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音乐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
中班音乐活动:有趣的音符
活动目标:
1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们的名称,符号和特点。
2能根据音符的符号拍出节奏,并创作节奏。
3复习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活动准备:
教学卡片(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
小狗卡片若干个,小音符每人一份,纸,胶水,小星星若干个,音乐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小朋友,你们想听着音乐跟老师做游戏吗?那请小朋友轻轻地站起来,小嘴巴不说话。”(边听音乐,边跳边拍手)
2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根据音符拍出节奏。
(出示高音符号和低音符号)“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是谁吗?对了它们是高音妈妈和低音爸爸。它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我们看看带来了谁?(出示小狗)这只黄色的小狗它喜欢叫一声,看看还有谁?这只红色的小狗喜欢叫两声。还有一个小狗来了,这只蓝色的小狗不喜欢叫的,所以它不出声。好。我们拍着手一起来学一下小狗叫。先在小朋友来看一下老师把小狗换一下位置,先在多了什么呀?好,我们来拍一下。黄色的小狗带来了它的好朋友音符宝宝(出示四分音符)这个黄色的音符宝宝和黄色的小狗一样,喜欢出一声(师拍一下手)它的名字叫做四分音符;红色的小狗也带来了它的`好朋友,红色的音符宝宝,它和红色小狗一样喜欢出两声,它的名字叫二分音符;蓝色的小狗也一样带来了好朋友蓝色的音符宝宝,这个蓝色的音符宝宝也和蓝色小狗一样不喜欢出声,它的名字叫休止符;这些音符宝宝都能拍出好听的节奏,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师拍一拍。
节奏:
我看看哪个小朋友拍得好,愿意出来表演一下(请若干幼儿出来拍节奏,给于表扬)
(出示所有符号)高音妈妈和低音爸爸要带着音符宝宝回家了,我们来跟它们说再见(高音妈妈再见,低音爸爸再见,二分音符宝宝再见,四分音符宝宝再见,休止符宝宝再见。
3游戏:摘星星
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那老师要请坐得好不说话的小朋友来玩摘星星的游戏,看看小星星背后藏了些什么?
(师先示范游戏玩法,再请幼儿进行游戏)游戏玩法:听音乐《闪烁的小星星》做动作,到音乐结束时,伸手摘星星,读出星星背后音符的名字和知道它的节奏。
4操作:好听的节奏
请幼儿把自己桌面上的小音符粘在白纸上组成一个节奏,然后拍出自己所创作的节奏
5小结,结束活动。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和休止符的节奏,能边唱边与同伴开展“搭高楼"的游戏。(重点)
2、能判断输赢,并大胆创编动作有节奏地表现“搭高楼”及“哩哩哩,恰恰恰”的说唱节奏。(难点)
3、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动作玩躲闪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有玩模仿动作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发音练习,学唱并用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
1、教师与幼儿运用分句模唱的方式,学唱“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掌握附点及空拍节奏。
2、教师完整示范,幼儿学唱此乐句,引导幼儿倾听并唱出附点及空拍节奏。
3、鼓励幼儿创编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学习完整演唱并表现搭高楼的方法
1、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提问:歌曲中除了唱到哩哩哩、恰恰恰,还唱了什么?是怎样数高楼的?
什么是层层叠叠?我们怎样用小手来表现层层叠叠的高楼?
2、教师选择幼儿有代表性的搭高楼的方法,带领幼儿边学说念白部分边用动作表现,掌握歌词及节奏。
3、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完整演唱歌曲边有节奏地做动作。
根据幼儿演唱过程中的问题,重点引导幼儿唱出附点及空拍节奏,及边说念白边有节奏地表现搭高楼。
掌握同伴合作搭高楼的方法,并边唱歌曲边开展游戏
1、两名教师示范搭高楼的方法。
提问:我们是怎样搭高楼的?什么时候拍伙伴的手?
2、教师与一名幼儿互动尝试搭高楼的方法。
强调规则:用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的手,拍到就赢了;没拍到时躲闪成功的小朋友就赢了。
3、请两名幼儿示范游戏,同伴评价,再次明确游戏规则。
4、幼儿两人一组,边说边有节奏地练习搭高楼的方法。
5、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合作玩搭高楼的游戏。
(1)幼儿坐在座位上玩游戏,教师重点评价演唱是否清晰及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做动作、配合游戏的情况。
(2)幼儿围成里外圈开展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学习交换游戏伙伴的方法:里圈的小朋友听到前奏时,边走边拍手按逆时针走到下一个同伴面前继续游戏。
丰富游戏玩法,同伴合作边唱边玩游戏
1、教师示范游戏,幼儿观察并伴唱。
提问:我们的游戏有什么变化?
