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5-24 18:27:05
  • 相关推荐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家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1

  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一名集政治、文学、军事等一身的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曾国藩家训》当中,就能看出曾国藩给后世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知识改变命运,让出生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的曾国潘成为一代鸿儒。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非常完美地做到了,这也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还有谁能相提并论?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是曾国潘的治家的宝典。他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要努力去学传授给他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曾国藩良好的家风家规对于后代家庭成员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备受推崇。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家训中还提到性情不能懒与傲: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本家训不是一本普通的家训,而是一本博览全世界的家训,他教会了怎么做人,怎么治家等。这是一本集思想和智慧的家训,它将是我以后人生当中前进的动力,有志者事必成,只要用心尝试,即便失败,也不后悔!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2

  《曾国藩家训》是我最近读过的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之前也看过一些写曾国藩的文章,但是对这位大家的了解都只是些皮毛,郦波老师幽默风趣的评说,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最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很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适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学习,下面略做总结:

  第一部分修身、养性,这就是自立、自达;

  第二部分识人、用人,这就是立人、达人。

  1、曾国藩曾经三顾茅庐重用彭玉麟,史上最痴情的高官,当世唯一的一个完人!不爱官,不爱钱,甚至不爱惜自己的性命,但爱民!爱国!一个重情重义的奇男子、大丈夫!你看他一生重情重义,画尽十万幅梅花以纪念梅姑;你看他从军数十年,作为水军将领,带兵期间,哪怕身受重伤,也要住在船上,从来不移住到岸上来;你看他屡次受高官厚禄,却从不为之心动;你看他一生节俭朴素,从不追求个人享受,到晚年却把一生上百万两白银的官俸捐出来修建学校,补充海军军费。

  2、曾国藩从善如流,在创建江南制造局的同时设立了翻译馆,专门翻译西方科技专著,奠定了中国翻译学的基础。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蒸汽机轮船、第一台汽锤、中国第一台车床、中国第一台刨床、第一艘近代军舰全是从安庆内军械所,从江南制造局里出来的。曾国藩的洋务事业虽没他预期的效果,但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就全体人类的文明史来看,就无数个体的成长史来看,思想、精神、信仰才是人生恒久的力量!

  数十年来的教育,一直在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之间兜圈子,以为倡导了能力的培养就逃避了知识灌输的嫌疑。但全社会似乎都忘记了,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关心生命的成长、启发良善的人性、影响有价值的人生。而这一切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归宿。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听到一些家长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只要老师能教好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花多少钱都愿意!”其实,这样心甘情愿的表白大错特错。错在只知学校教育,不知家庭教育。孩子该由谁来教?谁该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怎样的教育,才能教好孩子呢?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度里的每一户家庭,乃至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而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以家训教育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却给出了最佳答案。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这是教育上最简单的一条真理。

  以上是我读此书的一些感想,由于职业的影响,我对涉及教育方面的话题关注较多,也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不厌其烦地阐述,真的是佩服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感恩!感动!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3

  读完《曾国藩家训》一书,通过曾国藩与孩子的书信,在一点一滴中学习到了曾国藩身上许多优秀的品质。简单讲一讲我印象深刻的几个方面。

  首先,曾国藩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在学业教育上,并不要求子女走仕途之路,而是希望子女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银钱、田产,最易长娇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等兄弟努力读书,绝不怕没饭吃。”官宦名利场,位极人臣,难免会遇到各种利益诱惑,在面对名利,面对荣华富贵时,应做到“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教育子女衣着须简朴,饭菜不宜太丰盛,出门要轻车从简,生活从勤俭入手。人在“清贫”的环境中亦可成大器,方能懂得福份的来之不易,珍惜现下所拥有的,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成果才是能力,而不是坐享其成。平常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育指导也是无微不至,可谓用心良苦,“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教导子女早晨要早起,读书写字不可间断,不可懒惰,须养成良好的习性家风,功名利禄只是人生的物质层面,读书明理才是人生的至要灵魂。

  时常自省是很重要的。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浮躁的社会环境,身处其中的我们也应该自省,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能丢弃内在的、实质的精神传承,多读书、读好书,学习书中人的智慧与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读经典,吃透经典,毕竟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是智慧和思想的凝聚。“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读书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涵养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家风建设方面,曾国藩秉承一贯的“勤俭”作风。除此之外,还注重为人处事的教育,教育子女要“谦虚谨慎”,遇事不可大张旗鼓,避免惊动官长,“烦人应酬”,毕竟身处官宦之家,人情世故不可避免,不得因其身处位极,轻视近邻,傲慢不以礼待客。曾国藩还教育子女“举止端庄,言不可妄发”,自古“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只有尊重他人,别人才能同样尊敬自己,遇事要临危不乱,平常要说话做事要有约束,言多必失,面对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如此,无心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当下我们更应该谨言慎行,自我约束,不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除了注重知识教育的培养,曾国藩所推崇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们学习,“养生以少恼怒为本”,遵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之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各种压力剧增,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唯有适应,改变自己,开阔心胸,方能心旷神怡,为自己在繁杂的环境中增加一点情趣,奋斗的同时不要忘记充盈自己,为生活添加生机,不要过度焦虑,除了生死,这事上本无大事,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过好当下才是最重要。

