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书笔记摘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笔记摘抄 1
每到暑期买几本书似乎成了惯例,书的种类无非就是工作和生活爱好方面的,有班主任管理方面的,有教育教学的,还有育儿的,当然也有我喜欢的小说……今年暑假照例又在当当网买了七本书,由于两个娃,一个四岁一个四个月,加上辅导机构全部整顿,老母亲我的时间基本被孩儿给霸占了,所以只抽时间读了两本,其中《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深刻。
这本书是由《儿童的秘密》一书的作者马克斯·范梅南著作,李树英老师结合中国本土化译作。是一本关于儿童生命的研究,主要是以现象学描述方法向我们展示优秀的父母和教师是如何通过现象学式的“听”、“看”和对具体情境的“关注”来养成和发展独特的情调和敏感品质的.。这种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也没有什么确定的原则可供我们遵循,而是通过“听”“看”和“关注”完成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读完后也想推荐给大家,无论是当老师的还是做父母的,都应该作为枕边书去读一读。
下面谈一谈我其中的一点感悟——教育与教育爱不可有须臾的分离。
对一些人来说,抚养孩子变成了一项自私自恋的事业。有些父母(和老师)人虽在场,但心却不在,他们早已沉溺在自私的需求和欲望之中了(优异的成绩,自己未达到的理想)。也有些父母(和老师)的生活似乎与他们孩子的生活和兴趣产生了竞争和冲突。成年人忽视孩子,对他们的话充耳不闻(还经常说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或者孩子叫了爸爸或妈妈好几遍,但你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之中),惊吓(再不听话我就不爱(要)你了)、辱骂、虐待他们,否定抛弃他们,这实在令人悲哀。对这些成年人最大的惩罚大概莫过于终身的懊悔和永久的遗憾,他们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而丢弃了去亲身体验与孩子亲密接触的机会。而他们的孩子可能需要用此后自己全部的人生来找寻他们凌乱的童年记忆。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弥补童年。
关爱孩子的父母(和老师)能体验到由于孩子的出现而萌发出的生活的希望。这里存在着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点。我体验到孩子的生活比我自己的更重要,而其结果则是我必须更仔细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必须质疑并改造自己的生活。
在我有孩子之前,如果我愿意的话,我可以放纵自己的不良习惯,我可以完全无视他人的是深层需要自顾自地生活。但是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榜样。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我会看到孩子学习我们的手势,模仿我观察和做事的行为、我对事务的反应方式以及我消磨时间的方式等等。当我看见这些时,我就会对自己产生质疑:我是否希望我的孩子这样做事和生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些是我自己想要的行为方式吗?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吗?正是因为我和孩子在一起并且深爱他,所以我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安逸地生活了。对孩子的教育已转化为自我教育。
读书笔记摘抄 2
读完了茅盾先生的《子夜》,心绪仍然沉浸在激战中的上海,沉浸在吴荪甫的形象中。
吴荪甫是吴汝贤的儿子,是吴荪甫的哥哥,他的父亲是开办纺织厂的,并且和买办有联系,他有三千橡木股份。
他是复杂多面的,但更多的是缺点:他在商业上的无知和妄自尊大,以致不能正确的估计外国纱厂的力量,也低估了资本的力量。这成了他的致命的错误。可是他有手段,而且有干劲,他相信“资本主义好作得”,而且他有“破坏一切的决心”。他以为有了武器就可以战胜一切。
他的手段,不用说是干练的,他的组织力也是非常强的,他可以立刻叫工厂恢复工作,他可以不顾工人的死活来达到他的目的。他的魄力,的确是够大的。他能够当机立断,他可以打倒一切反对势力。
可是他不能战胜自己——他的家庭、他的亲戚、他的朋友、他的工厂里的工人。
他不能战胜自己。他不能跳出封建的桎梏。他不能认清自己的地位:他是买办资本家。买办资本家是什么?他们是做买卖的,他们应该做的是赚钱,不是做买卖。可是吴荪甫不是这样,他办企业是照着“共产主义”的办法:发展实业是国家的,同时又是为工人的',但是企业是私有的。这就是说,他们办企业是为资本家自己赚钱的,而不是为国家赚钱的。这就是他们的矛盾。
吴荪甫办企业是和大腹贾、洋行、外商勾结的。这就决定了他不能逃出买办的圈子。他不能脱离帝国主义——这是买办办不来的。帝国主义的力量就在此。
他的“私人关系”也是重要的。在他的家庭中:他有父亲、母亲、哥哥、小妹、小公馆;在他的亲戚中:他有赵伯韬做后台;在他的工人中:他有陈君宜做“工头”。这些都成了他的铁链子,把他们束缚得紧紧的。
荪甫要的是整个的工业家吴氏王国。但是办企业就要有魄力,有毅力,要冒险!那就要有干到底的决心和不顾一切的精神!这就需要你有时要自私、冷酷无情!要有决心干到底,就不许失败,就不能停下来;就必须发展实业;就必须排除万难!那就必须把所有办实业的缺点全都捏在自己的手里:单有组织力是不够的;那就要任用那些有组织力的人;那就不能讲情义;那就要排除那些讲情义的影响!
