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书笔记>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8-11 00:52:14
  • 相关推荐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

  当高加林的民办教师工作被村里一把手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了,他对人生啊只有怨恨:三年前的高考落榜如果说是挨了一巴掌的话,那下岗无疑是一闷棍了。然而,落榜了起码还当上个民办教师,也算是生活补偿自己一个甜枣,心里不至于太绝望。况且这两年自己一边认真教学,一边刻苦学习,既赢得了学生娃的尊敬和全村老少的爱戴,又给自己继续上进打下了坚实的铺垫。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偏出了这么一挡子事儿,心里能不难受么!可是生活好像永远会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于是,村口路上,善良的姑娘巧珍的深情表白终于给了这受伤的心灵一块灵异的'膏药,况且这膏药的愈合作用真好,好到可以让高加林放弃曾经的理想,甘愿作一个农民。在此时,生活似乎又归到了平静,却想不到,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高加林的叔叔回乡当了领导,村里干部为了巴结他,走后门给加林谋了个城里记者的职位。高加林曾经的已经变灰色的梦想,又鲜活的闪在眼前了!这先抑后扬的手段用的真好,高加林对生活感恩戴德了,并且拼尽全力,很快闯出了一番事业,成了小镇的明星人物。生活的泡沫很容易迷失一些人的眼睛,让他们在缥缈的梦境中忘了自我,开始追求空中的楼阁。加林不就是这样吗?经历一番挣扎,他最终辜负了对巧珍的只跟她一人好的誓言,跟城里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了。一切似乎都异常的圆满,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生活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它也决不让幸运的人太圆满。一纸状子,剥夺了高加林到手的一切,然生活转了一个圈子后,又回到了农村。好像黄粱一梦,虚幻一场,然而不同的是,物是人非,他已经失去了巧珍,那最可爱的姑娘,拥有金子般心灵的姑娘。

  生活好会开玩笑,好像猫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够了再吃掉。究竟是多么强大的对手,在生活那头操纵这一切变局?难道人,永远只能作被动的承受者?抑或物极必反,中庸之美本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聪明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不过分贪图,不过分软弱,终于赢得美好而长久的幸福生活。无奈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懂得知足的人,拥有了一些,便觊觎着更多。贪婪的心,就算倾尽太平洋的海水都填不满。总是盯着自己的空缺,却不注意自己的丰满,这样,即使很富足了都不会快乐,而且往往到头来,追求的东西到不了手,连已经拥有的都保不住!

  你见过在在记忆里保持永恒美丽的昙花吗?她拥有一瞬间的精彩,而无法获得平凡的安宁。你见过路旁默默无闻的野花吗?她失去了娇媚的身影,却赢得了可贵的自由。你见过山间奔腾的小溪吗?她时刻繁忙不停息,却怀着奔入大海的理想和勃勃不息的活力啊!人,不是神,没有超越一切的不可凌驾的力量,就不该有过分奢侈的理想和贪得无厌的心灵。拥有一些,注定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如何取舍。当数量无法改变时,质量便是唯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2

  如果觉得生活淡出鸟味来,不妨读读书,读书就是和作者交流的过程。要知道你挑选的这些作者在你生活里或者身边方圆百十里都没有的人。

  遗憾的是,生活里绝大多数时候,大家宁愿花100元和狐朋狗友吃顿火锅,也不愿花30元买本书,和作者聊上一晚上或者好几天,获益匪浅的过程大多数人都是拒绝的。宁愿做一个大多数,摆拍咔嚓一下,晒个朋友圈的愉悦程度远远大于读书。

  路遥的《人生》这本书一直没看,窃以为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路遥其他书就不必看了,没想到看完之后对自己的狭隘观点感到惭愧。这本中篇小说,还是会引起很大的思考。

  我在20xx年元旦当天读完的,很多人就是一句:高加林是个渣男。是的,短平快的评论,做个键盘侠总是伟大正直的。

  我想的是,假若你有了进入中央部委的机会,谈了个爱人在农村,你怎么取舍的呢?理性的人可能说不违法,也没结婚,分手呗,我们还是现实一点吧。置身其中的时候百般托词,置身事外的万般指责,这就是我们的狭隘视野。这个问题也不太贴切,因为时代背景不同了。

  换做我是高加林,我也不知道作何选择。我会畏惧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也会担心自己被同龄人远远的甩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更多的是从此远离那丰富多彩的世界,面对单调枯燥的人生不发一语,生和死都变的沉默。正如《东风破》里写的`那样: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近几天看到最为狠毒的一句话:站在命运的转折点,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这句话对于处于备考状态的各位,最为恰当不过。

  你觉得今天的时间和一月之前的时间别无二致,正是这毫无差别的每一天的普通,让你在命运转折点大势已成的时候又开始喟叹运气不好。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3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人生》。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幸福也许在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看了路遥的《人生》,觉得他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与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这才是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吧。

  节选

  这个打击对这个家庭来说显然是严重的,对于高加林来说,他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已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亏得这三年教书,他既不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欢的文字深入钻研。他最近在地区报上已经发表过两三篇诗歌和散文,全是这段时间苦钻苦熬的结果。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将不得不像父亲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他虽然没有认真地在土地上劳动过,但他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在这贫瘠的山区当个农民意味着什么,农民啊,他们那全部伟大的艰辛他都一清二楚!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不必隐瞒,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

  他手扶着桥栏杆,想起第一次卖馍返回的时候,巧珍就是站在这里等他的;想起在这同一个地方,他不久前又曾狠心地和她断绝了关系……眼下他又在这里了,可是他现在还有什么呢?他幻想的工作和未来在大城市生活的梦想破灭了,黄亚萍又退回到了他生活的远景上;亲爱的刘巧珍被他冷酷地抛弃,现在已和别人结了婚。他真想一纵身从这桥上跳下去!这一切怨谁呢?想来想去,他现在谁也不怨了,反而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他渐渐明白,如果他就这样下去,他躲过了生活的这一次惩罚,也躲不过去下一次惩罚——那时候,他也许就被彻底毁灭了……

  严峻的现实生活最能教育人,他使高加林此刻减少了一些狂热,而增强了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他进一步想:假如他跟黄亚萍去了南京,他这一辈子就会真的幸福吗?他能不能就和他幻想的那样在生活中平步青云?亚萍会不会永远爱他?南京比他出色的人谁知有多少,以后根本无法保证她不再去爱其他人。而把他甩到一边,就像甩张克南一样。可是,如果他和巧珍结了婚,他就敢保证巧珍永远会爱他。他们一辈子在农村生活苦一点,但会活得很幸福……现在,他把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轻易地丢弃了!他做了昧良心的事!爸爸和德顺爷的话应验了,他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他搅乱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一塌糊涂……

  马云:路遥对我的影响最大。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贾樟柯:读这本书时我还是个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他让我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4

  人生这本书,三年前当我选择考研这条路时在网上看过电子版,当时一直以为还有后续情节,而今看完纸质版的,确定这个不是结局的结局是真的结局。

  每次看完人生我都是一气呵成,开始我会为高加林的遭人陷害,被迫离职深表同情;当他走到人生低谷时却遇到了好姑娘刘巧珍,她给他爱情的滋润,他是幸福的,虽然没有稳定的事业,但却拥有甜蜜的爱情;再后来因为叔父的关系,各种辗转托人走到了省报的前线,加上自己的才华横溢,很快开始崭露头角,春风得意;这时候遇到学生时代的老相好黄亚萍,如今的高加林突破了现实的障碍,大家闺秀黄亚萍曾经的担心也释然,于是两人旧情重燃,各自抛弃现有的对象而走到了一起;他们是都市的时尚代表,俩人很快尝尽了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甜头,准备进一步地发展;但,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高加林此前升迁的各种手段被人披露,他被“打回原形”,回到了曾经那感情炽热却又常渴望离开的故土。一切就像梦一般发生在高加林身上,让他深深地体会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是那么地近,又是那么地远。

  书中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刘巧珍,在农村被很多人追求,却又偏偏爱上高加林,好不容易获得他和旁人的认可享受甜蜜,不想爱郎却要去县城走马上任,于是她陷入漫长的相思与等待中。不曾想,等来的却是爱郎的无情抛弃。心灰意冷之后她开始表现出不正常的平静,一狠心带着对加林的恨与爱嫁给了一心追求她的掌管马店的马拴。不久,高加林因事打回原籍,她却因爱一直在别人甚至家人面前袒护着他。无疑,她是善良的、是纯真而又质朴的,是典型的农家闺秀,她没有做错什么,但她的命运却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黄亚萍,典型的时尚都市女,拥有不错的家庭背景,学生时代对加林抱有感情,但因加林身在农村而选择放弃,毕业后备受克南追崇,与之将就着自己的感情,直到高加林以省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平静地感情再一次掀起了狂风巨浪。他不再局限在农村了,突破了自己不能与“农村”结合这一心理界限后,她不顾一切开始了对加林狂热的追求。而此时的加林处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春风得意,又有如此俊俏的老相好追求,一狠心一跺脚,二人都选择抛弃了现有的对象走到了一起。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他们很享受的沉浸在都市的二人世界里。不料,加林的事情“败露”,迫于现实或是迫于自尊,俩人都无法接受自己和对方接下去的关系,于是含泪分手。个人看来,黄亚萍是现实的,但她又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愿意付出代价去追求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但她也逃脱不了现实的束缚,她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女性现实派的代表。

  德顺爷爷,典型的庄稼汉,劳动人民都是善良的。在众人都不看好加林和巧珍的关系时,他力排众议,力主赞同,赶架子车去城里拉粪,故意撮合他们俩同去并让他俩挨着坐后面,千方百计给他们创造独处的空间,他是祝福他们的.。之后加林抛弃巧珍,他应该是同情巧珍而斥责薄情郎高加林的;但当最后高加林因事败露回到家乡时,他又是同情加林的,他是第一个站在村口迎接这个备受打击的年轻人,他安慰他,用他毕生的劳动智慧去抚慰这个受伤的年轻人,他被打动。从零星地这几点看来,德顺爷爷是劳动人民的典范,心地纯朴又忠厚,关心下一代人的成长,向他致敬!

