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1
最近,我读了由吉姆·科林斯写的《从优秀到卓越》,该书用对比方法比较卓越公司与对照公司如何从优秀转变为卓越,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
以下是我阅读后体会到的最深刻的方面:
一、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优秀的领导。
书中公司经理分为5个层,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人,,第5经理指的是具有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领袖,一个关键人物决定团队从优秀到卓越,他的意识形态决定人员的价值取向。
因此,其领导人肯定是面对工作具有雄心壮志的决心完成任何事,面对成功具有令人折服的谦虚保持低调,面对利益始终把公司放到第一位,面对困难有魄力采取积极行动。
二、优秀的企业必须有卓越的理念。
“先人后事”的概念。强调优秀企业的领导在人员选拔上是严格的,而不是无情的。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宁缺毋滥。
钱是商品,人不是。如果缺少资金,往往可以通过时间和人才来弥补,但如果缺少合适的人,资金是无法弥补的。最重要的是把每个人放在正确的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
创造一种事实说话的氛围。创造一种人们有无数机会被倾听的文化。要有对话,有争执,但不要强求。做一个事后要分析,不要互相指责。
平时专注于一两件事的功效,但人的欲望,社会的复杂,往往让人处于一种浮躁,如果能静下心来,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做一两件自己喜欢又有意义的事,也是很成功了。
三、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优秀的员工。
一个从优秀到伟大的公司决定性成功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竞争,不是产品,而是招募和留住优秀人才。只有优秀的团队和优秀的员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
因此,如果企业想要走向卓越,就应该合理用人,淘汰不合格的候选人,培养纪律文化。纪律文化是创建伟大组织的基础。
由此,我想到了服务中心这个优秀的团队,虽然实现卓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只要我们不要寄希望于奇迹,脚踏实地,不畏艰难,持续前行,积累实绩,总会看到彩虹,实现卓越的梦想!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2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作者吉姆柯林斯的一部管理力作,号称上亿美元也买不来的研究成果。柯林斯和其研究团队对 1965 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的 500 强企业进行了规模巨大的调查研究,筛选出 11 家取得巨大成功的卓越企业,并与未能实现跨越的公司对照分析,得出了许多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
说实话,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尽管如此,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一观点。
我在还没有认真读后面内容的时候真的有点困惑,在我的概念中,优秀应该是卓越的必然过程,卓越是优秀的必然延续,为什么会是敌对的呢?再往后面看,才发现原来这竟然是为什么很少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我们没有卓越的学校,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学校;我们没有卓越的政府,大抵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政府;很少人能过上美满的生活,基本原因是过上好生活很容易;绝大多数公司始终未能成为卓越公司,全是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优秀公司”,作者的这些话听起来有些别扭,甚至好多人认为这些观点是矛盾的,不符合逻辑的。深究则会发现,寓意极为深刻。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他就会有很强的'进取心,会比别人更勤奋、更努力、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努力把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出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收获的成果、取得的成就也更多、更大,直至向更高的巅峰—卓越迈进。反过来,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陶醉于自我的优秀中,满足于现实的安逸,而不思进取、停滞不前,或者说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后,就不再往上突破了,那么最终会被自己的“优秀”打败、击垮,由强盛变为衰败,此时的优秀已经成为了迈向卓越的最大阻碍,最大的敌人。
联系自己工作来说,作为园区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时候工作任务比较重,就不想再深入、不想再完善,觉得这样就差不多了,能够完成工作交差了。但是,往往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如果自己再细心一点,如果好奇心再多一点,其实可以做的更好的。我觉得这并不是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态度,如果能静下心来,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做每件事情,就不会出现“差不多”的情况,有的只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我今后应该以更高的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加强学习,不仅是在工作方面,还应在思想道德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办事能力强,行为举止规范,拥有高尚品质的人。在遇到困境时,也能直面挫折,勇于承担责任。
111 从优秀到卓越,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也没有一条捷径可以到达,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从积累到突破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凭借一个伟大的计划,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回好运气,就可以飞跃的,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灵光一现或是天赐良机上,而是要坚持不懈地朝向一个方向不停地前行,最终找到突破点,实现飞跃,达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3
这些天一直在看《从优秀到卓越》,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对于第五级管理人的论述,一个从优秀过渡到卓越的公司,必不可少的是第五级管理人!
