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更新时间:2024-06-06 07:46:24
  • 相关推荐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最好的告别》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1

  最好的告别,读到这个题目时,我便想哪有最好的告别啊,人们都是因为身边那个人的羁绊才存活于世,如若离开,哪种告别都不算是最好的告别。

  阿图医生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医学在怎么发愤图强,依然无法摆脱一个很确定的结局,那就是永远也无法战胜死神,生命的最后一课必定是衰老与死亡。文中刚满50岁的葛文德把目光聚集于人类的衰老与死亡的逼近与应对,他将自己的感慨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他讲妻子姥姥高龄独居的故事,这位老人从自信走向自欺,再到可悲的历程;讲一对医学专家夫妇一步一步迈向衰老栈道,亲历失明、失智、生活品质逐渐下滑,最后滑向深渊;讲一个有创意的社区医生突发奇想改造传统养老机构的故事;还讲述了普通养老机构的各种死角与盲点。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可这件事是经不起琢磨的,仔细一想发现除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以外,对于死亡我们一无所知,有时,我想我现在其实已经死了,而我现在的生活是对所有过往的回忆,是我要留下这一生过往的一份记录,虽然是无稽之谈,可依旧深信不疑,或许是年龄还小对于生死毫无概念可言,认为生就生、死就死,可转念一想又很傻,如果真对生死无谓,怎会拼命的好好生活。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否财富五车,又或是庸庸碌碌,这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人生最后的考题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恐惧、沮丧以及忧伤是人之常情,再坚强、再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高贵、从容起来。现世的花红柳绿、死亡过程的挣扎抗拒和对于来世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临时不可避免的纠结,但无论怎样纠结,我们还是需要迈过那一道门槛,去远方遨游。如何安抚这颗不安的灵魂,那就是坦然面对。

  我曾以为最理性的离世方法就是衰老的离去,可当我看文中的那些老人一点点的走向失去劳动能力、去无力的依靠子女之时,他们不会感知疼痛,可会感知到皮肤的皱巴,他们会看见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降世,可也在漫无目的的等着自己生命的尽头,我的姥姥已经年迈了,她眼睛老化,看不清她爱的每一位亲爱的人,只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来的人,我怕她许久看不清我,都忘了我的模样,她每日只是坐在窗前呆呆的坐着,她什么也看不见,可她就是坐着望着窗外而已。我明白衰老是不可逆的,我们能做的便是如何优雅的老去,像姥姥一样,即使看不清了也依旧朝着光的.位置望去,而此刻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常去聆听父母的心声,给他们做主的尊严和独立的空间。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终究是要经历这一段艰难岁月,也正因为衰老,生命才得以完整。

  对疾病和老年的恐惧不仅仅是被迫忍受对种种丧失的恐惧,同样也是对孤独的恐惧,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在要求太多,他们不在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在寻求更多权利,他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条件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衰老与生死是必须经历的,人们真正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要离去这世上的无奈感与还未了却心愿的失落感,要离去这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是要有足够的勇气的,要放弃自己打拼多年的事业、经营多年的家庭,是何其悲哀,人们为了能够多存活在这世上,过度治疗,可最后还是遗憾的离去,想想与其这样不如让生命在舒适中慢慢流去,不为保留而存活,只为享受与相爱而存活,这才是生命本该拥有的非凡意义,世界之大,只有自己过最想要的生活,死亡便不会使人畏惧,正确面对死亡才是更好的活着。

  生命是爱的浇灌,只要还有人记得你,即使不在这世间,你依旧活着,对于生命我可以这样想,可对于家人我不能,即使我自己再骗自己能够坦然接受至亲老去的同时又能宽慰自己人生尚且如此,可内心总有声音会告诉她老去了便会离去,从此以后你在也不能和她一起做很多你想做的事了,这难以接受,却又无能为力,那么就如那句"及时行乐",拼命生活,热爱生命,无谓衰老,珍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好好的活着,坦然接受死亡。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2

  对敬老院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高中时期,那时候每个周末从学校回家,都会路过镇上的敬老院,位置偏远,透过唯一能进出的大铁门,看到老人们稀稀拉拉地坐在小房间的门口,好像一副静止的画。那时,只觉得这些老人可怜,毕竟不能在家里终老。受中国的孝文化的影响,家庭的主要模式仍在于几代同堂,老人往往是家里的一家之长,大多数的老人都能在家里得到几代人的照顾走向生命的终点。

  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崇老文化的弱化,也改变了年轻人的生存境遇,他们逃离家庭的束缚,选择去任何想去的城市,做任何想做的工作,然后在那里安营扎寨,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流动和突破,也反过来加速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也让如何处理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生命总是会走向终点,伴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衰减,或多或少地需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疾病困扰,大多数老年人依然能保持独立自主性,居家养老也还算安全。但在失去了独自居住的安全性、又不至于需要靠医疗体系维持生命,如何从这个阶段过渡到生命的终点?如果说《无缘社会》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仅仅是安全和健康,更不是每天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让起床就起床,按部就班地吃饭、穿衣、洗澡、睡觉,有时甚至还要忍受各色室友的各种烦扰。疗养机构的整个运作流程都是为了实现疗养机构的目标—护理。但似乎这和监狱没什么区别。“当我们年老、体弱、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是什么使生活值得过下去?”著名的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这个理论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金字塔,生存和健康位于金字塔的最底端,成就、创造力、自我实现位于金字塔顶。当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多,“一切皆有可能”的时候,最想要的是金字塔顶的`东西;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此时此地的日常愉悦以及身边的亲人。所以即使是入驻疗养机构,也需要考虑能否实现个人日常的愉悦,依然可以在权利框架的允许范围内保持做自己,以此提升晚年的幸福感。而作为疗养机构又如何建设和运营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假想自己有一天到了生命的这个阶段,希望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给我什么样的服务,而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去推进的方向。

