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教师读后感
教师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5-29 08:13:24
  • 相关推荐
教师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读后感1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教师读后感2

  假期中,学校安排每一位教师阅读书籍,我首选了一本《做有灵魂的教师》,通过阅读,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交互融合、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浮躁、功利冲击着教育这片圣洁的沃土。面对浮华聒噪的世界,“树欲静而风不止”,教师应该怎样做?答案只有一个:做有灵魂的教师!要想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思想。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1.要有学习思想

  所谓有“学习思想”,就是说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海无涯,教无止境。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为此,平时要学会向教育名著学习、向报刊杂志学习、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书本学习,特别要注重向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2.要有反思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第14条指出:应“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可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经常从这几个方面反思追问:⑴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⑵我的教学有效吗?⑶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⑷哪些教学环节还需加以改进?

  3.要有合作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会合作的`学生。在教会学生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应成为一种工作必需。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支持、相互启迪,共享智慧、共同成长。新课程实施下的教师,“合作思想”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4.要有创新思想

  有思想的教师,也一定是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因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要有一种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

  5.要有写作思想

  所谓具有写作思想,就是说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所作所为”记录下来,便于自己进一步反思,以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总之,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的要求。

教师读后感3

  当一名幼儿教师是非常辛苦的,但幼儿教师还是有诗意有快乐的?我们认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是辛苦、琐碎的,每一位孩子都需要教师的关注,但我们却始终因为栖居在这片“大地”——教育活动的现场,从中获得种种丰富的阅历与幸福体验,因而又是快乐、充满诗意的幸福收获者。正因为如此,对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很多教师谈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快乐与幸福他们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便是快乐。是孩子们让我保持一种青春的心态,让我时刻都充满着微笑,这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幼儿是天真的他们会把自己发现的乐趣告诉你,有个孩子告诉我他知道虫子是怎么生气的,抓它时他扭来扭去就说明它再生气。有时候孩子的一句话能让老师的心里暖暖的.,有一次老师在给孩子削水果,有个孩子看到了他对老师说:“老师,刀子容易伤人你可要小心点,不然伤到手会流好多血,会很疼的。”一会说一边孩子的脸上有着痛苦的神情。

  每一位教师在“劳累”中同时拥有别人体会不到快乐与幸福杨启亮教授曾把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分为四个境界:

  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与要求;

  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

  三是出于职业良心;

  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在理想的师生交往中,教师把教育视作幸福的生活。不因教育工作的劳累而抱怨,反而会感到幼儿随时会给她带来欣喜与快乐。就像上面这些教师所说的,虽然带孩子是很累的,但她们在理想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在与孩子真诚、开放的互动中,时时体会到别人所难以预见的种种幸福与快乐。这一切只有当教师真正投入师生交往中时,才会发觉原来教育工作是乐趣蕴藏其中、财富蕴藏其中的。所以,当教师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时,她会感到自己也成为教育的幸福收获者、相信只要教师用心地投入,就会发现原来乐趣就在这“劳累”中间,幸福就在这“烦琐”中间,收获就在这“平凡”中间。

教师读后感4

  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我想做一名快乐高明而且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呢?结合自己的实际,我有以下看法:

  作一名快乐的教师,必须学会发现快乐,体验快乐,教师的快乐来源于何处呢?

  教师的快乐来源于教育对象的激情与活力。面对朝气蓬勃、天真浪漫的青少年,教师会永葆青春、永怀童心、永有童趣,即使岁月染白须眉鬓发,心头也会绽放不败的春花。

  教师的快乐来源于教育过程的挑战与创新。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人不能两次渡过同一条河流,更不可能重复使用一种教育方法。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教育情景也是千变万化的。这种变化,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考验。它激励和鞭策着教师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时刻置身于一种色彩斑阑的新奇感觉之中。