这些不计任何功利的人,胸怀大志,不计个人的得失,把自我价值最大实现和公司的前途、未来远景结合的非常紧密,在实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中奉献自己的才智。
作者把职业经理人分为五级:
第一级是能力突出的个人,这类人特点是拥有过人的才华、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工作作风。
第二级是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能够融入集体、为集体的目标贡献自己的才智,并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
第三级是富有实力的经理人,能够组织人力和资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
第四级是坚强有力的领导者。这类人全身心投入、执著追求清晰可见、催人奋发的远景,向更高的业绩标准努力。
第五级是将个人的谦虚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时常听到的一句话,“一个中国人做事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在一起做事是三条虫”,这句话对应于经理人的阶层的话,那么太多的优秀中国人还沉沦于经理人的第一阶段,不可能造就一个长久的卓越公司,或许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连创建一个小规模的公司都不大可能。
不过在中国这个越来越国际化和全球化市场环境中,打工的白领阶层人数越来越多,相信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国内环境会成为第五级经理人的土壤。
第五级经理人拥有全面四级的全部特征,并且具有最突出的两个特点:谦虚和坚定。这也许还不够,作者是说令人折服的谦虚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领导一群优秀的人的领导者是不是比所有人的更加优秀,把所有的属下当成学生一样教导呢?作者不是这么说,说的是领导者只是令人折服的.谦虚,充分发挥下属的才华和能力,靠领导者的谦虚品质和决心及公司的目标来实现团结员工前进。
作者甚至说到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要实现公司的强大、优秀甚至卓越不是一代领导人可以实现或完成的,这是公司的领导人着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使公司业绩和成就连续下去。
一本很有价值和见地的好书。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4
这本书值得一读有两个原因。一是它体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五个特点,二是作者的写作风格使文章非常有趣。
这本书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提出了一个组织从优秀到卓越应该具备的五个特点。分别是有第5级领导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现实,刺猬理论,训练有素的文化。
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大型企业的特点,也是任何组织实现卓越的五个关键点。
他选择大型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些公司的信息更容易获取,而且它们的成功有一个公认的量化标准。
对于很多学习管理的人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共同的追求。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想要建立一个盈利的公司,而是想要让一个企业成功,想要让任何一个组织实现它的目标。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的管理理念。
这是一个关于社会各组织如何越来越好地履行其职能的思想框架。他们想研究社会,而不仅仅是公司。
关于作者和他的团队所做研究的可信度,在书的最后,作者概述了他的研究方法。从这里,读者可以考虑他的研究结果是否现实可信。
对于作者提出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并不是具体的技术和操作方法,而是组织特质目标的列表。也就是说,这五项是企业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即一个有条件的目标。
当条件成熟时,事情就会自然发生。经过五个目标,作者提出了他著名的和启发性的飞轮寓言。这可以说是作者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创造的最高心法。
这本书值得一读的正是作者运用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他所说的五个特征的内涵。特别是对于第五级领导来说,吉利的CEO面对自己等上杂志封面的光荣时刻时的突然变故,非常具有感染力与魅力。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他对技术的看法,他并没有深入研究,当然也不可能深入太多,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没有必要深入研究。技术有它的力量,但它永远不是一切。更好的技术不一定能让一家公司变得伟大。
在问答环节,这样的理论是否可以在初创企业中实施。作者认为他在第九章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老实说,我认为它不够详细。但这已经足够清楚了。
在第9章中,作者将本书与他最后一本书的概念框架《基业长青》联系起来,以便将他的全部工作成果组织成一个连续的、完整的系统。
最后,要想从优秀走向卓越,首先得是一个优秀的组织。
在阅读完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其中的很多观点比如,第五级经理人、先人后事、刺猬的三环理论、核心策略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无论是在阅读过程中,还是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都隐约的感觉到一个问题,许多作者的观点我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仔细思考一下之后,我又会觉得作者的观点貌似有什么问题,所以,我想讲一下我的感受并且同时表达一下我的疑问。
首先,我想讲我认为贯穿整本书的一个问题。《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讲到的例子都是那些在过去的30多年的时间里股票市值大涨的公司,作者和他的同伴们从1000多个案例中选了11个,从股票市值上来看,这些公司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他们业绩的增长幅度都高于大盘的3倍以上,尽管从数据上来说,这些公司都是非常卓越的,但是或许是出于人类天生的对于数据的怀疑,我总感觉有什么问题在其中。
虽然很多人认为真实的数据告诉我们的真相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我一直认为既然数据是认为采集的,那么这个所谓正确的数据就一定会带有一定的立场。比如说棒球比赛中存在的一些诸如盗垒、保送、上垒、策略性放弃等人为的因素会干扰比赛的数据统计。因此,我认为,市值高的公司不一定是一家卓越的公司,比如说中国的'中石化,30年前中石化也许连一家优秀的公司都算不上,但是,现在他确实世界500强,事实上在中国诸如中石化这样的公司数不胜数,他们之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靠着垄断、官方背景、以及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还有,也许某一家公司他完全做到了《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所介绍的各种管理措施,但是就是没有完成卓越(请原谅我无法举出具体的例子,但我认为一定会存在)。所以,我会觉得会有这个问题,就好比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因为作者在选择案例时很自然的排除了诸如中石化以及那种拥有成为卓越的一切条件但就是没变得卓越的公司,而且,作者在选择对照公司带有一种很明显的倾向性,即通过对比来证明,作者观点的'正确性。因此,我一直很迷惑于是因为卓越的公司所以有卓越的市值,还是因为这家公司的卓越市值,从而来说明这家公司在某方面来说是卓越的。
其次,我想讲一下我既觉得很正确有觉得有失偏驳的刺猬理念。《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所强调的刺猬理念是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组织性的观点,一个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论,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这个观点我很认同,但是对于书中柯林斯认为的即应该把这种观点当作实践方法,用应该将这种观点奉为追求的目标的思维,我很难认同,尽管我同样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也是简单的,但是我更认为为了追求简单的本质,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只要可以获得简单的本质。即我认为柯林斯坚持用“一”的方法去追求“一”的结果,而我则觉得可以用“多”的方法去追求“一”的结果。同时,对于同样在这一节中所讲的内部三环观点我认为非常非常正确,对此我将它们简化为三点,热情(你对什么充满热情)、能力(你能在什么地方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动力(是什么驱使你的经济引擎),我想,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完整的认识并贯彻这三点,就算不能成为一家卓越的公司,成为一家优秀的公司也绰绰有余了。
最后,我想讲一下关于本书最后一节中的关于在维护核心意识的同时,并不断改变策略和方式这一观点。可以说,我完全认同这一观点,甚至完全打消了我在最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想到的一个担忧,如果这是一家卓越的企业,但他抛弃的原本的核心思维,这还算的上是卓越的公司吗?就好比是怀着改变中国互联网的百度公司,因为业务需要去做了房地产,缩小甚至放弃的互联网业务,这还是百度公司吗?(举了个夸张的例子,现实中不知道百度做不做房地产)幸好,书中的在维护核心意识的同时,并不断改变策略和方式这一点给了我一个答复。
但是随之而来,我又有一个新的疑问,到底什么程度的改变策略和方式是维护核心意识容忍的极限,改变策略和方式到底是为了更好的维护核心意识,还是单纯的试图获得更高的利润,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比如说书中举例的迪士尼公司所恪守的给成百上千万人带来幸福和对创意的追求,但是他在80年代采取的国际化策略和90年代的游轮策略,让我很怀疑迪士尼的动机,到底是恪守核心,还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反正就我所知的并且是我认为的,在当今迪士尼公司估价不断上涨的同时,迪士尼的动画片反而丧失了以往的纯真、美好和感动,现在只有现在被迪士尼收购并任保持独立制作的皮克斯动画所出产的动画片才能让人回想曾经的迪士尼动画。
以上所以这样都是我读完《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在之后的一点不知对错的想法,有什么错误的地方或者是荒谬的地方希望指导老师能够见谅,谢谢。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5
《从优秀到卓越》是一本非常有名的管理学书籍,当我去搜索管理类书籍排行榜的时候,这本书的名字便赫然出现在我眼前,通过浏览内容简介,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刚看完《从优秀到卓越》的第一章,便激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想起以前的老师对我们是说过,“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老师希望你能更好,不断进步,追求卓越”。当时我只觉得这是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希望通过这样的话语去激励我们,其实,我并没有理解“卓越”这一个词的含义,而如今再读到这本书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本书是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基业长青》揭示了公司保持卓越的秘诀,但书中提到的公司自始至终都出类拔萃。对于那些业绩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呢?是不是卓越的企业都有所谓的特殊“卓越气质”?发展的瓶颈是不是真的难以突破?
