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教师个人读书心得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4-10-19 13:53:08
  • 相关推荐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

  最近翻阅了xxx翻译的《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一书,阅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一些小学英语的教学原则和外语教学的各种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学理念更加清晰,可以为我日常的英语教学找到切实的理论依据。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书。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五部分。旨在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从教授的对象,教学方法与语言技能,资源世界,教师的管理技能以及教师的个人与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归纳,同时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案例。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书,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来说,是我们最推崇和喜爱的.,也是一本使我们受益匪浅的好书。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的第三部分资源世界,给我们介绍了各种最新的英语教学资源以及选择教学资源的原则。对歌曲、韵律诗、游戏、故事等教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在英语教学中怎样使用新技术。而我对其中的歌曲、韵律诗这一方面最感兴趣。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我自己也做了许多的尝试。

  学生们喜欢歌曲和韵律诗,强烈的节奏感,押韵的字词,琅琅上口。也是平时教学中最常见、运用最广、操作最简单的一种课堂辅助形式。

  如在上课起始阶段,为了调节情绪,营造氛围,我会穿插地给孩子们播放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儿歌,他们会更加兴奋。

  在英语教学中,有时感到记忆单词很难或句型难以掌握,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进行创造,自编儿歌,利用儿歌来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点,对巩固记忆有一定效果。

  当然歌曲和韵律诗运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它还可以进行课外拓展的运用。我不仅在课上让学生使用歌曲和韵律诗,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多编、多说、多演,体验英语学习就在生活中。

  我常常能听到学生念着课上的歌曲和韵律诗欢快奔出课堂,看到孩子们在课间用自编的歌曲和韵律诗开心地做游戏。这就是歌曲和韵律诗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和极强的魅力,恰当地使用它,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突破教学难点,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2

  初识这本《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是在高一年级组周书记的桌子上一眼瞄见了这本书,周书记是我校一名非常优秀的英语教师,当时,想问她借来看,但书记说,这书是要教给学校的,于是,也就回来自己买了一本。

  看这本书,我想也就是中了标题,向来,我看书,都是看标题先,这可真是符合了我找对象也得看外貌的习惯了,这书的标题,首先吸引了,也没仔细翻,看着书的价格不贵,也就买了回来,自己阅读,利用一切闲暇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书是前几天已经读完了,我习惯读书做读书笔记,那种看完书,笔记本都用完的感觉,简直不能再美好。不过,现在有点后悔,今天才想起写读后感,因为书本的内容已经快要不记得了,怪不得,人家说,读书的反馈,最好在读完书的时候,立马完成,要不然,真的要忘记了。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读后感,刚才又迅速翻阅了一下自己做的笔记,有笔记这时候显示了它的优势,帮助我回忆了书本的内容,整体上,我认为这是一本偏理论的书本,书本开篇介绍了我国英语教学法的演变进程,我现在能想起的就是包天仁,因为当时大概是初中吧,一直做这个人主编的一类报纸,时间太久远了,报纸名字也不记得了,只记住了这个名字,然后,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浙江教育界的葛炳芳老师,大概也是和他一样出名的英语教学界的大家。当然,本人见过葛炳芳老师本人,还是非常荣幸的。

  然后书本的一些章节还是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讲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英语老师,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要有不断专研的态度,以及一些具体的`课堂、专研教学的防范,比如,合理实用网络,比如,在英语课堂上给学生取一些英文名字,然后就是最后一章节里写到了要善于利用网络,帮助教学。

  读完整本书,收获比较大的地方,还是通过这位作者,了解了英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史,是如何演变到如今这种形式的,以及现阶段下,对于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总体上来说还是受益的。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兼任本校高二、高三年级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不管我是自己专研教材、听有经验老师上课、还是阅读相关书籍也好,最终要去做的就是付之于行动,以及专注用心的去做好每一件事,就如同我经常和我学生们讲的一句话,“我可以接受你暂时不够优秀,但我不可以接受你不努力以及不够谦虚!”这句话同样送给我自己。

  努力前行,不忘初心,感恩有你相伴!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3

  新教师成长的途径有许多,可以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观摩中学到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巧妙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还可以通过微格教学,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以及教学反思来促使教师的成长。通过学习取得进步的方法有许多,但必须通过转化实践,才能使这些理论和方法为自己所用。如何更加高效地将别人的优点转化为自身拥有的技能呢?今天我在读于永正老师的《重在“转化”》中找到了答案。

  于老师在和一位校长谈话时,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学校的老师几乎“轮训”遍了,有些骨干教师不止一次参加过“国培班”。但有些教师进步很大,效果显著,有些老师去依旧故我,重复昨天的自己。他不由地思考起这些问题。再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和其弟子交谈的过程中,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转化有两种,一种是把理念转化为行为,它需要创造,要付出相当的'脑力、精力和体力;另一种是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只要愿意做,很容易取得成功。

  对于第一种转化,他提到了他读叶圣陶先生关于“下水文”的论什么,于是便运用到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在备作文指导课的时候,先写一篇“下水文”,等待学生写好了,师生共同分享文章,这种“师生同写”的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起到了为人师表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师傅李贺老师,她才华横溢,对教学很有自己的见解,其所写的博客也十分精彩。她也常常与学生在习作课上共同写文章,我相信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写作兴趣会更高涨。虽然我所教的是三年级,作文刚刚起步,我觉得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去尝试,让学生也能在我的带动下爱上作文,体会到作文中的乐趣。

  对于第二种方法,于老师强调教师在学习一节课一个理论或者一种方法时就是重在实践,先模仿,再在实施的过程中经过观察,调整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前提是自己必须先踏出那一步,如果没有转化的意识,新的东西永远不会被接纳。

  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会得到一把好箭,而握在手里不能为自己用的箭就不能成为好的箭。我们要把得到的箭射出去,物尽其用,而我们需要的就是射箭的本领——转化。要有转化的意识,这样教学就会有所收获,要有转化的实践,这样的教学才能如活泉一般,永远充满生机。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4

  《教育的本质》是大学入门丛书当中的一部,作者是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这本书是其集六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经验写成的,该书的副标题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本质也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也好,这都应该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该追问的问题,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是应该也是教育者必须去追问的问题。如果一位教师不能彻底的追问这个问题,即使是他非常的努力从事教学工作,也免不了贻误学生的前程,甚至是耽搁学生的生命的发展进程。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就是对于生命发展方向的认识。

  目前,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生活的教育,爱的教育,生命教育,赏识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等等,但都只停留在教育的形式方面,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在讨论“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下功夫,但也却如作者所言,更多的教师将“为什么教”这个问题视为“理所当然”,忽略了“为什么教”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也就降低了教育的效果。教育本来是为了使生命逐渐走向强大,但却造就了生命的越来越脆弱,造就了越来越多的人厌倦学习,逃避学习的情况的发生,造就了大学生没有能力就业。如果教育者能够从生命进入教育开始就能引导生命热爱学习,让新的生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通过学习感受到自己变得强大和有力量,那么就不会有如今大学生毕业就会失业,高学历愈冷,或“海归”变成“海待”了,能这样就不会有逐年增多的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和人群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以为都是教育出的'问题,是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所导致的。

  作者不仅能够看到这一点,而且能够从国学当中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并能透彻的分析我们民族自古以来教育演变的原因。实为难能可贵。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能明白和理解教育的本质,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接受有效的成长指导和教育,就会不再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就会体味到学习和求知的快乐与幸福,生命也就会享受更充分的自由。所以,我真诚的推荐各年龄段的学生家长,所有的教育者,包括大学生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它会给我们更有益的启迪。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5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告诉孩子老师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难,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这样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强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学讲话时,我们可以不用厉声喝道:xx,闭嘴。尝试着说:“有些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大家,等会下课我们来分享一下。”结果可能会好的多.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留心观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实践,必然会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6