  写了很多,豁然发现,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如此?在强大的社会潮流面前,我们努力追寻着自己心中的那个梦想,只要有一丝机会向上攀登就绝不放弃,我们是渺小的,但这并不排除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实力和手段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当然盲目地追求并不可取,但只要是正当的,合法的,我们就应该努力去争取。

  因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5

  近日读了路遥先生的《人生》,男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让我知道努力坚持现在,不用那么彷徨,不用那么忧郁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你相要的生活,你的人生也因些也美好。

  看了这本书,让我思考什么叫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那么纯粹的因为生命的美好而每天充满活力,每天踏实的`生活。我想因为我没有真正接触过那么厚重的土地,在土地上认真的劳作过。也就没有办法感受土地宽广的胸怀,那包容一切的力量,那最原始生命的意义和热量。

  我想我们再也不是土地长出来的苗了,也不再把根扎在土里了。我们被架在空中,成长在空中花园之中。所以也不再那么踏实了。在空闲时间变得无聊,无所适应,太多的人沉浸在网络的世界。很少有时间再来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身边微小的美好。毕业之即,才更能感受到物理的巨大吸引力,仿佛所有的事都只为了工作之后每月的工资能涨一点,再更高一点。可是那是否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我现在还太年轻,对于生命和生活,我了解的还太少。我只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为春暖花开而高兴,为每天的到来而激动。要是能一片土地就更好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6

  看完路遥的《人生》,有些小感慨。也许人生真如戏剧一般,五凑六合的,有时眼看要成功的事,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有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反而出现了奇迹。时代背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选择也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高加林可以说是一个人才,他有理想,有抱负。然而,在时代背景下,由于家庭出身他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好不容易再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又被人挤下台,从半个知识分子又回到了农民的生活。他的人生一波三折,也导致了他个人情感纠葛多变。虽喜欢巧珍但在最后他们的爱情还是被现实的一系列不协调、不适合、不般配所扼杀。巧珍很爱他,但这种爱在现实文化差距、思想差距等的冲击下不堪一击。现实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从现实出发,尽管有再大的理想、再高的志向,一旦脱离了现实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命运的捉弄下,高加林再次失去了工作回到农村时,面对全村人的舆论,一种失落与绝望从心底油然而生。而此时,村里顺德爷爷的一番话点醒了他,"你啊,刚刚二十四岁,怎么能有这么混账的想法。如多按你这么说我早该死了!而我百岁的.孤老头子,无儿无女一辈子光棍一条。但我还是心里热腾腾的,想多活他几年!别说你这懒娃娃喽!我虽然没有妻室儿女,但觉得活着还是有意义的。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双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树,铺过路,修过桥难道不是活着的意义吗?拿你们年轻人的说法这叫幸福。"看到这里,我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们每次抱怨自己所面临的压力时,这一切和真正的痛苦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一切的压力和不幸仅仅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然而有时我们却会为小小的一件事情、一次挫折、一次失恋而绝望,想一想生活其实挺好的,不要因为某一次而否定终生。

  人生,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但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在这不平坦的路上发现生活的美并找到人生的意义。虽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能影响你的一个时期,也可能影响你的一生。

  生活有时能把现实变成梦想,有时也可能把梦想变成现实,有时会把社会中的各个角色调换,有时会把好事弄巧成拙,关键看我们怎么去走这条人生之路,路上会有很多岔道口,我们选择之前也会迷茫失措,也许也会和主人公犯同样的错误,说白了这就是人生!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在选择之前看到了人生这本书,它让我们学会了在选择之时三思而后行。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7

  看了路遥的人生之后,心情有点沉重。有时候真的觉得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当我们旅途不顺时应该怎样调节;当我们面对这一系列的艰难抉择时,我们该怎么办;在一些诱惑面前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好自己。人生这条路曲曲折折,走得越长,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越多,领悟得越多。

  《人生》一书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他与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构成了书的一个发展线索。我个人比较喜欢刘巧珍,她美丽善良、贴心,处处为所爱的人着想。当高加林是一个老师时,她站在旁边默默的关注他,虽然很爱他却不敢表达,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当爱的人被人顶替了教师职位回到家种地时,看着他在山坡上拼命挖地把手弄伤之后,心里很心疼,给他送药水;当加林提着馒头到县城卖时,她在一旁悄悄的观察着他,心里很替他着急,当加林一个馒头都没有卖出去时,她帮他卖..........这些行动都深深的打动了高加林,他俩开始谈恋爱。恋爱中,有一次他俩在草堆中谈话,巧珍对加林说“当我们结婚之后,我要让你像在学校一样,过星期天”,还有一次她到县城里看着爱人的被子薄,便说要给加林续棉花..........这些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巧珍对加林无私真挚的爱。对于巧珍,我是十分的佩服,一个女人到底有多大的胸怀才可以这样默默的付出,可以苦自己,却不愿意自己所爱的人受苦,处处为爱的人着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爱的人。

  对于高加林我有恨也有同情。恨他无情的抛弃了真心真意他好的人,同情他来来去去最后又回到了黄土,落下一个不好的下场。他是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高中毕业生,自信、有抱负、有思想,毕业后当上了民办教师,但是被人不公平的顶替了。他的心里很不平衡,是巧珍慢慢的安抚着他。给予了他无私的爱,让他感受到快乐。但是当他进城工作之后,渐渐的觉得自己与巧珍有差距,开始抛弃在农村的相好。记得那次巧珍到县城看他时,对他说他家里的猪生了十二个猪娃,被老母猪压死一个.......他表现出反感,不耐烦,这预示着这段感情快走到了尽头。加上黄亚萍对他的热烈追求,他更是动摇了。黄亚萍是一个城里的女人,有知识有文化,大胆、开朗活泼,对高加林穷追不舍。她与高加林之间有共同的文学爱好,这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最后高加林无情的丢下了巧珍,投向了那外一个女人的怀抱,我想换做现在的一些人也会这样做的。但是就像我们说的一样,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有人告发了他进城工作是靠关系。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所有的东西顷刻之间又没有了,原有的爱人早已离开,邻居视他为负心汉。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已来不及,只能认命了。我们不能把这些全怪罪在他自己身上,造成这种结局的也有社会原因。我们面对他这种情景时,也不敢保证不会像他那样做。在现实面前,有好多事情是被逼无奈。

  到现在为止,看过路遥的好多作品,对《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触比较深。作为一个南方人,不太了解陕北的.文化底蕴。但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印象是很深的。《人生》给了我很多想法和启示,其中有句话特别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是啊,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好好的走,要记得曾经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凭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变化,保留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面对一系列艰难抉择的时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伤害那些深深爱你的人,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但是它还有可能会得到,有些人我们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8

  高加林对亚萍和巧珍都是有很深感情的,但最爱的应该是巧珍。

  他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却是很有抱负,能够在大城市里扬眉吐气是他一直执着追求的理想,因此,对于亚萍这样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文化女性,跟他有如此多的工作和思想上的共鸣,当然会有所心动。但这份感情里面参杂了太多的现实和利益因素了,就像他当初决定跟她在一起时,考虑得更多的是这份爱情牵连着的“事业前途”,而并非对她感情的本身,所以加林对她,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在生活理念上的惺惺相惜与欣赏吧,在感情上,任性专横的亚萍与自信坚毅的加林,很容易会陷入互不退让的局面,而且家庭背景上的女尊男卑,使亚萍对加林的爱不仅大胆,而且占有欲与控制欲很强。虽然加林一开始会尽量地处处谦让,但久而久之,骨子里充满男子气概的他总会有爆发的一天,到时候他们的结局注定是不欢而散的。

  相反的,巧珍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善良体贴,在加林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给他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温暖,加林之所以会跟她在一起,是因为她温顺可人的性格给了他心灵的慰藉,这份感情萌生在最朴实的土地上,彼此间是最纯洁的相爱。对于巧珍的如水般温柔细腻的爱恋,加林才会感受到如胶似漆的甜蜜。我是一直觉得,加林的这种大男人就应该搭配巧珍的这种小女人,爱情中双方的性格就应该在总体上呈现互补的状态。

  至于加林他的选择——抛弃了巧珍,跟亚萍在一起,想必是自有道理的。加林压根儿是一个事业型的男人,前途对于他来说比爱情更加重要,不然他也不会弃巧珍而去了。对于理想的追求太强烈了,致使他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首要考虑到的都是他的工作。在这一层面上,亚萍毋庸置疑是比巧珍更加的出色,不管是家庭背景、思想文化,还是性格上,都对加林在城市中一展抱负的理想非常有利,况且他本身对她也颇有感觉,在历经了千辛万苦后,机会对于他来说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因此胸怀大志的他又怎会不作出如此的抉择,这无疑不是事业爱情双丰收啰!我是觉得,放弃一份真情,去选择远大的前途,这对于男人来说,是很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发生在女人身上的话,我会持保留意见啰!

