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邹碧华》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邹碧华》观后感1
20xx年12月10日,原上海市高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司法改革调研途中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7岁。邹碧华用心镌刻在生命年轮上的47个春秋璀璨夺目。“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是他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时隔三年,我们不会忘记,曾经有这样一位战士工作在中国法治建设的前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邹碧华以身践行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有志之士,更是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以饱满的热情、崇高的理想及坚定的信仰践行作为一名法官的誓言。“知行合一”就是对邹碧华最好的阐释,他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博士,学识渊博,也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以身作则,为民扬正义。三年前,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邹碧华走了,可华夏大地回响着他厚厚实实、铿锵有力的步履声。“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是过客,只有做些事情才能留下永恒。”“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要想改变世界,首先必须改变自己!”“因为有我,这个世界更美好!”邹碧华同志的话就像黑暗中的灯火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向我们传递了法治的思想、人生的信念和理想的力量!他的这种为中国法治建设的精神必将不朽,就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为中国法治建设发光发热,为中国一代又一代年轻的法律工作者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邹碧华生前主管法院的信息化工作。这是一项既没有先例可循,又必须与时俱进、知难创新的开拓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法院系统的司法改革、审判执行、法院管理,以及司法为民、司法公开等方方面面。他是成功的,呕心沥血,孜孜不倦耕耘在法治工作的前线,先后有六大优秀的成果:“司法改革科学化”,“审判执行过程可视化”,“司法为民便捷化”,“司法公开常态化”,“法官办案智能化”,“审判管理精细化”。这被广为认可的6项全国法院系统首创成果,迎来了20xx年全国各地兄弟法院信息化参观团近80批,众口交誉。邹碧华曾说:“法官专业化、职业化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武装头脑,也需要现代化的办案手段和智能化辅助工具。”他就是这样一位不断学习进步,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将学到的知识积极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学以致用,在邹碧华身上体现的得淋漓尽致。
“勤奋是可以感动人和带动人的”,他以身作则,爱岗敬业。他的日历里几乎没有节假日,他说是“5加2,白加黑,24小时工作制”。他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不仅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而且能始终坚持标准,注重细节,保证工作量的同时也注重工作质量。在邹碧华主管的法院信息工作上,他注重实践体验,一次到基层法院调研,大家突然找不到邹院长了,仔细一找,他正趴在某法官的办公桌上体验新开发的系统,随身带的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上面记录着基层法官提出的种种改进意见。他曾说“群众的投诉是我们的黄金资源”,为此,他特别重视信息化沟通平台上每一条意见建议,要求信息技术部门及时处理并反馈情况。这是一种敬业精神,邹院长工作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力求精益求精,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实际,落实到细节,密切联系群众,真正体现了一个人民公仆形象。勤奋、工作细致入微就是对邹碧华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他是真的`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献给了司法系统。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是邹碧华的座右铭。他具有卓越的创新意识、开阔的眼界和前瞻性的思维,热衷于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解决法院工作和管理中的现实难题。司法公开就是一个需要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的工作,他曾亲自指导了上海高院互联网站改版,网站版面设计前后修改12次,并在最高法院三大司法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构建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12368诉讼服务、律师服务等“十大司法公开与服务平台”。他主导开发的“裁判文书智能分析系统”,在国内法院首次提出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裁判文书进行智能评查。他还主导推进“法官业绩数字化评价”,在晋升条件中加大工作实绩的权重,为能干事想干事的同志提供了舞台。创新、完美,才能改变世界。邹碧华用他的一生践行着这个过程。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死不是悲剧,亦非喜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死亡的路上,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人生会在何处止步。