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在朋友的推荐下,一起开始读书,这是我第一次写读后感,读书对我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大概有20多年没有读过书了。
为什么要选择读书呢,去年和朋友聊天时,他对我说读书很重要,我知道读书好处很多,但种种原因,应该是种种借口,没去读书,可能现在人都太忙了,忙生活、忙工作、忙孩子、忙还车贷房贷,稍有点空闲时间,就被各种兴趣app占去了,哪里有时间读书呢?
现在想想,那些都是借口,做一件事要看你想不想去做,你不想去做,会有一万个理由去推辞,去找借口,就像我去年戒烟的时候,我想明白了为什么要去戒烟,当天就把抽了25年的烟戒掉了,到现在快一年了再没抽过,就是我想明白了或者说意识到了继续抽烟的后果,所以去做戒烟这件事的时候,就容易多了,现在当我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之后,选择开始读书。
前天决定和朋友一起每天读书,为什么做这个决定?最近感觉有点压力大,每天都是焦虑、熬夜、失眠的状态,我意识到这是一种病态,我想去改变,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直到前两天,朋友介绍我一起读书,我突然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输入知识才能改变自己,或许也能改变更多身边的人。于是几个爱读书的小伙伴就开启了我们读书之路。
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刚开始读,感觉自己的嘴笨的像上锈了一样,读的很不通顺,好在三个人一起读,就感觉好多了,若是我自己读,恐怕坚持不下来,弄不好就半途而废了。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三个人一人读一个角色,说来也巧,我读的角色就是那只心理受伤不轻的蛤蟆先生,刚开始读,还没感觉什么,读了几段,蛤蟆先生的第一句话触动了我,“抱歉了,可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就是这句话让我莫名其妙的进入了蛤蟆先生的角色,这不就是现在的我吗?最近我自己的状态就不是很好,特别能理解蛤蟆说的这句话,而且读的时候心里说不出来是难受、理解、还是同情,应该是身同感受吧。我特别能感觉到蛤蟆先生那种失落的感觉,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不好的状态,不想被别人瞧不起,总想证明自己能行,但他自己又清楚自己的脆弱,这种感觉真是太不好了,所以朋友来看他时,他才会说出“整个人都不太好”这句话来。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快乐的外表,未必是真实的,有可能为了更好的迎合这个世界,为了照顾家人、朋友、同事的感受,我们有时会做出一些与自己并不相符的行为,说难听点,其实就是在演戏,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感受吧,至少我是的,但这只有自己知道。
好在蛤蟆先生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虽然这几个朋友做事让蛤蟆有些不爽,但他们都是心直口快的朋友,率真的朋友,率真到毫无顾忌的对朋友进行贬损,如果换做是他们病了,有可能状态比蛤蟆更糟,所以有时候,我们去帮助朋友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人生很多时候,靠自己是无法完成自我救赎的,对于蛤蟆来说,有几个这样的朋友,真的是太幸运了,想想现实生活中,你身边有几个这样的好朋友?当你身处困境,有几个能理解你、帮助你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呢?其实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就知足了。
蛤蟆先生的朋友们建议他去看心理咨询师,他们意识到蛤蟆现在状态不好解决,于是带他去见心理咨询师苍鹭。我感觉蛤蟆是不想辜负朋友们的好心才去见心理咨询师的,这和现实中的我们一样,因为父母和朋友为自己好而去接受教育和工作,其实这时候我们要自己鼓励自己,主动自救,这样才有用,才能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师苍鹭一个资深的心理学专家,苍鹭的解决方式,蛤蟆不是很理解,苍鹭所用的方式和方法,是想让蛤蟆知道,出问题的`是他自己,他要主动参与进来,主动站出来面对,这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而不是别人帮他解决问题,虽然前面蛤蟆先生很恼火,但在咨询师苍鹭的启发之下,蛤蟆先生从因为朋友被迫而来,转变成自己想要咨询,这说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只有自己主动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蛤蟆先生从被动变成主动,这是好的开始,这一点来说,除了他自己谁也帮不了他,现实生活中,我们想要摆脱真正的痛苦,这需要我们自己想明白,自己走出来,自己去改变,他人只是引导和帮助,就像之前说我戒烟的事,我自己想明白了这件事,就戒掉了,而且很轻松,如果我自己想不明白,别人和我说的再多,再有理,我可能也做不到,吸烟有害健康这几个字,每个吸烟的人天天都能看见吧,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不去改变。
不单是我,现在很多人都有蛤蟆先生这种不好的状态,这是一种病态,不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只不过每个人心底知道自己的病态,却不愿意承认,或许是不想让身边的亲人朋友们担心,不想让人觉察到自己的病态,于是故作淡定,时间久了焦虑来了、烦躁来了、脾气来了、易怒来了、埋怨来了、孤僻自大等等都来了,这是必然的,因为病因从未解决,你自己并没有主动想去解决病因,这就是问题所在。
和蛤蟆先生一样,阳光照不进心里那种感觉,一定很不好,平时看似表现很正常的人,可能内心正承受着无法释放的巨大压力,到了一定程度有可能会表现歇斯底里或一些极端行为,比如有时会听到一些孩子自残的相关新闻,而老师和家长在采访镜头里总会说“孩子平时挺乖巧挺懂事的,想不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
很敬佩本书中的心理咨询师苍鹭先生的智慧,现实中他一定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一定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咨询师,他清楚的知道要解决蛤蟆先生的病状,还要蛤蟆自己参与进来,蛤蟆通过苍鹭的引导,配合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并找到了他的病因所在:“儿童自我状态”。
什么叫“儿童自我状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三种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这个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两种: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拥有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常常表现为听话、服从、讨好、友爱、内心常常充满自责、担心、焦虑;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往往表现为活泼、冲动、天真、自发行动、贪玩、爱憎分明等,像儿童一样追求快感并充分表达自我感情。书读到这,我才明白原来我和蛤蟆先生一样,属于这种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
蛤蟆先生一开始觉得苍鹭咨询师什么都没做,问了一堆问题,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还说他幼稚,有些恼火,但心理医生就是要病人意识到自己的病因,再去引导病人自己去解决和改善。我想了想,我自己也是这样,自我觉察到一些问题时总是逃避,不去解决,因为自我剖析这个过程本来就很痛苦并且艰难,那么时间久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蛤蟆先生也是如此,虽然他身边的朋友对他很好,但是蛤蟆总是进入到儿童自我状态,尤其和父母型自我状态的朋友更是没法沟通,总感觉自己的位置很低,更像个孩子,蛤蟆先生更愿意主动和心理咨询师沟通,或者说是主动寻找自己的问题所在,我想他现在一定是很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读到这里,我也想起了我的童年,我小时候不愿意听到父母和长辈的唠叨、指责、讽刺,这也养成了我的叛逆心理,父母无心的“坏话”往往会跟随孩子一辈子,哪怕孩子长大后也摆脱不了这些深刻印象,因为这些东西是埋在孩子心灵最隐秘角落里的,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准则,希望家长们能重视起来,儿童时代对一个人的影响太深刻了,也是永久的,像书中的蛤蟆先生一样,如果他的朋友们没有带他去见心理咨询师,或许他会终其一生为他的童年经历买单,为童年而活,这将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就好比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后面人生的经历就好像是书中说的三原色,在这张纸上添加各式各样的色彩。
