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4-06-12 11:53:30
  • 相关推荐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

  当拿到肖川博士所着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这本书时,我觉得我们做教师的整天从早忙到黑,哪有“诗意”可言,“脑子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时间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总是忙、盲、茫,繁、烦、凡。因此我首先翻到了“诗意的生活”那一节看,看完之后我不禁俨然一笑――“失眠”都能被人家当作享受,那人家的生活当然就很诗意的啦。带着这种兴趣我认真的看完了全书,真是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第一、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

  肖川博士一共总结了决定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17个因素。我反复看了这17个因素,感觉肖川博士分析得很透彻,真是一针见血。比较好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才能使教师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情绪饱满、热力四射,并能真切的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觉得有成就感。而压抑感、挫败感、沮丧感,这些消极的体验都可以导致教师对职业的倦怠感。

  第二、目标、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

  目标,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成为优秀教师不是整天忙忙碌碌就行了,而是要合理的利用时间,也就是要会管理时间。决定如何以及何时做事情,能够帮助你有效利用时间和节约时间。当你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并充分利用时,再平淡的日子也能过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压力是一个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十分重要的的成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压力,压力并非完全消极的因素,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我们潜能的彰显和生发。变压力为动力,面对压力,,我们应该勇敢正视而不该退缩逃避。如果你不能很好的面对压力,将会导致生理、感情甚至思维紊乱。相反如果你能恰当的面对压力,可以激发精神或身体的潜能,成为更加完美的自我。

  第三、读书与成长

  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养教师的读书人的气质。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更加具有文化眼光,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从而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原来,诗意化的生活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来打量我们的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只要我们倾心于去创造一堂课,去创造一次解读的过程,去创造一次美好的生活经历,去创造美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就是在创造世界了,就是在创造诗意了。所有的诗意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体验之中。

  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什么,怎样才能用最佳的心跳面对学生,面对同事,面对家长,面对这个日益变化的社会对于我们教师的要求,这一直是我常常关心和关注的话题。在此书中,作者所提到的“六个学会”,即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我看来,等待意味着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分享则意味着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彼此学习,共同拥有,教师并不是学生思想的主宰者,而是他们的引导者,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在与学生一同分享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宽容体现了一名教师的教学态度,思想不能僵化,眼界不能狭隘,应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学会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发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会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合作致力于培养新时代有思想,有能力有学识的青少年;学会创新,在这个崇尚个性,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得极为可贵,作为教师,单一僵硬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这个全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具有开放的头脑,积极的思维,进取的精神与探究的兴趣,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大潮中不被淘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肖川博士还提出了“六个讲一点”更是为我们成就美好人生作了精辟的概括。讲一点享受,无愧于自我;讲一点奉献,无愧于亲人;讲一点真情,无愧于朋友;讲一点责任,无愧于社群;讲一点博爱,无愧于人类;讲一点信仰,无愧于天地。从自我到亲人、朋友,再到社群、人类,最后到天地,这是一个不断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也是一个立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精神成长的历程。

  还记得书的封面上有几句深刻隽永的话,其中一句还历历在目“一个有情趣的教师,他们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也不会干涩,并知道如何让教育芬芳弥漫”。从当下开始,我会将努力着成为这样一名具有诗意生活的优秀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2

  最近,有幸拜读了云南省任玲老师的博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五个关键词》,受益匪浅。现将自己所感所悟写下来,与同仁共勉。

  老师讲的教师成长的第一个关键词是“阅读”。

  任老师讲到:“支撑教师远行的力量从哪里来?一个重要的渠道便是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表达他自己以及他的学校对读书的认识:“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有一句名言,“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其实,教师的成长也是这样。阅读是一种积淀,积淀有多深,行程就有多远。一直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倡导教师读书,读修炼内功的书,以丰富学养,积淀底蕴;读学科建构的书,以提升自我驾驭课程、教材、方法、技能的水平;读教育理论的书,以寻找路标,矫正方向。说实在的,教师真正读了多少书呢?不敢保证,有的教师在读。但是能够坚持读多久,却也不好说。教师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可以直接搬用的方法和技巧,而抗拒理论,觉得那些并不实用。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抗拒理论。要突破教师发展的瓶颈,应该且必须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理论是指导实践的航标。

