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
这本书本来是想写到每周推荐里的,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逻辑不是很清晰,显得有点啰嗦杂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见谅。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以及听别人介绍误以为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大众太沉默了,大家面对问题都选择不说,于是作者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民众意识觉醒。现在读完我知道当时的理解太简单了,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书里还有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光是能有意识去思考这些问题就很不错了,何况还够胆写出来,非常不易。王小波说他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其中一人,现在变得不沉默了,想要说点什么,但我认为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毕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并敢于说出来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只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说不说,而是思不思考。
其实自古以来,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愿意思考,有些是没有能力思考。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如果人人都“没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义,去思考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就容易动荡,而统治阶级是厌恶动荡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就习惯性的沉默,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也不能张扬。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沉默是金,多听少说,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进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经验也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祸从口出,一定要谨言慎行。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卑的劣根性导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于表达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认同这种妄自菲薄的说法,这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直话直说有它的好,沉默以对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暂且不论沉默是不是一种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韧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我很欣赏把说话的功夫都用来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话想说,实在也无需强忍。就像男儿有泪也可轻弹,没有眼泪不用硬挤一个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内伤。
某种意义上说,我也算是一个沉默的人,虽然偶尔写写随笔,咋咋呼呼的。但其实真正看我文章的人应该知道,我表达的东西都是比较中立的,态度也算谦逊。会刺痛别人的话我一般是不说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价值观,认为很少有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去和人争执,从小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讲,我在某些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读到这本书感触颇多。因为刚看完《乌合之众》,所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的一些观点算是加强了认知。比如群体是盲目无知的,并不以理智去判断和决定,而且再优秀的个体陷入群体之中都容易变得愚蠢,另外群体意见的传染性也是极强的。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小波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的煽动性,从他的文章里看不出愤怒和呐喊,他只是以一种隐喻、缓和的方式说自己的思想,讲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脑,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输给你,而是提醒你应该去独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并非一帮愚昧的群体,而是希望启发一个个理智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量变也就可以产生质变了。所以说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文章可以算是社会质变的催化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王小波,因为我确实没这个资格,迄今为止,我只读过他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对这个作家我远远谈不上喜欢。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确实有理有据,而且能启发我去思考。如果说读这本书需要花5个小时,那我认为因这本书去思考起码需要50个小时,几乎每一段话都值得细细琢磨。
身边真正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具备批判精神。这正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爱国志士”去烧砸同胞的汽车,为什么会有网络喷子无脑喷人,为什么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会莫名爆火。
