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4-11-04 16:40:13
  • 相关推荐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1

  读这本书搞笑的是,你会对主人公克兰德哭笑不得,既爱又恨。他是个不懂人情世故,不近人情,不在乎他人看法,不在乎与画画无关的一切事物的人。爱他,是因为他的所做所为都为了他的梦想,我无力总结他的一生是怎样为了画画做出怎样的牺牲。用克兰德的话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而如今有多少个能像他这样为梦想不顾一切呢。恨他,是因为他牺牲一切,包括他人。(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克兰德的情况下,一个画家却认为他画得很好,是个了不起的画家,还经常借钱给他,帮助他。在他身无分文、邋里邋遢,病的几乎要死的时候把他带到自己家里,亲自贴身服侍他到病愈,没有一句感谢,还占用了人家的画室,拐了人家妻子,画家只好独自离家出走。三个月后,突然间,画家的`妻子自杀了,而他什么表示都没有,像是没发生过一样。只留下了这个可怜女人的画。他还明说,他根本不爱她,只是需要一位模特,画完了,就没用了。)

  不得不说毛姆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以第一人称“我”为线索,很多时候都在自言自语的对话,但是夹杂着各种心理学的细致描写,非常有趣。挺简单无聊的事情也被他描述得好像很有内容。刚开始读着枯燥,提不起什么兴趣,突然一个大转折让你爱不释手。(我表达能力实在太有限了,此刻感觉自己就像毛姆所描述的克兰德一样,想极力地表达自己,却挥手舞脚地都说不出一些完整的句子来。)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2

  最近听到不少身边的朋友对工作和生活做出改变的消息,或因对现状的不满,或因有更好的机会,或因想要追求不一样的人生,或因其他无数个可以说服自己做出改变的理由。生活本就是这样,边走边探索,一步步改变一步步磨合,最终找到那个能让自己内心平静的状态。恰逢最近看了本书,《月亮和六便士》,更是将对欲望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离开文明世界,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最终病逝。

  斯特里克兰德画画,是他的命运,他是一个没有选择的人,他画画是“必须画画,仿佛一个人跌进水里,游泳游的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得游,不然就淹死。”他对除画画之外的人与事冷酷无情,他不想过去,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他为了自己的兴之所至,对朋友带来莫大的痛苦也不去理会。他为了理想放弃全部道德、责任与世俗生活。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人知道该如何评价他。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斯特里克兰德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他是一个被梦想绑架的人,纵使遭遇再多折磨和痛苦,我理解中的他也是幸福的,他不会感到厌烦和寂寞,他的灵魂是满足的。斯特里克兰德就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具有一种纯粹精神的性质。一种使你感到不安感到新奇的精神,把你的幻想引向前所未经的路途,把你带到一个朦胧空虚的境界,你会感到自己的灵魂一无牵挂。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已达到了另一个高度,他的人生只能作为理解他作品的一个入口,却不具任何普遍意义上的借鉴价值。然而现实由不得我们这样选择,但我们总要以自己的方式,达到一个平衡而美好的状态,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3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是20世纪著名作家毛姆最著名的作品,畅销了一个世纪。

  当我看到书封面上的一行字时,我立刻被吸引住了: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月亮和六便士,而讲的是:“我”是一名年轻的作家,在一个意外的机会遇见了银行家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谁知斯特里克兰为了心中隐秘的绘画梦想,弃家出走到巴黎。他对世俗的一切都冷酷无情,不屑一顾,他曾迫使爱他而抛弃丈夫的布兰奇自杀。但他对艺术有着一种非同寻常,无法抗拒的热情。最终他来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娶妻生子,最终双目失明,疾病缠身。但他完成了一幅最为伟大的作品,但在临死前,他委托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烧了一切。我这才知道,月亮指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指的是俗世与金钱。

  毛姆把众多的写作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就像他自己讲故事似的,一切似乎都那么真实与生动。我看完后,差点以为这一切都是真的,真有斯特里克兰这个人。我仿佛不在看书,而在坐在火炉边听毛姆讲故事,不禁沉浸在其中。