这就是说:办企业就要有办企业的样子;就要有办企业的手段;就要有办企业的魄力!那就必须时时刻刻有剥削的倾向!但是这“不能做”,做出来就成为社会的公敌了!
《子夜》所描写的就是这些资产阶级左派的代表者吴荪甫的失败!
读书笔记摘抄 3
《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以传记的形式陈述了玛丽娜,艾娃,婧和珍妮四位英语老师的成长历程,分析了形成和影响专家知能发展的因素,并阐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他们的专家知能。事迹中有失败的经历也有成功的奋斗,其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些新教师常见的烦恼,还可以看到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奋斗过程使得她们在走向专家知能的道路不同!一开始看这些事迹时,我感觉非常真实亲切,因为她们刚开始投入教师这个工作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能引起我的共鸣:这不就是我这一个多月以来苦苦探索想要解决的问题吗?从她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的不一样的回应中可以更加明确怎样对待教师工作才能尽快走出“自我怀疑” 阶段,走向专家知能:玛丽娜和艾娃能从学校的支持文化中获益,并能看到在当前尚存局限的环境中教和学的可能性;而婧却难以敞开心扉与同事交流,因而没能超越这些局限。()面对同一个问题,她们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且她们自己所选择的需要正面对待的.问题也有所不同。遇到教学中的困难,艾娃和玛丽娜会进行探讨和试验,看到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她们会有一种满足感,这使得她们对教学有了更大的热情,也促进了她们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婧进行的尝试性活动相对较少,她尤其在意的是课堂秩序和纪律。玛丽娜的探索和试验以及她对教师工作性质认识上的变化,得益于理论的输入和个人实践经验之间的互动!
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有关课堂管理和学习组织这方面:
一些有关教师的课堂管理有效与无效的研究指出,两者的差异不在于教师处理学生不良行为的方式,而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和管理课堂,促进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的规约是指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接受而哪些行为不可以接受的准则;而常规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建立起来的,控制和协调行为的具体步骤或程序。
玛丽娜在课堂管理上的特点:
1、在发布指令时无论是布置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她都不允许有任何噪音。为了让学生确实理解她的指令,她建立了一个常规,即让他们重复老师的要求,尤其是当她的要求比较复杂或她注意到有学生不专心的时候。
2、对课堂事件的判断上,要正确判断学生是故意破坏还是严肃认真地回答问题,这需要教师对学生和他们的背景有所了解。
学习组织:
1、小组活动时,有时会给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
2、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学习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不急于解决的事情留到课后,给每一件小事情规定一个时间,如数数)
3、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关系!
珍妮在课堂管理上的教训:
对于处在尝试使用准则和常规阶段的珍妮来说,与许多新手教师一样,她在执行这些准则和常规的同时前后不太一致。这种不一致反映了她在扮演教师角色时所遇到的两难境地:她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权威人物,同时她又要维持课堂秩序和纪律以便让学生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她没有认识到引入课堂中的一系列规约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合适,也没有意识到倡导学生相互监督可能引发的道德问题。(把责任交还给学生,自己小组的同学监督)
读书笔记摘抄 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25年。该书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阴影。盖茨比是一个富有的年轻人,他的成功引起了周围人的嫉妒和羡慕。然而,随着他的梦想逐渐破灭,他开始走向毁灭。这本书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对于理解美国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要人物盖茨比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他是一个富有、聪明、有野心的人,但他的成功并不是通过努力工作获得的。相反,他通过非法手段和欺骗手段来获取财富。这表明了盖茨比对于美国梦的追求,他相信只要有了财富和地位,他就可以得到他所追求的爱情和幸福。然而,随着他的梦想逐渐破灭,他开始走向毁灭。
个人观点:
我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它深刻地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本质,以及美国梦的真实面貌。通过盖茨比的悲剧性结局,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美国梦的虚幻和危险。盖茨比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反思,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财富和地位真的可以带来幸福吗?