今天写这篇读后感,刚刚读到这本书的第九章,写着写着就想到了我自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也想到了我儿子小时候,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意识到这些道理,现在我儿子已经上高中了,还好不算太晚,以后我应该懂得如何跟他沟通了,他小时候我总凶他骂他,嫌他写作业慢、嫌他学习不认真、嫌他考试成绩不好,现在我后悔了,特别后悔,这对我儿子心灵的伤害该有多大,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曾经对他说了些什么,如果我当时能意识到这些,如果当时我读了这本书,可现实中没有如果,那些总埋怨自己孩子这不好那不好的家长该思考一下了。
小孩子是值得欣赏的,他们咧着大嘴笑也好,哇哇大哭也好,开心的蹦跳也好,这些都是淋漓畅快的,他们现在是单纯的,早晚有一天,孩子们会面对复杂的世界,会经历我们成年人不愿经历的事情,那个时候,孩子们才会变得更聪明,更成熟。
读完全书还会分享,第一次写读后感,看到的朋友给点鼓励,给点意见。希望我们都像蛤蟆先生一样,变得越来越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作者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Robert de Board,他巧妙的将自我心理探索的一些实用方法和技巧在一个小故事里缓慢发酵并推演出来,深入浅出。故事里患了严重心理疾病的蛤蟆先生,在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之后,慢慢跳出了童年伤痛带来的困扰,并对未来有了清晰的方向和规划,他身边的朋友们也相继产生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是个不折不扣的happy ending。
当然,我们不要去探讨现实生活中十次咨询能不能解决一个困扰人生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样的问题,伤痛的治愈可长可短,有些人用一生来修复伤痛,还有些人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伤痛是什么。一句老话——幸福大抵相同,不幸则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其实旨在帮助人们找到各自的伤痛,以及背后相似的原因——那个源头,换句话说就是引领我们发现问题并寻求背后的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我们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疗愈。
蛤蟆从最开始那个想要依赖苍鹭“给出”答案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愿意主动配合和探索的“成人”,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得到”过现成的答案。咨询师苍鹭大多时候扮演“倾听”的角色,引导蛤蟆“说出”自己的故事,而“说”的过程其实就是蛤蟆与自我生命链接的过程——他一边说,一边发现,一边产生疑问,这时苍鹭又适时扮演起另一个角色:“讲解”,帮助蛤蟆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剥茧抽丝的过程中,蛤蟆多年来的诸多困惑得到了开解,心态也逐渐变得积极爽朗起来,而作为看客的我们都感同身受吧:是否也曾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他人?又为他人的眼光严苛自己?情绪没来由的失控?还有深陷“心理游戏”的泥沼直至赢了游戏输了自己……人生似乎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拧巴成了情绪,其中有一种叫“愤怒”的情绪,苍鹭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它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强烈的,如同煤气罐的爆炸,威力很大,杀伤性也很强,我们可以理解为雷霆震怒;还有一种是不带攻击性的缓慢释放,这种方式可以持续很久,几小时甚至好几天,便是怄气,这种情绪我很熟悉,为了抵抗父母老师的严苛,向外顺从讨好,向内用利剑伤害自己。而这些从童年发展而来,用来自我保护免于受到伤害的防御机制,会幻化为成年人一些不当的行为策略,虽无关“道德”对错,但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实在是件有点让人尴尬的事,而更尴尬的,是鲜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成长的寓言》那一章,蛤蟆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之前从没意识到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你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得看走不走运。”苍鹭说:“你说的很对,蛤蟆。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所以,我不断学习,觉察,接纳和自我疗愈。没有伤痛的童年鲜有发生,看到伤痛却惯于指责也无济于事,只有尝试谅解并和过往妥协,积极的做出改变,才能拨云见日,看到新世界。
今晚和一个友人聊天说起,我心里有一股劲儿,这股劲儿一直在推动我四处冲撞,像个充了气但没收口的气球,漫无目的的飞,我想,这可能是一股想要“找到答案”的劲儿,始终不满现状,始终不信摆在眼前的答案,始终想要追寻真相。而现实中的答案并不会像故事里那么完美自洽,可能是遥远的一个点,可能是近前的模糊一团,需要漫长的时间使之变得澄明清澈。
但只要在找寻的路上,终归我会无限接近想要到达的地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
和这本书的相遇,是偶然听罗翔老师提到的《柳林风声》,网友说它是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在网友们的推荐下,我网购了这本书,并用两晚上的时间读完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的著作。这本书可读性强,书里的知识点和专业用词浅显易懂,相对较少。它用一个小故事告诉了我许多道理,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以用它来治愈自己,也可以更加了解学生,更好地与学生相处。
这本书主要讲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蛤蟆先生因陷入抑郁,对生活失去了热情,从而把自己困在家里,朋友们发现后决定带他向苍鹭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在与苍鹭医生的十次谈话中,蛤蟆先生从抑郁情绪中逐渐走了出来。
书中将人分为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的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为了避免父母生气和惩罚,自然型儿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父母,顺从父母的心愿和要求,由此产生适应型儿童。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蛤蟆因为沉迷汽车而受到獾的谴责,在吸烟室里独自面对獾时,蛤蟆发誓痛改前非。看到蛤蟆悔过,獾从严历挑剔般的父亲转变成了和颜悦色的父亲。当走出吸烟室,獾提出让蛤蟆公开承认错误,蛤蟆立马拒绝。蛤蟆的态度为什么转变如此之大?书中提到,“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因为在吸烟室,他回到了儿童适应状态,面对父亲般挑剔的獾,他只能顺从同意并取悦他。其实,老师教育学生也和蛤蟆面对獾一样,学生会同意老师的观点以求放过,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认可,所以会一再重复错误。长期以往下去,这些学生或许就成为了我们口中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本身并没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老师对他们认识不深,只有运用正确的心理知识去帮助他们,“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书中的新理论也使我有了新的教育方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切实发动自身力量,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4