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也许是觉得说了没用,又或者是觉得说得太多显得轻浮,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会思考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人。当然这种清高或者说傲慢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力,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表达的傲慢,尊重这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沉默。
但是我还是想就此多说两句,我们当中很多人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却没有学到的是对其他人的尊敬,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装的谦逊。就算思想比别人独立,懂得明辨是非,没有随大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没发现王小波的文字里有对愚民愤怒的戾气,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人,但真正在聪明的基础上还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个人告诉我:凡是人,皆须敬。这是我从他那儿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有的人很喜欢通过卖弄自己的权威,来辱骂或为难别人以达到心理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很无知而懦弱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大家绕开脏东西走,不是因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脏了自己而已。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2
之前在别的地方陆陆续续看过一些王小波的文章,颇有触动,但并没有买来一本他的书细读。最近逛了家书店,看到了他的这本杂文集,粗翻几页,觉得是本好书,就毫不犹豫买了回来。
目前这本书看了一大半,还未读完,但已是有些心得,便提前写了这篇感后感。在书中不难发现,王小波是个崇尚理性的人,他的杂文基调便在于此。他认为人世间最大的快乐是从思辨中得到的。因此,毫不意外,他特别崇尚古往今来的大智者,如牛顿,爱因斯坦等。读他们的著作对他而言是种莫大的幸福。他尤其喜欢罗素,多篇文章里都不余遗力的对他称赞。大概是因为王小波文理皆有涉猎,而罗素也是在数学和伦理学上这文理两大领域上的造诣都很高,所以与王小波在思想上与他有了更多的共鸣。
因为崇尚理性,所以王小波此生最讨厌两类人,一类是蠢人,一类是装蠢的聪明人。前一类人不讲逻辑,后一类人歪曲逻辑。可惜世间总会有一小撮聪明人别有用意的说些蠢话,而一大群蠢人信以为真后跟着瞎起哄来。王小波看了气不过,就忍不住写些文章来骂,写的文章多了,就整理成了此本杂文集。
王小波读硕士期间导师批评他国学功底太烂,所以他发了愤,从四书五经到程朱理学全都读了个遍。但读完细细一品,他觉得这些国学经典精华太少,基本上全是糟粕。孔子的《论语》尚可一看,但基本上全是没有深度的大白话。而从孟子到朱熹,他们的著作虽然文笔好,有感染力,但里面的逻辑属实差劲,全是歪理,一派胡言。很难想象,古往今来那么多聪明的中国人全都在钻研这些糟粕。有了国学功底,国学里的蠢话又太多,所以王小波写文章时国学的反例也就用的得心应手。
既然崇尚理性,王小波的杂文自然便需要逻辑完备了。他讲道理好喜欢类比,先通过一个明显的例子来证明孰对孰错。然后再把从例子中得出的道理应用到了现实,是非对错便一目了然了。例如,有一篇杂文就在开头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国家前方有战事,而国王又喜欢听好消息。于是,当信使带来的是胜利的消息,他就会嘉奖该信使。当信使带来的是战败的.消息,他就会大怒,斩掉该信使。久而久之,因害怕被杀,所有信使带来的都是好消息,但前方战事到底如何,谁也不知。王小波讲完这个故事后顺势得到了一个道理:国王不可能通过斩掉带来坏消息的信使就能使得前方的战事顺利。之后文章开始就抨击王小波所经历过的一件事:他和妻子所研究得出的中国同性恋现状调查报告在杂志上发表时被某一官员叫停,杂志被勒令整改。把故事得出的道理放在这件事上孰对孰错便比较清楚了:你不可能通过解决发现问题的人就能把问题解决掉的。官员也不可能通过阻止文章的发表就使中国同性恋问题不复存在。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等敌军已经全面包围了王宫,国王再反应过来,就已是回天乏术了。王小波讲道理也喜好推理。由一些简单明了的道理推出一些深刻的结论,颇有些欧式几何的韵味。而且因为他文理皆有学习过,所以他的文章里文理之间是没有壁垒的。比如,在讲东西方快乐观区别的时候,他从人逐利的本性出发,得出人对快乐的追求是一正反馈系统这一结论。再从无线电理论入手,告诉读者们这一系统极不稳定。由此警告大家:我们对快乐的追求应妥善谨慎,一旦处理不好,这一正反馈系统便会失控。理科结论应用到了文科命题里,读起来很是有趣。
杂文我之前也读过鲁迅与韩寒的。依我看,从格局上来看,鲁迅的最好,王小波次之,韩寒再次之。杂文嘛,就是用来骂人的。鲁迅的文章是把中国人自古以来民族的劣根性一个个单独拎出来骂上一番,骂的气势磅礴,振聋发聩。而王小波是将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事,拎出来捋一捋,捋出不合理的地方就骂上一骂。韩寒则给我的感觉就是谁骂我我再骂谁。看鲁迅的文章,你觉得他就在骂你。看王小波的文章,你觉得是你在骂人。而看韩寒的文章,你会觉得对骂双方和自己都没有关系,自己就是来图个热闹看的。格局上自然是逐次缩小的。韩寒的文章虽然文笔很好,充斥了有很多的文字技巧,初读起来很爽,但他的杂文总是给人不了触动,仿佛甘蔗,嚼两口就没味了。一个是因为格局小,还有一个是因为逻辑也不如其余二者。王小波的文笔肯定是很不错的,毕竟科班出身。我读过他的小说,文字间充斥着各种奇思妙想,张力很强。但他的杂文语句都比较朴实,没有用什么文学技巧在里面,使得文章读起来也就比较的亲切。
虽然王小波的一些观点我可能并不认同,但这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理性思维与质疑精神。作为一个从小被各种理念灌输到大的人,我的是非观是很不成熟的,对很多事物都习以为常。但此书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很多大家信以为真的事情其实并不合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古如此,便是对的吗。读了此书,我也开始试着用理性思维去看待周围事物背后的逻辑对错,我觉得这就是我读此书最大的价值所在。这也正好符合了王小波写这些文章的初衷:既然叫不醒那些装蠢的聪明人,那就让蠢人们聪明起来别再跟着瞎起哄了吧。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
我素来期待能读王小波先生的书,借此机会拜读《沉默的大多数》。虽未读完,但心下拜服矣。不论王小波先生有没有文采,只是那一份诚恳和幽默便足以令其它评价顿时失去意义。
这本书题目是“沉默的大多数”。如同题目所述,这本书就是在说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思考以及先生对于事物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是没多少人当时曾说出口的——而至少如今看来又十分明显的。说是明显可能有些名过其实,因为如今我虽不知人们是否想过先生的观点,但是所表现出来的则仍是浑噩不觉,而且乐在其中。这不禁让我感到失望和疑惑:是先生的观点仍是太超前了,还是人们的思考这些年来未曾进步?
