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菜根谭读后感1
《菜根谭》中有句名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展云舒。”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遇事要淡泊?话往往说出来容易,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但有一位大师却做到了,他就是齐白石。
不论是誉还是骂,都能做到听之任之,这属于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如此一来,便逃出了自我的约束,走出了自我封闭,于是,拳脚大展,专心于自己的事业,不为名所扰,更不为利所烦。这种不求名利之心,唤起了精神上的觉醒,反而会成就一番大事。
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赞誉,能够淡然视之的人固然有,但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谩骂,又有几人能够“一笑而过”呢?
所以,人活在世上,要学会用一颗简单淡薄之心入世,不要总活在他人的议论之下,不管是面对着他人的称赞,还是别人的诽谤,不必大费口舌与他人争执。古话说的好“清者自清,浊着自浊”,所以清浊自有定数,只求问心无愧便可。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的,但是心理专家还是给出了我们两点提议和方法,具体如下: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有的时候,在特定的某个环境中,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太把自己当回事。面对他人的赞美之词时,一定要保持清醒,自己真正的水平只有自己知道,8能把他人的话全部信以为真,这样只会迷失自我。有时候假如把自己看的太重,就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再也难以装下他人,也就更容不得他人对自己只言片语的负面议论之词,暴露自身的狭隘心胸。
事过心随空
无论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是处在人生的低谷,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种低调的态度。遇事不大肆张扬,遇悲事不盲目急躁,并且不要时刻放在心上,事过心随空。如果只是陶醉于自己取得的一点小成就上,只一心期待得到别人的了夸赞,很容易盲目自大,不思进取。所以,要想做到宠辱不惊,首先要学会低调为人处事,这样可以有助于达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境界。
最后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想做到这一切,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事过心随空”如果可以做到这点,那么就没什么烦恼呢。努力的去改变吧!
菜根谭读后感2
《菜根谭》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洪应明,是一套完整的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方法体系的经典之作。本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加以注释,辅以新解,规整为处世篇、修持篇、养身篇和闲适篇,各篇章自有小节六十到八十不等,在此分享摘抄及感悟。
1、“闲时吃紧,忙里悠闲: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一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则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闲时吃紧,忙里悠闲,我们也常说未雨绸缪,忙里偷闲,大抵是一个意思,闲时不能一味放任自己蹉跎岁月,要保持一定危机感,去学习去储备知识和能力,忙时,也要停下来小憩一会,听曲品茶、观鱼赏花、煲剧撸猫亦或涮个火锅都未尝不可。
2、“栽花种竹,心境无我: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生;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栽花种竹对于多数人而言并不难,但能在养花护竹的过程中,摒弃俗欲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怕是很难。我现在能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平衡欲望,避免沦为欲望的奴隶。在这联想到李子柒,她在视频中呈现的物我两忘的生活打动了无数陷在格子间的社畜们,我也是社畜之一,转念一想,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颜色,大可不必通过否定某种生活去追捧另一种生活,关键是人,人有趣,不困于俗欲,即使是单一的调色板,也能画出乐趣来。
3、“真诚为人,圆转涉世: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活成事事皆虚的花子,还是毫无情趣的木人,全凭个人品性。在生活中,也许是自己本身缺少了点情趣,就偏爱灵动有趣的人,与油嘴滑舌之人不同,有趣之人具有真性情,并能真诚待人,知世故而不世故。多去结交有趣之人吧,他们总能给你带来欢喜,让你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样有趣这样美。
《菜根谭》推荐给你,床头读本,闲时忙时,随意翻上几页,品上几段,可细品可泛读。
菜根谭读后感3
现在,对饭馆里的饮食自己有一种体会,不论是上点档次的酒店,还是普通的饭馆,食物的味道,吃的时候可能还觉得不错,吃完了,往往胃里或身体有感觉、不舒服,因为饭菜里用了不少的调味品,我们吃的不是食物而是调料。
相比而言,家里做的粗茶淡饭、少盐少油,也许吃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感觉,吃后却觉得浑身舒服,身心满足。
从营养的角度说,味道只是满足了口舌的需要,胃和身体真正需要的只是营养,而大鱼大肉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浓郁的味道则来自过多的添加剂,都对身体无益。
所以,最难品味的味道不是酸甜苦辣鲜,而是淡味,能吃得淡味的口舌是敏感的、身心是舒畅的。至于什么人才是最厉害的人,我们必须得见过很多人、体会过很多人给我们的感受后,才会有自己的答案。都说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也有俗语说:师父不作怪、没有徒弟爱,都是在说一个道理,一般人会喜欢追捧那些神奇卓异的人,而且我们看着那些财富、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确是器宇轩昂、自带气场、非同凡响;而更多的人出于闯社会的需要,也常常会把自己包装得特别一点。
