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观后感>观书有感朱熹赏析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8 07:06:25
  • 相关推荐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书有感朱熹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1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2】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3】天光云影共徘徊: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

  【4】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5】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6】清:清澈。

  【7】如许:如此,这样。

  【8】为:因为。

  【9】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注释](1)鉴:镜子。(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移动。(3)渠:它。指方塘里的水。那得:怎么会。如许:像这样。

  [译文]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赏析】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晚号晦翁。古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人,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十一世纪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问渊博的学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魏晋以来儒、佛、道、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把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融於一炉,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多么深刻!

  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所领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愉悦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预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2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本诗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写的一首关于抒发读书体会的七绝哲理诗,富于理趣,广为传诵。他借助池塘水清是因为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知识是不断更新、发展的,爱读书,但是不要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胶柱鼓瑟的书呆子。

  方塘又称半亩塘,位于福建尤溪城南郑氏别墅。朱熹的父亲朱松十分重视郑氏(郑义)别墅。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清晓方塘开一镜。”意思是说方塘像镜子一样,可以照见人影。天光云影一句的意思是: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倒映在水塘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来回走动。

  写过观书感想的诗人不计其数,朱熹这一首肯定名列前茅,遥遥领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它好在运用了形象思维。把一本打开的书比喻为半亩方塘,把书上的文字、内容比喻为天光云影,把清新活泼的.内容比喻为清澈、亮闪闪的水波,堪称新奇而有美感,引人入胜,美不胜收,道人之所未道,到人之所未到。

  都说宋朝人以文为诗,写诗好发议论。这首诗应该能作为一个例证吧!“形象大于思维。”本诗的主旨还可以作如是观: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来自生活,高于生活。文学创作等社会现象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言之无物,无病呻吟。唐朝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说:“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实在是行不通的。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3

  《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原文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为:因为。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赏析

  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4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阅读训练及答案】

  (1)一、二两句是怎样具体描绘“半亩方塘”的清澈明净的?

  (将方塘比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明净。)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的清澈,诗人想说明什么道理?

  (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文化修养。)

  3、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4、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答案

  3、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4、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5、上联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诗人用方塘的感性形象比喻什么?

  答: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诗人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的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

  6、选出对朱熹《观书有感》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这是一首因读书有感而写下的说理诗。首句将书比作“方塘”、明“鉴”,新颖巧妙,极便开启后句。

  B、次句“徘徊”二字,十分传神,使整个画面形象生动,具有动态美,刻画出天光云影,流连忘返,情态毕见。

  C、第三句,作者问注入“方塘”的水“渠”,何来这么多清澈的水流,实叹知识之源无穷。

  D、“源头活水”四字比喻治学要有丰富的知识源泉,要博览群书,不断储备,源头充实了,水自然源远流长。( )

  二:

  ①表现作者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运用比喻的方法作比书及书中内容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⑦富有哲理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⑧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⑨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新境界”的名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⑩表达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翻译: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赏析:

  这类诗为哲理诗。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5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中华诗词-南宋-朱熹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第二首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曰中流自在行。

  宋代诗人作诗多议论,少形象,而朱熹这首《观书有感》(又名《泛舟》)却化议论为形象,启人思索,颇富韵味。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兴,寄托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读之见情趣,思之觉深邃。字面上,它描绘了两幅图景:一幅是,日行月转,地球上又一度春季到来,万物复苏,大地滋润。江上的水涨

  起来了,巨船大舰在江上飘行,轻快如水漂鸿毛一般。这一比喻把由于水深而大船行驶也显轻快,在江面上自由自在飘行的图景描画得清新可爱。另一幅是,冰冻山寒,江流缓细,多人推拉,一条小船也移动艰难。这两幅图,作者是采用逆转法粘合在一起的。四句短诗,颇显波澜,一比一衬,形象鲜明。

  这首诗中,既有时令感,又有动态感,具有勃勃生气,显然不是抽象说理。然而它却确实蕴含哲理。细心的读者会在诗人留下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联想。比如读书,现在拿起大部头著作越读越有味,可当初才识字,看一篇文章又是多么艰难。读书做学问,要日积月累,积聚雄厚的基础,才读得畅快,写得得心应手,才会感到其乐无穷的妙趣,这不正与江上泛舟同理吗?其实,不仅读书做学问如此,做任何事情,要想驾驭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一样不需要不断地积累坚实的基础?朱熹能写出这样的好诗,是同他的学问根底分不开的。他是位教育家、哲学家,他与程颢、程颐共创关于理气关系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即“程

  朱理学”。他勤奋好学,学问广博,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

  《观书有感》就是出自他亲身体验得出的独特感受。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6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①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④来。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其一: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它,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许:如此,这样。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为:因为。

  其二:

  1.艨艟:也作蒙冲,古代战舰,这里指大船。

  2.向来:从前、往昔。

  3.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其二

  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从以‘巨舰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评的是榜书大字的创作。此诗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涨船高则能够行驶自在,形象地比喻书法艺术创作一旦灵感勃发,则能够使书写一下子变得流畅自如,这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本质过程,也是一般艺术创作的`重要本质。当然,该诗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见书法作品的技艺精炼且生动流畅,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艺术道理。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 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诗。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 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 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 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 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观书有感》二诗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7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2、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3、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

  4、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

  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8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作品原文

  观书有感

  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品注释

  其一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2、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3、“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4、徘徊:来回移动。

  5、为:因为。

  6、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7、那得:怎么会。

  8、那:怎么的意思。

  9、清如许:这样清澈。

  10、如:如此,这样。

  11、清:清澈。

  12、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其二

  1、“艨艟”:也作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2、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3、中流:河流的中心。

  作品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作品鉴赏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后世影响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作者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9

  现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蒙冲:古代战船名。

  (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请选择一个角度,对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答案:

  (1)昨夜春水上涨,蒙冲巨舰在激流中如羽毛般轻快航行。往常费尽力气不能推动的大船,此刻却能在江流中航行自如。寓意是读书须积累,当积累到融会贯通的地步,自然就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2)答题要点:可从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或寓理于景、理趣交融等角度入手分析。

  赏析: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观书有感朱熹赏析】相关文章:

朱熹观书有感赏析03-26

朱熹观书有感06-17

朱熹观书有感02-25

朱熹观书有感02-28

朱熹观书有感11篇11-04

春日朱熹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1-22

《观书有感》赏析11-02

朱熹的经典名言05-08

朱熹的哲理句子02-26

《观梅有感》赏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