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得学习情况。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历史试卷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试卷分析 篇1
从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潜力,渗透德育。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资料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潜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基本状况
1、本次参考人:252及格人数:93人
2、试题特点
本试题共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的考查,个性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潜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潜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潜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对分析潜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状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11小题:关于“随唐”的相关叙述,部分学生误选a,就是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资料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务必困难。如2、4、8、12、14、20等,部分学生之所以选错,显然是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造成的。
3、历史思维潜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潜力、概括归纳潜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善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潜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嗦或不完整。如第24、25小题第三问,部分学生失分较多,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潜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潜力欠缺影响所致。又如23小题: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政权。完成下表。此题对学生潜力要求较高,造成很多学生不知所措,思路紊乱,失分极其严重。
5、审题潜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7、21小题,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把“不正确”看成“正确”,张冠李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三、对今后教学推荐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新课标,以教材为载体,对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起重要作用、地位明显的资料,我们要重点突出,讲清来笼去脉,浓墨重彩,丰富资料,补充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用心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职责感。不要局限于记住几个零散知识点,如果好处不明,完全机器记忆,很快就会遗忘,构成记忆残缺,知识学习不深入,容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学习不踏实,心态浮躁。教学中我们务必要一环紧扣一环,吃不得夹生饭。
2、加强技巧性训练
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潜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取题怎样做,材料题怎样做,问答题怎样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应试潜力。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3、注重潜力培养
新课标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潜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潜力。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科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等。
同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方位去发掘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
历史潜力的培养不是一躇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彻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主角,设置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透过精心设置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要照本宣科,要创设新情境,组织精当的材料,引领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不一样才能,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积蓄能量和潜力。
4、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实现与历史学科教学的联系。
总之,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平等善待各类学生,抓好查漏补缺,学会科学的记忆历史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后果、影响、作用等)的方法,初步建立知识体系框架,注意学习潜力培养,适当延伸、迁移,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抓好单元内的综合过关练习。注重克服负面积累,防止两极分化,争取不让每位学生掉队。
历史试卷分析 篇2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本事,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资料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本事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1、今年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避免了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密集、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可谓立意高远。
2、卷1为选择题,共计35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景。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这充分说明师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异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供给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3、卷2为非选择题,共计65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本事、分析本事、思考本事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本事有待提高。其主要表此刻:
⑴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⑵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事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研究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⑶考生综合本事较差,如第38小题学生都能写出孙中山来,可是综合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做出的贡献却不能概括全面。说明学生的综合本事较差,不能从整体上去分析、整理、概括。
⑷考生的应试本事不强。如:第41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一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证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本事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供给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本事的提高。
历史试卷分析 篇3
一、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总体评价
1、题型基本稳定,知识布局合理,难易度把握较好:选取题以史料形式出现,非选取题的考查资料以小专题知识为主线进行综合整合、采用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设置,注重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潜力的考查。知识布局合理:考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试卷难易度把握较好,问题设置有梯度。
2、体现高考的方向:从知识立意向潜力立意转化。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材料分析题注重材料的`鲜活性,有图片资源的运用;问题设计有务必的开放性(如40题第4小问)。
3、较好地把握宏观与微观、理性与感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如意识形态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
4、注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意教材新增加的资料与提法(如30题)
二、教学推荐
1、加强历史概念的辨析与运用训练。
2、加强知识的梳理、探究、变通与整合,加强高三最终阶段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3、认真研究“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与“高中新课程标准”,把握考改方向。
(1)认真研究“2013年考试说明”,务必要吃透考纲,对照2012年说明,做到心中有底。
(2)研究“2013年新教材高考模拟试题”,领悟高考动向与潜力要求。
(3)尝试以新课标模块为指导方向的专题复习,尤其是一些新的思想与新提法。