对于读书,每一本书对我来说都像是吃大餐,吃完以后心中有饱饱的幸福感,情绪也平和了很多,孩子练习钢琴时也没有那种要窒息的感觉了,此处省略500字。哈哈哈哈......
关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我也是看群里的老师一次次的分享,就忍不住买了下来。刚拿到的时候感觉这本书好薄啊,能讲什么呢?结果晚上打开来看,就忍不住了,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才把整本书看完。谈谈收获和这本书给我的看见:
习惯性的先看封面和封底,被封底的内容打动了,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想来我看这本书时,我应该把自己当成蛤蟆先生这样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验。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叫蛤蟆,而不是蝴蝶,我想大概是蛤蟆本身就特别让人讨厌,而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吧。
打开这本书,我了解到书里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普通的读者也能解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明白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作者也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书里的人物设定借用的《柳林风声》的人物形象,在这里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蛤蟆先生经过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他的心里终于发生了一些悄无声息的变化。
对于我而言,探索童年这一章的内容,让我找到了童年心理问题背后的冰山。时光把我拉回到了3岁那一年的某个晚上,那一刻的无助和绝望,这辈子大概很难忘记。
起因是我的母亲生了3个孩子,也是弟弟出生不久,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他们必须要为多生孩子而付上代价,如果没有钱就需要被关进监狱里面,那时我3岁,我已经忘记了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只记得在无数个夜里鬼哭狼嚎的要找妈妈,会被邻居拦下,哭累了就睡,白天还好,晚上就会不停的哭。不记得这件事持续了多久,后来妈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但这个印记在脑海里始终无法抹去,直到现在为止,还容易影响到我的情绪和处理事情的反应。
没有人一生不会受到伤害,而是受到伤害以后该如何包扎自己的伤口。而一个重伤的人,是无法完成自救,需要他人的帮助。要察觉到自己的情绪背后的原因,从而去操练和成长。先接纳遇到的伤害,拥抱过去受到的伤害,和自己和解,这个过程会很痛,因为会一次次的失败,慢慢的形成刻意操练,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可以被释放、得能力。这句话也给了我很好的理论支撑和新的看见,慢慢的品,一定会有所收获和改变。
整本书读下来,我察觉到了内在的情绪,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虽然3岁那场妈妈暂时的离开,造成巨大的童年心理伤害,我也无法再回到当下去解决那件事。但我学会了遇到事情时,不再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回到3岁的情景中去,需要不断的提醒和操练自己:我长大了,很多事情可以去处理的很好,也可以得到家人、朋友的帮助。不要绝望、恐惧、无助,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好这件事。让我在潜意识里开始去改变,被生活一点点的医治。
通过这本书我成长了许多,愿你也和我一样,透过阅读、闪耀妈妈读书会,我们用心的陪伴可以让你的生命不再一样。
期待着你也像书里说的那样“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5
“抑郁症”一词频繁出现在生活中,学生上学压力大,跳楼、跳河,因为抑郁症;上班族面对工作和人际关系,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脱发,喜爱宅在家里,因为抑郁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蛤蟆先生情绪抑郁,不爱出门,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闷着,是鼹鼠和河鼠察觉到最近没看到蛤蟆先生,然后一起去找蛤蟆先生,发现他情绪不高,就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于是乎有了一系列的故事。
假如去看心理医生,也许就能从死胡同走出来吧?我们一旦碰壁,就愿意待在原地,觉得没有办法,解决不了,直接原地等结果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中,蛤蟆先生并不是自愿去的,所以不配合,直接问苍鹭怎么解决。然而心理医生并不是看一个病人,开一副药就行的,他需要知道为什么有这个情绪?是什么时候有的?与什么事有关?你应该怎么解决?苍鹭只能引导蛤蟆先生自己思考,自己明白面临的`困境,然后一点点打开心扉,解除抑郁心理。
蛤蟆先生非常喜欢依赖他人,再加上父亲这一角色对他影响深刻,他一直被严厉的管教着,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确认自己的能力,从来没自己处理好过一件事。习惯讨好身边的人,在意别人的想法,从而把自己陷入情绪困境。
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写出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性格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蛤蟆先生的结局是美好的,希望困在抑郁情绪中的人们,也可以像蛤蟆先生一样,拥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
读书的过程像是在各种书中搜寻出自己的形状的拼图,读的书越多,越发感受到自己如今只是拼起了拼图的一角。
是的,我认同,读的书越多是使人越谦和的。
从这本书里没有学到许多什么新的东西,但跟随蛤蟆先生一起去看心理医生的过程,让我回忆起我是怎样成长的,一路走来与自己无数次的冲突与和解是怎样的不易,让我意识到不论现在的我有多少缺点或不足,都要珍爱自己,都要热爱生活。逐渐成长的蛤蟆先生,以及蛤蟆先生成长的故事使我感到一种亲切,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温暖、柔和又坚定的力量。
和蛤蟆先生成长的契机是相似的,我人格上的成长也是从回顾生活开始的。
在某一刻我的回顾中,我回顾的开始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意识到这件事对我的意义,对我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来源。
这让我进一步地看到,在我的过去中,一件件事情的发生实际上都不是“偶然”,而是有顺序、有联系的“必然”。一件事情它发生,它在一段时间内影响我,甚至重塑我的底层逻辑,使我成为拥有不同行为模式的人。
回顾中的成长像是进入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让人在快速前进中感到一种撕裂与能量注入的拉扯,然后在跑过终点的那一刻得到一种巨大的满足与充实。
