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观后感>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4-10-28 14:16:08
  • 相关推荐
(优秀)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7篇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1

  二月十日,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上海博物馆。那天天空下着雨,我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终于到达了博物馆大门前,我看到博物馆的外形,就像一个古代大鼎,我想里面一定很好看。

  博物馆共有4层建筑,里面拥有很多精品馆藏,汇集了中国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尤其以古代青铜器、书法、绘画更具特色,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作品堪称镇馆之宝。

  馆内一楼为古代青铜馆,二楼为古代陶瓷馆,三楼为古代书法绘画玺印馆,四楼为古代玉器、钱币、明清家具馆。整幢楼气势磅礴,上圆下方的形状寓意为“天圆地方”,我们从四楼到一楼依次参观。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古代钱币馆,我从中了解到钱币的起源,从最开始海贝到刀币、铜钱、银锭等金属钱币,它们形式多样、造型奇特,有的像武器形状的刀币、外圆内方的开元通宝、各种制作钱币的陶范,还有让我震惊的钱树……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见了许多外国友人,他们很认真地欣赏着每件藏品,我想这些宝贝不仅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它们代表着中国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继续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2

  利用周末放假的机会,我和同学游览上海著名景点。此次我们所前往的,是位于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的上海博物馆。众所周知,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建馆以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各种展览115个。其中有的是反映馆藏特色,如“明清书法展”、“丝织刺绣印染工艺展”等;有的是反映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成就,如“文物博物馆10年成就展”、“刘靖基捐献书画展”等;有的是各省市博物馆来沪展出的珍藏文物展览,如“敦煌艺术展”、“湖北省出土战国、秦汉漆器展”等。现在的上海博物馆已对公众免费开放,此消息一出更受到了身处世界各地中外旅客的一致追捧,造福了大众,更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展会时间,这次所展出的,是以整个新西兰最大的毛利部落为主题,塔胡部落为中心展开的展会。这次参观并没有以整个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参观,展品将毛利人日常的狩猎、捕钓、编织、雕刻技艺,以及和他们戚戚相关的神圣仪式直观地演绎给观众。在展出的文物中,除了用传统毛利工艺加工制作的武器、吊坠、神器等物品外,也有毛利人与西方人接触以后利用他们带来的新资源。如金属等,制作的物品。毛利艺术是活着的艺术,他们的文化艺术也在适应历史潮流中不断演进、变化。在今天,新西兰人仍然对毛利文化与社会习俗存有敬意,可见毛利文化与我们当今社会的民族文化之间还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古代青铜馆和中国古代雕塑馆。一进入青铜馆,馆内古色古香的深墨绿色色调,古朴典雅的木质展柜,以及灯光照明所营造出的气氛,无一不散发出浓郁的青铜时代的文化气息。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不同时期的青铜器,都反映出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而中国古代雕塑馆的气氛热烈而庄严,它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使人有流连于石窟寺的特殊感受,640平方米展厅中的120余件展品上起战国、下至明代,体现出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整个展室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从北魏佛像的飘逸俊秀、到北齐和隋代佛像的优雅洗练、生动传神;从形态丰满、姿态优美的唐代造像到清新秀丽、富有世俗情态的宋代菩萨像,观众可以体察到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与中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

  来到二楼,位处二楼的是中国古代陶瓷馆和暂得楼陶瓷馆。中国古代陶瓷是上海博物馆知名的收藏特色之一,馆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成熟的青瓷,还有人们熟知的唐三彩竞相争艳,给人以美的享受。暂得楼陶瓷馆展出的是从晋唐至清末的作品,其中以清代官窑瓷器为大宗,尤其是那成对陶瓷佳品更是让人赏心悦目。

