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10-14 07:05:33
  • 相关推荐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范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范文1

  随着高校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各高校开始不断建立起更多新式的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就是其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学科,它是结合了心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边缘性学科,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对心理存在的意义及思政教育主要作用进行详细介绍,确立教育目标,认识研究对象,全方面地结合思政教育及心理学教育,将其作用发挥至最大。思政教育心理学整个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等待解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关键性作用,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所针对的科研对象,可以归纳成三种想法

  1.1正确认识思政教育整个教学过程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属于多种元素的互动。对各种元素之间的互动,进行怎样的心理上的探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其实对其结果有影响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除了教育工作者及教育对象外,还包括家庭氛围、市场新闻、观众心理等等。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所授范围极其广泛,包括教育者、小众、大众、个体四方面研究对象的心理。

  1.2注重教育对象及教育工作者的有效研究

  对于那些教育对象自我产生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心理状态,要增加一定的关注度,重视其重要性,举例来说,包括教育中产生的抑扬心理、攀比嫉妒心理、逆反心理等等。一般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是把思政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粗略地设置成思想教育整个过程当中,人们所形成的心理表现及产生模式,其研究范围比较狭隘,只是运用到一般心理学教学框架及主要内容。

  1.3正确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现实状况

  其实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似乎还没意识到思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对教学内容的编排整理并不完整,依旧是将心理学所涉及的基本内容照搬照抄地移用过来,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该界定的明确框架范围。举例来说,有些人凭自己想法运用一般心理学,结果导致自己在学科研究上出现混乱,研究对象方面模糊不清。他们把研究对象与范围之间的关系,划定在“一”跟“多”两种,对实际研究结果有很大影响。

  2中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现实状况分析

  在中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创建时间比较晚,然而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最为突出的,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各大高校所设立的思想政治学科,在整个社会当中受到高度且广泛的关注,导致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慢慢衍化成政府行为跟学校行为。虽然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如此迅速,但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跟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对比,其规范性跟合理性都比较差。对此,国内各大高校仍然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促使其更加完善。想让中国得以更加长远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相关工作的帮助。传统化的思政工作,基本上侧重点在积累经验上,对工作的科学性、现代化、理论性等方面不太关注,这样容易导致教育对象不明确,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自身情况没有联系,无法做到很好结合,因而思想政治工作渐渐被人们所误解,最终被忽视。此外,社会上一些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波及、反对思想政治工作运动的发起,更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可以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建立,主要是利用心理学所得出的结果,对思政教育内含的有效性及针对性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其实所有与成功有关的案例当中,都有着心理学的帮助,可以说,一旦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象整个内心想法及其个性化的心理特征,进行一定的了解,对教育者及对象间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心理表现及运用规律,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是很容易达到的。

  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潜在问题分析

  其实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跟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形式相同,在整个衍化过程当中,发展速度非常快,效果也比较显著,在一门学科及其领域界定上所呈现出来的地位,已经比较明显。可是即使如此,它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因为其研究的基础还不是非常稳定,并没有到达比较成熟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

  3.1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正确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最先起源于西方国家,在我国推行时间尚不久远。社会各界对这门新型学科如何定位问题,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它最初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学科分流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根据人的主观思想而产生的行为形成某种规律,作为重要研究依据,其中包含了人的心理、思想、行为、规律等,其中心理的变化规律和思想、行为等紧密相连,因此思想政治心理学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上,更深层地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专门学科。

  3.2该门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许多专业学科,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覆盖广阔的心理学面前,显得非常稚嫩,学科的成熟性和久远性,显然不在同一个阶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其所囊括的范围,既不能与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冲突,也不能与这两门学科有过多雷同之处,否则学生学习起来容易引起模糊不清。因此该学科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在经历将近一百年的发展以来,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到列宁主义和思想到现在,在一百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当中,已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政治思想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心理变化离不开大脑现象变化”,列宁也指出,“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能依赖于反映者而独立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也是适合时展需要的。它建立在其它许多学科的基础之上,而以单独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在从事这一学科教育的时候,既要尊重其它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也要摆脱它们的束缚,使之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专业学科。

  3.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其它学科一样,来自于社会实践经验,研究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

  我国对这门学科系统的专业研究起步较晚。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历史、文化背景等各具特色,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还处在发展阶段,大多数借鉴国外心理学丰富的经验,没有将思想政治心理产生的现象和心理变化规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由此把这门学科划定在一定的框架内,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其重心难以确定的原因。

  3.4如何正确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方向进行研究如上所述,我国思想政治心理学,主要是引用国外的经验成果,缺乏对这门科学进行有效的实践和验证过程。当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引用历史文献研究、专业理论知识研究、相互对比研究等方法,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思维辩证方式。在编制这门课程时,以介绍理论和社会应用结果为主要方向和对结果进行分析,基本是以这种手法,来构建学科的主要框架。这样,就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体验感知,不能形成整体的科学框架。