  教师的快乐来源于学生心灵的回应与情感的互动。教师一串连珠的妙语、一个生动的事例、一句精巧的名言、一节成功的教学,都会赢得学生赞赏的目光、会心的`微笑、热情的掌声、由衷的敬意;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关爱、每一丝呵护、每一次教诲,都会融入学生的脑海,刻在学生的心扉。此情无价,此乐无价。

  教师的快乐来源于教育目的的崇高远大,来源于教育成果的的丰硕殷实。教师之于学生,可以传承精神,延续理想,升华知识,克隆品质。一名优秀教师,不仅是在培养着一批现实的优秀学生,同时也是在培养着一个未来的优良社会。当桃李遍天下之时,教师的思想主张便得以发扬光大,教师的付出便得以成倍的回报。那种精神的满足与心灵的慰藉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教师的快乐在于自己体察快乐、品味快乐,更在于自己创造快乐、享受快乐。一个善于创造快乐教学情景的优秀教师,能把枯燥的知识教学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娱乐活动,自己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自己教得省时省力,学生学得深刻扎实;自己讲得少而精,学生用得博而广。愿做春蚕、蜡烛的精神、情操固然可歌可泣,但会演喜剧的能力水平则更加可喜可贺。

  作一名高明的教师,必须有高明的方法。我的具体做法是:仅仅教师自己作出严于律己的榜样是不够的,他还必须以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的行为。

  最要紧的是,教师要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他应当想到。父亲把孩子托付给他,他就是处于代父亲职责的地位。

  既不应自己有恶习,也不应容忍学生有恶习。他应当严峻而不冷酷,和蔼而不纵容,否则,冷酷会引起厌恶,纵容会招致轻视。他要经常讲解什么是荣誉与善良,因为愈是经常告诫,就愈少需用惩罚。他不应当发脾气,但又不应当对应该纠正的错误视而不见。他的教学应当简明扼要,他应忍劳耐苦,对学生的要求应坚持,但又不要过分苛求。

  应当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向不发问的学生提问。对学生朗读的表扬既不可吝啬,也不可浪费,因为吝啬使学生产生对课业的厌恶,浪费则产生自满。

  在纠正学生的过失时,既不能讽刺挖苦,也不应辱骂。有些教师在责备学生的过失时好像是在嫌恶学生,这就会挫伤学生勤奋学生的积极性。

  应当要求学生在听自己讲话的时候要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安静。因为名家的演讲不应去迎合学生的标准,而是相反,学生的演讲要去适应名家的标准。此外,如果可能,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所赞扬的是什么地方,他是如何赞扬的。教师对自己演讲中的优点感到高兴不是由于这些优点本身,而是由于学生能正确理解。能分出好坏。

  作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在这个电路适配器的关系中,老师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但是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教师读后感5

  每当手捧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的话语所震撼。它使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次爱的洗礼。让我明白了:教育离不开赏识,离不开爱,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这是一本中外典型教育案例的汇编。书中有家长沉甸甸的嘱托;有孩子们在学校想说而不敢说的心灵独白;有“过来人”的不少感触和遗憾;有教师“心灵深处”的一些体验;还有许多专家精辟独到的评析。它让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同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实施成功教育的途径,那就是——赏识学生。在教育中赏识学生、在赏识中教育学生,最终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又让教师自己感受到教育成功所带来的幸福。

  这学期一开始我任教四年级语文,开学才一周,由于情况有变,又改接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还要当班主任。一下子,堆到眼前的事那么多,心情那么烦!一二年级,学生们没写过家庭作业,没写过大作文。于是我们每天强调写作业的格式,学写日记、作文,开始练写读书笔记,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记不清曾多少次抱怨班上有那么多差生。刚接班的那几天,我时常对学生们大声呵斥、无情的批评,并美其名曰为了他们好。

  记得教师节那天,我让孩子们写篇日记跟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很多同学都说老师非常严厉,刘沁茹在日记里说:“老师,你严厉虽然是为我们好,可那样我们就不能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了。”当时我看着心里怪别扭的,心想:严厉你们都敢不写作业,若是不严厉,还不得闹翻天哪!但静下心来想想,孩子批评得对。暑假里读过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下子又映入了脑海,自己光顾着批评、抱怨,为什么没有试着去鼓励他们赏识他们呢?