  至于巧珍的选择,她选择默默地承受加林带给的.伤害,去嫁给一个自己并不爱的男人。在她没有苦苦地挽留加林,只是流着心痛的眼泪去望着他离开的背影那一刻起,巧珍放弃的不只是追求真爱的权利,也放弃了实现梦想的权利。她把爱的希望寄托在了加林的身上,也把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愿望寄托在上面,也就是说,加林不仅给了巧珍爱情的甜蜜,也给了她生活的热情。她对加林的爱是无怨无悔的,也是妥协的,所以即使加林离开了她,她也默默地去独自忍受,去包容。巧珍的性格注定她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吞,她无法坚强得大吵大闹一顿,也无法狠心得因爱成恨,她只会用爱去诠释对加林的感情,能够成全所爱的人的理想,也是她对加林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吧。她最好只好认命,选择了一个愿意喜欢自己、呵护自己的人,在农村里过着平淡的生活,对于巧珍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找到一个好人家嫁了就已经很有福气了,又怎敢奢望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呢?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9

  “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路遥的小说《人生》扉页上有着这么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我们的这一生中要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无论是学生时代的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还是我们工作以后的单位测试,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为这些考试奋斗过的痕迹。但还有一种考试,它并不是以任何一种形式呈现的,但它又无处不在。它在我们降临于人世间的那天就已经存在了,它就是——人生的考试。

  路遥的《人生》讲的是农村青年高加林怀揣极大的热情向城市走去,他的代价是放弃了农村姑娘刘巧珍对他的真挚爱恋,选择了城市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但是由于他的农村人身份被迫失业,他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与黄亚萍分开。高加林回到了农村,发现刘巧珍已嫁为他人妇,最终爱情、事业都一无所获。

  合上书本,我感到了对这个悲剧结局的一种深深的彷徨。高加林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角色的来回转换中,他享受着幸福,但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理想与现实的斗争带来的落差让人难以承受。在最后高加林放声大哭的时候,让多少人为之感到无奈。哭声中当然有对刘巧珍在他回来之后还要帮他找工作的感激、当然也有失去刘巧珍这样一个对他真心真意的人的懊悔,但更多的是对于他人生的无奈。难道我们真的能够大义凛然地面对城市知识女性黄亚萍而不为所动吗?我们也难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谴责高加林。

  高加林和刘巧珍相处时,因为知识背景不对等,他们之间只能谈论一些如“老母猪又生了几只猪仔”这种令高加林感到乏味的事情。即使我们不看大结局,我们也能够猜出他会作何选择。正是因为他的失败,才折射出人生之路上的选择有多难,代价有多严重。人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我佩服的是高加林这一份敢于抉择的勇气。

  对于高加林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我想,这就是人生。

  人生的考试环环相扣,上一场的考试结果决定下一场考试的内容、等级以及评定方法。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事事是考题。因为我们是唯一的,所以在找参考答案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找自己的人生路。我们这一生,人生的路有很多条。人生的`不同选项只是代表不同的方向,它没有标准的答案。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时,面对不同的选择,我们必须做出决定。当我们决定踏上其中的某一条路时,即使踏上去后才知道它并没有我们之前想的那般美好灿烂,但我们也必须走下去。我们无法回头,只能坚定地走下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教会我们什么?是让我们不敢做出关乎命运的抉择吗?不,《人生》教会我们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以及就算奋斗过后失败了也不后悔的决心。高加林的选择本没有错,错的是那个时代。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抉择,奏响着儒家入世精神的最强音。这一价值理念,不是择善固执的口号标榜,也不是“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倔强,而是由经史人文传统而来的应世智慧。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在面临命运的转折点时,选择走哪条路就坚定地走下去吧!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0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这句话一说出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电子商务时代的风云人物。最近在看访谈节目《财富人生中-马云》中马云有提过《人生》这本书。

  也许目前很多年轻人都把马云当做偶像,我当然也不例外,《人生》这本书真的对一个人影响这么大吗?我拿起电话,先打电话给创新书店帮忙查询这本书,创新书店说没有库存,而后打电话给解放西的新华书店。店员说还有库存,我就十万火急地去解放西那边买下了这本书。

  6月25日,买到书的当天,我便认真地阅读起来。6月28日,把书看完了。(还没这么认真看过一本书,白天,晚上,公车上,路边)

  故事中几个人物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主人翁:

  高加林(教师,高中毕业,当时年代也算是文化人)

  巧珍(没上过学,心里深爱着高加林,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他,刘立本二女儿)

  高明楼,刘立本(村里的能人,小干部,有点狡猾)

  黄亚萍(干部子女,有点任性)

  德顺老汉(村里面的光棍,人生阅历丰富,懂很多人生道理)

  高加林的人生轨迹,从县里到农村,农村到县里,最后结局是被贬回村中。高加林的人生是奋斗的'一生,心里有很多的人生抱负,从一个人民教师,到被高明楼利用权势赶下台,让他儿子三星当老师。明楼不得不从农民做起,在此期间,巧珍深爱着他,为他付出了很多。高明楼收获爱情以后,心里踏实下来,从农民做起,努力地干活,最后被安排到县里面做通讯干事,当起了记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县里面的风云人物。当时的高中同学亚萍也在县里面,在学校里面就曾经喜欢过高明楼,一直很仰慕他的才华,为了他,不顾当时社会的藐视与指责跟相处两年的男友分手,高明楼为了事业,毅然把巧珍给抛弃了。不顾道德观念的影响。受到社会上,村里面的指责。最后,被人举报走后门当了通讯干事,被重新贬回农村当农民。

  高加林的人生是充满的矛盾的一生。不得不承认他为了理想,从一个农民踏踏实实地做起。最后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的成功,一心想离开农村,不满足现状,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并为之奋斗,的确让人敬佩。但是他为了人生,事业摈弃当时的社会观念,社会现实,最后落的这样的下场,也让很多人嘘唏。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1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人生,多么沉重的字眼,有谁能在这条道上一马平川。有些事情蹉跎的是岁月,而有些事情却要用整个岁月去怀念。也许人是易忘的,可有一种记忆是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上,每一次扯动就会疼痛,就会流血,就会进一步的加深它的伤痕。人生这部作品是段朴实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而这段悲剧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有刘巧珍的存在。高加林的背叛,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但是,“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倒了她,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坚强的活着,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的东西!”这一是体现出她的坚强、坚韧;又体现出她对生活,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正露出路遥对土地、劳动对故乡自然的深切热爱和依恋。

  不过人生也的确是矛盾的,换做是其他任何人处在高加林当时的位置,也难免不做出相同的选择。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也许高加林和亚萍之间也的确比和他和巧珍能够更加和谐。巧珍很善良,有金子般的心,可是同样是金子,在乞丐面前绝对比在国王面前更耀眼,关键是看获得金子的人是贫穷还是富贵。抛开感情不谈,真正值得敬佩的是巧珍的坚强和豁达,即使在遭遇情感变故的时候并没有像一般女性一样任由自己软弱消沉,觅死觅活,反而是高加林在最后埋怨活着没有意思。巧珍没有文化而高加林是村里的才子,但是这种优劣的对比却在需要坚韧的意志力时候颠倒了,也许正是因为巧珍的没有文化,从小在乡野山间长大才让她对于世事无常的得意失意没有过多计较和苛求,往往是一些自命不凡,自负清高的文化人才对于生活百般挑剔。

  人生就是这样,如此的变幻莫测,人好像总处在一个怪圈中,一个希望诞生、尔后希望破灭这不断循环的怪圈。一种希望的产生使人生霎时一片光明,似乎前路不再渺茫与难走;一种希望的破灭又使人生突然间一片漆黑,似乎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可我们也许还不能弄清楚什么才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其实仍困惑于希望的真实含义,我们不懂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追求属于我们的希望,所以在人生路上我们走的并不平坦。

  当一个人站在几近绝望的河流边时,他会毫不犹豫的跳下去,尽管无法确定在激情耗尽时,能否达到彼岸,泅渡、泅渡、再泅渡,甚至死亡在那时也是一种幸福。当高家林意外的当上了县报社记者后,似乎又寻回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觉,然而他的成功同时也为别人留下了发泄私愤的借口,他是不“合法的”在那个时代里,一个人连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都必须的先“净身”,否则,会被一根稻草勒死。

  也许他被压抑了太久,他冲击理想的热情不但有了“燎原之势”,而且还幻想着将自己“志投千山外”,于是他强忍着骨子里的痛,断绝了愿为他付命山崖的巧珍和她的一生的痴情。但是平衡生命是需要代价的。高家林最终被谴回乡,他是开了后门当上记者的。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玩笑。轮回永远无情。当他明白这一切时他的所有便都犹如一粒浮尘,在狂风中颠簸了激情,最终还是被暴风雨无情的拍打在地。回归绝望。

  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嘴角能流淌出几个小小的故事.不也无憾吗?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2

  这两日,利用一切闲瑕时间看完了路遥的《人生》。说来惭愧,我只读过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还是十多年前了。看完《人生》,个人认为它不如《平凡的世界》,那种对于人性虚荣、见异思迁写得并不够深刻。

  主人公高加林,虽然在村民眼里是个才子,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可是当他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表现出来的冷漠自私和后面遇到变故表现的懦弱消沉,明显不如村姑巧珍来得令人痛快。巧珍虽然是个大字不识的女子,但从小生活在乡野田间,那种自由自在的性子,还有坚韧的意志力,都让她在面对人生的痛苦时,显得更冷静理智,也更淡然。

  我并不觉得高加林可恨,相反,我觉得他挺可悲的。因为他出生的时代限制,他家庭背景的`限制,以至于他并没有在青少年时期养成正确的三观,才有了后来一系列悲剧故事的发生。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其中只有几步是最重要的,走错了也不能反悔,你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我们的一生中,大抵都在不停的选择,无关对错,仅仅只是在于你是否有勇气承担一切后果。借用一句我最喜欢的诗句来作为结尾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3

  近日借的书都还不错,每天做点儿开卷有益的事。不知怎的,有本书自从书名印入我脑海就一直接忘不了了。路遥的《人生》几次都想借来看,但在图书馆都没找到。算了,在网上百来了一本电子的。感动着加林和巧英的爱情也感动着感情与理智之间的抉择。结局虽然不那么完美,但是总觉得人生或许就该是这样的。人活着,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有所担当。

  书中有几段风景的描写,很传神,看着仿佛身临其境。

  外面的阳光多刺眼啊!他好像一下子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天蓝得像水洗过一般。雪白的云朵静静地飘浮在空中。大川道里,连片的玉米绿毡似的一直铺到西面的老牛山下。川道两过的大山挡住了视线,更远的天边弥漫着一层淡蓝色的雾霭。向阳的.山坡大高分是麦田,有的已经翻过,土是深棕色的;有的没有翻过,被太阳晒得白花花的,像刚熟过的羊皮。所有麦田里复种的糜子和荞麦都已经出齐,泛出一层淡淡浅绿。川道上下的几个村庄,全都罩在枣树的绿荫中,很少看得见房屋;只看见每上村前的打麦场上,都立着密集的麦秸垛,远远望去像黄色的蘑菇一般。