  暑假闲来无事,拜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感受颇多,收获颇丰。细作梳理,总结为两点:

  1、做学生工作,必须找准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会有效;

  2、班级制度的制定必须要简单,可操作性强,才能落地生根。

  首先,做学生工作一定要忌讳简单粗暴,强力压制。因为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拧着干,更有甚者直接顶撞,令自己下不来台。读过《班主任工作漫谈》之后,工作思路有所调整,不再只盯着学生的错误猛噼了,而是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发挥,真诚交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你、认可你,让他觉着你是对他好,这时你再进行指导,他才能听得进去。

  我们班上一个学生,底子不错,是个一本的苗子,但他痴迷于手机游戏,多次被我发现,开始处理的办法是直接上报政教处,通知家长领人回家反省,回来后还是不改,反复几次,最后一次,竟对我吼道:“你把我的手机给我吧,我不上啦!”这时我倒不忍心了,这是怎么啦,我们管学生难道就是把人逼走吗?这不是毁了他的前程吗?肯定是方法出问题了。于是我陷入了沉思,思考过后,调整了一下思路,不再批评他而是鼓励他,真诚地给他讲他的基础很好,潜力很大,很有前途,并且引导他思考自己将来要上什么大学,要学什么专业,让他对未来充满憧憬,充满信心,最后明确的指出:大学才是他的舞台,他的才华应该到那里去施展。这次谈话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这位学生像变了一个人似地,学习越来越踏实,并且坚持的很好,最后上了一个很不错的本科。

  制定的制度一定要简单明了、有可操作性强,并且要得到大多数同学的支持,这样制度才能执行下去,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才算是好制度。在这方面,我主要借鉴了魏老师的班级法庭的办法。对班里的重大事情必须召开全民大会以公投的方式来决定。比如,我们班要推行一个规定之前要通过全民大会来通过,而且是百分百通过,有不同意的要说明理由,然后对规定进行合理修改,直到最后全体通过执行;再比如,对于那些有重大违纪行为或屡教不改的学生的处理上,也采取全民公投的.办法。先让被处理的学生自己提出处理的措施,然后让所有同学举手表决,不通过要提出新的措施,直到全体表决通过才算过关。通过这样的制度让学生感到大家都在关心着这个事儿,今后还会进行监督,这本身就形成一种压力,取得较好效果。

  干班主任工作时间越长,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我将会继续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胜任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7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读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把自己看过的书再看,再看,看得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细致、精练的思索,并把这种思考所得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下面我就结合最近读过的并对我影响较大的几本书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第一本是《贾志敏课堂实录》,是我自己搜集汇编的。读贾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实录,让我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树立扎实、朴实、高效的教学风格。从紧扣课题导入,分层次朗读,抓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扣重点字词感悟全文,注重说话训练,读写结合等,在此基础上钻研教材,以贾老师的设计理念来设计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

  第二本是《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众所周知,窦老师的课大气磅礴,广博深邃,挥洒自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堪称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学中,她提倡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抓住课眼设置主问题是上好课的关键;预设与生成要照耀每一片叶子。窦桂梅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说过的“设计课堂,关键靠底蕴---靠独立思考的勇气与能力”这句话。因此,每每看到教材,我都不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书,而是先熟读教材,钻进去,找到文章的主题、课眼,独立思考,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最后,用窦老师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审视我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环节。也许一开始要走些弯路,并且道路艰辛,但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成长,迅速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丑小鸭》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第三本是雷玲主编的《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书中以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线教师的课堂实录和国内专家对课堂的点评构成,深入研究国外一线教师的课堂,不难知道:为什么国外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都很强,而我们的.学生却只会考试,严重缺乏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了。

  其次:《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让我的心更柔和、更平静,更能理解学生、接受孩子的种种不成熟。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则让我更了解自己,更理性思考问题,更热情对待家庭和生活!

  好书多如烟海,看你怎么读而已!我认为只有善读,才能象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5

  昨天终于读完了《致青年教师》一书,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它为我们青年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户。我边读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真是受益匪浅!书中吴非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读吴非老师的文字,我懂得了要做一个成熟、理性的教师是不能只靠教龄的累计、丰富的经验和资历的。

  我懂得了“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职责,更应当是我们教师自身的追求。

  我懂得了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写作者”。

  我懂得了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我还知道了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近两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之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艺精湛的师傅,团结友好的团队。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我要爱所有的孩子!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8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心中的梦想课堂,它应当是这样的:寓学于乐之中,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乐于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说起上课,没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会是上课是趣味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理解的教育,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是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由教师反复告诉我们和在课外由我们经过不断的反复作业练习而得到的。

  那么,怎样的事是我们都愿意主动做、乐意做的呢那必须是从中能够获得乐趣,获得成功的事,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发自内心厌恶的,那就算勉强完成,也不会有多高的质量。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我们此刻看到的现象却是他们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害怕。

  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对学习资料的不感兴趣,可能是觉得学习任务过重,也可能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应等等。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他们的学习的态度,变害怕学习、厌恶学习、逃避学习为好学习、乐学习、主动学习。那如何做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呢我们能够从下头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一、让所有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品尝成功的滋味。

  记得有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由此看来,启动学生自信心理系统是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愿意去学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当中应经常鼓励学生,帮忙学生树立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给孩子们灌输一种信念:相信自己,正视自己,努力积极就能成功。每个人都是期待获得他人肯定的,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长、教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想方设法的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获得教师的肯定、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肯定。

  二、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当的总是课堂里被动的观众,欣赏迎合着教师的表演,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没有自己的挑战权,知情权……而教师总是把已经嚼得又嚼,没有任何味道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装进脑子中去。

  在这种教学水平指导下,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并且不善运用,最终导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学生发自内心喜欢这样的课堂确实强人所难。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的改变是关键。让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让教师把话语的权力换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课堂的导演、演员,参与团体的表演;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走进课堂……让我们打破那个成人化的课堂,还一个童趣的课堂给学生。

  三、让学生爱上自己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

  每一个教师都不应忽视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学生爱戴的教师,她的言传身教胜于千言万语、苦口婆心。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乐于走进她的课堂,乐于与她相处的四十分种,乐于与她进行学习上的沟通,生活中的交流。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9

  很偶然的机会,打开了这本《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刚刚打开就被书中的精彩描述深深吸引,无法放下。深吟浅唱地翻过书中的每一页,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生命化教育”。在字里行间不停地穿梭,就不由得把“生命化教育”当作一种信仰。这是一本让人流泪着又微笑着、痛并快乐着的书,但不管你是流泪还是欢喜,这本书都会让你迷恋上人的成长…….

