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观后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10-17 07:06:20
  • 相关推荐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品[14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

  张桂梅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钦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彝良的职高教师,我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2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干着不平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楷模。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3

  时下,电影《中国女排》正在进行上映前的集中宣传。说到女排,不得不提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新时代更需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创下了世界排球的第一个“五连冠”,自此,“不抛弃、不放弃”的女排精神被人们广为传颂。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身体力行,传承丰富女排精神,夺得了一个个骄人的战绩,形成了以“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放弃”为内涵的女排精神。这种精神曾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弘扬女排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如果说在国际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是中国女排的理想,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们的.信念。1981年11月,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音。事实上,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体育竞技范围,而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今天,我们更要从女排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顶住压力、冲破阻力,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弘扬女排精神,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没有私心杂念、敢于奉献的人,才能做到“忘我”、“无我”,宠辱不惊、临危不惧,才能集中精力,迎难而上,勇闯难关,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培养这种为实现国家和民族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不计个人得失,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甘当“螺丝钉”,甘于奉献。

  弘扬女排精神,要大力倡导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民学习女排精神,为民族崛起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而今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位,但我们仍要居安思危,像女排一样,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险,敢啃硬骨头,接续奋斗,永不言弃,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接力赛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4

  “叶连平老师九旬高龄仍坚守三尺讲台,20多年来退而不休,他是我们全体教师学习的榜样和道德楷模,叶连平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认识到教育是如此美丽。”9月12日上午,刚刚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红星中学英语教师张桂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在叶连平老师身上,学到了无私奉献精神。“叶连平老师始终淡泊名利,倾尽心力、财力,努力用知识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用爱照亮他们通往梦想的阶梯。这位老党员,几十年来,不忘初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默默付出。”张桂霞说,在叶连平老师身上,她学到了爱生如子的道德情操。叶连平老师是“四有”好老师的生动典范,他忘我的精神令人钦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三尺讲台,一生情怀。

  “叶连平老师曾说过:老师的工作,绝不止在三尺讲台上。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最重要的!”张桂霞告诉记者,她在10多年教学生涯中发现,因为经历不同,孩子们的性格、智力、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她会更加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整理并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观察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走进他们的内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在集体中都有存在感和归属感。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十多年来,张桂霞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青年教师、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张桂霞表示,荣誉代表过去,她会努力用自己勤勉的教学态度,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态度,促进学校“让学习成为习惯”学风的.形成,让学生慢慢明白终身学习的道理。她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学校“闪闪红星,放飞梦想”团队里的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用一颗母亲的心做教育,和学生共同成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5

  不免觉得自己活得太自我。是的没错来到这个世上要为自己而活。但是责任使命这些词汇难道真的不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烙印吗?

  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也没有生活在穷乡僻壤等待我们去解放的贫困山区。生活在太平盛世衣食无忧的社会中难道我们不应该去思考我们应该实现怎样的价值吗? 即使心之所向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也不是教书育人的园丁,不是驻守边疆的战士亦不是解放劳苦大众的英雄,但是我们也要记住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去奉献的一份力量。 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引水的黄大发,36年只为当初的誓言。想到古时候的君王坐拥天下又如何,想到现如今的富豪身家万亿又如何?却不及老人实现誓言时,站在亲手开凿的水渠上,那双噙着泪的双眼,告诉我什么是平凡可贵。

  告别康桥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黄大年,透支着自己的生命,用七年的时光奋斗在祖国科研事业的前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为科技强国的梦想在奋力拼搏。

  卓嘎和央宗的巡边守边,32年风雪中对家园对国土的坚守,“家是玉麦,国是中国”,那一面面飘在风中的旗帜,是那位老父亲心中对祖国的深沉的爱意,一代代的继续和传承

  善意匿名捐款十四年的兰小草,直到走后才被人知晓。人们总说好人会受到上天的眷顾但一个个走后被人悼念的灵魂,却看不到好人一生平安这句话朴实的道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只会为这满满的善良和伟大的'爱动容。

  为他人奉献是大爱值得敬重,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中,对妻子的不离不弃一辈子的守候也同样让人敬重。她是他心目中的女英雄,她那满是伤疤的身体却换回他的一见钟情,这难道不是对颜值主义的一种讽刺。有些爱情在剥去华丽外表下只剩毫无真情的浅薄。

  有的人在死后,被人悼念被铸以丰碑纪念。有的人在暮年垂死之时,获得他人最崇高的敬意。我相信奖励荣誉对于他们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可贵的是真诚是善良是毫无保留勇敢付出的真心,而不是为了一个什么目的虚伪做作的表演。