但确实只有悬置的、认真的反思才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成长。不严肃的反思,又或者说,从别处看来的自己认同的`别人的反思只会让人有一种廉价的思考感,让自己觉得好似知道了什么道理,有了什么思想觉悟,但其实那还是在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里的东西,哪怕不是,也不会因为看到时的认同感就成为自己的东西,看到了什么观点,以为“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我说不出来而已”,这就是虚假的反思和思考,你不是说不出来,你就是没有。只有自己严肃的思考过后反思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自己的东西。虚假的回顾与反思是如此的轻浮,它只是一种附庸风雅。
有很多曾经被认为是自己的“黑历史”,想起就想对自己说声对不起的那些事又或者让我回忆起来脚趾能抠出两室一厅的尴尬事,又或者曾经让我很愤怒、很受伤的那些事,在经历了悬置的回顾和反思以后,已经理解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会做那些决定,会产生那样的情绪,所以现在再去回想,已经可以确定自己不会再做出同样的事情,不会做出同样的“错误决定”,所以过去那些已经发生、无法更改的事情已经不再使我对自己感到内疚,已经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与它们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当与所有的过去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以后,就会迎来人格上的温和,我称之为一种真正的“温柔”,这样的温柔它不是能听得见的软言细语,它不是能看得见的笑脸相迎,而是对各种事情各种人的理解、认同,以及不理解、不认同时也不会有刻薄、偏激、否认的言语攻击,是不会情绪化处理事情,凡事只跟随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自己认为对与不对去表态,是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言行举止,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当的行为。
在书中将此定义为“高情商的人”:“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和蛤蟆先生一样,我也认为“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的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的、精神上的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在思想的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一本心理咨询入门的畅销书籍,讲述了一只抑郁的蛤蟆先生通过去做心理咨询,重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最终找到自我,重获快乐的故事。
鼹鼠在去看望蛤蟆先生时,发现原本热情又时尚的蛤蟆先生变得不修边幅,邋里邋遢,整个人都郁郁寡欢。于是鼹鼠告诉了好友河鼠,他们一起带蛤蟆先生去心理咨询师那里看病。在十次咨询之后,蛤蟆先生重新变得开朗起来,最终摆脱了抑郁的生活。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和蛤蟆先生一样幸运,他们往往抑郁而不自知,连父母朋友也认为他们只是压力大了点,其实很少会有人带他们去看病。就像刚开始的时候,鼹鼠也没同意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咨询师,甚至还认为蛤蟆只是肠胃不舒服。但好在细心的.河鼠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其实抑郁症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就在我们身旁。
蛤蟆先生之前在朋友面前是那么活泼,把情绪都藏在心里,所以抑郁的情绪日益增长,最终压垮了他。但是抑郁的原因甚至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蛤蟆先生小时候父亲经常责骂他,母亲也只会在父亲不在时关爱他。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可忽视,这直接导致了蛤蟆现在的讨好型人格。
之后的咨询里,蛤蟆与苍鹭逐渐交心,我发现蛤蟆抑郁的主要原因还在他自己的身上。当蛤蟆的朋友老是责骂他,蛤蟆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心中却极为不快。所以在蛤蟆的眼里,自己一事无成,活脱脱是一个失败的实体。每次发生了什么事情,蛤蟆总认为是自己的错,甚至从未发过火。对此苍鹭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导致蛤蟆悲伤的不是事情,而是蛤蟆自己。其实是蛤蟆先生自己选择了悲伤,选择了痛苦。
所以,我们不能像曾经的蛤蟆一样,要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要乐观地看待每一件事。遇到了烦心事,也要主动和朋友家人一起交流分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8
初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这本书的内容不像书名那样简单易读,虽然故事的展开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但是每一个章节都给现实中的我们不同的启迪。
文中苍鹭是怎样一步步地让蛤蟆自己修复了心理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佛洛依德说过的:“本我所在,自我所依。”深刻揭示了,一个人要改变自我,必先要有认识自我的前提。而一个成年人的自我现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童年经历。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理解人的童年就理解了自己的关键线索。而且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不仅影响了一个人后来的生长,也牵涉了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心理视角是一个人看事情的唯一方式,除非你决心要改变。我觉得说得很对,小树苗栽下去了,不对它进行修枝剪叶,说长歪它就歪了。
人生的四个坐标,变成人存在的底层架构,自我会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个词说,我们会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自证预言”。文中提出的这个观念对我的思想是震撼的,为什么现实中的我总是老样子,无法改变?这是我提出的问题,需要好好思考!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做好,想得到家长或者上司的表扬和认可,这样的正循环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控制事情的发生(认真做好事情),从而确保预言成真。但是得到认可之后换来的回报是做更多的事情(必然后果此处可以引申阅读艾瑞克。伯恩的《人间游戏》一书),人生的逻辑是对的,但是用错了地方。
另外提醒自己注意的是一个“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的人都处于父母状态),处在这个人生坐标的人喜欢玩“NIGYYSOB”、“你为什么总是让我失望”等游戏,处在这个坐标的'人的最极端行为是谋杀!有多少父母是这样在对待自己的孩子?证实了这一点要及时反思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样,处于“我不好,你好”人生坐标的人最极端的行为是自杀,这个坐标有多少在当前教育压力下和父母错误教育下的孩子是处于这个坐标的呢?由此推理,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回到“我好你也好”的坐标上去呢?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这个三位一体代表了人格的结构。儿童的自我状态里包括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父母的自我状态里包括挑剔的父母状态和养育型父母,而成人的自我状态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成人状态这么重要,但只能通过鼓励才能让别人进入成人状态,只有他自己才能决定要怎么做。为什么说成人状态很重要,因为父母和儿童状态不需要思考,很多情绪的发生都是自然发生的,是大脑的条件反射,就像在演戏一样,是处在父母和儿童状态的自我选择了当时的情绪。
