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菜根谭》有感
读《菜根谭》有感
更新时间:2024-08-27 11:32:45
  • 相关推荐
读《菜根谭》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菜根谭》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菜根谭》有感1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称之为“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起初,我被这样的高评价而吸引并且持怀疑态度,读罢才觉如此评价毫不夸张。此篇仅表达对其中部分语录的感悟体会。

  《菜根谭》文字简练明隽,兼采雅俗。其似语录、似训诫又似随笔,而亦有其独特的趣味与力量。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作为一本通俗读物,其对仗工整而耐人寻味,便于记忆与理解。

  每一个尚未涉世的年轻人,都对未来抱有无限期待。在社会中,我们经历磨练与挫折,并由此获得经验。然而,我们在不断做加法的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做了减法,失去了本性中珍贵的品性。“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这是《菜根谭》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尽管我们尚未完全进入社会,但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或许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纯真与烈性。饱经世故的人或许从容而能干,却也沾染了圆滑。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潜规则”被习以为常却未必正确,这些“恶习”也在不经意中伴随着成长而增加。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做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就要学会保留本性中的特质与闪光点。如此,才不至后悔迷失。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让许多人在忙碌中失去了生活的.快乐与情趣。不论古今,好好生活才是幸福人生的主旋律。“闲里吃紧,忙里偷闲。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古人总是擅长从自然规律中摸索人生的道理。我们每天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人,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于是又忽然想到陶渊明的豁达自由,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恬淡。虽然我们不能避世隐居,但是我们可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高质量的生活不是追求享乐安逸,也不是追求朝乾夕惕,而是追求充实和快乐。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智慧。一个人经常保持开朗的心情,乐观的态度,豁达的心胸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基础。“和气致祥,喜神多瑞。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此处在描写自然事物的情感时让人不禁联想到杜甫笔下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人们喜欢风和日丽的春景。同样,人们也喜欢平和快乐的人生。一个人保持一种健康豁达的心态,那么他周围的世界就是一个欢快美丽的世界,一个和气幸福的世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坐观天外云卷云舒”“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每每读到让自己豁然开朗或眼前一亮颇有醍醐灌顶之意的至理名言,我都会摘抄记忆。虽然有些可能已经遗失至脑海中无法追寻的角落,但有些却是永远印刻在了心上。慢慢咀嚼,细细品味,静静思索,《菜根谭》是一本读不尽阅不完的“心灵礼物”。

读《菜根谭》有感2

  《菜根谭》是一部教人为人处世的哲理短文,共分十章,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陈述或论证利与害、得与失,充满哲理思辨意味。短文多用对偶,两句一组,对仗工整,含义深刻,细读之,觉得特中肯綮。作者定是一个饱经沧桑、老于世途的高人,既有出世的逍遥达观,又有入世的淡泊宁静,言辞恳切,不冰不火,恰到分寸又能一语破的。

  封建社会中人读此书,可以远避祸端,明哲保身,既享入世百味,又得出世闲逸。今天,时代的发展很迅速,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名利观都有了一些改变,读此书仍受一些启迪,如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开导自己,怎样看待人生百态和自然万物。天人一体,天人相应这点古今是相同的,我们既要读书,领会书中要旨,又不能拘泥于书,被书遮掩了耳目,要学用惟时,就像书中所说的:

  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

  涉世无段圆滑机趣,乃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人心虚,义理来居;人心实,物欲莫入。鸿蒙未辟便分了阴阳,人心事理莫不如此。做人经世有个一分为二的态度,有个瞻前顾后的眼光,有个大肚能容的雅量,有个得失互转的思想,心乐,便是个福地天堂。

读《菜根谭》有感3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看到这儿,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有两位很要好的人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发誓不达圣山,绝不返家。走到一个路口时,他们遇见了一位白发年长之人,他告诉他们:“你们已走了半个多月,如今也只剩下十天的脚程,但非常遗憾,在这我就要和你们分开了,我可以完成你们的愿望,只要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可以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此时,两人心中都在想:这太棒国,我可得好好想清楚到底要什么。但我先不要讲,那么我就有双倍礼物了。两人“客套”了一番后,两人开始打架了。突然空中回荡着响亮的一声:“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而另一个人的两只眼睛立刻瞎掉了!