对比与参照:
与其他小说相比,《了不起的盖茨比》更加关注社会背景和人物心理。通过描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社会风貌,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矛盾。同时,通过对盖茨比的心理描写,作者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些特点使得《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小说。
创作风格:
菲茨杰拉德的写作风格独特,他的文字优美、富有诗意,让人沉醉其中。他的小说充满了象征和隐喻,这些元素使得小说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例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通过描述纽约市的繁华景象来象征着美国梦的虚幻和危险。
结论与评分:
总的来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菲茨杰拉德的`写作手法使得小说充满了诗意和哲思,引人深思。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必读的小说,我给它打出9分的高分。
个人结论:
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后,我深感震撼。它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幸福和成功的追求。财富和地位的确可以带来一定的物质享受,但它们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为之付出努力和汗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出真正的自己。
读书笔记摘抄 5
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感悟:这是孙悟空天宫的生活最自由自在,最开心的一段回忆。率性天真的悟空在仙界广交好友,而且不分身份地位,都成为兄弟。东游西荡,云来云去。可见悟空的性格是广受众仙喜欢的,是一个受员工欢迎的好员工。但是老板看你这么闲,心里总是不舒服的。
夭夭灼灼,颗颗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时开时结千年熟,无夏无冬万载迟。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凝烟肌带绿,映日显丹姿。树下奇葩并异卉,四时不谢色齐齐。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不是玄都凡俗种,瑶池王母自栽培。
感悟:蟠桃园的描写运用一连串的排比句,烘托出蟠桃园的景象,一颗颗仙桃压着枝头,伴随着云雾的环绕。这样的重要的蟠桃园,玉帝怎么就同意让这么自由懒散的猴子看管呢?个中缘由,阴谋论者们可以细细的品味。
玉帝越发大惊道:“这厮假传旨意,赚哄贤卿,快着纠察灵官缉访这厮踪迹!”
感悟:玉帝得知七仙女被欺,偷吃蟠桃,捣乱蟠桃会,偷吃太行老君仙丹后气急败坏的说的'这句话。给悟空定的罪名是假传圣旨和哄骗爱卿,有种让人摸不着头脑。可能在玉帝心里皇家威严才是最重要的,吃点蟠桃、仙丹啥的都不是什么大事。
大圣道:“胜负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况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狢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他虽被我使个分身法杀退,他还要安营在我山脚下。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天明看我使个大神通,拿这些天将,与众报仇。”
感悟:虽然大圣虽然本领高强,好勇好斗,但对待输赢却看得很开,是一个懂得兵法的人。猴子同类才是自己人,异类死伤无关,可以看出在大圣心里那些妖王只是炮灰而已,就是所谓的酒肉朋友,也难怪有人说这猴王猴精猴精的了。
读书笔记摘抄 6
读书笔记是我们接触到一本书后的第一步行动。读书笔记,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阅读一本书时自己所做的笔记,这些笔记通常包括了书中的重点、难点、感悟、思考以及理解。那么如何写好读书笔记呢?
第一,认真阅读全书。在写读书笔记之前,我们需要认真阅读全书,不能只笼统地抓取主旨,这样是不能体现书的精髓的。我们需要下笔前将整本书读一遍,有些章节可以多读几次,使自己对书中内容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二,提取重点难点。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边读边记,将重点难点记录下来,不然书读完了,却对书中的内容印象模糊。因此,当遇到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例子的时候,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记录下来,这样在以后回顾的时候,才能快速找到关键点,最后促进记忆。
第三,梳理思路,做到简明扼要。要注意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保持平衡的学习和休息,这不仅能够使你的身体得到更好的维护,更能让你的精神状态处于更好的`状态之中。读书笔记不要抄袭,我们所需要理清的是自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遵循简明扼要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路。
第四,灵活改变思考角度。为了使笔记阅读顺畅,在读书笔记时我们可以灵活变换思考角度,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新的问题,将自己学习的新思路记录下来。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升华。
第五,积极分享交流。读书笔记不仅是个人思考的产物,也是更加广泛互动的交流的工具。通过和他人交流分享和讨论,汇集各方想法和经验,尤其是关于未被理解或理解不够深入的知识或想法,就要找到有共鸣,能够对我们带来新刺激的朋友,激发我们对学习的兴趣。
最后,读书笔记是个人阅读的产物,是表达自己对书本内容的看法和思考,只是一个辅助我们进行阅读的工具,而做好读书笔记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通过积极地运用这个工具,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书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让我们不断进步。
读书笔记摘抄 7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读书笔记也备受推崇。以下是一篇关于曾国藩读书笔记的摘抄:
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在读书方法上,曾国藩提出了“熟读精思”的原则。他认为,读书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他强调了反复阅读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的精髓。
