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1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是什么样的呢?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的时候,我想过这个问题。有时候会在学习的间隙畅想一下美好的“教师生活”,有时候会在读到书上的某一段话,沉思理论与实践该如何结合起来。理想的教师要胸中有丘壑,理想的教师要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理想的教师要有征服星辰和大海的情怀 ......
“种族的延续,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发展,唯有教育才能使其熠熠生辉。教师的教育理想应在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莘莘学子的真挚情感中前行!”我想教师身上肩负着的责任,往小的方面说是孩子的教育,是家长的期待;往大的方面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虽然入职不久,可是在这两个月中,我也感受到了我们汤河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都是“拼命三娘”和“拼命三郎”。我们的身影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办公桌前,在步履匆匆之中。我感觉,支持我们前进的动力除了教学要求,更深处的火焰就是那把名为“教育理想”的火炬。
如何将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外化为行动,外化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我想这与教师们不断进步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我这样的新手教师,更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精进自己的业务水平。虽说我不是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可是教小学的英语总是能教的,可是怎么样提高学生的成绩,怎么样在众多优秀的英语老师当中不掉队,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幸运的是,我们学校一群英语教师都很热心,每个人都不遗余力的告诉我她们的经验。我也在日复一日当中总结经验教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悟。
朱永新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追求成功,二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教师的进步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超越自我的过程是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在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交锋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提升,虽然工作和生活很忙,但也应有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在读书中思考,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我不敢说我最终会实现我的教育理想,我只能说我会一直向着我的理想前进,前进 。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的文章平易近人,而他提出的新教育实验,也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创新行动的研究,我一直以来都很敬仰朱永新教授,他作为身处高位的官员对教育仍怀有如此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痴情,并且他对教育对学生爱的如此深沉而质朴,实在令人感动动容,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许嘉璐曾这样评价过朱永新的教授作品:“朱永新教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文章读时需正襟危坐,有的则不禁击节而赏,有的还需反复品味。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我觉得总结的十分到位,而我在寒假有幸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完后我更是受益匪浅。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在书中,他用他一贯的文字风格,用他对教育独特的感受,勾画了一副他的教育理想的蓝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教育的热爱,阐述了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更加充满信心。
而书中的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善于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朱永新教授对理想老师的八大标准,将会是以后教学工作中我要遵循的标准,我会为之努力。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位,被赋予了许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些美丽光环的环绕下,我更明白自己应该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以朱永新教授对教师的八大理想标准为目标为动力,继续在教学工作上不懈探讨,与孩子们一起进步。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2
最近一个月断断续续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虽然只挑了其中的几个章节来读,但是受益匪浅。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学到了很多切实有用的教育方法。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西,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知识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我们每天去学习很多的知识但只有我们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他知识才能使知识对社会有所用。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德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现在有很多孩子成绩很好,但是却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做不道德是事情。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就会让我感到心痛。本书中就指出教育不是说教而已。德性应该贯穿在自然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提高修养,而不是把德育文字化,大纲化。学校不应该变成铁笼子,孩子八点到校,四点放学,与世隔绝,只上课写作业。学校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引导如何处理矛盾冲突,面对挫折。孩子与孩子直接多交流,老师与孩子之间多交流,德育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而才艺绝不是一种技能,它不是孩子用来表演的工具,而是当孩子难过和无聊时,可以找到一个出口。有的时候青少年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人疏导,也不知道做什么,他们就学会抽烟喝酒谈恋爱,很多好孩子就这样误入歧途。而如果他们从小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运动,喜欢弹琴,这些都会成为他情感宣泄的出口。因此这些“才艺”真的对陶冶情操非常重要。也是德育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心目中的`理想智育