  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除过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川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川道,空气也显得凉森森的了。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玉米、高粱、谷子,长得齐楚楚的。都已冒过了人头。各种豆类作物都在开花,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耒。远处的山坡上,羊群正在下沟,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

  他们默默地偎在一起,像牵牛花绕着向日葵。星星如同亮闪闪的珍珠一般撒满了暗蓝色的天空。西边老牛山起伏不平的曲线,像谁用碳笔勾出来似的柔美;大马河在远处潺潺地流淌,像二胡拉出来的旋律一般好听。一阵轻风吹过来,遍地的谷叶响起了沙沙沙的响声。风停了,身边一切便又寂静下来。头顶上,婆娑的、墨绿色的叶丛中,不成熟的杜梨在朦胧的月下泛着点点青光。

  虽然这书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并且还是农村的故事,但是对现在依然很有教育意义。有多少人不被物质迷惑,有多少人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加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对自己想要的是否是正确的缺乏判断。在别人的眼里,他找到了自己。这个被认为是“自己”的人,是否是真正的自己他是迷失了。准确的说,他迷失在别人的眼神里。人生的价值体系到现在也没有建立起来。我为什么而活,这个命题没有被深刻的思考。甚至连榜样的力量也没有。我们看到的是纷繁无非是“名”、“利”二字,虽然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却没有人脱的开。我们比从前更羡慕别人的权、钱、势、优越,我们比从前活的更自卑。甚至自卑到猥琐。

  我们不能正视生活带给我们的苦难,不能正视贫穷带给我们的无奈。我们的哀怨盖过了坦然。热情没了,勇气都没了,甚至连心都没了。我们选择了盲从,选择了随波逐流。我们忘了自己还有热忱,忘了去改变,忘了跃出云层我们就都看到曙光。位置决定我们的眼界,前面的主语被忽略了,那是我们心的位置决定了我们的眼界。可是没了心又怎能看远?

  《人生》结尾处有几句话,让我格外感动:

  对待社会,我们常说要向前看,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相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本来想多写些的,但是,撩拨人的感动处处都有而人的心越来越麻木。我们越来越不能感动,所以不在写的多少,有时间再看一遍原著吧。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4

  《人生》是路遥的小说代表作,小说中没有浓墨重彩浮夸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稀奇古怪的秘密,作者用质朴简单的语言,向读者传达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年轻人的忠告,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在这篇小说中,我感受到了幸福、美好,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自私与社会的黑暗,还有生活的不易。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漫长人生?面临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又该如何把握?人生曲曲折折,时而得意,时而失意,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起伏不定呢?读完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在高家村当民办教师,他有能力有才华,不仅关心时政,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命运的第一次转折很快来临,因为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高中毕业了,书记要将自己的儿子安排到公家干活,所以高加林被顶替下来,(可见,那是的社会就已经很黑暗了)一时间,生活的沉重负担压在高加林的身上。没有了经济来源,他只能像父母那样当个农民下田种地。但一个堂堂男子汉,苦苦读书的高中生怎会甘心呢?所以,遭受打击的高加林一蹶不振。他闷在家里不出门,烦躁不安,但又无可奈何。最后他决定不能这样窝在家里窝囊,要出去挣钱,当他鼓起勇气带着母亲蒸的一筐馍去城里卖,本来就自尊心强的他又遇到了同学黄亚萍和张克楠,黄亚萍在县广播站上班,张克楠毕了业也是吃国家饭的,都是一个教室里的同学,他却回农村做起来农民,高加林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后来一个馍也没有卖出去,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在路上他遇到了在大马川道桥上等他的巧珍,巧珍是村里生意人“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她家境好,人又标致,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姑娘,巧珍喜欢高加林很久了,她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却不俗气,打心眼里喜欢文化人,所以一心想要找个识字的人嫁了,高加林是村里的.民办教师,懂得多,还经常发表文章,所以村里人对他爱慕的姑娘也不在少数。这天,巧珍热情地帮高加林把馍拿到县城去卖,回来还给他带了纸烟,并向高加林一诉衷肠,处于人生低谷期的高加林,,也喜欢上了这个善良质朴大方的农村姑娘,于是两个年轻人就幸福地开始了恋爱。但高加林的心里却有点矛盾,一方面是他不想一直呆在土地上,他有知识,向再翻身走出去,但现在他和巧珍在一起,就意味着要永远在土地上不能翻身了。

  这样纠结矛盾一段时间之后,他决定适应新生活,拿起锄头,卖命锄地,这个血气方刚的男儿汉想要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便卖力干活挣工分,手全部都磨烂了,爱情给了他巨大的力量,虽然高加林还是不得不承受变身农民给他带来的痛苦,但他和巧珍每天都沉醉于爱情的甜蜜和幸福之中,也不再显得那么忧愁了。

  命运的第二次转折又悄悄来临,高加林的叔父当兵退伍,对国家贡献突出,安排为地区劳动局局长,高加林一下又看到了一线曙光。但高加林的叔父坚持正义立场,说不能把高加林调走。之前把高加林从民办教师位置撤下的高明楼和刘占胜害怕得罪劳动局局长,又让高加林去县委做起了通讯干事,高加林能写,懂得又多,是块材料。

  高加林到了县城,春风得意,工作干得又出色,各方面都很优秀,引人瞩目,成了城里的一颗启明星。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在县广播站,经常读高加林的文章,他们二人在学校就谈天说地,聊国家大事,聊文学,很聊得来,当时就互有好感。但高加林毕了业回了农村,黄亚萍不能跟着他一起回农村,便和一直追求她的张克楠一起了。此时,高加林已经来到县城,她对他的感情又重燃了,向高加林表达了爱意。高加林犹豫了,善良美丽的巧珍怎么办呢?他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抛下巧珍不管;但经过内心的一番挣扎,他要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他想去更大的城市发展,黄亚萍是干部子弟,又有文化,这时候,黄亚萍在高加林心里比没文化的巧珍有意思多了。于是黄亚萍离开了张克楠,高加林抛弃了温柔贤惠的巧珍,两人开始了新的恋爱和生活。但这件事对张克楠和巧珍造成了巨大痛苦,巧珍每天以泪洗面,瘦了很多,但她并没有意志消沉,反而很快坚强起来,之前一直上她家提亲的马栓还是愿意娶她,她就一狠心决定开始新生活,嫁给了马栓。

  很快,命运的第三次转折又降临这个年轻人头上,黄亚萍要和张克楠分手,张克楠妈妈将高加林的来路调查的一清二楚,随即将刘占胜走后门让高加林在县委工作这件事告发,纪检委严格重视,认真调查,结果是,高加林重新被打回农村。他的叔父此时也支持将他调往农村。高加林又一次受到打击,他第一个想到巧珍,痛苦不已,此时巧珍已经嫁给了别人,他把宝贵的“金子”丢了,也把自己的良心丢了。以前和黄亚萍向往的美好生活也随即向泡沫一样破碎了,他和黄亚萍撇清了关系,独自踏往回乡的路……

  最后,德顺老汉开导高加林,不要意志消沉,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还是要努力生活,热爱自己的土地、家乡,他还从德顺老汉嘴里得知,是巧珍求高明楼让他还去当民办教师,听到这些高加林一下子扑到德顺老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

  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作者留下想象空间,高加林有没有当上老师,他和巧珍再见面该如何打破沉默,他们是否都幸福,这些只能留给读者去想象。

  读完这篇小说我的内心是唏嘘不已的,为巧珍被抛弃而心痛,为高加林的昧良心而气愤,为人这一生的起起伏伏大起大落而感慨。

  同时我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以前以血统论英雄的时代,走后门更加普遍,一个高加林,村书记儿子要当民办教师,就把他撤了下来,变身为农民。后来又因为他叔父当了劳动局局长,莫名其妙又被安排到县委工作,最后因被告发又被谴回农村,对于这种社会的黑暗,普通老百姓是无力改变的,仅仅因为关系,就轻而易举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既然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无法改变,那我们就努力做好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篇小说还启发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不能因利益的诱惑就随意改变自己的志向。如果高加林抵制住了黄亚萍带他一起去南京大城市条件的诱惑,坚持自己的本心,不做昧良心的事,那么他将会和巧珍很幸福地生活,即时没有很光鲜的生活,不能像和黄亚萍那样谈论国家大事,但是有巧珍的善良质朴也足够了!高加林自己不知道珍惜拥有美好品格的巧珍,最后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生活偶尔会和我们开玩笑,无论失意得意,都应该保持一颗谦逊低调的心,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高加林在县城顺风顺水地工作生活时,他有点过分骄傲膨胀,他明明知道他眼前升起的是一道虹,但他却把虹当做桥,桥根本不存在,彩虹是出现了,而且色彩斑斓,但也很快消失了。如果他能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坚守本心,或许小说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点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吧!

