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习培训交流发言材料1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中外交流的桥梁,是保持交际渠道畅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更是国际商务交流与合作的最直接的形式和最重要的环节。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公司与世界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商业合作、职工培训以及生产技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这就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的英语应用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公司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在境外进行流利口语交流的能力,公司职工培训中心承担了涉外人员口语培训任务,在英语口语培训与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逐步积累了一些英语口语培训的经验,掌握了一些成人英语口语培训的特点。
1学员的层次特点
1.1这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大部分是3年前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由于离开学校的时间比较短,对于在学校阶段所学的英语知识有一定积累,口语交流比较敏感,词汇量比较丰富。
1.2精力旺盛,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段。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
1.3对工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加之在工作中需要英语口语的学习和实践,主动性强,学习目的明确,自觉性和学习兴趣自然也会随之提高。
1.4学员较集中小班授课,可以兼顾到每一个人,口语交流的效果比较好。
2口语培训课程设置
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要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基本的语法结构、熟练并灵活的使用各项语言要素,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和通过阅读和拓展性思维训练来获得的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口语教学的目标和主旨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即通过听、读,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的加工和重组,然后输出,从而完成语言交际的全过程。
“听”和“说”都属于口语,听在说之前,是进行大量的语言储备的必经阶段。而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是听的必然结果。基于这样的教学原则,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和公司对于这次培训的要求和总体目标,我们把这次口语培训课程设置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英语听力这部分课程由我们聘请的加拿大外教承担,教材选用的是何其莘教授主编的《英语中级听力》和《英语高级听力》。
《英语中级听力》内容新颖,录音以标准的美音或英音为主,声音清晰。教材形式活泼多样,涉及了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全书的课文按录音材料的难易程度编排,循序渐进,为学生的后续听力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英语高级听力》录音材料主要选自美国国内电台和电视广播节目。内容涉及重大国际事件,重要新闻报道,专题采访,世界各国(以美国为主)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也有益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部分:基础口语
口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致力于培养学员的口头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养戚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要培养学员能够用简单而基本正确的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训练学员思维清晰,表达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根据公司员工的实际英语水平而编写的英语培训教材。这本教材的最大优点就是,切合员工的实际水平,既有针对不同场景所设置的基础口语会话,又有结合公司各个生产特点,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的专业英语词汇和文章。
由于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差距较大,为了使每个学员都能有所收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是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口语培训,口语交流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次,较低的一个层次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用语,另一个较高的层次是自己思想的自然表达。基于这样的设置,在口语课程中,学员在学习每课相关的场景表达法后,我们还会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周围发生的具体情况创设相关话题,让学员进行交流和表达,如汶川地震,奥运火炬传递,端乍节,缅甸热带风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鸟巢,水立方等)。
3口语培训课的特点和体会
3.1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设计者。而学员的角色主要是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活动。师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友好的。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口头交际也将会变得活跃。
3.2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口语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加大学生的口语实践量。教师在教学中,口语活动设计的科学、合理,不但会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有助于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口语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3.3重视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能非常容易地做到教学信息的图、文、声并茂,这种多维立体的教育信息传播,不仅使英语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和学习兴趣,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形象逼真的语言环境,进一步完善了语言交际的视、听、说教学的特点。同时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增强了信息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学习培训交流发言材料2
