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实用文>活动方案>民间艺术活动方案
民间艺术活动方案
更新时间:2024-07-26 07:28:41
  • 相关推荐
民间艺术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间艺术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间艺术活动方案1

  主题的产生:

  春节过后,孩子们将家中的中国结、泥娃娃、泥老虎等工艺品带到了幼儿园,孩子们对这些民间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这是我的泥娃娃”“小凡,看我姐姐编的如意结”“我奶奶剪的窗花多漂亮”,孩子们交流时那种欣喜的表情挂在脸上。接下来几天,越来越多的孩子将家中悬挂、张贴的工艺品带来,而且还饶有兴趣的交流着。

  从孩子们的言行中,我们发现民间工艺品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有许多他们未知的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值得去探究。而且该主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旨在弘扬民族艺术,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地域特点,结合家庭及社区资源,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搜集、整理资料,体验和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

  主题总目标:

  1、幼儿对民间艺术活动感兴趣,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节日等。

  2、幼儿能大胆、创造性的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表现和表达,体验成功的乐趣,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搜集、整理资料,提高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3、探索、发现并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种类、风格及独具的特点。

  主要内容及实施记录:

  活动一:交流《小小民间工艺展》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小小民间工艺展,初步萌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收集制作的民间工艺品。

  3、初步了解民间工艺品的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其独特的。

  活动准备:

  1、共同收集有关民间工艺品的事物、图片、音像等资料。

  2、师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

  活动过程:

  1、组织参观、交流。

  1)参观同伴的作品及各自带来的实物、图片等。

  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带来了许多实物:草编、布玩具:虎头帽、虎头枕、虎头鞋;泥玩具、风筝、中国结、剪纸等。

  2)幼儿选一件自己最喜欢的民间艺术作品,并互相交流:民间工艺品都有什么?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宗绍月抱起了“圣虫”(面塑):“真漂亮!我姥娘家也有,还供在桌子上,保佑农民的庄稼丰收”“这个老虎用布做的,真威风”一凡说,“还有老虎头的鞋,老虎头的帽子,这些都是我老姥娘做的,小孩用它不生病”车宸智重点向介绍中国结: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工艺,“结”在漫长的演变中,被多愁善感的人民赋予了各种感情愿望。福子结:福气满堂,鱼结:年年有鱼,平安结啊;一生如意,岁岁平安。

  2、观看光盘:杂技、捏面人、剪纸等民间绝技表演。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看着,特别是看到捏面人,孩子们有些跃跃欲试

  延伸:请幼儿回家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民间工艺品。

  活动二:制作《可爱的面塑》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面塑的造型和色彩搭配特点,感知民间艺术的美,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白面制作简单的面馍,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准备各种形态的面塑数件,组织幼儿观赏。

  2、白面、面板、塑料剪刀、工刀、枣、花生、栗子等。

  活动过程:

  1、观察欣赏,激发兴趣。

  选择了3种面塑启发幼儿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观察欣赏。垂涎欲滴的枣馍馍、造型逼真的鱼馍馍、色彩艳丽的花馍馍、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

  1)提问:它们是怎么做成的?有哪些工序?

  说起面塑,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春节刚刚过去,每人家中或许还有枣馍馍、花馍馍,那么它是怎么做成的呢?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用面粉做的,有的说:用水和面粉做成的,还有的说:用酵母搅在水和面粉里。在讨论中大家了解了面馍的制作工序:和面(水、面粉、酵母)—揉面—造型—蒸笼—点色。在造型时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孩子们想到了用刀、枣、花生、栗子、葡萄干、大豆等,那么你们想试试吗?大家一呼百应,各自准备了制作需要的辅助材料。

  2)教师向幼儿介绍面塑的由来及民间风俗。

  面塑实际上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模、花果模、礼模、馍玩具等。

  2、鼓励幼儿大胆选择白面,选面—揉面—造型,创作面塑作品。

  终于可以自己做面塑了,孩子们那高兴劲儿甭提有多欢,分面之前,各自挽好袖子,拿到面后,两只小手便开始忙碌起来,蘸着面粉揉呀揉,看上去蛮像模像样的,不一会儿,一个个可爱、逼真的“面塑”就诞生了:有正在爬行的蜗牛;有粘满大枣的枣馍馍;有爬行或盘坐的生虫(蛇);有乖巧、可爱的小刺猬、小白兔;还有憨头憨脑的猪头;笨拙的乌龟、螃蟹;还有孩子们用葡萄干、豆子、大枣创作的太阳花、苹果、香蕉馍等,他们的世界真是丰富多彩啊!想他们所想,做他们之想,面对他们的杰作,不得对他们另眼相看,或许在他们中就会有未来的面点大师呢。