  接着我们来到三楼,三楼的展馆是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和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涌现出书法家丰富多姿的个性风格和书艺流派;形式丰富。类别多样的印章展品,则观众展示了中国印史的悠久历程和各个时期印章的不同风貌及其深厚的艺术内涵;还有就是从唐代至近代,各种绘画门类均体现出了中国绘画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位于四楼的上海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居馆和中国古代玉器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相互融汇、共同创造的。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化。馆内暖色的基调配合新颖别致的陈列设计更显独特,让人仿佛进入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感受到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历代钱币馆充分展现了中国货币发生、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在浅灰色的基本色调的衬托下,更凸显它的悠远古朴、千姿百态;而走进中国明清家具馆,就犹如步入中国明清时代的园林宅第,颇有种高雅脱俗的味道;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代社会,玉不仅被用于装饰,而且是财富、权力的标志,又是统治者祭天祀地、沟通神灵的法物。玉器馆内件件的古玉器突显晶莹润泽的气色,图案纹饰更是纤毫毕现,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玉器文化高贵典雅、巧夺天工的艺术特征。

  上海博物馆,就是一个我国古代文化历史发展的缩影,在这里我们不光能大饱眼福,更能感受到千年以前的文化艺术气息!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是国际经济中心,充满了根式各样现代化的先进设施,人人都在为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非常之快。他们生怕自己会被竞争者赶上甚至超越。所以,这个城市充满了喧哗、硝烟和永远忙不完的事物!空气仿佛变得凝重,生活变得越发压抑让人抓狂!当你心情不好却又不知去哪散心的时候,不妨就来博物馆。馆内柔和的灯光、宽阔的场地都会让你烦躁的心情舒缓很多,仿佛一切的压抑都能在这得以烟消云散,时间就在这一刻选择了凝固不前,让人们身心愉悦、留恋忘返!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参观好整个上海博物馆出来已经4点多了,我们都感叹时间过得很快,此次的上海博物馆参观之旅很成功!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大家一起进行此类的观光之旅,学习、感受到更多!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3

  今天,我与爸爸妈妈一同来到了大城市上海。第一站,我们便到了有名的上海博物馆。

  今天的展览有很多,如:“古代青铜展”,“毛利人的世界展”,“古代陶瓷展”。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古代陶瓷展”中的那只“二管梅瓶”与那个做陶瓷的演示模具了。

  刚走进展厅,一股股凉风往我身上吹来,看着那一个又一个呈蓝色与白色相间的青花瓷,我似乎觉得青花瓷让人感到一阵又一阵强烈的孤单与寂寞,具有人们都无法探知深不可测的`秘密。这时,我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只“二管梅瓶”的前面,这只梅瓶从上到下都是蓝色,在蓝色中隐隐约约的让人看到有一些微微的紫色,最特别的就是它那个纯白色的壶口了。一般的青花瓷只有一个壶口而这只梅瓶的壶口却有两个并呈双交状看上去就像一个英文字母X。

  再来说说古代人民是如何造出瓷器的吧!古代的人可聪明了,在那时人们已经学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物品了,陶瓷也是。人们现在山上采集一些特殊的泥土放在木板上加水捣糊,再做出一个模子在窑坑中烧制,再拿出来裹上釉与在瓶上画上想画的图案在高温中烤硬即可。

  我们中国历史悠久,而我们的子子孙孙正在淡忘么多的历史于文化,我们一定要记住中国的历史,不能让这些文化失传呀!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4

  昨天,我们一起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历时三个多小时,勉强看完。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有不少外国人,他们瞪大了自身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他们叹为观止。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身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可是,当我们仔细的、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我们的历史时,我们会吃惊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却也有着令人诧异的遗憾!

  也许,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那些老外“喝一壶的”。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细细的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遗憾,那就是他们没能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骄人的成就。整个上海博物馆,没能看到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佳绩,所感受到的只是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我想,也许国内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这样吧。为什么他们没有能在其他方面创造出可以与以上领域相媲美的奇迹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到底是谁束缚了我们伟大祖先的思想?是谁导致了我们有极少的机会学习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除了王朝、政府、皇权、桎梏思想的'酷刑,还有什么?孔子、李斯、秦始皇、汉武帝、董仲舒、隋文帝、程朱理学、八股文、康雍乾文字狱。这所有的一切,湮没了我们的百家思想,更葬送了我们祖先在其他领域的开拓机遇。所有人,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被儒教思想束缚着。光宗耀祖、身世显赫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动力。青铜器,无非是奴隶主贵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无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雕刻,无非是统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书法和绘画,无非是那些读书人予以扬名天下的途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无非是文人们借以“含沙射影”、抒发心中苦闷的媒介。这么一想,我们会猛然发觉,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大多却是娱玩观赏之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伟大的发明,开创性的理论,泽被万世的思想,却少之又少。就连我们引为为豪的四大发明也只能称得上是工艺发明,最多可以认为是技术创造,却也不是科学史上划时代之作。