  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下场多么可悲,而导致他们悲惨结局的就是他们心中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欲望。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欲望与生俱来,人人皆有。但是若把这种欲望变成无止境的`贪婪时,那我们便成了欲望的奴隶,世人为何不安心,更多的是人放纵欲望。

  贪婪是幸福的大敌,要想真正获得幸福,就要学会淡定,学会知足。正是因为贪婪,许多本该有的美好事物烟消云散。人须时刻警惕自己欲望的烦扰,免得被它侵蚀,沦为不能准确认识自身的傻瓜。

  面对诱惑,需要保持坚定的心志。如果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不安,甚至毁灭自己。《猛虎行》有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讲的就是在欲望面前的一种淡定和沉静。

  欲望对于众人而言是不懈追求的动力,成就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箴言;也诠释了“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性弱点。故而我们应当常怀“有木石心,具云水趣”之心。

读《菜根谭》有感4

  《菜根谭》第201篇说:“俭,美德也,过则为铿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谘性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上文的意思是说:勤俭本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过于节俭就会成为行为鄙下吝啬的守财奴。谦让也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过于谦让,就会给人一种好用心机的感觉。

  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吝啬者比如葛朗台,吝啬之态,无人能及。影射出的`不是他高尚的品德,而是他鄙下的灵魂,为了钱财失去了妻子女儿乃至他做人的资格。假谦的就更多了,有时自己甚至就不知不觉

  也成了个假谦者。过于谦让者看似谦虚,实则给人一种虚伪的觉,比如有人称赞我“你真能干”

  “哪里哪里”

  “不用谦虚”

  “真的没什么啦”

  “……”其实我的谦让是想让别人多称赞几句哦!^_^

  我觉得在这方面西方人比较直率,当然,这也不是说中国人比外国人虚伪,只是因为在几千年的传统中中国人在这个方面已经习惯含蓄,不外漏,所谓的韬晦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有了一种坦诚事实,公平竞争的意识。

  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所以为人不要过于吝啬和谄媚,只要生活上处事妥当,不大手大脚,为人保持不亢不卑,就是最佳的方式。

读《菜根谭》有感5

  “菜根”一词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能适应清贫艰苦的生活,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所成就。明代洪应明先生以“菜根”为本书命名,大概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以“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中心思想, 在简单质朴中体现朴素的智慧,在亲切含蓄中体现人生哲理。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取自《菜根谭》体道篇,也是我们在曾经作文中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在应该盛开的时刻,花儿自然而然地绽放;在应该衰败的时刻,花儿自然而然地凋落。在应该伸展的时候,花朵自然而然地肆意舒展着轻盈的.身躯;在应该蜷缩的时候,云朵自然而然地收敛起身形。花儿和云朵不为外界所负累,有着随意自然和惬意自由。但是,世人恐怕很难达到这种自由畅快的境界,因为世人拥有花儿和云朵所没有的心念,不仅被外界事物所缠缚,会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意见,会在乎名利得失,还会被自身的各种想法和情绪所困扰。若想像花儿和云朵一般自由地生活,我们就不能在意所谓的宠辱得失,而是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培养自己豁达自在的胸襟和淡然平和的心态。世事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明朗豁达的心,认清人生其实是一场必经的旅途,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笑看人生。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这是我在读《菜根谭》时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古代先贤们都追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修养境界,而有了这种境界,便可以遇事泰然处之。沉着、理智是一种优良的心理素质和修养境界,它意味着一个人在认知活动及实践活动中,不受喜怒哀乐情绪的影响,而我们现在需要的正是这种品质,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镇定自若、头脑冷静,遇事不慌、处变不惊。

  培根曾说:“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而我想说,《菜根谭》使我遍历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读《菜根谭》有感6

  “量宽福厚 器小禄薄”这一则,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心地仁慈的人,胸怀宽阔舒畅,所以能享长久的福分,因此事事都显得宽宏畅达;心胸狭窄的人,由于眼光短浅,所以得到的是短暂的利禄,因此事事都显得紧迫仓促。读到这里,我不由想起那些流芳百世的人物,哪一个不是胸怀大量的?