所以,在以后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自己都要进行分辨,看自己是在情绪化的状态还是在理性的状态,在我看来,理性状态就是成人状态,不知道对不对,按照逻辑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文中也说了,只有你为自己负责,才能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你才有力量来改变处境。
苍鹭扮演的是咨询师的角色,咨询师最重要的是通过倾听做到共情,通过提出问题,比如说通过这件事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来引导对方审视自我,发现问题,同时也能让对方释放自我和压力,重要的是要让对方从反思中学习和领悟。我觉得这是作为咨询师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作为父母面对孩子,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开展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成长。但是首先引路人要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能引好正确的路。
蛤蟆先生在讲完自己的故事后也有过反思: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我觉得这应该就是这本书最根本的思想所在,活在当下,听内心的声音,做出改变,爱自己。
在第十四章结尾的时候蛤蟆面对苍鹭的提问,发泄了自己的愤怒,他从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第十五章又在回顾这个过程的时候讲解了心理学的“移情”和“情商”的概念,蛤蟆通过对苍鹭的愤怒宣告了对自己拥有主权,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心理成长过程,结局是完美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9
本书人物形象取自童话《柳林风声》,但与该书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一本心理学小说,借用了童话的外衣,讲解了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过程。
主人公蛤蟆先生最近一段时间陷入了抑郁不能自拔,他的朋友们河鼠、鼹鼠很担心他,于是劝说他去接受心理咨询。起初蛤蟆很抗拒心理咨询,但在接受了咨询师苍鹭的一次试面谈后,他改变了想法,决定继续试试。在经过了十次心理咨询后,蛤蟆先生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又变回了那个开朗明快的蛤蟆。
本书以童话故事的方式给我们阐述了很多心理学概念,下面来谈谈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①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
文中并未给出这几个词的明确定义,我所理解的是,儿童自我状态是指当我们遇到一些和童年所见类似的情形时,会瞬间回到儿童的情感状态中,表现出喜悦、深情、愤怒、悲伤、恐惧等基本情感,正如一个孩子的自然行为。当人们进入儿童自我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自己小时候一致无二,与实际年龄并无关系。而当我们处在父母自我状态时,表现得则如自己的父母,言行举止包括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和自己的父母类似。我似乎会经常进入父母自我状态中,在我尝试去安慰别人、关怀别人时,我的思考和说话方式都会极其像我妈。不仅让我想到,旧社会家长古板顽固的形象一代传一代,正是在血缘崇拜的背景下,一代又一代地活在对上一代的父母状态中。我认为我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下的'频率要远远多于父母自我状态,我经常在儿童自我状态下产生情绪,然后在成人状态下解决情绪,虽然解决的过程给了我是一个成年人的错觉,但仍会有好多人会觉得我是个长不大的小孩。
②情商的理解。
阅读中遇到了一个不错的观点:“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可笑的说法,说情商就是会说话,情商就是会搞关系,把情商和“油滑”画等号,确实,会说话会搞关系的人往往被认为情商很高,但我认为这只是“高情商”的一种外在体现,情商应当是察觉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这包括get自己的情绪,也包括get他人的情绪。照顾自己的情绪,关心、在乎并合理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是情商的一部分,该拒绝就拒绝,该提条件就提条件,不要因为想和谁搞好关系就委屈自己。
③心理咨询师的意义。
我也接受过心理咨询,而且很多次,从大一到研一,次数多到我数不过来,但大都因为同一个原因:情绪化。起初,我抱着一种看病就医的心态,期待满满地坐在咨询师面前,问老师有没有什么有效地方式能又快又好的化解情绪。老师摇摇头说:没有。然后我失望地离开了。后来我又换了几个心理咨询师,但都是一样的模式:我在说,老师在听。虽然我并没有从咨询师那里得到化解情绪的特效药,但我却喜欢上了心理咨询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是倾听者,他真的在关注你诉说的内容,并试图理解你的情绪。宣泄情绪的最好方式就是说出来,但往往能认真聆听的人太少,当你准备把烦心事说给你的朋友听时,他马上打断了你的话,开始说他的事情,最后变成了各说各的。本书中的苍鹭就是一位合格的咨询师,他善于聆听,并反思自己话是不是说的太多了,苍鹭做的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蛤蟆从自身经历中找到抑郁背后的原因。所以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在咨询师的引导下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解救之道,就在自己手中。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
前几天刚刚读完了我11月的第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由英国的一位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所写的。他借用经典童话故事《柳林风声》中的角色,讲述了原本热情、时尚又爱冒险蛤蟆先生抑郁之后,在朋友的督促下去见了心理咨询师,在十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逐渐走出抑郁找回自我的故事。作者通过故事和寓言的形式,将看上去深奥晦涩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通俗诙谐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简而言之,《蛤蟆先生》是一本不错的心理咨询入门书。
其实网络上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实在两极化,有很多人觉得读完之后实在是没什么感觉。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这本书的体量本就不大,想在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中插入大量深刻的思想与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本就不太现实。不过也有相当多的人觉得,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蛤蟆先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整本书读完之后,收获了不少知识,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让自己走出来阴郁。从这个角度看,我还蛮羡慕那些觉得读完之后没有感觉的朋友,因为他们大概率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童年与烦恼。就我自己而言,我倒是在很多方面都能与蛤蟆先生共情,所有读完之后我个人是觉得获益匪浅的,包括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选择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下面就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一些片段摘抄和随手记下的小感悟:
认识内心的情绪
探寻性格形成的原因
01.改变在于自己
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处于自愿。
