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观后感>《囧妈》观后感3篇
《囧妈》观后感3篇
更新时间:2022-11-30 14:22:27
  • 相关推荐
《囧妈》观后感3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囧妈》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囧妈》观后感1

  二刷《囧妈》的时候,我一边看一边用我惯用的老年人的截频方法笨笨地截取自己有感触的镜头和语言。现在去翻看截频记录,发现两个相同的语言的截频:“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第一次说这个话的人是徐伊万的妻子张璐,她质问徐伊万跟自己婚姻这些年为什么总想改造自己成为他想象中的妻子;第二次是徐伊万质问他的妈妈卢小花,为什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企图改造他成为妈妈想象中的儿子。这就像个连环锁,在心理学上叫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就是以爱为名的操控游戏,勒索者和受害者之间会产生恶性循环。电影的这个片段,让我想到了改造力与想象力。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既是被改造者又是改造者,我们一方面痛恨那个改造自己的人,又一方面不知疲倦地改造着别人。父母改造孩子,孩子改造自己的孩子,夫妻双方在相互改造,孩子长大后又在改造自己的孩子;老师们在改造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社会在改造每个不大听话的公民,公民又想办法去改造这个社会……总之,我们身处一个相互改造的世界里,每个人就像劳改犯一样,在不同监狱中痛苦挣扎艰难成长,相互改造的人生活着真不易,因为似乎改造是改造者想象力的体现。

  改造这个行为产生得非常早,几乎和人类同时起步,虽然当时改造这个动作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一点不妨碍人们改造自然的意愿,于是就有了神话。不管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还是羿射九日精卫填海,都是表达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和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产生的,因此,改造和想象力是一直结合在一起的,是有历史渊源的。凡我们想改造的东西都是建构在我们的想象之上的,人民希望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美好和谐的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男有耕女有份,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社会希望每个公民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人人为大家,一起创造美好家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最后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老师们希望学生们都有理想学习刻苦成为国家的栋梁,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乖听话好好学习多多吃饭坚持锻炼,能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可是,孩子成为什么样子才是家长和老师想要的样子呢?有没有模板?有,很多。名人伟人身边的人电影中的人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模板。

  记得我女儿出生的时候,中央台的王小丫红遍中国,我就给女儿取小名小丫;《哈佛女孩刘亦婷》畅销全国,我不顾自己的眼睛,月子里坚持读完这本书,还做了详细的圈点勾画,觉得这就是我以后培养女儿的宝典真经,呵呵,现在回头去看,刘亦婷已经不是那个刘亦婷,我的女儿只是她自己和刘亦婷一点边都沾不上。父母要想改造孩子,自己得有改造孩子的资本啊!我有吗?显然没有!孩子成长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似乎先改造自己更迫切,孩子的天性可能更更胜一筹。孩子有没有被我改造呢?有啊,要不然,我不会看见徐伊万的妈妈卢小花就好像看见我自己。我只能说,我发现我跟很多妈妈一样很失败,因为,我的能力太有限了。

  有改造的愿望是好的,但是有改造的能力好像更重要,这两者如果不能合作,美好的愿望就变成了想象。人类多年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现在被新型冠状病毒关在笼子里了吧!电影里徐伊万他觉得那盏他用心修好的台灯依然可以为他的婚姻照亮,想象妻子还可以跟自己一起生活,而他的妻子却早就对这段婚姻失去信心,至于什么原因影片没有多说,总之那盏台灯我根本就没有喜欢过,我不会让它再次点亮在我的世界,我想走自己想走的路了,就这么简单;徐伊万的妈妈卢小花想象自己的儿子能像小时候说过的那样,我长大后要成为一个男子汉以后由我来保护你,所以,她为了伊万而忍受不幸福婚姻生活,想象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如她所愿,然而,徐伊万根本不想继续被改造,我把妈妈藏在床下的一盆圣女果,如同一个小顽童一样报复式一个一个投向火车厕所窗外。