  再次打开《赏识你的学生》,用心去读,读着读着,浮躁的心情平静了;读着读着,平静的心情激动了;那么多由老师、家长不断赏识、鼓励而使孩子渐渐由低谷走向提高,最后取得成功走向辉煌的的案例,使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我不能试着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去赏识他们呢?

  一连几天,那些成功的案例在我脑海中闪现,它们深深地打动着我,其中的一些东西也深深的刺痛了我!我遗憾自己虽然意识到了要学会尊重学生,赏识每个孩子,却没有这样做。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孩子写不完语文作业?是因为不愿意写?还是因为他们对语文不感兴趣?而归根到底这都跟教语文的我有着直接的关系,我没有让我的学生喜欢上我!虽然我经常以恨铁不成钢来替自己开脱,但那实在不能成为批评学生的'充分理由,更何况,恨,不一定就能把铁炼成钢,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做一块好铁呢!我该换换方法了。

  “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赏识和喜爱优等生是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的,但是更多的“中等生”甚至“差生”,该如何赏识他们呢?为了有效地让学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差生”感受到老师的赏识、鼓励,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随时将两个班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记录下来,努力寻找着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然后每天上课或者放学时,我会把他们的点滴进步亮出来。

  每当我表扬他们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静静的聆听着。当听到自己名字时,那脸上露出的笑容灿烂而幸福;那些被表扬好几次的孩子,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激动的脸都红了;而那些平时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同学听到自己的名字时,笑中还带着一丝丝的羞涩。刘玉,虽然每次作业都不能完成,上课分心、玩耍,但他每次见到老师都会行一个礼,很有礼貌地说:“老师好!”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就先表扬他有礼貌,同时告诉他,如果能把作业写完,那就更棒了!他作业有了一丁点的进步,我都会及时鼓励他,而他也一天比一天好。李忠洋顽皮,课上课下都爱惹事,但他能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夸他是老师的小助手,并亲切地要求他做个守纪律的好学生。张翔博写字太丑,而且错字连篇,我都不知自己批过他多少次,可没有多大起色。最近我发现他特善良,特懂事,我就摸着他的头说:“翔博,你哪都好,就是写字不太好,如果你能把字写认真,老师就更喜欢你了!”

  那一天的家庭作业,张翔博的作业写得端端正正,而且一个错字也没有。他妈妈高兴地说:“昨天孩子回家特别兴奋,说老师表扬他了,他一定要写好,让老师再表扬他。”老师的关爱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他们太需要教师格外精心的关爱和呵护。如果单凭考试,凭能力,他们又怎能得到老师如此的厚爱呢?品尝成功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奢望!而此时,他们却跟其他的孩子一样,体验着成功带来的快乐!

  老师及时表扬他们,他们回报给老师的是更大的努力。一种方法用了几次可能不灵了,我就再换新花样。我知道那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单凭一两次的鼓励、赏识,不可能一下子改好,只有不厌其烦的寻找机会督促他们,鼓励他们,才能让他们坚持下来。看着他们不同程度的进步,我越来越坚信赏识的魅力,尽管有些学生进步得那么微不足道,可能还不断反复,可他们毕竟是付出了呀!我要用爱唤回孩子的自信,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走向人生,这不是更大的成就吗?

  赏识是博爱,赏识是触动,赏识是鼓励,赏识更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教师用赏识唤回孩子迷茫的心,唤回孩子童年的天真、快乐,唤回老师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不求他们做最优秀的,但希望他们做最快乐、最自信的学生!