  这本书其实是福建20位教师践行“生命化教育”以后得出的教育智慧的结晶。书中篇篇精品,当然如果你对此有所怀疑的话,你打开扉页或是任意一篇都会给你一个很好的证明。可以很明确地说,只要你读了《迷恋人的成长》,你心中就会充满了对“生命化教育”的信仰。书中的20位教师都是众人皆知的名师,他们是积极的生活者、真正的博学者和优秀的教育者。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生命的珍视,通过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让我这个刚从高校毕业的新人在踏入教师队伍之前就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师形象。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工作的爱,达到一种迷恋的程度,因此,能在如此平凡琐碎的工作中得到如此多的精彩发现。现在选取几个“发现”的片断,与大家共同感受“生命化教育”的魅力。

  发现一:“回想我十年来的教学生涯屯有不少理智控制不住感情的冲动行为,也有不少在情急之下所做出的莽撞行为,现在是后悔莫及呀!但我庆幸,参与生命化教育实验,我不再粗暴,不再简单,我变得成熟,变得有智慧了!在今后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直面人生,以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一个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这样勇敢地分析、解剖自己,这样真诚地直面错误,立下要培养富有个性的人的诤诤誓言。

  发现二:真诚的“美化”。

  教师的爱能创设一个愉快的教育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烦恼、焦虑、紧张、害怕、反感等情绪是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在这种脾气和情感状况下学习,将会抑制智力的活跃;相反,在愉快、心平气和的心境下学习,则往往伴随血液循环的亢进、大脑皮层得到丰富的营养,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下而不易疲劳。当教师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学生们便也露出笑脸,教室里阳光灿烂,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因此,我想,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用智慧、用技巧、真诚地去“美化”学生的过错行为,用尊重、信任、激励去唤醒每个生命个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语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自己是坏孩子、恶劣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

  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勤于研究,勇于实践,把自己对生命教育的深刻理解运用于实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师生关系会更和谐,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富有人性。

  发现三:只有回到生命,才可能理解作为生命表达的教育。回到生命,就意味着回到了教育的本源。

  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说:“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们的心灵。”教育的智慧,不在乎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乎如何协助孩子培养智慧,因为知识都是旧的,生命却是新的。学习是种迈向未知的智慧和勇气,只有时刻注重孩子的体验、感受,让孩子们真正地“做自己”,教师才能因着孩子的快乐而快乐,师生才能共享生命化的教学课堂。

  发现四:把课堂当成生命中的一种美丽探险。黄瑞夷老师说,其实教师日常上课在愚钝和机敏之间往往也是这一念之差。全力关注学生我们就机灵了,全心关注教学环节我们就愚钝了。看来要让课堂富有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做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的:只有当教师所要教的教材在他看来浅显得如同识字课本一样时,他才能把精力从教材上转到学生身上,才是用一辈子来备课。

  教师教学要从关注“错”与“对”中转向关注差异,只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才能成全学生,才算尊重个性,才是“目中有人”的教学,反过来学生的差异也成全了教师,一个教师的成长必是在错综的学生差异中获得成就的。让不一样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发展,是对教师的挑战,挑战使他变得敏感、聪慧、富有才华;关注学生差异的课堂是开放的、是无法预设的,它只能凭教师的才情、文化的底蕴、教学的素养、生活的`积淀,依学生的个性艺术化、个别化地处置,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成长。关注“错”与“对”的教学,只能使教师的匠气日益加深,教学会让教师没有灵气,甚至走向反教育的一面,自然对学生是一种摧残。因此,生命化教育课堂提倡成全学生就是要成全学生的个别、成全学生的差异,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学、生命飞扬的教学。

  这20位老师的这些质朴真切的文字,来自于他们对生命及工作的深切感悟、智慧与激情。这些文字告诉我们:那个能够不断启发、感动、刺激教师的课堂其实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无论从哪一页打开,都充满了对人的成长秘密的感叹和眷恋。教育的发端是爱和责任:对自己、对所有的生命、对探求未知的努力、对我们虔诚地期待又无法预知的未来。

  生命化教育行动沉潜而细致地深入到这20位教师的课堂。他们的教育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富有生命真情的文字,以他们的坚韧与耐心,预示着生命教育值得肯定的美好可能。

  最后,我想用这本书的主编张文质先生的一段话与已经在教育岗位上奋斗和即将加入教育大军的同学们共勉:

  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

  从尊重每一位学生开始;

  从善待每一位学生开始;

  从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开始;

  从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开始;

  从培养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开始。

  轻轻地合上书,另一个教育世界却在我的世界打开。“生命化教育”留下的智慧不由地在我脑中激荡。当然书中也有缺点,诚如体系比较混乱,没有对“生命化教育”作系统诠释。但这丝毫不损它的魅力。捧起书的瞬间感悟,正如“漆黑的夜里,一根火柴划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辉”;追寻中的豁然开朗,就像“走进五月的果园,各色各样的果子累累垂挂在枝头,你打开你记忆的袋子,任意盛装采撷来的美好的果实”;掩卷后的理性思考,又似“走进上帝的伊甸园,你大胆摘食了智慧的果子,于是你通晓了一切。”

  那种对生命意识的尊重,会使你在潜默化的被“生命化教育”感动直至把你的生命意识唤醒,同时又悄然地把“生命化教育”作为你对教育的信仰。打开《迷恋人的成长》,开始迷恋人的成长吧!让我们一起体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喜悦,感受美丽的教育人生!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0

  今年暑假,我挤时间读完了《做传递正能量的教师》这本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认真反思,感触颇深。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篇章是:《为人师表是永远的正能量》,《做个能力高超的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激发学生自身的正能量》。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细节。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时时事事做好学生的行为榜样。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如果只是单纯讲大道理,提要求,学生都懂,那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那么他的板书也应字迹工整,美观大方;让学生注意教室内外卫生,那么老师只需一个小动作“弯腰捡起字纸扔进垃圾桶”,就会使学生看在眼里,并主动捡起身边垃圾。再比如,做班主任时,要求学生早进班,不迟到,我就将自己的表调快5分钟,不论早操早读上课,都提前进班,而且无论刮风下雨。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大都能早到班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久天长,学生们自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一名快乐的教师,让学生“乐学”。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对生活、工作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并用“自信和乐观”去感染你的.学生。教师这份工作,干了几年十几年后,会觉得枯燥乏味,仿佛苦行僧的生活。每天,除了教、改、批、辅外,还要和学生谈心,和家长沟通,学校还安排了开会学习等等许多工作,而且大家还面临考试成绩评比的压力。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而我认为,凡事如果我们多从正面去考虑,多从好处去想,那么你将变得阳光乐观。比如,有的老师认为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状态不好容易瞌睡,所以去上课前自己情绪也不好。那么,为什么不这样想:学生中午吃饱了,也午休过了,精神状态也应很好,我应该想法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比如让学生课前唱歌,喊口号,还可以男女生拉歌,学生的笑容出来了,精神状态自然好了。我的数学课上连排时,如果学的内容难度较大,综合性强,学完后需要转入下一个问题时,学生会有些疲惫,我就穿插进一个脑筋急转弯,或数学趣事等,让学生再次活跃起来。在考试过程中,当面临考试难题时,我还教给学生们要用“阿Q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这道题我一下子想不出来,估计有好多同学也不会做,但我要沉着冷静,我就能想出来。”有的同学一看到邻座的同学翻卷子了,就觉得别人比他做得快了,就会慌张,我告诉他要这样想:“他写得快,不一定比我认真,他马虎,我细心,我沉住气,我认真审题,我准确率高,争取做一道对一道”。这样逐步增强学生自信心。有自信心了,学生就有了快乐,就会爱上你的课堂。所谓“好学之不如乐学之”。

  三、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魏书生老师曾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的内心有真善美,有假恶丑,有懒散拖拉,也有勤奋惜时。我们作为老师,要帮助他们发现那些自强自信、热情上进的部分,帮助学生把内心世界治理得更文明。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有的学生活跃调皮,但思考问题脑子灵活,那么应引导他多动脑思考新题,上课发言慢半拍,不抢老师的话;有的学生基础弱,但和同学关系很好,对老师也很有礼貌,应引导他多参与班级管理,并在学习上多向同学、老师求助;有的同学文化课不太好,但音体美方面很活跃,应鼓励他多参与学校班级课外活动,发挥才能。