  “你问我胳膊上的伤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是家里进了贼。我和你爸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都不一样。”卢小花的丈夫酗酒家经常暴她,她过得很不幸福,想想也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和一个电影放映员结合成了夫妻,就因为电影放映员单独给她一个人放映了一遍《伊万的故事》,她被感动了,多么单纯的女人,爱情观不健全导致了婚姻生活的不幸福,让她成为一个囧妈,囧到“我就是为了你才活着”,囧到孩子成家立业了,她还限制孩子吃多少块红烧肉,几时几刻吃什么营养喝什么果汁,小番茄补充维C要多吃,看见儿子靠近漂亮姑娘,就认为那漂亮姑娘绝对有问题,也许就是江洋大盗,也许就是专门勾引自己儿子来了……妈妈和儿子说话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儿子说ABC,她却在说123,这种交流方式同样体现在伊万和妻子之间,两个高智商的`人经常性说话好像鸡同鸭讲,无法沟通。沟通都成了问题,改造怎么可能完成!

  我始终没有看明白卢小花想让儿子伊万变成哪种人呢?难道就是不像“你爸”那样的人!看到这里网友们也有了很大的共鸣,“你看你就像你爸一样!”这句话简直就是家庭共同用语,无数次响彻很多家庭。我们很多囧妈在改造孩子的时候,竟然目标就定成了“不像你爸”那样,由这样的改造目标可以看出来改造人的眼界和能力,这样的改造能力还是算了吧,让孩子自己成长吧,有的人自我成长也比被能力不行的父母教育出来更有出息。一个父母教育孩子要涉及各个方面的培养,正确的三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太多太多太多了,二刷《囧妈》,我其实想结合那两段内容一样的话来表达或者劝诫自己,别总是企图改造别人,最好先改造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那些好人也不是谁改造好的,除过劳改犯,在我身边,我们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改造过来的人太少太少,很多人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翻跟头后渐渐长大的,那些所谓的为他好的说教和争吵收效甚微。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每个人把改造的目标定位在自己身上,尊重和接纳每一个独特的亲人,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囧妈》观后感2

  两年多没看电影了,偶尔看一次就觉得特别爽。田同学觉得徐峥的这些电影囧系列都差不多,没有太多惊喜,可是,我却感触良深。多愁善感的人,无论是看电影还是读小说,总是有很多的想法和情绪,容易笑,也容易哭。

  一、妈妈管儿子太多,是因为自己婚姻不幸

  故事男主徐伊万,父亲早逝,妈妈总是管东管西,管好多事,管得人好烦。徐伊万认为他的爸爸,是被妈妈气死的。而后来妈妈自己说出了真相:妈妈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不幸福,虽然是自由恋爱结婚,但是,婚姻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作为一个爸爸他或许做的还不错,然而,作为丈夫,他可能真不行。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人都是这样,自己婚姻不幸,转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女人从丈夫那里得不到足够多的关爱,才会对儿子过度掌控,想要全盘操纵儿子的生活,甚至在儿子结婚后和儿媳妇争风吃醋。于是,儿子想要千方百计地摆脱母亲,儿媳妇更是想离这个总是挑拨离间的婆婆越远越好。

  在生小孩之前,我远远低估了婆婆对婚姻的杀伤力,以为可以把婆婆当作亲妈一样孝敬。直到现在才明白,她不是我妈,而是一个情敌。看到他儿子对我好,她会吃醋,会抓狂。她不喜欢她儿子对我太好,不喜欢我在她儿子心中的地位超过她。她觉得她儿子被我这个妖精勾搭走了,时常感到焦虑和难过。无论我怎么做,她总是看不上我。如果我不够优秀,她会看不起我,鄙视我,羞辱我,在我面前趾高气扬。如果我足够优秀,她也只会洋洋自得,觉得自己儿子有本事,而不觉得是我下嫁。