教师读后感6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方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路遥生于此,长于此。是这块贫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遥的求索奋斗、不畏艰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挥不去的生活经历使得路遥那么地热爱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岁之前要完成一部巨著:为了纪念那片贫瘠的土地,为了纪念那个辉煌的年代,更为了纪念那里朴实无华生生奋斗的人民。

  路遥该是文坛中少有的英雄,他不仅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责任,更当成了一种无比神圣的使命。路遥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在创作手记中曾这样写道:“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是一次命运的‘’,而筹码则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尽管不会让世俗的观念最后操纵我的意志,但如果说我在其间没有作出任何世俗的考虑,那就是谎言。无疑,这部作品将耗时多年,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这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目所在。”最终路遥赌赢了这场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愿望,只是代价异乎寻常地惨重,他输掉地是生命!

  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

  路遥在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教师读后感7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看了大半,感慨颇多。有在自我修身养性方面的,有在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方面的,也有讲该怎么更好地教育孩子方面 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苏霍姆林斯基 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书中有一段话:“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作为老师,我们是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有思想的人。

  “这些学生在我眼前变化着,成长着。当一名教师就好比在创造生命,我可以看到我所孕育的泥人开始呼吸。没有什么能比那么近地亲眼看到生命的呼吸更令人激动的了。” 那怎样才能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呢?

  做有思想的教师,要有一颗抱朴含真的慧心,在教学中要有真情,“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有思想的教师心中有梦想和信念,才有独立的教育思想和人格操守,才能坚守教育的良知和底线,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才能深受学生敬佩并引领学生在思想和学识的天空尽情翱翔。所以一味的抱怨学生脑袋愚笨、辱骂学生的教师不是有思想的教师,不知道反思自己的教师不是有思想的教师,不读书学习的教师不是有思想的教师,过于追求名利地位、专心研究搞形式主义的教师不是有思想的教师,自私狭隘的教师更不能成其为有思想的教师。那我们该如何来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呢?

  教师应该勤奋、善学,善于反思自我。当成绩不够理想时,不应该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没碰到聪明的好学生,而应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当学生范了错误时,不应该挖苦、讽刺学生,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原因,正面的教导他们。有思想的教师应该热爱生活,热爱教育,更应该爱我们的学生,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有思想的教师,要不断汲取、学习新的知识,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要有独立思考、反思自我的品质。面对现实世界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批评不正之风。面对学生,我们要以身作则 ,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做塌实、勤奋的好孩子。有思想的教师要给学生思想,让他们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方向;给学生鼓励,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给学生方法,让他们找到学习的途径和成就感。

  是啊,书上说的真好,记得去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对我的未来充满激情,我立志一定要当个好老师,我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我,我要做让家长和领导们都称赞的模范教师······生活好累,我累孩子也累。经过一年的工作,通过与有经验的老教师共事,在她们的影响下,我不禁反思,我是不是太着急了,任何灿烂都是需要时间的洗礼才能够成就,我们看到的蝴蝶很美丽,可是它不是也需要从蛹经过时间的蜕变才能幻化成蝶吗?我不能着急,只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积蓄能量,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吧,那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教师读后感8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做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老师书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最欣赏里面的三篇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

  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7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在序言中,李镇西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

  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

  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李老师之所以把关注“后进生”,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充满了对人的尊重。二是因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

  李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

  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国旗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李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习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班,问题学生很多,有了李老师的指点迷津,心里也有了些许准备,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着急、困惑,一定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为孩子引领一条适合他们学习、成长的道路。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这么做的。“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日的自己和这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这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这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