  由此可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重视程度,和一个社会的风气,以及人们由此形成的思维习惯休戚相关。我们的祖先从汉代的开始接触火药,到唐代在战场上的牛刀小试,再到明清时代在军事上的大批量使用,其间竟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时间。而在西方,同一样东西却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重视和发展,以至于后来利用中国人传给他们的火药做成了自身的坚船利炮,把一个泱泱大国打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火药仅仅是中国古代所有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那,是什么阻止了这些技术的发展?诚然,不是我们的祖先比外国人的祖先笨,而是因为他们早已被那些所谓的“正途”思想束缚的寸步难行。

  也许,没有必要为我们五千年的文明过于自豪。过长的发展历史也许是一种不幸,始终被一种阻碍先进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宗教”式思想所统治是这种不幸降临的源头。世界四大文明最后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仅存于世,现在却也是伤痕累累。在我们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最近几个世纪,没能出现一批划时代的,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成果,是我们的遗憾,它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两个世纪全面落后于西方列强的局面。中国人不应该怕暂时的落后,自由的思想氛围、开放而富有开拓气息的社会、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国民素质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一切束缚国人思想的力量都不应在当今时代产生和存在。我们已经失去了几千年的发展机会,此时不进,更待何时?

  因此,我们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仅仅能证明一点:我们华夏民族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身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但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5

  昨天,我们一起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历时三个多小时,勉强看完。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有不少外国人,他们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他们叹为观止。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己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可是,当我们仔细的、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我们的历史时,我们会吃惊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却也有着令人诧异的遗憾!

  也许,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那些老外“喝一壶的”。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细细的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遗憾,那就是他们没能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骄人的成就。整个上海博物馆,没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佳绩,所感受到的只是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我想,也许国内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这样吧。为什么他们没有能够在其他方面创造出可以与以上领域相媲美的奇迹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到底是谁束缚了我们伟大祖先的思想?是谁导致了我们有极少的机会学习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除了王朝、政府、皇权、桎梏思想的酷刑,还有什么?孔子、李斯、秦始皇、汉武帝、董仲舒、隋文帝、程朱理学、八股文、康雍乾文字狱。这所有的一切,湮没了我们的百家思想,更葬送了我们祖先在其他领域的开拓机遇。所有人,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被儒教思想束缚着。光宗耀祖、身世显赫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动力。青铜器,无非是奴隶主贵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无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雕刻,无非是统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书法和绘画,无非是那些读书人予以扬名天下的途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无非是文人们借以“含沙射影”、抒发心中苦闷的媒介。这么一想,我们会猛然发觉,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大多却是娱玩观赏之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伟大的发明,开创性的理论,泽被万世的.思想,却少之又少。就连我们引为为豪的四大发明也只能称得上是工艺发明,最多可以认为是技术创造,却也不是科学史上划时代之作。

  由此可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重视程度,和一个社会的风气,以及人们由此形成的思维习惯休戚相关。我们的祖先从汉代的开始接触火药,到唐代在战场上的牛刀小试,再到明清时代在军事上的大批量使用,其间竟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时间。而在西方,同一样东西却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重视和发展,以至于后来利用中国人传给他们的火药做成了自己的坚船利炮,把一个泱泱大国打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火药仅仅是中国古代所有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是什么阻止了这些技术的发展?诚然,不是我们的祖先比外国人的祖先笨,而是因为他们早已被那些所谓的“正途”思想束缚的寸步难行。

  也许,没有必要为我们五千年的文明过于自豪。过长的发展历史也许是一种不幸,始终被一种阻碍先进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宗教”式思想所统治是这种不幸降临的源头。世界四大文明最后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仅存于世,现在却也是伤痕累累。在我们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最近几个世纪,没能出现一批划时代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成果,是我们的遗憾,它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两个世纪全面落后于西方列强的局面。中国人不应该怕暂时的落后,自由的思想氛围、开放而富有开拓气息的社会、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国民素质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一切束缚国人思想的力量都不应在当今时代产生和存在。我们已经失去了几千年的发展机会,此时不进,更待何时?

