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实用文>活动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4-06-21 08:47:13
  • 相关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中年级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动的天性仍表露无疑。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习惯和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大部分比较优秀,个别学生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接触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爱心。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通过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从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通过创编节目、模拟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进一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活动措施

  1、扎实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课堂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3、把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通过提炼,创设学生乐见的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课堂和生活很好地连接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努力创建快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轻松开心地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6、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7、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8、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教育。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教时

  第一周机动处理

  第二周1夸夸我的好妈妈2课时

  第三周2我随父母去做客2课时

  第四周3做事不拖拉2课时

  第五周3做事不拖拉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4玩绳2课时

  第八周5奇妙的节奏2课时

  第九周6中华纸文化2课时

  第十周期中考

  第十一周7走进南极2课时

  第十二周8笑话故事2课时

  第十三周9啄木鸟医生2课时

  第十四周10才不坏的火柴盒2课时

  第十五周11我的小屋2课时

  第十六周12越“改”越好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目标

  注重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包括: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各班活动主题: (第1--3周)

  2、分小组: 每各班都分成五个小组。

  3、各班制定活动计划(各班组长负责)。

  4、学习“如何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活动?”的相关知识。

  第二阶段:开展调查。(第4--8)

  1、 各组按计划展开实践调查活动。

  2、 针对各班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培训。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汇总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第8—9周)

  1、 各小组汇报、交流。

  2、 组长负责撰写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宣传、评价(10—13周)

  1、设计宣传计划。

  2、制作宣作品,展开宣传。

  3、学生总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活动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环境,并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和研究意义。课题的选择要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并兼顾到有哪些学科的参与,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的研究价值是什么等等。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一百多人,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一些操作性的课题兴趣浓厚。但由于学校出于一些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于一些需要离开校园的社区调查活动开展有很大的阻力,因此,本学期,把重心放在校园内,学生身边的事情,着重通过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四、教学措施

  1、教学方法采用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把模仿、体验、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融合好,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成为手脑并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过程。

  2、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努力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尽可能注意个性的培养,指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功,并分享成功的快乐。

  3、把积极的劳动与技术态度和正确的劳动与技术价值观的形成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

  4、综合实践活动还要把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的劳动结合起来,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洁卫生,剪下来的废纸屑不能乱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五、内容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1-4

  我们爱清洁、洗茶具、洗餐具、洗衣服、拖地板、擦玻璃

  15

  纸多面体的构成和变化

  5-6

  用纸制作多面体

  16

  立交桥

  7

  摩天大楼

  17

  废纸盒造型

  8-9

  好习惯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

  18

  技术信息

  10

  多面体

  19

  检测

  11-14

  描绘高淳(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4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本学期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化观念,加强培训

  第一阶段注重转化学生的观念,认识综合实践课,以新的学习状态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了更好地为以后的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集中加强对学生有关培训。

  (1)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的能力。

  为了扩大学生收集信息的来源,我们集中在前几周,就如何进行汉字输入、上网浏览,下载相关资料进行了辅导;同时,结合信息技术课巩固学习。

  (2)指导学生学习写研究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水平必须经历一个萌芽、发展到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指导学生写研究方案就是要使学生从中感悟做某一件事先要考虑些什么问题?怎样搭好完成这一件事的大体框架?怎样根据这个框架去做好这一件事?指导教师提出了“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打算怎样做”的问题,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抽象概括出“怎样写活动方案”:一是有研究的主题(如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二是研究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查资料,上网查询等),三是活动的目标(这里目标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要有层次),四是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如聘请指导教师,成立或参加研究小组,查找相关资料、走访调查,动手实验等),五是写活动报告(可以根据活动方案的撰写提纲来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总结和展示)。当学生活动研究方案形成初稿后,在小组内交流,让小组成员一起参与修改方案。只要能表明了自己的活动步骤,指导教师都允许让学生去实施。在实施中,有的学生遇到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能及时调整方案。同时指导教师也帮助他们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3)指导学生建立档案袋。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建立档案袋,自行设计封面。纸张可以采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意思。可大致包括以下内容:档案袋的封面:学生的姓名、性别、生年月日和和历次研究问题的主题;主题内容:我最感兴趣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合作的方式,成果展示;相关资料:收集的相关资料,活动记录,活动体会,作品,获奖情况等;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包括家长评价)。

  (二)主题活动入手,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导”到位

  第二阶段:三年级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第二阶段我们结合学校的争创实小工作,提出“争创实小,我们做些什么”这一大的主题,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三)确立子课题,尝试研究

  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自己确立课题,写研究方案,撰

  写研究报告,尝试研究。

  二、课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方案实施

  1、实施保障

  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实施小组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2、课时的确保与安排

  三年级每周3节综合实践课。

  3、具体形式

  ①集中授课:知识技能的普及等。

  ②实践活动课: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

  ③方案设计课:主题的确立等。

  ④综合课:课题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课: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⑥其他。