  说这些话,不是我不孝敬,我只是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屈辱之后,看到了许多有关人性的真相。不愿再隐瞒,惟愿用诚实心,说诚实话。人性本如此,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所以,作为丈夫,请善待你的妻子。否则,她会因缺爱而发狂。她会把欲望转移到儿子和儿媳,以爱的名义掌控他们,以孝顺的名义挑拨他们。

  二、成为男人理想中的好妻子有多难

  袁泉饰演的男主的妻子张璐,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丈夫一起创业,成为丈夫事业上的伴侣。她孝敬婆婆,照顾家庭,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孩子,可能是因为太忙了,精力有限,不可能凡事面面俱到。

  张璐和丈夫离婚了,即便丈夫最后悔改,哭着在电话里说不愿意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是因为还爱她,她也没有回头。离婚的原因,她是这么说的: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

  电影中,没有明确讲出婆媳之间有什么矛盾,但是,我们仍可以猜测,假如徐伊万的寡妇妈妈和他的妻子张璐产生矛盾,张璐肯定是百般忍让的那一个。因为她懂事,她讲道理,她是个完美儿媳妇,婆婆都挑不出她有什么毛病。只是完美的背后,她肯定受过不少委屈。

  同样,夫妻之间,张璐也是处处让着徐伊万。从台灯的问题可以看出,徐伊万是个强势的大男子主义,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完全不能体贴和理解妻子。他觉得自己就是真理,多少年来,他不接纳妻子的本相,不尊重她的意愿和选择,反而锲而不舍地改造她。在夫妻关系里,处于弱势的张璐也一定受尽了委屈。

  所以她选择离婚。所以,她不再回头。

  而徐伊万则认为妻子的'问题是,太过讲道理了,而婚姻里是不需要讲太多道理的。他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个含情脉脉,小鸟依人的小女孩,而不是一个雷厉风行,理智大于情感的女强人。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让张璐做回徐伊万理想中的小鸟依人型的小女人,他们的婚姻会幸福吗?首先,张璐需要找一份清闲稳定的工作,这样她才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其次,张璐还需要生一个宝宝,做一个温柔善良的好妈妈。

  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徐伊万失去了一个事业上的伴侣。工作上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和妻子交流,因为她没有和他一起创业,很多事情她不懂。他的事业发展的越好,他离她也会越远。他很有可能需要其他更懂他的创业伙伴,其他女强人,然后爱上她,出轨了。

  如果有了小孩,家庭矛盾会更多。徐伊万工作很忙,肯定没有办法兼顾家庭,张璐会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婆媳矛盾会升级,两代人的育儿方式不一样,婆婆又强势又爱管事。家里的这个男人工作忙,没时间处理婆媳矛盾,要么张璐被折磨疯,患上产后抑郁,要么徐伊万被两个女人折磨疯,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家庭分崩离析,不欢而散,离婚。

  成为你理想中的好妻子太难太难,臣妾做不到啊!张璐只有一个张璐,她不会既能在事业上做大女人,回到家里还能做个温情脉脉的小女人。然后,还要生孩子,照顾家。徐伊万和他的寡妇娘对人家要求太高,太过分,怨不得人家坚决离婚,头也不回。

  三、爱是彼此接纳和尊重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可惜我明白得太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

  这段台词让我想起蒋佩蓉老师新书《十分婚姻》里的一句话:婚姻里最难的是放下自我。经营婚姻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要放下自我。婚姻方面需要成长的朋友可以读一下这本书,内容很棒很实际,都是干货。

  另一个问题不得不再说一下,那就是好的婚姻需要离开父母。《十分婚姻》里面讲得很清楚,佩蓉老师和她先生为了维护婚姻,选择和父母划清界限。不要他们的钱,自己经济上独立,他们家庭内务也不受父母的管束。甚至,丈夫故意向母亲隐瞒自己的收入,因为母亲喜欢攀比,到处炫耀。

