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好词>导游词>南京导游词
南京导游词
更新时间:2022-11-26 13:26:11
  • 相关推荐
南京导游词15篇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南京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南京导游词1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它作为古城南京秦淮名胜蜚声中外,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南京夫子庙即孔庙,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夫子庙始建于宋,南京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主大建筑群,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夫子庙的建筑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广约26300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

  这里既是历史文物建筑,又是反映南京风土人情、弘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自1984年复建以来接待游客60多万人。在这里,春有金陵灯会;夏有民俗文化庙会和“秦淮之夏”纳凉晚会;秋有美食节、文化节、祭孔活动和菊展。

  夫子庙地区是南京小吃的`发源地,早在六朝时期,就成了全市的小吃中心。明清及至民国政府时期,随着秦淮灯船的兴起而更加繁华,小小的夫子庙地区,大大小小有20家小吃店,成了南京小吃集大成之地。名店有奎光阁、新奇芳阁、蒋有记、雪园、永和园、六凤居、五凤居、德顺居、龙门居等。还有一家风味独特的月来阁,是泊在秦淮河上的一条画舫。

  雪园、永和园的小笼包子,皮薄、馅大、卤多,每只折纹20多道,蟹黄包子更加鲜美。新奇芳阁供应的菜包、酥油烧饼、甜豆沙包、鸡面、干丝、春卷,风味独特。抗战胜利后,蒋有记、六凤居和小巴黎,合称为夫子庙三家。蒋有记以善制牛肉锅贴名噪金陵;六凤居以豆腐脑、葱油饼著称;小巴黎以女侍招客,颇有洋风。

  从1987年12月起,在全市每年举办一次美食月,后发展为一年举办两次食品节。这种食品节,有组织,有计划,力量集中,声势浩大,美食成批,风味独特,吸引了众多的食客。食品节期间,实行开放式经营,邀请北京、天津、南京、成都、昆山、无锡、扬州、镇江等地的名师,来夫子庙献艺。夫子庙风味小吃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有19个品种获得了省级和部级奖励或荣誉称号。**游览夫子庙、品尝夫子庙小吃后欣然题词“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

南京导游词2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光临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地处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是新兴的文化、商业、游览中心和庙市合一的繁华之地。

  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庙,是祭祀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

  孔子在古代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由于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的创始人孔子备受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士子们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庙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地方还不只一个。

  夫子庙作为封建士子崇拜的场所,大多与教育设施(如学宫、贡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谓的庙附于学,一般是在学宫的前面或一侧。

  历史上,南京城区的夫子庙曾有三处,一处在今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在朝天宫。

  现在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第三处,也是最有名气的一处。

  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从朝天宫迁来的,初为建康府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学,后为应天府学,清迁出府学,改为江宁、上元两县学。

  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1869年)重建,抗战中为日军焚毁。

  现存夫子庙为80年代初重建。

  它采用前庙后学,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左侧。

  因此,南京夫子庙比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庙、学宫、贡院。

  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及两侧的主要建筑和以明远楼为中心的江南贡院陈列馆成为夫子庙地区最主要的旅游观光点。

  夫子庙地区由于悠久的历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庙出现之前,就已成为古代南京比较有名的“佳丽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点外,还有吴敬梓故居、古桃叶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条街、文德桥、王谢故居、乌衣巷、媚香楼等景点。

  现在我们已站在夫子庙中轴线的起点部分—夫子庙广场。

  环顾四周,南有泮池、照壁、木坊,东西两侧有聚星亭、魁光阁及商业区,北有中轴线上主要建筑大成殿和分布于孔庙东西两侧的东、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庙地区区别于其他城市孔庙的独特氛围,即历史上形成的庙市合一的格局。

  请看广场前的这一条河,它叫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全长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

  流经广场的这一段是内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庙时被改造为泮池,因曲阜孔庙泮水流过而得名。

  南岸的一堵红墙,是建于明万历(1575年)年间的大照壁,长达110米,气势磅礴,为全国照壁之最。

  照壁起遮蔽和装饰作用,是整个夫子庙建筑群的开始。

  泮池北岸石栏则为明正德(1514年)年间所建,是历经了沧桑变迁之后,成为夫子庙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抗战前曾加以修整。

  游人至此,凭栏小憩,观览秦淮秀色,心旷神怡。

  泮池西侧的文德桥现为汉白玉桥。

  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

  因为桥向与子午线方向一致,所以每逢农历11月15日子时左右,皓月当空,凭栏俯视,在桥的两边分别可看到桥影将河中明月分成两个半月,被称为“文德分月”。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中就有记述,如果您有机会的话,不妨在农历11月15日来文德桥边看一看。

  文德桥南乌衣巷口的一组徽派建筑群,为“王谢古居”。

  作为东晋豪族王谢两大家族聚居区,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唐刘禹锡名作《乌衣巷》的诗句,使乌衣巷、王谢旧居变得非常有名,现为“南京六朝历史文化陈列馆。“大家有时间可以进去参观参观。

  现在我们看石栏北侧是新复建的天下文枢坊,表明此处为天下文化中心。

  三门四柱,颇为壮观。

  在古代,它与后面的棂星门对应,用于帝王出巡朝圣祀孔,中间高门坊是皇帝幸临的御道,左右供郡亲王出入,一般的官员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时都用木栅栏封闭起来。

  庙前广场西侧的聚星亭,六角飞檐、古朴大方,外表看双重飞檐翘角,貌似两层结构,其实只有一层,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

  再请看东边,临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阁,阁内的魁星亭,三层六面,下临秦淮,景致独特。

  古有“奎主文章”之说。

  奎星即魁星,是文运兴旺之兆,是科举时试夺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历代学子奉为神灵。

  魁光阁与聚星亭东西犄角相望,互为呼应,融为一体。

  庙前广场北面的石砌坊门,是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中间横楣刻有篆文“棂星门”。

  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意思。

  三门之间镶嵌有牡丹图案的砖刻浮雕,精雕细琢,美仑美奂。

  石柱顶端皆用云板,即华表之意,作为一种标志。

  此乃皇帝祭孔的仪门。

  走过棂星门,我们就来到大成殿的大成门前。

  大成门,又称戟门,是夫子庙的正大门,两旁为持敬门。

  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成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门进出。

  盔入门内,左右分别树有四块古碑:东边有元至顺二年(1331年)的《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西边有公元1330年的残碑《集庆孔子庙碑》和由市政府迁来的甫齐永明二年(484年)的《孔于问礼图碑》。

  以《孔子问礼图碑》为著。

  院落甬道两旁排列了孔子十二门生中的八位,即闵损、冉耕、冉求、端木赐、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均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状甚虔诚,栩栩如生。

  向前看,大成殿前的平台为丹墀,俗称露台,高1.4米,东西宽21.8米,南北长“14.0米,四周围以石栏,有云头望柱24根,台前两角设有石灯笼。

  此露台用作祭祀和歌舞。

  露台中央的孔于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铜质地,达4.18米,重乙37吨,做工精细,维妙维肖,体态丰盈,面部慈祥、深沉,眉宇间透露出伟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露台两旁原是两庑,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和存放祭祀、仪礼、佾舞用具的处所。

  现缩为小两庑,改为碑廊,陈列有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墨迹的碑石30余块,供游人欣赏。