  任老师认为:阅读,是构建“一线学术”的重要渠道,没有阅读,只能在低层次水平转圈,难以实现自我超越。我想:当教师经过阅读积淀得以深厚、视野得以开阔的时候,自然有了更多的教育智慧,具体的施教过程中自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老师讲到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反思”。

  任老师在博文中说道:反思,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学科理论与课程方法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课堂直至每一个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能力。这一层面的反思,是提升自己教学技能的有效方式。另一个是我们在所阅读的教育经典的启发引导下,对我们的`教育现实和自我的教育行为的一种反观、体察,甚至质疑、思考,最后有所觉悟和改进。这一层面的反思,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却极易被忽视。

  老师讲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实践”。

  任老师讲: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强调阅读,更强调实践。读的认真,是为了内化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不止于读;读得用心,为的是惠及到学校、课堂甚至每一个孩子,而不止于感慨。

  我们重视实践,但更重视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未来教育美好的愿景,靠的是每一个具体的教育者每一个具体、细致的教育行为来达成。作为一线教师,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理由,就是我拥有课堂。对于我而言,课堂一直是一块承载希望的试验田,每一届,带着新的期待去播种,用每一个朝夕晨昏的日子历练生命,培植思想。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那些清晰的目标和追寻,都透射到课堂上,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也是伴随年轻的生命一起成长的见证。在我的试验田里,总在改变着什么,遥望着什么,期待着什么,这使我的教育生活从来没有丧失过生机,从来没有凋谢过信念。

  生命是新的,课堂就不会陈旧。拥有试验田的日子,就拥有了饱满颗粒的期待,这份期待,将我们的教育之路延伸到洒满阳光的远方。

  老师讲的第四个关键词是“研究”。

  教学研究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任老师曾撰文呼吁重视并建立“一线学术”。所谓“一线学术”,就是一线教师植根实践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研究更多的是一种提炼。想办法让孩子变好,想办法把课教好,想办法解决教学问题,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这许多的“想办法”,其实都是研究。寻找好的问题解决思路,寻找好的教学切入方式,寻找好的课堂组织形式,达成好的课堂生成效果,总结好的学习指导策略,使用施好的教学辅助手段,无一不是教学研究。

  一线教师的研究,最可贵的是植根现实,植根课堂,植根教学行为与教学问题,在实践中质疑,在质疑中探索,在探索中解惑,在解惑中提升。“问题”的来源,可以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亦可是本校、本地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是时代性的普遍问题。弊病所在,便是问题所在。为“问题”而研究,才是真研究。

  教师群体中,那些令我们敬佩的研究者之所以卓有建树,正是因为他们往往对常人置若罔闻熟视无睹的弊病,能保有敏感的洞察,有改变的愿望,并肯为之付出心血加以剖析探求,付诸行动探索实践。

  早在几年以前,一提及研究,就会感觉头痛。现如今,在章丘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所长的亲切关怀下,我们的教育科研已经红红火火的搞起来了,很多青年教师已经成了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我们的研究成果正在不断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研究成绩受到教科所领导的首肯,可以说,这是研究的起步,真正的研究还在等中带着我们去做。

  老师讲的第五个关键词是“积累”。

  积累就是做有心人,善于记录,善于保存,在此基础之上,再善于挖掘提炼,这就是很好的研究成果了。

  勤于积累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就应该坚持写教育随笔。虽然不能做到每天千字,却做到了有感而发便即时记下,形成教育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积累并不是记流水账,任老师介绍自己的经验是“一读、二做、三思、四写”。读是吸纳,做是实践,思是提炼,写是输出。“写”的成功,要靠“读”的深度,更要靠“做”的精彩。

  如今,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教师也随之迎来了新的考验。作为教师,能否经得起新的教育形式的考验,我们不妨多读一读任老师的文章,循着任老师指出的教师成长之路——多阅读、多反思、多实践、多研究、多积累走下去,我想,任何教师都会在当今的教育盛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在成功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你说,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3

