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瓦尔登湖》读书心得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3-02-15 14:37:29
  • 相关推荐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瓦尔登湖》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

  《瓦尔登湖》是一本书,瓦尔登湖就是瓦尔登湖。

  去年这段时间,在美国的女儿那儿住了几个月,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游览了凡到美国都应去的一些地方,当然都是女儿女婿精心选择,周密安排,细致策划,亲自陪同。得以饱览了自然风光,参观了历史遗迹,领略了先进科技。感受到了一种不虚此行的满足,上千张拍摄的图片,7—8万字的日记,现在拿出来欣赏和翻阅,恍如昨日。

  然而我不想用这些来充塞我的空间,也不想耽搁别人的'宝贵时间,我下面说的是一本书和一个湖。

  《瓦尔登湖》这本书我们不少人不知道,不少人没听说过,不少人知道没读过,也有不少人知道读过没读进去。

  瓦尔登湖我们多数人不知道,多数人没听说过,有的人知道,也听说过,但多数人没去过,没见过。

  《瓦尔登湖》我知道,我买过,我读过,但也没读进去。

  瓦尔登湖我知道,当然是从那本书上看到的,但我以为150多年前书上说的一个小湖,可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这次在美国却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清清楚楚看到了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

  1845年,拿了一柄斧头的亨利大卫梭罗,孤独地跑到瓦尔登湖畔,砍树伐木,盖起了小木屋。在自己亲手建造的天地中,他默默地聆听、感受、思索一切,以自然为师而又非遗世独立,现实、向上的人生烈焰也时时在他心头交织升腾。两年的独居时光给了他很多,付诸文字,便有了《瓦尔登湖》。

  瑞士的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瓦尔登湖》正是一个纤尘不染的心灵境界。它静,太静了。只有在红日斜坠的黄昏以后,平静躁动,心情神澈,开卷展读,才能渐渐地进入这一奇妙王国,直至心神皆醉。

  梭罗崇尚实践和脚踏实地,于是他从基本的“经济篇”开始,最终以“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亮了”的日子结束,在他行云流水的字里行间,散发着大海的气息与木叶的清芳,也透露出心底的洒脱与恬静。梭罗散漫的文笔,不但能从猫头鹰的号叫、康科德的钟声、田野与溪流中揭示出永恒的真理,而且也能将松鼠、山雀、鹧鸪的活动变成诗化的'哲学。无论白昼“大地生长豆荚”之时,或是冬夜“临湖畔听冰裂”之际,梭罗总能带领我们轻松地穿越“议论、偏见、传统、幻想和表面现象的泥泞沼泽”,跳上我们称为现实的坚实地面。一切景物描绘,优美细致,清丽动人,像湖样晶莹,如松般苍翠,掷地仿佛可叮咚作响。尤其是对湖四周景色的描绘更是令人倾倒,简直是写下来的幽梦了。

  梭罗不是万事不关心的闲云野鹤。强烈反对奴隶制度、强调公民不服从权利的他,早已成为引导无数人穿越荆棘、登上理想彼岸的行动与精神的导师。在《瓦尔登湖》中,跟着梭罗,能懂得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丽,感受到春天与黎明的朝气蓬勃,也会不知不觉在他的炽热信念中融化。

  一生如此,“简单而寵郁,孤独而芬芳”的梭罗,为世界文学史留下了这一本独特的绿色经典,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本难得的静静的书。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翻译徐迟先生的译笔优美传神,与全书风格契合无间,奈何徐迟先生也于前年驾鹤西归。品着这满纸烟霞,想着梭罗、瓦尔登湖与徐迟,亦不乏“亦幻亦真难取舍”之感了。————存少辉。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3