第一,精选听说材料。在听力训练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原则精选地道而又实用,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如:介绍、问候、打电话、购物等,使学生听了就懂,学了就会,会了就用。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可选择涉及到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时事科普等含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材料,使所听的语言材料多样化。
第二,探究训练策略。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缓解紧张心理,给学生信心与勇气,鼓励学生乐听敢说,善于模仿;同时,还要在教学中增强文化内涵,使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所认识,以帮助学生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如:教会学生懂得一定的英美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一些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其次,学生听的能力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与阅读,朗读等方面能力训练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来解释词汇、短语或句子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学生读的能力的训练,读后复述的能力的训练,听写能力的训练,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开阔知识视野,拓宽知识面。从而达到听、读、说等能力的综合提高。
第三,教给学生技能。在听说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教给学生听说的技巧,如:听前读题预测,听力内容中关键词的理解,学会边听边记主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方式、数字等,学会简单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善于模仿听力材料中的朗读技巧,如:语音与语调,重音与连读,意群与停顿,不完全爆破等,促进学生听的能力向说的能力的转化。
第四,创设情景氛围。实践证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兴趣的培养、技巧的训练,还需要情景的创设、氛围的营造。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课外活动。创设学生听英语与说英语的氛围,使学生在“我要学”的兴趣引导下,在不知不觉中,在亲自的实践中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如:每周开设一节听、说训练课,定时播放一些有英汉对照台词的国产或国外的电视剧或电影,供学生在有效的模仿中提高自身的听与说的能力,特别是连续说话的能力和在实际生活语境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定期组织英语沙龙,英语演讲和英语课本剧比赛等,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听、说训练的有效性。
学习培训交流发言材料3
7月9日,第一届中美暑期英语教师培训在鞍山一中召开开班仪式,经过推荐选拔,包括我在内的126名来自各县市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开班仪式完毕后,我们又参加了外籍教师亲自出题的审核考试,并最终形成我们的班级和教师队伍。在对教师的介绍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这支由9人组成的来鞍任教的北美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已有53岁,最高年龄的领队教师莎朗已有80岁,他们的学历层次较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所学的专业涵盖人文、社会、艺术、管理等学科,大多数人长期从事教育文化事业,热心中美文化交流。所有的任教教师都具备国际教师资格证,并完全自愿参加这次培训活动,在培训前集体签署在任教期间拒绝任何酒精饮料的协议以表示对中国学员的尊重和对这次培训的重视。
7月11日,我们的生活正式开始,当踏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角色已发生变化,在未来的四周里,我要变成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学生了,我的导师叫哈里特,是一位64岁的优雅的白人教师,她与我印象中的外籍教师不同,她严肃、认真,对教学内容一丝不苟,让我们肃然起敬。课余又与我们交流谈心,像一位慈祥的大朋友。在与外籍教师以及其他班级学员的沟通中,我发现所有学员都被外籍教师的教学态度深深感染着。我们是全天上课,上午3个半小时,下午2个半小时,而且时间正值夏季的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难熬的季节,我们都深感疲惫,更何况平均年龄在53岁的外籍教师了。但是他们克服了水土气候的差异,每天早来晚走,从来没有迟到过。在授课过程中,再难熬的天气他们都是站着授课以表示对学员们的尊重,每节课教师都会准备非常详尽的材料,每天课后,教师们都会聚在一起对当天的教学反馈进行分析,我们每人交上去的作业,教师都会认真阅读并给出评价或是解决办法。就这样我和所有学员被教师们感动着,这虽不是讲授知识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告诉我,作为一名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责任感和态度,我们就这样被潜移默化地感染着。
培训课程设置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听、说能力强化培训。针对学员的业务素质进行提高训练,其中包括语音语调矫正、语法等内容,全方位地培养我们的能力。但培训中,外教灵活的教学模式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传统的中国教学模式和情况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室和课堂,中国的课堂特点是人数多,座位通常按次序依次排列,教室布置也比较简单明了。而外国的课堂人数较少,灵活性大,座位布置相对不是那么死板。比如我班就是以导师为中心的半圆式座位,座位前后都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互动,其次每天的黑板内容也都精心布置更新,比较有新鲜感。在交流中,外教也幽默地跟我们说,我们更应该向中国的教师学习,因为在国外的课堂,一个班级的学生最多也不会超过30人,超过20人就需要一名助教来帮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而在中国,一个班级甚至有70名学生,只有一名教师就能顺利地完成教学活动,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在我们眼中,中国教师都是超人了。从这样的`比较中不难看出中外教学模式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从中学到不少,外教在教学中更多的是选用互动比较多的形式,比如:听录音、朗读、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角色扮演、写感想、唱歌等形式。而选用的授课材料也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内容,使得我们有话可说。在讨论的过程中,外教认真听我们的观点,并且鼓励我们多说,而不是纠正口语中的小毛病,让我认识到学习英语的过程并不是语法,而是在于不断地积累练习。
