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正念的奇迹》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正念的奇迹》读书笔记1
本书的作者一行禅师,是一个留在法国的越南人。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整个战争期间都在欧洲、美国奔波,“越战“期间号召大家要停止战争。后来他在法国建立了一个机构叫梅村,是专门收留全世界想要去修炼的人,他们去梅村修炼自己的正念。
那么什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在当下”,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保持全然的觉知,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召回我们涣散的心,使它恢复完整,重建自我,这样我们就可以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让我尝试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借用本书开篇的例子:洗碗就是洗碗。当你洗碗的时候,你的思绪会游离到哪里呢?如果我们在洗碗时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杯茶,或者急于加入朋友们的聊天或者游戏,或者想着尚未完成的工作,那我们就会匆匆忙忙地进行,好像洗碗是一件让人讨厌的事情,洗碗本身变成了一种讨厌的活动,我们被未来吸走了,不能实实在在的活在当下。但事实上,洗碗的过程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焦虑和痛苦能让你不去洗这个碗吗?显然不能。用佛教的说法,这叫做“因缘注定“。保持正念要求我们在洗碗时只专注于洗碗,为了洗碗而洗碗,对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试着感受一下,当你的手触摸到碗边时,意识到“我正在洗这个碗,这个碗正在变得越来越光滑“,感受泡沫的光滑和水流的温度,同时,你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觉察到自己的心念和动作。这就是正念,这是正念的奇迹所在。
你有没有陪孩子睡觉的经历?有没有想着宝儿啊,快点睡着,好让老母亲刷~会儿手机。用本书的观点,我们要专注在陪孩子睡觉这件事上,全心的轻轻拍着或者哼着摇篮曲,感受孩子的呼吸......这好像有点难,不过我今天洗鞋的时候尝试了一下,会容易很多,感受到了洗鞋时从未难受到的喜悦和平和。偶尔思绪也会飘走,但是我知道我的思绪飘走了,又回来了,关照了自己的感受和念头。
摘抄一段:至少花半小时洗澡,在正念中慢慢地洗。洗完的那一刻,你会感到轻松且焕然一新。洗完澡,你可以做做家事,例如洗碗、打扫、擦桌子、拖厨房地板、或整理书架上的书。不论做哪一样,轻松从容地做,安住正念中。不要为了赶任务做事。要下定决心以放松的状态,全神贯注地做每一项工作。享受你的工作,与它合一。过好真实的这一刻。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不要做未来的俘虏,不要烦恼你未来要做的那些事,不要想着开始或摆脱什么,不要想着“离开“当下。
也许有人会问:禅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放松吗?事实上,祥修的目的远不止于此。然而放松却是禅修必经的起点,一个人如果懂得放松,就能有颗宁静的心与清澈的头脑。为了收摄与平静我们的心念,我们必须还要练习观照自己的觉受(受)与念头(想)。若要掌握自心,就必须练习觉照内心。你必须知道如何观察,识别心中浮现的每一处觉受与念头,观察与辨识与心有关的一切。
关于练习正念,本书讲的最多的就是呼吸,这个我没有经验可以分享,摘抄一段大家自己体会:
呼吸可以防止心念散乱,是一个自然且极为有效的方法,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呼吸以保持正念。呼吸是连接生命与意识的桥梁,让你的身心合一。不论何时,心念一旦游离不定,都可以用呼吸作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
轻轻地深吸一口气,觉知到你正在深呼吸这一事实。现在,呼出肺里所有的气,整个呼气过程中保持觉知。
你的呼吸应当是轻柔的、和缓的、顺畅的,像流过沙土的小溪一般。你的呼吸应该非常宁静,静得连坐在你身边的人也听不见。你的呼吸应当温和地流动,一如河流,也如水蛇游走水中,而不是像一行行崎岖不平的山脉或是马儿的.飞奔疾驰。对我们的呼吸运用自如,就是对我们的身心掌控自如。每一次我们发现自己心神散乱,或是用尽方法也难以自我控制时,都应当运用观照呼吸的方法。
在你坐禅时,开始观照自己的呼吸。首先,像平常那样呼吸,然后渐渐缓和下来,直到每次呼吸都变得平静、和缓且绵长。从你坐下到呼吸变得深细无声的期间,觉知自己所有的起心动念。(要一直觉察发生在身上的一切。)
就如《正念经》的开示:
吸气时,觉知你在吸气;呼气时,觉知你在呼气。
深深地吸进一口气时,你知道:我正深深地吸进一口气。
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时,你知道:我正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浅浅地吸进一口气时,你知道:我正浅浅地吸进一口气。
浅浅地呼出一口气时,你知道:我正浅浅地呼出一口气。
吸气,了了分明地觉知整个呼吸,你就这样训练自己
呼气,了了分明地觉知整个呼吸,你就这样训练自己
吸气,让整个呼吸平静下来,你就这样训练自己。
呼气,让整个呼吸平静下来,你就这样训练自己。
大约十到二十分钟之后,你的心绪就会沉静下来,宁静得像一个池塘,水面上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没有。
本书还通过一则小故事,回答了人生的三个问题。
做每件事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与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谁?