第三章《初见咨询师》
在蛤蟆先生第一次与咨询师苍鹭面谈的时候,作者就向读者阐述了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原则——自愿原则。只有当来访者完全是出于自愿、而非为了取悦他人(比如为了让家人朋友不担心)的时候,心理咨询才能得以有效地开展。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只有靠你自己心甘情愿地自发去做才能完成。这也为后面苍鹭引导着蛤蟆先生去探寻自我的内心,从而让蛤蟆先生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定下了基调。你的人生,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做选择和决定。
02.性格养成的内因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的一生。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第五章《抑郁的原因》
“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这句话,代表了贯穿整本书的脉络。
《蛤蟆先生》其实想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童年对于人生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自己防御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这与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的理论几乎一致(这是11月阅读计划的第二本书)。不同的点在于,戴博德将行为模式之前的原因进一步细化到了基本情感。
在书里,戴博德将一个儿童的基本情感分为: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四种。因为这四种情感是一个儿童不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就具备的、与生俱来的情感。当我们处于这几种基本情感中时,我们就是处于“自然型儿童自我状态”中了。
然而每个人童年成长的经历和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为了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在童年的时候,这几种基本情绪逐渐演化出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像通过最基础的三原色就能调出所有的色彩一样。正如阿德勒所说:
在生命开始的第五个年头,儿童已经发展出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对待问题和工作的模式。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在我们之后的人生中,面对特定的场景时,当我们处于这几种基本情绪之中时,我们都总是会做出与童年时期应对这些情绪时所作的同样的反应,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而当我们处于这些由基本情感演化来的复杂情感中时,我们正处于“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中。
作者以愤怒为例,为我们讲述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愤怒是一种基本情感,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些家庭环境充满了爱与包容,孩子在面对愤怒情绪的时候,只需要直接表达出来,便会得到家长的正面回应;而有些家庭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尽力去满足,一旦有哪次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在面对愤怒的时候,表达愤怒的方式就会变成任性、撒泼、怄气;当然,也有许多家长非常强势的家庭,孩子们在面对愤怒这种情绪的时候,便只能通过郁闷、拖延等这种无声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了。
这些不同的行为策略,正是我们每个人从各自不同的童年经历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伤害。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在表达愤怒的时候,也总是在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在理解了这些基本理论之后,咨询师苍鹭开始引导着蛤蟆先生去探寻自己的童年,试图从蛤蟆先生的童年经历中找到蛤蟆先生不开心的原因。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蛤蟆先生的童年过得并不算快乐。蛤蟆先生的父亲从小就对他非常严厉和强势,为了适应这样的童年家庭环境,蛤蟆先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为模式——顺从。
或者,换一个更为流行的用词——讨好型人格。在我们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童年,父母便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支柱。即便遇上了暴躁易怒的挑剔型父母,我们也无法在童年时期逃离他们而独自过活。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发展出了一套让我们用来抵御父母的愤怒和攻击的行为模式。
可这也给我们的性格养成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不懂拒绝,担心因为自己的拒绝会给对方造成困扰(同意),喜欢表现、炫耀自己来博取他人的关注(取悦),卑微低自尊(道歉),以及不够独立,社交依赖度很高(依赖)……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1
饭可以一天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这是朋友对我的评价,我是一名爱读书的人。这个暑假有幸加入了区教体局组织的读书会,也有幸读到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收获了阳光。刚看到书名,我首先想到的是:蛤蟆怎么会看心理医生呢?它也会有心理问题吗?本来就爱读书的我不会错过好奇心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由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撰写的,故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蛤蟆一生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它作为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獾进行10次咨询的过程。整本书通俗易懂,没有高深的专业术语,整个故事在一群小动物中展开,趣味性强,适合大众去读。
在这10次的咨询过程中,蛤蟆先生经历了自我蜕变的过程,由最初的郁闷,不能自拔,生活灰暗到走出阴霾,阳光灿烂,规划人生。这本书也告诉人们,一个人在成长中会有成人状态,儿童状态,父母状态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也会互相转换。还告诉人们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对家庭、对自身、对工作是如此重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我们经历了三年的疫情,人们遭受了不同情况的压力,心理问题不可避免,但有很多人不愿面对,要么压抑,要么逃避,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如何解决来自心理的.压力?需要读书,需要求助,需要外界的帮助,搭建健康的心理状态,活出精彩的人生。
最近,我因为一点小事和老公搞冷战,彼此不开心,心情很压抑,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甚至感觉一回家就有一种窒息感,想逃离家庭。通过读这本书,剖析书中的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我顿悟了,发现竟然是自己的错,这就是觉察吧。回到家,我立马改变自己做法,找机会和老公聊天,我们和好了,我的心情也不压抑了,孩子也不用看我们的脸色行事了,一家人重新感受家庭温馨,其乐融融。读书解决了我们的夫妻矛盾,真好!