  读这本书是需要一种寂寞的境界的,需要一种淡薄的心态的,需要一颗纯自然的心的。

  翻开这本书就是一次与梭罗的促膝长谈,一次返璞归真的体验,一次沉淀下来细心思考、洗清浮华的机会。

  静是梭罗的一种境界,也是他的一种感悟,而静水流深是梭罗感悟的结果,这就使得变成通透,寂静的瓦尔登湖的水面,映照出现代生活的无数个侧面这也是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他在一座小城——--中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不断感受,并践行着一个与现代对立的生活方式——原始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梭罗白手起家,在杳无人烟林中建起了一座属于他的房子,很难想象梭罗是如何在这简朴的'木屋中凭借一张小床,一张书桌,几沓稿纸生存下来的,但是他做到了,他实践着他的超验主义,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执着、热爱生存下来。这时正值工业发展时期,是物质生活丰富的时期,但梭罗并没有被这种物质生活所迷惑,很好地控制着自己的欲望独自一人生活他认为:欲望和不满不仅不会带来满足,还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就像那可怜的--人一样。他还认为道路上的牌子对顾客的诱惑是一种危险,因为他见过最原始的东西所以他早已看穿了那浮躁世事的陷阱,他说“我要么立刻大胆地毫不犹豫地直奔目标,像那些受夹攻的人接受的建议那样或者是自己专心想着高尚的事物像--那样“弹着里拉琴高唱对诸神的颂歌,淹没了塞壬的歌声,避开了危险”这也是梭罗在原始中看到的当今社会,这个看似完美的世界其实也早已是一只干裂欲碎的花瓶,这个世界已经不能再经受任何一点打击,它已经临近奔溃的边缘,人们放弃了尊严,人格,用苦力来换取那微薄的酬劳,这就是所谓的“智者?”上流社会的人贪婪,欲妄,迷失了自己的心灵,整个社会都在做痛苦的挣扎——努力地逃避这一切就像索罗所述“但我宁愿社会疯狂地反对我,应为绝望的是他”这种奴隶制的社会只能是失望加叠绝望,当时的社会像一台以最大功率输出的机器使人们无法静静地思考,所以世界越浮华,人们的心就越浑浊这只能是恶性循环,为什么静下来拂去铅华,让心灵的湖水沉静下来——让“天光云影共徘徊”呢?他曾经在中告诉我们“凡是完美的作品,其中时间是不存在的。”而最后成为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

  这种静寂并不是孤独而是在沉淀,在洗涤浑浊的灵魂在一点点净化自己。

  静,似清泉给炎热以甘冽;似清风给浮躁以清静;静,似古树之根——万事之根本;似不老之泉——万事之能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来吧,在静静地在瓦尔登湖畔寻觅那片刻的静谧!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4

  一本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细心品味的好书是难得的,《瓦尔登湖》这样的经典更是不会例外。和梭罗所说的一样:“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合上《瓦尔登湖》淡蓝色的封面,犹如一股清凉的湖水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徐迟先生是这样评价的:“《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好不晦涩,清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瓦尔登湖》能让你有奔赴山清水秀、未被污染之净土的冲动。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它是属于一个人的书,需要静下心来。

  该书的作者是19世纪的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他在读完哈佛大学后,28岁的他于1845年7月4日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是他简朴生活的全部,从1845年到1847年,大卫.梭罗-瓦尔登湖畔一个孤单的灵魂,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将思想和文字精心地打磨。并由此写就了意义深远的《瓦尔登湖》。它与《圣经》一起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此书在当代美国是读者最多的散文经典。

  《瓦尔登湖》是梭罗融入自然、静心思考的结晶,全书给我留下了三个方面的深刻印象:

  1、《瓦尔登湖》是一幅田园风光的唯美长卷。读完全书,仿佛跟作者完成了一次难忘的、纯美的自然之旅,你会走近湖畔,走进松林,你能看到悠然而过的田野上的飞鸟、欣赏森林深处的蚁群大决战、在冰天雪地中倾听远处传来的猫头鹰的哀鸣;湖水的静美、雨中的奇景、变幻的雪冰、乡野的美梦,让你在真切的体验中深深沉醉。如果说一篇优美的文字是我们风沙苍茫的旅程上一处小小的绿洲,那么《瓦尔登湖》赐予我们的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我们既可以让自然和人的心灵探索野马般狂野地奔腾,又能让个人体会到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那些经

  验和感悟,是如何在清晨闪动着露珠的光芒。晨昏照耀下的树林和季节变幻间的乡村和田野,水天一色下翩飞的欧鸟和树丛里惊恐逃走的小兽,其实它们不仅属于作家,在我们看似沉闷平淡的生活里,何尝不是处处可以一窥它们的背影,而前提是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正拥有一个比晨起时更早、更神圣的黎明!