  午饭时,看到自己的“杰作”,孩子们蜂拥而上,啧啧称赞:“哇!真漂亮!”“我想吃我自己做的那个”“那个小花做的真好看”……吃着自己做的面馍,大家真美呀,吃的又香又甜,连平时吃的少的孩子都多吃了一份。

  此活动中,孩子们尽情的制作,在亲自实践中享受到制作带来的成功感,在创意造型中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三:欣赏《京剧》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京剧这种传统戏曲艺术,萌发对我国传统曲艺的喜爱之情。

  2、能逐步了解有关京剧人物,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戏剧种类,是我国的国粹。

  3、了解典型、简单的京剧唱腔及台步。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搜集有关京剧演员剧照、脸谱。

  2、准备生、旦、净、丑角色的京剧唱腔的`光盘。

  活动过程:

  1、请幼儿互相交流对京剧的认识与感受。

  很多孩子听过京剧,看过京剧表演。韩松凝说:“我奶奶最喜欢看,中央11台整天演,挺有意思的”“我最喜欢包拯,黑黑的脸”“我喜欢穆桂英,她的头上有两根长鸡鸡翎,画的妆可漂亮了”

  2、观赏京剧剧照、脸谱、服饰等。

  1)观看剧照和图片中有关京剧人物(生、旦、净、丑)。

  2)了解不同脸谱代表不同人物形象,红色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脸谱代表公正(如包拯、张飞),白色脸谱代表狡猾、奸诈(如曹操)。

  3)观察京剧的服饰:色彩艳丽,绣有图案,袖子是白色的、长长的。

  3、观看京剧录像片段。

  孩子们认为唱京剧和我们平常唱歌不同,念白有很多,有些字拖得很长,伴奏不一样,京剧的服饰色彩艳丽,绣有图案,袖子是白色的、长长的

  4、在京剧唱腔的伴奏下,进行模仿和表现。

  活动四:探索求职《戏曲服饰》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服饰代表不同的角色,感受服饰中不同色彩和纹样的美,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引导幼儿学会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简单戏曲的服饰。

  活动准备:

  1、准备不同的戏曲服饰及图片。

  2、请相关服装设计师。

  活动过程:

  1、观赏戏剧,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服饰特点,它与现代人的衣着打扮有什么不同。

  2、请戏曲服装设计师,出示有代表性的戏服,感受服饰中不同色彩和纹样的美。这次活动,我们邀请了平度市文化馆的专业老师——高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各种地方戏服饰的特点。一切准备就绪后,高老师带着各式各样的服饰来到幼儿园。当看到多姿多彩的服饰后,孩子们不约而同发出“啊”的惊叹声,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会场很安静,幼儿们都在认真地倾听高老师的讲解。高老师把每件衣服出现的剧目,适合穿着的对象、对象的年龄都一一作了详细说明,并请老师上台一一展示。当我们老师穿上戏服后,场面一下沸腾起来,有上台摸服饰的,有手舞足蹈的,有跃跃欲试的,尤其到让幼儿试穿的时候,整个多功能教室一片沸腾。幼儿积极向服装师自由发问,了解有关戏曲服饰的知识。

  3、服装和合作伙伴,在戏曲的伴奏下进行表演。

  小知识:戏衣的色彩很有讲究,一是表现等级:帝王穿黄色,一品至四品穿绯色,五品以下官服青、绿色;二是表现风俗,喜庆场面穿华贵的颜色,刑场上犯人穿红色,哀悼之服为白色;三是表示情景,林冲夜奔穿黑衣,突出一个“夜”色。纹样在戏装中,不仅是美饰,也具有象征意义。皇家和大臣的服装多用龙纹图案,它是封建权威和尊严的象征;武将多用虎豹图案,象征勇猛;文生的褶子描绘梅、兰、竹、菊。