针对这一问题,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历时5年,阅读并系统整理了6000篇文章,记录了20xx多页的专访内容,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收集了28家公司过去50年,甚至更早的所有文章,进行了大范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何使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令人惊异而振奋的答案。柯林斯发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有关系,事实上,即使是一个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即使它最初默默无闻,它也可能卓越。柯林斯提出了一整套观点,“只要采纳并认真贯彻,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能极大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甚至可能成为卓越公司”。
在5年时间里,柯林斯和他强有力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规模巨大的研究,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每一家公司(共1400多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只有11家公司实现了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包括吉列、金百利-克拉克、富国银行、菲利普·莫里斯等公司,它们在15年的时间里,公司的平均累积股票收益是大盘股指的6.9倍,也就是说,如果你在1965年向这些公司中的一家共同基金投资1美元,到20xx年,这只股票的收益将增长471倍,而市场上一般的股票基金只增长56倍。这些实现跨越的公司在什么方面比那些公司中的巨星,如英特尔、可口可乐等企业表现得还要优异?
柯林斯将这11家公司与那些实现跨越但并不能持久的公司和未能实现跨越的公司进行对照,分析实现这一跨越的内在机制。因为从优秀到卓越的答案"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普遍适用于任何机构。"作者具体围绕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三方面展开分析。他并没有当事人的理性来看待这件事情,而是以数据事实说话。柯林斯为我们拨开迷雾:那些业绩卓越的公司之所以卓越,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聪明、更有魅力、更有创作力和更高深的思想”,他们也“并不是比我们更善于想出好点子”。卓越公司的基因或许在任何一个一般的企业身上都可能出现过,所不同的是,卓越的企业能把这些理念和原则坚持地更加彻底。自从工业社会以来,追求卓越就成为了每一位企业家的梦想,而卓越的企业也必然就是大家效仿和追捧的对象。
作者根据大量事实列举了一个公司走向卓越的所需要的五种特质。第一,是先人后事,如果一个公司想走向卓越,必须要有“合适的人在车上”,“合适的人”是指有核心价值观和目标的群体,在5级经理的带领下形成巨大的合力,推动“飞轮”前进。第二,具有敢于直面残酷现实的勇气和决心。卓越的企业在其不断发展强大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收到,也会面临很多的困境。而当困难出现时,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残酷的现实,制定正确的策略,同时要保持一定会成功的坚定信念,不论困难多大,现状多么困窘,永不言败。第三,要建立“刺猬理论”。所谓的刺猬理念,就是不断观察外部环境,感悟自身真正需求和潜能,基于这些感悟来确定真正符合公司发展的目标和战略,然后集中所有力量去实现这个目标。第四,建立一种文化,一种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这种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是双重性的,一方面是一种规范而公平的制度;另一方面,在此制度框架下,赋予足够的自由、责任以及创新。训练有素的文化不同于无休止的强制和压迫员工。前者是充满省劲活力而且循序渐进的,后者是被桎梏和枷锁束缚住的,企业是如同死水一般的。第五,企业需要应用合理的技术来加速企业的进程和发展变革。很关键的一点,技术不是一个公司走向卓越的`关键,而是一种加速器。合理的使用先进技术,实现企业“从爬行到行走到奔跑”,推动公司向卓越迈进的步伐。卓越的公司,主动选择应用先进技术为自己服务,从蒸蒸日上到走向辉煌。而平庸的公司,源于对技术落后的恐惧,而被动且盲目的滥用技术落后的恐惧,而被动且盲目的滥用技术,从而徘徊不前。当一个企业具有这五个特征时,那么企业的飞轮就会旋转起来,并不断积累动力和能量,愈发的有自信,就能够冲破瓶颈,跨越困难和险阻,当飞轮越转越快,最终实现伟大的跨越。
“从优秀到卓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人,对企业都是如此,一个企业从默默无闻逐渐优秀,再从优秀走向卓越,无一不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再有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变革,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对所从事的事业的不断学习、创新、积淀的过程,就不可能在别人的眼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都不可能创造出奇迹。这也是生活经历告诉我们的:任何我们所见的美好的瞬间,背后都包含了艰辛的磨炼和艰难的过程。
作者在书中强调企业文化对实现卓越的重要作用,现如今不论企业大小无一不重视企业文化。在我看来,企业文化是表面是企业的外在的规则制度,而内在则是企业内部的形成的处事的原则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从董事长到一般员工都共同遵循的处事理念和原则。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什么应该做,而什么不能做。
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首先,企业的领导层必须要确立好目标,建立和传播一种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价值观。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最高层领导者的价值观是息息相关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的目标和战略都是由领导者来制定的,而企业的目标又是由最基层的员工也就是操作者来实现的。有句老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只有当企业的领导将理念一级一级传下去,才能上下公司形成合力,已确保目标更好的实现。
其次,我觉得有必要重视与领导层价值观相同。因为在企业建立之初,企业文化尚未形成,企业员工良莠不齐,将一些员工无故辞退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重用训练有素的员工,去鼓励这种行为,这样其他员工就会以被重用的员工为榜样,在企业里形成一种良好的气氛,感染积极向上的人,然价值观相悖的人自觉离开。
最后,需要去提炼训练有素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精华的文字,越来越多训练有素的员工出现后,企业的文化也如同一根绳子,越拧越粗,将公司上下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艰苦不催的集体。当有更多新鲜血液流入公司时,他们也会被这种精神感染,自觉的加入其中,公司便会更加强大。
这本书有一点很有意思,关于维护核心意识的同时,不断改变策略和方法这一点。刚开始,我是很疑惑的,后来我便完全明白了,甚至打消了我刚读这本书的忧虑。核心绝对不可以更改,就如果公司确立的目标要坚定不移的守护一样,但是更改策略一样也很必要,现在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改变才可以顺应现实,更重要的是改变策略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而是为了守护核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正如作者所说:本书可以不被看成是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著作,而是一本用企业管理素材讨论从优秀到卓越永恒规律的创新实践。