  4、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

  ①成立研究活动领导小组和中心研究组。

  ②领导小组与中心研究组学习、研讨并制订研究实施方案。

  ③调整三年级课时,设置并确定教学人员。

  ④各级有关人员上岗培训。

  ⑤成立校外实践基地。

  实施阶段:

  ①召开三年级学生家长会,成立校外导师团。

  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③参与市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

  ④各级实验教师做好实验案例的积累。

  ⑤每月举行一次校级的实验研讨小结。

  ⑥参加市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比。

  总结阶段:

  ①学校进行活动总结。

  ②导师团送交方案评比,包括:理念、目标、特征、内容、课型、安全、管理、评价八个方面。

  ③完成学生的学期评价。

  五、具体时间安排

  九月份:

  1、学生自组研究小队,并起一个健康响亮、积极向上的队名,针对以后的活动,制定队规。

  2、进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指导。

  3、进行研究方案一般格式的撰写的指导。

  十月份:

  1、指导建立自己的档案袋。

  2、根据“争创实小,我们该做什么”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十一月份

  1、展示“争创实小,我们该做什么”成果。

  2、确立子课题,尝试研究。

  十二月份

  1、组织有关的`录像的观看,参观,知识讲座。

  一月份

  1、对于未结束的活动专题继续组织开展好活动。

  2、各责任老师撰写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结。

  3、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师生进行互评。

  4、开展好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5、评选综合实践活动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六、课程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

  (1)在新的评价系统中,应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反思,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家长的反馈信息,通过多方力量评价,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在整个实践活动指导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既要进行定量精确评价,又要进行定性模糊评价;既要进行自我评价,又要进行他人评价。

  (3)对教师的评价以诊断问题为基点。以促进教学为手段,以激励教师为目标,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对学生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观念和形式,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和水平,而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人机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我们反对用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评价,而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拟采用“档案袋评定”和“协商研讨式”评定。

  综合实践活动——生活课题

  1、我知道的民族(民族大团结小调查)

  提示语言:可以写,可以画,可以贴

  内容:姓名、民族、特殊的生活习惯

  2、作画——我为环保作贡献

  提示语言:发挥你的想象力,创作一幅画,再与全班同学举办环保画展

  3、让水更干净

  提示语言:画一画你周围河流的样子

  你想出什么办法让河水更干净?(可以写,可以画,可以贴)

  4、课题研究小论文

  A、观察日记(配画)——栽培黄豆芽

  B、饲养家兔的最佳方法:课题、过程、结果、收获与体会

  5、愉快的收获

  提示语言:到社区去调查收获季节的产品,可以写,可以画,可以贴。内容:名称、产地、价格、说明、记录日期、你想说的话

  6、调查废弃物调查表

  类别: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

  内容:班级、姓名、日期、类别、废弃物名称、一周一建议

  7、课题研究记录卡

  课题:什么样的人朋友最多?

  调查方法:

  结果:(可以写,可以画,可以贴)

  8、调查报告——家乡的变化

  形式:通过贴对比照片或画对比图,并写上文字说明。

  9、调查报告——我爱家乡

  调查计划:想要调查的事情

  怎样调查?

  我的发现:

  10、走进塑料世界

  提示语言:数一数,你家里都有什么塑料制品?叫什么名字?各有什么用途?

  11、重阳节——我熟悉的老年人

  内容:姓名、年龄、以前做什么工作?最爱什么?有什么生活习惯?

  12、我的一家

  13、设计课桌椅

  14、本周家庭最关注的话题

  15、你最爱吃的菜:

  可以怎么吃?

  你的话或建议:

  16、调查菜市场、水果摊

  内容:名称、价格、产地、结论(你发现了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5

  一、主题生成:

  高年级的同学对踢球很感兴趣,不但可以锻炼身体锻炼互相合作的能力。利用废旧的报纸,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心爱的好玩具。不但经济实惠而且废弃的纸张还很环保;且制作起来还很简单,玩法又特别多。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积累经验;用发现的眼光、聪明的头脑、灵活的双手去发现、去创作。

  二、活动目标:

  1、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发活动主题;

  2、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分工的能力;

  3、体验到参与实践、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彩球

  学生准备:废报纸、清水

  四、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为主题生成课。

  (一)、猜谜导入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了吗?看看谁能猜出来?说它是球,却是纸做的;说它不是球,却能踢又能投。你们能猜到吗?

  生:不知道

  师:看,这就是纸球。不知道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个漂亮的纸球?

  生:我们想有一个漂亮的纸球。

  师:今天来制作漂亮的纸球。

  【设计意图:课开始把纸球说成神秘礼物并说出特点让学生猜一猜;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动手操作的欲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思维点拨自主探究

  师:现在请组长拿出纸球,大家轮流看一看。

  生:一个接一个传看纸球

  师:想一想,纸球是怎样制作的?

