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
《一个都不能少》,我已经看过几遍了,但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这次与老师和同学看却又是一番滋味。
影片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母亲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班里的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可不久,张慧科同学因家里贫穷连饭也吃不饱,就去城里打工。魏老师知道后,从遥远的乡镇十万火急地赶到城里,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看了影片,这件事一直在自己的脑海中出现,教室的墙壁千疮百孔,玻璃残缺,桌子缺胳膊少腿。电影中的小老师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要找回张慧科历经的千辛万苦。首先和学生一起去搬砖筹集路费。由于没钱坐车只能徒步行走在前不挨店后不靠村的荒山野岭,夕阳西下,黑暗降临,可是魏老师依旧坚决的向县城迈进。看到这自叹不如,顿感惭愧。如果换成自己,我会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吗?
影片让我看到了这样好的一方面:在寻的过程中,魏老师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感叹。在寒冷的夜里,她不仅滴水未进,还在冰冷的地上睡了三天。她为了什么?一个信念,一个老师的应尽的职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同样我也有着一段这样的实习经历在我的家乡的一所农村小学里,和影片中差不多,散乱破旧的桌子,高高低低的地面,学校的教室中还没有通电,学生口渴了还是直接喝生水,在我实习的班里面仅有12名学生,但这些学生都非常的懂事,在私下的活动中我也尝试这和学生聊天,了解了他们很多,在学生的允许下我看了他的日记,日记中有一个很简单的愿望,希望回家的路上能有路灯,当时我有点疑惑为什么呢?这时学生的`回答是有了红绿灯路上的车就会有秩序了,妈妈带着妹妹来接我很辛苦,我想自己回家,说到这时我有点震惊,有点心酸,有点难过,他还是个孩子。
在一次考试中我和班里另外的一个学生聊天,我说你的理想是什么,他说“我想去打工”当时的我很惊讶,我问:“为什么,你没想过上大学么?”他说:“家里没有钱,爸爸经常因为钱在家里唉声叹气所以我想去打工,”我问:“那你怎样打算呢?”他说:“在初三准备出去”我问:“因为初三的时候可以出去打工,我的哥哥就是在初三出去的,高中还要学费呢!”我当时沉默了。赶快离开了,在一旁我的眼睛湿润了,在班里的12个孩子中有10个孩子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两个孩子单亲,我有种无力感,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会给孩子加油鼓励,希望他们不要放弃自己的血学业。
在这里我突然更加的爱我的工作了,可能我的一句话就能激励一些孩子,可能我的一些爱能让孩子的心有一点温度。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2
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剧中讲的是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年仅十三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她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但她毫无教学经验,不但不知如何教起,甚至受到学生的欺负。但她给校长的保证是,她会在原老师回来后把班级交还给她,“一个学生都不会少”。当班上一名学生因家计困难而必须放弃学业到城市中打工,这名代课老师想起她“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费尽千辛万苦要将他找回。她没有钱,没有社会资源,却必须在复杂的大城市中找寻一名小孩。尤其是当小魏老师面对着镜头,流着泪说:“张慧科,你跑到哪里去了。”的时候,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小魏老师其实只有十三岁,如果换在我们这儿,她应该上小学六年级。但为了那五十块钱的代课金,为了多地老师说的“这些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历尽艰辛。
为了能筹集到去县城的车费,她带着学生去搬砖;车费不够,她就步行去城里,在城里她更是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饿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饭,渴了就喝自来水。为了省钱,她写了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听说上电视找人最快,她竟在电视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地老师临走时的叮嘱“一个都不能少”。
小魏代课的水泉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有大小四个年级的三十多名学生,这也能算学校?难怪同学们会发出惊讶的声音。这那像我们学校,全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那儿的条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师连粉笔头也舍不得丢掉,为了挣钱,象张巧珍小学还没毕业就得进城打工。想想我们有好多同学平时却不懂得节约,乱用零花钱,真是不应该。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 ,文具那么少 ,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 不知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更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影片最后,水泉小学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张巧珍这只“小鸟”也已经归林,重新回到了学校。但全国象水泉小学这样的学校肯定还有许多,象张巧珍这样的学生一定为数不少。想到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不幸的同龄人,如果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想到那些贫困山区的同龄人,把零花钱节约下来献给希望工程,就会使更多的象“张慧科”这样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
剧中的魏老师对学生那么好,我们的凌老师对我们也一样的好,同学生病了老师会去关心同学,为同学补课。同学犯错误了,老师会耐心地批评教育,帮助同学改正错误。老师这样的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
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剧中讲的是水泉小学高教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年仅十三岁的魏敏芝做代课教师,高教师临走前再三叮嘱她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但她毫无教学经验,不但不知如何教起,甚至受到学生的欺负。但她给校长的保证是,她会在原教师回来后把班级交还给她,“一个学生都不会少”。当班上一名学生因家计困难而必须放弃学业到城市中打工,这名代课教师想起她“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费尽千辛万苦要将他找回。她没有钱,没有社会资源,却必须在复杂的大城市中找寻一名小孩。尤其是当小魏教师面对着镜头,流着泪说:“张慧科,你跑到哪里去了……”的时候,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小魏教师其实只有十三岁,如果换在我们这儿,她应该上小学六年级。但为了那五十块钱的代课金,为了多地教师说的“这些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历尽艰辛。
为了能筹集到去县城的车费,她带着学生去搬砖;车费不够,她就步行去城里,在城里她更是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饿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饭,渴了就喝自来水。为了省钱,她写了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听说上电视找人最快,她竟在电视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地教师临走时的叮嘱——“一个都不能少”。
