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好词>导游词>重庆城市特点导游词
重庆城市特点导游词
更新时间:2024-01-14 17:21:49
  • 相关推荐
重庆城市特点导游词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庆城市特点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庆城市特点导游词1

  天坑是民间对地理学上喀斯特地址中漏斗的俗称;地缝则是“一线天”峡谷地貌,都是属于世界上独特的地质奇观。奉节天坑地缝堪称世界之最,因此这两片景区就成了整个风景区的代表,故景区就以天坑地缝冠名。

  下面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小寨天坑的具体情况:小寨天坑位于距奉节县城83公里的兴隆镇小寨村,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公里。各位朋友要下到坑底,千万要手扶栏杆,沿绝壁凿开出的石梯而下,切莫想抄小路,千万注意安全,抽烟的朋友不要把烟头扔到林中,以免发生火灾。

重庆城市特点导游词2

  俗话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在我们游览三峡之前呢,我先带大家了解了解长江。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它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它的源头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等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它全长6300多千米,长江流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那说到我们长江三峡,就简单的提下三峡大坝。三峡大坝在西陵峡内湖北宜昌市的三斗坪,蓄水位是175米,坝高185米。我们此次游览也会近距离观看这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所以先给大家留下一点悬念。

  长江三峡是三个峡谷的总称,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西起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千米。三段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湍多水急。

  说到这里呢,我就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将要到达的第一个景点——张飞庙。

  号称巴蜀一胜景、文藻一胜地的张飞庙也叫张恒候庙,张飞庙面江背山,依山取势,由一组匠心独运的古建筑群组成,气势宏伟壮丽。主要建筑有正殿、旁殿、结义楼、望云轩、助风阁、杜鹃亭和得月亭等7座。前5个建筑为纪念张飞庙而建,后两个建筑为纪念唐代诗人杜甫在此客居两年而建,是难得的文武合庙。张飞庙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据传张飞在阆中被部将范疆张达暗害后,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行至云阳,闻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级抛弃江中,为一渔翁捕鱼时打捞上岸,埋葬于飞凤山麓。世人在此立庙纪念,故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张飞大义大勇,为人民敬仰,历年来农历八月廿八其生辰各地群众纷纷前来举行祭祀民俗活动,颇具一定规模与影响。张飞庙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座岩临江,山水园林与庙祠建筑浑然一体,相互衬托。张飞庙还收藏汉唐以来的石刻、木刻、字画六百余件及新石器时期以来的'其它文物千余件。尤其是字画碑刻,名家圣手,流派纷呈,各领风骚,不少为国内外所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如汉《张表碑》、梁《天临碑》、黄庭坚书《幽兰赋》、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岳飞书《前后出师表》等,因而早有“张祠金石,甲于蜀东”的说法。所以张飞庙又有“文藻胜地”之盛誉。由于张飞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较高价值,1980年被定为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三峡库区内重庆市唯一全淹全迁的重点风景名胜古迹。近些年来,它更为世人瞩目,中央领导、专家学者、中外游客都慕名前来考察游览,成为长江沿线一处主要旅游热点。

  唐代诗人杜甫客居云阳时写下了“云安有杜鹃”的诗句,杜鹃鸟历来是重情重义的象征,云阳人民更为重情重义,远方的客人请到云阳来,张飞庙正向您张开热情的双臂。

重庆城市特点导游词3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导游小胡,这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今天就由我们带领大家一起玩转重庆,我们的第一站是——涪陵白鹤梁。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重庆境内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有一座古老的`城市那便是涪陵。在涪陵城北江中有一道长1600米,宽约15米的天然石梁,因早年常有白鹤在此展翅嬉戏,故称白鹤梁。

  白鹤梁题刻始刻于唐广德元年前,现存题刻165段,有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石鱼为“水标”,的古代水文站,故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这些石鱼水标和题刻记载了我国长江上游从唐代至今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资料,系统的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变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文水以及全球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也为葛洲坝水利工程、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