企业从优秀到卓越,就必须走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的道路。效益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实,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企业如何更加成功,保持辉煌,而走向成功的路也很难,对企业对我们都一样,脚踏实地,勇面困难,坚定不移!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6
成功不可复制,但成功的经验可以吸收,只有无止境的学习、吸收、转化,才能帮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更加辉煌的成就。近日通过伏案细读《从优秀到卓越》,收获颇多,对于事物的成长轨迹又有了深一层次的理解。
作者通过对世界500强进行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11家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公司,并从三面六点总结了从优秀到卓越的核心因素,三面为: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和训练有素的行为。六点为: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的现实、刺猬理念、训练有素的文化和技术加速器。通过研究的分析总结,他们认为不管你对于公司的业绩如何界定,这三面六点的规律都将指引你将一个优秀的公司变为一个能持续创造非凡业绩的卓越公司。
三面六点,我们将其简化为:主体、思想、执行,这样对于事物的发展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某个事件的发展结果,一定是A主体在B思想的指导下,发生了C行为之后才产生的。比如我们从实习生成长为注册会计师,就是主体(我)在思想(我要成为行业精英)的指导下,产生行为(努力学习,考取证书),然后实现的。所以对于从优秀到卓越我们也可以从这三方面去理解。
一、主体
只要具备共同的目的、利益就可以称之为主体。对于企业发展来讲,企业要实现利益价值、社会价值,所以企业是一个主体;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来讲,各个部门实现不同的职能目的,所以部门是一个主体;对于员工来讲,要出售自己的能力获取报酬,并实现自己的事业价值,所以员工是一个主体。
书中认为从优秀到卓越离不开最重要的一主体:训练有素的人-第5级经理人,也就是企业的直接管理者CEO。CEO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决定了企业的走势,所以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金佰利-克拉克公司在史密斯的领导下成功从低谷走向辉煌,更印证了第5级经理人的重要性。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套用我们上述的主体概念,企业、事业部、部门等每个主体都应该产生自己的第5级经理人,只因为一个领导者产生的辉煌,终将走向衰落。自下而上,逐级建立的稳固金字塔领导者结构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上升。
值得深思的是,企业如何构建金字塔领导者结构才能更稳定?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三步跨越从优秀到卓越的鸿沟
1.主体的大小、性质不同,那么对于其第5级经理人的要求也应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金字塔领导者结构的中间部分,做为承上启下的链接枢纽,可以考虑将管理能力、贡献值、专业素养、企业战略贯彻力等纳入考核。针对不同等级的主体,可以考虑通过双向评分系统进行筛选,同时根据不同等级人员综合素质,给予不同的权重值。如:部门员工的评分由上级主管和同级员工给出,上级主管评分拥有同级员工3倍的权重值;最终员工的评分由综合分数计算得出。(如果是中层管理者,则评分模型调整为上级、下级评分)
2.金字塔领导者结构中,塑造倒三角培养计划,促使金字塔领导者结构更加稳定。
如总监与副总监作为平行的两个支撑点,从下属中选择潜力股进行培养,如果上层由于离职产生空缺,由下层潜力股迅速补上,确保领导结构始终稳定,避免因为领导层变动导致的内部结构絮乱,影响正常发展;同时受培养潜力股自身是下一层的个体之一,通过跟该层级的长期相处,有效促进上层的战略思想传播。
二、思想
成功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如果你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什么时候是正确的时间?这里产生的从优秀到卓越的第二个要素就是:思想,也就是我们做事情的方法论。书中也指出想要从优秀到卓越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思想,我认为以下几点都属于这个指导思想范畴: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的现实、刺猬理念。我们应该先选出合适的人才,让他们与现实正面交锋,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组合拳,从而突破现实。
1.先人后事
肯·凯西说"有时候我们无法等待某个人上车,现在你要么在车上,要么没上车",没上车不仅指没有通过筛选的人,也包含被我们请下车的人。企业作为最大的主体,选人的第一标准就是:员工与我的前进方向一致。利用前进方向一致员工产生的凝聚力去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加快前进的步伐。那么企业如何才能调控车上的人员配置,实现优胜劣汰的生态环境?公认的有力工具就是薪酬激励杠杆,这里的薪酬激励杠杆不是指你支付多少,而是说你将报酬支付给谁。
员工出售能力换取报酬,是公司形成的本质要素。这里的报酬不仅指资金报酬,还包含权力、荣誉、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无形报酬,所以将合适员工始终绑在自己战车上的有效做法就是,严格员工的考核标准,将薪酬激励杠杆倾向应该获得报酬的人,尽量避免为了寻求团队稳定而造成的杠杆失衡。人心散了,凝聚力自然就消失了,实现从优秀到卓越也就无从谈起了。对于不适合的人,不应该安抚求稳,而是果断请他下车,通过高质量的替换,不断提升整体质量,实现加速前进。
2.直面残酷的现实
斯托克代尔悖论说“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他们是什么”,这句话表明不同层级的领导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公司所处的整体现状,并坚定不移的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现实通常是残酷的,我们必须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通向成功。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信念通常会被逐渐消耗,棱角会被不断磨平,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想要保持团队活力,领导者必须贯彻一个思想就是:重视新人,避免对于新人进行经验束缚和改造。新人刚刚进入团队,往往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千奇百怪的思想。他们是我们这个主体中最活跃的细胞,领导者必须懂得从他们身上获取灵感,寻求突破。
3、刺猬理念