  露台尽头即为巍峨庄严的夫子庙主殿—大成殿,高16.22米,宽27.3米,进深27.9米,是重槽歇山顶的仿古建筑。

  正面屋檐下海蓝色竖匾,上书“大成殿”。

  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当指孔子。

  “大成”一词,源出《札记.学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又见于《孟子.万章》。

  “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屋脊鸱吻中有造型精美的“双龙戏珠”立雕,这在国内同类建筑中属首创之作;屋面覆盖青色小瓦所体现的轻秀之势,与北方孔庙屋面采用黄色琉璃瓦的富丽恢宏之势明显不一样,更显随和、入俗之意,这亦是南京夫子庙更接近俗文化的表现之一,亦或称之为“入乡随俗”吧。

  整座建筑重檐飞翘,斗拱交错,气势雄伟;殿堂七楹,殿廊环立26根仿木圆柱;前后花格长门16扇,内殿藻井枋檩,素雅肃穆。

  殿中央陈列有高6.5米、宽3.5米的国内最大的孔子画像,画像前二侧还有12位门生中的另4位,即孟子,孔汲,曾参、颜回,前面还陈列有柷、琴、卧箜篌,编磬,编钟、古筝、鼓等古代乐器。

  四周墙壁悬挂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镶嵌壁画,称为“孔子圣迹图”,是由浙江乐清2OO匠师采用取自浙江、福建,内蒙古、辽宁、青海、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内玉石,鸡血冻、寿山石,翡翠绿、周村冻等石中名晶及黄金、珠宝、罗钿等贵重的珠宝饰件,耗3年之功雕成,总投资580万元人民币。

  画面采用中国古典全景式构图方式,辅以考证有据的细部描述,做工精细,色泽自然,富有立体感,给人以逼真神奇之感。

  每幅面高2.5米,宽1.3米,画中 共有人物408位,造型面目自然、栩栩如生。

  38幅壁画分别是圣迹之图、题首前言、尼山致祷、麒麟玉书、二龙五老、钧天降圣、俎豆学礼、职司委吏、命名荣贶、职司乘田、问礼老聃、在齐闻韶、晏婴沮封、退修诗书、夹谷会齐、归田谢过、诛少正卯;女乐文马、因膰去鲁。

  匡人解围。

  丑次同车之一,丑次同车之二、宋人伐木、楛矢贯隼、适卫击磬、学琴师襄、西河返驾、灵公问陈、子路问津、在陈绝粮、子西沮封、作歌丘陵,杏坛礼乐、跪受赤虹、西狩获麟、梦奠两楹、治任别归、汉高祀鲁。

  体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形象,这恰如殿中对联所写“气备四时兴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真乃谓“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由大成殿东庑北门出,经东市即进入学宫区。

  东市和西市是由原来进出学宫的东、西甬道改成,用作秦淮河上往返船只经销商品的场所,现已成为夫子庙地区最具特色的工艺美术晶、文化用品销售场所和文化活动场所。

  学宫是封建时代培养人才的场所,有不同层次,如县学、府学(路学、州学等)和国学,都与孔庙毗邻,以示儒学立国,修身的正统地位。

  学宫包括明德堂、尊经阁、敬一亭、崇圣祠和青云楼等单体建筑。

  走进学宫大门,就是古风盎然的明德堂,是士子们每月朔、望日朝圣(即孔子)之后,集中听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伦理和政府法令)的场所,以培养学子们忠君爱国的思想。

  对于明德堂的名称,可能有的游客要问,各地夫子庙建筑群中只有“明伦堂”,何以南京夫子庙例外,叫作“明德堂”?确实,南京夫子庙内,明德堂原来也称“明伦堂”,只是当年元军即将攻克南京之时,身陷囹圄的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为了表明他宁死不屈的决心,亲自手书,改“明伦堂”为“明德堂”以明效忠国家、报效民众之志气,故保留至今。

  明德堂后的尊经阁,始建于明朝中期,高三层,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顶,气象非凡,是当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谕讲课的讲堂,现为民俗风情陈列馆。

  与尊经阁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楼,尊经书院分置尊经阁后两边。

  崇圣祠祀孔子父母,现为梨园;青云楼清时改为图书馆;尊经书院为讲课之所,相当于现在的教室。

  尊经阁后小高地,叫卫山,建有敬一亭,天下文庙皆有敬一亭始于明嘉靖时,亭内立皇帝御题的“敬一箴”,作为生员士子的座右铭。

  所谓“敬一”就是对孔学的敬业之意。

  游完学宫,向东过贡院西街走数十米,就是江南贡院。

  利用这一段时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夫子庙的其他情况。

  夫子庙地区除了夫子庙自身建筑之外,还有更为引人注目的民风民俗、特色市场和风味小吃。

  其一,南京人向有过灯节的习俗,六朝时期佛兴灯旺,作为帝王之都的南京,每至元宵节,灯火满市井,为全国之冠。

  明朝时放灯时间延长,正月初八为上灯节。

  十八日为落灯节,是我国历史上为时最长的灯节,那时南京人几乎“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由此,延至清代以及近代,南京灯节都极为隆重,以夫子庙地区为最盛。

  卡国以后,夫子庙灯会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每年的正月,夫子庙的大街小巷、店堂铺面、河房屋顶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前来观赏的人群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煞是壮观,其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灯彩式样之多,在全国同类灯会中均名列前茅。

  其二,夫子庙除了它的文化特色外,其商业文化也比较发达,首先是夫子庙建筑群两侧的东、西二市就以其丰富的工艺美术晶、古玩、字画及其他文化用品交易而显示出文化的商业性价值,其次在夫子庙还有小商品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和古玩、珍藏品交易市场,体现了南京人的一种闲适心态和文化品位。

  夫子庙已成为现代商品云集的商业中心区之一。

  其三,夫子庙还是南京四时茶食的发源地,随着各种节令的更替和食俗的形成,夫子庙秦淮小吃因时更新,各种茶食店铺,摊贩小吃,应有尽有,成为我国东南地区历史最久、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区。

  从泮池文德桥至文源桥方圆百米左右的市面,风味饮食店就有数十家之多。

  可谓咸甜荤素风味迥异;东西南北各有千秋。

  最著名的店面有百年老店永和园、六凤居、老正兴、奇芳阁、蒋有记等,风味名点和小吃有数百种,极大地强化了夫子庙的区域性特征。

  好,我们已到了始建于1168年的江南贡院遗址。

  凯南贡院是专门用来考试的场所,起初规模并不大,只供府、县学考试之用。

  明初乡试、会试集中在此举行。

  后贡院规模扩大,待到清朝,正式定名为江南贡院,已经是规模空前,形成东起姚家巷,西至学宫、孔庙,南临秦淮河,北抵建康路的方形整体,其号舍达两万多个,在当时全国贡院中首屈一指。

  民国之后,贡院冷落,只有明远楼等,作为历史文物被保留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远楼,上下三层,四四方方,飞檐出甍,面面皆窗,它本是贡院举行考试期间用来警戒和发号施令之所。

  如今楼下拱门内保留的明、清和民国年间的石碑,详尽厩载了江南贡院的盛衰历史。

  为有效地保存封建时代科举考场的情景,8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在此建立了“江南贡院陈列馆”,复建了以“千字文”命名的部分号舍,陈列了神态各异的应试学子的塑像,供人们参观。

  同时,游人们还可以亲自体会一下“金榜题名”的古趣。

  各位朋友,您不想试一试?

