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的读书笔记1
《爱心与教育》一书是李镇西老师以教育手记的方式来呈现的,大量的手记纪实被收入书中,没有吹嘘,也没有讲大道理,而是记述了大量的教育事实,用事实来说话,用事实来呈现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教学的特色,所以读完这本书之后自己收益良多。
读完本书后,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作为教师要保有爱心与童心,要时刻准备着与孩子们“斗智斗勇”,并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成长。在手记里,李老师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爱的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李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真正民主的基础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
整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是手记四——回答心灵的呼唤。这一章节主要是讲李镇西老师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如何去排解学生的心里忧伤,引导并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读完这一章节使我明白了,教师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学会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传习录》有云:“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如何洞悉学生的心理,启发学生的心智?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呢?看了李老师的方法后,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能在班级中感受到轻松愉悦,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其次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作为教师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学生观。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师生关系不是上属与下属的关系,不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也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信任的朋友关系。作为教师也应学会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一些独特的、奇妙的想法。最后就是要教育全班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我想作为教师,努力的做好这些工作的话,那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肯定会大大减少。当然,学生心理的教育与辅导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遇到有问题的学生时,我们老师也要学会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健康成长。
静静想来,李镇西老师杰出的教育智慧与他长期的理论学习是分不开的,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给了李老师深远的影响,李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看了李老师在引言中写的他的教育思想历程,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让我领悟到了做教师的不易与幸福,更让我学会了正视自己的不足,《爱心与教育》鞭策着我一路前行。
教育的读书笔记2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每月故事)”。文中的叙利亚是个12岁五班级的学校生,父亲是职员,薪水很薄,他每晚都要抄写书件,常常都是很晚才睡。叙利亚很体谅父亲,就准备帮父亲抄写,结果换来的是次次的挨骂。他每当父亲责怪他时都在想:学习重要,还是不要帮父亲了吧。可在父亲劳累时,他又想:还是连续帮父亲吧,至少能让父亲削减负担。可就由于这样,让叙利亚生了病。有一天晚上,叙利亚由于习惯的力气,他又起来了,拿着书件进行抄写,不料却把父亲吵醒了。叙利亚突然“呀”地叫了起来,说:“父亲!原谅我!原谅我!”。但父亲却让叙利亚原谅他:12岁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叙利亚却较早的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悄悄地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真是个好孩子啊。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片爱的海洋里,比如失败时的一句鼓舞;胜利时的一声喝彩;难过时的一叠纸巾;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这些不被人们所察觉的细小举动都是爱的印证。当我们用一双光明的眼睛去发觉生活中不轻易被发觉的爱的同时,不要遗忘将自己的一份爱也为他人送去,要知道,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点点滴滴的爱终究会汇合成一片爱的海洋。
教育的读书笔记3
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侵犯,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我们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上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教育的读书笔记4
我十分喜欢看《爱的教育》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做人不能骄傲、不能看不起残疾人、要对任何人都有爱心、要明白感恩等。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就是卡隆、代洛西。他们两个不仅仅学习好,更具有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的高贵品质。在主人公“安利柯”的班级里,我还认识到了很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性格。
在这些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最终一篇“告别”,我读到最终时,我明白了什么是友谊。友谊是任何东西都比不了的。
教育的读书笔记5
