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5-26 08:26:27
  • 相关推荐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当今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

  今年寒假在工作室读书活动倡议下,我选择并阅读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这是一本用爱和经验写出的书,读了之后让我感到既亲切又实用,它为我们幼儿教师指引了方向,让我深深领悟到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好的幼儿教师。书中有很多教育案例,像一盏盏明灯,为幼教育工作者指导航向。

  经常听人说:“幼儿教师就是高级保姆。”也有人说:“幼儿教师就是孩子王”。其实幼儿教师“站起来是老师,蹲下来是妈妈”。每天超负荷的工作,练就了超强的工作效率,但其精神也高度紧张。幼儿园工作的核心是“爱”,老师们要学会热爱。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因此,教师要做到热爱每一个幼儿,主动接近幼儿,用教师广博而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幼儿,使他们感受来自老师妈妈般的`爱和温暖。教学活动时用亲切的态度、夸张的表情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教学活动外和幼儿一起玩耍,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努力让每一位幼儿在快乐中得到感知、获得进步。

  幼儿教师,繁忙与琐碎兼容,责任与压力并重,忙碌于疲倦同行,这正是幼儿教师工作的真正含义。为此,我们常怀一颗平常心并充满自信,坦然地面对挫折,用一份爱、一颗心,获得孩子的爱,赢得家长的心。这种被需要、被尊重和支持的体验是幸福的。

  在幼儿园老师想上好课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备课,备课之前先要研读教材,把教材吃透才能上好一节课。尹紫昕老师用一个实际案例指出研读教材对于一个教学活动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适用于语言活动,在数学、科学、社会等教学活动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多准备教玩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课后,还需要老师多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长则一二百字,短则寥寥数语,一个有用的活动反思将会对以后的教育活动有着指导意义。

  这本书,让我读懂了教育,也读懂了人生。也许我们幼儿教师这个角色太小不起眼,擂不动那惊天大鼓,但我们可以时刻准备着,以智慧守望理想、以真情坚定信念,去追逐生命的完满、去求索教育的真谛。

  我自豪,我奉献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骄傲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固然繁琐和辛苦,但是,付出总有回报,给予本身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我们给孩子真诚的爱,孩子也会给我们纯真的爱,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好的回报。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如果说世界上有两种职业最为重要,那我一定会选择教师和医生。因为医生能够维护机体的健康,拯救人类的生命,使人生存;而教师,在心灵的花园里播撒希望的种子,塑造人的灵魂,使生命更有价值。

  暑假期间,读了学校推荐的《给教师一生的建议》一书,感触颇多。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做一个合格教师的不易。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比其他职业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具有终其一生不断学习的热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以及积极灵活的外交技巧等等。

  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底线是善良,然后是博大的胸怀,悲悯和慈爱。只有如此,才能让下列品质水到渠成。

  1、尊重职业,恪尽职守。

  书中这样写到:“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为人师表的责任,一份以教师的理想、智慧、激情和魅力影响学生一生的责任。”责任驱使教师去思考,去奋斗,勤奋耕耘,责任心促使教师热忱、自觉地投入工作,他们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需要,把职业的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于细微处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于是,有了那么多敬业的老师每天找后进生谈心,有了披星戴月、废寝忘食的感动。

  2、关爱和信任,让教育充满希望。

  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用慈悲的心去感动,用悲悯的心去教化。让绝望的家长因为教育而充满希望,而不是让家长更加绝望。

  每个班级都有很多学生,每个个体,对老师来说,他是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折掉一个两个,似乎无关大局。可这每一个个体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则是百分之百,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寄予着一个家庭的厚望。所以,善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富贵或贫贱、不因聪明或愚笨、不因乖巧或顽皮,一视同仁。

  身兼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角色,我们更理解每一个家长择校、选择老师的迫切的心情。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就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希望孩子的老师在哪些方面能给予我帮助,那么我就在哪些方面帮助家长;我因哪些事情而心生绝望,那么我就会在这些地方让家长重新燃起希望。推己及人,让教育更具有人性色彩。

  3、为人师表,用人格影响学生。

  因为善良、因为宽容、因为爱,所以我们更具有责任心,更具有包容性、更具有耐心,更懂得尊重。所以,也就具有更高的人格魅力。

  关于人格魅力,书上是这样描写的:“人格影响力是人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影响力,它蕴涵着难以估量的强大力量,犹如无声的命令,润物的春雨和拨开云雾的灯塔。”教育学生是个过程,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对学生都在起作用,产生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而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让自己的人格充满魅力,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不愿将不堪展现在一个高尚的教师面前。