  游罢夫子庙的主要观光点,我们大概可以把夫子庙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夫子庙是一个庙市合一的活动场所,这是其最大特色,而其他城市的孔庙建筑及其文化氛围通常与商业文明、市井文化相隔离。

  在夫子庙,一方面是围墙内严谨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是围墙外、秦淮河两岸充满活力的商业文明,如工艺美术品、小商品、花鸟及现代商场、批销中心,以及业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俗文化,如传统的民风民俗—秦淮灯彩、秦淮风味小吃、云锦工艺、南京白局等,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夫子庙的繁华和与众不同。

  学宫、孔庙与市场(东西市等)、俗文化(秦淮民风民俗等)和谐相处,高雅的儒学文化与通俗的市井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兼容、共同发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秦淮文化。

  第二,夫子庙建筑布局中有许多中国之最。

  如象征南京母亲河—秦淮河的长达110米的高大照壁,是全国最大的;泮池是以天然河道秦淮河的一段改作的,是所有孔庙中独一无二的。

  由此可知,秦淮河在夫子庙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南京夫子庙学宫明德堂的名称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大成殿“三宝”—孔子画像、雕像和孔子生平事迹壁画,堪称全国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京夫子庙的与众不同,地方政府和国家旅游局自80年代以来,开发并形成了以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风光带。

  在东起东水关、西迄西水关的十里秦淮,发掘出那些被历史湮没的秦淮胜迹,如瞻园、白鹭州、中华门城堡以及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和沿河景观,即所谓的“四点一线”,形成了集山水、园林、市街、河房河厅和民风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现已布局井然,初具规模,景致独特,美不胜收,成为全国旅游景区四十佳之一。

  基于此,有关部门还开辟了“夜泊秦淮”水上游旅游线路和陆上游一条线,成为继“湖南路灯光夜市”后又一颗照亮南京一片天空的“夜明珠”,使得夜晚的南京城更显魅力。

  各位朋友,夫子庙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南京导游词3

各位游客:

  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明孝陵。你们知道明孝陵的主人是谁吗?这人可大有来头,我们边走边介绍。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其实明孝陵的这片土地原是六朝开善寺的原址,也就是我们现在位于明孝陵东侧的灵谷寺,可是当时朱元璋为了夺取这篇风水宝地呢,还大兴土木的将寺址从独龙阜迁到了紫霞洞的南面。当新寺建成后一些风水先生又来搬弄是非,于是灵谷寺又再次搬迁现在到了明孝陵以东。

  在陵墓动工后一年,马皇后病逝,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因此陵墓取名“孝陵”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整个工程直到142019年才完工。

  朱元璋生世:朱元璋生平。明太祖朱元璋(1162-1227),明朝开国皇帝。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人。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率兵出征,有攻必克,1355年,郭子兴死,被明王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1356年,领兵攻占集庆(南京),改名应天府,建江南行省,称吴国公。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计,积畜实力,1364年,灭陈友谅,自称吴王,1367年,灭张士诚,后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举兵北伐,进攻元大都。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位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京师,是为明太祖高皇帝。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红墙金甍,宏门巨碑,神道石刻森严肃穆,深远庄严。坟山封土为宝城宝顶,即围绕坟山起墙,称宝城。城中封土为山,称宝顶。自朱元璋开始宝城宝顶均为正圆形(清代帝陵依明制而建,独改宝城宝顶为椭圆),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大金门、碑亭

  1、大金门的建筑特点及规模

  2、碑亭原来的建筑形式和现有的形式

  3、碑亭的俗称

  4、功德碑简介

  5、碑文的内容

  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伸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原来的大金门是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

  过了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四方城内的这座石碑叫“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明成祖朱棣为朱元璋立的。碑高近4米,上书碑文是由朱棣亲笔所撰而成的。,全文有2746个字,共分为七部分,分别记叙了朱元璋的一生事迹。这块碑是南京现存最大的碑刻。下面这个驮碑的圣兽被称为赑屃,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当年朱棣发动政变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其中之一呢就是为朱元璋树碑立传,歌功颂德,以此来笼络人心“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志。

  二、神道、梅花山

  1、石象路的六种神兽名称、数量及排列顺序

  2、望柱(点到即可)

  3、石翁仲路上文臣、武将的名称、数量及排列顺序

  4、棂星门复建的时间

  5、孙权墓和赏梅胜地

  走过御河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分别是狮子、獬豸、大象、骆驼、麒麟和马,每组四只,两立两蹲。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传说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辽阔,国家西域安宁;大象则是象征国泰民安,民心顺服;麒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瑞兽,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这种动物是马,象征对帝王的忠诚。在神道两侧安置这些石兽的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用来表记朱元璋的功绩,二是为了展示大明的国力昌盛,三是祈望镇妖辟邪。

  走过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对望柱,望柱又称华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称陵表。在这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从这里开始,神道开始拐向正北方向。

  翁仲路上有两对武将,身穿盔甲,手执金吾,身材魁梧;两对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肃穆。他们分别是一对青年的,一对壮年的,预示着大明江山后继有人。为什么要把石人成为翁仲呢?原来传说翁仲是秦始皇时的一名有名的武将,他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命人铸了一尊他的铜像,立于咸阳宫门外。匈奴人觐见,远远看到这尊铜像,都以为是翁仲,畏惧不敢接近。此后,人们就把立于庙堂宫阙或陵墓前的铜人、石人统称为翁仲了。

  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原门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现在看到的这座棂星门是根据史料在2019年修复的。这是谒陵时通行的礼仪之门。位于神道翁仲路北的明孝陵棂星门,据史料推断是在清朝早期到同治年间被毁。2019开始复建,2019年建成开放。据考证,明孝陵棂星门与北京十三陵的棂星门结构是一样的。复原好的棂星门西南向,正对神道,仿木结构,三门六柱,三门并排,面阔20多米,高7米多。材料尽量用原件,需要添加的石料均采自明孝陵工程原料地——南京青龙山。棂星门的柱头、云墩等均用石料雕制,石柱础和抱鼓石按原有样式复原。棂星门是明孝陵引导部分的结束,象征着王尊,帝后入葬陵寝地宫时,此门为必经之门,所以又被称为龙凤门。

  在石象路东侧,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围绕梅花山转了一个弯。原来这座山是东吴时孙权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正好成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南京著名的赏梅基地了。

  三、金水桥、陵门、碑殿

  1、金水桥(点到即可)

  2、陵门建筑特点

  3、“特别告示”碑及六国文字

  4、碑殿内五块石碑的名称及内容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从这里开始,建筑依照中国传统,坐北朝南,中轴对称。

  顺坡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陵宫的大门。它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尽

  显皇家的气派。这座门是1988年根据史料重修的大门,在门前在墙外的东侧,有一座特别告示碑,立于宣统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国文字书写,内容是告诫游人要保护孝陵。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就来到了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大门,因大门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清同治年间将毁坏的大门改建为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是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执政之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谒陵时题“治隆唐宋”,借此笼络人心。作为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还有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上面有两江总督陶岱以及江南织造郎中曹寅所书的记录。

  四、享殿遗址

  1、享殿过去和现在的用途

  2、原来的规模及现在可见的景观

  这座建筑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旧址,可以看到原有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高三米,三层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各处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殿宇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来的56个巨大的石柱础,每个的直径都有0.91米,看到这里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享殿是多么的壮观。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

  五、方城、明楼、宝城、宝顶

  1、方城明楼的布局

  2、建筑特色

  3、宝城、宝顶的规模、形状和建造特点

  4、坟的封土变化

  经过内红门,走过升仙桥,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过方城正中54级甬道,迎面就是宝城的南墙,正面可见用十三层条石垒筑,上书“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毁于清代太平天国的战火,仅存四壁,2019年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成,已修复上午明楼于2019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十九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

  方城后面就是宝顶,它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马皇后埋葬的玄宫。宝城就是围绕宝顶周长约1100米的砖城。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了。

  坟的封土变化: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周代,封土为坟。秦汉时期,“方上”,坟上部为四方台,下部为四方形大基础,如覆斗形。唐朝,以山为陵,陵为坟墓的别称就从此而起。宋代,小方上,与秦汉时期类似,但规模较小。元代,“墓而不坟”,地面上没有标志。明清,宝城宝顶,外加围墙,内堆山形圆丘并高出围墙,城即宝城,圆丘即宝顶。明为正圆,清为椭圆。陵墓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资源,是因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即建筑雄伟,文物珍贵,环境优美,科研价值高,便于凭古吊今等。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灭亡,前后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余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炆没有陵墓。诸多的明代陵墓遗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观赏之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参观就要这里结束,感谢大家对我的导游工作的配合,欢迎您再次游览明孝陵!