《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想老师们应该都知道,但不一定每位老师都读过。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名小说,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被列为学生课外必读精品丛书。我也很惭愧,从教十一载了,直到去年在一网友的博客上看到他向教师推荐的十本必读书中有这本书,我才从书店买回来读它。读了才发现网友推荐的确实不错,它确实是一本好书。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书的扉页有夏丐尊先生的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流泪。”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虽然没有像夏丐尊先生那样感动得流泪,可是我的整个心灵已经享受了一次崇高的洗礼。
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它介绍了意大利的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感人肺腑。《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泥瓦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书中所反映的社会背景、时代元素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是它对于人们的精神影响并没有因为时空的差距而褪色。我想,不论是哪一个国度,不论到什么时代,人们对于爱的感悟都是相通的。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它诉说的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教育的一些思索。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得到。首先,在我们国家,许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责任、老师的事情,与家庭、父母没什么关系。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缺少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对弱者的爱、对国家社会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我几次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公交车上,本来很懂事的孩子看见老弱病残的人上车准备让座,可身边的父母却却生生地拽着孩子不让动,还使着眼色。那意思是说:“你傻呀!这么多人都不让,要你让什么。站着不累吗?”父母可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可能是最差劲的老师。一次两次孩子让座被阻止,到三次四次后孩子也就习惯不让了。也许这些父母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因为爱孩子,不想孩子站着受累。如果这也是“爱”的话,那是多么可悲的“爱”。真希望我们的父母们都能坐下来读一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爱的教育》中有两篇关于父母的教育文章我印象很深。一篇是《穷人》。文章记叙的是安利柯的母亲看见儿子在放学的路上遇到一位穷苦的妇女抱着孩子向他乞讨,他视而不见。母亲为此给安利柯写了一封劝诫信。文章的开头母亲是这样说的,“我的孩子,你不该忘记反映高尚品德的那些点滴小事……”末尾又说,“我的安利柯啊,从今以后,你再遇到向你乞讨的母亲,你再也不要……再也不要不给她一个钱就走开哟!”另一篇是《小泥瓦匠》安利柯的同学小瓦匠到家里来玩,不小心将衣服沾的白粉弄到了沙发上,安利柯准备去擦掉,父亲忽然拦住了儿子的手。等小泥瓦匠走后,父亲告诉儿子:“安利柯啊!你去擦椅子的时候,我为什么阻止你,你不知道吗?因为如果在朋友面前擦拭,那就无异于骂他你为什么把这弄脏了。他并不是有意弄脏的,而且他衣服上所沾的东西是在他父亲工作时带来的。凡是在工作上带来的东西,决不是龌龊的,不管是油漆、灰尘或石灰,决不龌龊。劳动不会生出龌龊来。见了劳动着的人,决不应该说龌龊。应该说他身上有着劳动的痕迹。你不要把这忘了!你应该爱小泥瓦匠,首先他是你的同学,其次,他是个劳动者的儿子”。
不错,学校是承担教育的主要机构,老师是专门从事教育这一职业的,但是家庭的配合、社会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最亲近的人,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任何人无法取代的。如果我们的父母也能像安利柯的父母这样从生活的细节正确引导孩子如何为人如何对人,我们的孩子自然就懂得如何去爱父母、爱师长、爱朋友、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乃至一切美好的事物。有了这些爱,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了冷漠、自私和狭隘,生活才会充满爱。
教育的读书笔记6
什么是学校?有块操场,有个教学楼这就组成了学校了吗?在操场中有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玩耍,教学楼里有朗朗读书声,有认真书写的身姿,这些就够了吗?《什么是好的教育》告诉我们,学校是安顿师生、彰显生命、激扬青春、提升生命的场域,这里不但有建筑,有孩子,更要有情怀。
校园文化反映了校园办学特色,班级文化反映了班级教育特色。学校中所蕴含的人文趣味会深深地激励着孩子们生命的成长,成为其年少时美好经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美好的经历,会成为孩子们长大后处事为人乐观面对的宝贵精神资源。
在我的班级中,我努力让班级变得人文,变得有生命。班名为“向阳班”目的是要每个孩子都能像向阳花一样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我在每次班级重要活动中也都会背诵《向阳宣言》,用这样的班级文化,教会孩子们乐观向上,关心集体,心中要给向阳班留一个位置,自己的行动要努力证明《向阳宣言》中所说的,孩子们一点点长大,理解到的一点点深刻,逐渐健全孩子人格,在孩子心里孕育一颗阳光乐观的精神种子。这都是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所能给孩子的'。
学校不再是冰冷的建筑,孩子们不再是机械的复读,校园成为有生命的,有感染力的,温暖的精神家园。
教育的读书笔记7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大教育论》及作者夸美纽斯一点都不了解。拿到这本书后,就迫不及待地研读起来。
首先,我翻开书找了一下关于夸美纽斯的介绍:他是捷克摩拉维亚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他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这本书 全面论述了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使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中脱颖而出。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夸美纽斯提到怎样能够以少量的文字说明很多事情?他说用书本和文字的令人厌烦的废物塞满学生的头脑是白费力气。所以,必须选择或编写出小范围的从实际出发安排的科学的手册。即是说,以少量的规则和定义将全部教材呈现放在学生面前.这些规则和定义是以最简洁,更明了的语言表达的,它们本身又足以引导到更丰富的学习。我觉得很适合我们老师。老师总想着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而且要求学生都必须掌握。那我们想过没有,学生能消化吗?我们讲那么多知识,重点在哪?学生知道重点吗?