刺猬理念又称三环理论,核心思想是“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困难简单化”,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我们只需要通过三个问题搞明白一件事即可。即:你对什么充满热情(热情)、你在什么方面能成为最优秀的(优势)、是什么驱动你行动的(动力),从而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做好前进规划。透过刺猬理念,我们了解到员工这个企业中最小的主体,因为思想、见识、岗位等差异化,他们产生了各自独有的优势。企业可以利用这个点,帮助他们不断挖掘出其发现的问题,并汇集成问题池,通过系统分析,评出优先级,对其进行逐一解决,从而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结构,为企业实现卓越打下基础。例如:OA中现有的周报提交功能,虽然有“工作中的问题”填写入口,但是从大功能“周报”的命名中就已经弱化了其功能含义,使周报更倾向于形式化的工作记录功能。各级管理者理应了解下属的每周工作安排,但是大多都不太清楚下属由工作产生的具体想法。公司可以通过调整功能命名、输入框结构、该节点重要性考核等因素,搜集实际问题,突出员工具有不同优势的价值。
三、执行
前面的主体、思想都是在为实现卓越打基础。训练有素的人在训练有素的思想指导下产生训练有素的行为之后,才能实现跨越。书中指出的执行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训练有素的文化和技术加速器。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合理的使用技术推动企业进步。
1.训练有素的文化
创建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但是其核心点比较明确,即“建立一种文化使人们在三环理论的框架下,其行为受训练有素的约束,并间接遵守刺猬理念”。
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一个不断持续优化的过程,需要企业在“开放、透明、自我实现”的原则下,不断根据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变化进行优化,实现共赢。一个良好且看的到希望的有助于不同层级主体发展的环境,才能促使主体不断前进。这个环境不是无序的,也不是完全靠规则掌控的,它应该是自由和责任相结合的产物。如:优化管理流程、删除不必要制度、改进沟通模式等,从企业层面传递出改革的信号,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员的参与激情。
2.技术加速器
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过程中,技术从未在转变的初期被使用,他们通常被当做发展动力的加速器,而非创造者。技术应该是围绕企业的核心战略计划产生的,利用最小的投入形成恰到好处的技术才能快速实现企业发展加速。过大的投入会从资源和速度两个层面限制企业发展,拖慢步伐;过小的投入会由于资源不足,导致技术落后,失去效果。技术是服务于战略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警惕技术泡沫和过分夸大技术的行为。
以上从优秀到卓越的三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们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一个决策接着一个决策,就像一个不断转动的飞轮,最后才产生了持续而壮观的效果。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需要企业不断的推进,不断的进行优化,只有坚定的推动飞轮进行正向转动,它才能产生能量,促使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7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先来聊聊作者其人。吉姆·柯林斯,管理专家,先后任职于麦肯锡公司和惠普公司。从企业人的利益视角来看,我给他的标签是管理咨询行业的先锋。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作者、书的定位一无所知,一直到看完,才算弄清楚了几件事。
第一,作者做的是管理咨询。做咨询的风格是,做大量的研究,自己得出结论,在表述的时候并不需要把各类信息一一道来,给客户的是明确的结论,要讲出来的信息都是经过筛选之后的、可以用来支撑这个结论的信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书中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一个明确的结论,再辅以各类事实佐证。如,第二章的“第5级经理人”、第三章的“先人后事”、第四章的“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等等。
第二,作者对自己所剖析的这些企业,远非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学术研究或是简单的面对面访谈那么简单,作者曾服务于大量的名企。从书中,我们更多能看到的是作者对于企业管理的见解,作者并未做背景资料介绍。企业管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脱离具体的市场运作,空谈企业管理,很容易掉进“只讲大道理,实际行不通”的陷阱。以作者及其研究团队的经历,可以判断,书中的观点并非空中楼阁。
弄清楚这两件事,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堪称管理经典”,更好地去接受作者的观点。
一、看作者如何做调研
1、确定研究对象
本书的研究团队花了6个月的时间做“财务分析”研究,选定研究对象。选定条件异常苛刻:第一,其累积股票收益率在15年内相当于或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后有一明显的转折点,在随后的15年中其累积股票收益率至少是市场平均水平的3倍;第二,一个公司表现出的从优秀到卓越的模式必须独立于本行业,若整个行业都是如此,就放弃该公司;第三,保证根据附加标准作出选择时不会带入个人的.偏见,任何可能给研究带入个人偏见的选定条件都不予采纳。
花6个月的时间、以如此之高的标准作一项研究的准备工作,态度之严谨令人佩服。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平时言必及执行力,但是正向的执行力,应该是把对的事情彻底地做好。
2、大量资料的收集与系统的分类
整个团队阅读并系统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记录了20xx多页的专访内容,并将这些资料归入战略、技术、领导等类别。3、全面的分析方法:定性+定量
4、如何从千头万绪中提炼出明确的理念
“先得出一些观点,再用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然后修改原有的观点,构建一个理念框架,看它能否承载住事实的重量,一直到所有的观点都能融合汇集成一个前后贯通的理念框架。”如果你需要经常写报告,你就能理解这句话的价值。事事求完美的结果常常是寸步难行,写报告亦如此。
二、最有启发的几点
1、第5级经理人
书中对于第5级经理人的描述,与我们平时生活中、媒体中见到的成功领导有点差别。相对于能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的第3级经理人、执着追求愿景的第4级经理人而言,第5级经理人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畏,甚至能够为了公司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看这一章的时候,脑子里想起一个人:马化腾。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个人,只是记得一段访谈,大意如下:马化腾说自己是个很不习惯公开演讲的人,但是现在因为公司需要,才经常会在媒体露面。就这么一个细节,始终记得这个人,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
2、先人后事
“卓越公司的主管们不是首先确定目的地,然后才把人们引向那里。相反,他们首先让合适的人上车,然后才决定去向何处。首先,如果你是从‘选人’而不是‘做事’开始的话,就更加容易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第二,如果你有合适的人在车上的话,那么如何激励和管理他们就不再是问题。合适的人是不需要严加管理或勉励的,他们会因为内在的驱动而自我调整,以期取得最大的成功,并成为创造卓越业绩的一部分;第三,如果车上坐的是不合适的人,不论你是否找对正确的方向都无关紧要,因为你还是不能拥有最卓越的公司。”