课程设置上除了对学员能力培养的课程外,还有教学法讲座和跨文化交流活动。在讲座中,我们真正学习了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和方法。首先,要想教好学,我们就要从学生抓起,研究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都有哪些类型呢?有听觉学习型、视觉学习型,以及动态学习型。要想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就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形式和交流式课堂,再配以适当的教学手段。英语的教学有很多种,有单词、语法、阅读、听力等等,无论是哪种教学,我们教者都要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我们的学生在一节课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等。教法中我们把一节课分成了几个层次,第一层是语言能力,其中包括语法、词汇、结构和发音;第二层是交际能力;第三是预测和策略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总结能力。教学中要达到这个目的,而我们的学生又是多样性的,教法中就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制定我们的课堂内容,我们的课堂要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满足各种类型的学生的需求。另一重点是教学的选择,教法中强调了几点:第一是材料符合学生的背景知识,也就是选择学生认知熟悉的内容;第二是学生应对所选材料感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意向,也就是趣味性;第三是所选的材料要跟所要学习的知识相关联,有链接关系。学习完教法,我发现外教对教师能力培训的课堂中正是渗透着这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交流,教师给予指导让学生完成语言学习,形成一种任务型式学习。
学习培训交流发言材料4
1前言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文化区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口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行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口译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等院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除了翻译硕士研究生和翻译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口译人才外,各院校外语本科专业对口译人才的培养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自从20xx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口译课列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以来,越来越多的院校在本科外语专业中开设了口译课。但由于本科口译教学起步较晚,其只是作为英语语言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加上课时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口译教师缺乏专业培训,不能因材施教,以致本科口译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翻译培养日趋职业化的今天,有必要对大学本科口译课教学进行认真的思考定位,根据口译的特点和认知过程,结合口译的社会需求和本科学生的语言学习现状,对大学本科口译课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出符合口译技能训练自然规律的比较现实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
2口译的特点和认知过程
口译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其主要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的目的。口译具有现时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口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发言者和听者,同时又要像一个讲话者一样去完成口译工作。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必须调动自己的全部语言和知识资源,运用各种技巧,充分利用讲话人已提供的信息,诸如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各种非语言信息,不断对讲话人的思想和情感做出判断。因而,口译过程是一个多任务处理的过程,需译员一心多用,这一过程是以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包括对译入译出语及其言外知识的理解和重构,以及跨文化和语篇的分析。蔡小红教授在“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一文中对口译的过程作出如下结论:口译不是从原语到译语的译码,而是接收原语后必须经过信息概念的转化,才能以译语表达原语的意思。口译的模式由三大块组成,左边是原语输入,右边是译语输出,中间连接左右两边的是信息概念的转换。口译的特点和认知过程决定了口译教学不同于笔译教学,口译教学必须遵循这些特点。
3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目标
20xx年,鲍川运教授在“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一文中指出“大学本科口译课的性质是教学翻译,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有益的手段,但是大学本科口译课也可以为翻译培养做出贡献,作为一门口译入门课,口译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也可以对口译进行尝试,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为将来真正意义的口译训练打好基础”。同时,20xx年刘和平教授在“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一文中指出“本科翻译教学应以翻译思维训练为主,以文本题材为辅、以技能训练和语言提高为双重教学目标、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课堂教学为指导、课后练习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本科口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为社会和翻译硕士培训输送合格的翻译人才。”这些都为本科口译教学指明了方向。
由于大学本科口译课一般是在外语专业高年级开设,虽经过两、三年的外语专业学习,但大多数学生语言能力仍然不太扎实,主题知识相对比较缺乏。结合前述各家观点,笔者认为本科口译课应定位为口译入门课,其进行的口译培训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口译培训,而仅能称其为职业口译入门培训。本科口译课教学基本上还是语言与口译教学相结合,本阶段要完成口译职业技能入门培训和语言提高双重教学任务。因此,本科口译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认知口译职业内涵、熟悉口译流程,利用学生已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双语智机能转换的技能,为学生服务社会和继续接受职业化口译训练奠定基础。同时考虑到口译市场需求的层次性,所培养目标也应是具有层次性,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看,笔者认为本科口译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交替传译的基本能力,应着眼于会议口译以外的其他类别,重点培养大量从事日常翻译工作的`人才,诸如从事生活、陪同口译、涉外导游以及外事接待、外贸业务洽谈等工作。通过本科外语专业口译课教学培养初级联络型口译人才,这不但可以帮助解决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也可满足市场基础层次的口译需求,缓解当前社会低层次口译人才短缺的现象。