  他说:“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那里,我想到了自己,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一天多读些书,每一天都有点进步,每一天都做得更好,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必须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能够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主角,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必须会桃李满天下的!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8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早在几年前就出版了,最近我认真拜读完,我不由地思考:可能我们永远也达不到那个“最好”的境界,但如果我每天能做得“更好”,我想我离那个“最好”应该也不远了。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达到那个境界呢?编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中将影响教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分别进行了阐述,对于我们教师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作为老师的我也不由地思考这几年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得到了一些体会,一个中学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牢固的专业技能,但我个人觉得一个教师更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科任教师,应该为孩子负责。“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孩子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当一个个可爱,单纯的脸庞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充分准备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尽量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同时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那些被自己搁置在角落里的孩子,其实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把爱转换成母爱,有了母爱之心,我们就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但这种对孩子的爱也绝不是迁就纵容孩子,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这种爱应该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爱才之心;宽容之心;要为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负责!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应该为自己负责。平时教师难免会遇到工作,生活上的各种琐事,不顺心,但我们要时刻铭记于一句名言:累累伤累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也确实是的,挫折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让人在挫折中强大,同事也是经验教训的积累。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就应该做好我们的本质本职工作,让孩子喜欢,喜欢上你的课。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记忆,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做一个细心人,有心人,善于思考的人,勤于笔耕的人。

  我会把“做一名好老师”当作我终生的追求,我会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不断影响、约束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我愿继续向所有的老师学习,站在弘扬“师德”的起跑线上,用自己平凡的劳动铸造高尚的师魂。

教师读后感9

  “老师就像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称赞老师的话语很多。可是在现今社会到底怎么做才“对得起”这些称赞呢?

  王晓春老师说到:“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方法太简单了,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无非是一边“严管”,一边“奉献爱心”。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之,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地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助家长的手“修理”之。然而学校管不了的学生往往家长早就失控了,家长还指望教师把他的孩子弄过来呢!于是没棋了。剩下的只有牢骚、无奈和疲惫。而且工作方法越简单,教师越感觉劳累,因为低科技含量、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最磨损人的心灵。我感觉,以这样的专业能力应付日新月异的社会和越出越奇的新一代,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所以,在回答“今天怎样做教师”这个复杂问题时,王晓春老师明确指出“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既能让家长孩子满意,又能让自己工作的顺心愉快。而教育好犯错误的学生是一位老师的必修课。小孩子都会犯错误,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对待学生,特别是我们如何对待犯有较严重错误的学生。这个问题大多数老师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都感觉很是烦恼。做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等等这些看似寻常简单,实践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候处理一些事情也会情绪化,有时候一些情况必须和家长结合,却也会遇到个别情况出于家庭的溺爱基本上交流于事无补,这也是我们处理问题的`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多加注意,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始终把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第一要务!

  作为一名青年老师,我时刻感受到学生和家长对我的殷切期望,也时刻体会到学校和同事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好老师!

教师读后感10

  崇高师爱是教师所有“爱”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爱”即“爱心、耐心、细心”,“关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职业修养。当然关爱学生不仅是爱那些活泼聪明、讨人喜欢孩子更要、呵护那些需要教育孩子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学生一视同仁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爱在与学生交流、相处过程中应该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浓浓真诚关爱让他们在积极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自从聆听了陶继新老师报告《做一位幸福教师》后被他深深折服了折服于他永不言弃精神、广博深厚知识修养、宽容豁达胸怀…更被其高尚人格魅力所深深震撼。

  陶教授用生动事例告诉:做幸福教师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精神,他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总不会动摇他每天晨练意志,在采访过程中总会带着一些名著不忘记随时学习、积累,尤其是他谈到练习盲打经历更使我自愧不如。多年来身体一直比较弱,明明知道坚持体育锻炼会提高自身抵抗力,会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总是找各种理由,不是天气不好工作太累,总是坚持不下去。尤其是在读书上更是养成习惯,老是觉得工作压力过重或被繁忙家庭琐事困扰这么多年来很少能潜下心来静静读上几本好书也知道读书能彻底改变人气质