  全过程咨询因其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提供一个满足各方需求的解决方案,在政府需求、投资者需求、服务人群需求、运营者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方向的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引领项目实现社会价值。这需要掌握的知识容量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极限,需要各类型的专业的人士像机器的各个零件一样默契配合,需要群策群力的智慧。任重道远。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3

  近几年大热的美剧《权利的游戏》里有一句名言”Valar Morghulis”译作“凡人皆有一死”。在这个虚构的中世纪奇幻故事里,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难逃命运的安排,在生与死、光明与黑暗的交错与争锋中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观照现实,剧中的这句名言具有普世价值观,我们每个人都承认它、敬畏它,甚至害怕它,却不见得能够坦然面对它。那么,既然每天活着都是离死亡更近一点,我们除了恐惧到底该如何应对它?

  真相似乎可以从《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一书里找到一些端倪。《最好的告别》是美国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的经典力作,是关于美国人如何处理病、老、死问题的实证研究。在本书中,葛文德医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聚焦衰老与死亡,借助亲历者的视角道出“生命无常,生死有度”的朴实真谛。站在这一宿命论的原点,娓娓道来生命衰老的事实、抨击美国医疗界对老年人及临终老人的关怀欠缺,探究“什么才是更好的养老方式”,并高度评价“姑息治疗、善终服务”的积极作用以及开展这一服务的技巧和心理建设等。

  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直至自由生活本身。在活着的人面前谈论死亡,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敏感而忌讳的话题。然而,仔细想来,近距离的感知死亡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结构本身的改变,高龄老人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显著提升。同时,伴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开展,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权利角逐关系达到新的和谐,正如书中写到的“一种更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被彼此接纳。即便说我们有意对自身从衰老走向死亡的过程假装视而不见,但在某个节点却也不得不面对并参与家庭成员的这一过程。倘若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那么书中抛出的“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维持时,该怎么办?”的问题显得残酷而现实。直白点说当生命以某种意想不到的速度悄然逝去时,生活该何处安放?

  其实答案无外乎两种,向内寻求家人的帮助或对外寻找专门机构的辅助。拿我们中国人来讲,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在人至老年时愈发成为主流。人们习惯于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过余生,而我们传统的教育也把儿女对父母老来时的尽孝歌颂为一种美德。但是,很多情形也许正像书中指出的那样“寿命的延长正好遇到家庭对于双薪的依赖增强,结果对于所有各方都很痛苦,很不愉快。”随着工业化、少子化、经济发展及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也势必会像美国那样走上一条由传统的居家养老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为主的道路上来。事实上,近年来对社会化养老课题的反复研讨及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趋势。那么,如何选择疗养院是本书聚焦的另一个话题。在书中,作者对美国那些具有革命性的疗养院给予了高度认可,相较于传统的疗养院一味注重安全与保护而忽略生活本身的痛点,类似纽约一家实验性的疗养院引进动植物与老人们共生的疯狂计划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因为“老年人也需要有价值的生活”,“生活需要被注入活力”。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但至少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去尽量寻找一个你能支配生活而不是被机械支配的环境去安度晚年。我想起我92岁高龄奶奶的日常,她单独和一位护理共同生活,养一只小灰兔,爱好玩一种很古老又小众的山西长牌,春来拾掇她的菜园子,秋来就把收成按各家需求分配好等着孩子们前来领取。多年来她一直坚持这种生活方式,一方面当枯燥的老年生活被兴趣爱好、照料动植物填满时可以有效杀死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另一方面让她感觉自己仍旧被需要,而不是孩子们的累赘。因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把生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此来保持那些重要的生命品质,比如尊严,比如自由意志。

  残酷的事实是并不是每个生命个体都会遵从衰老到死亡的自然规则,死神的判决书多少随意的很,而那些被判决的对象有时都来不及经历老年生活就不得不跟世界告别。“滴答滴答”,生命的倒计时一旦开启,便迫使个体快速做出决定---选择如何告别。对此,葛文德医生对现代医疗团队拼命试图做得更多来延长生命时间线的做法表示质疑,反而对姑息治疗法,即“让护工帮助患者在当下享有最充分的生活”的一种“去医疗化”的手段青睐有加。这种方式的告别无疑是需要勇气的,但就其价值和意义也是巨大的。试想,与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意识不明,甚至都来不及说声再见相比,能够和家人一起说一说知心的话、甚至一起去旅行留下美好的回忆似乎更符合“走得好”的定义。重要的是对于个体来讲的优先顺序是什么,答案必定因人而异,不能轻易盖棺定论。

  生命就是一场旅行,而旅途必有终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智慧,秉持“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的人生态度踏实过好每一天。这样,当接近终点时才不会乱了阵脚,后悔做得太少。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相关文章:

最好的告别经典句子05-15

最好的告别经典句子【推荐】12-20

《最好的告别》读书心得03-01

最好的告别读书心得03-14

最好的告别经典句子(精选220句)01-26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04-28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04-19

读《做最好的家长》有感01-21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