  其次,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捕捉最能触动学生思想深处的一个事件、一次对话、一个行动甚至是一个表情,需要经常擦亮一双慧眼,细心观察,把握准确,以便创造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记得在蓝缨的时候,学生都住校,要在校十天,才能回家一次,大部分又是第一次离开家门住校的学生,因此很多人都会想家。在新学期的第一个月,他们在学校一连住了21天,于是开始散漫,懈怠,班级里弥漫的动荡和不安。恰逢9月下旬班级里有3个学生过生日,于是,我把握这个时机,精心策划了一个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活动方案。在班会课上,我串通一位老师,把这三名过生日的学生请出教师,然后拿出三张贺卡,让班级的每个学生写上祝贺的话,并签名,然后在这三个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刻,我们打开灯,大家一起唱生日快乐。然后许心愿,切蛋糕,等等,当时三个过生日的学生眼泪汪汪,他们感受到的是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和友爱,全班学生也都很感动,他们发现自己很重要,自己对同学的一句短短的祝词,竟然能让平淡的关系变得脉脉温情,这个班级也因此而温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班级成为最稳定、最团结、最温暖的集体。

  所谓把握教育契机,并不神秘。“本是平常一段歌”,关键是如何让这首平常的歌唱得动人心弦。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教育工作中应该致力于寻找这种最佳的教育契机,把它逐渐变成自发自觉行为。当教育学生的“契机”未到,要善于等待;当“契机”来临,要立即抓住;当“契机”已过,应善于迂回并创设新的契机。

  最后,教师要不断学习,具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和我们在同一时间、用同一媒介更新知识,接受新消息,甚至比教师的速度更快。因此,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学生和家长对老师不断更新的要求,包括知识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升级,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技巧等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通往合格教师的道路上,我们上下求索。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有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了解和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同时也为我解答了一些长久存在于我内心深处的关于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也为我今后教育教学提供了帮助。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边读边思考,有一些想法,也有一些体会,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体会:

  在每一个假期中,我都认真研读教师用书,钻研教材,并且挖空心思寻找大量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素材,运用于教学中,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教学,在学习中他们的兴趣很高,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能够举出很多例子。但回家的练习却不尽人意。甚至是第二天上课时,再提问上节课的内容,会出现大半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有些模糊,个别的竟把教材全忘了。而在昨天上课时,学生们并没有出现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时也没有困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是新课改理念出现了问题?还是我的教学有问题?这个困惑一直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得到解答,有时我甚至想干脆用老教法-----直接给学生讲知识,别让他们自己发现算了,这样最其码他们能死记更背住。

  但自从读了《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这一章节后,我明白了不光是我的教学中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出现了这种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因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不管课堂上所学的教材是怎样的纯理论性材料,总还是有可能提出一些实际作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它。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再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马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比如说:上小数乘小数时,学生们能够运用将两个因数扩大为整数,用整数乘法计算,再将积缩小回去,解决小数乘法的问题。这样好像是学生们已经理解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但是理解并不意味着已经牢固掌握。在讲解以后,老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新讲的内容。打开练习本算一算,说一说计算过程。经过这样的自我检查,许多学生发现自己不能复现老师刚才讲的过程,不能把方法重复一遍。学生在深信自己忘记了讲解中的某一个环节时,就会去与同伴交流,但在这样做以前,他还是竭力自己把一切都回想一下。在回想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学生会自然的把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掌握的更扎实。

  在读了这一章节后,我又回想起一位老教师。记得我刚上班时,我和一位老教师一起教六年级,她教三班,而我教1、2班。我听同学说,这位老教师每节课都要留出15分钟让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一节课40分钟,除去引入、学生探索、进行一定的练习后没有空余的时间,哪有时间来进行15分钟的当堂练习。看来她一定没有好好的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今天看了《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这一章节,让我真正理解了这位老教师的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尽量缩减自己的教学时间,留出一些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我检查的时间,这样会缩减学生间的差距。

  我相信这些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它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了。

  随着学生进入四年级的学习,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些学生已经跟不上了,看看别的学校的成绩,人家是那么的好,难道是我自己的教学有问题吗?不是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吗?不是说学生的差异是没有多少的吗?今天我看了《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节,让我释然了,原来每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脑力是有差异的,并且差异是很大的。

  为什么在教学中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如何解决这样的差异呢?《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节中都为我们讲解的很清楚。

  书中进行了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衰亡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就更长久、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就保持的不久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比最初学习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的成就。这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智力发展上付出的更多。在教育教学中,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成就上来说,不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就都是一样的。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关于因材施教,关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何因材施教,发展不同学生的智力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进行了分组教学。他们将学生分成了五组。第一组是学习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应用题。对这部分学生来说,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题目外,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过大纲要求的习题。给这些学生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的脑力工作。

  第二组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是和进行一定程序的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分不开的。也就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习而取胜的。在布置作业时,老师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布置就行了。

  第三组是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住的习题,但对复杂的习题则有时解答不出。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们在解答时,老师千万不可催促他们,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