  有人说幸福是满足、知足、常乐是幸福;有人说做喜欢做事心情舒畅是幸福;还有人说幸福有美满家庭有一份舒心工作有健康活泼孩子;再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福,不同人生活阅历不同对幸福理解也有所迥异。我听了陶继新老师《做幸福教师》演讲之后觉得幸福感觉是境界“拥有了健康再有精神高贵和心灵丰盈就真正走进幸福境界了”用平和心对待工作和生活“一切都顺其自然”、“宽容大度有一颗向善心”。陶老师讲话不停地在耳边回响。是啊,静下心来想想工作又有多少做到了这一点?面对调皮不听话学生总是一味教育、不断苦恼,从未认真考虑他们毕竟是一些未成年孩子,有存在天性好动、活泼,我怎么能奢望通过几次教育就能改变他们天性呢!还有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世界是多样的.,孩子也是多样的,不是有句话说过:“上帝在每个孩子面前都是平等他关闭了一扇门就会打开另一扇门”而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去寻找到那扇开启门并助其更好发展而不是搞一刀切以前这些想法曾考虑到今天我想到了悟到了:一切都应顺其自然!用平和心善待学生和工作!

教师读后感11

  假期里,我读了《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读完后使我感受颇多。在平日的听课过程中,面对一节好课,总是不由自主的赞叹:他怎么能想到如此精妙的设计,学生怎能学得如此自然……,而自己的教学总是那么平淡,谈不上激情,也说不上有什么效率,就算把名师的教学设计搬入自己的课堂,却还是感到课堂的苍白、学生的无神,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缺了自然而然的知识生成。读了这本书,体会到:一节好课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独到的解读,在于对学生精准的理解,在于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

  《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给我们指出了我们在数学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些问题:数学是什么、我们应当思考的几个数学问题、我们应当有怎样的专业素养、我们应当关注什么。书中用鲜活的实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数学的思考,其中提到的'问题正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并也在不断思考,讨论的话题。数学家张景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数学思想的魅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途径和手段,这就是策略。这种策略无不受到数学思想的影响和支配。数学思想指导着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能会非常强化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而简化甚至忽略一些过程性的东西,直接给出答案、方法,学生反复练习,机械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我们不必给学生讲这是集合,这是函数等概念,但老师首先要有函数等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潜移默化,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努力,通过对名师们课堂的学习,使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在课堂上调控,如何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自由健康的成长空间。

教师读后感12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颇深。此书,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它采用叙事的方式,描述教育实践中的案例,可读性很强。作者卡罗琳博士从日常生活教学中教师易犯的错误着手,对各个案例进行逐一剖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及方法。提出的建议实用性很强,有利于教师付诸实践。《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使我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进一步成熟。

  思想上,它让我更加确信: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老师的一些无意间的言行会伤害学生的心灵,而且这种创伤会一直伴随学生的成长,并折射到他们的成年生活中。这是笔者重读卡罗琳博士的《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的感受。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学生的口吻简要描述200多个教育情节,然后对各个情节进行分析,并依据自己多年从事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所掌握的教育理论,提出了一些好的提议,为老师避免犯此类错误提供参考。读了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案例中看教师错误,思考、对照着,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似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省:我们教师要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现代教育理念。实践上,书中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以及普遍性。

  很多例子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都有发生,这无疑让我再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例如在《第一章纪律》举的事例,在平时的学校生活里,我们几乎都忽略了,但这样往往就是伤害学生的一种方式。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司空见惯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从中有所悟、有所省,从而避免因工作中的失误,再给孩子们的成长造成伤害。不仅如此,更可取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伸出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习了卡罗琳博士教学中的智慧和方法,有助于我在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育言行和技巧。就如书中的序言所说:所有的教师都会犯错误,可能不止犯25个错误。