那怎么理解“至人只是常”呢?依我个人比较浅薄的'见识,见过一些财富、身份、地位很高的人,给人的感觉却像普通人一般平易、平常,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安静、平淡。没有谈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他们平淡得像普通人;而一旦谈起事业,我所感受到的是他们济世利民的胸怀、非一般人想象的视野。
记得自己曾听一位法师在一个不大的场所讲经,他出现的时候,自己感觉身心沉浸在一种平静和慈悲之中。我想这就是类似“至人是常”的一种体现吧。
俗语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又讲,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现在社会越来越貌相一个人了,而如果我们真的有机缘遇到高人,也得有一双慧眼才能真正认识。我的结论是既然慧眼一时半会我们还不能具备,那就不能轻视我们遇到的每个人。现代鸡汤也会说,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
菜根谭读后感4
最近一直在看《菜根潭》,一直就从图书馆借来相关系列的书来看!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说明啦“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讲述啦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我说的决不夸张哦。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啦,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啦。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啦。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啦“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当然啦,我还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啦,我建议大家都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菜根谭读后感5
古人流传下来的很多书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打仗,当看《孙子兵法》;为人处世,《格言联璧》《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等都是佳作。像这样传统文化书籍,街上的书摊常常有卖的。和《格言联璧》类似,《菜根谭》也语言精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流传甚广,书中句子长短不一,短的一两句话,长的`成为一段话,文言形式,多对偶,今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菜根谭》就是一本很好的解读版本。
这本书智慧非凡。书中传递的思想,有儒家的积极入世,奋发努力,也有佛家的吃苦修行,有道家的清静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大体上是有益于为人处世的。书中多倡导读书,为善,宽容等等,有助于读者正确看待功名利禄、富贵荣华,有助于社会的和谐。《菜根谭》原文中不少哲理,确实精辟。人情练达即文章。无论是原著中洪应明,还是本书编著者,都有一定的人生历练,阅人无数,善于从人生际遇、宦海沉浮、是非功过中提炼总结出人生的道理,有助于我们过好自己的人生。
如果只是一些浅显的道理,《菜根谭》也不会流传下来。百年之后读来,依然洞察人性,比如“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可以说,概括了多少事。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看透了多少人;“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多么辩证;“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可以当做座右铭。
时代是发展的,原著的观点有些不合时宜,纵然编著者做了些改良,也要看场合,比如过分主张吃亏是福,退让等。大体而言,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可以用来指导人生。
菜根谭读后感6
“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文章处处是圣贤之做法,难得的是处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该书为洪应明所作,上书提到,是他在古刹看到破旧菜根谭,灵感突发而写,里面做人做事的道理鄙人以为还可以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这本书里阐述了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非常值得一读,我确信读过之后一定会为你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读《菜根谭》读的是心境,当你心浮气躁时,他像禅宗一样,叫人心绪平和;当你遇到困难时,他教你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你放弃时,他教你坚韧。这本书不仅是老师,更是知己!
菜根谭读后感7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
——题记。
菜根谭这三个字藏在推荐书目的很后面,如同它自己一样,是不喜欢招摇的性格,它如一个智者,等候愿者上钩。我就是那条笨鱼。
原本是等闲暇时候,当作小文翻翻,打发午后寂寞时光之用的。不曾料,拿起这本书以后,就不敢随意放下。
书作者叫洪应明,生平不详,只道是明时绝意官场,匿迹山林的一位隐士。但我觉得洪应明更有可能并不是作者真名,应明,该是说要以一颗明辨是非的心面对世界,要以澄明的眼睛看清人际关系的复杂。以此警世而已。
宋人汪信明有言,得常咬菜根,既做百事成。作者以此为名,寓意深远,以最最朴实的方式,站在社会的最低点,似智者,将为人处世之大道缓缓道来。它是一味淡淡浅浅的中药,于无形间让箴言渗入血液。是一阵深深沉沉的骤雨,打磨掉被铜臭腐蚀的心灵。
这本书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延伸。看似极散的三两句话,却将最深刻的本质点出。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它文字隽永,对偶工整,风格清新灵动,如行云流水。书中提到: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仅一素字,妙极!