  有许多夫妻本来感情很好,父母一掺和,家庭矛盾就会变得复杂,然后闹到离婚。离开父母是必须的,和孝不孝顺没关系。

  因此,如果想要保卫婚姻,烦请放下自我,接纳并尊重你的配偶,不要试图改造她。其次,离开父母。

  电影中,徐伊万和张璐离婚,回到他妈妈身边,和他妈妈相亲相爱去了。很可悲,母爱虽伟大,我看到的却是两个女人婚姻的悲剧。

  网友们说,看完此片,决定好好孝顺妈妈。我却说,孝顺妈妈,更要好好照顾妻子,让她得到应有的宠爱,整个家庭才能和谐幸福。妈妈的幸福不只是你的责任,你爸爸的责任更大。

《囧妈》观后感3

  在爱情和亲情里,中国父母的一大特色,永远舍不得孩子吃苦。

  上面的这句话,是一位50多岁的妈妈,在一次私信中提到的,她跟我讲述了自己的孩子,在亲情中如何的叛逆,在爱情中又是如何对自己的爱人操控,当然,故事的结局还是美好的。她的孩子最终跟妈妈和解,也赢回了自己的爱情。

  而这一点,《囧妈》也很好的展现了,虽然徐伊万并没有赢回爱情,但也做了很好的放手,最终他明白了,妻子张璐为什么要离开自己,也看清楚了自己对她的爱,跟妈妈对自己的爱如出一辙,因为相爱而相杀。看这部剧的伊始,是带着轻松的心情,但看完后,又觉得这部剧,照亮了自己囧妈的影子。与其说是在看电影,不如说在看自己,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中国孩子的亲情和爱情

  你还记不记得上一次给你妈妈的拥抱是在什么时候?电影中妻子张璐对老公徐伊万的一句灵魂拷问,也让我忍不住问自己,是什么时候呢?久到想不起来了

  我们中国孩子总是那么羞于表达自己的爱,但却一直被妈妈溺爱着。我们常常吐槽:我妈啊!别提了,神烦!但转眼又对着朋友圈里的小伙伴们,对妈妈的嘘寒问暖做娇嗔状,有人疼爱可真好!我们一边假装推开着他们的爱,一边又贪婪的'享受着。

  而在爱情中,我们也沿袭父母对我们爱的方式。对爱人无理取闹,却也是因为爱。用强势的行为,表达着自己所谓的爱。这其实,也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有人称为大男(女)子主义、霸道总裁、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情感相处模式,不是吗?

  徐伊万已经40多岁了,口袋里还被妈妈塞上大白兔奶糖,和我们过春节回家,后备箱被塞满的家乡特产如出一辙。

  老婆张璐发出的灵魂拷问: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夫妻相处之道呢?

  一直被改造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

  《变形计》第五季主人公易虎臣,是个让父母伤心,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短短七天的变形改造,让他变得孝顺懂事,而且尝试着努力为农村的孩子做饭。我们以为,他以后就真的被改造成优秀的孩子了吗?并不是的。

  几年以后,易虎臣被曝出以做公益为名,向粉丝出售一些物品,最后被学校开除。他没有按着最初预设的方向,那样成为五好少年,甚至更糟糕了,不是吗?

  艺人陈乔恩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打,在一次采访中,她坦言:小时候活在恐惧中,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讲话,怕她会打我。即使现在成年且有所建树,她身上还被贴了:性格孤僻、不喜合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等等的标签。她一直被妈妈支配和改造,但并不快乐,以至于那些影响,成年后难以消退。说到妈妈的时候,她还害怕的回头一望,好像妈妈随时会来一样。

  电影中的徐伊万呢?依恋妈妈却又逆反,他一边痛恨着妈妈无处不在的控制和毫无边界感的侵入,却又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着自己和老婆的关系。我们讨厌那个人,却不经意间活成了她的样子,或许就是命运的轮回吧!