曾国藩还强调了读书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他认为,读书不仅要读经典著作,还要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哲学书籍等。他认为,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曾国藩还强调了读书的实践性。他认为,读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他提倡在读书的同时要积极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总之,曾国藩的读书笔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他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提出了“熟读精思”的原则和广泛多样的读书方法,并提倡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他的观点和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读书笔记摘抄 8
近日,我阅读了《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深感教育者的智慧火花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本书以儿童心理发展为基础,阐述了教育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心理学原理,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书中提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0—6岁,这一阶段的教育者需要关注儿童的身心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书中还介绍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旨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书中还强调了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教育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关注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以适应儿童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此外,教育者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家长、同事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阅读这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者的智慧火花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为幼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与家长、同事和社会各方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儿童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读书笔记摘抄 9
《教育无痕——幼儿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是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周兢教授所撰写,这本书以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切入点,围绕幼儿教师与幼儿、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与幼儿教育等关系,展现了作者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理解和追求。读后让我这个幼儿教育工作者收获颇丰。
一、教师的“爱”与“责任”
教育无痕中提到:教师的爱,教师的责任心是教师教育幼儿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所在,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值得坚持的信条。幼儿尊重、信任、爱戴老师,愿意向老师告密,正说明幼儿已经把老师当成自己人,从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幼儿对老师不信任,感情不融洽,关系不亲近,那么,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如果缺少必要的爱和关心,缺少必要的真诚和坦率,孩子对老师就会有一种对立的情绪,甚至产生敌对情绪,这样,老师的话再对,也难以收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幼儿教师要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幼儿的心田。
二、观察是教育的眼睛
新《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不难发现,想要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你就必须先成为孩子的伙伴,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蹲下来好好地看看他们。可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即使你蹲下来了但效果却并不明显。书中告诉我们想要真正了解孩子你就必须学会用“童眼”去看这个世界。
三、教育从“心”开始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的关系。教师应该学会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独特个性的形成过程。而这一切都需要从“心”开始。
1、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幼儿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它对保证交往双方倾诉的畅通无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一个孩子能够与老师娓娓道来时,实际上他已经把自己的心灵之窗敞开,完全接纳了老师。
2、教师要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
老师与幼儿之间有了相互的信任和尊重,还要有一定的精神交流。因此,老师要全身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3、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倾听者
当幼儿在向老师诉说时,老师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同时做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倾听孩子的诉说,如:可以用微笑、点头等来表示对幼儿的关注和听的兴趣;也可以通过问一些简短的问题来表达自己的关注点;还可以通过恰当的回应让幼儿知道你在认真地听他诉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从而进行针对性地教育。
《教育无痕》一书以一种朴实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事例。尽管有许多事例并非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其中所折射出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却值得我们深思。
读书笔记摘抄 10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简爱简小姐的心理改变读起,简小姐从小由于家庭的变故,被寄养在里德太太的家里,她成了外来人口,在这个贵族家庭,这个如丑小鸭一般的小姑娘到处受欺凌,但她从来不消沉,总会给他们以还击,为自己争取尊严的公正。只有家里的仆人贝茜称呼他为“简小姐”对他倍感呵护,这位好友就是当时他所谓的伴计。