  我们知道,有时自己并不是有意去犯错误,甚至我们在犯这些错误时,还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学生好,但是,我们要不断反思,从反思中认识自己的言行是否已经犯错,怎样来弥补错误,今后怎样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作为人民教师,特别是小学老师,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我们平时一些无意间的言行可能会伤害学生的心灵,而且这种创伤会一直伴随学生的成长,并折射到他们成年生活中,而教师却懵然不知。这本书可以使我们作为教师的人在前进路上竖立的一个个警示牌,提醒我们少走弯路。我们不可能杜绝错误,但我们可以尽量地减少错误,借鉴别人所犯的错误,汲取教训,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

教师读后感13

  我时常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当一名好老师。以前以为教育的目的只是教会他们书本上那些死知识,或者说帮助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致未来的教师》,我才感觉自己以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对教育的.认识太简单化了。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几点意见,虽然离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但那些见解却像美酒一样,阅读越香。有点观点甚至是振聋发聩。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师的工作当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里转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之间的关系。”曾几何时,我们开始用“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校”来描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要忘了学生不是机器,老师也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学生是存在着性差异的人,是实实在在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态,从心底尊重学生的人格。老师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敬重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形成。更准确的说,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动、教学相长的关系。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精神活动,能够让他顽强的学习的唯一动力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到了“思维的觉醒”,也就是某一件事情学生可能很久没有弄懂,但是突然有一天学会弄懂了,这种“恍然大悟”的内在的精神力量也是在个体身上慢慢积累的,是在儿童的意识里逐渐形成的,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恒心、责任心,帮助他们尽可能的缩短这个过程。教师要相信,可能他一天不会学会,但是三天、三个月或者是三年呢。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丧气,也不要急于灰心。

教师读后感14

  有效教学框架是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第一重境界,掌握有效教学框架,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扎实、有效,更有生命活力。

  新教育的三类目标不同于新课程理论的三维目标。两者是从不同的层面,提出的不同概念。新课程三维目标强调了目标的整体性、统一性,而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类目标,则强调了教学目标的分解、细化,强调了每一个目标的独特性,能更好的落实。

  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中,点击最高的词是“知识”——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强调让知识活起来,而不是变成不能移动的重物。——遗憾的是,我们有时候不得不碰上这样一种事实:学生在学习,在掌握知识,然而在实质上却没有精神生活。我的理解是,知识不是客观的存在,不应该窄化为认知层面。

  一个好的`教师需带领学生去实实在在地亲历习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感动,有心动,有顿悟,有思辨,有挑战,有困惑。这一切,缘于教师高度的专业自觉、深厚的专业素养及高超的专业能力。反思自己的学习经历,很少有积极的精神活动,常常是机械地记忆理解。于是,很多的知识成为无用的货物,直至渐渐遗忘。现在很多学生都在逼着学,逼着掌握那些知识,再强咽那些知识。其实,知识都是有它的魅力的,都会勾起学生的兴趣。唯有让知识的求得成为一个探索奥秘的神奇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干老师还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方向:课堂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复活。即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虽不易达到,虽要经历“漫长的,甚至刻苦的渐修”,但这片绝美的风景,这至上的课堂境界,值得我们用一生的努力去追寻!

教师读后感15

  如何调动和激励教师,可能是教育管理者永恒的话题。在美国学者威特克尔与人合著的《如何调动和激励教师》一书中就这一话题进行的深入的探讨。书的开篇就阐明主旨:

  我们坚信教育是一份最重要的职业。我们认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应该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开始工作。在教育领域,不应该出现愤世嫉俗者。只有我们对教育这份职业持有坚定的热爱和信仰,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

  作为教育领导者,我们首先应该保证每天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各种情况。这种能力很关键,因为这会帮助我们把积极的心态融入到整个学校。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建立起良好关系的基本保障。领导与下属之间也同样如此。它会进而影响到团队的士气,团队对工作的完成优劣影响到领导的执行力。当领导与下属建立起了一种信任的关系时,领导的决策会遭到很少的质疑。这样的工作安排即便有少量的偏差也不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反之,彼此之间缺少信任,那么小的问题可以被扩大化,产生大的误会,小的问题将会出现大的漏洞。所以朋友间,领导与下属间也要彼此交心,这是一个领导者开展工作的前提保证。