  所以,我们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仅仅能够证明一点:我们华夏民族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6

  “哇!这么长的队伍,什么时候能排到啊?”我无奈地对父母说。终于等了恍如“七七四十九天”,我们来到队伍最前,根据计划直奔四楼。

  嘻嘻,我们计划的不错,四楼人少。首先我和爸爸妈妈参观的是钱币馆。这些钱币都是古代的,包括公元前,三国时期,唐、宋、元、明、清等古时候朝代所使用。别看我们现在的硬币是完整的圆,纸币很新,和古代钱币区别大着呢!我走进展馆,第一个看到的钱币是——长方形的,扁扁平平,还参差不齐!嗯…下面的几个钱币准会让你大吃一惊:

  蚁鼻钱:名字有趣吧?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模样很小,像一个小贝壳那么大,中间刻有“贝”、“君”等阴文。因为它像一只小蚂蚁歇在人的鼻子上而得名,是楚国用的钱币。

  马蹄金:这是一个用全金打造的马蹄形的货币。如果让马穿上这“马蹄”,那该多神气啊!

  贞祐宝券五贯钞版:这种钱币名字很长,表面也很大,长约20厘米,宽大约15厘米,就厚度也有1厘米。说来也真奇怪,古代人提得动这么重的'“钱”吗?往展馆里面走,这些钱币就越来越接近现代了,也慢慢成形了。大小各异,奇形怪状,样品琳琅满目,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时间像水流一样迅速流逝着,钱币馆也在不知不觉中参观完了。

  接着我们参观了书法馆,玉器馆,雕塑馆……其中我最赞叹不绝的便是书法馆。瞧哪些书法家写的字,有些龙飞凤舞,有些小巧玲珑,还有些铁画银钩。这个展馆的展品并不多,却给我了一个启示:这些名人能写出一手好字,是要从小苦练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

  啊,参观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再回头一看那5个金字,它们仿佛在和我述说着古人的生活呢!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7

  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 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8

  中午时分,我和妈妈来到位于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馆,这是1996年新建的馆。里面有四个楼面,一万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间,展出了上起一万年前,下至二十世纪初的青铜、陶器、书法、雕塑、玉器、家具、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

  我首先来到一楼的青铜馆,里面陈列着从夏代到战国时期的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水器和兵器,它们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而美观实用。雕塑馆里的石刻、木雕、泥塑、铜铸件件是精雕细刻。二楼的陶瓷馆详细地介绍了制陶的每一个过程。书法馆里是浓墨喷香,会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玉器馆里的400多件宝贝是件件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家具馆里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明代家具。

  我最喜欢少数民族馆,里面的'服饰、染织绣、陶器、面具、藤竹编,这些风格迥异,色彩绚丽,巧思独具的创造堪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让老外们流连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聪明才智。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9

  上次参观上海博物馆,还是高一的事。时过境迁,一转眼,我已经是大一新生了。感慨之情,溢于言表。雕栏玉砌犹在,只是朱颜改。注定了这次的参观,与昔日将大不相同。 这里与昔日似乎没什么不同,只是那条隔离用的红线矮了一截。一楼参观的是国外名画。这里不让拍照,胸前的相机顿时沉了许多。我很喜欢看别人的画,但我从来都猜不出画的背后,蕴含的是什么思想。但我相信,每幅画,都有一个独特的构思。如同我看电影,很难第一遍就能理解导演的意图,通常只是某个角色的英雄气概更能吸引我。但这不影响我对这部影片内含的评价,我能一眼看懂的影片,才觉得是缺乏艺术的影片。同理,除了小说,我很少有一遍能读懂的书,而除了小说,没有任何书我会从头到尾读第二遍。