  我无法穷尽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和内心满满的感动。但是我想记住这种复杂的感情,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去。用平凡用坚持用爱,去书写“伟大”哪怕是穷其一生的平凡人的伟大。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6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其中,创办南昌“抗癌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当选。

  与其他上台领奖嘉宾不同的是,这对抗癌厨房夫妻却没到现场领奖。因为,他们放不下抗癌厨房、放不下需要他们的患者家属。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夫妇俩没能到颁奖现场领奖

  2月18日,记者联系上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万佐成表示,“感觉我们这些年的坚守很值得,能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这个荣誉,我们也很感谢政府和媒体的'关注、报道。”

  万佐成告诉记者,原本,他们是计划到颁奖盛典现场去领奖的,机票也都已订好,颁奖前后大概需要三四天。但由于年前疫情反复,根据防疫的规定,从北京回到南昌需要隔离14天,夫妇俩心里挂念抗癌厨房,最终还是决定不去了。“如果去北京,大概前前后后要20天,厨房里离不了人,这么长的时间都会把我急疯,过年期间厨房里还有好多人要炒菜,主要担心是厨房安全问题,毕竟涉及到炉火、高压锅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就离不了。”

  儿女们希望夫妇俩能出去旅旅游、放松放松,对此,万佐成直言,“我们离不开这个厨房的,如果我们出去旅游,这些人怎么办呢?我们帮助别人,还比出去旅游要更快乐一点。”

  除此次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外,此前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还获得过多项荣誉,也曾多次去往外地领奖,但只要他离开南昌、离开抗癌厨房,他总是这样想:“我人虽然在外面,我的心还是在厨房里面,想着这些人怎么办呢?我还是离不了。

  办“抗癌厨房”,早已融入进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血液中。“做这个‘抗癌厨房’,我们也做了半辈子了,主要就是离不开这些人,他们离不开我们,他们离开我们就好不方便,我们也离不开他们,我们离开他们就好寂寞。”

  问及他们是否还有别的微心愿,万佐成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活下去,希望医院里没有这么多的病人。没有病人,日子就好过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7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你用微笑迎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新的一天开始了!

  你看到了那微笑的孩子们,你又对生活希冀了起来。或许别人要说你傻,为什么要再给你粗糙的手、沧桑的脸、宽厚的背再增加负担?可他们却忽视了你那原本绝望的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或许别人要觉得你可怜,为什么要在被人拒绝无数次后甚至被轰出家门,却依旧不死心?因为他们忽视了你洒下的那颗辛苦的种子,已被善良浇灌成了一棵参天的大树。

  你的心像泥土一样质朴,你的灵魂像君子兰一样高尚,你用那十几年的坚持,换来了那一句真挚的问候:妈妈,早!我知道你的伟大,我也深知你的辛苦。你已五六十岁了,你原可以呆在家中乐享晚年,你却为了那一张张充满幸福微笑的脸,背上了袋子,去做生意。望着你在寒风凛冽的外面啃着干巴巴冷冰冰的干粮,我为你深感痛惜。可你却说:“当你看着在暖如春日的教室中的.孩子们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时,你会觉得这辈子就值了!”你立下的规矩:等别人家的孩子先吃完,再轮到自家人上桌吃饭。你似乎是忽略了你外孙的眼神和感受,他问你:“外婆,还有菜吗?”那时的语气充满了对其他孩子的羡慕和对可口饭菜的欲望,可你还是坚持了你的原则。

  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背景下,你告诉了我:原来这世上还有好人,还有一个那样牺牲自己和家人的人却为了在一群受尽了别人歧视的目光的残疾孩子内心里建立了一个希望,在孩子的内心中播撒了一颗美好的种子。此时此刻,我不知道该用何种华丽的词藻来形容你,因为任何华丽的语言与你的精神相比起来,都显得黯淡无光!