  总之,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正能量。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做好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1

  本书是由艾米·劳拉·多伯罗、劳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写,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在幼儿园中题“课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背景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无疑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念震荡。这一课程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了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关注了保教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以优质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了托幼机构的创造性课程。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所谓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标。有些追求和目标基于对幼儿和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评估。与其他年龄段的课程一样,设定幼儿发展的目标,是落实课程理想的主要步骤,也是保教人员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拟定各类工作计划。本书所展示的计划较为具体、直观,又有示例,清晰明了,有操作性。《托幼班创造性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将一般的幼儿发展目标落实到个性的幼儿身上,为设定个别化目标,真正思考“为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课程”。这个过程,是以评估特定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前提的。该书详细地说明了评估幼儿需要和行为并确定目标和行为的进程,示例生动、搞笑。尤其是对幼儿观察和对观察资料整理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鉴好处。此外,该书提出给幼儿规划一个能满足他们需要且是传递正向信息的环境,主张“将幼儿的家长和文化带入托幼机构”,这些观点,一方面体现了教育机构环境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以幼儿为本、以幼儿发展为重的原则。该书还在保护幼儿的安全及给予幼儿行为明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现实的。当规划。环境等转化为幼儿和成人的行动时,幼儿的发展就成为可能。《托幼班创造性课程》详细地说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了解幼儿的需要,如何满足幼儿的需要,如何明白幼儿具体的行为,如何调整幼儿特定的情绪。涉及幼儿的交往、睡眠、饮食、玩耍、制作、欣赏、模仿、扮演、阅读、律动、郊游等等日复一日的具体行为。涉及特定活动的准备,涉及幼儿在活动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涉及幼儿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涉及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困惑,涉及可能产生的同伴交往或成人的`交往,当然,也必定涉及成人对幼儿行为的鼓励、引导策略。该书在这些方面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也是具体生动的。

  看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我深切感受到,一个优秀的幼儿教育课程方案,是扎根于幼儿生活的,是能真实反映幼儿的需要和潜力的,并且有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我能够在其系统的指导策略中感受到理论的力量,也能在这些策略中感受到作者们长期的实践和思考。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2

  **学年的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南浔区领雁工程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聆听了多位专家讲座,他们都谈到了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等问题。另外,我又在暑期接触到了《有效教师》这本书,用有效作为教师的定语还是第一次看到。《有效教师》这本书,到底向我们阐述了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起了这本书。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环境,从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策略,最后到有效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每个单元都由问到述,由述到论,每一步渗透着对教师的理解和关爱。从教师的实际出发,让教师快乐成长,成就教师的成功之路。也让我对成长为一名有效教师产生许多感悟。

  感悟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思考,如果不思考,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不会有突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该是沧海一粟。青少年儿童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什么都想知道,如果教师没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就不能恰当地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知识不能局限于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感悟二、教师的`成长需要爱岗敬业,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师中,敬业是使所有其他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好的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帮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许多名师,都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们的教育超出了课堂,敬业精神扩展到了学校、甚至社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感悟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再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显然,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的环节。反思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通过反思,教师能获得改进教学实践的专业知识,还能有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3

  教师个人阅读经验总结人们之所以能在生活中不断进步,是与他们持续不断的学习密不可分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的知识是无限的。

  知识是取之不尽的。坚持不懈的学习使人立于不败之地,相反,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就会落后于时代。

  歌德说,谁落后于时代,谁就要承受那个时代的一切痛苦,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无法接触新知识将被时代淘汰,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学习新知识以迎接新的挑战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拥有知识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1.阅读可以使我们从更高的高度看待问题,从而减少错误和弯路

  牛顿说,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他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谦逊自然值得学习,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书籍与人类整体的关系就像记忆与个人的关系。

  书籍记录人类历史,记录所有新发现,记录古今历代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研究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从更高的高度看待问题,不再重蹈覆辙,有更高的起点。

  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他们的学习,他们可以找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他不断提高自己,这极大地促进了他的个人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从零开始,无论人们多么伟大,无论他们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都会停滞不前。这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2.阅读开阔了视野。

  书中的知识包罗万象。它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使我们能更深入地思考。事物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许多现代实践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我们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它将不可避免地阻碍我们自身的发展。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把未来不确定的风险降到最低,就像股票持有者应该了解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便更好地分析股票趋势研究物理的学者必须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取得成就。我记得诺贝尔奖得主在他的演讲中曾说过。在复旦大学,现代科学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了解所有相关的科学

  在这方面,伟大的恩格斯导师是广泛学习的典范。虽然他只上过中学,但由于努力学习,他在19岁时就能够用12种语言说和写文章。参加工作实践后,他没有停止学习和研究,因此被马克思称为真正的百科全书。

  广博而深刻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准确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帮助。

  从经验中,我们可以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和书籍作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强大武器的巨大作用。阅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好的老师和朋友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书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好老师。它可以教会你如何做人,为自己和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书籍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灵,把我们从悲伤和痛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书籍可以把枯燥的岁月变成愉快的岁月;书籍将把各种信仰注入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充满高尚的喜悦和思想,让我们忘记我们的感受,升华我们的灵魂。

  因此,我们应该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支持教育的蓬勃发展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4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小学英语教与学》,收获很多。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以“教”与“学”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各种宝贵的教学经验,特别是介绍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学生的策略,为我今后的教学开阔了思路,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书中指出:活动是课堂的灵魂,活动是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关键,只有课堂动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起来。低年级的孩子无论课堂内外,总是那么生气勃勃、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这是他们的优点。但同时低年级的孩子又存在自控力低、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要想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力求使学生处于动眼、动手、动口的主体激活状态。而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极大调动眼、耳、口、手的动作。教师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做到活而不乱、动静结合。如果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就会适得其反。当发现有的学生过于兴奋不能自控时要及时调整,可用善意的眼神、亲切的话语进行提示,也可通过树立好的榜样影响其他人,如当我们表扬某某学生一直说得很好、某某学生一直坐得很好时,我们会发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班学生都会立刻做到最好。

  二、教会学生学习,建构自主学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积累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递进,学生获取知识光靠教师“教”是很不够的。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在校学习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十几年,但人生要有几十年,学习也将伴随人的一生。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过程。只有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实现终生学习,才能面对竞争、变化、发展的`社会。

  学习方法是一种程序性、操作性的知识,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时,要注意指导具体,特别是刚开始训练一种学习方法时,首先要有示范,方法要可操作,要有程序性。例如书中提到的:一年级学生,刚上小学要养成听录音,看图说话的习惯,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贴在书后面,把学习的要求、方法具体化,将一个单元的练习全部列出,每天听哪一页,说哪一页的图,演唱哪首歌,都要讲清楚,在列出的表格中,让学生做完一项就打个“√”,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学生就会养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总之,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小学英语教与学》告诉我: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管理、教育、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师不可忽视的内容,他们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息息相关。作为教师,要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边研究、边教学、边实践,不断的探索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我学习、研究的脚步将永不停止。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5

  我是怀着一名幼儿老师的心情看完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本书的核心思想: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4、幼儿老师的安全责任大;

  5、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老师;

  6、每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

  7、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

  8、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

  9、家长工作有难度;

  10、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老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十几个孩子一起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热门思想汇报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现在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儿园,所以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老师的不同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儿老师的不简单!我做为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感到真幸福。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因为我看到了我们幼儿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同。虽没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个人心得10-23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02-07

