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观后感>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4-11-12 14:16:29
  • 相关推荐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经典的教育电影,是张艺谋导演于1999年拍摄的《一个都不能少》。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主人公是一名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以其真诚质朴的表演,演绎出感人的故事,看过之后我感悟颇深。

  电影的主人公魏敏芝只有13岁,小学毕业,没有上过初中,因为高老师请假回家探病才来到了水泉小学做代课老师,这里地方偏僻,辍学情况非常严重,每年都有学生辍学,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现在只剩二十八个。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的话也不听。学生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不听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捣乱,弄得教室里乱哄哄的。她不顾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走。

  班里有一个名叫张慧科的同学,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辍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茫茫人海里的寻找。到了陌生的城市,她遭遇了连连碰壁,吃的是剩饭,喝的是路边水龙头的自来水。晚上,要么睡在路边,要么睡在拥挤的车站里。她写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却又写错了,听说电视上找人快,又在电视台等了一天半,每个人经过都问一声“你是台长吗?”她不辞辛苦、风餐露宿地想尽一切办法把他给找回来,只为坚守“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及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终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找回了张慧科,并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得到了大量的粉笔和文具。

  严格来说,魏敏芝不算老师,她只是水泉小学的高老师临时找来看管学生的,但就为高老师临走时交代的“一个都不能少”,她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认真。尽管她不懂教学,但“责任”——这个教师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却在她身上得到了最朴实无华也最完美的体现。她可以为找回学生而义无反顾,可以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粉笔,她将一切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她的质朴和执着让人感动。

  并且,令我感动的还有水泉小学原来的老师高老师。在半年没有发工资,没有钱买粉笔,把仅有资源耗尽的情况下也对二十多个学生不离不弃;即使面对母亲病危在床不得不赶回家探望的情况下,他仍对学生放心不下,叮嘱魏敏芝好好看管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即使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然愿意付出五十块作为魏敏芝的代课酬劳。高老师工作态度之认真,对学生就学的坚持,对山区教育的不离不弃,令我动容。其中,在学习委员张明献的日记里,写着高老师有多珍惜有限的物资,再小的粉笔头,高老师都舍不得扔掉这一段更让我感动。日记内容大约是:我记得有一次,我把一个已经拿不住的粉笔头丢到墙角,高老师又把它捡回来,他用两根手指的指甲捏住,在黑板上又多写了一个字,最后的一笔是高老师用大拇指抹上去的。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触很大,我告诉自己,要向里面的主人公魏敏芝老师学习,学习她坚定的信念及作为一名老师神圣的责任感,不断锻炼自己,以后争取成为一名好老师!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2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经典的教育电影,是张艺谋导演于1999年拍摄的《一个都不能少》。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主人公是一名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以其真诚质朴的表演,演绎出感人的故事,看过之后我感悟颇深。

  电影中的女主角,名为魏敏芝,当时年仅13岁,仅受过小学教育,并未升入初中。她被安排到水泉小学暂时担任代课教师,这一决定源自原教师高老师的休假,高老师因探望生病的家庭成员而离开。水泉小学地处偏远地区,面临严重的辍学危机,每年都有学生选择放弃学业。学校最初有大约四十余名学生,但如今只剩下二十八人。高老师在离任前反复告诫魏敏芝,务必确保每个学生都不被带走,一个也不能少。面对这份艰巨的任务,魏敏芝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来维护教学秩序。她要求学生们反复抄写课文,并每日核对人数,对企图将学生带离的任何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态度,甚至无视村长的建议。由于她年纪较小且缺乏教学经验,学生们对她并不买账,有人故意挑衅,导致课堂混乱。对此,魏敏芝并未采取正面干预,而是坚守在教室入口处,直到规定时间才允许学生离开。

  班里有一个名叫张慧科的同学,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辍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茫茫人海里的寻找。到了陌生的城市,她遭遇了连连碰壁,吃的是剩饭,喝的是路边水龙头的自来水。晚上,要么睡在路边,要么睡在拥挤的车站里。她写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却又写错了,听说电视上找人快,又在电视台等了一天半,每个人经过都问一声“你是台长吗?”她不辞辛苦、风餐露宿地想尽一切办法把他给找回来,只为坚守“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及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终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找回了张慧科,并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得到了大量的粉笔和文具。

  严格来说,魏敏芝不算老师,她只是水泉小学的高老师临时找来看管学生的,但就为高老师临走时交代的“一个都不能少”,她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认真。尽管她不懂教学,但“责任”——这个教师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却在她身上得到了最朴实无华也最完美的体现。她可以为找回学生而义无反顾,可以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粉笔,她将一切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她的质朴和执着让人感动。

  并且,令我感动的还有水泉小学原来的老师高老师。在半年没有发工资,没有钱买粉笔,把仅有资源耗尽的情况下也对二十多个学生不离不弃;即使面对母亲病危在床不得不赶回家探望的情况下,他仍对学生放心不下,叮嘱魏敏芝好好看管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即使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然愿意付出五十块作为魏敏芝的代课酬劳。高老师工作态度之认真,对学生就学的坚持,对山区教育的不离不弃,令我动容。其中,在学习委员张明献的日记里,写着高老师有多珍惜有限的物资,再小的粉笔头,高老师都舍不得扔掉这一段更让我感动。日记内容大约是:我记得有一次,我把一个已经拿不住的粉笔头丢到墙角,高老师又把它捡回来,他用两根手指的指甲捏住,在黑板上又多写了一个字,最后的一笔是高老师用大拇指抹上去的。

  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敬意。我决心以片中的魏敏芝老师为榜样,学习她那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和作为教师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我将不断磨练自我,矢志不渝地提升专业素养,期许未来能有朝一日成为像她一样优秀的教育者。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相关文章:

动画电影《冰雪奇缘》电影观后感09-08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5-23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6-10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3-16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范文08-30

(精品)《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7-08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精选15篇)12-07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3篇02-23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5篇03-31

电影的观后感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