  放假前夕,学校布置了个暑假作业,让大家在假期里好好精读、品味肖川博士的这本《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教育随笔。放松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转眼,假期已经过了一大半,有一天,我想起还有这样一个“任务”没完成。于是,找了这本快被我遗忘的书来“读”。很快我就被书里优美的文字和耐人寻味的话语所吸引。随着对这本书一天天深入的读,我一天比一天更钦佩作者文笔的精致优雅和言语中透露出的个性的豪放潇洒。合上书,我不禁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你幸福吗?”回想自己五年的教师生涯,来自于学校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有的时候真让我透不过气来,再想想那并不丰厚的待遇,能谈得上幸福吗?但冷静地思考思考,在苦、累、烦的背后,教师职业的那份神圣,社会给予的那份尊重,学生眼中饱含的那种渴望和纯真,不有时也有欣慰、甜蜜的体味吗?我想,这就是一种幸福快乐的滋味。自己也悟出了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该关爱自己的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的过程是教师施之以爱的过程,爱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师观察学生的优点,扑捉教育契机,这是爱;教师信任学生,给学生一份支持,这也是爱;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这也是爱……作为教师,要关注细节,抓住各种机会关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光明。教师付出了爱学生回报给你的也是爱,在与学生深入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在师生情谊中体味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更能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感受到的快乐。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肖教授说:“教师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

  二、善于调整生活,学会感受幸福。

  目前,教师的职业倦怠,正在消磨无数教师的工作热情。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也许我们并不富裕,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逛街、旅游。不是也常常感觉到很幸福吗?肖教授提出:“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幸福就是一种感受,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肖教授特别指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不必浪费时间去处理内心的挣扎;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拥有健康的自我形象的人,不会浪费心力去在乎别人的评头品足;拥有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人,不必浪费心力去担心未来风雨;拥有稳定的精神情绪的人,不会生活在自怨自艾之中;拥有积极的自我肯定的人,不必浪费精力去寻找外在的肯定”。

  三、提高专业素养,不断追求幸福。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教师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工作思路,如果专业素养很高,就会举重若轻,如果专业素养很差,就会感到非常吃力,别人干的很愉快的事情,自己则感到很吃力。如果你专业素养很高,你就更能够得到领导的信任,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正如肖教授说的那样“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诗意生活的营造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也更有可能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

  肖教授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课,发人深省,令人受益,我坚信,我努力,我就会幸福。 就让我们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享受自己幸福的人生吧!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4

  “诗意生活”在封面标题中被放大,极为醒目。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教师会有诗意的生活?怎样才能体验到这种诗意的生活?带着这种好奇与冲动,我翻开了这本书。作者那质朴的语言,那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不让我由衷的钦佩。《生命的境界》、《诗意的生活》、《六个“讲一点”》等文章,我都反复进行了阅读。作者在散淡的言谈中,让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广阔而深邃、诗意而温暖的精神世界。

  诗意,是一个教师来自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是教师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我很赞同肖川博士的观点。以我个人的看法,教师的诗意,在于真心关注和热爱教育,在于富有激情充满真情,在于从平凡的教育生活中看到精彩、看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要、看到教师在促进人的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当教师以欣赏者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时候,看待学生的生命之树神奇成长的时候,当教师把批改作业、认真备课当成一项事业的时候,教师这一职业也便赐予我们诗意。

  季羡林先生说过:“真正的和谐是内心的和谐。”还有句非常好的话说道:“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的人相处。”我欣赏自己的工作,每一天都认真的备教辅改,用一颗真心一片真情把点点滴滴的工作做好,乐在其中,无怨无悔。我觉得自己教书育人,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老师,对“幸福”的要求非常简单--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就可以品出增补的滋味;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就可以闻到幸福的气息;一幅图画,一段文章,就可以读出幸福的甜美!

  要想有诗意地栖息于教育,我认为教师应从心理上修养自己。

  肖川说得好:“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的努力。人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在多大的范围内、多大的'程度上给人以积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生命的的价值就是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知识、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既然做了教师,就应该要有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就应该要学会摆脱名利的束缚,就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你是鱼儿,就不要羡慕天空;你是鸟儿,就不要痴心大海。既然做了老师,你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牢骚满腹,不要说工作平凡、生活辛苦。其实,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你就不平凡: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你就不简单!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愿和老师们一起勤奋工作,积极向上,以阳光的心态,追求生命境界,演绎诗意人生!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5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这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的追求,也是普通教师的追求。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读了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这一章节后,我深受启发。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课堂教学中语言不严谨,缺少幽默感;与学生沟通时总是感觉到方法单一。与同事交往时,缺少交往艺术;对待孩子教育上缺少系统的方法……,看完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更加知道了知识结构对一个老师的必要性,因此,我先从剖析自己开始,来完成自己的职业构想:

  首先,教学视野上缺少通识性知识的支撑,突破这一瓶颈的方法,就是接受肖川教授的建议: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与经典为友。正如肖川教授所说,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能够自如地应对一般性社会事务;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创新者”,能够在学科知识的'交叉冲突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够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广泛的人文影响。这是未来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提升内涵,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源泉。

  其次,“我的身份”不到位。读了肖川教授的关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后,我明白了: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技能、技巧;应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应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只有这样,教师在应对学科教学时才能方法科学,方式多样。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块”,我的最短的一块在哪?读了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深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于老师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知学生所想,洞学生所思,查学生所趣,方知劲往哪里使,力往哪里出,劲、力怎样出,才能得到最大效益。

  行动着,美丽着,让我们从这里起步,发现教学中的乐趣,用小笔头记录这一个个闪光点,用教师的眼光去发现,用理性的眼光去叙事,用学者的眼光去加工,或许,属于我们的幸福就这样迎面扑来。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6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以书为友,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我利用假期读了肖川老师所著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幸福教师的“兵法全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颇有感触,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正如书中所说,教育是打造灵魂的事业!追求卓越是教师体现教师职幸福的过程。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教师应该树立职业理想,热爱教育事业,正是各种任务和压力,不断进取,从身边小事做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优劣。在工作岗位上,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第一辑的开篇絮语中,作者谈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胸中充满雄心和壮志,那么,这将是最失败的教育!”真是语出惊人!原来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呢。作者高瞻远瞩看教育,给我们指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是啊!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很难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要做卓越的教师。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作者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进行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如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其中对我思想触及最大的是第二项修炼“爱我所选终不悔”。回想自己从教15年的经历,虽然曾多次抱怨工作的辛苦,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岗位,而且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凭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啊!既然不能“选我所爱”,那就干脆“爱我所选”,因为“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是一种不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内在的尊严与欢乐的职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直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结束。

  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作者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作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当然快乐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开心的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精神及其丰富的人,他们才能成为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适当的休闲和积极的运动以外,恐怕只有读书能使我们最开心和最充实了。作者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读书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我们的境界提高了,我们的胸怀宽广了,我们能不开心和幸福吗?

  当然,本书中还有一些部分专门叙写如何做会育人的班主任,如何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时间关系,我还没有认真阅读,但其中的一些精彩语言我已摘录如下,以便以后细细品味:

  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有同行说:“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一会儿促膝谈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这次全校同读一本书的机会,好好研读,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不断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7

  这学期,我们全镇教师专业成长读本是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讲演录,虽没看完,但给予我的启发感受还是挺多的。

  教师成长需要三个要素:

  1、什么是一个好老师?

  2、什么是一个好学生?

  3、什么是一堂好课?

  而要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

  1、追求有效教学。

  2、成为有效教师。

  3、过有主题的生活。

  追求有效教学要靠有效备课、有效讲课、有效管理来完成。这三者缺一不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有效备课为有效讲课打基础,有效讲课为有效管理铺道路。

  那如何成为有效教师呢?首先,这个教师要有主动精神;其次,这个教师要有乐观心态;再次,这个教师要有生活情趣。只有具备了上述的三个条件,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我们还应当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规划即研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非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所以我们教师要通过继续学习,实际的行动研究,亲身的叙事研究来努力实现自己的规划。

  手捧刘教授的讲演录,阅读着一行行有灵性的文字,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但是对我们的回报却是丰厚的。因此,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努力增强自身的知识能力,积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学会与学生的交流,学会与教师的交流,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8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难道只是因为雨具齐全的缘故,渔人才“不须归”?细品词句,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里,我们恍然大悟:渔人眼中不仅只有“斜风细雨”,还有远处高耸的西塞山、低飞徘徊的白鹭鸟;还有近处耀眼的桃花、翻波的鳜鱼。如斯景致才是渔人“不须归”的真正原因啊!垂钓是快乐的,赏景不也是快乐的?渔人不缺少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他享受着垂钓,享受着垂钓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呢!