人终有一死,我们可以丈量生命的长度,但无法揣测生命的厚度,向死而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我们身处死地,只能向死而生,人终有一死,你要怎样度过你的一生才不负韶光?邹碧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花开花谢,树荣树枯,一生之中,我们曾有多少理想,又有多少理想能够坚持?你是否还记得你最初的理想?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也就是说一个拥有强大理想的人,不会因蝇头小利而被蒙蔽,不会因暂时挫折而被击溃。只有把你的工作和职业作为理想,你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被迷失。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以邹碧华为榜样,学习好专业知识是本分,更重要的是学习邹碧华的精神品质,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责任、担当、勤奋、创新、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积极追求的品质。观看完电影《邹碧华》,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邹碧华》观后感2
教育局组织党员和部分教师在长安区奥斯卡影院观看电影《邹碧华》,这次观影,我记住了几个关键词句,以下我就从这几个关键词句写起。
第一个关键词:敬业。邹碧华的身上,始终有一种积极的、阳光的、心底有梦想、并努力为实现这个梦想而敢于大胆创新,排除一切阻力,积极思考,开拓出新的管理模式和办案模式的敬业精神。
记得邹碧华同志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其实,我们生活中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就拿一线教师来说,同样是上一节课,敬业的老师会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真正做到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就拿理科老师来说吧,在课前,理科老师一般会大量的刷题,找出与课堂相关的题型,这样的课堂,老师就会游刃有余,紧紧把握住课堂的节奏,引领着学生朝着老师自己期待的、提前设定好的目标发展,“基础-重点-难点-拓展”各环节由浅入深,节节相扣,把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全都吸引到跟着老师的课堂走,学生们会跟着老师动而动、停而停、思而思、说而说、做而做,真正达到“起点很低,落点很高”,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高效课堂。
敬业的老师,一定会教出认真对待学业的学生。我就愿意做一名敬业的老师,我为自己的敬业精神点赞,以后在教书育人方面还要更敬业,还要做得更好,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第二个关键词:尊重。高院院长邹碧华尊重身边很不起眼的收发室的小人物贺老师,他的这一行为可以感染每一位员工,形成为本单位的一种文化,“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这也正是领导树立自己形象,引领团队文化,使团队更有凝聚力的一个很好的举措。作为一名教师,可以学习邹碧华关心下属,凝聚人心,树立形象的这一优秀品质。
老师可以做到的是,不只关心学习好的学生,更要关心待进步生及不太自信的、有些缺点的、有点自卑的学生,不但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心里成长。老师只有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并能够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浓浓地关心和深深的爱意,这样话,在班级中,就会形成尊师爱生,互敬互爱,互帮互学的优良班风,老师的教育教学才会风生水起,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学会尊重领导和同事,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尊重自己所带班级的每一位学生。
第三个关键词:顾全大局。影片中的康达,他放弃了年薪100万的机会,就是顾群大局。
在当今的社会,孩子要上好学校,老人要医疗,家人要住高大上的漂亮的房子,没有高的收入,又怎么支撑得了呢?这都是一个男人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法官康达也需要高收入来养家糊口,但他却不只是为了钱而活着,还有情和责任,在面对下海挣更多的钱,还是留本单位,钱少,但却可以助院长一臂之力,促进法院制度的改革这两难的选择时,康达最后撕掉了辞职申请,留在了法院。虽然他也知道,单位未来的改革成功之日,就是他将面临的`被裁员之时,但为了梦想、为了事业 、为了肩上的责任、为了自己和领导邹碧华同志之间的情谊,最后的康达他还是选择了留下。
电影这一部分表面看,似乎是反应了康达顾全大局,但实则也渗透了院长邹碧华同志平时关心同志,邹碧华的敬业精神及他所带领的团队干实事的精神,叫康达同志不忍心离开,这就是邹碧华种的因,在康达身上结的果。
为康达顾全大局的精神点赞,康达身上的情和责任感染着你、我、他、和大家!
第四句话是: 用你的眼睛自己去寻找光明。这句话让我很受启发,从看电影那刻开始,就深深地种在了我的心底。黑暗和光明随处都有,恶与善随处都有,丑与美随处可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其实,这部电影更适合各单位的领导去看,尤其是一把手去看,只要领导想把团队带好,就一定会想出办法来把事情做好。对任何个人也都一样,只要你有想着把事情干好的信息和决心,成功也一定会在前边等着你,向你招手!
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站的高,才能看得远。一个团队里,领头人的高度和团队的凝聚力,决定了这个团队能走多远。愿我们所有的领头人都能具备邹碧华同志那样勇于开拓,用于挑大梁,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愿所有团队里的下属都有康达同志那样的甘愿奉献的精神,祝愿每一个团队都能更上一层楼,做出更卓越的成绩。
感谢《邹碧华》这部电影,让我学到了这么多的智慧 。
【《邹碧华》观后感】相关文章:
邹碧华观后感08-03
法官学习邹碧华演讲稿07-29
邹越演讲观后感12-07
李碧华的语录76条06-30
精选李碧华的语录59句06-29
精选李碧华的语录46条08-12
李碧华的语录35句08-25
精选李碧华的语录46句09-13
李碧华的语录65条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