南京导游词4

  各位游客,您现在来到的是总统府的西花园,又叫煦园。煦园初建于明初,成型与太平天国,是南京最为精致的一处江南园林。古代的造园者说:“水为园林血脉,建筑是园林的五官”。今天,导游我就带大家来领略煦园中水之灵动,建筑之精妙。

  走过小院,映入眼帘的是一泓池水,这就是太平池。大家请看,水池的形状像什么?对了像花瓶。“瓶者,平也”,意为平安、太平。

  池的南边建有一座画舫,画舫又称花船,在江南是供达官贵人吃船菜,听小曲儿的地方,此处的画舫底部以青条石砌成,故称“不系舟”。它是当时的二江总督尹继善为迎接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所建,将北方马车华美之蓬盖与江南舟船相结合,让久居北方的乾隆皇帝有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又因不系舟底部为青石所建,稳若磐石,所以此舫又寓意着大清江山坚不可摧,万世永固。大家请看,画舫上的木雕十分的精美,门楣上雕刻有蝙蝠、梅花鹿、山猫,分别寓意福、禄、寿,另外还有牡丹、万年青、仙鹤等,都是取“长寿富贵”之意。在过去,画舫是供人泛舟河上听小曲儿、吃船菜用的,而在园林构景中,水中有船,是景;有画舫,更是美景。坐在画舫上,有泛舟湖上的感觉,再望着周围的美景,真是“静水清清碧玉凝,亭台楼阁池云中,名为画舫混不动,人入画中更添情”。

  站在画舫上,凭栏远望,对面就是漪澜阁。它建于池中露台之上,四面环水。前有平台,围以石栏,栏上十数只小狮,古拙形象。两旁以单孔石拱桥与两岸相接。阁开三楹,正面为屏风式门,上雕图案均系瓶鼎,谐音平等。阁为砖木结构,灰瓦覆顶,雕花门窗。南面的露台,可作拜月及听曲之用。中秋之夜,女人祭拜月神,祭品多为月饼、水果、菱藕之类。祭毕,全家边吃边赏月,同时请乐师隔水奏乐。乐声从水面上传来,这叫“水音”,格外的清润悦耳,因其正对不系舟,所以又有“水舟双鉴”之名。

  画舫的西侧便是夕佳楼,双层檐顶,三面临水。取名夕佳,意为黄昏赏景佳地。夕阳西下,登楼而望,亭台阁榭,无不流光溢彩,水中倒影亦是摇曳生辉。夕佳楼围以曲栏,仕女可临水半倚,团扇轻拂,故又称“美人靠”。

  而画舫的东侧建有一水阁,这里可是清晨观赏晨曦的佳处,也是早晨读书的'好地方。大家再仔细看,水榭屋顶翘起的戗脊上有什么?两只神态欢悦的喜鹊栖息在一只绽放的梅枝上,望着满园的美景,不忍飞去,故而此阁得名忘飞阁。

  煦园精巧雅致,别具一格,您看,南舫北阁遥相呼应,东阁西楼隔岸相望,有分有聚,虽分实聚;这画舫、楼阁又将这一池碧水自然分割成三个部分,既各自独立又融为一体,虽为人作,宛若天成。

  游客朋友,一泓池水,四处美景,这不就是一幅精妙的画卷吗?漫步煦园,俯视倒影,仰望苍穹,您不就在画中悠游吗?这正是:水榭楼台成美景,人入画中更添情。

南京导游词5

  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选址经过—营建过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唐代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才没被迁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 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0xx年。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整座明孝陵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岗半山腰,方圆20多公里,可谓规模恢宏。在漫长的20xx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这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引导建筑:下马坊—大金门—神动圣德碑—御河桥—神道—石象路—华表—翁仲路】

  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贔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各位游客:过了御河桥,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上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自东向西排列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传舜帝时管刑法的官员皋陶豢养獬豸,如果遇到两人争斗,它能用角抵触无理有罪的人,后人奉它为公正的神兽,在这里用来标榜皇帝是执法如山的圣明天子;骆驼象征着沙漠与热带,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性格温良,寓有“顺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常常立下汗马功劳,它具有“老马识途”的智慧,“马不停蹄”的能耐,“一马当先”的奉献精神和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钟爱。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都取材于江苏大连山。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用让众人一路上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这一段神道从望柱起到根星门止,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华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宫殿、宗庙的标志。其实原先的华表与我们现在见到的不一样,它是一根木柱,后来演变为在靠近木柱顶部安上短的横木或木板,把它竖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让人书写谏言,或是起到表识作用。这种表柱也叫柜表,因为远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时候花与华是相通的,所以又叫华表。墓前立华表始于战国时的燕昭王,到西汉时已很盛行,但当时也都是木制的。用石柱作华表,直到东汉才盛行,东汉时的石柱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还题刻着“某官职某某神道”的字样。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现了莲花纹因盖及蹲坐的小辟邪。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础、柱顶出现了卷草纹雕饰。宋陵石柱通体都刻有龙纹。由于受宗教的影响,柱顶端也逐渐演变成承露盘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华表上的犼头朝外,表示望君归;华表上的犼头朝里,表示望君出。由于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华表又称“望柱”。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从明孝陵神道到这对华表为止改变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线排列。据说这是为了绕开孙权陵墓,遵守朱元津不迁孙陵,让他为朱元津看守大门的诺言,所以使神道呈弯月形,环抱着梅花山。每到初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艳,宛如一片“香雪海”。

  过了华表,这由南往北排列着的是8个石人,其中4个文臣,4个武将,人们也把它们叫做石翁仲,因此这段路又叫翁仲路。传说翁件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勇猛元比,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镇服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铸了阮翁仲铜像,立在咸阳官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远看见这尊铜像,都畏惧不敢靠近。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铜像、石像通称为“翁仲”了。这些翁仲全部用整块石料雕凿而成,文臣身穿朝服,端庄肃穆;武将披甲戴盔,威武雄壮。这些石人像和前面的石兽同为明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明孝陵主体建筑:金水桥—文武坊门—碑殿—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

  走完3里神道,明孝陵的引导建筑便参观完毕了。接着请大家跟我往北前行,去参观明孝陵的主体建筑。

  首先我们来到了金水桥前,金水桥为三孔石桥,桥面设有栏杆。从金水桥直到方城、宝顶,方向为正南北,建筑按中轴线对称配置。

  从金水桥向北200米,顺坡而上,这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名叫文武坊门。门上嵌有青石碑一方,宽1.99米,高1.07米,阴刻馏金“明孝陵”3个大宇,为曾国藩所题,边饰云龙花纹。现在的大门等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的。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高1.05米,宽0.63米,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内容是保护明孝陵的告示。这块碑是清宣统元年(1920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会衔竖立的。

  进人文武坊正门,是一座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所建的碑殿。碑殿正中竖立着高大的石碑5块,中间一块最为醒目,上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这是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南巡拜谒明孝陵时题写的。意思是赞扬明太祖的功绩胜过了唐宗家祖。这块碑高3.85米,宽1.42米,碑下有座。碑的两侧,还有两块立碑,分别刻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的两首题诗。