小结:谁赢了谁就做带头人,创编新的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另外一名小朋友学他一起做。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各种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唱词,并请个别幼儿分享、带领同伴练习创编的'动作。
3、幼儿边演唱歌曲边与同伴合作游戏。
教师重点评价幼儿的演唱情况及两人游戏时分辨输赢创编动作的情况,提醒幼儿按节奏换游戏伙伴循环开展游戏。
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在音乐区随音乐伴奏边演唱边合作游戏。
2、游戏熟练后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高楼的节奏。
活动评析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依据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理念和《纲要》中“在音乐等艺术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现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等思想,本活动采用“歌唱活动从动作开始”的设计思路,将活动设计为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使幼儿既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在无痕的学习中学会演唱。
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
本活动主要运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1、玩中学,在游戏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获得新经验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采用“难点前置法”,巧妙地将“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点、休止符等节奏与发声练习相结合,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做动作,体验演唱的乐趣。其次,教师将歌曲《数高楼》中的念白部分设计为同伴“拍手躲闪”游戏,并在念白“层层叠叠是高楼”之后加入一段间奏12.435l111 |,为幼儿提供了演唱和判断输赢、创编动作的时间。由于演唱歌曲是开展游戏的需要,因此吸引着幼儿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中乐此不疲地演唱,使传统教唱的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学,在创编动作中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美国教师约翰·马丁·费尔拉德提出:应该关注儿童的自然游戏中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发明自己的身体动作边游戏边唱歌,在动作中感知音乐的节奏,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迁移个人经验创编动作——分享、吸纳同伴动作——独立、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积累和丰富幼儿动作经验,使幼儿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教师既要敏锐捕捉幼儿富有个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并适时、适宜地给予提升,又要关注创编、表现有困难的幼儿,不断提升幼儿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学,在同伴交往中体验游戏的愉悦
音乐是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手段。活动中依据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设置两人搭高楼的游戏情境,以同伴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请、回应的快乐和满足,在高密度的互动中增加幼儿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共同合作的机会。
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同伴游戏设置为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幼儿面对面玩游戏,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楼、正确判断输赢等基本游戏规则;第二个层次为双圆交换同伴玩游戏,队形的变换增强了同伴交往的广度和密度,体验到与不同伙伴开展游戏的乐趣;第三个层次为同伴模仿游戏,幼儿根据游戏结果快速确定创编者与模仿者的角色,赢者即兴创编动作,同伴则跟随模仿,使同伴间不断获得合作掌控游戏、创新不同动作的成功体验。
附:游戏玩法
教师采用幼儿创编的适宜动作,引导幼儿两人一组随音乐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在念白部分“一层楼,二层楼,三层四层,五层楼”时,两人边念歌词边按节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压手背做搭高楼的动作;当念到“层层叠叠是高楼”的“楼”时,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为赢,如果没有拍到,快速躲闪成功的幼儿为赢。赢的幼儿要创编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乐句的动作,输者进行模仿,同伴继续游戏。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3
活动设计思路:
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种。记得童年时对蒲公英就很好奇。它们看起来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绒球就会分散、如同降落伞,又似羽毛般轻盈。我们认为相比较其他的植物来说蒲公英对幼儿的吸引力会大一些。除了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活动的延伸。从蒲公英生长的特性来表现律动,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和感受乐曲旋律,能按老师的提示表演舞蹈。
2、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大胆创编动作。
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
舞蹈音乐:
该舞蹈表现的是蒲公英种子的传播,生长过程。即一开始蒲公英是一个绒球的状态,在风中摇摆。当风吹来,蒲公英种子随风四处飘扬,落地,生长,开花、一般节奏轻松的音乐都可以使用。音乐的结构为ABA式。由此表现蒲公英从整体到分散再到整体的三个状态。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
2、四色绒球,每种个6个、(视本班情况而定),让幼儿戴在手腕上,同色的为一组。
3、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种形式,并且能看懂简单的舞蹈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
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二、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了。)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
4、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让创编的幼儿在教师哼唱曲调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5、让幼儿各自看一下自己绒球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
7、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表演给幼儿看。
8、教师朗诵故事,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师根据幼儿反应,将幼儿最喜欢的,最精彩的`动作再次抽取出来,让幼儿反复练习,并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10、幼儿再次完整随音乐练习、活动结束。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5
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式(身体、椅子和杯子)进行节奏游戏。
2、能与同伴积极合作探索,尝试在xxx|处与边上的小朋友交换杯子。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准备:
1、手环人手一个戴在手上。
2、纸杯42个:21个蓝色,21个红色。
3、音乐:木瓜恰恰恰。
活动过程:
一、律动《木瓜恰恰恰》,导入活动:
教师:上次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木瓜恰恰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椅子和杯子)进行节奏游戏:
1、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什么东西可以发出声音:
教师:这首歌曲有个地方特别有趣,重复出现了好几次,是哪一句啊?