  那些被改造的孩子,带着满身和满心的怨气,在这个社会上继续摸爬滚打,有的甚至比原来还偏离。这虽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但却也无可奈何。

  和母亲相处的模式,映射你与世界的相处方式

  心理学家表示: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对于孩子身心发展影响深远。

  日剧《代笔作家》中,有个情节让我难忘:

  大作家原野丽莎(中谷美纪饰)被自己的儿子辱骂之后,跑去养老院见自己的母亲。她们其中的一段对话,发人深省:

  原野丽莎:这世上,还有比被自己孩子讨厌的母亲,更痛苦的人吗?

  老母亲回答道:是吗?讨厌自己母亲的孩子,才是这世上最痛苦的人吧?

  她们两个人,都被彼此折磨着。而我们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片段呢?可能是成功的时候;也可能是失落的时候;可能是爱着的时候,也可能是恨着的时候

  《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形容自己的妈妈:这种'爱'充满了控制和窒息感。

  最近几年,讨论中国式家庭关系、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囧妈》上映前,徐峥在宣传中说:你和妈妈的关系,映射出你对待这个世界的关系,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故事。而这正好是心理学上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描述。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对其与母亲(主要照料者)之间关系的体验,是人格形成的原始决定因素。

  有人说,徐伊万40多岁了,面对妈妈的投喂居然还吃得下?其实,心理学上有个概念,说的是在母婴关系发展的早期,存在一个共生(symbiosis)阶段,该阶段的母亲和婴儿处在无边界、融合的状态。当妈妈作为好的客体时,为婴儿提供食物(乳汁),婴儿自身也会有一种满足的体验我感到饥饿,妈妈就会满足我。这种情况在亲子关系、伴侣之间,也会出现,主要是因为距离很近,一个人会很自然的把另外一个人当作是一体的,模糊了边界感。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让徐伊万失去了自己的婚姻,不过他也在六天六夜的旅行后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爱是接纳与尊重。

  徐伊万常常在剧中说:妈妈,你真的听见我说什么了吗?看起来好像在质疑母亲的听力,但其实也是他渴望被看见和认同。这种感受来自徐伊万,也来自妈妈卢小花。

  在一路追着妈妈到下大雪的野外,徐伊万听到了母亲谈到的往事,妈妈说:你只是个孩子,你看到他是你的父亲,却看不到他是我的丈夫。也正是这些话,让徐伊万第一次真正的靠近妈妈,看见妈妈,两个人真正距离的接近和懂得彼此。

  昨晚和老公深入地聊了会儿天,关于小时候的那些事情。他来自单亲家庭,婆婆一个人把他带大。他跟我说,你不知道,我愧对我妈,我每天都有沉重的负罪感!他哭得像个孩子一样,我看得懂那些心疼,也明白,他为什么事事与我相争,无论如何都要把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落地执行。那种执拗背后,是他跟他母亲的相处模式,也是他与世界的相处方式。

  他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一步步往上爬,从原来的打工仔,到现在的企业CEO,他朝着妈妈设定的方向,去努力。而他对我(甚至家庭)的控制,也来源于妈妈对他的改造。他努力活成妈妈想要的样子,甚至婚姻也一样,我是婆婆钦点的准儿媳。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他的掌控欲在逐渐的减少,至少在家的范围内,带孩子的时候,他比孩子还淘气,甚至顽皮的不像位爸爸。

  在我们的人生中,对我们每个人影响最大、最久的也就是原生家庭,从出生开始,或许你看不见,但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包括父母的思想、行为方式、性格特点等等。

  枕边育儿寄语:

  《囧妈》电影的结尾还是很美好的,徐伊万被妈妈当做独立的大人了电影中的伊万是个孩子,而我的伊万是个大人了。而妈妈卢小花也被邀请去全世界各地去巡回演出,张璐也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当我们都有了清晰的边界感,调整了彼此相处的模式,或许,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不是吗?

【《囧妈》观后感3篇】相关文章:

《囧妈》观后感05-12

囧妈观后感06-14

《囧妈》观后感06-02

囧妈观后感15篇11-17

《囧妈》观后感14篇06-24

《囧妈》观后感15篇06-25

《囧妈》观后感(15篇)06-26

囧妈观后感9篇06-14

囧妈观后感8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