  想那司马迁,他可以忍辱负重,在受过残酷的宫刑后,还在监狱里坚持写史记,完成了我国最伟大的、完整的历史记录篇,如果他那时,如果他那时受完宫刑后,一时想不开,气量小,上吊自杀的'话,那就少了一个伟大的人。

  回想现在,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蝇头小利,就闹到自相残杀,那真是太不值了,我们的胸襟再开阔一点,就少了好多不愉快的事了,也很少会有矛盾,大家都会高兴。

  以后,我再也不会为了一块糖,一块雪糕,和弟弟妹妹吵得不可开交。我要学会大度,学会谦让。

  退一步,海阔天空!

读《菜根谭》有感7

  早起喉咙有些神奇,以为说不出话的时候,还会有声音发出。原来灵魂也会帮我们发声,我们永远可以按照内心的心意,分享和表达。

  昨晚看了菜根谭,有美妙的感受在心里流淌。浩然正气,原来是禅宗说的气就是能量。

  中华文化浩瀚五千年,在教化者解读的时候往往会根据所处的当世警醒后人。但如果不是去恐惧抗拒,而是去接纳去发现爱,看到光,那东方智慧就会变得有无限的能量。

  这也是很多国学大师在做解读的时候就像我们读阿卡西的方式一样,第1层是故事与经历,人性层面的不完美与源头的完美完全融合在一起。核心是在渴望爱呼唤爱寻找爱,对爱的表达的过程。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经历和体验。当我们看到了他们正在发生什么,就能感受到这句话给那个时代带来的力量。

  第2层去到原因与状况,这句话或者故事发生的背后是因为什么?当下的选择和决定如何成为那个时候的最佳利益和选择。而不是以当今这个时代的评判和不理解陷入了一种二元对立,去觉得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发展,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跨越漫长的岁月的洪流,去到每一个时代。

  第3层是看到灵魂背后的实相,最终回归到光与爱。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的受害者和施害者。也可以看到所有的作者对后人的警醒也是因为爱。所以国学不是来限制我们的思维把我们禁锢在某一个年代,而是让我们通过那个当下,去放眼未来。当我们无限次的链接到祖先的智慧,他们的能量会直接传递给到我们。

  在这个的过程中我们得以重新看待每一句话,和背后传递的爱的能量。过去一直在想早教如何去做国学的结合,而不是让西方的早教完全取缔掉东方式的教育。不是去到了硬着陆让孩子卷入了限制性的思维当中,而是更有爱的传递祖先的那份智慧和力量。今天终于找到了这样的方法,也需要现在的父母共同的成长!

  真正国学的集大成者正是有这样的广阔的胸襟,穿越每一个时代,去看到它的本质。每一个后世对前人智慧的解读,都是一份传递的智慧,既是传承,也是发展。

  当我们透过时代的洪流给这句话造成的.影响,回归到最初源头在这个人身上活出的模样,以靠近源头的爱与光的方式去解读,那么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与力量,感恩这份惊喜的到来!

  此刻感受到了一种解锁的感觉。同时看到了一幅画面迷宫之门正在打开,当我们提高意识维度后得以看见迷宫的全貌。生活正是这样,永远有无数的宝藏藏在哪个角落等待我们。在链接高维智慧之后,在我们心之力驱使下找到踏实执行的方法,我们也可像龙一样奔腾而起。因为,这是我们的家,也是一生归属的地方。

  时刻可以链接到祖先的智慧也让我得以重新去看待家。我们在源头的家可以让我们时刻的取得智慧与爱,源头在三维世界的投射第1个家是我们的小家。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灵魂的约定,守护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支持彼此的生命成长和觉醒,让我们不断的在这个世界里有更多的爱与能量,并且活出我们本来的样子。第2个家是这个家延伸出去的国家我们有着共同的文脉,有着共同的信念,有着共同的文化归属,也让我们拥有国魂更大的力量。第2个家往下延伸就是世界,这个地球的家。我们有着共同的基因密码,在DNA上我们会发现原来全世界的人血脉都是互相融合的,因为我们的灵魂生生世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色去体验,我们与地球所有的生灵本是共生的,源头在三维世界的投影自然也是浩瀚无比的。

  科学的方式可以映照我们血液的密码。当我们清晰的照见这一点,我们更感受到大爱无疆,宇宙的爱深情而浩瀚。愿我们不负使命和才华,也不因他人的偏离而蒙蔽自己,永远记得来时的初心:一份诞生的喜悦和渴望来人间体验的模样!活出源头应该有的样子!