除了拍手还可以拍什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拍出xxx|)
那么除了我们的身体可以发出声音还有什么也可以发出声音呢?
小结:那我们用让小椅子和我们一起表演吧!
2、引导幼儿用椅子进行节奏游戏:
第一、二次:引导幼儿要跟着节奏敲椅子,声音要轻一点,要爱护椅子。
第三、四次:引导幼儿在xxx|处敲右手(戴手环的手)边小朋友的椅子。
3、出示杯子,引导幼儿用杯子进行节奏游戏:
a教师:看谁来了?小杯子也想跳舞,怎么让它发出声音呢?
小结:对可以敲敲小椅子,杯子就发出声音了。(请幼儿试一试)
b引导幼儿听着音乐敲杯子,和上面的用手敲椅子方法相同。(2次)
三、与同伴积极合作探索,尝试在xxx|处与边上的小朋友交换杯子。
1、引导幼儿掌握换杯子的方法:教师: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杯子?今天老师要交你们一个新本领,就是和好朋友换杯子,怎么换呢?(教师边说边进行操作:老师唱歌词时请你在自己的凳子上敲,唱到恰恰恰时把你的杯子放到你右手就是戴手环的那边的小朋友的椅子上敲,敲玩xxx|以后就将杯子留在那个小朋友的凳子上,是不是换换了一个杯子了?)
2、教师唱第一句,带领幼儿进行练习,引导幼儿探索换杯子的方法:
a将杯子传过去后,敲完xxx|要马上放下,然后拿起自己凳子上的边上的小朋友传来的杯子。
b速度要快一点。
c要注意将杯子放在凳子上,不让它掉下来,否则别人要去捡要来不及的。
3、组织幼儿完整表演:第一、二次:跟着放慢的钢琴伴奏进行表演。
第三、四次: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最后引导幼儿连续表演几次,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4
一、活动目的
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激励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感受祖国巨大的发展变化,在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全体师生树立热爱祖国、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比赛时间
定于9月28至9月30日(视天气情况)
三、比赛地点
学校大操场
四、比赛要求
1、比赛形式:以班为单位组织合唱
2、参赛曲目:各班合唱1首以“歌唱祖国”为主题,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歌曲。可以是歌唱祖国或歌颂英雄人物的`歌曲,也可以是反映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校园歌曲。(推荐以《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为参考)
3、参赛人员:各班全员参与(特殊情况无法参加应提前给政教处说明原因)。
五、注意事项
1、歌曲由班主任和音乐老师协商选定,音乐老师利用上课时间教唱,并由班主任老师具体编排。
2、各班必须要有一名指挥,做到上下场队列队形整齐有序,服装整齐,歌声嘹亮,学生整体精神面貌良好。
3、各班选定曲目后要抓紧排练,并将最终确定的参赛歌曲名称于9月23日前交回政教处。
4、比赛前10分钟,各班要将参赛曲目所用伴奏带或光盘或网络资源注明标签交给舞台工作人员,以免延误比赛时间。
六、奖项设置和评分标准
此次比赛以年级组为单位,奖励年级指挥1名,年级组前2名。
评委组成员:xxx
统分组:xxx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创造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
2、古筝一架,老师熟练奏乐曲。
3、各种小乐器及纱巾、带等。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部分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古筝音悦耳动听,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提问: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师完整奏乐曲,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
2、分段欣赏,跟着乐曲打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
3、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
三、艺术同构活动
1、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找找哪张图给人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2、听第二段音乐(同上)。
四、创造表现部分:
1、简单介绍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请每人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道具。
2、自由讨论。请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试一试怎样使手里的道具随音乐发出优美好听的声音?有几种方法?拿丝巾类材料的小朋友试一试优美缓慢的音乐怎么表现?逐渐加快的音乐怎么表现?
3、幼儿大胆地、创造地表现音乐的美。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6
设计意图:
《我是一只》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以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形象为角色,适合在小班进行教学。歌曲的内容形象生动,相应的动作可爱有趣,更加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师引导孩子在边唱边跳中初步习得的歌唱技能并感受歌曲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内容,能根据不同动物形象变换动作。
2、体验歌曲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3、学唱歌曲,乐意与小朋友一起表演。
活动准备:
1、动物形象(小猫、狗、小鸡、鸭子、老牛、小羊)肉骨头、青草图片
2、《我是一只》歌曲磁带或录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怎么叫的`呀?爱吃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并请幼儿表演出来)
师:今天小动物们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是一只》,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告诉老师听到歌曲里有哪些小动物。(带着问题听儿歌)
二、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愉快情绪
1、完整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面有哪些小动物,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吧!(依次出示动物形象和图片)孩子们欢迎小动物!