“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读书。读书增智,读书医愚,读书健康……读出精彩,读出幸福。这个暑假不虚度,在最美的时光遇到最好的书籍。
亲爱的朋友,你们也来读书吧,让我们一起沐浴书香,把幸福、开心、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2
童年多悲惨,成年多“变态”!
“变态”在生物学和心理学上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贬义词,其描述的只是一个非正常或非健康的状态。特作此声明,以免误会。
我建议一个哥们去看心理医生很久了,最近终于有了回应,他说:“我哪有什么心理问题,医生都被我怼得无话可说。”
在我看来,这恰恰说明了这哥们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近乎精神病。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要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来呈现的原因,因为没人会承认自己心理有病,抗拒甚至是敌视心理医生也是常态,故事中的蛤蟆先生最初见到心理咨询师时便是这个样子。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先生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这本书贡献了不少经典的句子,诸如: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坦白地说,这是一本带有鸡汤性质的心理学科普著作,作者怀着善意编制了一个美好的心理治愈童话,但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我们,有太多的蛤蟆先生正在和苍鹭医师较劲,有太多的蛤蟆先生已经放弃了治疗,不是他们觉得自己没问题,而是童年时代的`创伤是一个大概率无可救药的死循环。
就我强烈建议去看心理医生的那位哥们来说,在我了解了他悲惨的童年后,彻底明白了他匪夷所思的行为根源,也彻底明白了,他真的改不了。
这位哥们有好几个哥哥和姐姐,年龄最大的比他大了将近20岁。本来就不富裕的大家庭,使得他从小得到的关爱就少,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母亲去世早,父亲年龄大了,而且子女本来就多,有的都成家了,干脆做了个甩手掌柜,这哥们来了野蛮成长。
当他前妻跟他打电话抱怨上小学的儿子在学校调皮时,我很理解他的情绪根源,他愤怒地向前妻咆哮:“你这人就是心太软!他不是在学校跟老师对着干吗?送派出所让警察管,让他早点知道人生的残酷!我小的时候我老子就从不管我,只给点吃饭的钱,为什么我能长大?”
这种精神病级别的伤人言论不止一次出现,不幸的是我还听到过一次。
这一次是他的现任妻子跟他电话抱怨两岁的孩子哭闹不停,只听他又是十分烦躁地说:“就该由着他哭!你这样带孩子,累死你活该!”
我作为一个外人,听到这些话感到的是彻骨的寒冷,这是一个人类该说的话吗?
每当这哥们抱怨社会不好的时候,我总会玩笑似地回敬一个观点:“或许别人有资格抱怨社会不公,但对你来说,当前社会就是太好了。在和平年代,你肯定是屈才了。如果生在战乱的年代,你这人绝对有帝王将相的前途。你看人家刘邦,在被项羽追杀的时候,嫌车子里人多速度慢,直接把老婆孩子踢下车,我看你也有这个魄力。”
玩笑归玩笑,因为我对生物学和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就多了解了这哥们的一些童年背景,我发现他的悲惨之处并不止于母亲的早逝和父亲的不闻不问,他还经常遭受同龄人的欺凌,没人倾诉委屈,更没人给他撑腰。
如今的这哥们是个典型的施暴者,但在了解了他的过往之后才发现,其实每一个施暴者都可能是受害者。他们在童年时期受到的心理创伤将会伴随终身,折磨他们自己,也折磨他们的家人。
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而且也就那么短短几年,但给人带来终生折磨的伤害往往发生在那短短几年。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如同大多数的童话故事的幸福结尾,蛤蟆先生得到了治愈,可现实中的我们却真的很难被治愈。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童年创伤,也许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的一记耳光,也许是当你撒娇求抱抱时赶上了烦躁的父亲把你烦躁的一推,也许是你看到了父母被人殴打,也许是父母无休无止地争吵及离婚……
最严重的童年心理创伤往往来自父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还有一句名言说:“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我认为这话不全对,一个人若生在一个问题家庭,他的未来只有两个方向,要么成为和自己的父母相反的人,要么成为自己父母的复制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将自己在童年承受过的伤害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我们这代人的父母,经历过忍饥挨饿的童年,能活下来就是胜利,而他们的父母,也未必有过衣食无忧的快乐童年。
这是一个民族普遍的心理伤害,然后普遍地传给下一代——我承认,我多少有点精神不够明亮。
更何况,还可能有其他的伤害,譬如一个变态的亲属或邻居,一个邪恶的老师,一个霸道的同学……
当然,社会在整体上是发展的,一个个家庭组成了社会,一个个家庭也在缓慢地自愈着伤痛,希望00后可以更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3
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根据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的动物主角,撰写了一本畅销英国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豆瓣书评妥妥的8.8分。
书中的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忽然一反常态郁郁寡欢,你好奇发生了什么吗?你自己或是周围朋友有人会突然变得心情低落吗?