  第五组是外别的学生,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就会中等难度的习题。老师要为他们专门另先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看了这些我释然了,我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用一把尺子模量所有的学生。今天在教学中我了也要试着进行分组教学,希望我的学生在我的教学中能够在自己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今天终于囫囵吞枣地把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读完了,紧接着龙飞凤舞地把学习笔记抄完,再马不停蹄地写读后感。自己都感觉自己太拼了,但是不拼不行啊,再不拼就会进入"混合双打的比赛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拼命"。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有点嫌弃这本书的,那么厚,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每天那么多的信息扑面而来,你一本书就是一百条建议是不是有点多了?再说苏联都解体那么多年了,而中国正在新课程改革之际,似乎这本书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潮流。于是,我试图保持点自我,试图找到他的漏洞和他试图隐藏的缺陷,不让他洗刷我的脑袋。但读完以后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推荐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但紧随而来的是我的焦虑,书中有许多的教育思想理论,如"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刻"、"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刻""把基础知识持续在学生的记忆里"、"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用心活动的资料"、"教给学生观察"、"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务必教会少年阅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教育和自我教育"、"我怎样写教育日记"、"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等等类似这样的话题让我感觉我现在的教学是漏洞百出,一百条建议我都需要。但真的要全部做到的话,就像用破筛子舀水,到处都是眼,每个眼都需要一根手指,用它来舀水,我的努力多半会白费,因为筛子他总在漏。真让人焦虑!我既然没办法把所有的筛眼堵上,因为我只有十个手指,我唯一的选择是尽量把破筛子上最大的那几个漏洞堵上,如果我足够努力的话,筛子总能剩下一些水,多少能舀上一点水吧。不急着全部做到,只要以下几个就好。

  一、阅读与思考

  生活不止眼前的吃喝拉撒,还有好好读书。《教师的时刻从哪里来》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们——教师的时刻从读书中来。"只有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可谓是醍醐灌顶,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教师,课堂上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成焕发精彩。就像书中那位历史老师说的: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大海,用一辈子来备课。

  那哪些书是我一定要读的?我不禁想起了前两天参加读书会赵雄辉教授说的一段话:作为数学老师,与数学教育有关的很多书是值得我们去读的。像《几何原本》、《九章算术》也是要读的书。当然,不是所有在场的人都看得懂这些书的,不过这也不要紧,有时没事就翻几页,实在看不懂我们就把它们供起来,用虔诚的心去敬奉它们;有些书是要钻研的,比如我们要拿来吃饭的数学和教学的工具书,你就要用心琢磨,否则,你上课教错了你还不知道;有些书是用来玩的,纯粹是玩的,那为什么还要读呢?消遣呀,休闲呀。所以,书有各种各样的书,当然就有各种各样的读法。虽说各种各样的书有各种各样的读法,但无论怎么读,总离不开思考,思考书上的道理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书中最重要的观点是什么?为了解作者的观点,于是去看更多的书,这应该是我们正确读书的姿势。当然,作为老师,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阅读与思考,诱导孩子爱上阅读,边读边思考,体会到阅读的兴趣,使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每天进入自动化的阅读状态。

  二、博爱与尊严

  每个班都有几个让老师头痛的"熊孩子",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罚站、写检查……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并自我安慰,我尽到了我的责任,至于修行在个人。其实处罚和枯燥的说理不能触及那些熊孩子的灵魂,反而拉大了老师与们之间的距离。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以前是个孩子。"他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个性的孩子正是透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盼,他们就会充满期望。照亮学校的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下,绝不能放下。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熊孩子"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个性的爱给个性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一些老师还有这样的疑惑,在教育"熊孩子"的过程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在叛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方法简单粗暴,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活生生的人来对待,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老师要保护好孩子脆弱的心灵。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时,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自己的尊严感,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上面两点是我现阶段最大的漏洞,我能堵住以上两个漏洞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至于其他教育的真谛,我想,当我在教育上遇到困惑时,我再读一读这本书,我再继续堵,总会有点收获吧,毕竟好书是常读常新的嘛。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评分是很经常的事情,从课前的知识回顾、课堂的成果展示,到每次的自主性作业、月考和各种测验,可以说评分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到底该怎样评分,教师在评分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最近我重新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其中的第17条建议-----“评分应当有分量”使我对此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上学时读这本书,只是作为一种日常的积累,把这部著作单纯的看做苏霍姆林斯基自身从事教育实践及理论探讨的总结,并没有感受到这部书的指导意义。参加教学工作后,在一次青年教师例会上,孙校长再次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于是我重新拾起了这部被我散落角落的著作。在牟平一中参加教学工作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我在实践教学中慢慢摸索前行,同时也细细体味这部著作中的滴滴精华。下面我就其中的第17条建议说一下我自身的认识和感受。