3、刺猬理念的三环图
这个没看懂啊,长期以来,我一直试图弄懂“我对什么充满热情,在什么方面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但是木有找到啊!!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8
最近读了《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这本书,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对这本书的感想颇多。
在阅读了几天之后,我觉得这本书的设计就像茶余饭后的小点心,每天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它就能给你带来充实和惊喜,甚至是有意无意的改变。书中每一天都非常具体地写出:“请静心思考”、“你可以这样做”、“如果你完成了”三个环节。像“巧妙安排学生的座位”、“整理你的教室”、“倾听学生的声音”“课堂管理究竟是什么”等等,都是我们日常遇到的常规问题,书中都做出了可行的教学策略指导。全书的策略是围绕教育上的爱展开的叙述,从每天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地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永远去做最有利于学生的事情,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真正的自我,发掘他们最大的潜力。在每天的一个案例中,我收获了许多,例如“你还好吧”策略,“你还好吧”这四个字实际上所传达的信息是“我很关心你”。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还有什么比知道有人关心自己让人感觉更好呢?如果我们的学生觉得他的老师关心他,学生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表现得更好。相反,如果在一个不关心学生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没有动力去学习和表现的。
但是这个策略必须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那就是学生相信你真的关心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努力表现得更好。事实上,一些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根本就不关心他们,这往往导致学生的表现很糟糕——焦躁易怒、不懂礼貌、漠不关心、缺乏学习动力。事实上,一些知道如何表达对学生关心的老师往往会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表现——积极的态度、懂礼知节、兴趣广泛、力求上进。学生的哪一种表现,你会更喜欢呢?如果你恰如其分地使用“你还好吧”策略,它的有效性将会让你大吃一惊。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让我们用一颗炙热的.爱心去浇灌孩子们心灵的花园,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为他们播撒爱的种子,陪伴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怀揣着爱心一路前行。
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的真诚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像所有卓越老师那样,用真情、爱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9
《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企业如何从优秀的企业发展到卓越的企业,并根据作者的大量的案例分析,《从优秀到卓越》关注的正是中小企业成为伟大企业之路。任何有远大理想的经理,都不该错过柯林斯的建议。这本书值得那些变革之中的企业和那些依然优秀、处在鼎盛时期的企业领导者借鉴,但愿读这两本书的是那些希望基业长青和走向卓越的经营者,而不只是阅读爱好者和管理学家。
书中有几点提的非常的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1、第五级经理人:
所谓的第五级领导,都应该是造钟而非报时者。他们往往不会站在前台锋芒毕露,成为媒体的宠儿:谈论自己的理念,成为社会名流。他们大多象外星人,沉默内敛、不爱出风头,甚至有点害羞,谦逊为怀的个人特质和不屈不挠的专业精神齐集于一身。深藏在团队后面,协调着团队的交响乐。而第五级经理人在他们离职了以后,企业照样会发展,而不是当他们死去或者离职,整个企业就倒闭了。
第五级经理人有一个经典的话语,“成功的人,当他成功了以后他看的是窗子外面;当他失败了他看的是镜子。”他的意思是,成功的人成功后看窗子外面,是在寻求成功后的外部因素,也就是他比较内敛一些,而不是把成功的因素归结于自己个人的作用,比较的谦逊。而当他失败了以后,照镜子的意思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与自己,而不是外部因素。可以看看目前全世界成功的公司的创始人或者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伟大业绩的人吧,他们都是第五级经理人。比如:戴尔、巴菲特、比尔盖茨、托马斯·沃森(ibm创始人)、威廉。c。杜兰特(通用汽车创始人)等等。他们的企业都能够成就百年的业绩,在将优秀企业发展到卓越公司的过程中,他们就扮演着第五级经理人的角色。
2、先人后事: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进一步说,适合公司发展的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所以,优秀的公司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员工激励措施,如何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显得尤其重要。有能力的员工一定要重用他们,让他们为公司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在公司的平台上给他们以表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并不断培养他们主人翁的精神,使得能够承担更大更重要的责任。没有能力或者说能力一般的员工,需要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来提高他们,毕竟在一个集体中大部分员工都处于中间层,而少部分是极其优秀的员工,他们需要承担更重要的任务,他们也必须承担更重要的责任。而对于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的`员工,或者破坏公司团结的员工必须予以剔除,不能让大家一起变的平庸无能,因为一个企业他是需要利润来维持的,而不是福利院,针对工作不积极或者混日子的员工,必须要给其足够的危机感,并引导做一些大众性的事情。而现代的企业,往往就是论资排辈,老员工欺负新员工,打击先进,这样导致有能力的员工不敢出头,到最后大家一起落后。
3、坚持就是胜利:
这句话,大家估计听的不止一遍了,但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那些做到的人往往就是成功者。而这里所谓的坚持,是有方法的坚持,而不是蒙着头坚持。方法+坚持=成功。只有坚持做了自己的事情,才可能成功,就算失败了,那也就是你最大的财富。只要善于总结,成功也就离你不远。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10
社会科学因为本身环境的复杂性和人类社会的动态变化,社会科学的结论本身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久经考验。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颠簸不破的真理并加以运用最终达到成功是很多企业者和社会学者毕生追求的。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经济上取得成功有着浓厚的兴趣,经济与管理类的图书层出不穷。就像流行小说不管是从种类还是销量都远远高于经典文学著作一样,经济管理类的图书也面临同样的境地,如何挑选一本好的经济管理类图书成为能否准确把握相应规律的重要选择。