  由碑殿向北55米,是享殿。从正门到享殿,地上用巨石铺成一条宽1.6米的御道。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的享殿,殿为3间,檐高3。11米,长11米,进深7米,规模比原来的孝陵殿小得多。殿内挂着的是朱元津与马皇后画像的复制品。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这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称“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均为浮雕图案。

  穿过内红门,走过大石桥,一座全部用大条石筑成的大型建筑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方城。它前高16.25米,后高民13米,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1米,东西两侧有八字墙。方城正中是一个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条深长的隧道,由54级石阶组成,出隧道分左右二石阶,向南登上方城,便是明楼所在。

  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东西长39.15米,南北宽18.40米。南面开拱门3个,东、西、北三面各开拱门一个,楼内地面用方砖铺地。明楼原来是有顶的,现仅存四壁。方城和明楼是明代的创新,明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没有这样的建筑。在宝顶前面建造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楼,其中又夹以深送的隧道,更增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显示出帝王的无比威严。

  方城之后就是宝顶,也叫宝城,只见正面的石壁上横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楷书大字。据说,它刻于民国初年,用以回答游人的提问。宝城是一座近似圆形的小丘,直径约325米到400米,四周围有砖墙,墙以条石作基础,依山就势而筑,高约7米,墙顶厚度2.I米。宝顶之上,树木参天,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地宫就在这宝顶之下。据说,这地宫完全按南京明故宫前朝后寝形式建造。根据专家考证,据陵墓地面建筑的规模估计,这座地下宫殿必定大于北京昌平十三陵中已发掘的第十个陵墓“定陵”。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曾得到发掘,一旦发掘,必将又是一大奇观。

  各位游客:明孝陵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将尽量满足你们。现在清随我一起上车,去游览下一个景点。

南京导游词6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我代表港青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朱,是诸位在华东期间的地接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猪,百年修得同船渡,叫小猪亲切点嘛,哈哈,我们的司机师傅姓梁,看到后脑勺,是不是很像梁朝伟啊,哈哈,是的,我们的梁师傅可是与梁朝伟是兄弟呢,名人都想看吧,但是为了安全起见,等休息的时候,我们在一睹梁师傅的神采吧,我和师傅一起为大家提供各种旅游服务,如果大家在旅游过程当中对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意见或者建议,都尽管提出来,我们将全力以赴帮助大家来解决,祝愿大家在华东能有个美好,难忘的快乐回忆。

  我们的第一站是南京,可能有些朋友是第一次来到南京,对南京的'概况还不是很了解,那么我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于海内外,简称宁,是江苏省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全市面积6598公里,下辖2县11区,常住人口有800万。

  南京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孙中山先生曾赞叹:南京“其位置乃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难觅如此佳境也”。四季如何游玩呢,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

南京导游词7

  南大鼓楼校区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南京大学三大校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陵大学旧址所在地。1952年南京大学由四牌楼迁往鼓楼办学,鼓楼校区也成为南京大学主校区,直至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启用。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坐落在南京市中心区域,位于鼓楼区,与南京市中心鼓楼广场相邻,汉口路将鼓楼校区划为南园、北园,南园是学生宿舍生活区,北园是教学科研区,面积近800亩。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金陵大学旧址所在地,北园金陵苑一带为中华传统风格建筑群,其中的北大楼已经成为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大门)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毛泽东同志当年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题写的。

  (北大楼)

  南京大学北大楼建于1917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A.G.Small)设计,砖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3473平方米。由于诞生于中西文明激烈冲撞和融合的年代,至今我们依然能从它的外观和风格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

  大楼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设计,同时又糅合了西方的建筑风格:中部建有一座5层高的正方形塔楼,将整座建筑分成对称的东西两半;塔楼顶部是十字形脊顶,实际上为西洋式钟楼的变体;楼体由明代城墙砖砌筑而成。

  这些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墙砖以及盘绕其上的爬山虎,让整幢建

  筑显得格外宁静、古朴和厚重,一如它所在的大学和城市。历经百年风雨的北大楼如今是南大人心中的圣地。在翠树掩映的校园中,高高矗立的塔楼犹如一位不朽的守望者,无声地言说诚朴、雄伟、厉学、敦行的校训。这正是召唤余光中先生跨越那弯浅浅的.海峡、回归母校的钟声,也是激荡着每一个南大人心魂的钟声。

  (孺子牛)

  由吴冠中题字,杨振宁题词,熊秉明雕刻的重达5吨的青铜雕塑孺子牛,举行了揭幕仪式。

  座落在南京大学田家炳艺术学院前,长5米,宽1.8米,高2.7米的孺子牛,熊秉明先生形容其仁者看见他鞠躬尽瘁的贡献;勇者看见他倔强不屈的奋起;智者看见他低下前蹄,让牧童骑上,迈向待耕的大地,他是中华民族的牛;他是忍辱负重的牛;他是任重道远的牛。杨振宁评价这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的象征,并提议将其命名为孺子牛。

  (大礼堂)

  建筑仿造中国古代庙宇,砖木结构,地上两层,屋顶主跨为歇山顶,附跨为硬山顶。筒瓦屋面。外墙用明代城墙砖砌筑,砖铭印记至今依稀可辨,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何应钦公馆)

  南京大学外事办公楼。原为何应钦公馆。始建于1934年,抗战期间毁于兵火。1945年在原址重建。历史上有名的斗鸡闸4号,即所谓南朝时达官贵人斗鸡寻欢作乐的斗鸡闸故地。

  (鼎)

  从主干道向西,看到一大鼎,为南大百年校庆时江苏省政府捐赠。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小礼堂)

  南京大学小礼堂原为金陵大学小礼拜堂,由著名建筑师齐兆昌、美国弗洛斯与汉密尔顿建筑师事务所共同设计。堂前同时建一钟亭。后经战乱,钟亭被毁,钟亦遗失。为纪念南京大学建校百年,由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捐资修缮小礼堂;北海经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捐资重建钟亭。

南京导游词8

  【煦园:十二生肖石—寿宁石—鸳鸯亭—桐音馆—俞枪所书诗碑—不系舟—忘飞亭】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前往“总统府”景区最精华的部分煦园参观。请大家跟我往西走。前面有一道粉墙,墙的圆润门上方镶嵌着“煦园”两字。这就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煦园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全园面积仅20余亩。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山叠石点缀其间,显得小巧玲球、秀丽雅静,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

  进入园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假山群,由十二生肖石叠合而成,在这儿,大家不妨一起来寻找一下自己的生肖石。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文要要素之一,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体现的是真山真水,而南方私家园林往往以假山假水来体现园林的自然神韵。这座大假山,在园林构景中起到了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抑景作用,给游人创造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情趣。

  请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块嶙峋峥嵘的太湖石,严然具有皱、瘦、漏、透、丑等特点,请大家仔细辨认,它像汉字中的.哪个字?对!细心的游客已经看出像个“寿”字。我们可在寿字石上留个影,在此预祝各位万事如意,健康长寿。

  游客们:刚才我们看了两组石景,现在我们再来看园中的水景。煦园的园林构筑以水为主体。水体呈南北走向,在建国手法上,为了突破单一狭长的水体,还巧用面防、楼阁将水面自然分割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平面如长形花瓶,使中部形成较开阔的水面,南航北阁遥相呼应,东像西楼隔岸相望,有分有聚,虽分实聚,景致自然和谐。

  煦园的亭台楼阁也布置得十分巧妙。“瓶口”有漪澜阁屹立水中,左右有小桥可渡,南面有石访相对。山上这座金字亭,称为六角亭。请大家往前看,这座飞檐翘角的亭子为双顶,远看好似双亭并立,近看却是混然一体,亭下有山石相衬,造型别致,形影相依,因而称之为“鸳鸯亭”。