该书开头几章,便深深的吸引了我,触动了我内心,解开了心中十几年的困惑:人生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以下是夸美纽斯在17世纪的的解答: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
“人的终极目标在于来世”——“我们在今生中的一切行动与情爱都表明,我们在今生不能达到我们的终极目的,而是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事物和我们自己都有另一个终极目的。因为不论我们是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打算做什么,得到什么,拥有什么,都包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我们不停地攀登,达到更高的层次,然而什么仍在继续前进,从没有达到最高点。”
我学习到,老师的任务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给学生最容易理解的知识就可以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有足够的书本知识。.
事实上,对于在黑暗中工作的人,一丝微弱的光线就足够了。 夸美纽斯还特别重视品德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他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就不是进步而是退步。”由此可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实就今天而言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认同卡梅纽斯的观点要实施德育教育教师必须以身立德,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受到人性光辉的照耀。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努力地将人性中善的一面照耀学生,虽然孩子们都很小,但是爱孩子就必须保留此标记,把孩子当人看,要实施终生受益的教育,而不是在小学这个流水加工线上制造“产品”。这个“终身受益”也应该含有教师本身终身受益的教学技能,我们要作为一名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而不是熟练的生产工人,要坚守我们工作中的智慧成分,而不要只是汗水的挥洒,身心的损伤和衰竭。
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为此,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与爱物。人生成就要: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人类的一切优点都完全表现在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中,这是今生与来生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要点。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我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以上只是我对《大教育论》的微薄见解,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应用。
教育的读书笔记8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日记体小说,它主要写了主人公安利柯以日记形式,记录日常身边的事情,向读者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爱,如师生之间的爱、同学之间的爱、陌生人之间的爱、邻里之间的爱……
读了这本小说我体会到了爱无处不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其实献出爱心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是一定要干什么大事,比如给他人一颗宽容的心,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不乱扔垃圾等等……
这本图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烟囱扫除人》,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安利柯到女子学校里去送书,看见了一个烟囱扫除人在哭泣,因为她刚得来的`钱从破的口袋里漏了出去,在一个帽子上插青羽毛的大女孩的带领下,同学们纷纷捐钱,钱很快就攒够了,甚至有些没带钱的把她自己的花也捐了出来,钱攒够了,烟囱扫除人十分欢喜。
这让我想到了那次书法课唐小童没有带毛笔,这时班里的同学们都把自己的毛笔给了她,她很开心,也很感激。于是她收下了我的笔,其实是因为我离她最近,哈哈。
读了这篇故事,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爱有多美好,也有很多种,不管是同学还是陌生人,每个人心中都有爱,有时候只是借一支笔的一件小事,它也体现的是爱。
啊!爱!你是那么尊贵和华丽,你又是那么简朴和厚实。
教育的读书笔记9
暑假裡读这本《爱的教育》已是第二还是第三遍了。每读一遍都有新的体会与感悟。当然也让我对于爱究竟是什么有了更深的理解。
由书名联想,教育不就是父母以及学校里的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吗。因此学校里对我们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而是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让我们感受爱。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从让我们理解爱,对家人朋友以爱对待的层面。
《爱的教育》的篇幅以日记形式,从四年级的安利柯的视角和口吻,讲述了一个个让我感动的小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乐于助人、心地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懂事的波来可西……他们给安利柯最真挚的友谊、最美好的回忆,也拼凑成了安利柯在学校的每一天,感到爱无处不在。
书中处处充满了爱,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义侠的行为》这篇日记。它主要讲述了卡隆不愿见到身体残废、家境不好的克洛西被同学欺负捉弄后,克洛西本想扔向欺负他的同学的墨水瓶却误砸到老师身上而要受到惩罚,卡隆愿意替可怜的克洛西承担责任,代受惩罚。当老师知道真相併打算严惩欺负克洛西的同学时,卡隆请求老师宽恕他们。
卡隆关爱可怜的同学,宽恕犯了错误的同学都是爱的体现。那几个嘲笑克洛西的同学比起卡隆是那样的渺小。卡隆的勇敢,大度与善良是难能可贵的。
“爱”到底是什么 ?其实它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却容易被我们所忽视。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老师对我们的鼓励,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甚至是一句话语、一个微笑……这些都是“爱”啊。它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决不能缺少它。“爱是什么”当然不会有标準答案,然而这本书里把爱比作很多东西。爱没有限制。让我们心中充满了爱,去度过接下来的每一天。爱让世界变得美好,爱让人们拉近彼此的距离。
教育的读书笔记10
妈妈给我买了本书,题目是《爱的教育》,我用3天的时间读完了整本书。
这本书是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好书,内容是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里面有许多小伙伴,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但安利柯从不计较,与他们玩得很开心,并从快乐中得到了教育。