  2、《瓦尔登湖》是返璞归真生活的真实记录。在湖畔,作者自得其乐地种豆耕锄、觅食野果、追猎狐狸;在湖上,作者恬淡闲适地垂钓游鱼、观鱼戏水、听湖奏鸣。“在温暖的暮色中,我常在船中吹起晚笛,看鲈鱼围着我环游,好像沉醉于我的笛音。月亮徜徉在湖面的粼粼波光之上,湖底倒映着森林的丛丛幽影。”梭罗认为∶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养,再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快活的了。说梭罗是"大自然的挚爱者"也许还不够,他常常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踏在地上的脚印常常是深的,那意示着一个负重者。他不把花从枝子上摘下来,但把汗洒进土里。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3、《瓦尔登湖》是处处灵光闪烁的哲学圣书。梭罗选择在瓦尔登湖畔生活,并不是简单的逃避现实,在简单的生活中,他一直在思考,思考人生、文明、金钱、贫富、生死等大问题,在娓娓道来中悄悄开启你的心智。那些贯穿在行文中的哲思妙语,会使你在反复诵读中,感觉常读常新,回味无穷。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就会多一条后路。这该是《瓦尔登湖》的一句隐语吧。《瓦尔登湖》是影响世界发展的绿色经典,是构成美国性格最重要的书。海南和三环出版社这样的定位,也是编者的一番良苦用心吧。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想,这真理该是:热爱自然,创造生活。

  月光一样的隐居也许是我在这本书里读到的最大的`收获,当我们也能在心中勾勒出自己的“瓦尔登湖”,我们就会在自己的人生里获得这样恬然的生活姿态,月光般明亮却内敛,月光般平静却非凡,隐居只是一种选择,是否选择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日夜风尘仆仆的路途上,心内心外都要撒满一路月光。他在瓦尔登湖独居时年纪并不大,但他却给我们一种长者拥有的广博、沉稳和智慧的感觉。他与孤独为伴,但并不消沉。他那么热烈地爱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绘着自然。他积极地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他相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所以热情地讴歌着心中的女神——瓦尔登湖,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心中应保留的一块圣地呢?

  作为一名教师,应像梭罗一样,不羡浮华,不慕富贵,让自然和学识使自己不断丰富,在心灵世界中营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从而诗意的栖居在校园内,成为引领学生热爱自然、创造生活、摆脱世俗、走近崇高的表率。假如我们可以永远活在现在,善于抓住现在的每一个机会——如同小草不放过滴落在它身上的每一滴细小的雨露一样;而且不把时间花费在弥补失去的机会上,——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尽责,那么,我们肯定会备受福佑。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书是《瓦尔登湖》。

  这是一本让人心归宁静,充满希望的智慧大作,书中充满了梭罗对社会,对制度,对人类,对生命等等不凡的见解,当人们逐渐失去田园的宁静,它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

  初读时我有很多不解,看到前面的章节,觉得生涩无聊又难以理解。作者说自己在湖边种了哪些东西花了多少钱多少成本等等,从叙述的方式来看,感觉比我往日所看的文章逊色多了。

  后来,他给予我最大的震撼还是书中对生命、对理想、对自由的向往和推崇,启发我们寻找生命最本真的意义。他说:“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这句话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让人对财富观有更深的理解。

  其实,金钱和幸福不是相等的,因为幸福是一种从心底发出的满足感,金钱虽然能满足你的需要但它不是支撑我们幸福的原因。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所以他觉得“佩戴任何的肩章,都比不上我这一次荣。”

  的确,我见过一号难求的老专家骑车去看病,也见过服务生开好车来上班,我并不反对有人对物质生活品质的追求,但我觉得人更应该清楚的是,智慧与思想的充实才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满足。王安石说:“圣人内求,世人外求。”人,只有直视自己的内心深处,才能获得最终的幸福,我们追求一生也不过是希望满足于内心的平和而已。而梭罗这样的感悟,正是他不断探索自己内心和社会联结开出的芳香果实。

  他一个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开始了独居生活,他喜爱东方文化,阅读了大量东方著作,也很赞同道家思想,古人的隐逸生活与梭罗的独居相似,都是为了寻找世间遗失的纯净与美好,而不同之处就在于古人是历经沧桑后的看破红尘,梭罗却是与生俱来的自觉的超然物外。不同于陶渊明这样的避世隐居,归隐田园,梭罗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追求现实,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探索。千年之前陶渊明笔下的那方神奇的水土——桃花源,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渴望的精神圣地,又在梭罗的笔下重现了。

  让我们追随着梭罗的足迹,抛弃物质所带来的烦闷与苦恼,感受恬静的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6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思索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诚哉斯言!在“快节奏”的今天,生活就像被按下了复制粘贴键,每天重复着平淡索然的内容。很少有人去思考: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当看到梭罗的《瓦尔登湖》时,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向内生长,向外探索。