  再看看这本书的主角,不屈不挠的斯特里克兰。他只为自己的画画理想,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名誉。贫穷潦倒,疾病缠身,可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信念,这就是真正的持之以恒!但他却没看到自己的成功。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持之以恒,不忘初心,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才能获得成功!斯特里克兰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好书,我希望大家有空看看,一定能获得心灵上的收获。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4

  “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是一本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书。本书的主人公克兰德与一家人生活得安稳富裕,却突然抛妻弃子、放弃所有而离家出走,在所有人忙着寻找他时,他却在异国他乡成为了一个潦倒落魄的画手。在面对作者的斥责与批判时,他坦然无畏,他认为他只是在坚持自己的梦想,他不愿在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上再浪费生命、虚度光阴。

  诚然,在世人的眼里,他的`做法无疑是愚蠢又可笑,甚至是可恶——他就这样毁了一个家庭,并且还毫无悔悟之心。但在他自己心里,这或许是他这一生做过的最正确、最遵从内心的决定。我佩服克兰德先生的勇敢与坚定,但他的做法我并不认同,我们生活在世俗世界里,又必须遵从的世俗法则,我想我永远也做不到那样洒脱与无畏,但我并不觉得遗憾。我无法冷漠地面对别人的指责与批判,更重要的是我无法对我造成的痛苦视而不见。因此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总要坚持无愧于心。

  我想要月亮,可我更需要六便士。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月亮和六便士并不矛盾,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理想的生活,不管是遥不可及的月亮,还是平凡世俗的六便士,都可以作为我们人生航程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内心追逐的道路。

  最后,借毛姆先生的话劝慰自己:“世界是冷酷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我们必须自甘卑屈。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注目。让我们去寻求那些淳朴、敦厚的人的爱情吧。他们的愚昧远比我们的知识更为可贵。让我们保持着沉默,满足于自己小小的天地,像他们一样平易温顺吧。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5

  第一次读一本小说希望自己能够再早一点遇见它。

  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它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和王尔德的“我们都身在井隅,但有人却能看见星星。”不谋而合。虽从不以独树一帜自诩,但是天生对那些追求本我的人没有抵抗力,也会不自知地被吸引,就暗自窃喜着自己也许也会看到月亮星星吧。这一层面的理解不想再赘述,很多人都写了长篇大论的感悟,我只从另外两个角度去思考。

  除了书中对精神渴望这一层面的直接描写令人向往外,其实其中对男女关系的侧面描写也一样动容。如果不是对情爱的冷漠,怎么能更好地衬托对创作激情的渴望呢?要不然看见月亮的怎么会是他,怎么会是那个什么都不要了的医生呢?但是反过来,这也的确在男女关系上又一次的启发。

  另一方面,故乡。我第一次明确意识到有些人生错了地方是去到敦煌的时候,站在鸣沙山上的我执意地认为自己上辈子属于粗旷的大西北。第二次是今年在佛罗伦萨,不知道怎么了,从提着行李踏出火车站的一刻起,我觉得空气的味道都对了。于是那晚和朋友在老桥的沿岸一边啃着三明治一边欣赏着夕阳,我就知道有些人就是在另一个地方才更舒服的,因为城市也都是有生命的,你要去一座跟你脾气相投的.城市才会觉得即使生活琐碎都毫无怨言。

  很多人觉得这本书不好读,但是可能由于我对欧洲特别是英国法国的地形有了大概的了解,读起来倒觉得一气呵成,是不费力了。另外,虽然毛姆本人也受到了很多争议,但是这是本值得一读的书,大概是它认可了我认可的生活态度吧。

  嗯,年轻的时候能在巴黎和伦敦小住过一段时光,可真是三生有幸。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6

  你想要月亮,可给你六便士又嫌少。——题记

  作者说这个标题是他随手起的和主题无关,但我觉得这个标题起的太妙了。在无数的选择中,是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低头去捡六便士,这两个选择也直戳新闻人的胸口,是理想还是现实?