2、分段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面的小动物怎么叫?爱吃什么?他们快乐吗?(可以根据歌词里动物的顺序依次问)
每请一个幼儿回答完之后,师:让我们一起听听她回答对了没有,依次一段一段的播放歌曲。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与形象的匹配
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相应动作(教师在做动作或是唱的时候可以指着图片提示幼儿该唱哪个动物)
2、教师引导幼儿念儿歌,并做动作。
3、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唱。
4、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四、体验歌曲,分组表演,大胆展示
活动延伸: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请幼儿分角色进行演唱表演,把动物图片做成头饰放入区域中,幼儿可以带上头饰表演进行区域活动,并鼓励幼儿回家演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7
一、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
2.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
二、活动准备:
1. 乐曲:《采茶扑蝶》
2. 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
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
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
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
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幼儿园大班教案-歌曲《欢乐颂》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以及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以及节奏感。
3.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大胆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图片:白云,蓝天。
2.图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白云、太阳
教师:小朋友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天多蓝呀高高的'在上面,谁来了?又有谁来了?
多美的画面呀,蓝天高高,白云飘飘,太阳公公在微笑。这么美,我们来一起说一下。
过渡语:我们看到的这些美景,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就表现了欢乐、高兴的心情,名字就叫“欢乐颂”。
请小朋友快速的找一把椅子坐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展开
1.课件欣赏歌曲(播歌词音乐,放课件)
教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是不是咱们刚才看见的美景呀?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利用图谱朗诵歌词
教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现在我就来演唱一遍这首“欢乐颂”送给大家。
3.教师表演唱(放伴奏)
4.看课件,师生唱(放伴奏,点课件)
教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了,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来唱一唱。
老师唱得大声一点,小朋友可以小声一点。
你们第一遍就唱得这么好,真不错,相信再唱一遍时,小朋友的声音一定会更加宏亮、好听,对不对?
5.教师指挥,幼儿唱(放伴奏)
教师:小朋友,你们唱得太好听了,我觉得咱们都可以组成一个合唱团了,我来当指挥,你们就是合唱团的演员,好不好?
那一会我们唱得时候,大家一定要看我的指挥,我的手动作小,小朋友就小声唱,我的手动作大,小朋友就大声唱,咱们来试试好不好。
过渡语:小朋友可真棒,都会用大小声表现歌曲了,你们知道吗?不仅你们喜欢唱,大人也喜欢唱,咱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唱的!
6.观看“欢乐颂”视频(放视频)
引导语:欢乐颂这首乐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每当人们高兴快乐的时候,或是欢庆重大节日时,人们都会唱起这首歌,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寄托美好的祝福。
7.小结(放歌词音乐)
教师:小朋友,咱们就把欢乐颂这首歌,拍成一个精彩的节目,表演给全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好不好?
我的小花园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8
音乐技能
节拍演奏
学习阶段
模仿 稳定节拍、乐句感受
早上好
词曲:陈蓉
●教师请孩子围坐成一圈。教师双手举过头顶用“Br-”歌唱第一小节SOL的音高,让孩子一起跟着做。教师放下双手,心中默唱《早上好》,并用双手在双腿上演奏稳定节拍。至第六小节处,再次把双手高高举起并演唱“Br”,请孩子模仿教师的发声。教师将双手放下,演奏稳定节拍至最后一小节处,双手指向孩子并歌唱 “你好”。
默唱
首先默唱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乐句的感觉,同时考验教师对乐句的把握。《早上好》中包含两个乐句,教师只在第一、第六小节处歌唱并做动作,以更好地表现乐句的句读。
稳定节拍
稳定节拍也成基本拍,是节奏学习的基础,掌握稳定节拍能帮助孩子在学习节奏型组合时有稳定的速度感觉,并且感知不同节奏组合中的时值长短变化。
预示
稳定节拍的学习需要教师带动小班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在膝盖上跟着演奏。因此,教师演奏稳定节拍时的动作需要鲜明,拍击膝盖时双手抬高来预示孩子使用双手至膝盖之间的空间距离来感受稳定节拍。
仔细观察孩子的反馈情况。当孩子基本跟上后,教师开始演唱全曲。孩子边跟着教师做动作,边聆听教师的演唱即可。在第五小节处加入拍手的部分,观察孩子在第五小节的拍手节奏。
观察
观察是评估教学的最佳手段之一。时刻观察孩子的反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孩子接受和掌握知识的`程度。
聆听歌唱
学习音乐,孩子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觉。能够学习听辨,才能正确掌握歌唱、演奏等技能。因此,小班的孩子无需立即学习歌唱,而是学习聆听,聆听良好的音色、正确的音准。这里对教师歌唱的音准及乐句的稳定节拍等也都有要求。
拍手
我们可以把第五小节看做两个乐句中的“休止符”,用拍手将它们表现出来。在《从头到脚玩音乐》中我们介绍过声势,声势分为身体打击乐和嗓音打击乐,而拍手属于身体打击乐中的基本元素之一。