  右边平台上的那座建筑,叫桐音馆,是煦园内最大的建筑物,其建筑材料都用桐木。桐音馆是当年洪秀全与部下商议国事的地方,取上下同心,异口同声的意思。在桐音馆北面的一组假山群中,有一块石碑,上有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室”4个大字。据说当年的两江总督秦树少时家贫,却整天坐在溪流中的大石块上专心研读,后来终于功成名就。道光皇帝有感于他潜心钻研的精神,赐“印心石室”4宇,用来勉励后人。

  游客们:酉花园东廊上还有一块非常著名的碑,这就是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据说是从苏州寒山寺中移来的。俞樾,字曲园,是清末著名学者。在诗碑中俞樾告诉我们,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实为“江春”,是后人误传为“江枫”。当然,俞撒在这里无非只是要告诉人们这一事实,并非强调要把“江枫”改为“江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俞秘的严谨治学态度。

  游客们:现在让我们走近小桥,继续参观西花园的景致,前面看到瓶形的水池是人工开凿的,整个水池周长约1866米,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多。池水清澈,水池四周全部用明代城砖驳岸,显得非常古雅。水池的南端,有一座长14.5米的仿木船式石肪。据说这座石舫是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了自己享乐,在清代乾隆十一年建造的。石舫上的“不系舟”匾额是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所题。中国有句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形似横卧花瓶的水池,所暗喻的是天下的老百姓,乾隆皇帝题写“不系舟”3个字,是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康,大清江山犹如不系舟,任凭风吹浪打永不动摇。请大家仔细看,石舫分为前后两舱,卷棚屋顶,造型精巧,形象逼真。有石制跳板可以登舟。石航的尾部有舵,船身用青石做成,船头铺以青砖,船舱顶部是黄色琉璃瓦,两侧嵌有青砖雕花栏板,上面雕刻着牡丹、万年青、卷草、猴、鹿、编福等彩色图案,雕饰极其粗矿、优美,富有浓郁的传统民族特色。石舫门柱上端是形象逼真的两只木雕狮子,这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作品。请大家仔细辨认一下狮子额上的字。对了,它的形状与“王”字非常相似。其实它是天王两字的合写,因为在太平天国时期,所宣传的就是“王乃天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工艺品中,凡狮、虎、龙的额上都刻有“天王”合写字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农民领袖洪秀全的敬仰。

  请大家随着我的手指方向看,他右畔的那座飞檐翘角、玲珑剔透的亭子,名叫“忘飞亭”。檐角有一枝梅花,梅花上停着一只神态欢悦的喜鹊,喜鹊看着自己水中美丽的倒影竟然忘了飞翔。

南京导游词9

  各位游客,大家好!

  (开场语)

  欢迎来到素有“六朝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美誉的南京参观游览。我是江苏省中旅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导,或者小*。我身旁这位是司机*师傅,他的驾驶技术十分了得,请大家放心。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俩可以给大家带来一次美好的南京之旅。

  (南京总括)

  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积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41.3万人,下辖2县11区。

  (地形地貌)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附近东有紫金山,西有清凉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伸,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 (历史沿革)

  南京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定都,分别是: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交通、经济、科教)

  今日南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齐全,

  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南京也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全国六大通讯枢纽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金陵石化、南汽集团、熊猫电子等著名企业实力雄厚、产品畅销国内外。此外,南京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发达,为南京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品牌)

  南京城市品牌众多,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南京的绿化水平全国闻名,森林覆盖率达到23%。南京的市树是雪松,市花为梅花。

  (特产)

  说到咱们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与“吃”、“喝”、“玩”、“穿”相对应的四大特产:盐水鸭、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锦。

  (著名风景区)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东以钟山风景区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风景区为看点;南以著名的秦淮风光带为主打;北以沿江风景区为主,包含了长江大桥、阅江楼和静海寺等景点。

  (结语)

  集山、水、城、文为一体的南京,山川形胜,虎踞龙蟠,大

  气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

南京导游词10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到了明代,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上千。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南京导游词11

  各位游客,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的明孝陵。明孝陵始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1382年葬入皇后马氏,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取名孝陵,一说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另一说是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故此陵明代称“孝陵”,到清代始称“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区别。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伸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

  原大金门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

  过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城内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6.7米,下面的碑趺高2.08米,称赑屃,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这块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明碑。碑文是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全文有2746个字,共分为七部分,一、叙述其身世,出生句容大族;二、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平定天下,登基称帝、册中宫、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废中书、设六部,亲掌兵权;五、重人才、建国学;六、生活简朴,嘱死后与马氏合葬孝陵;七、皇族子女57人名号及144句四言颂词一篇,碑文是对朱元璋一生的高度评价。“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志。朱棣在大书特书朱元璋功绩的背后其实是在大树特树自己的威信,以此表明继承皇位的正统。他原本在南京东郊的阳山派上万民工凿了一块巨大的碑材,其碑帽、碑身、碑座如果相加高达72米,因为过于巨大无法搬运因而弃之未用。

  走过御河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每组四只,两立两蹲。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传说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辽阔,国家西域安宁;大象则是象征国泰民安,民心顺服;麒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瑞兽,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这种动物是马,象征对帝王的忠诚。在神道两侧安置这些石兽的主要目的一是表记朱元璋的功绩,二是展示大明的国力昌盛,三是祈望镇妖辟邪。

  走过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对望柱,望柱又称华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称陵表。在这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从这里开始,神道开始拐向正北方向。翁仲路上有两对武将,身穿盔甲,手执金吾,身材魁梧;两对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肃穆。他们分别是一对青年的,一对壮年的,预示着大明江山后继有人。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原门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现在看到的这座棂星门是根据史料在2007年修复的。这是谒陵时通行的礼仪之门。

  在石象路东侧,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围绕梅花山转了一个弯。原来这座山是东吴时孙权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正好成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南京著名的赏梅基地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从这里开始,建筑依照中国传统,坐北朝南,中轴对称。

  顺坡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陵宫的大门。它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尽显皇家的气派。这座门是1988年根据史料重修的大门,在门前在墙外的东侧,有一座特别告示碑,立于宣统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国文字书写,内容是告诫游人要保护孝陵。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就来到了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大门,因大门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清同治年间将毁坏的大门改建为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是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执政之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谒陵时题“治隆唐宋”,借此笼络人心。作为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还有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上面有两江总督陶岱以及江南织造郎中曹寅所书的记录。

  这座建筑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旧址,可以看到原有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高三米,三层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各处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殿宇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来的56个巨大的石柱础,每个的直径都有0.91米,看到这里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享殿是多么的壮观。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

  经过内红门,走过升仙桥,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过方城正中54级甬道,迎面就是宝城的南墙,正面可见用十三层条石垒筑,上书“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毁于清代太平天国的战火,仅存四壁,2009年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成,已修复上午明楼于2009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十九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

  方城后面就是宝顶,它是一个直径325---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马皇后埋葬的玄宫。宝城就是围绕宝顶周长约1100米的砖城。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了。

  今天在明孝陵的东侧还保存有明太子朱标的东陵遗址,在当年明孝陵陵区钟山之阴还建有数座明代功臣墓。

  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墓形制最初为秦汉时的方上,代表陵墓为陕西的秦始皇陵,唐代改为依山为陵,代表陵墓有陕西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唐乾陵,宋代帝王陵为规模比较小的方上,明代朱元璋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式。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灭亡,前后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余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炆没有陵墓。诸多的明代陵墓遗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观赏之处。

  中国古代陵墓作为中国文化的遗存,为后人研究与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参观就要这里结束,感谢大家对我的导游工作的配合,欢迎您再次游览明孝陵!