  生:里面团旧报纸,外面用手纸裹好。

  师:为什么选用手纸呢?

  生:因为手纸吸水性强,再因为颜色发白方便作画。

  师:我们继续探究。现在,请你掂一掂,捏一捏,你觉得纸球怎么样?

  生:纸球很硬、结实。

  师:我们怎么能做一个这样结实的纸球?请同学们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生:随意团几张报纸。

  【设计意图:请一人演示怎样团纸,并在班级交流;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纸团的结实程度。此处引导学生利用报纸吸水性强的这一特点,制作纸团易操作,作品效果好。】

  师:看,你团的纸球,我扔一扔,就开了。有没有什么方法,让纸球抱团。(出示一个半成品纸球)看看老师用什么工具了吗?那老师利用什么?

  生:报纸吸水性的特点。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的枯燥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方式;而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发现制作纸球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有了材料接下来要想一想是怎样制作成纸球的?通过观察并在班级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并总结出制作纸球的方法和步骤;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而且为学生接下来动手操作清除障碍,使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下去。】

  (三)、动手操作实践体验

  师:纸上谈兵终觉浅,现在各小组合作做一个纸球。

  活动要求:

  1、报纸上不卫生,每组只要两人来团纸球,其他人做别的任务;

  2、比一比那组的纸球又圆又结实。

  3、活动时要控制声音,不要互相影响。

  【设计意图:每次小组活动前,有明确的活动要求,不仅引起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小组分工合作这些问题;而且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制作纸球

  师:教师巡视各小组活动,引导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师:各小组方才都积极参与活动,老师很感动!同时,我发现一些问题,谁想做出漂亮的纸球一定要认真听。

  师:看这两个小组的作品,对比一下,你发现什么?看我再压一压,又发现什么?

  生:所有的纸朝一个方向团,形状不圆。

  生:不没有团实

  生:报纸有没阴湿的.部分翘着,纸球不圆。

  师:做得好小组,你们有什么好的经验介绍一下?

  生:我们把报纸弄湿后,团起来,每一层都要攥结实些。还用用手来回转一转,把球团圆。

  师:你们真了不起!自己已经能在活动中总结经验了。现在,大家要汲取经验,继续完成你的纸球。这次我们要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大又圆!

  生:再次小组合作,制作纸球。

  师:教师巡视各小组活动,针对小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师:大家还有最后几分钟的时间。等一会在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活动过程中作品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通过两个作品的对比,发现他人比自己处理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一些好做法。不仅提高活动效率,对学生今后积累活动的经验是大有益处的!】

  (四)评价活动积累经验

  师:现在,请各组小组长,拿着自己的纸球到前面来。同学们,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师:我们认为xx小组又大又圆。恭喜你们,做得这么好!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你们一定会友许多的感悟和收获!

  生: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才能更好完成任务。

  生:小组合作时,要有很好的分工,效率才能高。

  生:我们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非常高兴!

  师:同学们,老师很高兴!听到你们体验到研究带来的快乐,获得的感言!看到你手中的智慧的成果,漂亮的纸球!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6

  一、目标与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班共有学生266人。通过一个学期的接触了解,发现班级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平时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设情境列课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将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所提供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并对生活进行思考,制定好活动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2、重感受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平时的评价有很多不同,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3、学理论明目标

  我们将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

  四、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份:主题《心灵驿站》

  1、情系母校

  2、奇妙的网络世界

  三月份:主题《亲近自然》

  1、水果大观园

  2、巧用太阳能

  四月份:主题《健康快车》

  1、暖暖的红丝带

  2、请勿吸烟

  五月份:主题《社会频道》

  1、家乡风俗

  2、走访民间艺人

  六月份:制作天地

  1、日晷

  2、森林医生——啄木鸟

  3、电动小快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7

  一、班级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动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特征,结合《话说温州》与本校学生实际,本学期主要主要针对《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这个课题开展活动。

  三、活动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法的变革。

  4、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四、活动的具体实施:

  1.小组活动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定期开展活动。研究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2、个人独立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动。

  3、班级集体探究。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活动后,可以进行全班集体讨论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

  五、活动措施和注意事项:

  1、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2、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3、、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4、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易组织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识,活动的开展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5、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校本课程为依托,继续开展全校性的剪纸活动,彰显我校的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正规课程,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实施规范和可依据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材料。但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上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正因为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四、具体活动安排

  1、开学初各班根据学校方案制定班级活动计划。

  2、具体安排(略)。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四班共有39名同学,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活动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和报告、论文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实践途径和活动安排

  我们将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中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以竞赛或专题汇报的形式展开,再综合生成出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其具体安排如下:

  研究性学习: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社区服务:参加社区服务,定期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活动侧重:绿色环保、慰问孤老、创建知识宣传、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实践: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为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学期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是:《走近中秋》。