  书中的斯特里克兰德和挣扎的凡人不同,他转身追寻理想再也没有回头,可以说是荒诞的可笑的。一个毫无绘画基础四十岁的中年大叔执意作画,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家庭以及安稳的工作。

  他在乎成名么,不,他根本不在乎。他所有的钱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画画,甚至连生理欲望被他厌恶。他只想要内心的宁静。他被讥讽,被唾弃,可他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新闻理想新闻真实,新闻人挂在嘴边的东西,哪一个人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绝对做到?最初选择这条路靠着的是理想,支撑走完却需要面包。所以,是不是最后都会向生活妥协,但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可以反抗生活。

  我想如果斯特里克兰德死后他的画没有出名,那么就是一场悲剧,可即便他死后变成了瞩目的画家,那一把被他安排的'大火烧光了他所有画作,依旧是一场悲剧。所有可能的传世经典都注定湮灭,但世人的评价他才不在乎。

  书里我最喜欢这样一段话。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希望做新闻人的我们,在月光下更孤独勇敢。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7

  两周前看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写一篇读后感,我怕自己肤浅的认知不足以理解本书的深刻。但是有股力量催促着我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化诸文字。现在,端坐窗边,沐浴在晨光之中,码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月亮和六便士》无疑书写的是一个关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故事。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象征以金钱和实利为核心的世俗的物质生活。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因为他们代表了最纯洁的生活状态,完全为了理想和信念而生存的人。癫狂而伟大的灵魂总在最少数,大多数人是既低头寻找六便士,又不时抬头看向月亮。

  “仿佛我突然闯进某个陌生的世界,那里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人并不能做他想做的自己,而只能做他不得不做的'自己。”

  书中这两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常常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所束缚却不自知,年岁渐长不过是加固了那些模式。我喜欢阅读,喜欢聆听他人的话语,因为这常常让我看见不一样的世界,那里对价值及意义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当然有时候我们更需要去听他们未出口的话语。

  人生一世,似乎有许多选择,想来有无数种可能。可就像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他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了那个不得不成为的自己。这不是悲观或者简单的宿命论,是他付诸行动所书写的一生。读者褒贬不一,以自己的价值观考量值不值得,他不在乎。

  作者理性而睿智,只是静静解剖着人性。面对这场精神与现实的博弈,你选择什么?作者:林香玉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8

  在刚开始读到这本小说主人公的时候,对他的外形,和个性的描写总让我联想到梵高,原来小说主人公Charles Strickland的原型是Paul Gauguin(保罗高更)。而高更和梵高的友谊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在艺术上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可分歧却也无时不刻的存在着,最后俩人的友情在短暂的62天亲密接触后,以梵高的割耳闹剧收场。

  梵高疯了,梵高死了,高更也从此离开巴黎去了南太平洋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岛屿Tahiti;其实两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差不多是疯子一样的天才,梵高是确确实实的疯子,高更可能还差那么一点儿就是疯子了,所以他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最终达到了自己的艺术天堂,而梵高相对于他来说要幸运的多,梵高早早的找的自己的艺术之路,在巅峰时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高更曾请求巴黎的朋友给他寄向日葵种子,由此可见他对梵高的'怀念,我想他肯定后悔了,后悔在梵高最脆弱的日子里开了他,他对梵高的死肯定是愧疚的';

  非常让人庆幸的是,高更生命中最重要的在大溪地岛上完成的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像何处去?》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被烧毁,而是幸运的留存了下来;

  高更的晚年确实是贫困交加,疾病缠身的,但是具体的情形谁也不知道,毛姆在小说中的描写异常凄惨,可能是小说的缘故,作者加了很多大胆的猜想,和语言的加工,借此增加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烘托吧。我觉得毛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身上有着高更和梵高两人的影子,高更和梵高的个体互相矛盾,他们的命运和对艺术的执着又互相辉映,可能毛姆也是想对这段友谊给予些美好的诠释吧!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9

  主要写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经纪人,突然放弃了本有的地位,工作,家庭,像被魔鬼附身一样恋上绘画,弃家出走到巴黎,由于没人理解他,不仅经受着在异国忍饥挨饿的肉体折磨,还忍受着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最终由于一番离奇遭遇,他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离开了闻名世界的他,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宁静和艺术上的启发。与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使得后世震惊的化作,染上麻风失明之前,曾在住房四壁上画出了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却立下遗嘱让土著女人在他死后把画作都烧掉。