南京导游词12

  нанкин известен как "столица братства" на море и за его пределами, являетсяпровинциальным центром провинции цзянсу, политическим,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м икультурным центром провинции. Общая площадь города составляет 6 598 кв. км, апостоянное население - 7 741,3 тыс.

  нанкин расположен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части нижней части реки янцзы, главнымобразом, рельеф бассейна холмов, на востоке возле города есть гора цзыцзинь, назападе есть гора цинлян, на юге есть гора бычьей головы, на севере есть гораЦися. гора цзыцзиньшань простирается с востока на запад и проходит черезнанкинский город, нанкинский город к северу от города сформировали две системыводы, на юге - река цинь Хуайхэ, на севере - река цзиньчуань. Кроме того, навостоке нанкина и на западе страны есть озеро сюаньхуэй и озеро мо сянь, как двеблестящие жемчужины. переплетение гор и воды вместе создает рельеф местности,великолепный город нанкин.

  из - за кольца воды в Нанкинском городе горы, с древних времен это место,где воины должны бороться. В 472 году до нашей эры, впервые здесь был построенгород, также есть и первое название нанкина "Вьетнам город". с учетом того, чтогород был построен в Нанкине, прошло почти 2500 лет. древний город нанкин имеетглубокие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и культурные корни, является одной из четырех древнихстолиц нашей страны. здесь династия мин: дун у, Дунцзинь, Сун, ци, лян, чэнь, атакже последующие Нантан, мин - чжи, тайпин тянь и Китай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поэтомунанкин также известен как "древний город шести династий", "столица десятидинастий". династия династий и династий оставила нанкину много имен, таких, как:цзиньлин, фураж, цзяньинь, цзяньган, цзяньнин, Шэньчжоу, цицин, тяньцзинь идругие, некоторые имена сохранились до сих пор как названия Нанкина. нанкинполучил название от династии мин в начале года, когда нанкин по имени Тяньфу,чжу юаньчжэнь Чжан намеревался перевести город в открытый, будет переименован впекин, Тяньфу назвал нанкин, а впоследствии страна, хотя и не переехал, ноназвание нанкина остается неизменным. новая история китая началась в Нанкине, атакже закончилась в Нанкине. в 1842 году цинск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подписало сбританскими агрессорами первый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истории Китая неравноправныйдоговор - Нанкинский договор. в1949 году 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нанкина Народно -освободительной армией Китая ознаменовало собой вступление китая в новую эпохусоциализма.

  сегодня нанкинск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 шоссе, авиация, водное сообщение,трубопроводы и другие виды транспорта являются полностью транспортным узлом ввосточном районе Китая. в Нанкинско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м аэропорту лукоу открытывнутренние и внешние авиалинии, охватывающие 45 городов страны, а также ЮжнуюКорею, Японию, Таиланд и Сингапур. нанкинский порт расположен в нижнем теченииреки Янцзы по золоту, и в настоящее время он охватывает почти 50 стран ирегионов на пяти континентах. В последние годы нанкин город осуществилбеспрецедентные масштабы городск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нанкин 2 - й мост Янцзы,нанкин 3 - й мост Янцзы, базальту озера тоннель, девять Хуашань тоннель, Сай -Хунцяо мост мост, крупнейший двухэтажный мост в Восточном Китае, пять этажныхразвязок и так далее были построены, что значительно повышает транспортныевозможности города, и еще больше оптимизировал инвестиционную среду Нанкина.

  Нанкин - единственный город, который развивается через реку в нашейпровинции. он заним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место в приморской провинции, вдоль реки,вдоль открытой структуры, является важной комплекс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й базой ввосточной части китая и одним из шести основных узлов связи в стране. Внастоящее время сформировано четыре опоры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нефтехимия, сталь,автомобили". В последние годы в нанкине были достигнуты заметныевнешне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результаты, Непрерывно 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лась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структура, заметно возросла доля третьей отрасли в ВВП. "цзиньлин нефтехимия","Наньцзин груп", "панда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 другие знаменитые предприятия имеютмощную силу, продукция имеет рыночную привлекательность как внутри страны, так иза рубежом, Группа су Нин стала ведущим торговым предприятием и частнымпредприятием Китая, имеет высокую репутацию в отрасли. В то же время, нанкинявляется крупнейшим городом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ч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в стране,научно -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ская Сила сильна, комплексная сила уступает только пекинуи шанхаю. образование, научно - техн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е заложили прочную основу дляустойчив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нанкинской город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нанкинский город бренда много, несколько раз был оценен как десять лучшихгородов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городская среда комплексной иблагоустройства города,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парк и город, лучший туристический город вкитае, экологический образцовый город и так далее. нанкинский уровень озелененияизвестен по всей стране, лесной покров достиг 23%, леса и города играют активнуюроль в улучшении окружающей среды и климата. Нанкинское городское дерево - кедр,а рыночные цветы - цветы сливы.

  Говоря о нашем Нанкине, приходится упомянуть четыре конкретных продукта,которые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т ? есть?, ? пить?, ? играть? и ? одеваться?: соленая утка,чай с дождями, камни и облака. соленая утка с тонким мясом и свежим вкусомявляется знаменитым продуктом, популярным среди китайских и зарубежных туристов.чай с дождем является одним из десяти знаменитых китайских чаев, чай с крепкимканатом, как сосновая игла, чай с водяным ароматом. дождевой камень формируетсяв конкретных геологических условиях, красивая текстура, великолепная фигура,является драгоценным предметом яшмы. юньцзинь - - дань двух династий мин и Цин,яркий цвет, как заря, и Сун Цзинь в сучжоу, и шуан в Чэнду.

  древняя история родила нанкин богатейшие туристические ресурсы, восток отгоры чжуншань пейзаж в основном, включает в себя чжуншань, мин Сяолинь, храмлиньгу и "Жемчужина воды" базальт озера, западно - и Каменный город пейзаж точкизрения, на юге знаменитый пейзаж цинь хуайя является основным ударом, в то времякак город нанкин фольклорных настроений; на севере вдоль реки пейзаж главнымобразом, содержит мост Янцзы, просмотр здания реки, храм Цзинхай и другиедостопримечательности, эти четыре достопримечательности вокруг основного городаНанкин неделю, связи между собой, стена династии Мин перистых проходов, в связис тем, что в китае и за рубежом сформировался знаменитый город стеныпейзажа.

  нанкин, в котором собраны горы, вода, город и вэнь, и горы, и горы, и горы,и горы, и горы, и горы, и горы, и горы, и реки, и реки, и большие и большие, ибольшие, и большие, и большие, и большие стены, 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е, икультурное процветание, и лес, и деревья зеленеют, встречает гостей с восемьюсторон с широкой душой.

南京导游词13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景点是雨花台。

  雨花台,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南端,是一处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参观游览胜地。

  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

  雨花石因为色彩艳丽,又有各种生动形象的山水、花鸟、鱼虫、奇花异卉等图案,形状也丰富多样,有球状、饼状、卵状、核桃状等,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常被用作案头、茶几、书架上的摆设;大块的`雨花石经加工后,还可成为项链、鸡心、领带结等雨花石巧件。其实早在5000多年前,当地已开始将雨花石作为装饰品了。在鼓楼北阴阳营的氏族公共葬地,发现死者的口中和身旁有雨花石。我国著名的现代画家徐悲鸿、敬爱的周总理也都曾对雨花石情有独钟。

  【陵园广场烈士雕塑群像】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烈士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主席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由1题写。

  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1题写。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

  雨花台,三国东吴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时,佛教盛行,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因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为江南著名风景游览胜地。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近年来,新、复建了雨花阁、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马冢、甘露井、曦园、怡苑、梅岗等20余处名胜古迹和楼台亭阁馆。如今,这里有气势雄伟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群,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应时的花草,以及驰名中外的雨花石和闻名遐尔的雨花茶等,已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热忱欢迎国内外宾客前来观光游览!