  活动侧重: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计划,了解经济改革的情况,了解我们的国情情况。

  六、活动措施和注意事项

  1。课题的选择力求从本地资源入手,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

  2。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4。注重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

  5。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本地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与教导处、德育处联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6。努力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机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7。努力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活动评价方面

  1。注重过程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学生。

  2。注重多元化评价。教师对学生活动评价就注重多元化评价。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班级互评、请家长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评价的内容上,应分别从能力、知识、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0

  一、课程目标

  1、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2、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3、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4、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二、课程原则

  (1)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3)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评价

  1、评价的对象:由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三部分组成。

  2、评价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

  3、对课程的评价:学校行政、教师和学生三部分合成。

  4、对学生评价: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为每一个学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存放:

  (1)学习成果: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专题研究论文等;

  (2)多元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直至获得满意的他评为止。

  5、对教师的评价:由学校行政和学生评价两部分合成。

  四、工作重点

  (一)强化理论学习,贯彻听评课制度:

  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的培训,鼓励任课老师根据各自学科开发出一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框架结构》等,通过学习、讨论、交流体会,使教师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通过教育观念的改变,使教师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培养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让其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参加各级课堂教学评比。

  (二)根据实际,合理确定活动内容

  1、从日常生活中生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原来爱吃肥肉,现在都偏爱吃瘦肉了;原来爱吃新鲜蔬菜,现在爱吃野菜了。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也都能成为活动主题。这些活动的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在易行。以往的活动脱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忽视了现实生活这宝贵的资源,使学生的生活“沙漠化”。

  2、从学科中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学科完全分开、割裂,可以大胆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的学科领域的知识,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科领域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3、从中外节假日中生成。

  一年四季中,有许多中外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此外还有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有特定意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都能成为一个活动主题。如愚人节到了,同学们也纷纷赶时髦,相互开开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但是,对愚人节的来历和意义却一无所知。据此可引申出一个活动主题。另外,也可让学生对中外的节日进行对比。

  4、从生存环境中生成。

  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我们应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

  学生一旦确立了自己所关注的研究课题,只要环境许可,随时随地都能进入一种活动状态。它能激发学生主动生成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得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学生将伴着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做活动中去,会觉得快乐无比。

  (三)教师备课与学生作业两手抓

  教师做到无备课不准上课,备课要做到先周备,并且要详实可用,还要有活动记录、活动总结。作业设计要科学合理,要从拓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出发,全员参与,认真批改。作业每次都要设封面,封面上要有主题有时间、学校、班级、任课教师;每次作业纸张要统一,要有学生制定的活动计划,作业最后要有活动感受或是评价。

  (四)确保活动时间,加强过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亲历过程,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自主构建,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我们要注重活动的过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为此,我们应选择“小而精”,简便易行的主题。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活动。

  (五)评价制度

  本学期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计划制定、活动实施、总结、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0名,女生28名。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个体经营,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我班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上进心强,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较认真,比较有兴趣参与实践活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大,对周围事物不够关注,学习、行为习惯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过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以社会实践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社会实践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亲历亲为。内容包括参观、考察、访问本地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通过从自然、社会中的亲身体验,懂得课堂以外丰富领域的知识。本学期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小康家庭》。

  2、以社区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参与性体验活动

  社区活动包括成为某一社会活动的成员员进行实际的生产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发挥少先队员在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3、以课题探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研究基于学习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并选取人与自然(如环境污染、动物植物、生态平衡)、人与他人(如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希望工程等)、人与社会(如交通状况、娱乐、消费、社区环境等)、人与科学(如科学发展史、科学与生活、科学)等作为确定主题的依据。本学期我们确定的研究课题是《果园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7、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四、活动重难点

  1、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活动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六、活动安排

  第1周 课题一、我给树叶建户口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各种树叶的名称、类别、生长等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调查资料的能力,并通过讨论、搜索得出一定的结论。

  2、通过亲自实践、观察、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采集树叶

  1、教师与学生讨论如何采集树叶,讨论如何采集树叶?采集时注意些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首先要进行观察、确定采集安全外,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艺圃、公园收集。

  3、采集时,由教师评比采集文明小队。

  4、将采集到的树叶压制在比较厚的书中。

  (二)认识树叶

  1、认识树叶的母体和树叶的形态。

  2、通过查询资料或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了解树叶标本母体的名称、种类、生长地点等有关知识。

  (三)为树叶报户口

  1、将采集的树木旁附上所属的科目、俗名、学名、生长地点等标贴

  2、每个学生将采集的树叶展示给大家看,告诉大家树叶是从什么地方采集来的。

  3、把自己收集到的树叶用制作标本的形式或做树叶卡的形式给树叶建户口。

  讨论:怎样制作树叶标本

  (四)展览、讨论和实践

  1、把收集的标本集中在一起,派一位队员讲解。

  2、开展“护绿爱绿”活动。

  3、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的讨论会。

  第2周 课题二、我的偶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偶像的含义,懂得正确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课前准备:收集名人图像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你的心目中有没有崇拜的偶像呢?