  “梭罗这人有脑子/像鱼有水、鸟有翅/云彩有天空/梭罗这人就是/我的云彩,四方邻国/的云彩,安静/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

  海子这番诗意的表达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热切的期待。在那个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周末,我静坐窗前,细细品读。没有珠圆玉润的藻饰,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洗尽铅华的质朴。他平静的叙述总是给人以穿透心灵的洗涤和愉悦。渐渐地,让人卸下了身心的负累,远离了喧嚣的烦扰。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来到了梭罗的木屋前,聆听这片湖的故事,品味着“向内生长,向外探索”的生活真谛。

  向内生长,意味着我们要心怀笃定,热切迎接充满希望的明天。余秋雨认为:“水边给人愉悦,山地给人安慰。”在宁静的氛围中,我们往往更能获知自己真实的声音。王维隐逸山林,体会到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悠然闲适,柳宗元遭遇仕途蹭蹬之后依然坚守操行,感悟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恬淡自在。如果一个人充满信心地朝着他梦想的方式去生活,他就会勇于冲破现实的某些桎梏,去开辟活出真我的新天地,正如梭罗的小木屋。于是,孤独将不再是孤独,贫苦不再是贫苦,生活中属于自己的美好将渐次呈现。

  向外探索,需要我们简化生活,使生活更为纯粹,从而得以在更高层面对人生、人性乃至人类的终极关怀作出有意义的思考。为了摆脱无聊琐碎世务的烦扰,梭罗追求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并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省思。他写道:“不要给我爱情,不要给我金钱,也不要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其实,探寻真理的路径有很多,可以坐拥书香,可以探幽揽胜,可以皈依佛道。而梭罗选择了归隐田园。生活的有趣有很多种,追求生活的意义,也没有固定的程式,当你还没有想好要开始怎样的`生活何不先简化生活,追寻真理呢?

  初读《瓦尔登湖》这本书,不一定有所收获,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那种感觉确能使我有获得真理的快乐。正如梭罗在《阅读》中所说的那样:“读得好书,就是说,在实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读完这本书,不同的人对生活的思索是不同的,我以我心绘风景,风景迷人因我心。有思索的人生值得每个人去过。

  “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如果说太阳是海子的名字,那么瓦尔登湖就应该是梭罗的名字。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有思索的生活,向内生长,向外探索。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7

  第一次读《瓦尔登湖》是在大学,十八九岁的中文系少女,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是梭罗的单纯与真诚,是他丰饶的内心,是他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二次读《瓦尔登湖》是一年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是作者追问真心的勇气,是坚守初心的执着,是他对生活本质的洞悉,对世界的深情。

  《瓦尔登湖》不是一部小说,不能靠曲折动人的情节,来抓住读者的心。《瓦尔登湖》也不是一本诗集,不能靠凝练的语言与新奇的意象,来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这,只是一本生活随笔集,没有什么情节,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

  人们把梭罗称为“自然主义文学的始祖”,或许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感兴趣的生活主角是大自然,是大自然中的生灵,大自然中的声音,以及那些以自然状态生活着的人们。二是因为他对自然的书写,采用的是最质朴的形式,平实而简洁。作者博览群书,却让人感觉不到掉书袋的卖弄与晦涩。书中记录的生活是简单而真实的,一个人的生活日常,所思所想。书中记录生活的方式,也是最为素朴的,没有一丝粉饰,不带一点夸张。书中的语言,睿智、真诚、简洁、浅白,同时又时时透着几分幽默。

  一个读完大学,喜欢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的年轻人,突然做出一个决定,带上一点儿钱,带上一点儿最简单的生活用品,去瓦尔登湖边生活。在那里,他亲手搭起一座小木屋,一盏灯,一张小桌,几把椅子,两个煮饭的锅,几件餐具,成了他的全部家当。

  他的新家,位置选得刚刚好。这里可以让他享受宁静,平日里少有村里人光顾,也听不到邻居的吵闹声;这里又不会让他的生活与世隔绝,旁边的小村离得不远,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去那里的小商店买些所需的东西;一条铁路就在不远处,一天中能听到几次火车的轰鸣声;在这里他能见到那个沉静寂寞而又快活的'伐木工人,也能见到一两个因好奇而前来造访的村民。