  有追求是对的,但是要以现实为基础,更要走正道,不能通过歪门邪道去实现,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巨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所以我们应该昂首挺胸走正道,传递正能量。

  德顺老汉在小说中是一位老者智者的形象,他虽然是没文化的庄稼人,但淳朴的语言中透着生活的哲理与真知,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陈道明饰演的老卓角色也有这一特点,他们作为长者智者过来人,能一眼洞穿你的心思,更能一语道破梦中人,指引我们走上归途,走上正道。

  以前父母经常教育我:“人生很短暂,不要走弯路,要走正道”,读完这篇小说,我更加明白了,人生是走不起弯路的,尤其是在关键的岔路口上,人生的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要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又想起以前读的现代女作家李筱懿的一篇文章《你真的打算凑乎过完这一生?》里面的一段话和《人生》所表述的道理差不多:“当女人还是女孩的时候,不太明白自己的一生其实只是由几个关键环节组成——亲情、学业、职业、爱情、婚姻、子女、朋友、伙伴,那些貌似漫长的时光,都在为这些要素积聚能量,在不该凑乎的事情上凑乎了,未来也就只能凑乎了;在核心环节认怂了,人生也就真的认怂了。”

  希望我们都能认真踏实走好人生每一步,积极阳光,热爱生活,永葆正能量。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人生路遥句子01-18

路遥经典语录06-19

路遥经典语录(荐)06-19

路遥的语录35句11-02

路遥的语录30句10-14

路遥的语录38句09-24

《人生》读书笔记07-23

人生读书笔记02-05

《人生》的读书笔记11-18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

  当高加林的民办教师工作被村里一把手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了,他对人生啊只有怨恨:三年前的高考落榜如果说是挨了一巴掌的话,那下岗无疑是一闷棍了。然而,落榜了起码还当上个民办教师,也算是生活补偿自己一个甜枣,心里不至于太绝望。况且这两年自己一边认真教学,一边刻苦学习,既赢得了学生娃的尊敬和全村老少的爱戴,又给自己继续上进打下了坚实的铺垫。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偏出了这么一挡子事儿,心里能不难受么!可是生活好像永远会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于是,村口路上,善良的姑娘巧珍的深情表白终于给了这受伤的心灵一块灵异的'膏药,况且这膏药的愈合作用真好,好到可以让高加林放弃曾经的理想,甘愿作一个农民。在此时,生活似乎又归到了平静,却想不到,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高加林的叔叔回乡当了领导,村里干部为了巴结他,走后门给加林谋了个城里记者的职位。高加林曾经的已经变灰色的梦想,又鲜活的闪在眼前了!这先抑后扬的手段用的真好,高加林对生活感恩戴德了,并且拼尽全力,很快闯出了一番事业,成了小镇的明星人物。生活的泡沫很容易迷失一些人的眼睛,让他们在缥缈的梦境中忘了自我,开始追求空中的楼阁。加林不就是这样吗?经历一番挣扎,他最终辜负了对巧珍的只跟她一人好的誓言,跟城里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了。一切似乎都异常的圆满,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生活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它也决不让幸运的人太圆满。一纸状子,剥夺了高加林到手的一切,然生活转了一个圈子后,又回到了农村。好像黄粱一梦,虚幻一场,然而不同的是,物是人非,他已经失去了巧珍,那最可爱的姑娘,拥有金子般心灵的姑娘。

  生活好会开玩笑,好像猫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够了再吃掉。究竟是多么强大的对手,在生活那头操纵这一切变局?难道人,永远只能作被动的承受者?抑或物极必反,中庸之美本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聪明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不过分贪图,不过分软弱,终于赢得美好而长久的幸福生活。无奈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懂得知足的人,拥有了一些,便觊觎着更多。贪婪的心,就算倾尽太平洋的海水都填不满。总是盯着自己的空缺,却不注意自己的丰满,这样,即使很富足了都不会快乐,而且往往到头来,追求的东西到不了手,连已经拥有的都保不住!

  你见过在在记忆里保持永恒美丽的昙花吗?她拥有一瞬间的精彩,而无法获得平凡的安宁。你见过路旁默默无闻的野花吗?她失去了娇媚的身影,却赢得了可贵的自由。你见过山间奔腾的小溪吗?她时刻繁忙不停息,却怀着奔入大海的理想和勃勃不息的活力啊!人,不是神,没有超越一切的不可凌驾的力量,就不该有过分奢侈的理想和贪得无厌的心灵。拥有一些,注定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如何取舍。当数量无法改变时,质量便是唯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2

  如果觉得生活淡出鸟味来,不妨读读书,读书就是和作者交流的过程。要知道你挑选的这些作者在你生活里或者身边方圆百十里都没有的人。

  遗憾的是,生活里绝大多数时候,大家宁愿花100元和狐朋狗友吃顿火锅,也不愿花30元买本书,和作者聊上一晚上或者好几天,获益匪浅的过程大多数人都是拒绝的。宁愿做一个大多数,摆拍咔嚓一下,晒个朋友圈的愉悦程度远远大于读书。

  路遥的《人生》这本书一直没看,窃以为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路遥其他书就不必看了,没想到看完之后对自己的狭隘观点感到惭愧。这本中篇小说,还是会引起很大的思考。

  我在20xx年元旦当天读完的,很多人就是一句:高加林是个渣男。是的,短平快的评论,做个键盘侠总是伟大正直的。

  我想的是,假若你有了进入中央部委的机会,谈了个爱人在农村,你怎么取舍的呢?理性的人可能说不违法,也没结婚,分手呗,我们还是现实一点吧。置身其中的时候百般托词,置身事外的万般指责,这就是我们的狭隘视野。这个问题也不太贴切,因为时代背景不同了。

  换做我是高加林,我也不知道作何选择。我会畏惧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也会担心自己被同龄人远远的甩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更多的是从此远离那丰富多彩的世界,面对单调枯燥的人生不发一语,生和死都变的沉默。正如《东风破》里写的`那样: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近几天看到最为狠毒的一句话:站在命运的转折点,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这句话对于处于备考状态的各位,最为恰当不过。

  你觉得今天的时间和一月之前的时间别无二致,正是这毫无差别的每一天的普通,让你在命运转折点大势已成的时候又开始喟叹运气不好。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3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人生》。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幸福也许在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看了路遥的《人生》,觉得他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与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这才是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吧。

  节选

  这个打击对这个家庭来说显然是严重的,对于高加林来说,他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已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亏得这三年教书,他既不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欢的文字深入钻研。他最近在地区报上已经发表过两三篇诗歌和散文,全是这段时间苦钻苦熬的结果。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将不得不像父亲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他虽然没有认真地在土地上劳动过,但他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在这贫瘠的山区当个农民意味着什么,农民啊,他们那全部伟大的艰辛他都一清二楚!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不必隐瞒,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

  他手扶着桥栏杆,想起第一次卖馍返回的时候,巧珍就是站在这里等他的;想起在这同一个地方,他不久前又曾狠心地和她断绝了关系……眼下他又在这里了,可是他现在还有什么呢?他幻想的工作和未来在大城市生活的梦想破灭了,黄亚萍又退回到了他生活的远景上;亲爱的刘巧珍被他冷酷地抛弃,现在已和别人结了婚。他真想一纵身从这桥上跳下去!这一切怨谁呢?想来想去,他现在谁也不怨了,反而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他渐渐明白,如果他就这样下去,他躲过了生活的这一次惩罚,也躲不过去下一次惩罚——那时候,他也许就被彻底毁灭了……

  严峻的现实生活最能教育人,他使高加林此刻减少了一些狂热,而增强了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他进一步想:假如他跟黄亚萍去了南京,他这一辈子就会真的幸福吗?他能不能就和他幻想的那样在生活中平步青云?亚萍会不会永远爱他?南京比他出色的人谁知有多少,以后根本无法保证她不再去爱其他人。而把他甩到一边,就像甩张克南一样。可是,如果他和巧珍结了婚,他就敢保证巧珍永远会爱他。他们一辈子在农村生活苦一点,但会活得很幸福……现在,他把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轻易地丢弃了!他做了昧良心的事!爸爸和德顺爷的话应验了,他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他搅乱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一塌糊涂……

  马云:路遥对我的影响最大。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贾樟柯:读这本书时我还是个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他让我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4

  人生这本书,三年前当我选择考研这条路时在网上看过电子版,当时一直以为还有后续情节,而今看完纸质版的,确定这个不是结局的结局是真的结局。

  每次看完人生我都是一气呵成,开始我会为高加林的遭人陷害,被迫离职深表同情;当他走到人生低谷时却遇到了好姑娘刘巧珍,她给他爱情的滋润,他是幸福的,虽然没有稳定的事业,但却拥有甜蜜的爱情;再后来因为叔父的关系,各种辗转托人走到了省报的前线,加上自己的才华横溢,很快开始崭露头角,春风得意;这时候遇到学生时代的老相好黄亚萍,如今的高加林突破了现实的障碍,大家闺秀黄亚萍曾经的担心也释然,于是两人旧情重燃,各自抛弃现有的对象而走到了一起;他们是都市的时尚代表,俩人很快尝尽了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甜头,准备进一步地发展;但,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高加林此前升迁的各种手段被人披露,他被“打回原形”,回到了曾经那感情炽热却又常渴望离开的故土。一切就像梦一般发生在高加林身上,让他深深地体会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是那么地近,又是那么地远。

  书中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刘巧珍,在农村被很多人追求,却又偏偏爱上高加林,好不容易获得他和旁人的认可享受甜蜜,不想爱郎却要去县城走马上任,于是她陷入漫长的相思与等待中。不曾想,等来的却是爱郎的无情抛弃。心灰意冷之后她开始表现出不正常的平静,一狠心带着对加林的恨与爱嫁给了一心追求她的掌管马店的马拴。不久,高加林因事打回原籍,她却因爱一直在别人甚至家人面前袒护着他。无疑,她是善良的、是纯真而又质朴的,是典型的农家闺秀,她没有做错什么,但她的命运却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黄亚萍,典型的时尚都市女,拥有不错的家庭背景,学生时代对加林抱有感情,但因加林身在农村而选择放弃,毕业后备受克南追崇,与之将就着自己的感情,直到高加林以省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平静地感情再一次掀起了狂风巨浪。他不再局限在农村了,突破了自己不能与“农村”结合这一心理界限后,她不顾一切开始了对加林狂热的追求。而此时的加林处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春风得意,又有如此俊俏的老相好追求,一狠心一跺脚,二人都选择抛弃了现有的对象走到了一起。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他们很享受的沉浸在都市的二人世界里。不料,加林的事情“败露”,迫于现实或是迫于自尊,俩人都无法接受自己和对方接下去的关系,于是含泪分手。个人看来,黄亚萍是现实的,但她又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愿意付出代价去追求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但她也逃脱不了现实的束缚,她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女性现实派的代表。

  德顺爷爷,典型的庄稼汉,劳动人民都是善良的。在众人都不看好加林和巧珍的关系时,他力排众议,力主赞同,赶架子车去城里拉粪,故意撮合他们俩同去并让他俩挨着坐后面,千方百计给他们创造独处的空间,他是祝福他们的.。之后加林抛弃巧珍,他应该是同情巧珍而斥责薄情郎高加林的;但当最后高加林因事败露回到家乡时,他又是同情加林的,他是第一个站在村口迎接这个备受打击的年轻人,他安慰他,用他毕生的劳动智慧去抚慰这个受伤的年轻人,他被打动。从零星地这几点看来,德顺爷爷是劳动人民的典范,心地纯朴又忠厚,关心下一代人的成长,向他致敬!