  十几年的心血换回了孩子们天真的笑颜,平凡的岁月掩藏不住你伟大的内心!你用大爱温暖了世间的冷漠,将人间的黑暗驱散!你的精神早已刻入我的内心,有你真好—高淑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8

  有一种久违的体验叫感动,有一种醉人的滋味叫感动。感动,无法预定也无法奢求,它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就是这轻轻的一触,让多少英雄落泪,让多少浪子回头;就是这轻轻的一触,才演绎出人世间如此之多的悲欢离合,铭心刻骨。

  上个星期五,我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因此我结识了一个叫何玥的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股顽强、伟大的精神。尽管,蓦然回首,人已故,但她的精神与品质仍旧活在人们的心中。

  起初,看到她死后还不忘为人类作贡献-----捐献出自己的器官,随后,泪,悄无声息地落下,朦胧中,仿佛看到天堂中的她伸出的双手。那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飘起雪花,雪花落到她的掌心里,立刻融化了。变成了一滴水,就像一滴透明的.眼泪。她的嗓音那么甜美,无限地高兴,高兴她的器官为他人延续了生命。歌唱完了,那无声的旋律似乎在萦绕着。许是她看雪看得久了,眼睛被洗得那么洁净,那么纯净。

  如若把她比作矢车菊,蓝色的花朵,花瓣纤细,像一朵蓝色的火焰。寂寞,幽深,又燃烧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热望。那些花朵,有些是雨过天晴的蓝,蓝得纯粹,浓得化不开;有些是轻微的蔚蓝色,透明的,一如人的淡淡的哀伤和迷茫。

  生活中有些故事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如同被风吹落的矢车菊,静静地沉淀到梦的深处。当过往的风,不经意间翻开仓促的年少时月,很多往事已在空气中慢慢氧化,锈迹斑斑。但那一抹深蓝,淡蓝色的记忆,却依旧在轻轻地、轻轻地呼吸。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感动,并在不断的感动之中,不要怀疑,因为我们并不是故作伤感,而是真真切切的情感流露,尽管世俗的东西已经让身边的事物变的模糊不清,尽管这样的感动变的越来越少。然而我们的生命需要象感动这样的东西如夜空中的繁星闪闪发光,照亮这个世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9

  樊锦诗先生围绕守一不移、担当使命、探索进取、永远在路上四个方面,结合亲身经历,详细介绍了一代代莫高窟人为传承弘扬敦煌艺术瑰宝做

  出的探索和努力。同时还与大家分享了她眼中独一无二、弥足珍贵的敦煌莫高窟和“莫高精神”。讲座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生动,让广大领导干部对于初心使命和“莫高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敦煌市领导干部学习先进榜样、普及敦煌文化知识的热情。梁建明等领导

  在敦煌市分会场收听收看了会议实况。 据了解,樊锦诗先生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来到敦煌莫高窟,50多年扎根大漠,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荣获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终身成就奖、薪火相传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同时,还在前不久获得了第四届

  “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正能量奖。 樊锦诗一直很忙,从北京到香港、从厦门到巴黎……但她心里惦念的,全是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她说。 “对莫高窟,是高山仰止。它的材料无比广阔,内容无限丰富。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留下来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

  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石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白手起家、投身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一生心血。 “老先生们明明可以拥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偏偏历经千辛万苦留在敦煌,他们就是精神符号。东西坏了还可以再造,精神垮了就啥也没有了。‘莫高精神’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樊锦诗说。 如今,莫高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大城市比还有不小差距,却仍有年轻人不断踏着前辈的足迹来到敦煌,甘愿奉献。他们说,“莫高精神”已经成为文物以外的“第二宝藏”。 “干了一辈子,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充满感情地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0

  陈陆的脖颈后面长了颗瘤子,有鸡蛋一般大小,已经化脓、发痛。他本打算在7月18日动手术把它切掉。

  7月18日早上8点半,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盛桥镇汛情告急的电话,陈陆带队前往救援。

  手术又被耽搁。这颗瘤子是20xx年体检时发现的,原本只是个小鼓包,去年4月忽然长大,医生建议陈陆动手术。

  动手术就要住院,陈陆推说工作忙,不肯去。吃了两个月中药,鼓包消了下去,去年年底突然复发。

  朋友刘书虎说,陈陆对个人的许多事都不那么上心。20xx年底,他用的还是翻盖手机,屏幕特别小,不久前才换了台大屏的华为。

  刘书虎说,陈陆好吃,特别喜欢方便面、炒饭、火锅,且口味很重,吃辣锅都要喝几口汤。他尤其爱好路边摊的滋味,把庐江县的大小摊位吃遍了,一进店就对老板开玩笑:“给我来一碗地沟油炒饭!”