●再次完整地演唱歌曲并做动作,告诉孩子在最后一小节处一起说“你好”,并双手指着教室里面的其他伙伴。
●告诉孩子这次向教师问好,歌唱到“你好”处孩子都指向教师,向教师问好。
●再次完整地演唱全曲,并要求孩子向今天穿红衣服的孩子问好。
●向所有的乐器问好。
●启发孩子还可以向什么问好。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角色演唱、即兴创编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音乐表演的兴趣,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2.听唱塞内加尔民歌《法图姑娘》,感受歌曲情绪,了解角色及其演唱形式;用体态律动感受非洲音乐强烈的'节奏感,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
3.引导学生从歌曲的弱起小节、切分节奏、附点音符以及旋律的不断重复等方面感受非洲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内容:歌舞剧《法图姑娘》
教学重难点:
1.对微型歌舞剧有基本的了解;
2.能哼唱和记住主题并积极参与表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讲一讲,老师用故事简要引出新课
2.听一听,结合“音乐网站”里介绍的全剧歌词与曲谱,完整地欣赏几遍,熟悉剧情,了解角色及演唱形式。
3.议一议,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内容及顺序,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和理由。
4.唱一唱,提出主题部分,唱一唱,用游戏式演唱方式记住歌曲主题。
5.演一演,观看一段非洲舞蹈的录像片段,模仿其舞蹈动作。然后师生合作分角色进行《法图姑娘》的表演。用体态律动感受非洲音乐强烈的节奏感。
课后小结:先学会歌曲再表演更好些。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0
活动目标:
⑴.受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⑵.熟悉旋律,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弹簧步.甩袖等)
⑶.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多民族服装的特点。
活动准备;
⑴.日常活动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装的特点,观看过民族大联欢的录像带,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⑵.磁带.录音机。
⑶.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⑷.安门图片.装饰画.藏族服装.蜡笔。
活动过程:
Ⅰ.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⑵.练声:《我是小小茶壶》.《山谷回音真好听》
⑶律动:《手碗转动》.《喜洋洋》
Ⅱ.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你们想看看她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出示藏族娃娃)“看,她漂亮吗?”(漂亮)“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那知道有那些少数民族吗?”(藏族,朝鲜族,汗族,蒙古族,等等```)“那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民族娃娃是哪个民族的吗?”(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呀?”(藏族)“!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她是藏族来的小朋友?”(她穿的衣服袖子很长.腰上还有五彩腰带)“哦,原来是从她的衣服上看出来的,藏族小朋友的衣服很漂亮,小朋友想和她做好朋友吗?”(想)“那我们就先来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的歌,看看藏族的舞蹈,下面小朋友先听听藏族的歌`````````
Ⅲ.欣赏《北京的金山上》⑴.欣赏《北京的金山上》
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北京的金山上),“这首很好听的北京的金山上。”
Ⅳ.学习基本工作。
⑴.“藏族有哪些基本工作?”(甩袖.弹簧步)“好。下面小朋友跟老师来学习一下藏族舞蹈。
①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
②双手捧哈达,从身体前方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右脚做弹簧步,当手升到头顶的时候双手左右摇摆。
③踏点步,双手一切甩袖。
④双手从下往上翻,做弹跳步。
⑤手上下甩袖,脚前后点地。
⑥“巴扎嗨”是双手在身体的右前方做献哈达壮,弯腰屈膝,右脚跟前侧点地,“嗨”时双手合拳拍击一次原地上跳。
Ⅴ.学习舞蹈。
⑴.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藏族舞蹈,好吗?”(好)
⑵.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
Ⅵ.小结舞蹈
今天我们班小朋友学了什么舞蹈呀?舞蹈的名字是什么呀,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北京的金山上.藏族舞蹈)
Ⅶ.总结:
⑴.除了藏族以外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那些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想叫我们大(1)帮的小朋友帮他们画几件漂亮的衣服,你们愿意吗?(愿意)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来装饰各民族服装。
Ⅶ.评价幼儿作品。
来,举起你们给那些兄弟姐妹画的衣服来看看,画得真漂亮呀。我们把你们给民族娃娃画的衣服,送到天安门去给他们,好吗?(好)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1
一.说教材也就是设计意图
动画片《猫和老鼠》它是一部非常经典、家喻户晓的动画片,是很多小朋友的最爱。我们班里就有不少动画片迷,把该片VCD拿到班内播放。幼儿们对动画片中的两位主角——猫和老鼠,不但特别熟悉而且非常喜欢。自由活动时,我常常看到他们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虽然幼儿们还只是在玩些最简单的躲躲闹闹的情节,但他们却玩得极其投入。于是,我就想到了利用现有的片源,把幼儿最熟悉的形象结合到音乐游戏中去,这样就使原本很普通的乐曲活了起来,有了生命,于是产生了这个音乐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让幼儿“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对于一个欣赏活动而言,如果纯粹的让幼儿通过听音乐欣赏,了解名曲,对孩子来说太抽象,有一定的难度。