  4在中国这门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国外开设以来,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加强该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对学校实施正确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引导,将其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战略;此外,更需要我国各行政部门和广大社会人士大力支持和重视。必须做好以下三个重要方面工作:

  4.1加强学科机构建设

  完善机构建设,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必要前提,一门成熟的学科,必然有一套系统规范的专门机构。没有相关正规合格的机构,学科发展将会失去重要核心,专业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很难形成系统规范的学科认知。

  4.2人才是关键

  目前在我国从事这方面教育工作人员非常欠缺,专业知识也有待提高,质和量的严重缺乏,给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水平非常重要,人才是推动这门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

  4.3建立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相关课程

  在国内,各大高校所设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一个共有特性,即都开设有相关课程的实验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到底需不需要专业课程化,至今仍具有一定分歧。一些对课程化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课程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效果比较差,比较适合解决一些教学知识小范围内存在的问题,至于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变化,是无法利用课堂教学解决的。因此课程化针对的是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个别问题需另当别论。即使如此,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相关讲座的举办频率,越来越高,受关注度也不断提升,从效果来看,是比较有帮助的一种形式。所以对学校内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讲座、活动等方式,进行预防、解决。结合上述三项描述,不难看出,21世纪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是需要学校、教师、政府及整个社会相互配合的,其中学校属于核心主体,在学科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学校如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不重视,那么该学科未来的发展及完善,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学校各级领导需要加强重视,全力发展思政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

  结语

  在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比较新颖的学科,它由心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学两者结合形成,对于它的完善各高校做了很多的工作。本文只是做一个比较简洁的描述,对其发展过程及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将来的发展目标,以期让这门学科,发展成为学校中较为主流的课程之一。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范文2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更像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投入的是教学资源和教育成本,而输出的则是教学质量和高素质人才。那么,既然是机器,就应当包含很多个环节,且各环节之间也应当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正如对产品的检验,教学反思是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机器”运作时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并且这道工序与备课和教学过程是息息相关的。作为教学体系这部“机器”中的一个“部件”,教学反思与授课存在着联系,但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来组织和操作,而组织的主体是教师,目的则是为了检验效果,反思问题,为调整思路、优化教学提供依据。对此,本文重点围绕如何从不同视角对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反思进行了探讨。

  一、反思成分与反思方法

  (1)反思成分。反思成分代表了教学反思的核心内容,意指反思过程中教师的心理态度和行为表现。当代教育学视角下的反思成分主要包含了三项内容,一是认知成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的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是教学反思的重要对象;二是批判成分,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如教师的教学经验、信仰、价值观、目标和道德观等等,意在通过反思对教师的素养进行批判;三是教师表现,主要包括备课、课堂提问、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课堂陈述等等,以其作为反思对象能让教师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教学过程。

  (2)反思方法。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纵向反思和个体反思。其中,行动研究法是课堂教学时按不同阶段研究学生学习后的言行表现,以此来判定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纵向反思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维度上不断对自己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如果一堂课共分为四个部分,那么每部分完成教学后即进行一次小的反思,而将一堂课作为一个整体,则又可以进行课后反思,依此类推,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纵向反思是一种不间断的反思行为。此外,个体反思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如自己有哪些缺陷、哪方面能力欠缺、存在哪些问题等等。

  二、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不同视角

  (1)行动研究法,从学生角度反思。行动研究法适用于对一堂课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是教师的课堂行为,而获得依据的对象是学生,即学生学习前与学习中和学习后的思想态度、知识水平和具体变化。在授课中,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需进行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记录在不同阶段教师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了哪些陈述,应用了哪些资源;二是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态度、认识、积极性和阶段学习完成后有哪些收获,并以此为依据,对一堂课进行整体反思。同时,行动研究法还需教师以一堂课为单位,将课与课之间进行并列对比,采用比较法,逐项进行对比分析,同样也包含课堂上教师言行和学生表现以及最终收获,对比后进行深度反思,评出最优教案,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行动研究法中的一个重点环节是制作档案,从教师角度来看,将课前如何备课、课中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等备案,从学生角度来看,将学生平时表现、课堂表现和最终收获备案,以便为日后的周反思、月反思提供依据。

  (2)纵向反思,从时间维度上连续反思。依照教材中课题知识的'层次和段落划分,纵向反思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划分为数个阶段,按时间维度进行连续反思。比如“平行四边形”一课,依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笔者将该课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随即提出问题:这些图片有哪些共同特点?再次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图片,再次提问: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引导学生讨论,最后提出问题:一个图形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叫作平行四边形?反思:图片和问题对学生形成了哪些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是否大部分学生都初步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第二阶段,感知观察,了解性质。让学生画出平行四边形,并用ABCD对四个角进行标记。随即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测量内角和的度数,制成表格,最后进行巩固练习。反思:教师引导是否有效、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存在哪些问题、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第三阶段,课堂小结,整理教学过程并备案,为课后反思提供依据。