  回家休息时他通常只换上装,下身仍着制服裤、队鞋。在家睡觉,脱下来的'衣服往床边的地上一放。妻子王璇怪他邋遢,他笑嘻嘻地说:“不好意思,习惯了。”这是消防工作养成的习惯,为的是听到警铃,随时可以穿衣出发。

  20xx年结婚至今,王璇没有和陈陆过过一次春节,也从未一起出去旅游过,“办了海洋馆的年卡,只在办卡当天去过一次。”王璇是安徽边检总站的民警,时不时要倒班、值班,自己的工作也忙,因此很能理解陈陆。

  他们共同的好友窦君回忆,两人经介绍认识,王璇漂亮,是“边防一枝花”,朋友聚餐时,陈陆总是得意地说:“都是她倒追我的。”说完了,就替王璇剥虾、夹菜。

  7月17日,陈陆和父亲说要回家吃火锅,18日早上陈立山便出门去买材料。陈陆因忙于防汛,已有近一个月没有回家。

  7月18日中午,得知汛情严重,陈立山给陈陆发微信,说抗洪形势非常严峻,让他“最近就不要回来了。”那时陈陆已带队到盛桥镇开展群众转移疏散工作。疏散持续到19日的零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1

  自己的生命,对于自己自然是最重要的,任何事物都不能与之相比。但是,勇敢的消防队员在执行灭火任务时却随时有生命危险,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职责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感动我的一位消防队员的事迹发生在广西玉林。当时正值凌晨,消防队员杨科璋和他的战友们来到了火灾现场。他和队友由于一楼火势太大不便从一楼往上搜救人员,只能从最高层往下搜寻。在一层层搜索后,终于在五楼找到了受困的母子三人。杨科璋见两岁小女孩已经有了中毒症状,便立刻抱起她往出口走去。火灾被扑灭后,大家都松了口气,却发现杨科璋不见了。过了一阵人们发现杨科璋浑身是血躺在电梯井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杨科璋在救小女孩出去的时候,由于浓烟弥漫,失足掉进了电梯井里。掉进去后,他其实只要放掉小女孩就可以自己爬上去了,可是他没有,他选择了牢牢抱紧小女孩,让她有更多活下去的机会。被杨科璋抱紧的小女孩得以生还,杨科璋却壮烈牺牲……

  我被杨科璋叔叔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震撼了,不禁联想到了自己。记得去年暑假,我和爸爸散步回来,看到小区里一群人围着一幢楼在看,于是我们好奇地围了上去。原来是一户人家的卧室发生了火灾,当时浓烟滚滚,烈火熊熊,非常危险,我吓得马上躲到了爸爸身边,恨不得立刻离开现场。第二天看到那户人家墙上那黑色的一大片,我也吓得战战兢兢,拔腿就跑了。现在想想,我感到惭愧,因为消防叔叔们看到危险可不是往后退,而是往前冲。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虽然不需要像杨科璋叔叔他们那样穿上消防服执行有生命危险的任务,不需要像他们一样为救人而赴汤蹈火,但我们却可以学习他们的高尚精神,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去尽力帮助别人,给别人雪中送炭,而受到别人帮助后应该知恩图报,有恩必报,这样我们可以为社会添上自己的一份力,让其他人感到一丝温暖。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2

  在这里写感想,我已不想再写他们。因为他们的感人事迹,现如今已经家喻户晓,没必要一遍又一遍重复他们的“光荣事迹”,大谈特谈“他们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温暖,留一份在心里就行了。

  我想说的是,这期节目播出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他们呢?是的,不多。即使是郎平和阎肃这样的名人,关注和真正了解他们的人也不会太多。“因为他们大多只是小人物。”没错,他们大多是小人物,但是小人物也可以有大担当。正如,小小的火花可以带来温暖,小小的光亮可以驱散黑暗,因此,小人物,也可以有伟大的梦想,小小的举动也会让人心生温暖,可以给人带来感动,可以改写“未来”这一未知的剧本,而且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给我们鼓励和满满的正能量。

  突然想到语文老师了,他胖胖的,脸上常带微笑,声音洪亮,一直在指引我们行走在真善美的路上,所到之处所言之语,满满都是正能量。期终考试前他生病了,最后的几堂课应该是撑下来的吧。一直到放假前期,体力才稍有恢复,然后便不失时机的宣传他的一贯的“看书理论”,再同我们依依惜别。他生病期间,没有丝毫懈怠,一心帮我们复习:梳理知识,答疑解惑,查漏补缺,批改讲评,不辞辛苦,一直“战斗”在“前线”!这个春节,我竞忘了给他拜个年。唉,这么重要的事竟忘了。他现在身体该好些了吧?还会在没完没了的备课改作文吗?老师,多休息休息吧,身体最重要了……您带给我们那么多欢笑温暖和指导,趁着这个寒假补补吧,别再劳累了。想想我们这帮不思进取的人,还会惹您生气,您却一次次理解我们,原谅我们,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们,真是不应该呀!