  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我并不厌恶。因此,眼前的这些洋画,都是无与伦比的美。 辞别了抽象的艺术,我来到二楼的青铜器,陶瓷器陈列区。

  上次来,首先参观的就是这类工艺品。如果刚才的洋画是奥妙深邃的,那这里的器皿,便无疑是巧夺天工。古代的能工巧匠,就像那些洋画般,令人遥不可及。相机的闪光灯让我一惊,随之一喜,这里允许摄像。于是我取出相机,捕捉古代工匠超凡的手艺。

  再上一层楼,这里陈列的是各种古代摆设和器皿。刚进门就被一尊人像吸引住了。身材,表情栩栩如生。这就是艺术的美。人们不会因为时代,国界,材质,和新陈来刻意地区分他们的等第,但会给予同样惊叹的目光。我迫不及待,用相机记录下眼前这绝妙的艺术。

  随着参观临近尾声,周围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在抱怨,这和邓小平理论有什么关系?我暗笑之。怎么会无关呢?提高文化修养,与时俱进,这些都是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而作为一个大学生,怎能不懂得欣赏艺术?人可以没有文化,但不可以没有修养。不能理解作者得独具匠心,这并不可耻,但绝不能因此肆意亵渎他们的`理念和作品。艺术家追求的一般都不是被大众认可,而追求的是被少数有“缘”人认可和赏识。想到这些,我又不得不对眼前的艺术品叹为观止,心中暗自深鞠一躬。

  时间差不多了,也该上车回家了。决定将此文发到MSN个人空间上。不知下次来这里,会是猴年马月?Whenever,回家一定要回顾这篇文章,对比心情,享受怀旧的美。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地志性博物馆。专门收藏上海地方的文物标本,对地方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历史发展和建设成就进行研究、陈列。是一座全面反映上海地区历史发展的博物馆,自1954年开始筹备,至今已收藏了大量的代表上海历史进程的文物和文献,其中的精华在上海市农展馆和虹桥路都有交口称誉的展示,今天走进东方明珠的《上海城市发展陈列馆》,还可以看到4百余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文物。

  该馆藏品包括前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所存在内,总数约1.8万件。重要藏品有七宝寺藏五代金字写经、明徐光启农书手稿、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划界碑。现有陈列有出土文物、传世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文献和租界殖民主义遗物1300余件,展示上海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介绍了上海市在长江口南岸的冲积平原上伴随大陆逐步向海面延伸的过程,古代的渔捞、制盐、织布、沙船海运的兴起,以及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用文物来再现历史,以此让市民传承这种精神,让世人了解上海的历史。

  这种在历史中形成的博大睿智的文化襟怀和气度,通过历史的重现和传递,将弥散在城市的生活和精神空间,将以更恢弘的气象和格局引领上海走向辉煌。而这也将是博物馆同仁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对上海发展的倾情奉献。

  今年暑假,我和女儿参观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中的六个展览厅,其中中国珍藏品、日本珍藏品、中国蜡像馆、古罗马文明历史馆,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大家尤其对古罗马文明历史展厅颇感兴趣。

  本次展出的古罗马文物丰实多彩。就是这样一种伟大文明的物化表征。这些文物以不同侧面凸显了这一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辉煌历程及其风采。根据文物内涵、展览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用若干件文物展示古罗马以传说的王政时期到共和国时期正至帝国时期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嬗变轨迹。这些文物中,光玉髓质的罗穆卢斯、瑞摩斯和母狼之阴·雕,生动地再现了罗马祖先创造罗马城的传说:大像驮塔陶塑和皮洛士胸像,屈膝的波斯人等大理事雕塑,形象地展示了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屋大维·克劳狄一世以及安东尼·庇护等大理石帝王雕像,则是对帝王权力的昭示和帝国功绩的歌颂。