本次音乐活动——《猫和老鼠》音乐选自海顿的第94交响曲片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度与力度变化。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教材分析,以及我班幼儿的发展情况,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活动目标
1、享受倾听音乐,体验表演游戏的快乐。
2、感受音乐强弱变化带来的神秘感和惊奇感及欢快音乐带来的舞蹈感
3、能够用身体动作的力度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以及用轻松愉快的舞蹈来表现音乐的第二主题。
活动重点:
表现惊愕的感觉以及学习一下一下根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活动难点:
用身体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以及重难点的解决和突破,我为本次活动以下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开展过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有游戏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图谱,小猫、小老鼠的头饰。
3、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
四、活动过程:
如何运用这些准备,完成目标,我为本次活动设计环环相扣五个环节: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情景式的语言似乎将孩子们带入了游戏。使孩子们马上就会兴趣盎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1、小老鼠们,猫在睡觉,妈妈带你们去玩吧!(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动作)随着音乐幼儿走进活动室,坐在座位上。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幼儿游戏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引发了兴趣,熟悉了乐曲的旋律,就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2、初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惊愕、吓一跳的感觉。
播放乐曲,并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曲子。
小老鼠们,你们开不开心啊?现在妈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玩的音乐,咱们一块来听听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音乐)
(听到特别响的声音时,教师做出吓一跳得感觉),刚才怎么回事啊?妈妈吓了一跳,你们有没有吓一跳啊,你们为什么也会吓一跳啊?妈妈听出了里面的音乐是不一样的,你们有没有听出来啊?听出来的小老鼠告诉妈妈你听到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看看是不是跟妈妈一样的?(请幼儿说出音乐的不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觉)
3、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音乐特点
我的小老鼠真能干,听出了音乐里不一样的声音,其实这首曲子还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这是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现在妈妈跟你们来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和着音乐讲述故事)
妈妈把故事讲完了,刚才音乐响的时候妈妈的脚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妈妈的脚步是这样的呢?音乐轻的时候妈妈的脚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妈妈的脚步是这样的呢?为什么妈妈会吓一跳呢?那吓一跳的时候是什么音乐啊?我吓了一跳,你有什么感觉?(然后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尝试做吓一大跳的动作。让幼儿分别学习脚步重与轻的动作。)
评析:本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尝试做吓一大跳的动作。让幼儿分别学习脚步重与轻的动作,解决活动中的重点。
4、看图谱听音乐讲故事,让音乐与图谱提示的符号及故事情节线索建立联系。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我的小老鼠表现得真好,妈妈把去厨房的路都画下来了,你们看这是什么?是老鼠的脚印,我们看看这些小老鼠的脚印有什么不一样的?为什么?想想刚才的音乐,看看这里的脚步,我看哪个小老鼠能发现其中的秘密。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的。(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再次欣赏音乐)
离大懒猫远时,走路重一点,脚印颜色深;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小老鼠走路特别轻,脚印颜色浅,跳舞的时候脚步特别轻快。
幼儿听音乐,指图谱。
这么多的脚印告诉我们去厨房的路,咱们也顺着小老鼠的脚印去找东西吃吧?但是妈妈有一个要求,看着这些脚印,一个脚印我们走一步,会不会啊?(教师指图谱幼儿学看,坐在座位上,用脚来踩出脚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幼儿听音乐模仿小老鼠走路。
这么多小老鼠的`脚印告诉了我们小老鼠在去厨房的路上是怎么走的,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吧,但是要跟着音乐,一步一步有节奏的走,音乐
响的时候我们可以走的响,音乐轻的时候我们要走的轻点。妈妈先请一个小老鼠来试试,再请别的小老鼠一起去找食物。(幼儿跟着音乐走路,进行1-2遍)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图谱理解乐曲内容,引导幼儿幼儿分辨乐
曲第一段中的不同力度,并请幼儿加以表演,有效地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
5、听音乐做游戏。
(1)宝宝们,现在我们就来做小老鼠去厨房找吃的吧!我们把椅子上的小老鼠贴在胸前,老师做鼠妈妈,小老鼠快跟在我后面,小心猫哟!(第一遍游戏)
(2)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个游戏,叫猫和老鼠,请一位老师做猫,其他小朋友做老鼠,我们厨房悄悄的拿吃的东西,听到那个音乐的时候小猫要伸个懒腰,小老鼠要停止不动,等猫睡下了,我们继续出发,主人准备了很多吃的,拿到吃的之后,我们就拿在手上,悄悄地走回来。(游戏进行2-3遍)