  而教师是否在享受着自己的职业呢?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xx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的罪魁祸首就是“职业倦怠”。它使教师工作士气和激情受到损耗,并成为教师厌教、教育水平难以发挥以及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对教师身心的伤害。教师一旦陷入职业倦怠心理的阴霾,要做一名合格教师已是困难,遑论个人专业成长?

  “生活虽然平淡了些,但的确每天都有每天的精彩,每天有每天的难忘,也每天都有每天的收获。这样的日子虽是平凡的,但如果拒绝平凡,那么平凡的快乐也会远离我们。所以,我愿意成为这样一个平凡的,但却也是快乐而充实的教书人!”案例5的张曼凌老师以朴素的话语表白着她的`快乐宣言,并践行着:清晨上班路上,她思考今天要做哪些事情——计划的快乐;7:30左右,她亲率孩子们到操场上锻炼身体——运动的快乐;7:50左右,参与学生负责的“每日一诗”活动——吟诵的快乐;语文课后,她即刻完成教后记——反思的快乐;间操和午休时,她按学号与两名学生谈心——交流的快乐;学生离校后,她拿笔写下当天的教育日记——感悟的快乐……在张曼凌老师生动的快乐宣言和实践里,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她享受教育细节的惬意和满足,而这种精神的极大愉悦正激励着她意气风发地奔走在专业成长的路途上……

  能在埋头苦干中保持目光警醒,能在观念碰撞中实现思维融合,能在漫漫求索中坚持百折不挠,能在平淡琐碎中善于发现快乐,你就拥有了至关重要的“第五元素”,你就能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劲飞,就能在“成长”的大道上踏出坚实的足迹,一如这30位平凡而又优秀的先行者……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9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差,感谢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赠送的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一书,趁着早读和班里的阅读课,在孩子们看书的时候我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书名很”理论“,书里却运用了大量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没有一点晦涩、枯燥的感觉,让人爱不释卷,书里讲的道理我深有体会,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讲: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魅力。

  一个好的老师,他在学生的心中的影响,当然首先是看得见的专业智慧,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人格魅力。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常具有向师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如果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对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会努力学好这门学科,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有的甚至会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所以,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如何做一个有魅力、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呢?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一书,我觉得首先要做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无论对学生严厉或是慈爱,温柔或是宽容,都基于对学生的爱。老师的爱会换来学生的信任,爱心永远是好老师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其次是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言谈举止、工作态度、道德风貌、生活作风、敬业精神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教师都像上帝一样,在以自己为原型捏着泥人。“第三是教师需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教师的学识越丰富,教学的水平就越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越高。能帮助学生找到多、快、好、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也越发高大。第四是做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教师。真正能够带着学生读书的,是那些自己有阅读习惯的老师。教师只要有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就会发现问题,会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会以执着的精神,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

  博大的心胸、渊博的知识、豁达的心态、执着的精神,是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将以此为目标,提升内在修养,努力成为一名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0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里的30位优秀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真面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这样吗?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毕竟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心智发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只不过存在问题的表现不同而已。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有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该怎么办?

  可以简单的训诉,可以粗暴的批评,甚至可以来点体罚……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实实在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鼓励”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赞美的方法“教训”人,其实并不比训斥的效果差,只不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不少教师缺少这种思维方式,就觉得训斥来的干脆,从而运用的“得心应手”;而要将“训斥”改为“赞美”,有时只要改变以下思维方式即可。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赞美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既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教育艺术,希望它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1

  书中的故事用真挚朴实的语言来描述,表现了这30位教师由普通教师转化为优秀教师的成长足迹。在他们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有成功有失败,有痛苦有欢乐,有迷茫有清醒。像贺杰老师从一名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变为一名优秀教师,一直在网络上行走并取得最后的成功;朱国红老师初上讲台执教就差点被家长哄下台,到后来在网络上一炮打红;万玮老师在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失败教训后深刻意识到一个好老师除了有爱心之外更要有方法,而这个方法是不断反思之后感悟总结起来的。于是,我下定决心,绝不犯相同的错误,绝不向困难低头,也绝不做一个平庸无能的教师。之后他经过努力真的成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写成了《班主任兵法》等文章;。