  社会课以认识社会为主线,而认识社会是以认识历史发展与展望未来的认识过程中提炼升华,只有辨证唯物的认识过去,才有可能求寻到继承、创新的精髓。

  我们希望,几年后,在完成改造的上海国家博物馆的国际交流展厅内,会出现一个更加异彩纷呈的古罗马文明展。我们更希望,我们国家发展得更快、更美好;在多种文化并存中发展的,悠久的中国古代、现代文明,必将更大地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10

  新雨后的上海,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民建静安区委新会员支部会员携家眷共70余人来到新落成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参加一年一度的新会员支部会员日活动,今年会员日活动的主题是“和谐家庭,奉献社会”。

  这所曾经位于延安东路260号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承载了上海这座城市不少市民的童年记忆,而今搬迁到了幽静的静安雕塑公园内。新落成开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约4.51万平方米,共有5层,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了大量自然标本及图书资料,是一处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的理想科普基地。

  下午1点30分会员们正式开始参观,从探究“起源之谜”到观澜“生命长河”,从体验“演化之道”到眷恋“上海”,从领略“生态万象”到赞叹“缤纷生命”,从感悟“人地之缘”到玩味“大地探珍”,最后新会员支部的会员们共同聚集在“探索中心”瞻仰为人类自然科学探索奉献出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杰出成就和优秀深深震撼了每位会员的心灵。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是一场视觉、听觉、触觉的自然科学盛宴,丰富了我们的自然,也提高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不仅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促进了民建区委会员小家庭的和谐与和睦,而且让我们民建区委新会员大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加深了了解,民建大家庭的氛围更加其乐融融。同时在这次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之旅的道路上,我们重温了那些默默无闻或耳熟能详的杰出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忘我奋斗的事迹,这些都激励着我们民建新会员要脚踏实地、矜矜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奋勇向前,不断探索,更好地参与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共同奋斗。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11

  今天晴空万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我们决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馆之一——上海博物馆参观。

  排了将近一个小时队伍,我们进入了博物馆,整个馆分四层,我们决定先上四楼,依次走下来参观。

  在四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硬币馆,里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纸币、刀币,还有金、银、铜、铝锭等。馆内大型电视机向我们介绍了古代硬币发展的历史。

  然后我们又去了古代家居馆,里面的家具古色古香,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家具。这些家具几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等名贵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贵,而且工艺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师的灵巧手艺。

  第三层是书法馆和绘画馆等,我们先去参观书法,那里的字写得非常好,粗细大小均匀,一个个字好象被写活了似的;绘画馆里展示的名师画,有牧童放牧图、荷花图,还有一幅超长的“清明上河图”,每幅图都画得非常精细,仿佛自己也进入了美丽的'画卷之中。后来,我们又去了二楼的陶瓷文化馆和一楼的青铜馆、雕塑馆。

  通过今天的参观,让我又增长了许多知识,真令我兴奋呀!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1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馆。一下车,博物馆门前八尊气势恢宏的汉白玉雕像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博物馆由方体基座和巨型圆顶组成,分为四层,各层有各层的特色,第一层是青铜器馆,第二层是陶瓷馆,第三层是书画馆,第四层是货币馆。

  我们随着井然有序的参观队伍进入博物馆大厅,先来到青铜器馆。里面的青铜器琳琅满目,大克鼎、牺尊、黄觥等青铜器历史悠久。大克鼎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几千年的古人就能创造出这么造型奇伟,花纹精致的青铜器,真是太令人惊叹了!

  参观完青铜器馆,我们来到了陶瓷馆。我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瓷器。一个叫汝窑盘,它是北宋时期的茶壶,质地非常坚硬,到现在一点磨损的痕迹也没有,完好如初。我想这一定是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的心血吧。相反地,大汶口文化黑陶镂空高柄杯轻薄易碎,杯壁仅一毫米厚,因此被称作“蛋壳陶”。

  看了这么多的文物,我最喜欢的还是青花瓷器。雪白的瓷器上画着青色的龙,这些龙栩栩如生,有的张牙舞爪,好像在找谁比试;有的两条龙缠在一起,似乎在打架;有的奋力往天空飞去,仿佛要去摘太阳……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龙,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一天一晃而过,转眼就要离开博物馆了。我回头凝望身后的博物馆,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古代文物绝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个时代的象征。青铜器、瓷器、雕塑、书画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感到骄傲!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13