4、加强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更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每一次测试后,对学生答题状况作一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知识网络是否构成、分析问题是否较窄、新情境下运用知识潜力是否较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否停留在微观表面、主干知识是否宏观把握等,尔后教师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最大程度上发展思维。
5、继续加强解题方法、审题角度分析的讲解与渗透,讲与练相结合。
6、加强备课组的分工与协作。
历史试卷分析 篇4
一、试卷特点及分析:
1.立足基础,重视主体
本套历史试题遵循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资料的考查,试题灵活且易于入手。第一题选取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占总分的30%,覆盖面较全难度适中,强调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大部分题目透过创设的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潜力。第二题为简答题,共15分,占总分的30%:第1题设问明确,答案唯一,重视知识的认知和潜力再现;第2题题型新颖,共设置有3个小题,有务必梯度和难度,重视对学生审题潜力的考查。第三题材料分析题共20分,占总分的40%:给出了三个材料,设置了四个问题。能够说是一个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现潜力,历史的空间思维潜力,知识迁移潜力。设问由浅及深,贴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2.坚持注重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三维一体目标
历史学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选取题第10题,11题,13题等题的设置正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和启迪。
3.体现学科性,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
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潜力。强调历史学科用史实说话,论从史出的原则是这套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如:17题中第1小题,第3小题的设置,图示材料与问题之间关系紧密,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潜力,这对今后的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这套试题注重课本,重视基础,更重点考查学生对该学科识记资料的掌握。虽然具有灵活,新颖的特点,但只要识记准确,学生都能够准确应答。
二、学生答题状况分析
学生整体考的差,及格学生占不到30%,绝大多数学生成绩在20分左右,部分学生得分出现个位数,甚至有的一分的学生,真让人难以想象。就整体而言:第一题得分在7-10分之间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5%,得分在12-15分之间的学生约占15%,还有一半学生得分在7分以下;第二题(示图)材料题,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读懂材料,失分尤为严重。一半以上学生该题没有得分;第三题材料分析题,仅有10%-20%的学生得了分,但答案不够准确完整,所以得分不高。
三、两点推荐
1.加强双基教学,突出“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重在“基础”。在课改的探索过程中,要防止出现过分强调潜力,忽略基础知识的倾向。历史知识的传播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是扩展学生学科潜力的条件,所以应让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历史知识。课堂复习要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仅有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重点知识。能够说,八年级历史学科资料都是基础也都是重点,八年级历史教学更应注重基础,注重课本。目前的考试反对的是过分强调识记,反对死记硬背,但绝不是不要识记。熟悉课本并有务必的识记是必要的,这也是此刻考试要求的。如果课本知识不熟悉,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就根本无从作答试卷。
2.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
我觉得在培养良好习惯的`同时要摆正态度,明确目标。从这次考试得分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因而学习、复习比较浮躁,课本没有认真学习和复习,才导致如此结果。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更需要理解和融会贯通。历史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用心性,用好教材和社会生活素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发掘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潜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仅有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才能使历史学科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总体来看,试卷设置全面实效,命题角度灵活,提问新颖,对今后命题设计和历史教学具有务必的指导性。
历史试卷分析 篇5
一、试卷分析
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状况分析
学生答题状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潜力等。下头就各题状况做一简单分析:
第一大题选取题满分4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0-36。其中3、9、13小题错的学生最多。
第二大题简答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3-16分。总体上较好。
第五大题探究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本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答题状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其中,1、3问联系最为密切且分值均较大,学生要答对基本上两题都对,要错都错。这是造成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问题导学,逐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潜力。
第二,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第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忙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方便学生梳理知识。
历史试卷分析 篇6
一、试卷说明
从总体看试卷,试题覆盖面广,能紧扣知识点,注重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紧扣书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侧重于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题源于教材,试题难度适宜。
二、答题状况分析
1.从试卷中反映出以下问题:选取题满分20分。出错较多的是基本史实错误、历史概念含糊不清,多在需要记忆的小题。造成这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等。如4.日本人在杭州设厂--考查的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资料,如最能反映五四运动资料和性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2.第二题:非选取题,本试题总分30分,依旧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1)一些同学审题潜力差不会审题甚至不仔细审题。如21题问1919年以前中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事件,许多同学回答的是中共成立,明显时间上不对(2)一些学生态度不端正,答题用心性不高,试卷存在超多空白,只做选取题,甚至无试卷。(3)一些同学基础知识不牢固,甚至没有记忆,如长征的起止点等。
三、推荐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平时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在教学中务必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务必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
2.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
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必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尤其是材料题,务必要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
3.注意审题潜力的培养
这次考试中,导致失分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不认真审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有的放矢地作答。
4.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
没有看题就放弃了。所以要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告诉他们学习历史的简便方法,是他们学习历史欢乐起来。
历史试卷分析 篇7
一、选取理由:
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的头一年,他们在小学时没有接触过历史课,所以历史课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因而对于他们来说培养学科兴趣就尤显重要,并且七年级又是初中三年的基础一年,所以选取七年级做试卷分析就具有务必的基础性和典型性。
二、试卷说明:
1、命题意图:历史学业考试试题本着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透过考试不仅仅仅能够喜欢历史课程,并且能够透过考试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改善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式,增强其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其学习质量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2、命题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资料。