  写了很多,豁然发现,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如此?在强大的社会潮流面前,我们努力追寻着自己心中的那个梦想,只要有一丝机会向上攀登就绝不放弃,我们是渺小的,但这并不排除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实力和手段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当然盲目地追求并不可取,但只要是正当的,合法的,我们就应该努力去争取。

  因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5

  近日读了路遥先生的《人生》,男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让我知道努力坚持现在,不用那么彷徨,不用那么忧郁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你相要的生活,你的人生也因些也美好。

  看了这本书,让我思考什么叫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那么纯粹的因为生命的美好而每天充满活力,每天踏实的`生活。我想因为我没有真正接触过那么厚重的土地,在土地上认真的劳作过。也就没有办法感受土地宽广的胸怀,那包容一切的力量,那最原始生命的意义和热量。

  我想我们再也不是土地长出来的苗了,也不再把根扎在土里了。我们被架在空中,成长在空中花园之中。所以也不再那么踏实了。在空闲时间变得无聊,无所适应,太多的人沉浸在网络的世界。很少有时间再来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身边微小的美好。毕业之即,才更能感受到物理的巨大吸引力,仿佛所有的事都只为了工作之后每月的工资能涨一点,再更高一点。可是那是否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我现在还太年轻,对于生命和生活,我了解的还太少。我只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为春暖花开而高兴,为每天的到来而激动。要是能一片土地就更好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6

  看完路遥的《人生》,有些小感慨。也许人生真如戏剧一般,五凑六合的,有时眼看要成功的事,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有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反而出现了奇迹。时代背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选择也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高加林可以说是一个人才,他有理想,有抱负。然而,在时代背景下,由于家庭出身他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好不容易再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又被人挤下台,从半个知识分子又回到了农民的生活。他的人生一波三折,也导致了他个人情感纠葛多变。虽喜欢巧珍但在最后他们的爱情还是被现实的一系列不协调、不适合、不般配所扼杀。巧珍很爱他,但这种爱在现实文化差距、思想差距等的冲击下不堪一击。现实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从现实出发,尽管有再大的理想、再高的志向,一旦脱离了现实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命运的捉弄下,高加林再次失去了工作回到农村时,面对全村人的舆论,一种失落与绝望从心底油然而生。而此时,村里顺德爷爷的一番话点醒了他,"你啊,刚刚二十四岁,怎么能有这么混账的想法。如多按你这么说我早该死了!而我百岁的.孤老头子,无儿无女一辈子光棍一条。但我还是心里热腾腾的,想多活他几年!别说你这懒娃娃喽!我虽然没有妻室儿女,但觉得活着还是有意义的。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双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树,铺过路,修过桥难道不是活着的意义吗?拿你们年轻人的说法这叫幸福。"看到这里,我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们每次抱怨自己所面临的压力时,这一切和真正的痛苦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一切的压力和不幸仅仅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然而有时我们却会为小小的一件事情、一次挫折、一次失恋而绝望,想一想生活其实挺好的,不要因为某一次而否定终生。

  人生,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但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在这不平坦的路上发现生活的美并找到人生的意义。虽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能影响你的一个时期,也可能影响你的一生。

  生活有时能把现实变成梦想,有时也可能把梦想变成现实,有时会把社会中的各个角色调换,有时会把好事弄巧成拙,关键看我们怎么去走这条人生之路,路上会有很多岔道口,我们选择之前也会迷茫失措,也许也会和主人公犯同样的错误,说白了这就是人生!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在选择之前看到了人生这本书,它让我们学会了在选择之时三思而后行。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7

  看了路遥的人生之后,心情有点沉重。有时候真的觉得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当我们旅途不顺时应该怎样调节;当我们面对这一系列的艰难抉择时,我们该怎么办;在一些诱惑面前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好自己。人生这条路曲曲折折,走得越长,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越多,领悟得越多。

  《人生》一书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他与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构成了书的一个发展线索。我个人比较喜欢刘巧珍,她美丽善良、贴心,处处为所爱的人着想。当高加林是一个老师时,她站在旁边默默的关注他,虽然很爱他却不敢表达,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当爱的人被人顶替了教师职位回到家种地时,看着他在山坡上拼命挖地把手弄伤之后,心里很心疼,给他送药水;当加林提着馒头到县城卖时,她在一旁悄悄的观察着他,心里很替他着急,当加林一个馒头都没有卖出去时,她帮他卖..........这些行动都深深的打动了高加林,他俩开始谈恋爱。恋爱中,有一次他俩在草堆中谈话,巧珍对加林说“当我们结婚之后,我要让你像在学校一样,过星期天”,还有一次她到县城里看着爱人的被子薄,便说要给加林续棉花..........这些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巧珍对加林无私真挚的爱。对于巧珍,我是十分的佩服,一个女人到底有多大的胸怀才可以这样默默的付出,可以苦自己,却不愿意自己所爱的人受苦,处处为爱的人着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爱的人。

  对于高加林我有恨也有同情。恨他无情的抛弃了真心真意他好的人,同情他来来去去最后又回到了黄土,落下一个不好的下场。他是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高中毕业生,自信、有抱负、有思想,毕业后当上了民办教师,但是被人不公平的顶替了。他的心里很不平衡,是巧珍慢慢的安抚着他。给予了他无私的爱,让他感受到快乐。但是当他进城工作之后,渐渐的觉得自己与巧珍有差距,开始抛弃在农村的相好。记得那次巧珍到县城看他时,对他说他家里的猪生了十二个猪娃,被老母猪压死一个.......他表现出反感,不耐烦,这预示着这段感情快走到了尽头。加上黄亚萍对他的热烈追求,他更是动摇了。黄亚萍是一个城里的女人,有知识有文化,大胆、开朗活泼,对高加林穷追不舍。她与高加林之间有共同的文学爱好,这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最后高加林无情的丢下了巧珍,投向了那外一个女人的怀抱,我想换做现在的一些人也会这样做的。但是就像我们说的一样,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有人告发了他进城工作是靠关系。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所有的东西顷刻之间又没有了,原有的爱人早已离开,邻居视他为负心汉。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已来不及,只能认命了。我们不能把这些全怪罪在他自己身上,造成这种结局的也有社会原因。我们面对他这种情景时,也不敢保证不会像他那样做。在现实面前,有好多事情是被逼无奈。

  到现在为止,看过路遥的好多作品,对《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触比较深。作为一个南方人,不太了解陕北的.文化底蕴。但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印象是很深的。《人生》给了我很多想法和启示,其中有句话特别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是啊,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好好的走,要记得曾经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凭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变化,保留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面对一系列艰难抉择的时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伤害那些深深爱你的人,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但是它还有可能会得到,有些人我们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8

  高加林对亚萍和巧珍都是有很深感情的,但最爱的应该是巧珍。

  他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却是很有抱负,能够在大城市里扬眉吐气是他一直执着追求的理想,因此,对于亚萍这样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文化女性,跟他有如此多的工作和思想上的共鸣,当然会有所心动。但这份感情里面参杂了太多的现实和利益因素了,就像他当初决定跟她在一起时,考虑得更多的是这份爱情牵连着的“事业前途”,而并非对她感情的本身,所以加林对她,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在生活理念上的惺惺相惜与欣赏吧,在感情上,任性专横的亚萍与自信坚毅的加林,很容易会陷入互不退让的局面,而且家庭背景上的女尊男卑,使亚萍对加林的爱不仅大胆,而且占有欲与控制欲很强。虽然加林一开始会尽量地处处谦让,但久而久之,骨子里充满男子气概的他总会有爆发的一天,到时候他们的结局注定是不欢而散的。

  相反的,巧珍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善良体贴,在加林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给他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温暖,加林之所以会跟她在一起,是因为她温顺可人的性格给了他心灵的慰藉,这份感情萌生在最朴实的土地上,彼此间是最纯洁的相爱。对于巧珍的如水般温柔细腻的爱恋,加林才会感受到如胶似漆的甜蜜。我是一直觉得,加林的这种大男人就应该搭配巧珍的这种小女人,爱情中双方的性格就应该在总体上呈现互补的状态。

  至于加林他的选择——抛弃了巧珍,跟亚萍在一起,想必是自有道理的。加林压根儿是一个事业型的男人,前途对于他来说比爱情更加重要,不然他也不会弃巧珍而去了。对于理想的追求太强烈了,致使他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首要考虑到的都是他的工作。在这一层面上,亚萍毋庸置疑是比巧珍更加的出色,不管是家庭背景、思想文化,还是性格上,都对加林在城市中一展抱负的理想非常有利,况且他本身对她也颇有感觉,在历经了千辛万苦后,机会对于他来说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因此胸怀大志的他又怎会不作出如此的抉择,这无疑不是事业爱情双丰收啰!我是觉得,放弃一份真情,去选择远大的前途,这对于男人来说,是很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发生在女人身上的话,我会持保留意见啰!