  他的新家虽然简朴,却有最美的房间装饰画,那是窗外随时扑入眼底的风景,有时是一片茫茫雪野上几行细碎的动物足迹,有时是向晚的余晖洒落在林间的空地上。他的新家有最美的后花园,有树林,有鸟鸣,有湖水的微波,有湖中自在的游鱼。

  他家里有最可爱的宠物,啄木鸟在笃笃笃地啄树;知更鸟刚在屋子对面的松树上做了一个新窝;一只浣熊在林间游荡,几只山鹬在泥土里翻找虫子。他家里能听到最好听的音乐,那是鸟儿们在山核桃树林里歌唱;那是熟透了的果实突然落在地上,那是鹧鸪在拍打翅膀,那是一只苍鹘在唱着哀伤的歌。

  梭罗有一支妙笔。这支笔,总能让人看到他所看到的,听到他所听到的,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这支笔,总能让你跟他一起笑,跟他一起思索,仿佛你就站在他的身旁。

  有时,我会设想一下梭罗的样子,一个身形高大瘦削的年轻人,眼睛不大,眼底却透着智慧与善意的光。在陌生人面前,他有些羞涩,有些沉默,有些不善言辞;在心意相投的朋友面前,他却能眉飞色舞,侃侃而谈,风趣而幽默。大部分时间,他不多言,脸上没有什么笑意,甚至有几分冷漠。其实,他的心里住着热情、住着爱;住着雷霆风雨,住着风平浪静;住着冷静,住着幽默。这样一个人,我想和他相识,一起坐坐,一起聊聊。只是,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

  四十多岁的我,工作二十年,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可,有时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活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走在大街上,看着身边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有时会想,大家如此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很多人都会回答,为了生活,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如今,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丰富多彩,商品琳琅满目,很多人已不必为维持基本生活而奔波劳碌。不过,或许你也像我一样,总能听到或看到身边太多的不满足,想要更大的房子,想买更豪华的车子,想用更高级的化妆品,想穿更大牌的服装,希望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盼着老公体贴又多金。

  欲望像是一根导火索,一旦点燃就会四处蔓延,越烧越烈;欲望像是一种超强传染病,自身的免疫力稍低,就会被传染,且一发而不可收拾。人们忙碌着,为了这张似乎永远也填不满的欲望之口;人们焦虑着,担心欲望的肥皂泡会突然被碰破,希望的一切在瞬间成为泡影。

  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有时会站在某处发呆,似乎迷失了努力的方向;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有时会突然追问,自己的存在有什么价值,自己真心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这时候,或许读一读《瓦尔登湖》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许,你我不必像梭罗一样,去找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离群索居。或许,你我可以像梭罗一样,找个时间,给自己寻一片心境,体会一下简单生活的乐趣,听听大自然的声音,看看花开花落、草长莺飞。或许那时,我们心中的焦虑会少些,更少些,甚至会慢慢消失。

  陶渊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问自己的真心,想想自己的初心,知道自己的真心,记着自己的初心,无论生活在何处,我们都能做到恬然沉静而内心笃定吧,就像梭罗一样。看一本书,掩卷细思之后,重返生活的我们,心境早已不同。

  或许,这就是梭罗送给我们的礼物;或许,这就是《瓦尔登湖》带给我们的惊喜吧。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8

  最近读了本书,《瓦尔登湖》,有感而发,写下这一篇看似和“瓦尔登湖”没什么关联的读后感。

  写在开头,首先要感谢原作者,用朴实的文字,阐述在瓦尔登湖畔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让瓦尔登湖的轮廓浮现在我们眼前。

  其次要感谢译者,能将这本书转换成我所熟识的母语,生动而不失原意。让只识得26个字母的我也能品味埋藏其中的盛宴。

  最后感谢读者,能陪伴我,听我将这感慨系之的文字,娓娓道来。

  此时已是20xx年年末,立冬明明已经过去,我所在的城市却还下着小雨。清凉的风,丝柔的雨,不禁让人质疑这该是初秋还是深秋?柔柔雨丝,淋湿了干燥城市的每个角落,也柔和着每一个浮躁的心。虽然无法像梭罗先生一般,到林中去贴近自然的痕迹,观察路过的旅人,调戏过往的动物,泛舟湖上钓一蓑鱼,但幻想自己是只贪食的鸟儿,啄一口朗姆,在雨中翱翔于楼宇间,享受都市天空的自然之美,也别有一番风味。