  一、宁愿评分的次数少些,但要使每次都评得更有分量、更有意义。牟平一中实行新型教学模式---走班制,如何在行政班和教学班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与联系是一个重要问题,而牟平一中学生评价系统的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一个教学班的班主任都有一个用户名,进入系统后便自动显示出此教学班的学生名单及其评价的内容和项目,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是一个关键。以前每堂课结束后除了写教学反思之外,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

  1登录评价系统对学生本节课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后来,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第17条建议中,我发现自己可以改善一下做法,利用评价系统达到更佳的教学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从没有对学生在一堂课上的回答(即使是对两、三个乃至更多问题的回答)评过分,他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时期的学习评分,评分也包括好多项目,如回答问题,补充同学的回答,书面作业等。这样学生就会知道,什么都逃脱不了老师的注意,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努力。针对这一点,我结合具体情况,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三次为满”方针,我对学生的课前知识回顾,课堂成果展示,课后自主练习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登记,表现优秀的加注绿色标记,表现不好的以红色示意。当各自颜色累计满三次时便纳入评价系统中,这样红绿色的鲜明标记直观的刺激了学生的感知细胞。曾经有一个学生因为自主性作业完成不及时被红色示意,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课堂发言特别积极,课后自己将基础训练上的习题完成后来办公室找我批改,当问及此事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不小心有了红色示意,我要好好表现争取拿到绿色标记,让红绿相互抵消后我就不用减分了。接下去我继续好好表现就可以让绿色越来越多,争取加分。”在“三次为满“方针的指导下,教学班里的学生变得积极了好多,慢慢的减分的少了,加分的多了。我想一次有意义的评分好过许多次的表面评分,有意义的.评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学生在一次评分中懂得了道理、获取了知识才是2主要的。我一直都记得汪主任的那句话:“我们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教育。

  二、如果学生由于某些条件和情况而没有能掌握好知识,我从不给予不及格的分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绩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相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依靠这股力量。要关心使学生的这股内在力量永不衰竭,倘若没有这股力量,任何教育绝招也是无济于事的。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情况不一样,遇到的事情也会不同。我们不能用一个严苛的标准去统一衡量学生,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和情况没有能力掌握知识的,我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同等时间内基础好的学生可能会掌握3个知识点,而基础稍欠缺的学生只能掌握1个或是2个。那如果这个学生上次掌握了1个,这次很容易的掌握了2个知识点,你能说他是不及格的吗?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是好学生,上进心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这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让学生有愉快的乐观主义感觉,教师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学生向前迈出哪怕是微小的一步都很重要。我清楚的记得我告诉学生她此次考试得分最高时她表现出的惊喜,清楚的记得通知一些学生参加历史学科升层次考试时他们的激动。他们是C层次的学生,曾经由于某些条件和情况而没有掌握好知识,他们没有A、B层次学生的基础好,但是他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我们帮助学生向前迈出的这一

  3步很关键,它是推动思维的情感动力——认识的愉快感的源泉。所以,不要急于打不及格分数,衡量的标准是这个学生是否进步了,而不是这个学生有没有及格。每次的微小进步都会让学生感到愉快,只有愉快的乐观主义才是注满思想江河的潺潺溪流。

  三、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含糊不清,发现在他们对正在学习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念有点不明确,就根本不要作任何评分。有时候教师从学生的状态上感觉到他还没有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那么就不要提问他。因为提问这个学生不会对学生个人或是整个班级产生任何的积极作用,而对于该学生来讲提问的结果一定是一次失败的体验,从“要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快乐”这个理念来考虑,这种“不提问”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在实际教学中真的很少注意这一点,有时甚至知道学生肯定答不上而故意提问他,希望用“失败”来唤醒他的勤奋,现在想来这种做法真的没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因为当学生坐下继续听讲时,他头脑中依旧会残留因为知识含糊不清而导致的失败记忆,进而影响他接下来的听课效果,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及其恶劣的后果。这样对学生的评分不但没有唤醒他的勤奋,反而让他在“失败的痛苦”中更加沉沦。还是那句话:“我们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教育。”

  四、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

  4教师要懂得从一系列的题海提炼出一些有分量有意义的问题,比如说课前的知识回顾,一定要反复琢磨,认真筛选。设置有意义的问题后再针对成果展示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不可以提一些表面上的低层次的肤浅的问题让学生去解答,然后再进行评价。我们自己想一下也可以得知这样的打分评价是没有多大的意义可言的。比如说在鸦片战争这部分知识的回顾中,我们可以将问题设置为“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教师在此时指导好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去思考,鼓励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思考,要先明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和继续,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再阐释理由。通过这个看似小小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把两次鸦片战争从爆发原因、经过到战争影响各个方面的知识都重温一次,而不是零散的提问和复述。同时,这个问题的设置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一箭双雕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做一位“有深度思考的教者、学者、尊者”,引领自己学生也要做一位“有深度思考”的学生,学生每次回到原先学过的东西上时,能从事实、现象和规律的某些新的方面、特点和特征加以考察和分析,而不是做形式上的复读机。这样在问题设置和成果展示后,教师和学生的思考得到深度广度统一的情况下,再进行评分,共同评价,则显得尤为重要有意义了。