教师个人读书的心得体会07-02

教师个人假期读书心得02-18

假期教师个人读书心得05-19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5篇)02-14

教师读书个人心得体会04-20

幼儿园教师个人读书心得03-14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11-12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

  最近翻阅了xxx翻译的《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一书,阅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一些小学英语的教学原则和外语教学的各种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学理念更加清晰,可以为我日常的英语教学找到切实的理论依据。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书。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五部分。旨在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从教授的对象,教学方法与语言技能,资源世界,教师的管理技能以及教师的个人与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归纳,同时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案例。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书,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来说,是我们最推崇和喜爱的.,也是一本使我们受益匪浅的好书。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的第三部分资源世界,给我们介绍了各种最新的英语教学资源以及选择教学资源的原则。对歌曲、韵律诗、游戏、故事等教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在英语教学中怎样使用新技术。而我对其中的歌曲、韵律诗这一方面最感兴趣。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我自己也做了许多的尝试。

  学生们喜欢歌曲和韵律诗,强烈的节奏感,押韵的字词,琅琅上口。也是平时教学中最常见、运用最广、操作最简单的一种课堂辅助形式。

  如在上课起始阶段,为了调节情绪,营造氛围,我会穿插地给孩子们播放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儿歌,他们会更加兴奋。

  在英语教学中,有时感到记忆单词很难或句型难以掌握,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进行创造,自编儿歌,利用儿歌来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点,对巩固记忆有一定效果。

  当然歌曲和韵律诗运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它还可以进行课外拓展的运用。我不仅在课上让学生使用歌曲和韵律诗,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多编、多说、多演,体验英语学习就在生活中。

  我常常能听到学生念着课上的歌曲和韵律诗欢快奔出课堂,看到孩子们在课间用自编的歌曲和韵律诗开心地做游戏。这就是歌曲和韵律诗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和极强的魅力,恰当地使用它,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突破教学难点,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2

  初识这本《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是在高一年级组周书记的桌子上一眼瞄见了这本书,周书记是我校一名非常优秀的英语教师,当时,想问她借来看,但书记说,这书是要教给学校的,于是,也就回来自己买了一本。

  看这本书,我想也就是中了标题,向来,我看书,都是看标题先,这可真是符合了我找对象也得看外貌的习惯了,这书的标题,首先吸引了,也没仔细翻,看着书的价格不贵,也就买了回来,自己阅读,利用一切闲暇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书是前几天已经读完了,我习惯读书做读书笔记,那种看完书,笔记本都用完的感觉,简直不能再美好。不过,现在有点后悔,今天才想起写读后感,因为书本的内容已经快要不记得了,怪不得,人家说,读书的反馈,最好在读完书的时候,立马完成,要不然,真的要忘记了。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读后感,刚才又迅速翻阅了一下自己做的笔记,有笔记这时候显示了它的优势,帮助我回忆了书本的内容,整体上,我认为这是一本偏理论的书本,书本开篇介绍了我国英语教学法的演变进程,我现在能想起的就是包天仁,因为当时大概是初中吧,一直做这个人主编的一类报纸,时间太久远了,报纸名字也不记得了,只记住了这个名字,然后,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浙江教育界的葛炳芳老师,大概也是和他一样出名的英语教学界的大家。当然,本人见过葛炳芳老师本人,还是非常荣幸的。

  然后书本的一些章节还是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讲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英语老师,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要有不断专研的态度,以及一些具体的`课堂、专研教学的防范,比如,合理实用网络,比如,在英语课堂上给学生取一些英文名字,然后就是最后一章节里写到了要善于利用网络,帮助教学。

  读完整本书,收获比较大的地方,还是通过这位作者,了解了英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史,是如何演变到如今这种形式的,以及现阶段下,对于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总体上来说还是受益的。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兼任本校高二、高三年级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不管我是自己专研教材、听有经验老师上课、还是阅读相关书籍也好,最终要去做的就是付之于行动,以及专注用心的去做好每一件事,就如同我经常和我学生们讲的一句话,“我可以接受你暂时不够优秀,但我不可以接受你不努力以及不够谦虚!”这句话同样送给我自己。

  努力前行,不忘初心,感恩有你相伴!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3

  新教师成长的途径有许多,可以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观摩中学到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巧妙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还可以通过微格教学,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以及教学反思来促使教师的成长。通过学习取得进步的方法有许多,但必须通过转化实践,才能使这些理论和方法为自己所用。如何更加高效地将别人的优点转化为自身拥有的技能呢?今天我在读于永正老师的《重在“转化”》中找到了答案。

  于老师在和一位校长谈话时,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学校的老师几乎“轮训”遍了,有些骨干教师不止一次参加过“国培班”。但有些教师进步很大,效果显著,有些老师去依旧故我,重复昨天的自己。他不由地思考起这些问题。再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和其弟子交谈的过程中,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转化有两种,一种是把理念转化为行为,它需要创造,要付出相当的'脑力、精力和体力;另一种是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只要愿意做,很容易取得成功。

  对于第一种转化,他提到了他读叶圣陶先生关于“下水文”的论什么,于是便运用到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在备作文指导课的时候,先写一篇“下水文”,等待学生写好了,师生共同分享文章,这种“师生同写”的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起到了为人师表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师傅李贺老师,她才华横溢,对教学很有自己的见解,其所写的博客也十分精彩。她也常常与学生在习作课上共同写文章,我相信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写作兴趣会更高涨。虽然我所教的是三年级,作文刚刚起步,我觉得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去尝试,让学生也能在我的带动下爱上作文,体会到作文中的乐趣。

  对于第二种方法,于老师强调教师在学习一节课一个理论或者一种方法时就是重在实践,先模仿,再在实施的过程中经过观察,调整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前提是自己必须先踏出那一步,如果没有转化的意识,新的东西永远不会被接纳。

  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会得到一把好箭,而握在手里不能为自己用的箭就不能成为好的箭。我们要把得到的箭射出去,物尽其用,而我们需要的就是射箭的本领——转化。要有转化的意识,这样教学就会有所收获,要有转化的实践,这样的教学才能如活泉一般,永远充满生机。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4

  《教育的本质》是大学入门丛书当中的一部,作者是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这本书是其集六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经验写成的,该书的副标题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本质也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也好,这都应该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该追问的问题,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是应该也是教育者必须去追问的问题。如果一位教师不能彻底的追问这个问题,即使是他非常的努力从事教学工作,也免不了贻误学生的前程,甚至是耽搁学生的生命的发展进程。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就是对于生命发展方向的认识。

  目前,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生活的教育,爱的教育,生命教育,赏识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等等,但都只停留在教育的形式方面,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在讨论“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下功夫,但也却如作者所言,更多的教师将“为什么教”这个问题视为“理所当然”,忽略了“为什么教”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也就降低了教育的效果。教育本来是为了使生命逐渐走向强大,但却造就了生命的越来越脆弱,造就了越来越多的人厌倦学习,逃避学习的情况的发生,造就了大学生没有能力就业。如果教育者能够从生命进入教育开始就能引导生命热爱学习,让新的生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通过学习感受到自己变得强大和有力量,那么就不会有如今大学生毕业就会失业,高学历愈冷,或“海归”变成“海待”了,能这样就不会有逐年增多的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和人群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以为都是教育出的'问题,是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所导致的。