  城市的生活可能有些乏味。古人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复到底指“又”,还是“重复”?说是重复好像更贴近现在的生活。不知你有没有过那么一个恍惚的瞬间,眼前发生的一切似曾相识?似乎是在梦中,又或者只是昨天的复刻?本以为好不容易“十一”假期可以去旅游一趟,远离人从众。却发现就算走得够远,周边还是一样拥挤,还是觉得自己在挤早班地铁,不曾离开。不一样的,也只是多了舟车劳顿。

  生活又不是只有诗和远方,不要因为麻木,才觉得乏味。试着发现一抹生活的'新绿——真实地读一本书,养一盆没那么多刺的仙人掌,不为食物而种一盆豆(香菜也好),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那是多么的新鲜。

  “花了一个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来赚钱,为了在最不宝贵的一部分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梭罗先生,早早就预知到这个时代的窘迫,或者说是每个时代的窘迫。小时候抬头是为了找寻鸟儿,欣赏天空,低头是为了观看用一块瘦肉引发的蚂蚁大战;现在抬头是为了看路牌,看领导脸色,大多数人低头还是刷着手机。手机永远保持开机、响铃状态,时时刻刻瞅着它,是怕错过某某人的消息,还是怕自己看起来很孤独,没有人理会?谁知道呢。谁还没试过在凌晨一点精神依旧抖擞。

  愿今日朝九晚五的你,明日也能做个朝花夕拾的拾荒者,喂马,劈柴。

  “很久以前我丢失了一头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至今我还在追踪它们。我对许多旅客描述它们的情况、踪迹以及它们会响应怎样的叫唤。我曾遇到过一二人,他们曾听见猎犬吠声,奔马蹄音,甚至还看到斑鸠隐入云中。他们也急于追寻它们回来,像是他们自己遗失了它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遗失了的猎犬、栗色马和斑鸠。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找,有的人无动于衷。”

  一辈子很长,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到,我丢失过50元,丢过用了多年的诺基亚,也弄丢过一个白发老人,最终都没有找回来。50元丢了,当作破财消灾;用了多年的诺基亚找不到了,价值太低警察也不管,过年了希望捡到的人也能幸福点;曾有个老人,每天都提着一桶水,从卫生间提到卧室,七八米的距离,几步一歇,那时的我没有上去帮忙的心,直到将那个老人弄丢,再也看不到找不回,心中才泛起悔意,却也无能为力。

  总说“如果当时”,可如果我们能一直生活在当下,好好把握生命中的点滴,珍惜他们,那我们将会幸福到何种地步呢?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生活,那就试一下改变自己。就像那些老前辈告诉你办不到的事情,也不妨来尝试着做一下。就算最后你还是做不到,又何妨,无伤大雅,不是么?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9

  《瓦尔登湖》是作者戴维·梭罗独居于瓦尔登湖,远离尘嚣,想于大自然的安谧中寻找本真,质朴的生活状态,一种更具诗意的生活。或许这次选读这本书,是希望我们体会到作者深入思考,并寻找本真的心路历程,感受来着大自然的力量,并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本书描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期间所经历的一切,与周围农夫、邻里相处,去亲身经历周围的一切,与周围动物互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受不同世界的对自由的渴望。

  读后我也发掘了自己身边的瓦尔登湖,对我来说,大学就是一个瓦尔登湖,一个全新脱俗的环境。我通过这两个月的生活我越来越能发掘生活节奏,变得适应和恬然,心境也越来越好,逐渐开始安静思考很多自己之前不会思考的问题。最全面的站可能很多会在大学应接不暇的.节奏中乱了方向,而我却借由这股乱流让它成我我的瓦尔登湖,让我变得更好更优秀。

  在大多数人看来,《瓦尔登湖》一本向往平静的大自然,是内心的向导。其实这个瓦尔登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居之地,而是可以让精神超凡脱俗的出尘之所,是慰藉心灵的地方。读这本书或许可使我们在这浮世中释放安静的灵魂,减轻焦虑,这或许就是“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让我们在大学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0

  我没有看过梭罗其他的作品,只读了他最有名的《瓦尔登湖》,但足以让我从中窥到上述他所有的特质。他出生于美国建国50年后,成长于开始工业化的大时代,身边的世界一方面仍在靠大量移民建国、无法摆脱旧欧洲最底层封建思想的束缚,另一方面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事物、新的生活方式及新的思想。这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多么的相似,只是美国变成了中国,工业化变成了信息化而已。我们应对飞速变化的世界的同时,怎样才能保持一颗追求纯净美好的内心,不被时代的喧嚣所裹挟,梭罗给了一种答案!