无论何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答:
最重要的时刻永远只有现在。
最重要的人就是当下和你在一起的人。
最重要的事是让你身边的人快乐。
除了正念,书中也提到了无分别心,无常,无我,空性。“空”不是没有,“空”的核心含义叫作“法无自性“,这个东西没有确定的本性。比如说这个桌子一定是个桌子吗?此刻它因缘和合,所以在这儿放着的是个桌子。但是如果它过两年因缘消散了,它被劈成柴、烧成灰,洒在草地里,长成了植物,被动物吃下去变成了动物的一部分,它就又变成了另外一种状态,这叫作“法无自性“。
了悟一切事物皆无常,没有永恒的实体。
了悟虽然事物无常,没有永恒的实体,然后它们却绝妙非凡。
希望看到这的你宁静而喜悦,安定又美好。
《正念的奇迹》读书笔记2
最近一个月,我多半时间都在听樊登读书会,樊登讲书。有的书要多听上几遍,每次听都有新的体会;有的书觉得好就直接买来,透过文字中再去深刻地思考,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觉悟。《正念的奇迹》一书,是较早听得。来自越南的一行禅师所著,一部心灵感悟的精典书籍。
樊登讲书最大特点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身边他所经历以及所见的事情,分享和提炼,恰与书中的某些观点契合,听下来,便会结合实际更多检视自身。《正念的奇迹》这本书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奇迹?“不是能够腾云驾雾、踩风火轮,而是每天的一呼一吸,专注于你的一呼一吸,就是正念的状态。”樊登讲到,所谓“正念”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相关的,他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你当下的念头没有跑,专注正在做的事情。
最近我连续看牙数次,很是疲倦。打小牙就不好,所以很怕看牙,尤其一闻到医院里充斥着牙的味道,但每次都强忍下来。昨日看牙,趟在牙床上,直视再熟悉不过的灯,与带着大口罩的医生近在咫尺。忍字要继续发挥作用。可这次不光要忍,把近期听书学到的“正念”法用上了,虽然还是很粗浅的了解,但是保持当下的状态,直视面对就好。
正念是你接受现实的样子,享受当下的片刻,念头思想没有跑。脑海里开始注入这个想法,让自己体验看牙的过程,而不是过多思虑它的痛苦,虽然它本身是很痛苦。这样就是在慢慢修行,慢慢接受,不拧劲,不过虑。当张开大嘴,调整呼吸,闭上眼睛,配合医生,保持平稳,心心念叨:此刻我在看牙,如果看好牙,就能保持更好的健康;不再为之前没有保护好牙齿而自责和抱怨,而为今后更好地保护牙齿而努力,便释然和放下了。
书中还提到了,无论好的情绪或者负面情绪,我们都要关照好它。因为它们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照顾好它们,这些情绪就会越来越懂事。修炼自己,不要成为情绪的主人,而成为自己的观察者,名副其实的主人翁。当头棒喝啊!
这本书来得刚刚好,樊登的讲解也正逢其时。用“正念”去指导自己工作和生活,是修身修行路上的一盏明灯。负面的情绪我们不一定要剔除,也许也剔除不净,和平相处,有对待转化的`方式。接受实相所呈现的本来面目,本来没有那么重的负担烦恼,也许是我们看待的它的信念决定了事物本身的结果和发展,找到事物的源头,或者就不那么纠结了。
让我们再次体会几个关键词:全然的觉知、随顺自己的呼吸、觉照我的心念与动作、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修行、身心收敛到体内、明白此刻的状态、以下摘录书中部分正念的练习、早晨醒来时,轻轻的微笑......