  本书通过作者“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经常以“旁观者”参与到叙事中来,很有意思,毛姆似解剖刀般的笔锋将一个伟大又让人讨厌的作家表现的极具魅力。让人不得不承认这画家的伟大,又不得不让人感觉他真实不懂人情世故,惹人讨厌。

  这部书的名字,月亮与六便士,很多人觉得是想对于理想与现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贴切的理解,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大家都在追求的高远的理想,而六便士,地上的六便士,是最小面额的银币,也很圆满,掉在脚边也是无人注意,但仍然是平常人生活的必须,是卑微的,有些人生活得目标是最求六便士,有些人的生活是为了最求遥远的月亮。

  在书中,查尔斯扔掉了身上已经赚到的便士,追寻着那心中的月亮,虽然贫穷,被捉弄,被嘲笑,不被任何人理解,但仍然忍受着痛苦,也享受着之中不为外人道的快乐。我们会尊敬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理想化的,是伟大的。但是反过来想想,这样的人如果是朋友,是家人,又是又会觉得很让人无奈,让人感到厌烦。这也就是作为人的两面性吧,在现实与理想间挣扎、权衡。

  每个人都希望可以追求着那闪闪发光的理想——终日仰望着月亮,但大部分人也在乎脚边的六便士,人们都得为了生存而生存,也去为了最卑微的事物去争斗。在马洛斯金字塔中,人必须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例如:吃饭、性欲、住房等等之后,才可能有想到理想——即自我实现的可能。

  书中跟作者一起上岛去看望查尔斯的很多人,大家都忍受不了那里的简陋和粗鄙,有时候又因为那里的淳朴感到对生活的热爱。人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的人,我觉得就应该像这样,可以将那美好与卑微结合到一起,将理想和现实结合到一起。伟大的人必然是痛苦的,痛苦的人却不一定伟大。

  查尔斯拒绝他在世界上作为职员,丈夫,或者其他的什么身份,仅仅想要做一名画家,一名纯粹的画家。很多将人类推上进步道路的人,就是这样,我们尊敬他们,也依赖他们。但是人类作为社会的人,还是应该成为多身份的人,这样的社会才是稳定的。这就是作为社会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纠结。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10

  谁不曾有过梦想,梦想就如空气,没有它,生活也会嚼之如蜡,失去光彩。但可曾想过,如果你处于河流的中心,彼岸便是理想,但回头现实却在向你招手,此时,面对理想,你敢不顾一切吗?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理想等同于幻想,因为有现实因素的束缚,理想也变得苍白无力,也总会有人在你耳边说,醒醒吧!别再做梦了。当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力作《月亮和六便士》问世后,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小说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这也更加增强小说的神秘色彩。

  我喜欢“月亮和六便士”这个书名。墨黑般的'夜空上,只有月亮能散发皎洁的光芒,月亮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微不足道的六便士便是那现实。我们或许可以仰望月亮,感叹它的魅力而忽视脚下的六便士,但我们却不能放弃六便士的生活而选择整日仰望月亮生活。

  此时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张“高级白领放弃舒适的生活选择在街上卖煎饼果子”的图片新闻,虽然最后记者还原了事实真相,证实主人翁只是闹着玩,随手发的微博,但是此微博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都羡慕其有如此的勇气,也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厌烦。

  或许“自由自在地卖煎饼果子”是每个忙碌白领的梦想,说来却好笑,这梦想如此小,然而面对现实的压力,我们却连实现这一个小小梦想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我们还有房贷没还,生活还得继续,高工资不能放弃。

  小说中,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到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那股为了理想而不顾一切的勇气让人艳羡。我也常常思考,为何理想总与现实对立?为何现实总是会束缚理想的翅膀?我们不能改变现实,那么就改变自己吧,找一个现实的理想,或者说找一个现实的目标,免得可望而不可即时生发的无线失落感。

  理想与现实就如爱情与面包,或许只有睿智的人才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只是,我还是很羡慕,那种为了理想而不顾一切的勇气,那样的勇气是我没有的,却始终找寻的。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6-08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3-05

【实用】《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6-08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03-14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5篇)08-28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01-14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05-22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05-28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9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