  作为一名自然主义者,梭罗对于自然,特别是瓦尔登湖所在区域的描写,占据了大量的篇幅。甚至单辟章节,详尽描绘了村庄、湖、冬天的湖、森林、庄稼地、禽兽,也记载了他在这如画而单纯的环境中,如何阅读、种地、垂钓、建造居所、社交。在记述中穿插大量他的思考,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给我感触较深的有如下几点:

  他详细的记录了他的开销,精确到每一分钱。如他建造湖边的小屋,置办所有家居陈设,开荒种地。他记录这些,是想表达,想满足生存所需,靠自己动手,只需花费极少的金钱和消耗极少的自然资源。但是无论是过程,还是最终呈现的结果,都让人陶醉其中。

  他记录这些,实际上是想倡导一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为此他对照了爱尔兰移民,为了能交得起房租,维持每日有咖啡的生活,不得不花更长的时间去做更多的工作,因而需要吃更多的东西以维持体力。但最终呈现在梭罗眼中的,是破败的房屋,凌乱的房间,以及全家人空洞无辜的眼神!我们当下的奋斗,有多少成分与那些爱尔兰移民一样,陶醉于辛勤的付出,把些许的物质享受当做奖励,在这个不涉及精神世界的循环中消耗生命呢?

  他对自然的爱,透过字面汩汩涌出,让你也好像身临其境,尽管相隔已近200年,我甚至不由得想:

  瓦尔登湖现在是什么样子?还如梭罗描述的一样吗?

  以往外国作家对自然的`描绘,总感觉与本国作家的不同,但梭罗是第一个通过写作能让我身临其境的外国人,他笔下的自然,就好似中国的水墨山水,淡雅而悠远,留白处让你掩卷冥思!让你不自主的走到户外,看那些你已看过无数次的景物,竟在脑海中闪回梭罗的句子!到底什么打动了我,对于我来说是他将自己退到无比渺小的地方,去感恩自然的一切馈赠吧!

  好的作家不是天才造就!就如同我不相信这世界有多少天才。全书中,梭罗对于各种典故、言论信手拈来,无比贴切。援引希腊及罗马神话倒正常,但是还有对于中国的孔子、孟子、曾子的引用,就让我尤为敬佩了!相比当代,那是一个信息的蛮荒时代,梭罗需要多么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积累下如此的渊博学识,而且领会其中的含义!他不是受到某种挫折,或是有出世的想法才隐居湖畔,你能看到贯穿他一生的精神追求,与古来先哲的精神沟通后,短暂的隐居可能只是一种实践!

  梭罗被同时代的人视作偏执狂,直到他死后40年,才被重新定义,《瓦尔登湖》也被摆上了世界文学的殿堂;这多么像梵高,另一个我深深热爱的炙热滚烫的艺术家。他们都不被时代所接受,也许这给他们造成了一些困扰,但是他们都没有因此而羁绊,为了追逐自己的终极,甘愿受尽世人眼中的磨难,他们真的是为了创作出传世的作品吗?不是的,他们是为了成就自己伟大而高尚的灵魂,最终将精神的升华通过某种艺术方式传递出来,因与世人的追求是如此的不同,才让人们,那些如移民般只为活着而活着的我们,打开了一条窥视生命本真的窄缝,如果你愿意,可以整顿身形钻过去,那怕被那条缝隙划的伤痕累累,但相信那边的阳光,足矣照耀你的灵魂!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1

  最近,把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看完了。

  看这本书的过程是跌但起伏的。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梭罗的“记流水账”:他是怎么在瓦尔登湖边上用木头建小屋的,怎样靠一点点微薄的收入来维持最为简单的生活的,怎样种豆苗,怎样和来访过客交流并倾听穷人们的心声的,怎样测量湖底深度制画地图。另外,他还颇费笔墨描写了瓦尔登湖的自然风光,以及附近小镇的生活图景。但中间,总会时不时地蹦出一两句作者貌似深思熟虑了很久才想明白的话,这样的段落虽然不多,而且零星地散落在字里行间,但在凌晨阅读的时候,还是感到它们的力量之强大,将瞌睡的神经都震动得再也不想入眠了。