  上海博物馆是个非常大的博物馆,如果您有空去参观一下,将会得益匪浅,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5000年文明史对于每位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些可以通过文物,书法等表现出来的',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时通过参观,您会发现,即使您知识很丰富,但您还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还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还不到这个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的,在家只会通过书本等传递历史知识,让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让他们了解我们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成绩,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于孩子的上进心有帮助的,对于提升孩子的视野是有帮助的,上海博物院确实是个好去处。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14

  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爱的是"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和一幅名为"桃花双绶图轴"的画。虽然我很早就听说过景德镇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没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么精美的瓷器。这件瓷器是在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间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画着一朵朵牡丹,幽雅可爱,栩栩如生,我好像透过玻璃橱窗已经闻到了朵朵花香,让我如痴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丛中嬉戏。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离开,唉!假如我家也有一个那该多好啊......

  当我还沉浸在瓷器馆里那交相辉映的瓷器精品中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就是中国厅代绘画馆中的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画。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它的嘴显橘黄色,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15

  早上一起床,就有一个惊喜等着我。妈妈告诉我:今天一整天都不用写作业,外公带我去邮政博物馆参观。于是我特别兴奋,很快吃完了早饭就出门了。

  进入博物馆后,两边都有楼梯,我们选择了左边的楼梯。走上去后,一边陈列着有关古代邮政的'照片,另一边陈列着有关现代各类邮政的展览品。

  我们继续往前走,进入另一展厅。那里有一个很大的电子地图。我一按按钮,就能放大缩小地图,在地图上“走遍了”很多邮局。大厅里还展出了各种以前人们送信时的雕塑:有坐在船上送信的,有骑着马送信的,还有扛着很大布袋奔跑着送信的。

  最后我和外公在里面迷了路,还是我带着外公走出来的呢!我觉得今天学到了不少知识,可以分享给我的小伙伴们咯!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16

  休息,百无聊懒,感觉好无趣! 女儿提议:带我们去上海自然博物馆看看。有孩子们请客,我当然高兴!

  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地铁13号线,它特意建立了一个站点,并设有多个出口,给予前往观光游览的人们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绿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馆,门票30元,人好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首先看到了两具高大的恐龙骨架,超大无比的大恐龙一下进入眼帘,那仿真模拟的深沉高亢的声音在整个空间回荡,似乎一下子把观光的人们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几万年前......

  展厅里还有许许多多动物的标本:金丝猴、大熊猫、金钱豹、虎、亚洲象、梅花鹿、羚牛、扬子鳄、白鲟、狮子、长颈鹿、袋鼠还有恐龙蛋等等,那动态十足的`摸样,栩栩如生。

  生命的长河奔流不息,绵延至今40亿年,谁也不能窥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罗棋布,编辑海洋、天空、陆地,谁也无法令它们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时空,济济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长河汇聚凝结一瞬。一件件的珍贵的标本待给我生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么?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么?你可以在这别有洞天的博物馆里找寻,追溯,甚至可以亲身体念遨游星空的感受与美轮美奂的奇异过程。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各场馆错落有致,是根本看不过来的,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的时候,参观的人流还络绎不绝进入。

  上海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是集视觉、听觉、触觉的自然科学的一次盛宴。她让我获得了不少新的知识,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17

  听说上海博物馆要从旧址搬走了,那里有许多上海长大的80后的儿时的回忆,于是去匆匆重温了一下,上海自然博物馆有感。

  西洋风格的老建筑,门口的大石阶,虽然规模不大,还被延安高架路盖过了风头,但也感觉得到一点纽约NMNH的气质。门票多年以来都是5块,算是最平民的豪华博物馆了吧。

  自然博物馆自然是要看恐龙的。一进馆,巨大的马门溪龙 Mamenchisaurus 就占据这中央大厅的中央。虽然当时对这些大型食草蜥脚类复原的姿态与现在的认识有所不同,但这更留下了它在许多人心中的深刻印象。