有时候不仅扪心自问,漫漫长年,素质教育到底教会了什么。倒不如品得菜根香。仍是少年,还年少轻狂,还梦凤成凰,还血气方刚,每有躁时,不吐不快。当以苦抑之。由烈火锻就精金美玉的'人品,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还须向薄冰上履过。虽也有其他被时光抛弃的观点,但却总能体现思想的睿智。
虽则以前总认为文人的清高是由于落后于科举,不能随机应变,应景而生而只能躬耕于茅庐,嗟叹余独爱莲,与风共歌,举樽与月相属。愤世嫉俗罢了,以前总这么想。现在发现那也是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多年修乐,琴棋书画兼达者,若投身金银场,察言观色,伴虎而行,恒惴栗,再美的山水也只能是一种风景。待到晚年,红烛残,万念灰。纵然燕窝鲍鱼补身,不如一碗米粥暖心。只有经历过大风大雨,潮起潮落,阴晴盈亏,世界才能澄明。
菜根谭,一本经历过历史的磨砺,时间的沉淀,人心的衡量的好书,是一本应该净手焚香,细细琢磨的好书,是所谓人的最终归属。
菜根谭读后感8
闲来无事,笔者翻翻书,或是在网站上读读书,特别是喜欢读些有关修身立业的书。《修身,在专业上增进知识是立业的基础;而立业又为修身增进专业知识提供可靠的保障。
而《菜根谭》正是一本关于修身立业的书,借这次谈读书心得体会的机会,笔者想说说自己读过这本书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菜根谭》的作者是明朝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是一本格言体写成的集子,关于书名的由来,有人认为语出性定菜根香,有人认为由宋代儒者汪信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句话化用出来,另外也还有一种说法,明朝孔兼为《菜根谭》所作的题词中有这么一句话:谭以菜根名,固自清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这句话大概意思说:这本书以菜根命名,是因为作者在人生清苦历练中悟出道理来,而且悟出的这道理是作者经历风波、坎坷的体现。菜根是一种清苦的东西,而菜叶的.苦味却全由菜根提供、生长出来,可见人生的乐境由苦境出来。
《菜根谭》这本书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还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谓中庸思想,就是要提倡中正平和、通融豁达的精神。比如其中说道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以。就是要求我们要有理解包容的精神。再比如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隐讽之;今日不悟,候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也是要求我们要有豁达、大度、平和的精神。
《菜根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影响深远。因为在中华民国时,日本就有对这本书不断刊刻的先例。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在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销售、市场开发、员工自律诸多方面,菜根谭都有很大鞭策、警示作用。
当你在苦恼郁闷事业不得意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有豁达开朗的感觉,苦恼烦闷的感觉也伴随着你领略体。
菜根谭读后感9
翻开书,“余过古刹,于残经败纸中拾得《菜根谭》一录。翻视之,虽属禅宗,然于身心性命之学,实有隐隐相发明者。亟携归,重加校雠,缮写成帙。旧有序,文不雅驯,且于是书无关涉语,故芟之。著是书者为洪应明,究不知其为何许人也。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日,遂初堂主人识修身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之乎者也啊!这还得找释义一起看。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其【大意】是说,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细想一下,我们从学校毕业跨入社会,走进企业,走进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也不尽然被大染缸似的涂上杂乱颜色,在各位心中这都有着心底愿望的方向,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而更加确认各自的行事原则!
“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这句【大意】注释是,任何家庭都应该有一种真诚的信仰,任何人的.生活都要有二种不变的原则。一个人如果能保持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自然温和愉快,就能与父母兄弟相处得很融洽,比用静坐调护身心还要好上千万倍。
还有几句如,“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
注释【大意】是,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使心力交瘁,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一种高风亮节,但如若过分清心寡欲,对社会人群也就没有什么贡献了。说的挺好,如果能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完美的连接在一起,使生活更丰美,使工作不乏味,那会是一种什么境界!