  感动中国的,是十多个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感动我的,还有您和与您一样的外国语学校的不少老师,以及生活中的很多小人物。

  感动,不分大小,对我而言,这样就足够了;常留一份感动在心中,我们会更温暖,生活会更美好。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3

  短片看到这,我都哭了。不知大家是否与我一样默默地留下了不少眼泪?是的。是他们感动了我,他们很伟大。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旭华.刘盛兰和段爱萍”三个人。

  核潜艇是中国军工上的一大重要武器。但是在核潜艇成功的背后,却是一位将一生的青春奉献核潜艇的老人——黄旭华。年近九旬的他将自己奉献给了祖国。因为核潜艇是国家机密所以不能公开。黄旭华老人大学毕业以后便离开了家庭,父亲和二哥死时都未能奔丧。就这样隐姓埋名三十年后,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就诞生了。他说:“我是在为祖国做事,任务是光荣的,我只能往前冲,任凭血一天天慢慢流,只要能为祖国奉献一份力就足够。”他甘心做沉默的抵住,他不在乎能得到多少赞美,多少光环,多少成就,只在乎为祖国奉献所有,他曾说过:“我献出了一生,我无怨无悔!”他这一生是不曾后悔过的。他就是伟大的核潜艇发明家——黄旭华。

  颁奖词是这样写到: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刘盛兰老人因为工厂倒闭而失去了工作,只能靠着捡垃圾和买废瓶子还有政府的补贴过日子。可是他却省吃俭用,一日三餐吃的'是别人不要的剩菜和邻居给的饭菜,二十年来从没穿过一件新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老人二十年来为孩子捐赠了十多万元,被他捐助过的孩子不计其数,连老人自己都不记得了。看到这,我的眼泪默默地顺着脸颊滑落,现在有多少的人为公益捐助了钱以后就开始打广告?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有多热爱公益?可刘盛兰老人从不留名,他只希望默默地付出自己的一份力。以至于有许多受助的孩子有的会称呼他为刘爷爷。他是伟大的,是值得大家去学习去尊重的。

  我想这一刻都留下了眼泪,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虽然这只是一次评选,虽然他们只是十个普通的人物,但是我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4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各式各样的人,有不同感动人的事迹。又拒绝治疗,坚持工作的林俊德,有富有爱心,死后还要捐献器官的何玥,有隐姓埋名,当卧底替农名工找工作的陈家顺……。

  而令我最感动的人物是年纪最小的何玥,她是一位还在上小学的可爱女孩,他曾经在汶川大地震要求他的父母将一个月的工钱捐献出去,而当时他们家庭比较贫困,还想着救其他的人。在他得知他得了不治之症时,只剩下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时,他一点也不害怕,不畏惧,战胜病魔给她带来的.疼痛,他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他死后要把他的器官捐给其他像他一样痛苦的人,当她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极力反对,但何玥还是坚持这样做,他的父母在他死后也只好完成他最后的遗愿。就在他死的一天后,她的肾脏就被移植到两个尿毒症患者的体内。

  看到他的事迹后,我应该学习他的乐观,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我懂得了要有爱心,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主动向前帮助,看到乞讨人员,要省点零花钱买吃的喝的,去帮助他们,如果遇到一些流浪猫,流浪狗,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位信得过的主人。毕竟小猫小狗也是一条生命。其次,还要坚强,不要遇见学习上的困难或人生路上的坎坷就无法面对,要从哪里跌下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现在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只要我们在人生路上的一点小风小浪,还没有真正的遇到暴风雨。所以我们要一点点的去克服困难。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拥有爱心,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和谐,更美丽。

  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都会想起上一年的感人事迹,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留下不同的感人的眼泪。都会觉得自己的心灵被酒精消毒过,看过以后,心里收获的不仅仅感人的颁奖词,和感人的事迹。还收获了内心的那份永远印在心中的震撼。

  其实看了这个《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节目,我还学会里很多,比如要敬职敬业,孝顺长辈,当官要为人民着想等等,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拥有它们身上好的品质。做更善良,更正直,更诚信的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范文04-20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01-05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01-05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12-06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06-1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2篇01-06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02-23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04-21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06-2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四川森林消防员事迹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