  以上是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第17条——“评分应当有分量”的一点感受和认识,在这盏明灯的指导下,我认识到自己在给学生评分中存在的诸多,也相应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去

  5改善,但是在我短短的两个月的教师生涯中,教育实践做的十分不到位,我知道自己要一直努力,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积累更为丰富的经验,争取在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开创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

  推荐郑杰老师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早有耳闻,附近的中小学教师也大都拜读过此书,并都对此书写了读后感。我本想暑假里去买一本看看,却得知幼儿园有这书,并可外借,便迫不及待的借回家中翻阅。

  书的封面很普通,黄色的底画上了几缕线条,却似郑老师在书封面写的:我希望你能注意到我的文字,我能承诺其中每个字的诞生都是出于真诚,而不是被他人或自己强迫;我能容忍自己每个字都是错的,却不能容忍其中任何一个字是不真诚的。写得那么简单却又那么真诚。

  翻开第一页便看到郑老师在书的序中谦逊地写着: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这又道出了他的真诚,让我感觉到了郑老师也是一个幽默的人。书当然都是无害的,难道还会吃了我们不成,呵呵。郑老师把这本书分为四部分:1、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2、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3、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4、教师作为一种自由的职业。下面谈一些我读后的体会并与你们分享。

  一、读书的幸福感

  说它简单,我发现每个章节都只有两三面的字,却简单、系统的围绕主题把内容展现给我们看,像一篇篇小品文,不需要作者刻意的雕琢,但每字每句却都发自心灵深处,释放的得体到位。这就让我觉得:好的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太多文字,能让人看懂、读懂就可以,长篇一律并不是一件好事。

  说它丰厚并不是指书厚,书只有333页,238000字,而是这本书有很多观点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原来的我,如断线的风筝,没有方向的乱撞,没有自己的想法,找不到可以让自己停下来反思的地方。曾有段时间,我甚至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莫名其妙的反感,总想逃离这个岗位,对幼儿园的工作态度也不好。而今天,我终于明白: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我就该珍惜这个岗位。金钱固然诱人,但我从事的职业岂是金钱能衡量得?

  说它幸福,是让我觉得郑老师洋洋洒洒写下自己的独特感悟,让我觉得那就像清泉注入我的心田,一种幸福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觉得读书的快乐就该如此。只为读书而读书,不为任务而读书。因为我读书,所以我快乐!

  二、面对困难不退缩

  我们所处的社会,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只有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就被淘汰,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郑老师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个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在工作中,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多角度的去寻找答案,那么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不要让困难成为自己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阻碍,要知道每一次的困难都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所以我们应该直面困难。

  三、善待学生与自己

  郑老师告诉我们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工作中应该放松些,再放松些。当一名教师应与其他工作者一样,要面对现实,把握今天。

  在工作之时,我们要消除烦恼,把烦恼从头脑中挤出去。当有愁苦时,我们要换个角度去看待,要有“比上虽不足但比下有余”的心理,要试着把白开水喝出甜味来,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自己尽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不要因为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而对自己有过多的自责。如此,我们的心理肯定可以宽慰许多,不至于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伤脑筋。

  再想想自己的教学,我真的是应该多微笑,因为情绪可以感染人。当进教室时,我们该调整好心态,振作起精神,把快乐带进教室,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快乐的学习。生命短暂,应用“乐观”去占领。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拥有一份好心情。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想了很多。身为教师,除了教好自己的课之外,也使得让终身学习成为是一种主动地、创造性地、构建性的、愉悦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适应性的非选择性的痛苦的学习。不然,这种学习将注定不可能是建设性的,注定是学不胜学的。因此,教师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必须有理性的思考,也就是使自己从事的工作更富有职业特征。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并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并互相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的优秀师德,如此我们的教育的效果也就会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7

  一本深邃而丰富的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引发了我对于教师成长问题的思考。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这位具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前苏联教育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了100条宝贵的建议。他不仅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给予指导,还关注教师的自我发展,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思想体系。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指出,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其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个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作者认为,教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尤其在现代教育中,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教师更应与时俱进,善于利用这些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自我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情感素养,如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等,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我自己的教育经历中,我深感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时代的我,曾受益于那些具有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教师;而当我为人师时,也面临着如何有效管理课堂、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等挑战。《给教师的建议》这本经典著作,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提高教师素质和职业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这方面,《给教师的建议》同样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作者认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机会,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

  在实际工作中,我曾遇到过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处理学生间的矛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等。而关于这些挑战,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了他的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后,我深感其对于教师成长的指导意义。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自我发展上的不足,还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坚信,《给教师的建议》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和理念将伴随我不断成长,成为我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