  2、板书课题:二、我的偶像

  二、新课:

  1、出示名人图像,指名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2、学生分组讨论: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引导:

  (1)将崇拜的浅层发展到深层。

  (2)除了崇拜明星外,更要崇拜伟人、英雄以及具有改革、创新的改革家、企业家,学会从他们身上找到理想、人生价值、青春光辉的真实内涵。

  三、小结:崇拜偶像不要只追名,更要追其行。希望同学们在崇拜中激励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偶像学习,使自己成为实现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动力。

  四、布置作业:看看身边有哪些值得我们崇拜的人。

  五、板书设计:我的'偶像

  第3周 课题三、校园安全搜查线

  教学目标

  1、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快活地学习、生活。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受伤的事情。今天老师就让大家一起在校园里,调查一些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二、新课:

  1、给同学们布置调查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2、按各组安排分别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去展开调查。

  3、小组把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整理记录,派代表向老师汇报调查结果。

  4、老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进行分、总结。

  5、安排宣传委员进行校园安全宣传。

  三、板书设计:校园安全搜查线

  第4周 课题四、意外受伤的原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请同学们讨论:

  (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

  (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

  4、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

  5、归纳总结。

  三、板书设计:意外受伤的原因

  第5周 课题五、果园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2、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课前准备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平时水果吃得多了,但你对水果的了解又有多少?今天就让大家一起到果园里进行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水果的特点。

  二、新课:

  1、组内分工,要求同学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安排好各组员工作。 9

  2、活动安排,按各组商量好的工作步骤去安排。

  3、用笔画一画我喜欢的水果,看水画得漂亮。

  4、写出不同水果的名字,分析它们的颜色、味道、形状。

  5、认识你所知道的水果的生长环境及一些水果传说。

  三、板书设计:果园实践活动

  第6周 课题六、参观果园前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2、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制定调查表和计划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水果我们吃得多,那么,你知道水果出产在什么地方呢?你们有没有兴趣去参观一下呢?那么去之前有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

  1、请学生说说附近有没有果园,里面种什么水果。

  2、派发参观果园调查表,说明该怎样填写。

  3、小组讨论:

  (1)选定组长;

  (2)打算到哪些果园参观;

  (3)想邀请谁参加活动,再填好计划书。

  4、老师检查各组准备情况,定好出发时间。

  三、板书设计:观果园前的准备

  第7周 课题七、认识小康家庭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知道小康家庭的界定。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课前准备一些家庭摆设的照片,制定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看照片,从物质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状况认识小康水平。

  二、新课:

  1、让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了吗?

  2、请学生说说自己家里有什么现代化设备,明确生活里不开物质。

  3、填好家庭生活统计表,比较一下,哪个同学家里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4、与学生制订一个小公约:拒绝奢侈、拒绝浪费,看谁有计划去合理支配零用钱。

  三、板书设计:认识小康家庭

  第8周 课题八、家庭文化生活

  教学目标

  1、活动中认识到家庭文化活动的重要。

  2、培养学生学会让文化生活来充实课余时间。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让文化生活来充实课余时间。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制定家长采访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逐步走向小康,家庭的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你一家人经常有些什么活动呢?

  二、新课;

  1、让学生说说家中双休日的活动安排,看谁家的活动有意义。

  2、同学发表自己的兴趣爱好。

  3、采访父母是怎样培养你的兴趣爱好的,填好采访表。

  4、小组讨论:自己对父母的安排意见,自己希望课余时间怎样安排。

  5、代表汇报。

  三、板书设计:家庭文化生活

  第9周 课题九、美好家庭从何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知道美好家庭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

  课前准备:制定调查计划,家中新旧照片(有条件的学生可准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人们常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他们以前幸福多了。到底是不是呢?让我们一起来调查。

  二、新课:

  1、分小组按要求填好调查计划。

  2、写下自己调查后的体会,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3、对照新旧照片,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4、小组讨论:美好家庭从何来?

  5、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珍惜家中的一切)

  三、布置作业:比一比谁是家中好孩子。

  四、板书设计:美好家庭从何来

  第10周 课题十、我们最喜欢吃的菜

  教学目标

  1、认识妈妈做菜的材料,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

  2、让学生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做个有心人,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课前准备:分好小组,制定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妈妈经常都会做一些我们喜欢吃的菜,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那么,你想不想知道这些菜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调查一下。

  二、新课:

  1、说出妈妈经常做什么菜和你自己最喜欢吃什么菜。

  2、了解学生会不会做菜。

  3、让学生从书中或上网查资料,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那些名菜?填好调查表。

  4、分组到肉菜市场调查各种蔬菜、肉类和其他副食品的价格。各组把结果归纳起来,看有多少种价格。

  5、说一说:你准备买拿一家的商品来做菜,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与妈妈一起去买菜,学学怎样买到价廉物美的菜。

  四、板书设计:我们最喜欢吃的菜

  第11周 课题十一、我当小厨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让学生知道妈妈每天做饭的辛劳,我们更应孝敬父母。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锅、锅铲、煤气炉、肉菜、调味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每天吃的菜都是妈妈烧的,那么,你想不想学会烧菜,让妈妈惊喜一下,也好减轻妈妈做家务的负担?