书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欢,比如仗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坚强勤奋的斯代第、滑稽的小石匠、杂货店老板的儿子卡罗非和有着非凡毅力与感人孝心的小铁匠玻莱克西……写的都是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教育我们要永远有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我非常喜欢那篇《新老师》,尤其是新老师说的那段话:“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我不愿意责备和惩罚你们当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们会让我感到欣慰,我会因为有你们这些学生而骄傲!”我希望自己也能遇上像书中那样有爱心的老师,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沉浸在爱的海洋中。爱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惊人的收获。
教育的读书笔记11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索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作者在序言中说:“这部书是特地奉献给九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小说在1886年发表后。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先后被译成许多中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位流传。刚独到安利科的故事时,我就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哪怕是爸爸妈妈打你骂你也是为你好。安利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都无法感受到。读了《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2
今天,我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深有感悟。文章是一个小男孩从十月份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里面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这个故事是《父子情深》。
《父子情深》主要讲了父亲的儿子一直在帮他挣钱,而父亲却经常打骂他,到最后父亲知道后,感动的掉泪了。儿子帮父亲挣钱表明了儿子对父亲的爱。爱处处都有,爱有可能在你不注意的一瞬间,爱有可能在你不注意的那一刻。像解放军叔叔为了和平,为了正义,甘受一切痛苦,这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中国的和平吗?是八路军叔叔和老百姓爱的.力量,八路军叔叔和老百姓的团结合作,打败了日本鬼子,这真像一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存在爱,是老师的爱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爸爸妈妈的爱让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是白衣天使的爱让躺在病床上的病人站起来;是社会上无数好心人的爱让失学的儿童再次走进学校。这就是爱,爱让我们感动。在社会上,世界上,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着爱,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爱,就是失去了所有的一切,我们要珍惜爱,不要让爱在世界上消失,让爱在世界上流传下去
教育的读书笔记12
这个很荣幸的参加了领雁工程中小学教师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深刻的体会。而我今天要写的读后感,就是在培训上推荐的一本书——《中小学音乐教育》,它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期刊,它包括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学术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其中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提高了我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谈谈读后的感想。
目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时候还难免存在着机械式填鸭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感受不到参与和思考的乐趣,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上,视唱练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乐理知识,所以对于这块的教学,我想应该要重点抓。之前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他们习惯的做法是先进行辅助的节奏练习,告知学生们歌曲中的重难点,这样做的优点是能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歌曲,但缺点是学生预先知道教学重点,很难活跃起来,甚至没有兴趣。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想办法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能力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弱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所以,我觉得结合以上三点来力求创把自己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而且要有创新,并且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
教育的读书笔记13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后,我觉得受益匪浅。作者讲述了自己把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了一个天才的真实故事,然而,也告诉我们,要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并且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领路人,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就难以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家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老卡尔威特教了我们不少教育孩子的方法。
第一,老卡尔威特认为,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不同。对于孩子不同的天赋要有不同的后天教育,而父母的极度催逼只会导致孩子失败。
第二,在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培养孩子的能力。老卡尔威特就是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原则,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第三,教子有方。在游戏中对孩子开展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从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玩出孩子的各种能力。
第四,要与孩子平等相待。对孩子的批评要正确,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比如,老卡尔威特在吃饭时,就会把小卡尔威特当做大人对待,讨论饭菜的味道,而不是像一些父母,在吃饭时不允许孩子说话,严肃的吓人,让孩子感觉不是在吃饭而是在受罪。
第五,不忘夸奖孩子的优点。当我们夸奖孩子的时候,他就会继续表现他的良好行为,并且感到满足和高兴,这也是孩子信心的来源。
