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书笔记>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3-09-24 07:45:38
  • 相关推荐
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

  前些日子,我读了《傅雷家书》读后感想很大。

  这本书主要讲了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以及夫人在1954——1966写给孩子傅聪 、傅敏的家言摘编。

  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傅雷对孩子说:有些过错不能洗刷只能救赎。是啊,在小时候如果一个家长让孩子的童年充满了压力,那么这个过错再怎么洗刷也是刷不掉的,只能救赎,真心的叹息,悔恨,虽然能很好地缓解仇恨但仍然会在心中留下一个洞,傅雷老师就这么对他儿子说,他太想给儿子道歉了,因为他和他的妻子回了他儿子的童年。还有就是他觉得自己很舍不得儿子,在晚年,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他想弥补自己的过失,但能挽回什么呢,他的'儿子就要出门打拼了,他做的只能和儿子沟通,好让能多留住儿子的一秒钟。

  到了后来儿子离开后的第一天他就想给儿子写信,而且说出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一点他做的淋漓极致,他把父爱发扬得很大,他又道出了儿子变朋友,是一个上帝的恩赐,即使他没有信仰宗教,这说明了众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自己的朋友,能经常和他们谈心,这也许是家长最开心的时光了,但这些,可能我们已经忘了吧。

  这本书很有意思,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

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

  在傅雷给傅聪的信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我和你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至六七岁的事。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又不敢。”处于青春期的我也总是一股劲子往前冲,不愿回顾过去,可能是觉得无趣亦是羞于提起儿时的傻事。

  可是我忘了,父母老了,不能与我一同拼命冲。我也忘了,父母提起我儿时傻事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曾经厌恶父母聊起儿时的我才是十足的傻子。在爱你的人眼中再傻那也可爱至极。

  “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偶然流露情感也不是可耻的事”

  我一直以为人只要在特别难过的时候忍住泪水,便是成熟的。在父亲工作后满身大汗时,我问他累吗?他说不累。在母亲扶着腰坐下时,我问她痛吗?她说一般。我一直以为他们是超人,原来他们也是孩子,不过是在外婆奶奶那。

  也不知为何现在的人们总是羞于表达爱意。在我与母亲并走时,怎么也没敢握住她的手,也许是怕被耻笑幼稚,也许是怕摸到母亲手中的`茧而难过。

  上小学后,父母便再也没有跟我说过爱我,他们总是保持高大形象,把自己装饰得成熟,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偶尔流露情感也并不可耻,只有十足的傻子才会把爱意遮着藏着,我要握住父母的手大方地表达。

  无论是叛逆期,还是更年期都挡不住彼此的爱,不是吗?

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

  今天有幸陪孩子共同阅读了《傅雷家书》部分章节,令我感触颇深,同为人父我倍感惭愧,书中傅雷夫妇体现出对儿子傅聪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人羡慕,从书信的片言碎语中无不表现出对儿子离家求学的想念与不舍之情,在书信中与儿子探讨艺术并向儿子传达自己对人生的深刻体会,正因为傅雷这种对孩子用心的言传身教,加上傅聪的自身努力最终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家书中虽然都说的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且最普通的琐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些唠唠叨叨,但字里行间却真真切切的流露出了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切,孩子远在异乡,父母在思念孩子的同时还不忘以书信的方式对孩子言传身教,傅雷看似对孩子十分严厉,但他却努力调和着父子之间的关系,有着传统文化执念的父亲,能放下身段对自己以往的错误去向孩子致歉,很值得我们家长去学习。

  另外,也希望孩子读了这本家书,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尽早的.去理解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及一个老师在你们成才路上所做的付出,父母也曾年轻过,也明白现代生活娱乐带给你们强烈的诱惑,我们表面严厉强横,其实内心也极为脆弱,面对你们的反抗叛逆,做父母的也只能背后委屈流泪,面对你们还得坚强的面对,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放弃对自己孩子成长成才的教育,因为我们不能半途而废。有句俗话叫“伤在孩身,疼在娘心”只希望孩子能尽早的去理解父母们的良苦用心。

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

  最近,孩子学校推荐读一本书——《傅雷家书》,闲来随手翻翻,便不能放下了。全书都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一封封家书整理而成的,全书呈现出一位如朋友般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他在信中谈学习、谈生活、谈修养、谈做人,儿子有做的不对或不妥的地方他也会“郑重”的指出、分析、纠正,让我深深地体会傅雷先生做人、做事的严谨、认真、细致。

  何为家书?古有“家书抵万金”之说,家书即是亲人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包含着浓浓的亲情。书信中的句句行行,包含着喜悦、忧愁、祈盼、思念,与家人分享、交流。随着时代的进步,家书已经被短信、电话、视频所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直接、更方便了,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就再也记不清当时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心情了,不能说没有一丝丝的遗憾。我打开我存放信件的盒子翻看,最近的一次写信还是上中学的时候和远在丹东上大学的姐姐的通信了,姐姐是个浪漫的人,每次写信都会和我分享她在大学的趣事,并会在信中附上校园里的丁香花、银杏叶,信中的我们青涩、懵懂,但也真实,现在翻看,脑海中隐约还有一些当时的印象。

  傅雷先生就是通过这样的家书,教育他的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先要学做人,否则也不会对人类有大的贡献。”整本家书,傅雷先生在教育儿子做人做事上俨然是一位严父,他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让人感动。当读到“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你,每天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是为什么”时,我被这段话深深感动了,父母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他们含辛茹苦的哺育、呕心沥血的教导,才能使孩子们展翅高飞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傅聪匆匆回来时已是在傅雷先生的葬礼上了。“我仪表堂堂的归来时,你已去了”、“我给您的回信,远少于您给我的,连关心也是,可我却不曾在意”、“今日,我终究是慢了一步”。傅聪只能一遍遍温习泛黄的书信,从中看到昔日的亲人。读到此处潸然泪下,为那拳拳父爱,也为那未尽的孝心。

  所以,我很庆幸,我能伴着我的孩子一起成长,教他做人,教他做事,和他一起烦恼,和他一起欢笑;我也庆幸我的父母健在,身体健康,不论我几岁,只要父母在,我就是孩子,享受着他们对我的爱。谢谢你们,我爱的人和爱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