感受能力不够强。针对这一现实情况,现将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感受和反思简述如下:
一、教材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显示,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凭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改变教学方式,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作为音乐老师,我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3、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一同学习。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反思,请给指导。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4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音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近几年高考基本能力学科的开设, 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音乐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长,比如器乐,比如声乐,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别人的特长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5
在高中教学中,虽然音乐并不像语文、数学那样与高考紧紧联系,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其质量高低,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科目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因各种原因,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注重教师的“教”, 无论什么类型的课,教师只重视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减弱甚至厌恶。音乐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学科综合”等新的教育理念。音乐教育的重心正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形成,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新课改的大潮下,作为高中音乐教师 我们有必要对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有关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音乐发表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经逐渐成熟,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初步建立了审美观。而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因此在教学时,如果对学生一味的进行灌输,把音乐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这是绝对行不通的,现在的`音乐课应在符合他们独特年龄和心理特点基础上 在音乐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音乐课才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即“人文式”取代“显微镜”式。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们建立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我的具体做法是尝试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欣赏情感之声中的《阳关三叠》,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完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对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的作品,如《二泉映月》,我启发学生闭上眼睛体会盲人作者其心境,执着,不屈服的性格和对光明的希望。我觉得创造性学习教学情境的运用使我的音乐课堂更加活跃,学生更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了。
三、运用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现有乐器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四、联系实际,积极实践 让学生更深的了解音乐
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上的东西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每个学生的基础入手,把握好重点,一点一滴的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让学生更深的了解音乐。在加强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针对中学生课时少的现状,积极开发和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开展课外及校外的方方面面的音乐活动,让音乐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让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合唱
就是一个参与学生广泛,凝聚学生的最好机会,所以,做好每次的合唱教学与开展活动至关重要。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中学生正处富于想象的年龄,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通过审美实践,纯洁和丰富情感、美化心灵、完善人格,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我们音乐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我们要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努力实践,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01-03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02-04
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01-02
音乐教学反思07-05
音乐的教学反思05-11
音乐教学反思12-31
高中教学反思01-28
中班音乐教学反思03-25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