在天花板或者墙上挂一根树枝或其他标示,甚至是“笑”这个字,好让你一张开眼就能看到。这个标示有提醒你的作用。利用起身前的片刻掌握好呼吸,轻轻地吸进并吐出三口气,同时轻轻的微笑,随顺你的呼吸。
发怒时,轻轻的微笑,当你意识到你自己在发怒,立刻轻轻的微笑。安静地呼吸、吐气三次,保持微笑。谈话时,随顺你的呼吸。深长的、轻柔地、平稳的呼吸。在听朋友说话以及自己的回答时,随顺你的呼吸。
想象自己是一颗鹅卵石,静静地坐着并缓缓的呼吸时,将自己想象成是一颗将沉落在清澈河流的鹅卵石。下沉时。没有任何目的引导你的动作,朝着河床柔软的沙地啊完全地休憩处沉落。继续禅观那鹅卵石,直到你的身心得到完全地休息,就如那颗在沙地上休憩的鹅卵石。
正念日,做自己的主人。从一星期中抽出一天来,哪一天都好,只要能配合你的状况。忘掉其他天要做的工作,不要安排任何聚会,不接待任何朋友来访。只要做些简单的工作,例如打扫房子、做饭、洗衣服和清扫灰尘。
一旦房子整洁干净,东西也都各归其位,就慢动作洗个澡。之后,准备泡茶、喝茶。你可能会读读经文或写信给好朋友。然后,散散步来练习呼吸。睡前别再读任何书,而是练习彻底放松五到十分钟。
做你的呼吸的主人。
《正念的奇迹》读书笔记3
书中在第二章第13页中写道:从现在开始,我将用“正念”这个词来指称“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其实我也是一开始不理解“正念”这个词,以为是什么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坚定的信念之类的意思。后来我慢慢地了解了,举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与大家分享:
洗碗就是洗碗:
“如果洗碗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一杯茶,并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就好像它们很令人厌恶似的,那么我们就不是为了洗碗而洗碗。更进一步来说,洗碗时我们并没有活在当下。事实上,我们站在洗碗池边,完全体会不到生命的奇迹。
如果我们不懂洗碗,很可能我们也不懂喝茶:喝茶时,我们会只想着其他事,几乎觉察不到自己手中的这杯茶。就这样,我们被未来吸走了——无法实实在在地活着,甚至连一分钟都做不到。”
这个例子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念》一章中,很有意思,很通俗易懂。放下书,转念想想自己现在读书的.状态,顿时面红耳赤:现在读书,看到一些好的句子要么马上找出手机拍下来,要么折个边角留印记,有时候还会突然翻到最后一页,看看还要多久才能读完这本书,原来,这些都是为了读完后可以写读书笔记!(捂脸!)
基于这样的认识,促使我在后来的读书过程中努力保持一种“不要为了赶任务做事”的状态,而是以一种放松的状态,全神贯注地读书,享受读书的过程,与它合一。
关于“呼吸”:
书本的序言二(英译者序言)中讲到了一个事件,是一行禅师对一名美国男子尖刻嘲讽的回应。让我印象深刻的文字描述是“做完回应后,一行禅师快步走了出去,站在教堂停车场边的人行道上。他就快喘不过气来——像是一个潜入深水,很久没有浮出水面换气的人。我第一次了解人的呼吸方式与他如何回应周遭世界存在着某种关联。”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当你准备上台表演时、当你即将主持一场大型会议时、当你要和领导或是你崇拜的偶像面对面交流时、当你面对挑衅想”退一步海阔天空时“,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经历。
我们会在这样的场合”深呼吸“,是因为在这种境遇下,只有“深呼吸”可以让我们的心逐渐平静。这应当是大多数人的认知,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书中第二章《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中这样描述到:
有觉知地呼吸:
“呼吸可以防止心念散乱,是一个自然且极为有效的方法,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呼吸以保持正念。呼吸是连接生命与意识的桥梁,让你的身心合一。不论何时,心念一旦游离不定,都可以用呼吸做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在佛教寺院里,每个人都要学习以呼吸为法,止住心念的散乱,以此修持定力。定力是藉由修习正念获得的能量,能够助人开悟。当一个普通人有知觉地呼吸时,他就已经开悟了。”
在书中第八章《32个正念的练习》中,每个练习都提到了“呼吸”。
如果你的心散乱了,就要先看好自己的呼吸!
这让我想到,两年前我开始请私教健身时,第一节课教练就叫我如何“腹式呼吸”,并告诉我它的重要性。这个很好,每次做完后就会觉得浑身很放松,很舒服,建议大家可以试试。
其实,书中围绕正念、当下、呼吸,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比如“生死问题”:生和死是生命的两面,没有它们,生命不可能存在,就像一个铜板必须有两面才能存在一样。只有在当下,我们才可能超越生死,才可能知道怎样去活,怎样去死。又比如“圣人出,河水清,草木绿”,有一座花园,由一个活在正念中的僧人照管。那里的花儿总是清新翠绿,僧人从正念涌出的平和与喜悦滋养着它们。再比如,我们谈论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人类服务、为远方的人服务、为世界和平尽力。但是我们常常忘记:我们首先要为身边的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