  活动五:欣赏《地方戏》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简单了解各种传统地方戏曲艺术,萌发幼儿对我国传统地方曲艺的喜爱之情。

  2、使幼儿初步了解地方戏中的人物,知道地方戏是由于地域、风土人情和方言而产生的。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地方戏特有的脸谱、唱腔及曲风。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搜集有关地方戏演员的剧照、脸谱。

  2、准备各种地方戏的唱腔录像。

  活动过程:

  为了丰富幼儿对地方戏的了解,开阔幼儿的眼界,加深对戏曲的热爱,我们大级部三个班共同收集了许多有关地方戏的小知识、光盘、图片等资料,班级之间进行资料共享。

  1、请幼儿思考我国除了京剧这种特有的戏曲以外还有那些戏曲?提问:除了京剧以外你还听过什么剧?看过那种戏剧的表演?你喜欢什么戏剧?王艳带来的吕剧《小姑贤》可把小朋友给难住了,提问了几次也没人回答出来,最后只好由老师给出答案,孩子们这才恍然大悟,纷纷说在奶奶家或是姥姥家听过。我又向幼儿介绍吕剧是我们山东的地方戏,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比较有影响的吕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等。提起黄梅戏,孩子们都不陌生,最典型的莫过于《天仙配》,有的幼儿还能哼上一两句呢。黄梅戏的服饰比较富有生活气息,便于载歌载舞,反映生活。

  地方戏的有关知识:

  吕剧:流行于山东及江苏、安徽、河南的部分地区,是从说唱的琴书(坐腔、扬琴)发展而成,风格比较明朗、轻快。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

  越剧:戏剧的一大剧种,越剧的小生全部为女扮男;唱腔委婉,表情细腻,抒情优美。

  评剧:发源于河北唐山,流行于北京、天津、东北、华北,最初是从河北民间说唱“莲花落”和东北的“蹦蹦”(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起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歌,又称采茶戏

  活动六:谈话《有趣的民间节日》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民间节日的名称及含义。

  2、能用连贯的语言围绕主题谈话。

  3、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了解自己知道的民间节日。

  教师应准备各个民间节日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前,幼儿已对民间节日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知道我们所在生活环境中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端午节、七月七、财神节、仲秋节、重阳节等,对于这些节日的名称、时间、由来及所蕴含的寓意,在大家相互交流中已有所感知。利用晚上时间,让幼儿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父母把自己知道的民间节日告知幼儿,幼儿向父母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节日,并提出讲述要求:说清节日的名字、时间及喜欢的原因。讲述中家长随时做好记录,幼儿还可根据自己的讲述内容画出图画,可谓“图文并茂”。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

  如:1月1日是什么节?人们是怎样庆祝的?你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你还知道什么节日?它有趣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围绕“有趣的民间节日”话题自由交谈。在进行讲述时,幼儿的情绪很高涨,因为老师要为他们的讲述录音,个个争先恐后的上来发言,讲的都很好。有的讲了节日由来的故事“年的故事”、“牛郎织女”等,有的讲了节日中有趣的事:打秋千、碰鸡蛋、猜灯谜、放鞭炮和烟花等。

  3、小结谈话内容:

  我们知道的民间节日有元旦、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端午节、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财神节等,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寓意和特点,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此次活动幼儿想说的欲望很强烈,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通过讲述孩子们对民间节日的了解更加深刻,在交流中共同分享了同伴在节日中的趣事,锻炼了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对倾听习惯又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主题反思:

  在整个方案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教育活动既要有一定的计划性,更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根据幼儿生成的学习内容及时调整我们的教育活动。翻看自己的记录和活动照片,使我们有了许多体会和反思。

  一、 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在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点就是老师,教学的支撑点,适合孩子的活动就是最好的活动,我们就应该去发展它,引导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活动中注重让幼儿自由的参与,表述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学会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能说清自己要讲的事情。

  二、 宽松的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前提。为幼儿创设操作的环境,自己做面塑,孩子们那高兴劲儿甭提有多欢,分面之前,各自挽好袖子,拿到面后,两只小手便开始忙碌起来,蘸着面粉揉呀揉,看上去蛮像模像样的,不一会儿,一个个可爱、逼真的“面塑”就诞生了。想他们所想,做他们之想,面对他们的杰作,不得对他们另眼相看让孩子们亲自操作和感受,体验制作的过程,从而激起幼儿对民间艺人的崇敬之情。