  二、新课

  1、分好小组,选好材料(把详细步骤记录在P41的表格里)。

  2、想好菜式,画在P42的方框里。

  3、熟悉“入厨安全须知”的步骤。

  4、小组分工合作,把菜炒出来。

  5、小组间互相交流活动体会,看看哪组做的菜色香味俱全。

  三、布置作业:回家也做道菜,让爸爸妈妈尝尝,并记下爸爸妈妈的评价。

  四、板书设计:我当小厨师

  第12周 课题十二、我有东西想拍卖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课前准备:一些旧书、旧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通常都回或多或少有一些旧的物品,例如一些旧书、旧玩具等,扔掉了可惜,家中有没有地方放,怎么办?

  二、新课:

  1、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拍卖,甚至一些新设计创作的东西也可以拿出来拍卖。

  2、分小组把组内同学中准备拿来拍卖的物品记下来,并写上拍卖原因。

  3、为自己组的物品设计好的广告语,让物品更快地拍卖出去,并定好底价。

  三、从资料中了解拍卖的程序及规则。

  四、板书设计:11、我有东西想拍卖教学后记

  第12周 课题十二、拍卖会开始啦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课前准备:要拍卖的物品、小锤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做好了拍卖会的准备工作,今天,我们的拍卖会就要开始了,请大家把物品准备好。

  二、新课:

  1、主持人宣布拍卖会开始。

  2、同学们根据大会给物品做好的编号逐一拍卖,物主把自己的拍卖品记录好底价和成交价。

  3、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买下拍卖品,但记住成交价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并记录好你买到物品的底价和成交价。

  4、说体会:通过这个小小拍卖会,你有什么收获?

  三、板书设计:拍卖会开始啦

  第13周 课题十三、绿色环保手抄报比赛

  教学目标:

  1、展示优秀手抄报,增强自豪感

  2、进一步了解环保意义。

  教学过程:

  1、结合美术课,让学生欣赏手抄报。

  2、讲解手抄报的制作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成立评选小组

  5、选出比较优秀的进行展览

  评议:

  1、哪些同学布局好?

  2、哪些同学画的好?

  3、那些同学内容好?

  4、指出不足之处

  全课总结:谈谈自己的收获

  发奖:

  获奖学生谈经验

  老师总结发言。

  第14周 课题十四、动手操作之《制作小礼物》

  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制作小礼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18美情趣。

  2、引发学生的爱心,学习关心人,乐于与他人分享幸福与快乐。

  3、培养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对父母、朋友的爱。

  课前准备:

  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搜集精美的图案。

  2、录音机、磁带。

  3、课前了解自己家人或好朋友的生日,摘抄记录一些有关“生日祝福”的语句。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讨论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

  (2)学生交流讨论,确定赠送的礼物。

  同学们,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的父母、朋友。我提议我们今天每人做一份礼物或一张贺卡,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或朋友,大家说好吗?(学生:好!板书:制作小礼物)

  2、学做小礼物、贺卡。

  (1)生日礼物的制作过程:

  A:把旧报纸或挂历纸、粘贴纸等,撕或剪成块状,粘贴在盒子外边。

  B、用皱纹纸学打十字交叉结。

  C、装饰完成漂亮的礼品盒。

  (2)介绍贺卡样式的制作方法。

  ①讨论:贺卡包括哪些内容?(师生小结:包括“贺卡封面”、“贺卡主题”、“贺词内容”三部分)

  ②指导:要想做张式样好的贺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细揣摩。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贺卡。

  ③学生试制贺卡。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张贺卡。

  ④设计贺卡封面。贺卡的样式做好了,下面我们应该给这张贺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图案了,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图案,可以把它们画上去或剪贴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图案,来制作贺卡的封面。

  ⑤学写贺词。把自己所写的在学习小组里相互改一改。力求写的通顺,优美!写一写。贺词都拟订好了,也改好了,同学们把自己的贺词誊写到贺卡上,记住!字可要写的漂亮哦!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亲手制作了一件小礼物,送给你们的父母或朋友。我想当他们收到你们的小礼物时,一定非常的高兴。

  第15周 课题十五、认识蚂蚁和白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蚂蚁和白蚁的生活习性。

  2、知道蚂蚁和白蚁会危害我们的生活,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活动了解蚂蚁和白蚁的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捉一些活蚂蚁和白蚁的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通蚂蚁和白蚁,让同学们认识蚂蚁和白蚁。提问:你知道有关蚂蚁和白蚁的一些生活习性吗?