一是谈“讨论”。先生说:“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论战大多要从平等等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这是因讨论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争出了结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坏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对坏蛋放当然还有些话要说,不但要批判,还要揭发。”这种讨论变成批判的现象如今常见得很,辩论双方难以坐下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谈论转基因是否有害会转变成对学历经验的质疑、讨论男女平等会认为有心理障碍、讨论医保改革政策会受到不分是非的人身攻击,不一而足。这些人可能并不了解如何寻求问题本身的答案,而是拘泥于自己的认知抓住不放,想尽一切歪理邪说企图驳倒对方、让对方名誉扫地,似乎这才是某些人争论的目的。可惜的是,虽然这个道理很浅显,没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即使说不过对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因此尝试攻击对方以期获得道德上的优势;可惜本来也不会获得道德上的优势,然而若争论的另一方却也不懂该如何化解,只能和他对骂——这就不再是讨论问题了,两个人的争论也就是到此为止,余下的就是难听且浪费时间的人身攻击,要是有条件,说不定还能打起来。人们的认知水平难道只能到这个地步吗?
另一个是谈“实践”:“给计算机编程和解几何题有共通之处:对了马上能知道对,错了也马上知道错,干干脆脆。你用不着像孟夫子那样,养吾浩然之气,然后觉得自己事事都对。……有些大学问家有着另外一种经历:他大概没有做对过什么习题,也没有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忽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这种豁然贯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动了,以至于他觉得自己用不着什么证明,必定是很聪明。”这就指出了实践之于感性体验和思考的`优越性,并且强调了忽视现实情况是很蠢的一件事。其中计算机编程和几何题都算是科学范畴,因此也强调了科学性的重要性。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医里不少糟粕就像孟夫子那样:觉得自己有用,所以自己就一定有用,都不用思考、不用质疑,自然也不用做什么科学研究证明一下。不光如此,数学物理这种学科没有科学素养固然做不好,真正怕的是文科本来基于经验和文字的观点如果不顾现实、不顾自然规律,胡编乱造,那也很容易说服自己就是对的——所谓道理并不是固定的、只有一个的,脱离现实的观点从来也站不住脚。
其实先生写了很多很多内容,其中核心内容就是敢讲真话、尊重事实、不讲假话空话。这可能听起来像口号一样,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对不熟的人百般恭维、对讨论中的观点不加思考地赞扬、害怕提出反对意见、对任何人或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这都对自己和听者毫无帮助和长进。这相当于你灌了一碗鸡汤,然后又吐出来邀请听者喝一样——令人恶心。我希望假话空话最好能不存在,凡事人们能过脑子——但是事实不可能如此。假话空话听起来才好听、才暂时不会引起矛盾,确实如此,但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一个组织想团结起来发展,绝不是靠搪塞恭维来进步的;一个人想提高自己,就要认真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认识朋友,就要掏心窝子说真话。事实上并不是人们都傻到想不到该如何做,而是碍于面子不敢做。