  谁说每一位优秀教师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们不也和我们一样,终日与平凡单调的教书生活相伴,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属于自己的'那片田间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就拿第一篇案例来说。作者魏智渊,陕西人,曾经在农村小学、初中、高中教过多门学科。最后开始执教高中语文。他是教育在线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著名教育网站的著名网友。他撰写的这则案例分三个部分:一路狂奔,一路痴迷,一路沉思。一路狂奔中,他明白了人生就是要不断地打回原型,然后重新开始;一路痴迷中,他通过网络完成了自己的神奇蜕变,他开始有了专业意识和专业化追求;一路沉思中,他对教育有了更清醒地认识,希望与学生真正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共同走向健康纯净的生活。魏智渊老师正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钻研、探索,才成为了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的。

  这些优秀教师虽甘心平凡,却绝不甘平庸,成功的信念和获取知识的渴望造就了他们的不平凡,而与网络的相识更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获取更多知识,得到强大精神支柱的愿望。而且让在教育事业中志同道合者的思想的火花随着网络碰撞,把网络作为平台来让自己的教育才能、智慧得以充分展现。在网络里他们找到了使自己专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且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教育生活过得更快乐和精彩,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正像常作印老师所说的网络让我的教更加活泼、民主;网络让我的学生学得更加自主自觉;网络让我的课堂精彩纷呈。网络竟然有着如此大的魔力,让无数教育工作者神奇地运用它获得成功,并在它面前充分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再看看自己,我才工作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有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也有对教育的困惑和不解。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网络学习的意义,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和书中的人们一样满怀抱负和理想,从不曾气馁过,尽管屡遭挫折,我还是满怀爱心地对待学生,为了出成绩,课外废寝忘食地辅导学生,加班加点,从不肯放弃。对小学语文教材不熟悉,我就每天认真备课,查阅资料,向其他老师请教,反复钻研教材,尽力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我在一年中所做的努力,但是认识了书中的这些网络名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之后我自惭形秽,我所做的其他老师不也都在做吗?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埋头苦干,只能算是教书匠,新世纪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更多地运用教育智慧来教孩子,只有教师成长了,学生们才会得到更大的成长。而我现在只看了几本教育专著,没有开创一条适合自己能使自己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道路,在教学上没有任何创新和发展,我现在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没有任何作为的教师,我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如何改变呢?我想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反思、反思、再反思,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和一些有关专业教学的文章,向名家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并形成自己的心得智慧。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2

  寒假这几天,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同志关于《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境界得以升华。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和幸福的课,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解决了我专业发展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肖教授指出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一样,也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这样教师才能获得更多安全感和满足感,促进专业发展。我觉得在我专业成长过程中起了最大影响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肖教授提到的影响教师幸福人生的因素—人际关系。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生活在他人的世界里,生活在与他人共同交往的社会中,社会性是人的重要身份特征。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校园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交往对象就是学校领导者、学生、同事和学生家长。

  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学校的领导给予我很多的鼓励和关怀,也给予我一定的认可,让我感觉很温暖和充满不断努力工作的力量。我感觉我们学校的同事关系特别和谐融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让人舒服又开心,而且同事们总是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援手;在我迷惑的时候给我很多鼓励和建议,帮我走出困境;在我做得不足的时候指出我的问题所在并给以指导,这有助于我的教育专业成长。我和学生一直都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虽然有时候他们很淘气会惹我生气,但是我对他们还是心存感激的,因为在解决和他们之间的摩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怎样处理同类型的问题,也更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更加懂得如何和他们接触,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我该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他们学得更多和更开心?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大部分家长都是很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对老师的工作都是积极配合的,这让我觉得有了坚强的后盾,更加有助于我的教学,在不断和家长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掌握技巧,同时也加快了我的专业成长。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增加了我的职业幸福感。

  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工作倦怠,那段时间每天都感觉很累,感觉课好像永远备不完,作业堆积如山,都有着处理不完的事情,心里压力特别地大,甚至有时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精神和心情,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高,心里就变得更焦急,一着急情绪就更不好,更加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以为是因为还没适应教师的工作,看了此书才知道这也是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了解到它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性,这是不利于我的专业成长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不断用教授的话来提醒自己,“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即使我们看的不得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境由心生,“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记住 “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拒绝职业倦怠,在教师职业发展中体验幸福。