用一首悱恻哀怨的悲歌来描写简爱生活的艰辛吧:她的双脚痛苦,四肢无力,路远迢迢,山岭荒芜,天上没有月光,唯有苍凉暮色,就要覆盖可怜的孤儿的旅途,为何让她一人远离家乡,来到荒野茫茫,苍岩叠叠之处,人心险恶,唯有和善的天使,注视着可怜的古尔德脚步。夜晚的微风,从远处轻轻的吹来,万里无云,只有晶莹的闪光,慈善,赐福与人,给可怜的孤儿以劝慰和希望。然而,这个可怜的孤儿从没有放弃过,为自己的生命不断注入力量。她和其他的贵族小姐一样的读书习字,最终教书,与期不一样的是,她的读书是不断的强盛自己,而不是夸耀自己。
再后来,她在这样黑暗的环境里,也长大。当她第一次面对自己的感情时,为着对爱情的神往,对感情的执着,他深深地爱上了温文和婉的罗切斯特先生,但是,仍然戏弄了他,让她的爱情也阅历了坎坷和不堪,当罗切斯特先生双眼失明时,是执着让他不离不弃的留在他的身边。而当时的'她,用他的话表达为:“你以为我平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了吗?我当你宣誓,假如给予我财宝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如今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仍然是公平的。”这就是他的爱情观。平凡里透着宏大。
才觉得人生真的是由于有奋斗才有魅力的,他肯定不是偶然的恩惠,只有不断地向自己的目标看齐,才有完成它的可能。生命才会发光。不要由于自己的幻想卑微,不要由于自己当时的微乎其微,也不要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自卑不堪,即使这个世界抛弃了你,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学会与孤独共舞,永远不堕落下去,幻想总会完成。
读书笔记摘抄 11
整整两个月,我读完了《复活》这部名著。这部小说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杰作,是一部不朽的史诗,它给我以强烈的震撼,让我感受到失去本性的可怕和人性的光辉、美好。
小说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开始是一个单纯、善良、有抱负的青年,他曾与玛斯洛娃有过一段美好真挚的恋情。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一个原本是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热血少年,却在浑浑噩噩的上流社会中堕落;另一个本是美丽纯洁的'活泼少女,却因为聂赫留朵夫不计后果的伤害,最后被迫沦为坏女人。他们两个原本再无交集,却又因一桩命案在法庭上相遇了。由于玛斯洛娃被人诬陷,这引起了作为法院陪审的聂赫留朵夫良心上的不安。他的灵魂开始了反省,他决定与上流社会决裂,他卖掉了庄园,陪玛斯洛娃到西伯利亚去流放。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灵魂的洗礼”,最终用自己的爱心和悔罪行动得到了玛斯洛娃的谅解,让自己的精神从堕落中复活。
我感动于聂赫留朵夫敢于面对错误的那颗忏悔之心,正是他勇敢面对,并付出实际行动去尽力弥补才换来了自己和玛斯洛娃的新生活。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管这个错误是大是小,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刻检讨自己,并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
是啊,人的身体死后是无法复活的,但人的精神却可以。只要我们不断自省,时时清扫自己的灵魂,公正地自我批判,勇于抛弃不该有的享乐思想,就能让灵魂变得纯洁、高尚。文章第一句就这样说:“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他们把石头扔进地里去,不让任何植物在地上长出来,尽管树木发光,鸟兽赶尽,但是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也是春天。”描述了一片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景。但是第二句“唯独人,成年的大人,却无休止地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为马斯洛娃将受的苦难作了铺垫。
本文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一开始是个是非分明的人,之后变成一个冷漠麻木的人,致使马斯洛娃走上了一条她不就应走的路,之后被别人陷害,男主人公开始良心发现,经过重重挫折,最后把马斯洛娃从那艰苦的生活中救了出来,女主人公为了不使男主人公再奔波,同时,男主人公也做起了有好处的事。读完后,才知道“复活”是一个人的灵魂从污浊变清,良心从丢失到找回,因此男主人公“复活”了,变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即使他以前在污浊的生活中被污染过,但我仍认为他是一株莲,正因他改过了,成为像莲一样没有在世俗中失去自我的人。这是一个人灵魂心灵的复活,但那些仍在欺骗自己良心的人,他们也许已经被污染得面目全非,他们也许被污染的程度连血也变黑了,他们也许已经无法自拔了。
我们的许多同学也像这样,本来纯洁的心灵变得污浊黑暗,但有谁能像聂赫留朵夫一样复活呢?我们此刻做的事,抄袭作文,考试作弊,欺骗得了父母、老师,也不能欺骗自己,也许需要多一点时刻,期望那些同学能从此复活,去过自己的新生活,用全新的态度去学习。
读书笔记摘抄 12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闪亮的桥,童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童年是多么美好,可是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乐基的童年却是非常的悲惨。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辽沙。彼什科夫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在那里,到处都是争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阿辽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产,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一岁了,当年的高乐基已经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想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还要父母给我帮忙,就说一次做奥数题吧,读了一遍以后,觉得这道题很难,根本不经过自己动脑子试一试,就要爸爸来教我,其实这道题很简单,还没等到爸爸来教,我已经做出来了。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辽沙的爱,给予了阿
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仅让我珍惜这美好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你呢?
【读书笔记摘抄】相关文章:
摘抄读书笔记12-09
读书笔记摘抄07-22
读书笔记摘抄11-06
读书笔记摘抄句子11-05
读书笔记摘抄感悟03-26
摘抄式的读书笔记08-10
简爱读书笔记摘抄好句09-14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02-22
读书笔记摘抄(精选21篇)09-20
读书笔记摘抄(精选21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