这就是略有荒唐的事情——我也会荒唐,但不能总是荒唐着。说真话的人会成为攻击的焦点,做实事的人会成为弹劾的中心,人们在大家都虚伪的时候,为了保存自己也选择虚伪,而不敢站出来说一句真实的、却没人敢说的话;说假话的反而能活得很好。这就是中国的人情社会,它不讲逻辑、不讲事实,讲的是人际关系。为了“和谐”的关系,人们也主动选择沉默——没人牵头担责任,我为什么要站出来呢?如果只有我站出来了呢?于是虚伪成了文化的主流,人们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虚伪的事实,却害怕并攻击表现出真实的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是异类——这真是悲哀。
王小波先生算是酣畅淋漓地把他的话写了出来,可是好笑的是,即使大家都认真读过王小波先生的书、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也难多两个人站出来说句实话;说实话的人仍会显得不合群,并且因此失去名誉;中国人的态度并未改变。因此,即使我自己愿意按自己的愿望表达、行动,我也对中国人未来一段时间内改变说假话的可能性不抱希望。我只是疑惑,这些人在设了重重规定下带着镣铐跳舞的时候,是否在享受自己言不由衷带来的好处呢?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4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就看到这本沉默的大多数的书名,脑海里就浮现出许许多多冷漠的脸庞。当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为什么要沉默呢?在看完了这本书之后,陷入了沉思,或许我们都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无奈感吧。
王小波在文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批评了当代沉默的大多数,我看后产生三个问题:
1、这种沉默究竟是对是错?
2、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沉默?
3、如何遏制这种错误的持续?
我想就这三个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佛家是倡导沉默的,寺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止语”标志,为什么要“止语”,因为其一、多说无益、沉默是金;其二、养生:说话过多,会损伤肺肾元气,又耗心神;其三:止语静心,心静生慧,此为佛家三学--戒定慧。其四:“止语”让辱骂诽谤者难以亢奋;其五:消口业(佛讲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儒家也是倡导沉默的----所谓“食不言、寝不语”,说的是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到消化;睡前不停唠叨就会使思绪兴奋,不得安宁,因而影响入睡。
既然沉默有那么多好处,那为什么王小波会反对沉默呢?
其实,他所说的`沉默,并非是文明状态下的沉默,而是非文明状态下的沉默。
比如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比如有人加塞插队,乱丢垃圾,比如外国人不遵守国际游戏规则,侵犯我国疆土,比如哪个领导贪污行贿,懒政霸道,这些皆属于“非文明”,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或人的时候,是不是还要沉默呢?
这样第一个问题(沉默究竟是对是错?)的答案就出来了----沉默在文明状态下是有益的,我们应尽量保持沉默;在“非文明”状态下沉默是不对的。遇到非文明,我们应该站出来呐喊,而非“沉默是金”。
既然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王小波时代和我们今天,依然还是有人面对“非文明”低头不语呢?而为什么欧美国家遇到不文明就敢于立即报警呢?