采用角色游戏的形式表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整个活动充满了欢乐、轻松的气氛,既巩固乐曲的理解,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积极的表现欲望,使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幼儿相互学习到同伴表演的不同动作造型。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6、结束部分:
为了扩展孩子活动的空间,并迎合孩子再次游戏的兴趣,我把游戏的场地转移到了室外,使孩子的表现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五、活动后反思
音乐欣赏,是一种有意识地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理解是音乐欣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这种理解既包括对乐曲情绪、也包括对乐曲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及乐曲结构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理解不仅有语言的表现,更有表情、肢体动作的表现。小班幼儿对音乐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虽然他们能对生动形象、节奏鲜明的乐曲有反应和感受,但并一定能完全理解。这就需
要我们教师要运用多种策略去引导孩子感知音乐的内在魅力。在享受的同时去分析、理解和表现。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什么样的指导策略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个人经验与音乐偏好,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让幼儿尝试自主欣赏音乐呢?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以下策略。
1、情境渲染策略:无论何种乐曲,都会表达某种情感或是描述某种场景。本次活动我便以《小老鼠和大懒猫》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教师带动的氛围中去感受、理解音乐。这里的情感感染既有前期环境的创设,也有教师语言、肢体的引导。
2、尝试体验策略:教师要掌握引导的艺术,不要以过多的语言、过于具体的描述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听赏,要让幼儿从聆听引发感受、做出表现,说说对音乐的感觉、想像,配合音乐做即兴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表演等等。就是说除了听觉之外,还借助了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强感受。
本活动中教师出示了与音乐相应的图谱,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充分地体验音乐。除了听觉之外,还借助了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强感受。并鼓励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
总之,小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比较单纯,容易被生动有趣的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教具所吸引,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音乐欣赏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为之而动,联想位之而生,在整个活动中都能保持好奇心,让他们始终处于充满期待的位置。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2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中朋友离别前的感情,珍惜朋友情谊
2、学唱歌曲,表达朋友间的眷恋情意。
活动准备:
1、将幼儿的座位排成圆弧状,椅子两两组合,每个组合间隙有空隙。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友谊的歌。
1、教师和小朋友在一起快三年了,现在,你们快要毕业了,老师和小朋友就要分开了,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2、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分别的时候,好朋友总是唱起这首歌。
3、播放磁带,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4、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歌词里说了什么?说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话?什么意思?
5、和好朋友一起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
6、听着这首歌,你想起了和好朋友在一起的什么事?
二、歌唱友谊。
1、教师有感情的边弹边唱,引导幼儿用轻声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2、这首歌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唱?
3、教师演唱,幼儿尝试跟唱。
三、告别时刻。
1、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你想怎样与朋友到别?
2、引导幼儿以握手、拥抱、拉勾、击拳、干杯等方式表现与好朋友道别的情景
3、教师边弹琴边引导幼儿跟唱歌曲,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唱到最后,教师参与其中,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3
《洋葱头的故事》以洋葱头的形象为线索,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以洋葱头为主人公的一群蔬菜幼儿和水果幼儿的成长故事。这是一本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书,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操纵高手,您的溺爱就是他们的本钱。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些挫折和失败,放手让您的孩子去尝试吧!从点滴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吧,因为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园健康领域教案。
小班语言:孤独的小熊
一、目标:
1、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难点:让幼儿懂得微笑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有一只长着圆圆鼻子,鼻子系着红领巾的小熊来到我们班。大家跟他打个招呼吧(我很漂亮,可是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呀?
