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夏目漱石》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夏目漱石》读后感1
一、夏目漱石的文学观探源
“他本位”与“自我本位”都是一种偏近的形式,立言必先立志,而“志”含于人格之内,最重要的不是两种形式的转变而是类似于一种觉悟,认为“本位”意识事实上就是个人在整个世界中的确定位置。一个人可以读与定很多书却没有一本书是属于他的,从那些庞杂的书籍中他得到的是一种人生结构而非停留于表象上的经验知识;他在读书过程中随时拿“本位”意识与“书本”意识相比较互立批判性,杂而乱,乱且深刻。对于严重性而言,“神经衰弱”是脑力劳动不得不承认得一种局限。
一个人领悟作品有局限,作者写他自己的作品有局限,了解一本书的思想不同于其结构与形式,失去灵活性的东西可以再生,失去了语言魅力与文词狭隘性的事物却只有死去。
既然必须承担一种命运,就需要在命运之外另辟一块天地,后者独立于复杂的人世而存在,如同心灵扩张形成身体的轮廓,而我们逡游于两种空洞的夹缝之外。
二、夏目漱石小说的思想内涵
既然心是一面镜子,就无所谓光与影的反驳与互噬,究竟印蚀在人心与身体上的痕迹属于哪种东西,充满了后世所惯用词汇的混乱、杂质以及沉淀意义。心是一个复杂的统构体,当别人看到它的阴影时也正是它不愿在孤寂中死去之时,阴暗的角落里从未响起过“速死”或自杀的念头,一切都被逼迫,一切因而显得顺理成章。一个人的记忆已远非昨天之回忆,他不可能在时间上将岁月撕碎成一块一块还要平静地让他人去欣赏,不过是一个影子为另一个影子遮阴,他们突然认定了一个现实,心,就是所谓的灵魂的坟墓,没有这种东西的搅扰,大概生命就是一个石头一个石头接着掷下去,毫无等待的玄机与仰视的味道。批判一个人,是批判几本书,假如这些文字诚如他心中所思所想所做,假如时间的变化不会影响书中自语者的逻辑与理念,他与这“自在者”共同达成了“自语”的毛病,企图在人间留下点痕迹,所谓被安静所遮蔽的痕迹。心是一个遮阳物,语义双关,越是罪恶的东西越要离它更近,以沾染最后的光芒以初缺自我肉体上的毁伤与自残,语意是产生歧义的`源头,文字是毫无因果性的框架,自语者是其中忘我的人,突然有时面对一个颇为庞大的自然便吃不消,不可能以狭窄的心之境界去承载,大概只留一个角去补满自然的亏损;诚如一件旧物,连倾刻被粉碎的时机都没有。死亡突然活着,是灵魂与人生相互拮抗的过程,一个爱慕你的伟大,一个虚艳你的渺小,全部化成婆娑之影,进入泡沫之幻。
三、夏目漱石小说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是种被动的存在,无论其性格多么清晰,都是难以构成主体世界平面人物,缺乏思维上的深刻与事实性;虽真诚而距离最终的结果太远,始终无法临摹和达到精神上的灵巧境界。
四、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特色
真正的文字要写得不像文字,将小说看成一种纯粹之构思,与现实世界过分偏离而不能作为简易的指路工具。文字的力量总是出现于它被解释以后,只存于作者构思的一瞬间,一旦它的生命周期结束所谓思想也就成了坚硬和封闭的死物,在它所繁衍的众多形式与符号当中取得较短距的谅解。
《夏目漱石》读后感2
请原谅我写下了这些让人似懂非懂,我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的文字。我绝非有意为之,实在是读后的感想如此这般,但我想这正是小说的精彩之处越能让评论者们众说纷呈的小说,想必越有其不同一般的妙处或深邃。我之所以要把读后感分为一二两个部分,是因为下面的话可能更加不可理喻。
关于小说的结局,我自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自知难以回答的问题:假如我能及时赶回东京,听先生诉说一切,那么我应该如何去劝导先生释怀,先生是否有可能不去选择自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因为我真的太希望出现某种情况使先生能避免走向自杀,他的生命确实可贵,也有可敬之处,而且同时它也是属于夫人的,并非只是属于他一人。我不知道,若是一名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者会对先生持有什么看法或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可能那会更实用而有利于挽回生命,而我想得出的是可以让心灵生出自由的翅膀,翱翔于生活的天空的答案,虽然这样的想法接近于天真,但在这里天真亦非不可为之。
从相对狭小的心灵空间里跨越到更宽广的人性的世界里,培养对生命挚热的关爱,把这份爱由己及人地播撒。相信每个人心中的这份爱可以让所有需要温暖的心灵获得自由呼吸的空气。这一跨越是关键所在,当心灵空间以开放的姿态去与外部因素有选择地融合,原有的相对静止的对立体便能获得建立新的对立平衡所必需的'引发新运动的外部力量,有了跨越,才有了向上提升的基础。而在跨越中,选择很重要,它决定了发展的方向,而爱与善就是选择的标准。这一标准只能从已有的心灵空间去获得,但爱与善在成为标准时自身也要不断实现跨越,那么选择标准的提升又以何作为推动力呢?