  作者不仅能够看到这一点,而且能够从国学当中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并能透彻的分析我们民族自古以来教育演变的原因。实为难能可贵。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能明白和理解教育的本质,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接受有效的成长指导和教育,就会不再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就会体味到学习和求知的快乐与幸福,生命也就会享受更充分的自由。所以,我真诚的推荐各年龄段的学生家长,所有的教育者,包括大学生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它会给我们更有益的启迪。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5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告诉孩子老师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难,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这样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强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学讲话时,我们可以不用厉声喝道:xx,闭嘴。尝试着说:“有些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大家,等会下课我们来分享一下。”结果可能会好的多.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留心观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实践,必然会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6

  暑假闲来无事,拜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感受颇多,收获颇丰。细作梳理,总结为两点:

  1、做学生工作,必须找准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会有效;

  2、班级制度的制定必须要简单,可操作性强,才能落地生根。

  首先,做学生工作一定要忌讳简单粗暴,强力压制。因为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拧着干,更有甚者直接顶撞,令自己下不来台。读过《班主任工作漫谈》之后,工作思路有所调整,不再只盯着学生的错误猛噼了,而是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发挥,真诚交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你、认可你,让他觉着你是对他好,这时你再进行指导,他才能听得进去。

  我们班上一个学生,底子不错,是个一本的苗子,但他痴迷于手机游戏,多次被我发现,开始处理的办法是直接上报政教处,通知家长领人回家反省,回来后还是不改,反复几次,最后一次,竟对我吼道:“你把我的手机给我吧,我不上啦!”这时我倒不忍心了,这是怎么啦,我们管学生难道就是把人逼走吗?这不是毁了他的前程吗?肯定是方法出问题了。于是我陷入了沉思,思考过后,调整了一下思路,不再批评他而是鼓励他,真诚地给他讲他的基础很好,潜力很大,很有前途,并且引导他思考自己将来要上什么大学,要学什么专业,让他对未来充满憧憬,充满信心,最后明确的指出:大学才是他的舞台,他的才华应该到那里去施展。这次谈话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这位学生像变了一个人似地,学习越来越踏实,并且坚持的很好,最后上了一个很不错的本科。

  制定的制度一定要简单明了、有可操作性强,并且要得到大多数同学的支持,这样制度才能执行下去,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才算是好制度。在这方面,我主要借鉴了魏老师的班级法庭的办法。对班里的重大事情必须召开全民大会以公投的方式来决定。比如,我们班要推行一个规定之前要通过全民大会来通过,而且是百分百通过,有不同意的要说明理由,然后对规定进行合理修改,直到最后全体通过执行;再比如,对于那些有重大违纪行为或屡教不改的学生的处理上,也采取全民公投的.办法。先让被处理的学生自己提出处理的措施,然后让所有同学举手表决,不通过要提出新的措施,直到全体表决通过才算过关。通过这样的制度让学生感到大家都在关心着这个事儿,今后还会进行监督,这本身就形成一种压力,取得较好效果。

  干班主任工作时间越长,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我将会继续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胜任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7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读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把自己看过的书再看,再看,看得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细致、精练的思索,并把这种思考所得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下面我就结合最近读过的并对我影响较大的几本书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第一本是《贾志敏课堂实录》,是我自己搜集汇编的。读贾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实录,让我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树立扎实、朴实、高效的教学风格。从紧扣课题导入,分层次朗读,抓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扣重点字词感悟全文,注重说话训练,读写结合等,在此基础上钻研教材,以贾老师的设计理念来设计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

  第二本是《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众所周知,窦老师的课大气磅礴,广博深邃,挥洒自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堪称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学中,她提倡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抓住课眼设置主问题是上好课的关键;预设与生成要照耀每一片叶子。窦桂梅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说过的“设计课堂,关键靠底蕴---靠独立思考的勇气与能力”这句话。因此,每每看到教材,我都不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书,而是先熟读教材,钻进去,找到文章的主题、课眼,独立思考,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最后,用窦老师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审视我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环节。也许一开始要走些弯路,并且道路艰辛,但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成长,迅速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丑小鸭》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第三本是雷玲主编的《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书中以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线教师的课堂实录和国内专家对课堂的点评构成,深入研究国外一线教师的课堂,不难知道:为什么国外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都很强,而我们的.学生却只会考试,严重缺乏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了。

  其次:《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让我的心更柔和、更平静,更能理解学生、接受孩子的种种不成熟。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则让我更了解自己,更理性思考问题,更热情对待家庭和生活!

  好书多如烟海,看你怎么读而已!我认为只有善读,才能象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5

  昨天终于读完了《致青年教师》一书,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它为我们青年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户。我边读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真是受益匪浅!书中吴非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读吴非老师的文字,我懂得了要做一个成熟、理性的教师是不能只靠教龄的累计、丰富的经验和资历的。

  我懂得了“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职责,更应当是我们教师自身的追求。

  我懂得了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写作者”。

  我懂得了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我还知道了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近两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之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艺精湛的师傅,团结友好的团队。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我要爱所有的孩子!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8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心中的梦想课堂,它应当是这样的:寓学于乐之中,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乐于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说起上课,没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会是上课是趣味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理解的教育,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是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由教师反复告诉我们和在课外由我们经过不断的反复作业练习而得到的。

  那么,怎样的事是我们都愿意主动做、乐意做的呢那必须是从中能够获得乐趣,获得成功的事,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发自内心厌恶的,那就算勉强完成,也不会有多高的质量。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我们此刻看到的现象却是他们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害怕。

  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对学习资料的不感兴趣,可能是觉得学习任务过重,也可能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应等等。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他们的学习的态度,变害怕学习、厌恶学习、逃避学习为好学习、乐学习、主动学习。那如何做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呢我们能够从下头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一、让所有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品尝成功的滋味。

  记得有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由此看来,启动学生自信心理系统是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愿意去学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当中应经常鼓励学生,帮忙学生树立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给孩子们灌输一种信念:相信自己,正视自己,努力积极就能成功。每个人都是期待获得他人肯定的,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长、教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想方设法的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获得教师的肯定、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肯定。

  二、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当的总是课堂里被动的观众,欣赏迎合着教师的表演,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没有自己的挑战权,知情权……而教师总是把已经嚼得又嚼,没有任何味道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装进脑子中去。

  在这种教学水平指导下,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并且不善运用,最终导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学生发自内心喜欢这样的课堂确实强人所难。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的改变是关键。让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让教师把话语的权力换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课堂的导演、演员,参与团体的表演;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走进课堂……让我们打破那个成人化的课堂,还一个童趣的课堂给学生。

  三、让学生爱上自己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

  每一个教师都不应忽视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学生爱戴的教师,她的言传身教胜于千言万语、苦口婆心。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乐于走进她的课堂,乐于与她相处的四十分种,乐于与她进行学习上的沟通,生活中的交流。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9

  很偶然的机会,打开了这本《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刚刚打开就被书中的精彩描述深深吸引,无法放下。深吟浅唱地翻过书中的每一页,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生命化教育”。在字里行间不停地穿梭,就不由得把“生命化教育”当作一种信仰。这是一本让人流泪着又微笑着、痛并快乐着的书,但不管你是流泪还是欢喜,这本书都会让你迷恋上人的成长…….

