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茶马古道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马古道读后感1
昨日,一口气读完了作家景宜(白族)的《茶马古道》这本书。作为少数民族的作家,景宜用平和的文笔记录了自己在茶马古道所见、所闻。
茶马古道在历史上和丝绸之路、万里长城是相提并论的一条著名古道。它从云南的普洱出发,路过三江并流的纳西古城,经过百转千回的横断山脉,走过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直达拉萨。并穿越西藏直达尼泊尔去往印度。
这是一条伟大的道路。在长达数千年的社会变迁中,茶马古道经历了历史的严峻考验。我国的高原地区有四大系列,这里面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是紧密相连。高原地区大江深河、大山高峰相伴而生。道路历来崎岖难行,沿途地质条件恶劣,彼此之间的沟通只能依靠马驮人担。这条茶马古道是周围各民族之间交换生活必须品的生命通道,彼此之间有了互相依存的巨大的空间。
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这条古道得以不断的延续。在忽必烈与南宋的战争时期,因为长江阻拦,迟迟没有办法获胜。他们采取了先灭亡南诏大理,再迂回包抄南宋,迫使小皇帝屈膝投降。茶马古道也是一条战争必争之路。
康熙年间,三藩之首吴三桂带兵反叛之际,曾多次从这条古道去西藏的拉萨。寻求当时在蒙藏有巨大影响的五世——阿旺罗桑嘉措的支持。并许诺一旦起兵成功,将赠与五世——云南、四川边境,作为藏人居住领地。康煕镇压吴三桂后,阿旺罗桑嘉措忐忑不安了多年,这条古道藏着多少不安分的野心。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封锁了整个中国的沿海地区,当时运往重庆和昆明的战争物资除了飞虎队的空中运输外,茶马古道也占有相当的一部分。戴安澜将军,就是带领着他的缅甸远征军,在茶马古道与日本鬼子一决雌雄的。茶马古道为抗日战争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至今的史迪威24道弯盘山公路带,给人依旧是巨大的视觉冲击。
作者景宜是一个地道的白族人,他文章提到了赵蕃。赵蕃也是白族人,在清朝末期的政治舞台上也是一位丹青留名的人物。他的“能攻心则反侧之消,从古治兵非好战;不审时则宽严皆误,自古治蜀要深思”备受毛泽东主席的推崇。这幅对联依然在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内,受世人的瞻仰和学习。
茶马古道是一条智慧的道路,他在引领着我们冲破迷雾,不断的向前。在茶马古道上的九寨沟、香格里拉、纳西古城都是著名的世界旅游景点。这里因为离传统核心藏区相对比较遥远,人们依然信访传统的苯教。
藏族的佛教是一项博大精深的宗教,甚至在蒙古和满族中间也占有巨大的影响。当佛教在印度衰落后,能够继承佛教精髓的只有大乘佛教和蒙藏满的藏传佛教了。这条茶马古道也是一条宗教的古道。
茶马古道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就是敢于创新,不断探索的大无畏的精神。是民族大融合大团结的重要见证,这是一部成功的书。(杨志平)
茶马古道读后感2
及茶马古道的书籍了,它重要的不是理论研究,重要的是一本实地探访的图文介绍,作者们实地走访了云南、四川、西藏三省的主要茶马古道区域,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并实地采访,看得出他们的文风是很踏实的。
去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区域在景东,在发现无量山茶马古道时才萌发了研究这段历史与文化遗迹的想法,居然在家中翻到这本书籍,不记得什么时候有的。一看居然有景东茶马古道的图片,并且就是我们考察到(黄草岭)的地方,而当地的多数官员居然不知有这条古道。
读后才全面了解普洱茶与茶马古道的关系、历史与文化,可以说,喝普洱茶的人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是很悲催的,茶马藏汉贸易可以说在古代太重要了,历史上如果没有汉地的茶叶入藏区,藏民的繁衍发展史可能要改写,而没有藏地输入中原的战匹等物资,也许唐宋的边防稳固也要改写历史了,同时,没有藏地需要的这种紧压茶,就不可能发明今天的普洱茶等(砖、沱、饼茶),也就没有今天的普洱茶文化。
而承载这段历史(大约应该是文成公主入藏后,藏地才发现茶叶的妙用,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和在这条古道上穿梭的各族人民,更是谱写出浓厚的马帮、茶叶、客栈、交易、民族融合的文化诗篇。日本NHK摄制的《茶马古道》更是以生动的视频全面展示了这段历史文化(人家是很认真的,可惜不是我们中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因此,投入多少精力去研究、去实地踏访都是值得的,也是掘之不尽的文化宝藏。
这本书由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社与云南的《女性大世界》合作编印出版,在玉溪卷烟厂、爱克发胶片厂商的赞助下,当年他们组织了十多位香港、云南、四川的摄影家与记者,于1993年10月出发,到1994年2月结束,多路踏访数千公里。今年刚好20年,那些众多的图片和文字采访资料今天看来也很珍贵了,现今的变化也许很难拍摄到那些文化遗迹,当年的马锅头与见证人更是难寻了。文化不是拍拍照片就可以的,更要去研究与挖掘,可惜我们现在的人,相机越来越好,拍得越来越多(数码片),其实已经缺乏了视角的深度与文化的内涵,可悲呀。
也是1993年8月,我们山野旅行社参加了昆明首届昆交会,在这个展会上我认识了香港《中国旅游》的图片编辑石宝秀先生(该书的图片编辑),随着后来的往来,促成了我们1996年的一次合作,从此就大量购买收藏了该刊,兴许这书就是这段时间收藏到的,可惜今天才看。
【茶马古道读后感】相关文章:
茶马古道导游词精选15篇02-04
茶马古道导游词精选14篇02-01
茶马古道导游词(14篇)01-15
茶马古道导游词集合14篇02-05
茶马古道导游词(合集14篇)02-01
茶马古道导游词(通用15篇)01-29
茶马古道导游词(集锦15篇)01-30
茶马古道导游词(集锦14篇)02-05
茶马古道导游词通用15篇02-08
茶马古道导游词(集合14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