4、试题预期难度:0.70―0.80左右。
5、考试方式:闭卷
6、试卷结构:试卷分选取题和非选取题两部分。
三、试题结构:
1、试题数量及结构:
2、试题类型及分布:
从上表能够看出:
①预期难度与实际考试难度基本吻合。说明本次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是适宜的。
②川原和西山大部分学校平均分都能及格,有利于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历史学科地位的稳固。
③千渭初中的优秀率到达了将近45%,说明该校对历史学科教学重视,且该校教师基本上以区级以上教学能手或新秀为主,教师素质高也是重要原因。
2、试题优点
就7年级试题来说,优点是:
①出题人能紧扣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能有效把握和指导平时的教学和学习;
②重难点突出,考查全面,准确,提问准确,并能联系现实,且题型多样;
③注重培养情感,试卷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资料;
④试卷呈现方式出现新变化,出现了辨析题。就整体而言这套试卷,有助于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带给指导,有利于增进7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
3、存在问题
当然本套试题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①试题存在互相提示现象;
②专业味道太浓;
③地方史知识渗透不够;
④识图题图印得不够清楚等。这将在以后命题中加以改善。
四、学生答题分析及今后教学方向:
1、学生基本功较差。书写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较多。应加大对学生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现象较普遍。应利用图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记各种知识点,避免混淆。
3、时间类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应利用编歌谣等多种记忆方法,强化对这些重要时间知识点的记忆训练。
4、缺乏答题技巧,不能学以致用。这个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指导,帮忙学生掌握务必的答题技巧,慢慢养成良好的逻辑分析潜力。
5、答题缺乏条理,知识点不明确。要引导学生培养条理清楚的答题习惯。
6、审题不明,归纳总结潜力差,分析问题潜力欠缺,导致答题不梦想。还需在日常教学中,依照课程标准,加强历史学科潜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历史试卷分析 篇8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基本状况: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卷面总分为:100分,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
单项选取题、填空题、材料题、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识图题、材料分析题、列举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资料:
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七年级下前八课教材资料。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据初一历史教科书的资料,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
(3)标高适度,前初中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仅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就应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学生考试成绩状况分析:
透过本次考试能够看出,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从试题的得分率能够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潜力均有相当大提高。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个性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但透过本次考试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1.审题不认真。
①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
②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资料及设问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选取题的第5,6、8小题,小字部分的题,材料解析题等这些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
3.学生的学习潜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包括识记潜力、材料的阅读、分析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潜力、历史知识的迁移潜力、分析和比较潜力。个性是学生独立思考潜力、历史思维潜力和创新潜力的养成,应足够的重视。
三、改善措施:
1、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虚心理解学生提出的有益推荐,使教与学两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2、每个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单元测试,测试题目应做到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以良好的导向督促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潜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潜力。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5、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6、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潜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潜力的基本资料,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历史试卷分析 篇9
一、试卷概况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资料上看,贴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潜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如秦的统一,商鞅变法,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鼎立,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孔子,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2、试题角度新颖,表此刻选取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潜力。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此刻,此刻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切入点贴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
4、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5、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回顾历史,联系这天,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6、试题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如材料第24题:既以时间为经,考察了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又以地域为纬,考察了四川地区的工程与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为学生勾勒出一个纵横交错的历史网络,并且还与乡土历史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29题以孔子文化节与奥运会开幕式切入,既考察了孔子的贡献又考察了儒家思想,同时还考察了文字与造纸术的知识点,涉及知识点多达数十个,综合性特点十分突出。
7、试题体现了乡土特色。注意在乡土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寻求结合点,引导学生将爱国与爱家结合起来,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趋势。
8、试题图文并茂,涉及文物、图表、地图、新闻图片,且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潜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习惯。
三、学生状况分析
1、我校实行的是开卷考试,从考试结果上看来,整体状况正常,单选题及格率较高,反映出最基本的知识点还是能够掌握,但由于知识面大且容量多,学生对各课知识点掌握不牢靠,相近知识点易混淆。
2、材料题失分较为严重,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阅读材料不仔细,丢三落四。
2)在审题上还存在务必的问题。
3)历史基础知识欠缺,学科基本素养不够。
4)阅读面狭窄,相关知识太少。
3、材料题与问答题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语言运用、组织可是关,书写潦草,语文素养较差。从卷面上看,东拉西扯、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字迹潦草、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非历史素养问题所反映出的是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差,基本素养欠缺。
四、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1、知识与潜力并重。在实施新课程的今日,有一种倾向,即认为只要强调基础知识就是守旧,就是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于是一些课堂过于求新,过于追求学生的所谓活动,为活动而活动,显得花哨热闹,而学生的收获甚少。其实,教学的内涵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与潜力是一个不能割裂的统一体,潜力的获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到务必程度也必然带来潜力的飞跃。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其他的培养目标只能是空谈。