  这本书其实是福建20位教师践行“生命化教育”以后得出的教育智慧的结晶。书中篇篇精品,当然如果你对此有所怀疑的话,你打开扉页或是任意一篇都会给你一个很好的证明。可以很明确地说,只要你读了《迷恋人的成长》,你心中就会充满了对“生命化教育”的信仰。书中的20位教师都是众人皆知的名师,他们是积极的生活者、真正的博学者和优秀的教育者。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生命的珍视,通过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让我这个刚从高校毕业的新人在踏入教师队伍之前就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师形象。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工作的爱,达到一种迷恋的程度,因此,能在如此平凡琐碎的工作中得到如此多的精彩发现。现在选取几个“发现”的片断,与大家共同感受“生命化教育”的魅力。

  发现一:“回想我十年来的教学生涯屯有不少理智控制不住感情的冲动行为,也有不少在情急之下所做出的莽撞行为,现在是后悔莫及呀!但我庆幸,参与生命化教育实验,我不再粗暴,不再简单,我变得成熟,变得有智慧了!在今后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直面人生,以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一个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这样勇敢地分析、解剖自己,这样真诚地直面错误,立下要培养富有个性的人的诤诤誓言。

  发现二:真诚的“美化”。

  教师的爱能创设一个愉快的教育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烦恼、焦虑、紧张、害怕、反感等情绪是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在这种脾气和情感状况下学习,将会抑制智力的活跃;相反,在愉快、心平气和的心境下学习,则往往伴随血液循环的亢进、大脑皮层得到丰富的营养,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下而不易疲劳。当教师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学生们便也露出笑脸,教室里阳光灿烂,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因此,我想,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用智慧、用技巧、真诚地去“美化”学生的过错行为,用尊重、信任、激励去唤醒每个生命个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语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自己是坏孩子、恶劣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

  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勤于研究,勇于实践,把自己对生命教育的深刻理解运用于实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师生关系会更和谐,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富有人性。

  发现三:只有回到生命,才可能理解作为生命表达的教育。回到生命,就意味着回到了教育的本源。

  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说:“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们的心灵。”教育的智慧,不在乎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乎如何协助孩子培养智慧,因为知识都是旧的,生命却是新的。学习是种迈向未知的智慧和勇气,只有时刻注重孩子的体验、感受,让孩子们真正地“做自己”,教师才能因着孩子的快乐而快乐,师生才能共享生命化的教学课堂。

  发现四:把课堂当成生命中的一种美丽探险。黄瑞夷老师说,其实教师日常上课在愚钝和机敏之间往往也是这一念之差。全力关注学生我们就机灵了,全心关注教学环节我们就愚钝了。看来要让课堂富有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做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的:只有当教师所要教的教材在他看来浅显得如同识字课本一样时,他才能把精力从教材上转到学生身上,才是用一辈子来备课。

  教师教学要从关注“错”与“对”中转向关注差异,只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才能成全学生,才算尊重个性,才是“目中有人”的教学,反过来学生的差异也成全了教师,一个教师的成长必是在错综的学生差异中获得成就的。让不一样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发展,是对教师的挑战,挑战使他变得敏感、聪慧、富有才华;关注学生差异的课堂是开放的、是无法预设的,它只能凭教师的才情、文化的底蕴、教学的素养、生活的`积淀,依学生的个性艺术化、个别化地处置,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成长。关注“错”与“对”的教学,只能使教师的匠气日益加深,教学会让教师没有灵气,甚至走向反教育的一面,自然对学生是一种摧残。因此,生命化教育课堂提倡成全学生就是要成全学生的个别、成全学生的差异,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学、生命飞扬的教学。

  这20位老师的这些质朴真切的文字,来自于他们对生命及工作的深切感悟、智慧与激情。这些文字告诉我们:那个能够不断启发、感动、刺激教师的课堂其实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无论从哪一页打开,都充满了对人的成长秘密的感叹和眷恋。教育的发端是爱和责任:对自己、对所有的生命、对探求未知的努力、对我们虔诚地期待又无法预知的未来。

  生命化教育行动沉潜而细致地深入到这20位教师的课堂。他们的教育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富有生命真情的文字,以他们的坚韧与耐心,预示着生命教育值得肯定的美好可能。

  最后,我想用这本书的主编张文质先生的一段话与已经在教育岗位上奋斗和即将加入教育大军的同学们共勉:

  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

  从尊重每一位学生开始;

  从善待每一位学生开始;

  从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开始;

  从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开始;

  从培养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开始。

  轻轻地合上书,另一个教育世界却在我的世界打开。“生命化教育”留下的智慧不由地在我脑中激荡。当然书中也有缺点,诚如体系比较混乱,没有对“生命化教育”作系统诠释。但这丝毫不损它的魅力。捧起书的瞬间感悟,正如“漆黑的夜里,一根火柴划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辉”;追寻中的豁然开朗,就像“走进五月的果园,各色各样的果子累累垂挂在枝头,你打开你记忆的袋子,任意盛装采撷来的美好的果实”;掩卷后的理性思考,又似“走进上帝的伊甸园,你大胆摘食了智慧的果子,于是你通晓了一切。”

  那种对生命意识的尊重,会使你在潜默化的被“生命化教育”感动直至把你的生命意识唤醒,同时又悄然地把“生命化教育”作为你对教育的信仰。打开《迷恋人的成长》,开始迷恋人的成长吧!让我们一起体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喜悦,感受美丽的教育人生!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0

  今年暑假,我挤时间读完了《做传递正能量的教师》这本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认真反思,感触颇深。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篇章是:《为人师表是永远的正能量》,《做个能力高超的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激发学生自身的正能量》。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细节。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时时事事做好学生的行为榜样。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如果只是单纯讲大道理,提要求,学生都懂,那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那么他的板书也应字迹工整,美观大方;让学生注意教室内外卫生,那么老师只需一个小动作“弯腰捡起字纸扔进垃圾桶”,就会使学生看在眼里,并主动捡起身边垃圾。再比如,做班主任时,要求学生早进班,不迟到,我就将自己的表调快5分钟,不论早操早读上课,都提前进班,而且无论刮风下雨。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大都能早到班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久天长,学生们自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一名快乐的教师,让学生“乐学”。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对生活、工作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并用“自信和乐观”去感染你的.学生。教师这份工作,干了几年十几年后,会觉得枯燥乏味,仿佛苦行僧的生活。每天,除了教、改、批、辅外,还要和学生谈心,和家长沟通,学校还安排了开会学习等等许多工作,而且大家还面临考试成绩评比的压力。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而我认为,凡事如果我们多从正面去考虑,多从好处去想,那么你将变得阳光乐观。比如,有的老师认为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状态不好容易瞌睡,所以去上课前自己情绪也不好。那么,为什么不这样想:学生中午吃饱了,也午休过了,精神状态也应很好,我应该想法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比如让学生课前唱歌,喊口号,还可以男女生拉歌,学生的笑容出来了,精神状态自然好了。我的数学课上连排时,如果学的内容难度较大,综合性强,学完后需要转入下一个问题时,学生会有些疲惫,我就穿插进一个脑筋急转弯,或数学趣事等,让学生再次活跃起来。在考试过程中,当面临考试难题时,我还教给学生们要用“阿Q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这道题我一下子想不出来,估计有好多同学也不会做,但我要沉着冷静,我就能想出来。”有的同学一看到邻座的同学翻卷子了,就觉得别人比他做得快了,就会慌张,我告诉他要这样想:“他写得快,不一定比我认真,他马虎,我细心,我沉住气,我认真审题,我准确率高,争取做一道对一道”。这样逐步增强学生自信心。有自信心了,学生就有了快乐,就会爱上你的课堂。所谓“好学之不如乐学之”。

  三、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魏书生老师曾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的内心有真善美,有假恶丑,有懒散拖拉,也有勤奋惜时。我们作为老师,要帮助他们发现那些自强自信、热情上进的部分,帮助学生把内心世界治理得更文明。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有的学生活跃调皮,但思考问题脑子灵活,那么应引导他多动脑思考新题,上课发言慢半拍,不抢老师的话;有的学生基础弱,但和同学关系很好,对老师也很有礼貌,应引导他多参与班级管理,并在学习上多向同学、老师求助;有的同学文化课不太好,但音体美方面很活跃,应鼓励他多参与学校班级课外活动,发挥才能。