  这位曾经就读于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人到中年,却放弃城市浮华的一切,来到宁静秀美的瓦尔登湖畔,在湖边过起了半隐士的生活。要有多大的勇气来撇清世俗齐刷刷的眼光,才能踏出这一步呢?这是我读这本书时,不断闪现脑海的一个问题。他来到湖边,并非因为他已经参透了禅意,而恰恰相反,他隐居湖畔是为了做一个实验,他想看看,用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同大自然水交融地做邻居,能否摆脱世俗的狭隘眼光,获得思想上的升华。而事实证明,这位可爱的'“大叔”真的可以做到。这本写于19世纪的散文记叙了梭罗与自然为邻的生活以及生活中感悟到得某些与我们现今生活息息相关的犀思利想。仿佛一个古人,已经预见了人类的未来之苍凉和悲哀。大自然叫他忘却了时间,或者说摆脱了时间,从宏大的视域去审视人类和人类的精神以及肉体,难怪梭罗呼喊着:我们要爱她,爱自然。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2

  初次接触到《瓦尔登湖》,是在微信读书上,可惜微信读书一般都被我用来打发闲暇的时间的,不适合被我用来读这些名著,名著还是读纸质书来的有感觉。直到有一天我觉得自己的语言是如此的匮乏,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深有感触,却没法用与之相配的语言表述出来时,我觉得自己有必要看些写景的书了,于是《瓦尔登湖》就成了我选择的一个目标。可是在我读到目录中的第一个内容《经济篇》时,我一度以为我买了一本假书,还怀疑这些内容是不是梭罗写的,可是翻来翻去发现这本书,这个章节确实是他写的,突然有些失望,有些不知所措,说好的瓦尔登湖呢,说好的湖面美景,优美词句呢?于是,书的第一个章节被我读到一半就弃之一旁了。

  直到今天晚上,这本书又重新回到了我的手上,我跳过了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直接来读第三章《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和第四章《阅读》,我发现我渐渐地被当中的内容吸引了。也因此知道了当初自己以为瓦尔登湖就是一篇极佳的写景的'作品是一种大错特错。

  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

  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

  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

  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

  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

  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看到这句话,有种作者虽然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却认为这是一种幸福的体验的感觉!

  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样地简单,也许我可以说,同样地纯洁无瑕。黎明啊,一天之中最值得纪念的时节,是觉醒的时辰。

  不管怎样,人要有信仰的活着,每天的黎明将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将“蓝颜色”说成是“天空的染料制造厂中最真实的出品”,这个说法真的很新鲜!

  这也许就是梭罗最终的目标让知识之花开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村子应该是一座大学,老年的居民都是研究生。人的一生目标都放在了自由学习上!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3

  当身心为世俗所累,我会一遍遍捧读《瓦尔登湖》这本书。

  诚然,《瓦尔登湖》有很多的版本。此刻,我阅读的是湖南人民出版社20xx年由王家新、李昕二位翻译的新版本。作者是大家所熟知的美国作家、诗人亨利?戴维?梭罗。我在纸上记录下这个名字,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向往。

  向梭罗致敬,不光因为散文集《瓦尔登湖》记载的是他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和沉思,也不光因为他当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日益受到当今越来越多人的接受、悦纳和推崇,更重要的是我无比欣赏梭罗对世俗虚荣的远离和摈弃,他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理想和信念,这样的天赋良知让我顶礼膜拜。

  《瓦尔登湖》一书,如一泓清泉,汩汩濯灌着人们物质生活丰厚但却贫瘠漠然的内心世界。在纷繁芜杂的纸醉金迷中,回归自然,寻找本性,持有率真,梭罗教给我们和带给我们的,是他身体力行中的生命哲学和熠熠光照,引领人们凭直觉和本能一步一步认识、认清真理,凭借自身心灵力量提升生活的深度、质量还有内涵,最终保证我们的生活向美、向上、向光明、向崇高迈进。

  简单,而又有智慧。

  这,也必将成为人们的至上追求和生活目标。

  书中,梭罗对湖水、树木变化的传神描述,对鸟儿、小动物的绘色叙说,对地质考古的细腻渗透和入微诠释等,这些自然财富翔实生动地展示,吸引着读者为之入迷为之痴狂。这些观察、发现和体验,洋溢着原始的生命力,也带给读者如梦似幻的神话享受。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02-19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5篇)03-19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4篇03-01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5篇02-28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4篇)03-24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精选15篇)04-12

瓦尔登湖的读书笔记11-21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01-15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体会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