  至于巧珍的选择,她选择默默地承受加林带给的.伤害,去嫁给一个自己并不爱的男人。在她没有苦苦地挽留加林,只是流着心痛的眼泪去望着他离开的背影那一刻起,巧珍放弃的不只是追求真爱的权利,也放弃了实现梦想的权利。她把爱的希望寄托在了加林的身上,也把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愿望寄托在上面,也就是说,加林不仅给了巧珍爱情的甜蜜,也给了她生活的热情。她对加林的爱是无怨无悔的,也是妥协的,所以即使加林离开了她,她也默默地去独自忍受,去包容。巧珍的性格注定她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吞,她无法坚强得大吵大闹一顿,也无法狠心得因爱成恨,她只会用爱去诠释对加林的感情,能够成全所爱的人的理想,也是她对加林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吧。她最好只好认命,选择了一个愿意喜欢自己、呵护自己的人,在农村里过着平淡的生活,对于巧珍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找到一个好人家嫁了就已经很有福气了,又怎敢奢望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呢?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9

  “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路遥的小说《人生》扉页上有着这么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我们的这一生中要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无论是学生时代的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还是我们工作以后的单位测试,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为这些考试奋斗过的痕迹。但还有一种考试,它并不是以任何一种形式呈现的,但它又无处不在。它在我们降临于人世间的那天就已经存在了,它就是——人生的考试。

  路遥的《人生》讲的是农村青年高加林怀揣极大的热情向城市走去,他的代价是放弃了农村姑娘刘巧珍对他的真挚爱恋,选择了城市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但是由于他的农村人身份被迫失业,他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与黄亚萍分开。高加林回到了农村,发现刘巧珍已嫁为他人妇,最终爱情、事业都一无所获。

  合上书本,我感到了对这个悲剧结局的一种深深的彷徨。高加林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角色的来回转换中,他享受着幸福,但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理想与现实的斗争带来的落差让人难以承受。在最后高加林放声大哭的时候,让多少人为之感到无奈。哭声中当然有对刘巧珍在他回来之后还要帮他找工作的感激、当然也有失去刘巧珍这样一个对他真心真意的人的懊悔,但更多的是对于他人生的无奈。难道我们真的能够大义凛然地面对城市知识女性黄亚萍而不为所动吗?我们也难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谴责高加林。

  高加林和刘巧珍相处时,因为知识背景不对等,他们之间只能谈论一些如“老母猪又生了几只猪仔”这种令高加林感到乏味的事情。即使我们不看大结局,我们也能够猜出他会作何选择。正是因为他的失败,才折射出人生之路上的选择有多难,代价有多严重。人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我佩服的是高加林这一份敢于抉择的勇气。

  对于高加林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我想,这就是人生。

  人生的考试环环相扣,上一场的考试结果决定下一场考试的内容、等级以及评定方法。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事事是考题。因为我们是唯一的,所以在找参考答案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找自己的人生路。我们这一生,人生的路有很多条。人生的`不同选项只是代表不同的方向,它没有标准的答案。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时,面对不同的选择,我们必须做出决定。当我们决定踏上其中的某一条路时,即使踏上去后才知道它并没有我们之前想的那般美好灿烂,但我们也必须走下去。我们无法回头,只能坚定地走下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教会我们什么?是让我们不敢做出关乎命运的抉择吗?不,《人生》教会我们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以及就算奋斗过后失败了也不后悔的决心。高加林的选择本没有错,错的是那个时代。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抉择,奏响着儒家入世精神的最强音。这一价值理念,不是择善固执的口号标榜,也不是“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倔强,而是由经史人文传统而来的应世智慧。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在面临命运的转折点时,选择走哪条路就坚定地走下去吧!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0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这句话一说出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电子商务时代的风云人物。最近在看访谈节目《财富人生中-马云》中马云有提过《人生》这本书。

  也许目前很多年轻人都把马云当做偶像,我当然也不例外,《人生》这本书真的对一个人影响这么大吗?我拿起电话,先打电话给创新书店帮忙查询这本书,创新书店说没有库存,而后打电话给解放西的新华书店。店员说还有库存,我就十万火急地去解放西那边买下了这本书。

  6月25日,买到书的当天,我便认真地阅读起来。6月28日,把书看完了。(还没这么认真看过一本书,白天,晚上,公车上,路边)

  故事中几个人物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主人翁:

  高加林(教师,高中毕业,当时年代也算是文化人)

  巧珍(没上过学,心里深爱着高加林,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他,刘立本二女儿)

  高明楼,刘立本(村里的能人,小干部,有点狡猾)

  黄亚萍(干部子女,有点任性)

  德顺老汉(村里面的光棍,人生阅历丰富,懂很多人生道理)

  高加林的人生轨迹,从县里到农村,农村到县里,最后结局是被贬回村中。高加林的人生是奋斗的'一生,心里有很多的人生抱负,从一个人民教师,到被高明楼利用权势赶下台,让他儿子三星当老师。明楼不得不从农民做起,在此期间,巧珍深爱着他,为他付出了很多。高明楼收获爱情以后,心里踏实下来,从农民做起,努力地干活,最后被安排到县里面做通讯干事,当起了记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县里面的风云人物。当时的高中同学亚萍也在县里面,在学校里面就曾经喜欢过高明楼,一直很仰慕他的才华,为了他,不顾当时社会的藐视与指责跟相处两年的男友分手,高明楼为了事业,毅然把巧珍给抛弃了。不顾道德观念的影响。受到社会上,村里面的指责。最后,被人举报走后门当了通讯干事,被重新贬回农村当农民。

  高加林的人生是充满的矛盾的一生。不得不承认他为了理想,从一个农民踏踏实实地做起。最后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的成功,一心想离开农村,不满足现状,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并为之奋斗,的确让人敬佩。但是他为了人生,事业摈弃当时的社会观念,社会现实,最后落的这样的下场,也让很多人嘘唏。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1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人生,多么沉重的字眼,有谁能在这条道上一马平川。有些事情蹉跎的是岁月,而有些事情却要用整个岁月去怀念。也许人是易忘的,可有一种记忆是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上,每一次扯动就会疼痛,就会流血,就会进一步的加深它的伤痕。人生这部作品是段朴实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而这段悲剧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有刘巧珍的存在。高加林的背叛,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但是,“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倒了她,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坚强的活着,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的东西!”这一是体现出她的坚强、坚韧;又体现出她对生活,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正露出路遥对土地、劳动对故乡自然的深切热爱和依恋。

  不过人生也的确是矛盾的,换做是其他任何人处在高加林当时的位置,也难免不做出相同的选择。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也许高加林和亚萍之间也的确比和他和巧珍能够更加和谐。巧珍很善良,有金子般的心,可是同样是金子,在乞丐面前绝对比在国王面前更耀眼,关键是看获得金子的人是贫穷还是富贵。抛开感情不谈,真正值得敬佩的是巧珍的坚强和豁达,即使在遭遇情感变故的时候并没有像一般女性一样任由自己软弱消沉,觅死觅活,反而是高加林在最后埋怨活着没有意思。巧珍没有文化而高加林是村里的才子,但是这种优劣的对比却在需要坚韧的意志力时候颠倒了,也许正是因为巧珍的没有文化,从小在乡野山间长大才让她对于世事无常的得意失意没有过多计较和苛求,往往是一些自命不凡,自负清高的文化人才对于生活百般挑剔。

  人生就是这样,如此的变幻莫测,人好像总处在一个怪圈中,一个希望诞生、尔后希望破灭这不断循环的怪圈。一种希望的产生使人生霎时一片光明,似乎前路不再渺茫与难走;一种希望的破灭又使人生突然间一片漆黑,似乎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可我们也许还不能弄清楚什么才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其实仍困惑于希望的真实含义,我们不懂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追求属于我们的希望,所以在人生路上我们走的并不平坦。

  当一个人站在几近绝望的河流边时,他会毫不犹豫的跳下去,尽管无法确定在激情耗尽时,能否达到彼岸,泅渡、泅渡、再泅渡,甚至死亡在那时也是一种幸福。当高家林意外的当上了县报社记者后,似乎又寻回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觉,然而他的成功同时也为别人留下了发泄私愤的借口,他是不“合法的”在那个时代里,一个人连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都必须的先“净身”,否则,会被一根稻草勒死。

  也许他被压抑了太久,他冲击理想的热情不但有了“燎原之势”,而且还幻想着将自己“志投千山外”,于是他强忍着骨子里的痛,断绝了愿为他付命山崖的巧珍和她的一生的痴情。但是平衡生命是需要代价的。高家林最终被谴回乡,他是开了后门当上记者的。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玩笑。轮回永远无情。当他明白这一切时他的所有便都犹如一粒浮尘,在狂风中颠簸了激情,最终还是被暴风雨无情的拍打在地。回归绝望。

  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嘴角能流淌出几个小小的故事.不也无憾吗?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2

  这两日,利用一切闲瑕时间看完了路遥的《人生》。说来惭愧,我只读过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还是十多年前了。看完《人生》,个人认为它不如《平凡的世界》,那种对于人性虚荣、见异思迁写得并不够深刻。

  主人公高加林,虽然在村民眼里是个才子,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可是当他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表现出来的冷漠自私和后面遇到变故表现的懦弱消沉,明显不如村姑巧珍来得令人痛快。巧珍虽然是个大字不识的女子,但从小生活在乡野田间,那种自由自在的性子,还有坚韧的意志力,都让她在面对人生的痛苦时,显得更冷静理智,也更淡然。

  我并不觉得高加林可恨,相反,我觉得他挺可悲的。因为他出生的时代限制,他家庭背景的`限制,以至于他并没有在青少年时期养成正确的三观,才有了后来一系列悲剧故事的发生。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其中只有几步是最重要的,走错了也不能反悔,你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我们的一生中,大抵都在不停的选择,无关对错,仅仅只是在于你是否有勇气承担一切后果。借用一句我最喜欢的诗句来作为结尾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3

  近日借的书都还不错,每天做点儿开卷有益的事。不知怎的,有本书自从书名印入我脑海就一直接忘不了了。路遥的《人生》几次都想借来看,但在图书馆都没找到。算了,在网上百来了一本电子的。感动着加林和巧英的爱情也感动着感情与理智之间的抉择。结局虽然不那么完美,但是总觉得人生或许就该是这样的。人活着,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有所担当。

  书中有几段风景的描写,很传神,看着仿佛身临其境。

  外面的阳光多刺眼啊!他好像一下子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天蓝得像水洗过一般。雪白的云朵静静地飘浮在空中。大川道里,连片的玉米绿毡似的一直铺到西面的老牛山下。川道两过的大山挡住了视线,更远的天边弥漫着一层淡蓝色的雾霭。向阳的.山坡大高分是麦田,有的已经翻过,土是深棕色的;有的没有翻过,被太阳晒得白花花的,像刚熟过的羊皮。所有麦田里复种的糜子和荞麦都已经出齐,泛出一层淡淡浅绿。川道上下的几个村庄,全都罩在枣树的绿荫中,很少看得见房屋;只看见每上村前的打麦场上,都立着密集的麦秸垛,远远望去像黄色的蘑菇一般。