“你是非常聪明的,非常好的孩子”在对小卡尔的教育中,老卡尔最常用的就是这句话。当卡尔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对自己很没信心,当他战战兢兢把他第一篇文章给老卡尔的时候,老卡尔也发现了文章多么糟糕,但是老卡尔不能说不好,因为这不能解决问题。“非常不错,这是你第一次写作,爸爸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比你差远了。”老卡尔的这句话让孩子又兴奋起来,第二次的写作也明显不同了。第六,要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不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另外,要教会孩子与人相处。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那么每个人都会固执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对而别人错。
老卡尔威特所教会我们的,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来掌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应该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该让每个孩子能够健康幸福的成长,并能够的到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汲取老卡尔威特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
教育的读书笔记14
生活中安全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日日夜夜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安全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吗?你看到那令人吃惊的场景了吗?就是那红彤彤的鲜血,亲人悲伤痛心的哭叫声,朋友失落无神的眼睛。“生命”多么纯真鲜活的`灵魂;“安全”多么让人深思的话题,就是这样两个简简单单的东西,却关系着每个人。自己的安全不仅是个人的,而且与未来、家庭相连,一个人的安全关系到全家幸福,安全连接着亲人情感的纽带。
安全事故是死亡区域的头号杀手,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欠缺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有很好的防范,必须要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讲安全,学安全,这些都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一句口号,在每个人心里,要有安全的认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为了未来美好的世界,请大家把“安全记心间”吧!
教育的读书笔记15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将这本书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三部分来写。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在这一篇中,他提出了几点关于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在“脚的锻炼与冷水浴”中,洛克就有说,从小养尊处优的孩子弄湿手没有任何不适和弄湿脚而得伤风的如此之区别就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有说习惯了冷水浴的人一年四季浸泡在河水中洗浴也不会对健康有害。在“饮食与用餐”中也同样强调人的味觉嗜好美味佳肴全是习惯使然,并劝告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吃面包的习惯和固定用餐时间的习惯。可见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其实习惯不仅是对一个孩子重要,对一个人更是重要。一个长期反复的动作成为一个习惯,进而发展成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习惯并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犹如教育一样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对于还是处于一张白板的状态的孩子们,要他们主动地去养成良好习惯则是难以办到的。所以父母、老师这些教育者们就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正确合适的教育,教育者的意义便在此体现了。而这引导的形式不仅是在儿童面对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建议或是在他们做了错事后尊尊教导,始终要记得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尚“不懂事”的儿童更是需要循循善诱。
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提出了如今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事“父母
应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而儿童是有着极强模仿力的,特别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影响作出与自己父母相似的行为,这也是说明了孩子“白板”一样的特性——可塑性极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作为榜样,是在平常生活中就体现的,而非故作姿态。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教育者,父母更是应该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影响。而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成人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对待一些事也是采取不所谓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很不正确的,要知道正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不小心的一笔就会在他们的白纸上留下显眼的印记,而且这种不把孩子认真对待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要知道“最大的尊重应属于儿童”。再者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这做那,而自己却无一点带头作用,这无疑是在教育孩子何谓说一套做一套。再者,一些成人喜欢用“自己是长辈”这一特权来强迫孩子而给自己树立所谓的权威,而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也指出了这是极为不正确的。同时他也提到,要在子女心目中确立父母的权威,应该是“首先凭借敬畏,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到了他们年龄稍长,就要用爱与友谊去维系”,不管怎么说,“爱”是父母也孩子间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连接。而这句话同时也说明另一件事——教育是有阶段性的。尤其是对于儿童,他们的成长变化很快,在不同时期,对待他们和教育他们的方法也是应有不同的。而作为教育者就应该要了解被教育者,以便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话》这本书带来启示却是无限的,它们都将陪伴我们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求索。
【教育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育读书笔记01-09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05-15
教育读书笔记范文05-04
教育书籍读书笔记05-16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02-26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02-23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02-24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03-13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