菜根谭读后感10
长久以来好书总经得起反复推敲咀嚼,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一位好朋友的热切推荐下,我阅读了一本好书——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这是一本历史都无法轻易忘却的奇书,就连毛泽东同志都很喜欢这本书,并且对此书有很高的评价:“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这本书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人世间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厉害之情;任事者自居事中,当忘厉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它的博大宽宏,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辩和处世哲学。
书中充满富有变通的处世哲学,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辩证,生命就有了柔度和韧性。能用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活着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自始至终能保持头脑的冷静。
对待世态炎凉,作者告诉我们:“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x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它让我们用与世俗给予的外物决然分开的态度去看待荣辱,这不失为一种大智慧。如果为官作宰的人能看透这层意思,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者所迷惑,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
对于天上掉馅饼的事,洪应明则说:“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著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假如大家都能领悟这个道理,就不会一时糊涂,做一些作茧自缚的事来。相反,可以提高警惕,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以及由此透出的.谋略和智慧,所有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在与一位智者在交谈,心中的疑虑会由此消失,留下的则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
这就是《菜根谭》,一本经得起反复研读的好书,在它淡雅的眉目下藏着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
菜根谭读后感11
最近一向在看《菜根潭》,一向就从图书馆借来相关系列的书来看!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我说的决不夸张哦。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我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一样的面具去应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光,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能够到达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好处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当然了,我还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了,我推荐大家都就应去看看这本书!
菜根谭读后感12
如果你没有读过《菜根谭》这本书,那一定也读过书中收录的名句,这是明代道人洪应明编著的一本关于人生、处世、和修养的语录集。读起了会感觉到有些怪异,这种体裁像语录,又像随笔,像是对人们的训诫,又要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总之,我们不需要在意菜根谭的文体,只需要解读这些富有哲理和内涵的'名句即可,会从中受益良多,让自己在修身养性方面变得更加有见地,提升人生境界。
作者写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名句解读:这句话读起来非常爽口,既押韵,又充满了人生哲理,我们的人生充满了荆棘,面对这些挫折,我们应该平静的看待,不为所困扰,努力战胜困难便可;而人生也有很多喜悦和收获,当你站在高点的时候,也不要忘了福祸相依,不要为了这些而自鸣得意,也要有忧患意识。
作者又写道:“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名句解读:人是社会性动物,一定要有朋友的,但交友是一件需要慎重的事情,不能什么样的朋友都交,而需要带着几分侠气,有选择的交往;而为人处事要心存善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对他人也要有怜悯和感恩之心。
当我读到“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时,顿时产生了共鸣,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可能事事如意,当我们发现别人的奸诈心思时,应该暗地里防范,而不是揭露出来,让奸邪之人有了准备。受到他人的侮辱,要不行于色,不要显露出来,而是应该结化解和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菜根谭里面的名句很多,值得我们认真解读和思考,会得到很多心得。又譬如“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这句话让我得到的启发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演变和发展都是存在因果关系的,正如佛家所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你种下的一切因,将来都会产生相应的果!
人生漫长,快乐和挫折并存,因此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修养,从菜根谭中获得智慧!