  今天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第21条《兴趣的秘密何在》,他说:“所谓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身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看到这,使我想到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效率自然会非常高。那兴趣的秘密何在呢?简单地说,便是学生喜欢。因为喜欢因此学生情趣盎然,因为喜欢因此课堂效率高。

  因此,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才是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之间枢纽的关键所在。激发学生兴趣还要保持住学生兴趣,才能使一堂课深深吸引学生,学生感兴趣了,就可以投入无限的热情,而这些热情便是他们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

  让我们不断充实、锤炼自身,关注学情,使学生对我们所任的学科充满兴趣,让我们的教与学变得更快乐更高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9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久闻其名,如雷贯耳。每次跟朋友闲聊时,大家总会说到这本书,所以对这本书我印象很深刻。大家都在推荐这本书,那说明这本书确实适合我们教师阅读,于是我便网购了此书。读完之后我终于找到大家极力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了,这本书就是为教师量身打造的。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本书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一一向我们娓娓道来。作者每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读来深受启发,豁然开朗。而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第九十五条建议——怎样爱惜儿童的信任,读到这条建议时,我的那些教育经历立刻浮现在我眼前,令我陷入了沉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怎样爱惜儿童的信任这条建议时说到“对于儿童不是有意干的坏事,而是一时糊涂、无知或者误解而做出的各种各样不当举动,要采取特别明智的教育态度。”这实际上与我们所说的教育机智不谋而合。对于学生各种不当举措,教师一定要冷静、理智、客观的处理,不能不问清楚原因便将学生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顿,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更严重的是孩子会逐渐同教师疏远,失去对教师的信赖。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阐述的事例,一名学生在上课期间,不但没有认真听课,反而一直在盯着他自己带来的小甲虫。这名学生将小甲虫放在火柴盒子里,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小甲虫如何从盒子里逃脱出来。当然老师课堂上所说的他可能一句也没听进去。这时作者虽有些着急、生气,但理智告诉他,必须冷静处理。他走到学生身边拿起火柴盒并扣上放到自己的口袋,再摸摸学生的头,向他再讲解一遍刚刚所讲解的知识点。孩子也不负老师的用心良苦,认真听着课,做着笔记,下课后主动向老师认错。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作者站在儿童的视角,理解儿童的行为,明智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没有和学生起一丝冲突,反而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这就是明智的教育态度的微妙之处。由此我想到了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一名学生用泥巴砸了自己的同学,陶行知先生看到后立即制止了他,但是他没有责骂学生,而是用四颗糖果一步步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用充满赞赏的心态,从错误中发现学生信守诺言、尊重师长、勇敢正直、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扬。陶行知用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教育,从而在心灵深处改正自己的错误。陶行知先生的处理方法,不仅改变了孩子,也赢得了孩子的信任。

  记得我刚踏上教师这个岗位的时候,缺乏经验,对于学生无意间的错误总是采取极端的方法处理。而当时在我看来都是为了学生好,实际上我从没考虑过学生是否接受了我这种方法,是否从心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否真的改正了……实际的`不尽人意的。直到发生了那件事之后,我才恍然大悟。那天中午学生都在午睡,但有一名学生看起来格外“认真”,一直盯着书本,不时还发出笑声,这下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他正在偷看网络类小说,此情此景,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便把他喊出教室,一上来便是一顿责骂,自己气的发抖,学生吓的不敢说话,一气之下便把这本小说撕了。这下孩子着急了,哭着喊道“这本书不是我自己的,是别人借给我的,老师您凭什么撕了我的书?我中午睡不着,我只是想看一会儿啊!您怎么总是这样不听我们解释呢……”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t错误,反而责怪老师。下课后回想着刚才的情境,我稍稍有些冷静下来,理智告诉我,我刚才太冲动了,我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教师身份,那一刻好像还是爱赌气的孩子一般,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师与学生产生争执的时候,教师就已经加入了儿童的游戏,但是在这场游戏中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了解教师,大家都在做着无用功。仔细想想这场错误的游戏归根于我自己,我并没有冷静、理智、客观的处理这件事,反而怒气冲天的责怪学生,最终孩子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想想这种处理方法真是大错特错,于是我决定补救这种局面。