  肖教授的书中除了为我解决了很多专业成长中的疑惑之外,还为我指明了专业成长和成熟的方向。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肖教授指出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三块“桶板”,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相似于“箍桶”的“铁条”。这样,教师的知识之 “桶” 才能形成,也才能真正盛得了“教育之水”。“通识性知识”是教师根基性的知识,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根系发达”,充分地汲取大地的养分,才能使得教师的“人生之树”枝繁叶茂,才能使教师的“教育之树”顶天立地。阅读使人聪慧;阅读使人明理;阅读使人视野开阔;阅读可为我们教育教学滋养底气与灵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一个善于读书、热爱读书的教师,必将影响他的学生也读书、爱书。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能够自如地应对一般性社会事务;其次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创新者”,能够在学科知识的交叉冲突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再次还应当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够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广泛的人文影响。我欣赏教授的比喻,也非常赞同他的看法。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把书本看作是我的好朋友,这位好朋友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也为我解决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难题,使我更加明理和享受生活的乐趣。但是在上班期间,我很多时都由于这样那样的理由冷落了这位朋友,导致我的“通识性知识”没多大的长进,教学上的进步不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和这位好友形影不离,并把它教给我的知识学活,再把它传授给我的学生。肖教授指出“本体性知识”是教师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础的知识。教师不仅要具备这些知识,还必须能够达到既广博又深刻的程度,以及结合教师广博的“通识性知识”,形成有教师本人个体特征的“本体性知识”。他还用古老的“短板理论”即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 中的“短板”来比喻“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由书可见,我们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所以必须通过课改改变这种现象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增长这两方面的知识,以修补这块“短板”保证我们知识之 “桶”的“教育之水”充足。最后,肖教授还指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如果一位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那么他就必须重视自身实践性知识的完善和更新。从教师的职业状况和个人有意识的专业发展角度来说,较为便捷有效途径有“从写详案开始,从写反思收获、教学叙事研究和积极参与教育实验。

  肖教授的书犹如一股春风,唤起了我心中对教育的热情;犹如一阵春雨,洗去了我专业发展中烦恼;犹如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指明了我以后专业发展的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争取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教育出一群学得幸福的学生。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3

  12月13日,很荣幸聆听到了上海市浦南幼儿园林剑萍园长《以有效的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精彩讲座。说实话,在听讲座前,对林园长这个人是很陌生的,只知道她在早期阅读上很有研究,听了她的讲座以后才知道原来林园长是那么一个智慧、知性的园长。

  林园长的讲座一开始就解释了什么是“园本教研”,她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园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一“在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强调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围绕幼儿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服务。二“是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立足本园,确立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在智慧碰撞和互动对话中,最终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建构属于教师的实践思想。三“是为了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以幼儿发展为本,研究本园幼儿,尤其要解决本园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林园长的这些信息中,我强烈地感悟到了我们的园本教研要追求“适合”这两个字。

  一.园本教研要适合自己的园所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园所有深层次的了解,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盲目随从。虽然我们非常明白园本教研要“立足本园”,然而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会一不小心就会偏离跑道。特别多的时候是,看到别的幼儿园有什么新的做法,就会觉得人家有创新了,我们就要向她们学习,对本园的适合性考虑甚少。另外,我们常常为办不出自己幼儿园的特色而苦恼,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突然明白,只要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实际,客观地寻找自己园所的真正问题,结合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才能走出属于自己园所的特色之路。

  二.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教师

  首先,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水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知道,给予孩子的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水平,那么教师也一样,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只能定位在教师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位子,不能超越她们的能力水平太多,否则,只能让教师们丧失信心。第二,要考虑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教师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是最有话说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我们选择的教研内容要与教师当前教育实践的需要紧密结合;第三,要考虑教师的层次性。教师之间有能力的差异、有年龄的差异、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差异,所以在园本教研的形式上我们可以更多样化点,可以让有特长的老师来主持她擅长方面的问题研讨;第四,要考虑教师的主体积极性。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教研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孩子

  园本教研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因此在开展园本教研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考虑,我们的研讨是否是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发展而服务的,我们所作的研究是否是孩子发展所需要的。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吧,我园地处城乡结合处,我们的孩子有一半是外来民工的子女,受各地习俗的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天差地别,所以,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了我园最突出的问题。于是,我园的园本教研就定位在孩子的集会、用餐、卫生、礼貌问好等这些行为习惯问题的研讨上。