蛤蟆先生自己躲在屋子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先生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在每次的咨询中,都有很多另人难忘的对话。第一次咨询结束时,蛤蟆准备离开,问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苍鹭:“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苍鹭站定了,直视蛤蟆的眼睛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焦点解决中,说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只是暂时忘记了或是没有发现自己的能力。当我们开始想要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时候,就是我们希望有一个不同的未来。我们必定会被过去所影响,但不会被过去所决定。
在蛤蟆和苍鹭讨论成长咨询时,蛤蟆若有所思的说到:“我之前从没意识到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你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得看走不走运。”苍鹭反馈到:“你说的很对,蛤蟆。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父母教会和传递给孩子的应对问题的方法,我们会很熟悉,我们会一直用,但这样的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总是喜欢使用熟悉的而不是正确的。焦点解决让我们有机会来审视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拓宽我们认知的边界,发现新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并鼓励通过练习往前迈出一小步。
咨询最后,蛤蟆先生渐渐地走出了自己的心情阴霾,开始对自己的独立性和共生性进行思考,明白了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而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自己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联结、协同合作。如果回到现阶段国际关系中,我们正在面对的这个不寻常的20xx年,在独立性和共生性上,我们是不是又有了不一样的发现与成长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4
这本书讲了有点抑郁的蛤蟆先生,去找心理医生苍鹭做心理咨询,并逐渐好转找回自己的故事。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本书是他最著名、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书很薄,一共才199页,几个小时就能读完,读起来没鸭梨~
我们可以将本书视为一次理解自己内心的契机。开篇蛤蟆先生长时间不开心、觉得生活无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的状态我曾经也有过,虽然当时不太懂,但现在想来,可能也稍微有点属于抑郁前兆吧。当然,自从我找到目标后,这些症状都消失了。
假若我当时读到这本书,应该可以更快地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到自己。
接下来通过几个问答,简单介绍一下书的内容~
1.蛤蟆先生为啥来做心理咨询?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不知道一辈子都干了些啥?又干成过啥?
真正让我受伤的是身边的朋友对待我的方式,他们指责我打击我羞辱我。
2.人最基本的感情有哪些?
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
人的某些基本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儿童的基本感情有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3.为啥要怄气?
你得学习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
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4.童年里,谁对你影响最大?
倘若一个人被比自己强大许多倍还无法逃离的人(暗指父母)欺凌和伤害,他可能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可能会出现“顺从行为”,“取悦”,“道歉”,“依赖”。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5.儿童如何释放愤怒?
强←—→弱
叛逆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退缩
6.自我状态的三种类型有啥区别?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只有处于这个状态,我们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这来自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
7.你是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的?
我们回顾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你对自己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里形成的。
比如在你童年时,大约四到五岁左右,你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第二个问题:“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答案有4个: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8.情绪有用吗?
当你有恐惧时,焦虑的念头就会跑到你的意识层面让你没办法放松。
虽然你开始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借以童话《柳林风声》的角色书写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故事内容以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郁症,朋友们劝他去看心理医生,然后在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对话中逐渐与自己和解,放下小孩子的心性,找到真正成熟的自己这一条线展开。主要表达的是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
故事结尾是个常规的好结局(这儿有点跟不上庄园世家子蛤蟆先生被治愈的速度),在最后所有的小动物都明白了无论风险如何,都必须继续前行。可大家都知道数十年所经历的童年创伤仅凭几次心理咨询对话就能被治愈吗?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这样的结局让人充满希望。
第一次了解原生家庭、儿童心理创伤等概念时是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当我看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这章后,了解到父母的爱是不一样的,父亲与母亲扮演的角色有偏差,会使孩子性格往单一方向发展,童年父母给孩子的爱对孩子成年后甚至是一生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蛤蟆先生》这本书中说“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带到世上来,他们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原生家庭是绝对完美的,因此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因此在看完《爱的艺术》后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时,像是被重锤敲了一下,我尝试着把我童年的经历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完整的放映了一遍,这是个较为痛苦的过程,好比在镜子前将看似完整的自己一点一点撕开,逐步拨开自己身上的每个角落查找,然后发现每个地方都有需要去填补的地方。于是产生了对自我、父母、家庭的思考。
看《蛤蟆先生》后比较有代入感,将自己代入到每个动物身上,发现他们身上的劣根有部分都是我自己,于是得到提醒要尽量改变自己的这一部分。从中也得到启发:辨别三种自我状态“父母、儿童、成人”、自证预言与人生坐标、心理游戏与角色扮演。
最后希望自己能成长为一个有共情能力(具有强大的意识,了解自己的情绪,能从不幸中重新振作,能控制得住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高情商(也指共情能力,体现在成熟和自我接纳和求同存异接纳他人)、独立自我(做自己的自豪感)的成人状态。
将自己剖析这无疑是个痛苦的过程,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正如那句所说的:没有一种觉醒不带着痛苦。但是正因为有觉醒才会有改变,尽管没有那么容易脱胎换骨。
所有的爱都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包括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自己对自己的爱等。就像是学习其他的艺术一样,如音乐、绘画等。那自己爱自己无疑是最重要的,足够的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爱这世间万物,所以请务必学会好好爱自己!
最后,引用这本书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11-1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12-19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4篇12-2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1-1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4-0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5-2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通用(10篇)11-29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02-20
数蛤蟆说课稿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