2、建立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近来的考试越来越综合化,专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微观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3、关注现实热点,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近年来,各种考试总也免不了用现实问题切入,考察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注重公民教育,所以教师要多学习多交流关注现实,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关注国家统一与发展,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需要什么精神品质。
4、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5、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校此刻的学生大多数综合素质相当差,有的孩子的智力还在混沌状态,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普遍基础知识差,还不具备相应的学科潜力。不谈生源是不可能的。应对这样的生源,我们只能放平心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过手。
6、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本次期末考试中及格的人数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这学期要更加重视培优辅差工作,关注学困生,避免两极分化的加大。
历史试卷分析 篇10
一、基本状况
本次考试:51班最高分94,最低分24,优秀人数7人,及格人数24人,差生10人,均分63.05
52班最高分93,最低分33,优秀人数6人,及格人数26人,差生9人,均分63.24
二、试题特点
试题满分100分,分为选取题和非选取题两大部分。
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和基本潜力的考查,个性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潜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问题潜力的考查。
三、答题状况
1、选取题完成较好,均分在30分左右,非选取题填空题完成较好,几乎都能得满分。
2、选取题中失分最高的是2、16题,非选取题中四题(30),五题(3)失分较高。
3、失分原因分析:
(1)概念把握不准确。如选取题2题,对隋朝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最贴切?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国家统统一大部分学生选A或C,第二课的课题就是繁盛一时的隋朝。
(2)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书写不工整,有错别字,很多基础题也会失分。部分学生对于图片的识读潜力不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图片的分析,点名相关知识
(3)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潜力差和概括归纳潜力差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教学推荐
1、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必须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潜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潜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潜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潜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潜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潜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必须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必须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必须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潜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来源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历史试卷分析 篇11
一、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三种题型。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遵循中招考试的要求,按照7∶2∶1的原则。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仅有少数的几道题有必须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分析探究题的小题设计也是如此。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本事的考查。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景分析
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景分析
1、单选题得分率较高,其他两个题型失分率较高。
2、失分情景:列举题:蒸汽机车的发明者答瓦特的较多,蒸汽机与蒸汽机车混淆。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问题:尽管开卷,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占总失误的一半左右。
3、不少学生知识思维和实际运用本事仍然较低,语言表达本事不强。突出表此刻材料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知识不清,思维模糊。这些以后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本事和实际运用本事,异常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本事,避免因开卷而带来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本事的问题。知识是本事之源。
2、加强学生应试本事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构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五、采取措施
1.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从落实知识做起。对于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必须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重视检查落实,必须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去;
2.提高综合本事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教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本事;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本事;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本事,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本事的目的。
3.提高答题技巧
教学阶段,应狠抓审题本事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审题本事的培养,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本事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历史试卷分析 篇12
(一)基本状况
纵观今年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资料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资料个性细小,知识点比较碎。可是学生考试的却不是很梦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状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取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务必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取题的潜力,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1小题,台湾正式归为中国是在哪个朝代?这个题大多数选的是三国,三国时是大陆开始和台湾交往,答案就应是元朝设立巡检司后。还有错的最多的是第一小题,唐太宗取得人才的途径是什么?就应是科举制,可是因为是按人教版的'答案是开科取士,其实就是科举制。
第二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第一个题没有讲过,学生不会做,被外国誉为中国的第5大发明是什么?就应是科举制。也是人教版资料。还有一个是唐朝的极盛时期是开元盛世。学生失分最多。
第三题是考查的辽西夏北宋等几个国家建立的状况,基本常识,可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答错,这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
第四题是非选取题,材料分析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重要知识点,这个题是重点,可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自由发挥题,学生答题状况还能够,最终一个材料分析题是大运河的开凿。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善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取题的潜力,多做选取题。
2.务必注重学生的背诵状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务必要记忆。
3.加大非选取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提高。
【历史试卷分析】相关文章:
语文试卷分析(精选10篇)01-14
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精选10篇)01-18
期末试卷分析20篇01-17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通用12篇)01-07
【必备】英语试卷分析(通用9篇)02-17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通用19篇)04-26
八年级英语试卷分析01-11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精选6篇)03-28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通用17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