  三、师幼“呼应”使幼儿特别喜欢与别人交流、分享已有的经验。呼应不仅是语言、动作的呼应,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呼应。今年阳历的3月11日,是我们民间的一个节日“2月2”,杜康帅带来了豆、地瓜条、起子,幼儿园是不能带零食的,“今天过节,我们一起品尝吧!”老师说。杜康帅还告诉小朋友:“妈妈说2月2吃豆可以使自己一年不长病”。本周一又有许多孩子带来了或买或家里做的各种2月2食品,我们边吃边聊,冷晓涵说:“我妈妈说过,老家过2月2还不能动刀切菜。”于彭川说:“我奶奶说2月2还叫龙抬头,这天要剃头。”于是我们又聊起了其他的民间节日:过年、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当我提起了吃月饼的节日,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唱起了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桌子消毒,手洗干净,每人一块面,一些面粉,我们动手做了起来。作为老师的我也是第一次正大光明的做面塑,小时候当看到奶奶、妈妈在过年时做这做那很是羡慕,我也曾央求过妈妈给我一块面,但最后都没被放在锅里蒸出来。还记得妈妈为了让我多吃点馒头,做了燕子、鱼,妈妈的手很巧,我也因此喜欢面塑。“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孩子”,我和孩子们一起体验自己动手做面塑的快乐。午饭时我们的作品终于出炉了,孩子们看着、讲着,共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四、家、园、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开展拓宽了活动的空间。这次活动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收集到大量的影像资料及图片、书面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地方戏的唱腔及曲风,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表演,还初步了解一些著名地方戏选段中的人物,知道了地方戏是由于地域、风土人情和方言而产生的。

  这次活动也得到吕剧团的高老师请了大力支持,他来到了幼儿园,为幼儿讲解戏曲服饰在戏剧中的运用,在高老师地讲解下,孩子们了解了不同的服饰所代表的不同的角色,感受到了服饰中不同色彩和纹样的美,体会到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老师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地的地域特点,尽可能的为幼儿创设了富有民间特色的活动环境,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材料,《我喜欢的民间艺术活动》这以主题活动进行了三周,幼儿初步了解了我国的部分民间艺术。当西方的一些东西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我国的一些民间艺术失传;当流行歌曲铺天盖地,传统戏曲无人欣赏……我们想或许就是这些孩子们,他们会把我国的民间艺术带到世界各地,让民间艺术再次振兴。

民间艺术活动方案2

  民间传统图案艺术是东方文化的艺术瑰宝与符号,是东方文化的代言与传承;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瑰丽多彩,寓意深远,渊远流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从中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特征谈起,浅析这些传统图案的装饰艺术形式和其思想内涵。探求其发展与传承的创新思路,使其在现代设计中开创新面貌,更好的为当今教育教学和人类社会服务。

  一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的特点

  1.象征性

  象征性是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中常用地表现手法。如牡丹花是象征富贵;梅兰竹菊象征具有高洁品质;白鹤和苍松翠柏象征长寿等等。了解了这些象征意义,更好的应用这些图案,是一道惯常性的思考题。

  2.民俗性

  民间传统图案和民俗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民间传统图案是伴随着民间民俗各类活动发展的。在我国民间各地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这些活动中,都是民间传统图案艺术的创作源泉和动力。如我国春节家家户户贴年画、贴春联,剪窗花,各个民族地区结婚时的新娘嫁衣、喜花、喜帐等图案都充分说明了民族的各种习俗和生活习惯。把握民俗性是传统民间图案艺术与现代设计最符合民心的结合点。

  3.实用性

  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的设计者是人民群众和民间艺人匠师,主要为自己的日常生活使用、欣赏,因此不同图案有着不同的实际作用。比如清朝官服上的补子,其色彩与图案就是用来区分当官人是文官还是武官,是一品还是九品,是区分等级官衔的身份证。我们现在的艺术设计中不能只因图案美观而设计,应该联系现状,加强实用性的构思,多为民众在设计上提供便利和帮助。

  4.审美性

  我国传统民间图案艺术和任何一门艺术一样,都是把美当成最高追求目标。作为一门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它有着独特的审美特质和个性。就拿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来说,其造型本身就是一种图案,如无锡的大阿福、景德镇的瓷器等;在现代的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传统的不同审美风格,加入现代流行审美元素,再创东方物语美感。