读《菜根谭》有感8

  很久没有看《菜根谭》了,最近从书架上把它找出来,再次细细品味了一番。《菜根谭》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三个字表达“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道理。同时,此书也剖析了作者对人生的领悟,是一部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经典之作。

  书中包含许多哲理,让你读后豁然开朗,它能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这两句话告诫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像晴天白日般明亮。拥有才能的人,要懂得如何分时间、分场合地展示才华且勿张扬。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解义是: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被名利所左右,只要专心致力于一项事业,就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志,志存高远;也不要一味地追求荣华富贵,贪图享乐,这样就失去了活着的真正意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解义是:晴天白日般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从这句话中,我读懂了品格需要磨练,工作需要谨慎的道理。

读《菜根谭》有感9

  佛家有言“心静自然凉”,与《菜根谭》有异曲同工之妙,“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心中浮躁的人即使在幽静的山林中也体会不到的寂静,心中虚脱明净的人即使在夏日里也能得到清爽,在嘈杂的躁市也能心静。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很多人一昧的追求功名利禄整天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若得若是若即若离忐忑不安的,就算是找个人间仙境也无福消受;但是一个人把名利地位看得很简单,他的人生会很轻松,这也是把物欲看透了的`表现,他明白钱财乃身外之物,内心纯洁才是最重要的。陶渊明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典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昭然可见。但是他那种清高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把清高放在内心而不是表现在外表的高傲,这也是洪应明所认可的高尚。

  洪应明对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说要学会激流勇进明哲保身,对仕途迷茫前途坎坷之人说要苦中求进永不言弃,对整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说要内心持净以修其德,对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说要虚怀若谷虚心谦卑,对雄才大略威震八方的霸主说要仁者无敌。

读《菜根谭》有感10

  这本书很有意思,书名中的谭是淡的意思,菜根就是用菜的根基来比喻人生的根本。全书有368则中国古代格言,涵盖了如何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和自身的体验,将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留给了后人。整本书也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读起来比较轻松,读后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有几下几方面:

  第一部分“修省”中讲到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了好事还要有一颗平常心。行善时唯恐别人不知道,作恶时生怕人知道。读到这我联想到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做慈善,他每次做慈善都请很多媒体为他曝光,生怕别人不知道,而周润发却低调裸捐全部56亿家产,生活非常简朴,和家周围的小摊贩非常熟络,每次去买菜商贩们都给他抹去零钱,他还经常吃大排档,和档口老板也是老朋友。为善是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陈光标的为善还是有所图的,想要名声,想要全世界都知道,而这不是真心为善。

  第二部分“应酬”中讲到世间的事既要能承担负担,又要善于解脱牵绊,既要勇于担当道德事业,又要善于摆脱尘俗羁绊,看起来矛盾,实际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张弛相成,刚柔并济,这是保持锐气和活力的良方。一味强调担当,就缺少从容和情趣,因而也就失去了吸引力,而过分看重摆脱,则又缺少了热情和进取,因而也就没有创造力。我们一生在世会遇到很多事情,都要以包容、有度的心态去对待,凡事不能过于极端,要留有余地,儒家的中庸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部分“闲适”中讲到心胸宽广,虚怀若谷,情趣高雅,自然就不会在意琐碎的是非曲直。人的心宽广了,世界就宽广了,心明亮了,世界就明亮了。古人说修身就是修心,内心世界清净了,世界就清净了,内心淡泊,不被得失而烦恼,不受物质诱惑,做本色的自我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最后一部分“概论”中有一段“治家”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居家有二语曰:惟恕则情平,惟俭则足用。”意思是关于治家有两句格言:“只有宽容才能心情平和,只有节俭家用才能富足。”一家人要有宽恕的心胸,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家人和蔼可亲,这样才能使全家人心平气和,和睦相处,能够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才能使全家人过上富足生活。家和万事兴、俭以养德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其实不论对家人还是对外人都要心平气和、求同存异。另外,俭朴了就不会铺张浪费,生活自然就会富足。

  读完之后,我认为本书总的思想也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为人处世的精髓,即清白做人、与人为善、有道德自律、宠辱不惊、做一个内心安宁之人。

读《菜根谭》有感11

  我隔三差五地要抄一段《菜根谭》文字,一方面是重温文言文,感受古语的魅力,一方面是强化正确的理念。很多道理,说出来,大家都明白,但是做起来,却困难重重。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曾多次问过我自己,也问过他人。其实古人也是早已问过多次,并且答案也不统一。