  另外,书中提到,一个团队、一所学校一定要有一个共同愿景,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校办学目标吧,亦或我认为更准确的说就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一所学校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办学理念,随后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校风、校训之类的由此洐生而来。在形成学校的共同愿景之后,校长的责任就是如何把这一愿景培育成为全体教职工共同的努力方向。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明确了我校新的办学理念:

  创办农村一流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这应该是我个人,更应该是全体同仁的共同愿景。“创办一流农村学校”是我们一直以来在努力做的,我们凡事争第一,各种竞赛、比赛要拿奖,所有的活动我们都要尽可能的做到尽善尽美。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不过是没有把它拿出来作为我们的一个整个愿景来明确。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这样的一种心态,这样的一种激情,相信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只要我们共同努力。

  “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这也一直是我们奉行的办学宗旨,我们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办学行为优劣的一把标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我们的行为标准,努力做到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

  我们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的开展创办一流农村学校的宏伟事业。为此,我们愿意把这样一颗希望的种子培育发芽、开花、抽枝长成参天大树。

  书中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学会交流——该说什么,该怎么说。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尽可能的少表达看法。这样在谈话中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让自己在谈话中占据主动,喋喋不休的争论,讲述往往没有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得有效。别外,要注意让自己记住尽可能多的以往的事,这样在不同的时候询问事态的进展情况,让人感觉他在你心中的重要位置。记着目前所处的.困境,提高威望,拉进感情,要注意让自己最大限度的把握周围教师真实的想法,这是校长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在书中明确指出要使学校成功须具备几个要素。其中两个基本要素是:良好的校园氛围和一位创建并维护这种氛围的校长。好的学校氛围应是积极向上的,教师工作充满激情,学生学习进步,领导团结奋进。人际关系单纯和谐,学校里宏扬的是正气,这些种种的状态离不开校长的舆论导向和精心培育。她要求校长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凡事想到前面,走在前面,尤其是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的组织布置当中,关心教职工的工作优劣,生活的好坏。

  在书的第五部分讲的是:有个性的人做与众不同的事。首先就是建立并提高你的个士气,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别人,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照顾好的自己的员工、自己的学生责无旁贷,扫除他们工作中的障碍,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困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的成长和接受教育。无论这些校长能否做到,但必须要主观能动的积极去努力,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校长,要好别人,首先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挫折,都应努力去改变去调整,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当我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出现在教师面前时,相信员工也会变得积极起来,无论是游戏还是工作都会做得不错。在很多时候校长是孤独的,太多的问题自己去亲自解决,众多的事务都需自己慢慢去把握,决策很难是最适当最合理的,但一直在努力做到最科学、最合理。科学的决策需要积极的状态,保持好的状态努力调整自己通过多种途径去改变。寻找机会去释放自己,减轻压力,调整心情,所以有时放松一把,“没正事”,浪费一点时间还是可以的。

  在第十五章:新员工不仅仅是新面孔,还要做得更好。这里提出如何让新人始终保持追求更高标准的精神,并影响其他教师,这些对领导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增进彼此的认同感,同时记住每一名和你沟通过的职工的善,并适时的了解他的近况,这会让人觉得他在你心中有一定的份量,这样十分有助于提高整个团队的士气,提高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对新员工尤其如此,让新员工尽快的融入新的集体是一个领导的责任,另外要努力让新员工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规范和标准。人类有三个最基本的需求:被尊重、被欣赏、被关心。当这三种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时候相信事情自然会水到渠成了,人也就会和谐相处了。

【教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读后感02-07

有关《边城》教师读后感 读后感03-04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09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1-07

初中教师读后感01-07

教师读书读后感02-28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3-15

致教师读后感03-16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