  5.地域性

  我国民间传统图案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原材料、生存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制约,有着明显地民族性和地域性。如年画图案,河南的朱仙镇、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不同地域的不同类别,不同地区的绘画风格也各有千秋,大不相同;还比如刺绣图案工艺在我国流传极为广泛,传统刺绣文化底蕴深厚,但不同地区的刺绣图案风格都不相同,且不说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最具地域典型代表的云贵地区苗绣、瑶绣、挑花,北京的补花,济南的鲁绣等均是因地域不同而命名,形成的图案风格也各具特色。

  二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1.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二者地服务对象都是人民大众。我国改革开放最终的结果是人们生活富裕和人口城市化,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出现了以新中产阶级为主流代表的社会结构,现代设计的服务对象也就开始以这些新中产阶级为主,继而普罗大众;我国传统图案艺术是从民间产生,在民间发展。所以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设计也就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题材都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花鸟动植物、人物自然建筑物等。

  2.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二者都讲求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现代设计重视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求为设计原则,实用性与美观并存。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与人民生活紧密结合,产生了诸如虎头帽、虎头鞋、布玩具、荷包、香包等实用物品设计。二者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民俗的需要而产生的。

  3.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二者的设计理念和传承相同,都讲究以少当多的`极简风格。现代设计中米斯凡德罗提出“少则多”设计原则可以说是“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的宝典与灵魂;而中国传统美学在构思上也讲求“以少用多”、“由此及彼”,有着人文优雅内在禅修的意境;在造型上,讲究形神兼备,形理相通,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与提炼,是民族与现代的跨界冲击与平衡。

  (二)不同之处

  1.发展时间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现代设计是大数据、大工业化的时代,生产方式是大机械、高科技技术,设计精致。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则是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以手工劳作的生产方式,在设计上较为随意,生产批量小,成本较高,对设计的质量标准略显粗糙。现代设计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以人体工学、人类行为学、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调查消费者地消费时间、地点、对象、目的等进行大数据科学分析,精确定位,保证了设计的准确性和经济实效性。民间传统图案艺术是用约定俗成的形象表现相对单一的题材,设计语言大都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有相对固定的含义,其题材也有一定的限制。

  2.风格流派划分不同

  现代设计是通过设计思潮地演变和经济发展状况而不断推进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设计考虑市场流行因素更多。而民间传统图案艺术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的,设计的风格、流派多以地域划分,不受流行因素影响。现代设计注重简洁设计语言,形象几何化、抽象化;民间传统美术图案设计多以谐音、寓意、团花、象形等传统图案为主。

  3.消费群地定位不同。现代设计的消费对象具有世界范围的共识性,是特定阶层中的特定人群,有针对性有选择设计。民间传统图案的受众对象地域区分明显,设计时不做消费定位,消费群体不如现代设计明确。

  三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在服装设计学中贴近生活,应用非常广泛,民间传统图案包括图形、色彩与工艺,都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现代服装设计中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常以不同的传统工艺形式来表现,如刺绣、贴布绣、蜡染、扎染,镶、嵌、滚、荡等手法表现,当然也不乏运用高科技手段如数码印、3D打印等方式将传统图案艺术应用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中,结合现代新的设计理念,新的流行元素,设计出以中国传统图案作为灵感来源的时装。迪奥首席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设计的浓妆艳抹的时尚造型,显然是旧上海滩月历皇后的翻版;而简约大师海尔姆特朗则从织锦缎和老头鞋中制造了流行的曙光。这些流行服饰都带着明显的中国印记,把传统图案精髓应用到日常服装设计中,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在家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传统图案艺术是我国文化财富,应用到现代家装设计中,会呈现出较普通装饰更为深层的意境,大到风格,小到物件无不体现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在家庭装修、装饰设计中的影响与应用;风格上民间传统图案地神韵在影响着现代新中式装修风格,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民间传统图案对家装设计影响也开始国际化。

  3.我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说家装设计是里子,那么建筑设计就是面子。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山墙墙面或整体造型、地面拼花、门窗等的装饰上,龙、凤、麒麟、鹿、蝙蝠等代表美好愿望的是常用题材。如徽派建筑就是将中国传统图案装饰运用到极致而有着中国水墨山水画的韵味。现代建筑设计要在继承传统图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出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内涵和特色的经典建筑。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迅猛提高,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倡导下,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估价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民间图案工艺传承,从民间传统图案艺术中寻找设计的灵感,汲取设计精华,更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现代设计更重视民间传统图案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将民间传统图案艺术的根深深植入现代设计的沃土中。

  参考文献

  [1]朱丽,黄金龙.传统装饰图案与现代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王利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M],沈阳出版社,20xx.