  我们当今的科学水平已然比较发达,上能飞天,下能潜水,远非古人能比,但是思想水平,在我看来,其实从未超越,这也是为何现代中国人普遍缺乏统一信仰的原因。当然,我所指的`信仰,不局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追根溯源,究竟人之初,性如何?本善?本恶?本惰?本无?本空?……

  这个根本的问题,全世界从未统一过,但在科学方面,在一定时期内总还是基本统一的。人与一般动物相比,差异究竟为何如此之大?除了大脑,其他很多生理功能都不如动物。以我的浅薄之见,究竟人与动物,谁更高级,真不好说。

  因为从品德而言,不少人的境界远远不如一只狗,一条鱼。甚至,我大胆的假设,若是把当今的各种法规制度都抛开,等上一年,这个地球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我不敢想象,不过有一部电影倒是可以作为参考,就是黄渤执导的《一出好戏》。影片我没有看过,但从故事介绍和朋友表述得知大致情节是:

  “某公司员工团建出游,遭遇海难,众人流落在荒岛之上,为了生存,他们共同生活并面对一系列人性问题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故事”,并非我的意思,而是度娘告诉我的,所以我用“引号”标注,此文非本人原创,没有知识产权。

  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人为什么需要那么多规则来要求自己,而动物却不用。人既然有了那么多规则,可又为什么总是不按规则执行?动物没有制定规则,也不见他们乱成什么样。而人要是没有规则,却不知乱成怎样?人即便有了规则,还是可以乱成一团。

  人与动物,难道真的有高低之分吗?难道因为高级,就可以让地球大乱吗?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只知道,别人可以不守规则,而我不行。请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不如动物。

读《菜根谭》有感12

  扯下一片树叶。

  演绎的,是岁月的沧桑。

  掬来一捧清水。

  澎湃的,是长江的巨浪。

  回首,走过的.路。

  还有几个脚印,仍然熠熠闪光?

  向前,仰起头。

  无论未来的路,还有多久多长!

  早看旭日,晚送夕阳。

  不要骄傲,不要悲伤。

  虽然有荆棘,虽然有坎坷。

  奋发者,永远是欢乐地歌唱。

  贫穷须有节。

  富贵莫猖狂。

  吃菜根淡中有味。

  需要慢慢地品赏。

  守王法梦里不惊。

  需要细细地思量。

  不为权贵摧眉折腰。

  莫为金钱丧尽天良。

  为官的,天下为公,鞠躬尽瘁。

  为民的,辛苦劳作,不卑不亢。

  可叹,多少权贵,两手空空人去了。

  空留下,一世骂名,一枕黄粱。

读《菜根谭》有感13

  立场坚定,着眼高处。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这三处分别代表着逆境、顺境和绝境!在狂风骤雨、风吹雨打的逆境中,要把脚站稳,这是说的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风一吹就倒,雨一来就滑。在逆境中站稳脚跟,考验一个人的能力,看得是他有没有定力和功夫。

  逆境中是很容易左右摇摆丧失立场的.,尤其是在失去方向,失去信念的时候!

  顺境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作者提醒大家要高处着眼,正如白居易诗所云“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乱花丛中,最容易被美好的景象所迷惑。当企业一帆风顺财源广进的时候,正是花浓柳艳的时候。很多企业不是死在艰苦的创业初期,而是倒在蒸蒸日上的发展高峰。因为没有更高的眼光,没有更宽的格局,企业还沉寂在自己的享乐当中时,已经开始被市场淘汰!

  所以企业管理强调居安思危,越是花团锦簇,越需要将眼前放长远,不要被眼前的艳丽所迷惑。

  而对于绝境和危境,要做到迷途知返。一些企业管理者在错误的事情上越陷越深,不是因为回不了头,而是因舍不得面子,不愿意回头。

  所谓的“人定胜天”,不是说硬碰硬,而是人有认知自然规律的能力。险恶境地,不能跟环境和规律作对,只能把握规律敬畏趋势。

读《菜根谭》有感14

  近日读《菜根谭》,很欣赏这样的句子,“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原句不太好懂,找个译文看看,确实收益挺大的。