《从优秀到卓越》是柯林斯先生继《基业长青》之后又一力作。尽管《基业长青》本身受到很多非议,随着时光飞逝一些在当时看起来“无敌”的企业现在风光不再。那么涉及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管理学研究本身的理论失效了还是执行者在执行的层面上因为做错了事情而导致公司的衰退呢?
这个问题显然是争论不出确定的答案,因为社会科学的多变性导致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阐述相当多看似合理的理由。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书里所论述的大多数理论在广泛范围内引起了企业家、管理学者的共鸣。这些共鸣显然是对日常经营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的。
了解、掌握并运用这些共鸣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认知商业社会并取得成就。就像张无忌拿到九阳神功之后发现最后一层的心法是错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修炼方才成功。再经典的书籍总有不切合当前实际的情况,如何运用以便成功挑战着管理者的能力。
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书中将公司经理人分为5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人,其中第5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是决定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人物,他的思想意识决定着下面人员的价值取向。如何一直成为一个像书中这样所倡导的领导人,是我们不断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11
去年九月,我很荣幸地走上了教师岗位。初为人师的我,大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渴望在职教中心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然而,事与愿违。从开学伊始,在工作上我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可以说我当时的处境是手忙脚乱、举步维艰。
“阳光总在风雨后”,就在我对教学工作束手无策之际,就在我为班级管理工作冥思苦想之时,我接到了“红宝书”——《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介绍写着“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学策略”“实用教学指南”的字样,我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虽然本书介绍的是西方教育实例,与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差异,但书中系统性的教学策略还是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首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班集体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动向。所以,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堂授课,还是班级管理,都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点点滴滴,比如,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的偶像是谁,他们的家庭状况怎么样,等等。书中还介绍了了解学生的另一途径,从家长那里获取学生信息。我“将学生的`进步及时告诉家长”,“向家长赞美孩子的成就”,这样一来,我不仅会了解到自己的学生情况,还获得了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总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坚持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我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其次,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方面,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习内容变得更有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接收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在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献计献策,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最后,要做一个鼓励学生的老师。书中介绍了“鼓励学生勇于冒险”、“鼓励学生改善态度”、“鼓励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等一系列的鼓励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样,你在教学工作中会如鱼得水,在班级管理中运筹帷幄。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现在的你我还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但学无止境,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学习进步下,我们终有一天会步入优秀教师,甚至是卓越教师的行列。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12
记得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愚公移山”读后感,有同学写的作文的大意是这样的:既然屋前有个山挡你的路,你就搬家或者绕着走就完了呗,你非要从中挖出一条血路来,还害得子子孙孙跟着受连累。结果却被老师重点批评。
现在回想起来,那座山到底该不该移,还是要归根于愚公家的那块地价值所在!以及移山所需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是否大于或小于乔迁成本!但是愚公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态度,不得不令人折服,简单而又执着,这正如《从优秀到卓越》该书中提到的“刺猬理念”,比方说我们公司运营所涉及到的过程量,以及以租赁成交来消化公司成本和带动买卖成交——这些理念,没什么好讨论的,必需照办坚决执行。
说到管理,这让我想起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刘备,他能支起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靠的不是刘备多么会带兵打仗,而是一帮为他卖命的部下——对,这个CEO靠的是管理,靠的是发现并挖掘第五级经理人……当然这得追溯到刘备三顾茅庐为和桃园三结义说起,有些跑题了……第五级经理人表现出一种令人折服的谦虚,他们都不爱抛头露面,保持低调,把成功归于别的因素,而并非他们自己,读后感《达人阅读—<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陈蕾)》。我觉得这很符合中国的文化底蕴,中国人推崇谦虚谨慎,讲究中庸之道。起先这个让我想到了中国首善陈光标,他是国内第一个提出来裸捐的人,高调捐款,高调曝光,同时,他也是中国著名企业家,在某些领域也确实做到了卓越,还有李书福,马云,那他们为什么选择高调呢?几天之后,我终于有了答案,一方面,就事论事,慈善事业需要宣传和带动一批人;另一方面,这得归功于“高调做人,低调做事”。本书中讲到的“第五级经理人”所具备的谦逊讲的'是一种心理素养,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不带任何商业目的和其它目的。以上是我对此书印象最深的两点!刺猬理念和第五级经理人!