  引用一句经典老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我深刻的感悟到,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应该做到“适合”,适合自己的园所、适合本园的教师、适合我们的孩子,这样的园本教研才是最好的。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4

  3月23日上午,在心养小学报告厅隆重举行“ 梅岭街道名师发展工作室”启动仪式。首先教育办吴玉婷主任对各名师发展工作室提出了殷切期望,其次进行各名师发展工作室授牌仪式,标志著名师工作室的正式启动;再者颁发名师发展工作室导师证书,最后我们聆听市进修学校陈淑端副校长分享“工作室之求”——求德高之名、求业精之名、求厚积之名、求担当之名,为与会的老师们作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抓手》讲座。

  陈淑端老师讲解教师的三个层次:

  一、“工”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

  二、“匠”有着精湛的教学技艺;

  三、“师”有文化,有思想,有品位,有追求。

  这三种层次,取决于你的选择。“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是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好概括。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以获取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陈淑端老师还提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无视—外视—內视三个阶段、被动—主动—能动三个转变、生长—扬弃—生成三个过程。那么,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抓手又是什么呢?第一, 抓阅读——教师成长·扩大视野,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第二,抓基本功——教师成长·练好内功。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第三,抓研究——教师成长·课题带动。实践出真知,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一个人,不是有了知识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我们将会发现教育不是机械式的重复,而是知识与心灵的创造,这样才能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突破高原期,实现自我素养的第二次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5

  幸福是个极富有魅力和诱惑力的字眼,古往今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在普遍地追求幸福,探寻幸福,而对幸福真义的把握无疑将有助于人们获得并创造幸福,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在我国,人们对幸福的探讨则十分突出“己悦”与“众乐”。孔子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也说人生有三乐“父母双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诈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里的“悦”与“乐”即是一种情感的满意状态,也即是一种幸福。

  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只是一种心境,所以幸福与否,全在于自己,全在于心,只要你想幸福,你就会幸福,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心的平安,自由自在,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只要你能笑对人生,你就能体会到幸福。看淡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你也就有了一颗宁静的心,有了一份立身处世的从容。幸福是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一种体悟。幸福是内心深处的一坛陈酒,由里及表,幸福是心灵方舟停靠时的踏实感、归属感和愉悦感,人们往往过分追逐未知的飘渺的幸福,而对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中的幸福视而不见。幸福可以是一种平淡,能享受平淡的人便是享受着幸福的人,人生之中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固然是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并不仅仅是刹那的快感、瞬间的精神刺激,它应化为一种获得成功后的情感积淀,储存于我们记忆的深处;幸福源于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无形的、意味深长的东西,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安定的心境、开朗的心情、悠闲的良心,就可以在自己的内心里感知到幸福。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

  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福的汗水甚至是泪水来滋润。身影疲惫,额头苍老,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胸怀理想的人。我们需要用理想感召学生,让学生即使离开我们的视线,也能乘着理想的翅膀飞翔;我们需要用理想温暖自己,在为理想的拼搏中收获生命的充实和幸福,读后感《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能经得住金钱诱惑的人。我们应该明白,工作需要挣钱,但决不是为了钱而工作,如果我们念想的只是钱,那么我们将失去生活完整的意义。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个性鲜明的人,当一个教师在他所从事的领域里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时,他就能获得许多意想之外的幸福和快乐。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教育是教师的'生命,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把学生从“生物人”提升为“社会人”、从较低的水平提升到较高的水平,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师的幸福也正体现在对这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肩负上。教育教学过程成了师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共识、共鸣、共志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宣讲自己的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袒露的心灵,诉说自己的体会。此时,教师成了学生的需要、向往;而学生的学,则成了教师的期待和目的。

  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事业上一种基于生命、为了生命、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驾驶职业的特殊就在于它天天要跟成长中的人进行富有教育价值的交往与对话,它见证着、影响着、推动着人的生命成长。而作为教育承担者的教师是情感的培育师,是精神的守护神,是意志的砥砺石,是人格的构造者。

  教师,谆谆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的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至的快乐。教师从自己的独特的工作对象----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专业成长。陶行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而且还是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02-05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02-04

教师专业标准读书心得04-03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读书心得03-18

《教师成长》读后感05-26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读书心得03-01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05-06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09-30

《完整的成长》读书心得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