南京导游词14

  方山既是一个风景如画、植被丰富感受自然的绝佳之地,方山植被繁茂,植被覆盖面极高,除大面积茶木外,另有榆树、栗树、檀树、桨王树、榉树等繁多树种的林木,自然生态环境至今保护完好,是难得的天然大氧吧。方山的土地由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紫色沙壤土,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林木茂盛,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这里空气清新,晨雾弥漫,造就了特殊的茶叶内质,在唐朝时期方山紫雾茶就闻名全国了,近年来,方山紫雾在制作工艺中,

  方山植被繁茂,植被覆盖面极高,除大面积茶木外,另有榆树、栗树、檀树、桨王树、榉树等繁多树种的林木,自然生态环境至今保护完好,是难得的天然大氧吧。 方山的土地由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紫色沙壤土,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林木茂盛,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这里空气清新,晨雾弥漫,造就了特殊的茶叶内质,在唐朝时期方山紫雾茶就闻名全国了,近年来,方山紫雾在制作工艺中,采用现代的生物工程技术,在加工过程中充分利用鲜叶内物质的生化反映,使历史上的名茶—方山紫雾茶的品质特征,在现代的芽茶产品中独僻蹊径。色泽翠绿、自豪藏而不露、汤色明清、香气清爽、滋味甘酣、叶底嫰绿整齐,在玻璃杯中冲泡时,芽头在玻璃杯挺直竖立,在杯口象倒挂的翠针,在杯底芽尖朝上直立,象雨后春笋,在杯中三上三下,浮动不止,清汤绿叶栩栩如生,既是一种高级饮料,又是一种艺术欣赏品。

  “方山紫雾”以品质优良闻名于世,优秀的品质来自于严格的原料选择和工艺操作。方山紫雾茶的制作经过鲜叶采摘——摊放——杀青——初烘——摊凉——整形——足焙——筛分——包装九道工序,全部工序皆用手工完成。清明前后,采摘生长在方山山顶的福鼎大白毫的单芽,芽头要求肥壮重实,芽叶未伸展而匀称,无细瘦芽、肉伤芽、虫伤芽、开口芽、紫芽叶、红芽叶、空心芽,单芽的比例应符合特级≥90、一级≥85、二级≥70的标准。需要花费大批采茶姑娘整日的劳作,正应了唐代诗人皇甫冉采茶诗的描述:“采茶非采绿,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方山上创办于1982年的茶场,现有可采摘茶园400亩,年产干茶1000公斤,紫雾茶在全区首批获得了QS食品安全认证,在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于20xx年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认定证书,并于20xx年被认定为有机转换产品。在最近8年的全市地方名茶评比中,紫雾茶先后2次获金奖、6次获银奖。在春茶大量上市的季节,紫雾茶尽管每斤售价在1000元以上,却仍供不应求。日前,某五星级酒店派人到该茶场购买一批茶叶,茶场没有现货,酒店毅然要先付货款,等有货再提,可见紫雾茶的珍贵了。

  在方山紫雾茶的产区,我们看到的天池后的那一片茶园是品质最高的一块,因为这里是典型的火山紫色沙壤土质,茶叶吸收了土地中大量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再加上此处地势较高,终年紫雾缭绕,水汽充足,茶叶吸收了天地之气因而色泽翠绿,幽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尤其珍贵,算得上是紫雾茶中的极品。

  杭州虽有虎跑泉泡龙井茶的双绝,却比不上我们脚下方山天池水泡极品紫雾茶的享受,因为天池水泡极品紫雾茶不但可以品茶香、水韵,更可以吸收水与茶中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极为有利。明代茶道高手卢仝的`“七碗茶”诗,可谓是对池水泡紫雾茶最好的形容,“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

  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腋下习习轻风生”, 想找一找暇散的时光,拾一份从容的心情,用一池清水泡开淡淡的紫雾,品到美妙处,那种欲说还休的感觉,恐怕自有一番趣味吧!为进一步挖掘“方山紫雾”养生健康价值,迎合市场需求,茶场开发了系列茶产品:紫雾茶粉、茶豆腐、茶叶面包、茶叶面条、茶叶食用油等系列紫雾茶产品,产品问世后,立即受到人们喜爱,成了南京云锦、雨花石、盐水鸭等名特产之后的又一土特产。

  在方山脚下还有一个叫方前村的小村庄,该村村民家族繁盛,人丁兴旺,村民普遍长寿,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甚至出现百岁以上的老寿星,老人们具有明显的三无特征,即无心脑血管疾病,无癌症患者,无疾而终,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据研究,该村村民长寿的秘诀就在居民长期饮用紫雾茶,用此泉水炮制当地著名的紫雾茶,更是清香沁人,入口甜美、爽口,回味无穷,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紫雾茶含丰富多种茶多酚,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据有关资料显示,紫雾茶中的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裨益。因此饮用此茶的居民多长寿,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老人精神矍铄,身体健朗。

  各位如果想尝试一下,不妨去天池旁环境优雅的“紫雾茶馆”去感受一番吧!

南京导游词15

  中山陵亲爱的朋友们,来到历史文化名城,一定要去看看该地区最著名、最有特色的景点。到了南京,如果不去中山陵,只能看到南京的一半。虽然南京号称:“六朝古都”拥有“金陵四十景”等等,但中山陵无疑是最具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名胜之一。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人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朋友称他为“孙逸仙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使用了"中山桥"他的别名,所以他在中国被尊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象山县翠横村。他野心不大,在檀香山、香港等地读书。毕业后在广州澳门行医。后来弃医从政,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了中国同盟会,被选为并提出了“驱逐满洲、恢复中国、建立人民国家、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理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从那以后,我经历了“袁世凯窃国”第二次革命民族保护运动保护法运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总统。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把旧的三民主义发展成新的三民主义,并“提出:联俄共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年11月,应冯玉祥邀请,北上商讨国家计划,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操劳过度而死。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视野开阔,气候壮丽,是修建陵墓的好地方。你可能会问;孙先生生于广东,死于北京。他一生都在为革命奔走。他为什么选择南京作为他的安息地?

  据说早在1912年孙先生就任临时会长时,灵谷寺僧就曾向他推荐过这首曲子。平川前,清逸后”风水宝地。当年3月31日,中山先生为了南北和平统一,毅然辞去总统职务。四月初的一天,他和胡、等人在明陵打猎,来到现在陵墓所在的地方休息。孙先生环顾左右,对左右说,以后我死了,我要向百姓要这块地安葬(再过一天我死了,我要向百姓讨一块地安顿我的尸体)。当然,紫金山风水的气势不是孙先生决定的根本原因。孙先生临终前问:“我死后,可以葬在南京紫金山脚下。因为南京是临时政府成立的地方,所以我不忘辛亥革命。"所以,虽然孙先生在南京呆的时间不长,但南京对孙先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作为墓地,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

【南京导游词】相关文章:

南京的导游词04-17

南京导游词07-16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04-11

南京景点导游词02-18

南京高淳老街导游词01-26

南京旅游导游词02-05

南京的导游词15篇07-21

南京的导游词13篇07-22

南京导游词(15篇)12-12

南京瞻园导游词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