我想,美的提升就是动力。我感到美对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先生在给我的长信中说到,他也知道自己对夫人坦白或许可以得到原谅,并因此流下欢喜的轻松的泪水,但他不会坦白,只为留给自己所爱的人一份美,没有折扣的美。可以说,是对美的认识决定了选择和结果。每个人天生都具有感知美的本能,一次感动和动情的瞬间,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美的历程。并且我认为,美育也因此才变得尤为重要,也许有时它对一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化,但却是根与源的关系。所以尽可能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是一件可敬而优雅的事情。
我认为,在一个相对静止的有形或无形的空间里,要打破那在空间内的运动形式中占主导地位的相对守衡,进而产生运动和改变,需要让一定的外部因素进入到这一相对独立的空间内,产生一个更具可能性和多样性的变化平台,这是推动事物朝一定的预期方向发展的有效前提。
我立刻在词典里查了查人性的解释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这样解释好像太简单,又好像无须更复杂。
在这篇读后感的尾声里,我想应该抛开难懂的思考,想想故事对我今后生活所给予的启示。我想到的是,每个人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多地去关心周围的人,多数情况下宽厚友善地待人,怀一颗感谢的心,我们的生活里会温情常在;坦然地面对自身的缺点错误,坦诚地与人沟通,用真心的行动来让生活充满理解
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夏目漱石》读后感3
小说里的故事引人入胜,要是以前读到这样的故事我肯定会迫不及待一次读完,但这次我却用了四五天才慢慢看完。一方面我是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究竟,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故事滑入到沉郁的变化中,对主人公的苦恼和痛楚我深深同情,以至于到最后我都有些不忍心读下去。
读到最后,才发现前面的叙述中已经对结局埋下伏笔了,只是当时读到却没有觉察出。整个故事显得紧凑而完整,只是语言读起来感觉少了几分流畅的韵美,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但这并不影响小说的精彩和颇值得一读。关于《心》的文学艺术价值,我是无论如何不敢评价的,自己在此方面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这是夏目后期的沉郁型作品,创作的时间我估计是在明治维新运动完成之后。在20世纪初期的日本文坛,夏目漱石并非主流作家,但却别具一格,所以他的作品在今天的日本仍颇受欢迎。
读完了故事你有可能会觉得作者在小题大做:一个年轻大学生由于涉世尚浅,不知道如何应付感情上的困惑而犯了一个自私的错误,称不上罪恶,但在作者笔下竟成了有些惊悚的悲剧因为主人公一时的自私引起了朋友的自杀,于是他在余下的生命中一直活在良心的谴责里无法释怀,最后选择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摆脱痛苦。你可以说作者把故事的悲剧性过分夸大了,但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一切的发生,发展与结束又感觉到真实和自然,并没有雕琢的痕迹。这样一来,既感觉情节真实,又感到悲剧性夸大,岂不是矛盾了?其实,要解决矛盾,就必须体会作者对主人公心理冲突的描写,并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其中人性的特点。对小说中人性冲突的形成和变化有多深的认识,对于此矛盾就会有多透彻的理解。不一样的结局只能从不一样的人性中去寻找答案。况且,没有矛盾不成小说,正是这样才反映出人性冲突的主题,自然地将读者引入到对人性的深思当中。所以,与其说内容突兀,不如说是结构精巧。
故事人物身上,既有自私的表现,又有无私的一面;既有多疑的时候,又总免不去大学时代的单纯气息。你甚至可以说书中探讨的是难有定论的人生话题。故事里人性激烈地冲突着,当看到善与恶,幸福与不幸竟系于一念之间时,读者的`心弦完全紧绷起来,并且不由得不展开对生命的思索。当目光扫过文字,我常闪过这样的想法:小说里的先生能对生活和生命这样深刻而客观地去思索,本身就是对人性善和美的不倦追求,尽管其反映于自觉的意识中只是一直在寻求心灵的自由,一直由于曾经犯下的过错而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但我不认为这是庸人自扰。我觉得任何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都不应有如此的看法。
如此想来,生命亦脆弱,这里不是指生命的易逝,而是指心灵的易于受伤。如此轻易间,或许是并未完全自觉的情形下,一个人已经在善与恶之间做出了如此严肃的抉择,并就此埋下一生幸福或不幸的种子,这样会让每个人的内心都过于沉重,有些难于承受。是否真是自私让先生不顾别人会有的痛苦和拥有的权利?是否天性的敏感让他同时又有着强烈的道德悔悟意识?或许更可能是由于涉世未深,使他不能对自我,对自身与周围人的关系有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年轻的先生在愿望与现实之间,想法与行动之间痛苦矛盾着,也因为阅历尚浅,所以他根本没有料想到事情变化的方向,只是本能地去保护自己内心世界的平衡。
【《夏目漱石》读后感】相关文章:
夏目漱石句子09-16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03-04
我是猫夏目漱石读后感01-26
哈姆雷特读后感 读后感03-05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孤独之旅》的读后感 读后感03-04
简爱的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03-04
童年读后感,童年读后感初11-20
英文读后感之飘读后感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