4本科口译课教学原则
结合口译的特点和认知过程,以及本科口译课教学的课程目标,本科口译课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4.1技能性原则
大学本科口译课程作为口译的专业入门课,是学生学习认知口译过程的开始,是口译技能培养的开端,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口译训练的原理和方法。口译与笔译不同,具有其鲜明的行业特点。因此本科口译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主,专题材料的训练为次。教师向学生讲授口译的基本理论、口译的策略和技巧,如:意义听辨、记忆技巧、口译笔记技巧、语言转换、公共演说技巧、发声、跟读、复述、综述技巧、数字传译技巧、跨文化交际、如何分散注意力做到一心多用、如何进行译前准备及应急策略等。同时让学生对口译进行尝试,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口译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口译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打破固有的语言理解模式,即偏重于语言表层结构的固定的语法理解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突破语言表层结构、抓住深层思想的能力。训练学生从意义结构上着手去断句、理解、翻译,打破语法思维习惯,建立意义思维的习惯。以技能为主线开展口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技能选择话题范围、材料难度和任务场景。
4.2实践性原则
“口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训练方法应以实践为主”。“口译训练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向程序性、自动化阶段转换的过程。口译能力发展的进程中,语言知识的提高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口译技能的获取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知识和技巧达到自动化和程序化的程度,对译员的注意力的需求自然下降,译员便可腾出更多的精力,处理更为高级更为复杂的程序。而实现自动化和程序化则需要时间和大量的练习”。“本科学生与翻译硕士不同,口译课只是众多外语课中的一门课,功课压力较大,课外不可能拿出太多的时间练习口译,因此课堂学习便成为重要的练习机会。应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机会,以实践为主。口译课有理论的成分,但更要要的是实践部分”。以上各位专家的观点都强调了口译实践的重要性。口译作为一种应用性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才能达到逻辑严密、脱口而出的效果。口译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传授口译技巧,更应该给学生创造、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口译演练,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不断增强口译技能意识,掌握口译技能。
5对口译教师的建议
口译课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双语表达能力、翻译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外,教师还应该深刻了解口译的特点和认知模式,熟悉各种形式的教法,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笔者认为口译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1教学材料的选择
口译材料的选用应为教学目的服务,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兼顾各类口译题材的训练。选材时应注意口译材料内容应是一般性的,考虑到这一教学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材料不应过于专业化和技术化,以至于将口译实践课变成专业知识课或专业词汇课,打击学生进行口译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目前市面上的口译教材大致分为两种:即以情景专题为纲目编写的教材和以口译技能技巧教授为纲目编写的教材。前者虽有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某一特定话题领域,积累词汇,但其对理论技巧的讲述却较为分散、凌乱。后者虽对口译理论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讲授,但其内容却略显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接受度。鉴于国内口译教材这种情况,教学中口译教师一般不应全部按教材来组织教学,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取适合学生水平、适合教学目标的材料。口译教师应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大事、热点新闻、各种记者招待会、各类报刊等,搜集相关材料为课堂所用。善于利用各种鲜活的语音、文字材料,模拟各种场景,营造口译情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译实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口译课堂的教学效果。
5.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口译教学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关注社会热点,发掘最新的音像和文字材料。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文字、声音、图像和网络信息等,模拟各种情景,营造现场感,增强教学的拟真性,使口译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口译教师应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口译实践活动,积累经验,课堂上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现场的模拟、讲解与呈现,使学生领悟口译的过程。除了授课教师外,还可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译员以及各界专家前来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给学生提供口译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从事真正的口译打下基础。
6结语
口译课作为大学本科语言专业的必修课,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与笔译和口语教学不同,口译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在翻译培养日趋职业化的今天,本科口译教学应结合口译的特点和口译市场需求,立足现状,进行合理的定位,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于此同时,从事本科口译教学的教师也应积极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选取教学材料,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提高口译课的教学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习培训交流发言材料】相关文章:
学习培训交流发言材料09-09
学习培训交流发言材料[合集]09-10
学习培训交流发言材料8篇(热门)10-01
学习培训交流发言材料(集合2篇)10-26
体育工作交流发言材料10-14
交流工作发言材料稿07-28
工会干部培训班集中研讨交流发言材料07-22
青年座谈会交流发言材料09-01
读书交流会发言材料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