菜根谭读后感13
《菜根谭》中说道历事之道告诉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品行端正,心胸坦荡的人,想想以前读的书中写到做人要外圆内方,总觉得有些不舒坦,但具体哪个地方,又说不上来。今天在《菜根谭》里忽然明白了。
《菜根谭》中说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这句话说的就是外圆内方吧,涉世未深的人为不良习惯所沾染的机会就要少一些,而阅历丰富的人心中奸谋技巧就会多一些。老谋深算的人估计就是那些阅历丰富的人吧。当今社会一些成功的现代人,整天呐喊着累,身心俱疲,究其原因估计就在于此吧。
按说现代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早已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可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喊累呢?原因在于我们历事深,机械亦深。想想一个成功合格的现代人,不仅要工作能力强,还要八面玲珑地应对各个方面的关系,对领导说不上曲意逢迎也得是笑脸相迎,哪怕领导错到离谱,你也不敢直言指出,也要思虑再三,找一个最不伤面子的方式小心翼翼地说出一点个人小小的看法吧。没有几个人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勇敢地说出来吧。
久而久之,言不由衷,让自己学会了外圆内方,内方有用吗?生杀大权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不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结果逼得自己人格分裂,心里俱多不快,否则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一生寒凉。对于自己正确的看法意见只能埋藏在心底。
偶尔有几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人,勇敢地站起来,结果只能是一颗枪子被打了出去,或者是几个老谋深算的.人的问路石子而已。我们看过《水浒传》的都会想到两个人,一个是晁盖,一个是宋江。江山好汉的两个领导人。他们的性格直接反映了梁山泊的发展。先说说前期领导晁盖,他是一个朴鲁疏狂的草莽英雄,有什么说什么,心底坦荡。而宋江曾为一带小吏,机械很深,通晓人情世故,常常拘泥于此。结果就是宋江带领着梁山好汉招安,即使他谨小慎微也不能挽回梁山好汉的颓败之势。
与之相反的项羽和刘邦敢冒天下之大不昧,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果刘邦称王,项羽也虽败犹荣。因为他们都是看透世态人情而不拘泥于此,开创了一代伟业。
纵观古今历事之道,与其谨小慎微,不若朴鲁疏狂,放手一搏,成者成矣,败亦无憾。
菜根谭读后感14
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着无限真味的存在,犹如暖春吹拂的微风逼退寒冬的冷意。
一本《菜根谭》包含了人生的各种重大抉择问题,但其根本也就是出世与入世的问题。读完这一本书便像是经历了一世,体味人生百种滋味,遇事时也可勉强达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径危险处,回得头早”的境地。这是一部可以润物一生的书,静心阅读,细细品味,菜根越嚼越香,心智自会越来越高。
“粪土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在粪土中生活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东西,可是它一旦悦变成蝉,便在秋风中吸食洁净的露水。洁净的东西是从污秽之中诞生的,而光明的东西也常常在晦暗中孕育。即使我们处于困境,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改变境遇。“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而在世,难免遭受挫折,逆境之中的阻力不该成为自甘堕落的借口,反而可以使人走上成功之路的动力。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不能轻易放弃,千万不可罢休,依然要继续奋斗。
人生而在世,岂能没有执念,或为名利所奔波,或为情爱而不舍,或为心中大义而执着,得之为幸,不得则弃。昨日之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能。《菜根谭》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句便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肝胆煦若春风气骨清如秋水,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立身处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安心做事。
“贪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功名利禄并不如外人所视那般荣耀,不可过于趋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生活的质量本就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知足就好。山林息尘心读书消俗气,多读书,可静心。读圣贤书可知世事,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栽花种竹,心境无我,摒弃执念。
手捧一本《菜根谭》,其中各种良言犹如春风轻拂心田,细细读之,慢慢思之,启人心智,发人深省。
菜根谭读后感15
看名著看的是种内在的精华,如果你深入了这本书里面,其实会发觉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里面。阅读是种精神的享受,是灵魂的升华。对于名著尤其如此,希望大家多学习,多多阅读名著,对自己提高修养都很有帮助!
《菜根谭》本书融汇了儒家自强不息、佛家宽忍宏大和道家超脱玄妙的思想,深得广大读者的喜欢。恰逢学校领导布置老师每月摘录两篇读书笔记,我就捧起此书细细品读了一番并摘录了期间的12篇,感觉收获颇多,读后心胸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我想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很久没有看《菜根谭》了,最近从书架上把它找出来,再次细细品味了一番。《菜根谭》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三个字表达“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道理。同时,此书也剖析了作者对人生的领悟,是一部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经典之作。
书中包含许多哲理,让你读后豁然开朗,它能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这两句话告诫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像晴天白日般明亮。拥有才能的人,要懂得如何分时间、分场合地展示才华且勿张扬。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解义是: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被名利所左右,只要专心致力于一项事业,就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志,志存高远;也不要一味地追求荣华富贵,贪图享乐,这样就失去了活着的真正意义。
“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解义是:晴天白日般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从这句话中,我读懂了品格需要磨练,工作需要谨慎的道理。
【菜根谭读后感】相关文章:
菜根谭的读后感03-15
《菜根谭》读后感06-21
菜根谭读后感09-01
菜根谭读书笔记03-13
菜根谭读后感15篇03-29
菜根谭读后感(15篇)02-26
《菜根谭》读后感11篇03-14
《菜根谭》读后感3篇01-18
菜根谭读后感14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