  二、新课:

  1、认识蚂蚁和白蚁的身体结构,请学生自己标出。

  2、认识蚂蚁和白蚁的生活习性和它们跟同伴交流的方式。

  3、到大自然中寻找蚂蚁和白蚁的窝,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怎样影响和危害我们的生活。

  4、把我们观察到的蚂蚁和白蚁的的家庭情况记录下来,画一幅蚂蚁搬家图。

  三、布置作业:在自己家附近找找有没有蚂蚁的窝。

  四、板书设计:认识蚂蚁和白蚁

  第16周 课题十六、蚂蚁和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教学目标

  知道蚂蚁和白蚁会危害我们的生活,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教学重点难点:防治蚂蚁和白蚁的危害。

  课前准备:一些被白蚁啃过的木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蚂蚁和白蚁是怎样影响我们生活的吗?可以说,蚂蚁对人们既有好处,又有害处;而白蚁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尤其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

  二、新课:

  1、讨论:蚂蚁带来哪些危害?白蚁带来哪些危害?(观察一些被白蚁啃过的木头。)

  2、大家提出对蚂蚁和白蚁的防治方法:

  (1)家庭防治

  (2)校园防治。

  3、把自己的调查报告写清楚,在小组内交流。

  三、作业:与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调查心得。

  四、板书设计:蚂蚁和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第17周 课题十七、我与健康有个约会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健身运动的好处。

  2、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一些体育健身的设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工作都由机器代替人工去做,相对的我们的体力劳动的机会少了,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

  二、新课:

  1、看看班里有哪些同学是最懒参加体育运动。

  2、分小组去社区里找一些健身设施,带“小懒虫”到那里参加体育锻炼。(之前给他们说明健身的好处)

  3、小组制定健身计划,实施每项都要做好记录。

  4、为自己设计一套醒目的运动装和一个最健美的健身姿势画下来。三、板书设计:17、我与健康有个约会

  第18周 课题十八、心明眼亮

  教学目标

  1、在体育运动中懂得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意外)。

  2、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课前准备:一些运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健身虽然很开心,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下面图中情形就是一些常见例子。

  二、新课:

  1、分小组讨论图中的情形,然后把自己的意见有条理地写下来。

  2、学生自由发言:自己的健身过程有没有以上情形出现过,要是事件突发在自己身上,那该如何处置?

  3、讨论以上问题,商讨办法。

  4、要是我们看见别人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做?

  三、布置作业:多参加体育锻炼。

  四、板书设计:心明眼亮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2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计130人,经过三年半的学习、教育后,基本上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产、遵守课堂纪律,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表现不错,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各种习惯及行为也正在慢慢形成。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知并喜欢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模仿力极佳。本门课是一门活动课,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较为密切,学生对这门课充满兴趣,并且这门课的开设,为学生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能,符合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我将会利用本学科这一优势,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可能。

  三、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2、回归生活世界。

  3、立足实践。

  4、着眼创新。

  5、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3)注重过程。

  (4)强调开放。

  (5)重视师生互动。

  四、活动目的要求:

  1、结合语文、数学的学习举办各种实践活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的精神。

  2、组织开展文体活动,逐步培养健康向上、热爱集体、积极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锻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毅力,使学生逐步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需的责任感和信心。

  4、从小养成学科学、会科学、用科学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

  5、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科技小能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6、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7、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

  8、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创造美的情趣。

  五、活动重点、难点:

  1、从小养成学科学、会科学、用科学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

  2、培养科技小能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创造美的情趣。

  3、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

  六、活动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上,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动手技能。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文娱的氛围中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与发明方法的训练。

  5、以指导学生实践为主,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操作。

  7、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8、多表扬,少批评,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观看科技博览,学习制作。

  9、让学生自我评定,互帮互助学,并组织进行课堂表演或竞赛。

  10、结合实际操作,加强直观认识,能够极容易地学知识

  七、课时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1

  2.25—2.26

  今天我们去采访

  1

  2

  2.29—3.4

  学会总结与交友

  1

  3

  3.7-3.11

  身边标志我了解

  1

  4

  3.14—3.18

  我给标志来分类

  1

  5

  3.21—3.25

  班级标志我设计

  1

  6

  3.28---4.1

  早餐情况我调查

  1

  7

  4.5—4.8

  日常早餐我设计

  1

  8

  4.11—4.15

  营养早餐我来做

  1

  9

  4.18—4.22

  漂亮的白玉兰

  1

  10

  4.25—4.29

  美丽的牡丹花

  1

  11

  5.3—5.6

  可爱的小蝴蝶

  1

  12

  5.9—5.13

  了解风筝

  1

  13

  5.16—5.20

  制作风筝

  1

  14

  5.23—5.27

  放飞风筝

  1

  15

  5.30—6.3

  植物的繁殖方式

  1

  16

  6.6—6.10

  扦插月季

  1

  17

  6.13—6.17

  桃树的嫁接

  1

  18

  6.20—6.24

  了解志愿活动、体验志愿工作

  1

  19

  6.27—7.1

  志愿活动巧设计

  1

  20

  7.4—7.8

  期末测评。

  1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3、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背景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爱我社区”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课程,并恰当处理好新生成的目标和新的主题。