  这句话可翻译为:“一块堆满了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是能生长许多植物的好土壤;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常常不会有任何鱼虾来繁殖。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应该有容忍庸俗的气度和宽宏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在生活中,我们要习惯看到崇高的事物,但也要习惯看到非正义的现象。因为正因为对立面的存在,才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比如说人们多爱看美女,美女者,看之养眼,古人有语“秀色可餐”,再说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行为是无可厚非的。正因为存在丑女,才衬托了美女的美,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天底下的女子都一样漂亮,那么,人们都会习惯了,也无所谓美与丑了。

  做老师的,当然喜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管理起来不费劲,而且也能取得不错的好成绩,也适应应试教育的结果。心中常这样想,所有的'学生都如某某就好了,上课也轻松了,成绩也能上来了。其实想一想,社会正是因为个性而显得多姿多彩,这也只是一个愿望而矣。课堂也不是现代生产中的流水线,我们也无法生产出同样的合格产品。

  有时候上课,因为个别捣乱的学生而确实把人气得够呛的。现在学生、家长、教师的法律意识都挺强的,违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事情教师也坚决不做。因为如果把知识没有教好,只是说明你这个老师能力有限,是小事;但是如果因为维护课堂秩序而做出非法的事来,那可是一辈子的事儿,是大事。因此,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理,再加上有些家长维护自己孩子,有些事情确实很难处理。大多老师有同样的一个感觉,现在看到有些学生,确实是有些害怕。

  有时候感觉教育的力量不是万能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上起课来让人头痛,却也无能为力,在课堂上还挺嚣张的,用着挑衅的眼光边说话边看着你的眼神,老师却无能为力。不能体罚,说教也显得很苍白,黔驴技穷也只是一个叫家长,来与不来还得看人家的心情。

  还是古人说得好“地秽生物,水清无鱼”,不管是自我安慰消极逃避无可奈何也好,还是至理名言处世准则也罢,觉得说得的确挺在理。人们制定了规则,但是却是由人们把规则打破。规定了法律,但是还会有人违法。有了规章制度但是还有人不遵守。

  人要有容忍庸俗的气度和宽宏他人的雅量,师与生者之间,也同理。

读《菜根谭》有感15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具有儒释道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变的教人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

  开篇第一文《天道忌盈,卦终未济》就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应留有余地,不要做得太绝,这样上帝才不会嫉妒我们,甚至恶鬼也不会伤害我们。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一切功劳都要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为此发生内乱,也必为此招致外患。

  又如《弄权一时,凄凉万古》一文,告诉我们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遇到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菜根谭》一书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整部书似语录,却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却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却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一文告诫我们,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过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又如《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一文,说的是要想制服邪恶,必先制服自己内心的邪恶,自己内心之恶制服后,一切其他邪恶自然不起作用。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躁动的情绪,心平气和了,外来的横逆事物自然不会侵入。

  《菜根谭》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本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涵义深邃,耐人寻味。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圣超凡》一文中说“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超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便是文辞优美,耐人寻味的绝句。在优美的韵律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个人只有丢开功名富贵的思想左右,才可以超越庸俗的尘世杂念;一个人只有不受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才可以进入超凡绝俗的圣贤境界。

  《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一文也一样,“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在工整对仗的语言中,我们明白关于欲念上的事,决不要贪图方便,就可以顺手占有一次,一旦占有一次就会跌入万丈深渊;关于义理方面的事,绝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放弃一次就等于与真理远隔千山万水了。

  再如《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舍己毋处疑,施恩勿望报》《清浊并包,善恶兼容》《律己宜严,待人亦宽》《宁为小人所毁,勿为君子所容》等文,无不教育我们不计前嫌、不计得失、虚怀若谷、宽以待人、乐以忘忧。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不顺。生活中即使遇到些许玩逆与小人,也不用太在意,莫若去慢嚼几篇《菜根谭》,如《善根暗长,恶损潜消》《德怨两忘,恩仇俱泯》《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春风解冻,和气消冰》《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执着是苦海,解脱是仙乡》《躁极则昏,静极则明》《处事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等,嚼着嚼着,便也欣然释怀了。

【读《菜根谭》有感】相关文章:

读菜根谭有感08-24

读《菜根谭》有感13篇07-23

读菜根谭有感(精选16篇)08-01

菜根谭读书心得01-10

菜根谭的读后感03-15

菜根谭读后感09-13

《菜根谭》读后感07-04

菜根谭读书心得精选15篇03-13

菜根谭读书心得15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