  第二天我从家带来了很多中外名著,放在了班级的图书角,并且组织召开了班会,向孩子们介绍了阅读名著的益处以及阅读穿越小说、言情小说等的害处,也着重谈及了昨天发生的事。最后,我在班会上向昨天的那名学生道了歉,并且送了一本书给他。孩子面对着我的道歉,有些不知所措,连忙说“没事的,老师,是我的错,我不该看这类小说……”更令我惊喜的是,这名学生在午休时间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自己的错误还有对我的道歉。是啊,孩子总是这么善解人意,总是这么容易被感动,因为他们都只是善意的孩子。如果我没有去补救,我想班级的孩子可能会渐渐同我疏远,进而对我失去信赖,这是无法想象的!后来每次遇到学生有无意识的错误的时候,我总能想起这件事,我想这件事也是我心里的警钟吧,时刻提醒我一定要理智、冷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定要采取明智的教育态度看待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九十五条建议中也这样说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是一种极端不懂教育的表现。是由于教师缺乏宽宏大量的、父母般的明智态度和巨大的教育权威,不懂得他是在同儿童的行为、思想和看法打交道……”所以孩子做了多么令你无法理解的事,作为教师应该保持冷静,记住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引导、我们的理解、我们的关爱、我们的鼓励。例如当他们上课时走神了,教师不必点名批评,我们可以摸摸他的头善意的将他带回你的课堂;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了,千万不要气急败坏地以暴力解决,教师得有耐心听孩子解释,再细心地加以引导;当他们考试成绩不尽人意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冷言相讥,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胜过对孩子千万句的责骂……如果教师都能做到这些,我想孩子们也会更加尊重、信任老师,会和你交朋友,会把他所有的快乐、烦恼与你分享。教师一定要爱惜儿童对你的信任,做一个真正值得他们信任的人!当然,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我们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上司,或把学生同成人一样对待,我们可以试着蹲下来与孩子对话,走近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向我们阐述了很多真理,给我们传授了很多宝贵经验。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指南针,让我在彷徨的路上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教育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这一百条建议,做一名更好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

  这段时间,我认真研读了朱开群老师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给政治教师的101建议》这本书,在学习完第一章以后,我对活

  动型课程和议题式教学的理论框架有了大致了解,书中案例的列举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朱老师提出的议题式教学“五步走”使我受益颇深,我对这个概念由陌生到逐渐萌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性质从“基于生活的学科课程”转变为“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从“知识—知识”的教学呈现方式向“情境—问题—知识”的教学呈现方式转变,在这一转变方式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最关键的就在情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那么为什么要进行主题情境教学呢?书中开篇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大致概括为三点,即:基于当前案例中随意杂乱的、无序碎片式的现状、核心素养课堂改革对教学的要求、以及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路径的要求。我们可以感知到,无论是从教育内部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迫切需要转型。

  第一步: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第一章里一共分了11个小章节,“五步走”对我启发较大。第一步是一大指向: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刘雁老师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对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当代爱国思想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情境导入和问题,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老师在无意识中向同学们传递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从单向灌输向价值引领的转变。我不由想到我的教学实践课,在准备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中,我们不仅仅应该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同阶段的生产关系,更应该从这一关系中让学生切实领悟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以及为何会灭亡,这样才能完成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步:二个载体

  第二步是两大载体,即:情境载体和知识载体。议题式教学的'核心和实质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要承载知识性内容,我们既要反对脱离情境的空对空的议题式教学,更要反对脱离知识的单纯的活动和议题设计。我认为落实这一步关键在如何选择情境,也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在书中我明白了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真实性、复杂性、综合性、开放性、有争议性,尽量选择结构不良的情境,构建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里,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第三步:三个条件

  第三步是三个条件,即:重要与重大、争议与思辨、生活与困惑。书中列举了钱秀英老师走进AI的专题,切实的体现了这三个条件,人工智能是事关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重要与重大体现;它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问题矛盾,这是争议与思辨的体现;再者,学生在日常生活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乐趣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烦恼,这是生活与困惑的体现。通过这一实例的学习,我在日后选择案例和设置议题时更有侧重,案例应该包含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情感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

  第四步:四个特征

  第四步是四个特征,即:主题化、综合化、序列化和多样化。起初我看到这四个特征时比较困惑,感觉有点抽象,后来在书中看到了舒兰兰老师的教学案例,顿时豁然开朗。通过“华为是怎样炼成的”这一议题,舒老师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与其巧妙结合,引出了教材中创新的三个知识点,并且每个议题的设计都具有序列性和多样性,不仅涉及本节课的知识,也涉及经济生活、哲学生活等知识,体现出了综合性。

  第五步:五个关系

  第五步是五个关系,即:议题式教学与活动型教学、议题与问题、议题与辩题、议题与研究性学习、议题与课堂教学。通过学习,我对议题式教学的概念更加清晰,明白了议题式教学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主要路径,问题不等于议题,议题的选择要具有争议性和思辨性,但是不能说所有的辩题都是议题。议题本身就具有探究的价值,要将课题与真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题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

  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我对议题式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我一定会结合书中的具体案例和理论知识,将其应用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1

  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读完以后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升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也给处于教育前线上的我们指引了方向。