  总之,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正能量。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做好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1

  本书是由艾米·劳拉·多伯罗、劳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写,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在幼儿园中题“课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背景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无疑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念震荡。这一课程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了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关注了保教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以优质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了托幼机构的创造性课程。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所谓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标。有些追求和目标基于对幼儿和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评估。与其他年龄段的课程一样,设定幼儿发展的目标,是落实课程理想的主要步骤,也是保教人员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拟定各类工作计划。本书所展示的计划较为具体、直观,又有示例,清晰明了,有操作性。《托幼班创造性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将一般的幼儿发展目标落实到个性的幼儿身上,为设定个别化目标,真正思考“为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课程”。这个过程,是以评估特定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前提的。该书详细地说明了评估幼儿需要和行为并确定目标和行为的进程,示例生动、搞笑。尤其是对幼儿观察和对观察资料整理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鉴好处。此外,该书提出给幼儿规划一个能满足他们需要且是传递正向信息的环境,主张“将幼儿的家长和文化带入托幼机构”,这些观点,一方面体现了教育机构环境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以幼儿为本、以幼儿发展为重的原则。该书还在保护幼儿的安全及给予幼儿行为明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现实的。当规划。环境等转化为幼儿和成人的行动时,幼儿的发展就成为可能。《托幼班创造性课程》详细地说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了解幼儿的需要,如何满足幼儿的需要,如何明白幼儿具体的行为,如何调整幼儿特定的情绪。涉及幼儿的交往、睡眠、饮食、玩耍、制作、欣赏、模仿、扮演、阅读、律动、郊游等等日复一日的具体行为。涉及特定活动的准备,涉及幼儿在活动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涉及幼儿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涉及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困惑,涉及可能产生的同伴交往或成人的`交往,当然,也必定涉及成人对幼儿行为的鼓励、引导策略。该书在这些方面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也是具体生动的。

  看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我深切感受到,一个优秀的幼儿教育课程方案,是扎根于幼儿生活的,是能真实反映幼儿的需要和潜力的,并且有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我能够在其系统的指导策略中感受到理论的力量,也能在这些策略中感受到作者们长期的实践和思考。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2

  **学年的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南浔区领雁工程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聆听了多位专家讲座,他们都谈到了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等问题。另外,我又在暑期接触到了《有效教师》这本书,用有效作为教师的定语还是第一次看到。《有效教师》这本书,到底向我们阐述了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起了这本书。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环境,从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策略,最后到有效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每个单元都由问到述,由述到论,每一步渗透着对教师的理解和关爱。从教师的实际出发,让教师快乐成长,成就教师的成功之路。也让我对成长为一名有效教师产生许多感悟。

  感悟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思考,如果不思考,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不会有突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该是沧海一粟。青少年儿童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什么都想知道,如果教师没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就不能恰当地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知识不能局限于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感悟二、教师的`成长需要爱岗敬业,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师中,敬业是使所有其他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好的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帮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许多名师,都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们的教育超出了课堂,敬业精神扩展到了学校、甚至社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感悟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再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显然,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的环节。反思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通过反思,教师能获得改进教学实践的专业知识,还能有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3

  教师个人阅读经验总结人们之所以能在生活中不断进步,是与他们持续不断的学习密不可分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的知识是无限的。

  知识是取之不尽的。坚持不懈的学习使人立于不败之地,相反,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就会落后于时代。

  歌德说,谁落后于时代,谁就要承受那个时代的一切痛苦,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无法接触新知识将被时代淘汰,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学习新知识以迎接新的挑战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拥有知识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1.阅读可以使我们从更高的高度看待问题,从而减少错误和弯路

  牛顿说,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他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谦逊自然值得学习,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书籍与人类整体的关系就像记忆与个人的关系。

  书籍记录人类历史,记录所有新发现,记录古今历代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研究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从更高的高度看待问题,不再重蹈覆辙,有更高的起点。

  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他们的学习,他们可以找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他不断提高自己,这极大地促进了他的个人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从零开始,无论人们多么伟大,无论他们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都会停滞不前。这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2.阅读开阔了视野。

  书中的知识包罗万象。它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使我们能更深入地思考。事物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许多现代实践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我们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它将不可避免地阻碍我们自身的发展。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把未来不确定的风险降到最低,就像股票持有者应该了解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便更好地分析股票趋势研究物理的学者必须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取得成就。我记得诺贝尔奖得主在他的演讲中曾说过。在复旦大学,现代科学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了解所有相关的科学

  在这方面,伟大的恩格斯导师是广泛学习的典范。虽然他只上过中学,但由于努力学习,他在19岁时就能够用12种语言说和写文章。参加工作实践后,他没有停止学习和研究,因此被马克思称为真正的百科全书。

  广博而深刻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准确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帮助。

  从经验中,我们可以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和书籍作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强大武器的巨大作用。阅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好的老师和朋友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书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好老师。它可以教会你如何做人,为自己和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书籍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灵,把我们从悲伤和痛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书籍可以把枯燥的岁月变成愉快的岁月;书籍将把各种信仰注入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充满高尚的喜悦和思想,让我们忘记我们的感受,升华我们的灵魂。

  因此,我们应该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支持教育的蓬勃发展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4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小学英语教与学》,收获很多。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以“教”与“学”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各种宝贵的教学经验,特别是介绍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学生的策略,为我今后的教学开阔了思路,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书中指出:活动是课堂的灵魂,活动是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关键,只有课堂动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起来。低年级的孩子无论课堂内外,总是那么生气勃勃、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这是他们的优点。但同时低年级的孩子又存在自控力低、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要想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力求使学生处于动眼、动手、动口的主体激活状态。而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极大调动眼、耳、口、手的动作。教师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做到活而不乱、动静结合。如果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就会适得其反。当发现有的学生过于兴奋不能自控时要及时调整,可用善意的眼神、亲切的话语进行提示,也可通过树立好的榜样影响其他人,如当我们表扬某某学生一直说得很好、某某学生一直坐得很好时,我们会发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班学生都会立刻做到最好。

  二、教会学生学习,建构自主学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积累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递进,学生获取知识光靠教师“教”是很不够的。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在校学习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十几年,但人生要有几十年,学习也将伴随人的一生。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过程。只有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实现终生学习,才能面对竞争、变化、发展的`社会。

  学习方法是一种程序性、操作性的知识,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时,要注意指导具体,特别是刚开始训练一种学习方法时,首先要有示范,方法要可操作,要有程序性。例如书中提到的:一年级学生,刚上小学要养成听录音,看图说话的习惯,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贴在书后面,把学习的要求、方法具体化,将一个单元的练习全部列出,每天听哪一页,说哪一页的图,演唱哪首歌,都要讲清楚,在列出的表格中,让学生做完一项就打个“√”,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学生就会养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总之,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小学英语教与学》告诉我: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管理、教育、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师不可忽视的内容,他们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息息相关。作为教师,要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边研究、边教学、边实践,不断的探索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我学习、研究的脚步将永不停止。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5

  我是怀着一名幼儿老师的心情看完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本书的核心思想: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4、幼儿老师的安全责任大;

  5、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老师;

  6、每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

  7、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

  8、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

  9、家长工作有难度;

  10、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老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十几个孩子一起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热门思想汇报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现在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儿园,所以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老师的不同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儿老师的不简单!我做为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感到真幸福。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因为我看到了我们幼儿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同。虽没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