  (3)个体反思,对课堂优劣进行评价。个体反思是课堂反思的延续,由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评价教学方法和思路的优劣,并撰写教学心得的过程。个体反思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找到自身问题,对教学思路、方法的调整和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而,以一堂课为个体,将数堂课整理成一个单元,进行周反思或月反思,从而将教学反思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断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创新思路,优化教法,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总之,教学反思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和打造有效课堂必备环节,教师也应当通过教学反思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成长,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范文3

  从古至今我们人类就有自我反省,有自己认识自己的一种意识,也就是一种反思的写照。而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教学反思是极其重要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常提不衰的观点,在各种期刊和硕博论文上每年都会出现有关教师教学反思的文章。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从这个公式中不难看出,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作用。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更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是比较快的,是成长的重要时期。教师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

  一、有关反思的相关概念

  (一)反思。通过查阅新华字典得知:反思是思考过去的经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件,自己当时的表现,是一种思维活动,在这种思维活动中总结经验,批判错误,得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关于教学反思,我国学者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学者观点的总结。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大脑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课堂教学实施的情况,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教学中的反应,以及对教学评价等整体性的回顾,并从中总结自己的经验与不足,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升的循环往复的一种行为。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里不接受反思。有些教师对反思的认识不足,少数教师认为反思没有必要性,只要教学取得相应的效果,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很重要。在教学设计关于反思的部分有些是应付检查,寥寥写上几笔,有些甚至检查时才会补写,在实习过程中就听见有教师说“最不愿意写的就是反思,课还没教‘热乎’,就开始反思”等一些不愿反思的类似话语,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反思的认识非常淡薄,存在不愿意反思的教学情绪。反思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组成部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教师对反思的认识不清晰,思想上没有达到一种认同,没有形成反思意识。

  (二)教师不会反思,反思层面浅显。反思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对为什么要反思,如何进行反思,反思将要达到什么效果形成清醒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有反思活动,只是有些教师对自己行为和反思没有一定的意识,没有发现反思这种隐性资源。反思方式比较单一浅显,虽对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但是没有改进的意见;对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纠正,但是没有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在尝试解决无果的情况下,从而放弃某些促使学生改进的行为出现,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三)被动反思,缺少自我提升的意识。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与进步是心理内在的一种需要,具备这种自我要求进步的内在驱力才能使自己具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小学教师的成长,应该是自身要有发展的意识。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有悖于自己教学初衷的情况,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反思的良好契机。有些教师认为小学教师无非是备好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年复一年的重复着机械的劳动,这种思想上不求进步的现象,自然会影响到反思意识的形成。而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课改的要求,进行的反思势必会流于形式,从而降低教师教学反思的实效性。

  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改进策略

  (一)自觉养成反思意识,不断强化。小学教师应该具有反思的意识,在心理上应该对反思形成一种认同,进而自觉养成反思意识,并且将这种反思意识内化为一种教学素养。在教学行为发生前,教学行为进行时,教学行为结束后时刻有一种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心理意识。

  1.认识反思的重要性。教师自我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是为完成某项教学规定,某种教学的任务,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有了心理上的认同,在开展的反思活动中,才能更有效。反思是自己站在一个比原来更高的层次上反观自己教学中的某些行为,能对自己所发生的教学活动有新的认识。

  2.将反思行为深化。教师在上课时或课后写反思随笔,在有这种行为的基础上,把随笔誊写在一个固定的反思本子上,并对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进行持续的反思,将多次反思的.结果整合深化,并且在相关学科,例如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的理论支撑下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达到一种深层次的反思。

  (二)多读书,间接经验的运用。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书籍对于教师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多读书,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其一生都是有益处的。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有经验人的一些关于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师读书之后,会不自觉地反观自己教学中类似的情况,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和书中作者的观点进行对比,无形中促进反思意识的形成。

  (三)教师教学反思应学会合作借鉴。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会反思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学习他人优点、勇于接受他人批评、心胸豁达的人,我们要有开阔的胸襟向专家、其他同行的人开放自己的课堂。听取专家的指导,同行的意见,走进同行的课堂,用旁观者的眼睛去审视一节课,从而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接受别人走进自己的课堂,不应固步自封地将自己的教室关的紧紧的,能够及时地向同行请教自己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并且用平和批判的心情去看待他人提出的建议,做到更好的改进。教师的教学反思要形成一种反思意思,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品质。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4-09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3-23

语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5-06

语文《将心比心》的教学反思03-06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5篇04-09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5篇)04-09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优选15篇】07-09

四年级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4-09

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