  一.心存博爱,永不言弃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你不用对他们吆五喝六,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差学生,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其实处罚和枯燥的说理不能触及后进生的灵魂,反而拉大了老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身也曾经是个孩子。”他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就会充满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弃,绝不能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身的学生。但,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身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身都有新的收获。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因此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因此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呢,提升不了后进生,便抱怨他们,甚至是放弃他们,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下,一些老师失去了等待后进生转变的耐心,再加上平时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无几,研究学生更无从谈起。这样又怎能帮助后进生提升呢?读了此书我有了方向,想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就一定要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想要帮助后进生就一定要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去研究学生。两者相结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寻找到工作的成功与乐趣。

  二.转变角色、教会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身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有时会很不解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没做对?”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我们在讲解时,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但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但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尽管他们的语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们传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只要教师不时地矫正、提升,教学的效果应是十分明显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加正视“教师的身份”。

  学习上存在困难,首先是儿童不愿意动脑筋,将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确实,学习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快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学习落后的儿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去自身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2

  我认识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一本书,这是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我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的年代里,同刚开始工作的年轻教师举行了无数次会见和谈话,收到过他们成千上万封信,从而促使我不得不写了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位长者送给我们年轻人的一件珍贵的礼物,书中,这位长者那么执著而真诚地对我们提出建议和劝告,这些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则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积蓄”,他用那么多的实例和体会、经验,把枯燥的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阐述得生动明白,如在我们耳边娓娓道来。读这本书,不仅是在读那一条条独立成文的建议,更是在读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让我获益良多: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于是有些学生年年的评语中老师都有一句:“希望你上课专心听讲,注意力要集中”

  应该说,注意力不集中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问题,那样的话对他们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影响。但如果你去强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积极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孩子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孩子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有一定的困难。他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如果上课时老师单靠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儿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时候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所讲的知识发生联系,使他不感到特别的陌生,使他有一种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看过了一部名著上的一部分故事,对它已经有了了解,那么我们在看由它拍成的电影或电视剧或看书时,我们就会看得特别认真,想办法将这个故事与这部名著里的其他情节联系起来去理解,你理解的越多,脑子中这个故事的前后联系越紧密,你就越爱看,对这部名著的思想理解得就越深刻。

  学生也是这样,我们要想使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保持比较长的注意力,你就要将学的内容与他所掌握的与这一部分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发生联系,他就会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还给我们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书中的知识,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毕竟很多建议是老教师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发展学生,也要发展教师自身;照亮学生,也要照亮自己。这样才能在自己这个工作岗位上,虽然过的平凡,但也充实,不至于“蜡炬成灰泪始干”。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3

  内容简介:

  本书有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是本教育经典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它不晦涩,通俗易懂,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进教育大师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他用30多年的时间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他闪烁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教育工作者干渴的心灵!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

  文章中有谈如何教书育人的,有谈如何关心后进生的,有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其中第八十七条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给我的启发最为深刻。 教育素养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是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我必须能够分辨清楚语文这门学科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学科思想的前沿问题。如:我应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所了解,熟悉目前语文教育领域的动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的确是这样,只有当我的知识视野无比宽广时,在语文教育教学时,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改革创新、才能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真正能手。

  文中还多次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4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它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仍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说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师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 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

  在《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第一辑的第七篇《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关爱》中,文章没有深奥的理论性语言,没有精彩的文笔,只是以平淡、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方老师对待一个个性特别孩子的教育故事,小班读后感。我看了以后,深有同感。

  记得去年我带的小班中,也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孩子,每天入园时,总会在大门口发脾气不肯自己走进来,非要老师上前去拉他。到活动室后,他就待在角落里一动不动,不管老师怎么哄,他就是不理不睬。于是老师就随他去了,想等他的脾气发完。只是到后来,他会匍匐到地上,眼泪鼻涕流一身,甚至连小便也拉在身上,最后只好请家长接回家。后来多次跟家长沟通教育也无济于事。后来,无意间的一件小事发现他原来是个要求上进的孩子。于是,我们就抓住他的`这个心理,不时地用鼓励的语言表扬他,并且时常地做一些关爱的动作,如:摸摸他的头,牵一下他的小手等。渐渐地,他的脾气不见了。第二学期的一天,他拿了一大袋水果来园,我问他:“这些水果是给小朋友吃吗?”他摇了摇头说:“是给你吃的。”我听了深受感动。

  常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帕蒂.惠芙乐认为:孩子的“非正常”表现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她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过程中,当孩子哭泣、不合作、发脾气、不讲道理时,老师就会感到沮丧、气恼、烦躁等,自己的情绪也变得更加恶劣,常常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其实,这样只能使孩子变得更加恐惧不安,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会隐藏得更深、更持久。因此,我们需要用理智与冷静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多地去理解、宽容与等待孩子,用爱心和耐心坚持倾听孩子的心声。

  老师不妨少一份指责,多一些扪心自问:“爱孩子,我真的准备好了吗?“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用自己的真心、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每个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真正地喜欢老师、信任老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相关文章: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3-15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4-04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21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1-07

《给教师建议》的读后感01-31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4-29

给教师建议的读后感04-26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2-27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17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