  五、具体目标: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六、实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动评价:

  1.方案卡与评价表展示

  2.举行一次现场展示会,评选“先进小组”

  3.项目作业展示

  4.手工制作资料收集展示

  5.撰写总结论文反思心得并交流

  八、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活动内容课时安排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1

  4 社区服务1

  6节约用水1

  8关注水污染1

  10身边的标志1

  12种植蔬菜1

  14清洁社区卫生 1

  16公益劳动1

  18 爱我家乡,爱我社区 1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可以说是新课程体系的结构上一大突破,它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而它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同时它也是因其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以上认识,为了更健康有序的开展好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程,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为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科普知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3、使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从而开发与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三、活动理念:

  1、到自然中学自然: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只有学生走出教室,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并健康成长。

  2、到社会中学社会:社会是大舞台,只有把学生领入社会,才能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与能力得到拓宽、发展与升华。

  3、在实践中学实践:实践是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高效融合的关键,是课程成功实施的重心。

  4、在生活中学生活:生活能力是生存之本,是学习之源,它直接关联学生的终身发展,因而意义深远。

  5、在研究中学研究:研究是学习的最主要策略之一,因而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它直接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不可忽视的发展目标。

  四、内容规划:

  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活动:1、拥抱自然;2、动手操作;3、走进社会;4、体验生活。

  五、实施策略:

  1、宏扬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因而是一个促进学生内在生命充分发展的课程。所以整体活动应让学生作为主体全身心的参加活动完成学习对象于自我的双向建构进而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得满足,实现主动发展。

  2、营造氛围:结合我校所处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于社会的全息对话,让学生体验活动乐趣,实现自身价值,完善健康人格。

  3、加强合作:认识和交往是共生的,学生的学习本质是一种社会性建构活动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参与合作及竞争意识得到增强,保障了所有学生都在自由的空间中得到充分发展。

  4、努力创造:活动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的过程,因而,以活动为基础,构筑开放互动自主的过程,让学生全程参与,全身心投入,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六、实施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在整体实践活动中势必会遇到大量的实际难题和认知偏差,为此,我们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做好的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并发展理论,我们将坚持不懈,扎实进行。

  3、主体性原则:

  这里包括教师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还应包含教育本身的主体功能,以全方位保障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师生相长。

  4、可操作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亲历实践,因而我们将创造一切机会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条件,使之不走形式,不摆花架子,进而让教育焕发活力,让学校充满生机。

  七、工作重点

  1、理念入脑: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能深刻认识并透彻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目标、特点及性质,明确任务,明晰本课程的特殊地位及作用,以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

  2、课程整合:加强各学科之间以及各学科与社会发展与学生生活的整合,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专题研究,促进学生的协调发慌。

  3、资源开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今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程度目标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特别强调对图书馆、乡土、社区尤其是网络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态应用,以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和局限,最大可能的为学习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4、评价创新:我们的综合活动实践课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因而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建立了发展性评价体系,以保障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综合化,目的是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

  八、操作程序:

  1、确立活动主题:本学期初步预定师生共同开展四个活动课题,课题的来源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要结合实际,指导、组织、协调、总结每一次活动。

  2、制定活动方案:教师和学生一起议定每一个具体的活动方案、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条件及预期的活动成果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组织开展活动,教师根据活动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给予学生最有效的帮助。教师应尤其注重引导学生的后继思想,体现活动的生成性。

  4、活动总结: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做出合理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积极进取中培养良好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以实践活动为中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学校、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和实践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2、知识目标:

  (1)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一些常识。

  (2)进行参与、合作、研究、能力。

  3、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发挥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4、过程目标: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整理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团结和谐、合作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的实现。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小组研究、调查及设计等都能较好的配合。他们动手动脑积极活跃,活动时合作意识较强,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九年级实践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继续学习提供了便利。

  四、具体工作: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学习园地”、“关注社会热点”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课,并恰当处理好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研究、服务兴趣,激发学生进行活动研究的热情。鼓励学生通过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为中考服务。

  五、教学策略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利用查阅书籍报刊,信息技术等手段实施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活动主题选取与学生密切联系的 “中考”问题及与社会密切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调查研究,增长知识与能力。

  六、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5-15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7-0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6-08

(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6-0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经典】06-14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5-17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7-0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7-03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07-05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