  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除过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川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川道,空气也显得凉森森的了。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玉米、高粱、谷子,长得齐楚楚的。都已冒过了人头。各种豆类作物都在开花,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耒。远处的山坡上,羊群正在下沟,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

  他们默默地偎在一起,像牵牛花绕着向日葵。星星如同亮闪闪的珍珠一般撒满了暗蓝色的天空。西边老牛山起伏不平的曲线,像谁用碳笔勾出来似的柔美;大马河在远处潺潺地流淌,像二胡拉出来的旋律一般好听。一阵轻风吹过来,遍地的谷叶响起了沙沙沙的响声。风停了,身边一切便又寂静下来。头顶上,婆娑的、墨绿色的叶丛中,不成熟的杜梨在朦胧的月下泛着点点青光。

  虽然这书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并且还是农村的故事,但是对现在依然很有教育意义。有多少人不被物质迷惑,有多少人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加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对自己想要的是否是正确的缺乏判断。在别人的眼里,他找到了自己。这个被认为是“自己”的人,是否是真正的自己他是迷失了。准确的说,他迷失在别人的眼神里。人生的价值体系到现在也没有建立起来。我为什么而活,这个命题没有被深刻的思考。甚至连榜样的力量也没有。我们看到的是纷繁无非是“名”、“利”二字,虽然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却没有人脱的开。我们比从前更羡慕别人的权、钱、势、优越,我们比从前活的更自卑。甚至自卑到猥琐。

  我们不能正视生活带给我们的苦难,不能正视贫穷带给我们的无奈。我们的哀怨盖过了坦然。热情没了,勇气都没了,甚至连心都没了。我们选择了盲从,选择了随波逐流。我们忘了自己还有热忱,忘了去改变,忘了跃出云层我们就都看到曙光。位置决定我们的眼界,前面的主语被忽略了,那是我们心的位置决定了我们的眼界。可是没了心又怎能看远?

  《人生》结尾处有几句话,让我格外感动:

  对待社会,我们常说要向前看,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相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本来想多写些的,但是,撩拨人的感动处处都有而人的心越来越麻木。我们越来越不能感动,所以不在写的多少,有时间再看一遍原著吧。

人生路遥读书笔记 14

  《人生》是路遥的小说代表作,小说中没有浓墨重彩浮夸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稀奇古怪的秘密,作者用质朴简单的语言,向读者传达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年轻人的忠告,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在这篇小说中,我感受到了幸福、美好,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自私与社会的黑暗,还有生活的不易。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漫长人生?面临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又该如何把握?人生曲曲折折,时而得意,时而失意,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起伏不定呢?读完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在高家村当民办教师,他有能力有才华,不仅关心时政,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命运的第一次转折很快来临,因为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高中毕业了,书记要将自己的儿子安排到公家干活,所以高加林被顶替下来,(可见,那是的社会就已经很黑暗了)一时间,生活的沉重负担压在高加林的身上。没有了经济来源,他只能像父母那样当个农民下田种地。但一个堂堂男子汉,苦苦读书的高中生怎会甘心呢?所以,遭受打击的高加林一蹶不振。他闷在家里不出门,烦躁不安,但又无可奈何。最后他决定不能这样窝在家里窝囊,要出去挣钱,当他鼓起勇气带着母亲蒸的一筐馍去城里卖,本来就自尊心强的他又遇到了同学黄亚萍和张克楠,黄亚萍在县广播站上班,张克楠毕了业也是吃国家饭的,都是一个教室里的同学,他却回农村做起来农民,高加林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后来一个馍也没有卖出去,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在路上他遇到了在大马川道桥上等他的巧珍,巧珍是村里生意人“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她家境好,人又标致,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姑娘,巧珍喜欢高加林很久了,她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却不俗气,打心眼里喜欢文化人,所以一心想要找个识字的人嫁了,高加林是村里的.民办教师,懂得多,还经常发表文章,所以村里人对他爱慕的姑娘也不在少数。这天,巧珍热情地帮高加林把馍拿到县城去卖,回来还给他带了纸烟,并向高加林一诉衷肠,处于人生低谷期的高加林,,也喜欢上了这个善良质朴大方的农村姑娘,于是两个年轻人就幸福地开始了恋爱。但高加林的心里却有点矛盾,一方面是他不想一直呆在土地上,他有知识,向再翻身走出去,但现在他和巧珍在一起,就意味着要永远在土地上不能翻身了。

  这样纠结矛盾一段时间之后,他决定适应新生活,拿起锄头,卖命锄地,这个血气方刚的男儿汉想要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便卖力干活挣工分,手全部都磨烂了,爱情给了他巨大的力量,虽然高加林还是不得不承受变身农民给他带来的痛苦,但他和巧珍每天都沉醉于爱情的甜蜜和幸福之中,也不再显得那么忧愁了。

  命运的第二次转折又悄悄来临,高加林的叔父当兵退伍,对国家贡献突出,安排为地区劳动局局长,高加林一下又看到了一线曙光。但高加林的叔父坚持正义立场,说不能把高加林调走。之前把高加林从民办教师位置撤下的高明楼和刘占胜害怕得罪劳动局局长,又让高加林去县委做起了通讯干事,高加林能写,懂得又多,是块材料。

  高加林到了县城,春风得意,工作干得又出色,各方面都很优秀,引人瞩目,成了城里的一颗启明星。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在县广播站,经常读高加林的文章,他们二人在学校就谈天说地,聊国家大事,聊文学,很聊得来,当时就互有好感。但高加林毕了业回了农村,黄亚萍不能跟着他一起回农村,便和一直追求她的张克楠一起了。此时,高加林已经来到县城,她对他的感情又重燃了,向高加林表达了爱意。高加林犹豫了,善良美丽的巧珍怎么办呢?他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抛下巧珍不管;但经过内心的一番挣扎,他要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他想去更大的城市发展,黄亚萍是干部子弟,又有文化,这时候,黄亚萍在高加林心里比没文化的巧珍有意思多了。于是黄亚萍离开了张克楠,高加林抛弃了温柔贤惠的巧珍,两人开始了新的恋爱和生活。但这件事对张克楠和巧珍造成了巨大痛苦,巧珍每天以泪洗面,瘦了很多,但她并没有意志消沉,反而很快坚强起来,之前一直上她家提亲的马栓还是愿意娶她,她就一狠心决定开始新生活,嫁给了马栓。

  很快,命运的第三次转折又降临这个年轻人头上,黄亚萍要和张克楠分手,张克楠妈妈将高加林的来路调查的一清二楚,随即将刘占胜走后门让高加林在县委工作这件事告发,纪检委严格重视,认真调查,结果是,高加林重新被打回农村。他的叔父此时也支持将他调往农村。高加林又一次受到打击,他第一个想到巧珍,痛苦不已,此时巧珍已经嫁给了别人,他把宝贵的“金子”丢了,也把自己的良心丢了。以前和黄亚萍向往的美好生活也随即向泡沫一样破碎了,他和黄亚萍撇清了关系,独自踏往回乡的路……

  最后,德顺老汉开导高加林,不要意志消沉,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还是要努力生活,热爱自己的土地、家乡,他还从德顺老汉嘴里得知,是巧珍求高明楼让他还去当民办教师,听到这些高加林一下子扑到德顺老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

  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作者留下想象空间,高加林有没有当上老师,他和巧珍再见面该如何打破沉默,他们是否都幸福,这些只能留给读者去想象。

  读完这篇小说我的内心是唏嘘不已的,为巧珍被抛弃而心痛,为高加林的昧良心而气愤,为人这一生的起起伏伏大起大落而感慨。

  同时我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以前以血统论英雄的时代,走后门更加普遍,一个高加林,村书记儿子要当民办教师,就把他撤了下来,变身为农民。后来又因为他叔父当了劳动局局长,莫名其妙又被安排到县委工作,最后因被告发又被谴回农村,对于这种社会的黑暗,普通老百姓是无力改变的,仅仅因为关系,就轻而易举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既然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无法改变,那我们就努力做好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篇小说还启发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不能因利益的诱惑就随意改变自己的志向。如果高加林抵制住了黄亚萍带他一起去南京大城市条件的诱惑,坚持自己的本心,不做昧良心的事,那么他将会和巧珍很幸福地生活,即时没有很光鲜的生活,不能像和黄亚萍那样谈论国家大事,但是有巧珍的善良质朴也足够了!高加林自己不知道珍惜拥有美好品格的巧珍,最后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生活偶尔会和我们开玩笑,无论失意得意,都应该保持一颗谦逊低调的心,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高加林在县城顺风顺水地工作生活时,他有点过分骄傲膨胀,他明明知道他眼前升起的是一道虹,但他却把虹当做桥,桥根本不存在,彩虹是出现了,而且色彩斑斓,但也很快消失了。如果他能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坚守本心,或许小说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点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吧!

  有追求是对的,但是要以现实为基础,更要走正道,不能通过歪门邪道去实现,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巨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所以我们应该昂首挺胸走正道,传递正能量。

  德顺老汉在小说中是一位老者智者的形象,他虽然是没文化的庄稼人,但淳朴的语言中透着生活的哲理与真知,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陈道明饰演的老卓角色也有这一特点,他们作为长者智者过来人,能一眼洞穿你的心思,更能一语道破梦中人,指引我们走上归途,走上正道。

  以前父母经常教育我:“人生很短暂,不要走弯路,要走正道”,读完这篇小说,我更加明白了,人生是走不起弯路的,尤其是在关键的岔路口上,人生的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要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又想起以前读的现代女作家李筱懿的一篇文章《你真的打算凑乎过完这一生?》里面的一段话和《人生》所表述的道理差不多:“当女人还是女孩的时候,不太明白自己的一生其实只是由几个关键环节组成——亲情、学业、职业、爱情、婚姻、子女、朋友、伙伴,那些貌似漫长的时光,都在为这些要素积聚能量,在不该凑乎的事情上凑乎了,未来也就只能凑乎了;在核心环节认怂了,人生也就真的认怂了。”

  希望我们都能认真踏实走好人生每一步,积极阳光,热爱生活,永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