小魏代课的水泉小学,只有一位教师,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有大小四个年级的三十多名学生,这也能算学校?难怪同学们会发出惊讶的声音。这那像我们学校,全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那儿的条件真是太差了,多地教师连粉笔头也舍不得丢掉,为了挣钱,象张巧珍小学还没毕业就得进城打工。想想我们有好多同学平时却不懂得节约,乱用零花钱,真是不应该。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 ,文具那么少 ,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 不知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更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影片最后,水泉小学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张巧珍这只“小鸟”也已经归林,重新回到了学校。但全国象水泉小学这样的学校肯定还有许多,象张巧珍这样的学生一定为数不少。想到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不幸的`同龄人,如果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想到那些贫困山区的同龄人,把零花钱节约下来献给希望工程,就会使更多的象“张慧科”这样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
剧中的魏教师对学生那么好,我们的凌教师对我们也一样的好,同学生病了教师会去关心同学,为同学补课。同学犯错误了,教师会耐心地批评教育,帮助同学改正错误。教师这样的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教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4
第一次看《一个都不能少》是在县城里的影剧院,那时候还是大幕布,看电影只要4元,当初看完的感受到现在早已在记忆里模糊;后来支教的时候,在程家沟村希望小学的办公室里自己一个人看了一次,那时候感触颇深,自己也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映象最深刻的应该还是前年暖冬行动见我把烟偷偷藏在袖子里的曹云云;今天我在抖音上又看了一遍,虽说是快餐影视,依然藏不住电影情节的单纯与感人,看到最后还是没忍住掉了几滴眼泪!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乡村基础教育岗位上坚守过的经历,让我在对待学生的时候更加用心,因为我太明白了!在偏远山区,一个大学生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是整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所以,我面对的有时候是一个家族,这份压力从未有人给我,是我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还是那句话:一件事儿,要么别做;要做,那就尽全力做到最好!
所以,我的寒暑假里并非假期,周末也并非周末,就连生儿子的当天我还是带着笔记本待在产房陪护室里!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明明请了假的,可以不用工作的!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从接手学生到现在,从最初的'440人到现在的312人,说好的一个都不能少,终究还是没能兑现!最初的四年规划也随之泡汤,唯一能做的那就是能不少就尽量不少!原来自己的能力是如此渺小,许下的承诺终究还是没能兑现!但是,我真的用心去做教育了!
大家还记得那个欠我一个电话的学生吗,最后办理了退学,退学之后他联系到了我,跟我讲了自己的心理话,讲了自己现在的处境!我很心疼他,但是自己能力有限,唯有鼓励他在社会生活中闯出一番天地!我知道语言是最苍白无力的,但是我更知道人在脆弱的时候需要的可能就是一句鼓励!
我和学生相处,我从师生到朋友,从朋友到兄弟!我的原则从来只有一个:真诚相待!我不知道自己改变和影响了多少学生,但是我知道自始至终我给学生传递的都是正能量!
《一个都不能少》里面最后的找人环节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教育,光靠努力是不够的,还得宣传!这就是媒体的力量!这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成,但是必须知行合一才能有做成的可能性,因为运气从来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教育,从来是一个灵魂感动一个灵魂!教育,这是一个精工出细活的职业,求不得快!教育,一定要沉下心,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学生!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未曾少,江湖再见!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5
今日我们一齐看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讲述的是一个小学民办教师的故事。此刻我才想起来,这是我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课文,我当时还是个孩子,并没有多少感触。此刻才发现其中的好多道理。
高教师母亲病重,需回家照顾,请了一个名叫魏敏芝的民办教师照看学生,这位魏教师只会抄黑板,唱歌,还经常忘词。为了对高教师的承诺“”一个都不能少“”,魏教师把有体育潜力的学生藏起来,不让县里的教师接走。为了这个承诺,他和班里同学们一齐搬砖凑学费,徒步去几十公里之外的县城,寻找要辍学打工的同学张慧科。受尽艰难困苦。为了寻找走失的张慧科,魏教师用仅剩的几元钱买了纸和笔,登寻人启事,在电视台门口站了一天一夜,才最终上了电视。
有人说魏教师愚蠢,干了好多事倍功半的事。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试想一下,这位名办教师的文化程度和见识。她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十五岁的小姑娘,从小的环境就在农村,去了城里,肯定有很多不明白。无知并不是愚蠢。如果我们在那样的环境条件下,应当也不会有多好。相反,魏教师的决不放弃的性格还值得我们学习。她的行动力更是令人敬佩,有什么想法能够立即行动。虽然欠缺计划性。可是不行动,机会是主动不会来找你的。看到他在电视台门口等了一天,真的有很大触动,如果换了我,肯定会中途放弃。
其实,魏教师思想的转变也值得我们思考,开始她只是为了村长答应给他50元钱,才来照看学生的。然而,随着与孩子们的相处,随着那20根粉笔的断裂,随着学习委员的日记,转变了魏教师,让她改变了思想,开始和孩子们相处融洽。这就是爱的神奇。开始她对学生不管不顾,只完成高教师交代的任务,任他们胡作非为。之后却能够为了一个辍学的孩子,走去县城。怎能不让人震撼。
还有就是农村的教育。相信很多人都对故事开头的场景印象深刻,简陋的.教师,贫困的农村家庭,恶劣的生活条件,这些都让我们想要去帮忙他们。我也是来自农村,深深明白环境对人的成长有多大的影响。想改变这样的状况,国家要重视,有政策,我们每个普通老百姓,也得尽自我所能,捐钱捐物。让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如果你还是学生,请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吧,你可明白这是多么幸运。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相关文章: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5-23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2-06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5-15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6-16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3-16
(精品)《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7-08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范文08-30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02-20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8-08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