  马门溪龙更可能的姿态是脖子和尾巴分别向前后平伸以保持身体平衡,尾巴不拖地,头只是稍微扬起,不会因为长脖子对位置太高的大脑造成供血不足。

  当事人回忆:“我小时候真的被门口的那个东西(合川马门溪龙 Mamenchisaurus hochuanensis) 吓哭过,好多次……”

  我表示我小时候每想到此货总是在想吃合川桃片,于是这几乎是我小时候说得最多的恐龙了。

  马门溪龙旁边的家伙是我们的本土剑龙:多棘沱江龙Tuojiangosaurus multispinus,同样在川渝一带出土,它有15对棘板,数目是已发现的剑龙科中最多的——当然这是博物馆里的说明介绍的,不知现在更新没有。

  这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种中国剑龙,还有一副化石在伦敦自然博物馆。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历史的印记了,它们永远也不会再复活,我们不过是在怀缅过去罢了!

  一块横匾上悬挂在正门上方,七个大金字熠熠生辉,这高大的建筑就是上海自然博物馆。

  十月十四日那天,我们由老师带领到那儿去参观,这次参观真使我大饱眼福。

  我们先参观了古尸陈列室。古尸室里,存放着一具具形态不同的古尸。我们分别参观了新疆哈密、楼兰等地的五具古尸。他们除了肉已干瘪,皮肤变成咖啡色以外,形态等都没改变。听讲解员介绍,这些古尸很有研究价值。我想:这些古尸能够完好地保存千百年直到现在,可真不容易!

  走出古尸陈列室,我们又来到了一个特别宽敞的大厅,这个大厅大概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大厅中央停放着四具恐龙化石,中间的一具最大,这具恐龙化石大约高二十二米,头颈一直伸到大厅的天花板上。它的头骨向上仰着,似乎在眺望远方;胸骨一根根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身体两旁;臀骨呈扇形,朝两边张开;两只前肢高高腾起,腿骨有碗口那么粗。远远望去,这头恐龙化石就象一辆大吊车,听别人说这只恐龙名叫“马门溪龙”,在大恐龙的两旁还分别陈列着三只小恐龙的化石。最前面一只小恐龙名叫“沱江龙”,大恐龙后面的那只叫“禄丰龙”,大恐龙旁边的那只叫“棘鼻青岛龙”,这三只小恐龙团团围着大恐龙。这时,我仿佛看到“大恐龙带着小恐龙一起出去寻食,它发现不远处有一片树林,就迫不及待地想跑过去,美餐一顿,小恐龙形影不离地跟着大恐龙向树林跑去……”。

  在恐龙旁边还有一具黄河象的化石骨架,虽然它已经变成了化石,但是尊容如故。在这里,我还详细地了解到从猿到人的进化史。这时,集合的哨声响了,我带着美好的遐想离开了古生物陈列室。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二楼“无脊椎动物陈列室”,这里几乎是鱼的天堂,大鱼,小鱼各种各样,无所不有。但在这些鱼中,给我印象最深是那条凶猛的鲨鱼标本,人们常说它是海中一霸,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只见这条鲨鱼的身躯有二三米长,两排锋利的`牙齿排列在那只大嘴的上下,它的眼睛虎视眈眈,似乎又发现了什么猎物。这时,我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鲨鱼果然凶猛啊!”

  走出无脊椎动物陈列室,我们又参观了“哺乳动物”陈列室。在这里我似乎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神奇的自然界:飞禽走兽都汇合到了一起,我还看到了庞大的海龟,珍贵的禽兽,美丽的鸟儿和巨大的鲸,最引入注目的要算一头虎鲸标本了,它虽然没有蓝鲸那么巨大,但它那比老虎还要凶猛盼样子至今还历历在目。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然博物馆,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自己似乎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了一次,获得了不少新知识,收获真不少啊!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相关文章:

参观上海博物馆作文06-03

参观上海博物馆作文【必备】10-23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01-16

【通用】参观上海博物馆作文12篇03-01

参观上海博物馆作文精品【11篇】02-09

游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通用24篇)10-08

博物馆的观后感05-08

博物馆的观后感01-10

博物馆观后感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