德智体美劳,智排在第二,在我看来智不只是学习知识,更是掌握学习的能力。不是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学会思考和创造。中国的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世界靠后的水平,我们每天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前人的观点,一遍一遍的背诵,书写,很多老师说多背诵这些东西就变成你自己的了,我觉得这固然重要,但是别忘记思考。课堂上应该有质疑的声音。学习是一个接收,思考再输出的过程。而我们很多时候只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我想以学生为主体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而我们老师就像一个主持人,把整节课串起来就好了。这样学生可以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而老师就要变得更加的博学才能让学生信服你,这“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需要一缸,一汪水,甚至是“长流水”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渴求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目前,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在当前形势下“不学则退”,因此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在我工作的这一年中深深感激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我需要变成一本百科全书。低年级的孩子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讲《姓氏歌》给“吴”组词“吴国”,孩子们就问我老师什么是吴国,我就瞬间变成了历史老师。讲《一个接一个》这一课,孩子们对月夜踩影子有很多想法,孩子们问起了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我仿佛又变成了科学老师。讲《树和喜鹊》的时候,讲到鹊桥,我开始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我讲着讲着就发现故事中的很多细节我自己有些记不清。中午午读我给孩子读《一千零一夜》孩子们问什么是所罗门,我只能跟孩子说“老师查一下再告诉你们。”就这样在孩子们的督促下,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多读书,我也算是和他们一起成长了。所以老师也要不断自我提升和学习。
教育理想听起来很大,但是也很小,说起来简单,做到又很困难。我想让孩子喜欢我,喜欢我的课,让每节课,每位孩子都有所得,想用我微小的力量去撼动身边一个个纯洁稚嫩的灵魂。在接下来的教育生活中,我定会不忘初心,和孩子们一起携手前行。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3
在没有踏上教师工作之前,我认为教育是一项单一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活动。在踏上教师岗近一年的今天,我深刻领会到“教育”活动的不简单。
做一名老师简单,但是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却并不简单。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老师看来简单的数学模型,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用多种方式去辅助他们理解。你的方式是否多样?你的方式是否有效?这个就需要我们去下功夫了。
数学是一门很需要思维逻辑的学科,你稍有注意力不集中,你可能就跟不上这个知识点的学习,所以需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如何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呢?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加入你的课堂探讨当中呢?在读完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后我深有感触。
浅谈德育,从古至今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先成人后成才的说法。对于“”先成人”,我的理解就是要先养成良好的品德。
德育,看似简单的二字,但其所蕴含的含义却是广泛的。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行,引导学生品味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品德的含义,感悟道德的`境界。
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因此我们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体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境界。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朱永新老师指出,“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中净化自我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我非常赞成这种观点,优秀文化是人类积累了上千年的成果,把自己沐浴在优秀文化的海洋里,这是我们应该感到享受的海洋,这是我们提升自我品德的最便捷的途径。
浅谈智育智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智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多人的观点是传授知识,认为传授知识就是智力教育的全部,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这是典型的“唯知识论”、“唯分数论”。当然也不是说把“知识教育”否认了,教育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等的全面发展。
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唯知识论,唯分数论”呢?我认为是由我国的教育国情决定的——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考试。近几年应试教育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需进一步努力。应试教育虽然提高了学生们的应试能力,但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精神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朱永新老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出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育认为,教师是真理和知识的化身,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点,是典型的“教师为中心”,学生把教师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新教育主张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应该是共同探讨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平等交流。教师应该更多的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不能跟割韭菜一样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里需要我们老师做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读书”是学生们感受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学生可以学习伟人们的高尚品德,领悟道德的力量;通过读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强调他们对道德的体验与感悟,最终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
在这里我主要从“德育”和“智育”两方面谈了我的一些感触和收获。我认为多读读像朱永新老师这样的大师的优秀作品,我们现在巨人的肩膀上,定会成长的更快。从而不断增进和完善自我教学经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书”,是一项很好的学习活动,可以汲取伟人们的经验,帮助你更快更好的成长。然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读书”变成了一种奢侈,取而代之的是“读手机”。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做好“读书模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读书的榜样。建立“书香校园”,进而到“书香社会”,这可能是一段比较长的路。但是我们要相信路是走出来的,你的坚持终将收获美好。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相关文章: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07-23
《我的教育理想》心得体会范文02-12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荐】08-06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11-15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10-13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11-09
我的理想07-23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7篇)07-19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3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