思考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问题背景出发,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大概和两个关键词有关。
一、国情
最早,国人是敢于说“不”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历代最文明的时期,那时候因为诸侯割据,产生多王执政,老百姓的言论是绝对自由的,在你这个诸侯国发表言论没人理,好办,转身就走,去下一个诸侯国,所以才产生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辉煌成就。
可是好景不长,秦嬴政很快统一六国,实行专政,言论自由直接开始走下坡路,老百姓的思想在那个时代已经开始被禁锢,那时候的皇帝说一不二,好不霸道,到了秦二世,那更是直接升级,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指鹿为马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赵高害死了李斯以后,知道大臣中有人不服他。有一次他牵着一只鹿到朝堂上,当着大臣们对二世说:“我得到了一匹名贵的马,特来献给陛下。”秦二世虽然是个糊涂虫,是鹿是马还分得清。他笑着说:“丞相别开玩笑,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绷着脸说:“怎么不是马?请大家说说吧。”二世就问大臣们。不少人懂得赵高的用意,就附和着说:“是匹好马呀!”也有的害怕赵高,不吭声:只有少数大臣说是鹿。没过几天,那几个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找个借口办了罪。打那以后,国人就再也没人敢说真话了,同时那个时代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隐士。(一言不合就隐居)王小波生长的文革时期,那就更不需要说了,管谟业都改名莫言了,陈云都“医嘱勿言”了,从秦嬴政统一,一直到今天,ducai让我们没有了言论的自由。
二、教育
中国的教育最早是举孝廉,谁孝顺就会被举荐来当官,后来大家都比着孝顺,一守孝就是五六年,嘛都不干了。隋文帝杨坚一看不行,就来了个中国最早期的应试录取---科举制,一直到今天,都是应试。
应试教育使得整个国家的学子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攻读圣贤书,他只要能考过分数线就行了,窗外的“非文明”又给他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点上,我们真的应该向美国靠拢,人家升学的依据,分数只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一是体育和艺术,而老师的举荐信占四分之二。这样子的话,你自私、不爱国、不和同学搞好关系、不诚信,就无法立足,也不会有好学校录取。教育使得美国人从小就养成了敢于站出来、敢于挑战“非文明”的习惯。
知道了这两个原因之后,我们或许就能明白,沉默其实并非是老百姓的本意,沉默是逼出来的。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沉默)的答案。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5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发表于1996年《东方》杂志的杂文,他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是,王小波逝去已经有十几年了,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在时隔十多年的今天,这一切似乎颠倒了,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距离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来人们似乎更加擅长表现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人似乎已经抛弃了沉默是金的观念,但是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现在的人们似乎更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我,却不能向最亲近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着电脑像不曾见面的陌生人倾诉,却和亲近的人无言相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只言片语,却无视身边的人的真切关怀。有人说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它使人类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与此同时,他把人性的优缺点无限的放大了。
在书中写道“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王小波所缺乏的是物质,而我们却在这个物质过剩的年代,却在一场场所谓的文化潮流中迷失了方向。这是不是另一种“饥饿”呢?于是,我们突然变得沉默了,对他人,对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语言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王小波身边的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文革时期,而我们这一代人的沉默也许是因为孤独,习惯了孤独的同时也习惯了沉默,久而久之,就不知道该怎样在人前表达自己,相反,当面对着电脑屏幕时却异常的轻松。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对着电脑和不认识的人谈情说爱,也不愿意分一点注意力在身边的人身上。
王小波在文中提到:话语即权力。我想这句话在人人平等,言论自由的当今社会再合适不过了。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更快更好的传达信息,这在无形之中加大的言论的力量,同时也能使人们更好的行使权利,但是,欲速则不达,在我们享受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在接受大量的虚假信息,在这个时间就是一切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去查证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于是网络,成为了我们最忠实的“朋友”,每一天,我们都从网络上观看世界的动态,然后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行使所谓的“权利”,完全不考虑它的真实性,于是,伤害就这么造成了,整个世界迷茫了,在短暂的沉默过后,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我不能肯定的说话语即权力,但是我想这种权力的杀伤性一定是很大的。
书中有这样一段:“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王小波认为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对于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故事的结尾,小奥斯卡发现成为了侏儒,这只能证明,冥冥之中的那种力量只让小奥斯卡在生理上停止了生长,却没有使它保持一颗童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奥斯卡已经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孩子了。不知当小奥斯卡变为老奥斯卡时,有没有后悔当时的决定。成长和沉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也许,我们能像小奥斯卡那样选择永远都保持小孩子的模样,但却没有办法永远保持沉默。我想,在这些沉默的人中,有大多数并不是一直都保持这样的状态的,人们对于沉默的态度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改变的。
最后,一个群体需要斗士,需要斗士一样的战斗精神,但同时,必须健康的引导这种精神推动力是车轮前进,而不要让这种精神把整个车都给砸烂,就需要还有一个将军,一个理智客观的领导者。至于将军是谁,怎么做,恐怕就不是斗士所能知道的了。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相关文章: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01-23
《沉默的大多数》的读书心得04-24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01-29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01-30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篇01-24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2篇02-15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03-18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集锦10篇)03-20
沉默的父爱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