二、孤零零的小熊
1、倾听故事开头至“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
2、小熊去找小猪,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猪跑掉了)
3、小熊去找小猴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猴子躲起来了)
三、小熊笑了
1、小熊那么漂亮为什么没有伙伴呢?(接下去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2、讲述故事从“小熊找到大河马”至结尾。
3、提问:小熊找到大河马问为什么他这么漂亮却没有朋友,大河马是怎么回答他的?(大河马说你要对别人微笑,这样大家才会愿意和你交朋友)
4、小熊最后有没有笑呀?小熊一笑,动物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5、大家喜欢的是怎样的小熊?(小动物们喜欢的不是小熊的`圆鼻子,也不是它脖子上的红领结,而是好看的微笑)
四、笑一个
1、小熊脸上笑眯眯,动物都愿意做他的朋友,你们愿意做小熊的朋友吗?
2、请幼儿微笑着和小熊握手,亲一亲。
五、课后延伸
小熊微笑着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你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等会请你找找你的好朋友(放音乐让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自己修改过的,希望对你有用。
附:故事故事:《孤独的小熊》
小熊长着圆圆的鼻子,脖子上系着红领结,帅极了。他每天都昂着头,板着脸,很神气的样子。只是,脸上从来没有一点笑。
妈妈问他:“小熊,你为什么不笑呀?”
小熊说:“我是最漂亮的小熊,应该别人对我笑,我才不去对别人笑呢。”“唉——”熊妈妈叹了一口气。小熊去找小猪。一看到板着脸的小熊,小猪吓跑了。小熊去找小猴。一看到从来不对别人笑的小熊,小猴躲起来了。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小熊找到大河马,难过地问:“我是漂亮的小熊,为什么谁都不跟我玩呀?”
大河马说:“你得对别人笑,因为大家都喜欢和开心的朋友在一起。“
小熊说:“我从来没笑过,不知道怎样笑。”
大河马说:“你心里想着笑,就会笑。不信,你照着镜子瞧瞧。”
小熊心里想:“只要笑一笑,就会有朋友和我玩了。”小熊一边想,一边对着镜子瞧自己。哟!小熊的眉毛弯弯,嘴角咧开,他笑起来了。哦!小熊没想到自己笑起来会那么好看,心里一乐,“哈哈哈…”地笑起来。大河马看到从来不会笑的小熊“哈哈”大笑,也乐得“哈哈哈……”地大笑起来。大河马笑得那么响,把动物们都引来了。
动物们看到小熊不再板着脸,在那里“哈哈”笑,都过来一起乐,一起笑。“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笑得好开心。这一回,小熊再也不感到孤独了。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4
活动名称:毕业歌
活动目标: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发与老师、小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用不同的情绪表现不同的乐段。
活动准备:以学过毕业诗,小鸟和笑脸娃娃的指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有感情的朗诵毕业诗
1、教师按音乐节奏朗诵毕业诗。
2、幼儿学习按音乐节奏朗诵毕业诗。
二、学习歌曲。
1、听教师范唱歌曲,说一说这首歌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演唱,幼儿轻声演唱若干遍。
3、说说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比较合适。
三、分段跟唱
1、老师用小鸟和笑脸娃娃的指偶边演示边范唱,
2、帮助幼儿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
四、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集体齐唱
2、男孩唱第一、第三段,女孩唱第二段。
3、请个别幼儿领唱第一、第三段,全体幼儿唱第二段。
4、提醒幼儿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5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织布》;
2、练声:《精彩夏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基本部分。
1、熟悉乐曲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相处在一起已经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小朋友就要毕业,老师和小朋友就要分开了,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2)教师:你还记得好朋友是怎么和你一起玩的,怎样帮助过你吗?
教师: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分别的时候,好朋友总是唱起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范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
(2)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教师:你听到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呢?说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话?“旧日朋友”、“怀念”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合和孩子回答小结: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谊万岁”, “旧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怀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导幼儿第二次倾听范唱。教师自然带动幼儿与领座同伴目光对视,随着节拍轻摇身体。
教师:和好朋友一起面对面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边弹唱边唱,引导幼儿用轻声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师:这首歌曲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唱?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是抒情曲调,歌词所表达了离别情绪,十分感人。
(2)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注意提醒幼儿弱拍起唱的强弱处理及延长音的情感处理。
教师弹琴,幼儿反复跟唱歌曲。
(3)教师演唱两段歌词,幼儿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儿唱准弱起小节。
三、告别时刻。
1、复习《小牧民》,结束本活动。
2、教师:我们马上就要告别了,你想和朋友怎样告别呢?下课后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拥抱、拉钩、击拳等。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06-13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精选15篇)06-21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04-07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方案04-26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5篇06-13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5篇)06-20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荐】05-10
【荐】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05-10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05-16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方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