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书笔记>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3-11 07:25:49
  • 相关推荐
论语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读书笔记1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信《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述而》)。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论语读书笔记2

  学而时习之。

  学而优则仕。

  儒学对学习非常重视,《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荀子》则用大段大段的理论去阐述学习的目的、方法、对象,《朱子语类》也有整卷内容关于学习的心态、内容。至于以后的科举制度,夸张地阐释着“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如此大张旗鼓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莫有甚者。

  孔子时代的学习,想来还是很全面的,作为学生,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职业技能”,其中文化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说,当时孔子的教育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孔子的学生对于这六艺各有所长,并非腐儒、书生、书呆子,他们平时能传播礼乐、文化,谨守礼仪,战争的时候又能上阵拼杀,符合着先秦时期士人的传统。孔子自己对于这些技能也很在行,在《论语》中,孔子自己能操琴、善御、善射,至于礼、书自然掌握更多,只是“数”基本没有论述,不过,孔子的学生中,子贡做生意很在行,也许他在数的方面有所专长吧。但是,在孔子之后,儒家却没有继续把这六艺坚持下来,子思、荀子、孟子在其著作中并没有谈及这六艺,而是把儒家的基本

  理念反复论证,更多地是作为纯粹的知识分子的面目出现在君王、重臣面前,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当代的儒哲学,无不是以文化作为重点,无不是以理论发扬为目的。其原因应还是在于知识的增多以及职业化,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要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则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择其一而专。论语读书笔记学,前提是人的不完善,必要条件是有先知先觉者。要完善自身,必须不断地向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的学习,先生,也就是先于自己而知、悟者,职业化的先生,就是教师。基于此,师生关系在儒家体系中成为重要的一环,隆师亲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虽有夸大,但对于老师的尊重和敬仰可见一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者也”,其对象自然是学生,那么,传授些什么呢?笼统地方面是“道”,具体的方面是“德”,传授的方法通常通过解读古代的文化典籍入手,这也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出的私塾学生诵经读书的场面,水平更高的学生,则就典籍中的疑难问题或自身疑问请教于老师,如宋代以来的书院教育。至于学生的年龄和毕业、文凭等现当代的条条框框,在古代并没有限定,似乎入仕倒是可以作为一个离开书院的标准。

  学与习是息息相关的,其中的“习”对于古代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属于“传”,老师可以面对众多学生传授知识、技艺以及为人师表,但个人的领悟与否则在“习”中体现出来,例如孔子对于颜渊的溢美之词毫不吝惜,特别是关于好学方面,其缘由是颜渊能够自

  己揣摩,并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或一语中的。而习,当作温习、思考解,如果扩大一些,习还应该包括践行,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曾子说,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传不习乎?”至于之后儒学的“知行”范畴,也该包含着学习这一内容。孔子时代的学与其之后的学不同,习,自然也不相同。流传到如今,学习更多地体现在理论知识方面,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学习的评价标准,考试制度则是这一标尺的具体体现,但这一标尺并没有涉及到做人、做事,也就导致着知与行的分离。

  学与习的分离,知与行的分离在西方哲学中并不在意,如西方哲学对哲学家的评价不在于其人品如何,而在于其著作、成就如何,为师不一定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为人不一定要符合道德规范,做事不一定要符合社会规范,哲学家的论述可以与其行为无关,如此等等,儒家与西方哲学的对比,引导出“内圣”与“外王”的两个方面出来,两者虽不是各擅胜场,但都属于社会的各取所需,都具备合理性。儒学更注重于内圣,因而体现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对于先生、典籍的理解,尽力去为之寻找出合理性,如果自己的理解和老师所说、典籍所述有所不同,则首先把责任归之于自我的愚钝,如是而为可以达至内圣获得区域性地声望,不过在怀疑、创造方面则有所缺失;西方哲学的内圣并不在理论视野,即使专门的伦理学也只是属于“元伦理学”,在善、正义、美德等几个范畴的根本来源上打转,没有对人的基本和终极要求,根本上仍然属于哲学的范围,宗教的道德规范相对来说框得过细,“原罪”的前提并没有把人的完善放在其

  中。儒学与西方哲学各有缺失,但是否会互补?我认为难度很大,毕竟儒学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西方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大的社会环境根本不同,除非儒学能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开出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西方能认同儒学的责任与义务。全球化的局面下,兴许有可能性,但并不乐观。

论语读书笔记3

  有一种力量,叫做仁者无敌,在“礼崩乐坏的年代,无用武之地;穿越千年传递到今天,至今仍使我们的心灵感觉到很暖很暖……

  两千五百多年前,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社会现实的腐朽需要一位旷世奇才来力挽狂澜。于是,在这样的年代里,孔子诞生了。他十分不满春秋末期“君非君,臣非臣”的礼崩乐坏的现实,主张恢复周礼,实行仁政,它坚信唯有推广仁义、泛爱世人才可以结束这时代的悲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同社会。然而,这样的思想在当时丝毫没有被重视,在私欲与暴力横行的时候,邪恶早已把统治者的双眼遮蔽,儒家仁学思想不得不因这个时代而落寞沉寂。

  但是,孔子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生前对治国理想的追求,当他留传于各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之后,事实证明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从春秋时期的报国无门,到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光阴与孔子开了一个玩笑之后,从此,儒家正统的仁政思想登上了历史舞台,“仁、义、礼、知、信”正式成为时代的主流。如果说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圣人,那么他的伟大在于用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历史,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千年已逝,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他的言论和思想中受益。

  我想,如果我们在抱怨生活困苦、郁郁寡欢的时候,可以想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如果我们在缺乏自信、不敢向前的时候,可以想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如果我们在浪费光阴、荒于劳作的'时候,可以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我们在许人诺言而背信弃义的时候,可以想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那么,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因受到《论语》的洗礼而焕发光彩。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富含着的道理,永远是简单朴素的,就像是太阳东升西落,就像是作物春种秋收,亘古不变。于丹曾说过,《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

  是啊,在社会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了,便会和谐与共。然而,“文明社会”中却“冲突”不断,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争名逐利,尔虞我诈;大到国与国之间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我想,如果我们接受《论语》的洗礼之后,其中蕴藏着的力量定会使人人互助共处,社会和谐共存。

  《论语》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冰冷。这些道理不像是那些石头一样的典籍,需要我们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去读,然后非常吃力的参悟一辈子。就像是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的,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的人生经验穿过沧桑、越过千年,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的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这穿越千年的力量,借我以风帆,让我在人生的航程中不断奋斗前行;假我以羽翼,使我在思想的天空下自由常飞不落……

【论语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论语的读书笔记02-22

论语读书笔记02-09

论语读书笔记08-03

论语优秀读书笔记08-18

关于论语读书笔记06-15

学生论语读书笔记02-23

《论语》读书笔记15篇09-06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02-01

论语读书笔记4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