本书重点讲了什么是第五级经理人,具备第五级经理人,才能框定企业发展方向,此外企业还该具备什么,企业文化,企业的灵魂所在,需要不断的摸索与创新,怎样让“第五级经理人”奔腾不息川流不止,以及“第五级经理人”该做哪些事不该做那些事,如何认知“技术”在这整个实现卓越过程当中所占位置与作用,它只能充当一个加速器,不能充当企业可观持续发展的救心丸,如何让企业步入一个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直视面对当下面临的困难,并且迎难而上,以百折不挠的信念克服困难并达成目标。我在想“leap”是否该翻译成“卓越”,本文表达的卓越更多是持续领航发展的企业或个人才算的上是卓越,它所表达的仅仅是“基石长青”,而决不是“永垂不朽”。
整本书如同是给我安排了一顿健康大餐,饭前先是喝下一杯汤,清汤入胃垫底,然后才进入主食部分,餐后还呈上水果拼盘,其中个别需要慢慢消化,值得细细品味。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13
承蒙各位领导的信任及同事们的热情支持,我有幸参加了麦锡思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的《从优秀到卓越团队训练》,通过这次训练使我从思想上和精神上带来了一次震撼式的大洗礼,甚至是重生,使我真正认识到做一个成功的人的不容易,使我真正感受到从内心愿意以自信、信任、负责、感恩、和谐、共赢的心态去工作和生活,从优秀到卓越团队训练心得体会。
一、新的团队
我以为这次培训会跟以往的那些培训一样,坐在教室里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就行了,甚至我们有的同学还准备了纸和笔,准备老师讲课的时候适当的做一下笔记,没想到,在培训的第一天早上,走进教室的时候,助教们男女站成两排,要求学员全部把随身物品放到教室的一个角落,不允许带到座位上,看到这个"下马威",我的第一印象就觉得这个培训可能和别的培训不一样,果然,给我们培训的专业导师——杨济铭老师上来就扔给了我们一个"炸弹",全班96个学员,从1到9循环报数,报1的组成一个小队,报2的组成一个小队。就这样我们被分成了9个小队,原来坐在一起的公司同事,大部分被打散到了各个小队,我们也一样,不仅这样,我们还被要求培训期间除了睡觉、上厕所,其余时间都必须和本小队的成员在一起,包括吃饭,因为从那时开始我们小队之间的竞争就开始了,小队实行"分数化"管理,小队成员之间要彼此信任和爱护,才能获得最高分,每个队员就像公司里的同事,每个人性格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要合作、一起努力、取长补短,克服一切困难才能得到胜利。
从小队的建成到与小队之间的竞争,我感悟到信任是可以通过团队的凝聚力瞬间建立起来的,利用人与人之间天生的真诚为基础,集合每个人的长处,个人素质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团队综合能力节节飙升,就像木桶定律,少一个都不行,这就是团队。
二、受害者与负责任
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它们是一般是对立的,就像受害者和负责任一样。同一件事,用受害者的心态去看,那就是悲伤、愤怒、可怜、委屈等等,最终获得的结果就是获得别人的同情后自身能力得不到提高,也得不到同事信任和领导的认可,渐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用负责任的心态去看,它就是轻松、平和、坦诚等等,最终获得的结果就是获得别人信任,自身能力得不到提高,越来越自信。所以:自信=能力+认可,这个公式是经过很多人很多事验证过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减少都会影响这个平衡。
在过去的工作和生活中,大部分人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我们相处时缺乏信任,工作时惧怕冲突、欠缺投入、逃避责任、无视结果,但是我们做出这些反应的时候,就总会有人来帮我承担我们不愿意承担的责任,这些人有可能是我们的家人、同事、上级领导、甚至公司的老板,对于以前我没有承担的责任,我在这里向给我扛下责任的人们说辛苦了以及对不起,以后我一定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提升我自身的能力,得到你们的认可,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三、感恩的心
这次培训中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第一天晚上一片黑暗的那30分钟,在杨老师的引导下我看到了小时候住的房子,看到了那时年轻的父母和小时候的弟弟,再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宠爱,但是青春期的我对他们的关心漠不关心,甚至闲他们啰哩啰嗦,觉得他们应该能够给我更好的生活,但是他们不愿意,毕业后工作的'我为了努力赚钱,工作地点离家较远,在父母年老生病时不能及时的去照顾和安慰。"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说的非常对,我们总是在等,等长大、等毕业、等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但是大部分人却并没有认识到,人是不会满足的,等我们得到想要的一切的时候,他们已经老了,一切也已经没有了意义。对于父母,我是愧疚的,希望我现在明白过来还不算晚,都还来得及。
毕业后工作的这几年,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独当一面,当中少不了各级领导的引导和栽培。工作中也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失误,每次都有人为了我犯的错误而背负责任,都是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成长,但是我成长的脚步似乎太慢了,甚至为自己找一个勉强能说服自己不去努力的借口,辜负领导的信任的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不会再停止不前,每天都以一个新的姿态面对我的工作和我的未来!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06-01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1-02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06-22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07-06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后感08-11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2篇05-30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7篇(荐)01-13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读后感06-16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1200字读后感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