  [3]张宁宁.谈民间美术,美术大观[M],辽宁美术出版社,20xx.

  [4]廖国张,廖艳军.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的再认识[J].大众文艺(理论),20xx,(10):83-84.

民间艺术活动方案3

  活动一剪窗花

  目标:

  1.感受新年到来的愉快的氛围。

  2.巩固对对称和不对称图形的认识。

  3.会用剪刀剪出各种弯的线条或图案。

  准备:

  剪刀若干、各色手工纸人手一张、窗花范例。

  进程:

  1.谈一谈:新年快到了,人们都用哪些方法装扮我们的家呢?

  2.剪一剪:

  ○看范例,说说这些窗花有什么特点?

  ○幼儿大胆想象,剪窗花,师巡回指导。

  3.比一比:

  ○比一比谁剪的窗花最漂亮,可以得到最热烈的掌声。

  ○装饰我们的活动室。

  活动二综合:闪光的国粹——京剧

  目标:

  1.萌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2.鼓励幼儿参与京剧表演和制作京剧脸谱。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准备:

  1.环境布置各种京剧脸谱。

  2.日常活动时播放京剧的录音带和录像带,供幼儿欣赏。

  3.彩纸、纸板、毛线等手工材料。

  ※说说京剧。

  1.看京剧录像。

  2.向幼儿简单介绍京剧:京剧是我国的一种戏曲,只有中国才有,所以叫国粹。唱京剧的人要在脸上涂上一些漂亮的花纹,就是京剧脸谱。因为京剧好听好看,不仅中国人喜欢,很多外国人也很喜欢。

  3.介绍京剧脸谱的名称、性格和特点。

  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学唱京剧。

  1.幼儿观看录像后回答,唱京剧的人脸上涂上各种漂亮的花纹,他们说话、动作、走路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放京剧录像带,让幼儿感受京剧曲调的优美,并跟着哼唱。

  3.幼儿戴上脸谱,自由地表演。

  ※画脸谱。

  1.观察京剧脸谱的颜色和花纹,区分红脸、白脸和黑脸。

  2.幼儿画京剧脸谱。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设计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要求色彩鲜亮。

  3.把画好的脸谱剪贴在纸板上,用毛线头当胡须和头发。

  4.幼儿戴上自制面具做游戏《黑脸敲锣》。

  附玩法:

  黑脸一个,红脸、白脸若干。黑脸慢敲锣,红脸和白脸就开始走圆场步;黑脸快敲锣,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得多,看谁躲得快。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

  5.延伸:区域活动中设立“小戏迷俱乐部”

  活动三亲子手工:五彩脸谱

  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大胆的表现脸谱特征。

  3.通过和父母共同合作制作脸谱的过程,增强与父母的交流合作,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备:

  对京剧、脸谱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制作脸谱硬板纸(各种硬包装纸)、绘画笔、各种欣赏脸谱、剪刀、橡皮圈。

  进程:

  1.欣赏脸谱。

  你喜欢哪张脸谱,为什么?

  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快面,五官有了变化)。

  2.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指导: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设计一张什么样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的不一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3.观察制作工具,开始制作。

  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适当的指导孩子制作,应避免包办代替,让孩子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及动手空间。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引导孩子及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4.玩脸谱,体验劳动成果的乐趣。

  活动四民间体育游戏:踩高跷

  目标:

  1.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2.在高跷上进行各种活动,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

  平衡木、沙包、积木;每人一副高跷。

  进程:

  1.放音乐,幼儿自由地听音乐做动作。

【民间艺术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民间艺术作文03-14

民间艺术作文05-09

民间艺术作文(精华)10-02

民间艺术作文[热]08-03

活动方案03-04

活动方案03-04

活动方案03-01

活动方案03-01

活动方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