  最后,《日课四条》里的内容细细揣摩,也颇有蕴意。“慎独则心安”,“慎独”的关键在于养心,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一个人越贪婪,越无法心安,无法慎独,所以不要过分在乎自己的得失,克制自身的欲望,不要被利益所诱惑,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主敬则身强”,“主敬”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好坏,这直接决定了他事业的成败与否,如果做到了“主敬”,不仅尊重自己的长辈和领导,尊重身边每一个普通人,则上下恭敬,“地自安本位,万物自己化育”风调雨顺,各种祥瑞都会出现,人的身体自然就强壮。

  读完整本书,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先做人再做事,拥有优秀的品质才能做出卓越的成绩,否则必不能长久。要先从自身出发,从内心出发,重视道德品质的提升,增强自我约束力,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同时加强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多读多看多思考,看到自身不足的地方,多向领导、同事请教,虚心接受大家的指正批评,最后借用一句话共同勉励,“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4

  寒假里,我读了《曾国藩家训》虽然没读完,但其中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曾国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和一代大儒。大家想,这样一位名人,肯定是聪明绝顶吧!那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在公元182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一般人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只有小偷在这时“工作”。有一个小偷早早地趴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待最佳时机。这户人家里的一个孩子正在背书,小偷想,等他背完了我再下去“工作”吧。这孩子背的文章并不长,按理说一会儿就背完了,可这孩子背了一晚上还没有背过。小偷在房顶上又冷又饿,眼看着再不走天就亮了,冻了一晚上什么也没偷着,他气得不得了,“蹭”的一下就从房顶上蹦了下来。小偷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书,“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说:“不就是一篇文章嘛!有什么难的。”小偷一下就背了出来,原来,小偷趴在房顶上一晚上,听都听会了!这个笨孩子是谁呢?原来他就是曾国藩。

  那么,曾经小时候那么笨的孩子后来怎么就成为那么有才能的人了呢?我看过书后才知道,原来,曾国藩虽然笨一点,却是一个特别勤奋好学的.人,他每天都坚持学习,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检查过错,加以改正,不是坚持一天两天,而是一辈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后,他才成为了一代大儒。

  今后,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勤奋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每天写日记,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个“自立、自省、自信、自强”的人!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5

  因上周外出培训,很遗憾没能观看人劳科组织的《曾国藩家训》视频学习,自己随后在图书馆借阅了《曾国藩家训》一书认真阅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曾国藩家训》有“千古第一家训”之称,其修身之道、修心之道、劝学之道、交友之道、兴家之道中不乏精粹,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好家风、家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身处于浮躁的社会,很难再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直到邂逅《曾国藩家训》,虽时隔二百余年,曾国藩的言语和精神仍熠熠生辉,能够照亮我们日益阴霾的内心。

  《曾国藩家训》其主要内容多为曾国藩写给自己的弟兄的信函。修身要勤、兴家要勤、读书要勤、修心要谦、交友要谦、兴家要谦,字里行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勤字和一个谦字。

  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离“勤”好像越来越远了。喜欢睡懒觉、运动越来越少、没看过的书越来越多。身体日益臃肿而脑袋空空,每天忙忙碌碌,但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却发现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很空虚。扪心自问,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学习了、多长时候没有运动了,又有多少次在“回头觉”中虚度光阴而不思进取呢?

  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用自信来赞美自己,鼓励自己。甚至有的`人把悠悠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虚”给遗忘了。新时代的人应该紧跟时代进步的节奏,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谦虚的人更受欢迎。因为谦虚中有一份真诚,有一份恭敬,有一份积极向上在其中。

  看了《曾国藩家训》一书,我懂得了要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前好好回忆今天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做错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不要再虚度光阴,珍惜美好时光,在岗位兢兢业业,奋力工作,为我矿的安全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6

  《曾国藩家训》是我最近读过的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之前也看过一些写曾国藩的文章,但是对这位大家的了解都只是些皮毛。郦波老师幽默风趣的评说,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最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很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适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学习,下面略做总结:第一部分修身、养性,这就是自立、自达;第二部分识人、用人,这就是立人、达人。

  14、曾国藩曾经三顾茅庐重用彭玉麟,史上最痴情的高官,当世唯一的一个完人!不爱官,不爱钱,甚至不爱惜自己的性命,但爱民!爱国!一个重情重义的奇男子、大丈夫!

  你看他一生重情重义,画尽十万幅梅花以纪念梅姑。

  你看他从军数十年,作为水军将领,带兵期间,哪怕身受重伤,也要住在船上,从来不移住到岸上来。

  你看他屡次受高官厚禄,却从不为之心动。

  你看他一生节俭朴素,从不追求个人享受,到晚年却把一生上百万两白银的官俸捐出来修建学校,补充海军军费。

  15、曾国藩从善如流,在创建江南制造局的同时设立了翻译馆,专门翻译西方科技专著,奠定了中国翻译学的基础。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蒸汽机轮船、第一台汽锤、中国第一台车床、中国第一台刨床、第一艘近代军舰全是从安庆内军械所,从江南制造局里出来的。曾国藩的洋务事业虽没他预期的效果,但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6、就全体人类的文明史来看,就无数个体的成长史来看,思想、精神、信仰才是人生恒久的力量!

  数十年来的教育,一直在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之间兜圈子,以为倡导了能力的培养就逃避了知识灌输的嫌疑。但全社会似乎都忘记了,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关心生命的成长、启发良善的人性、影响有价值的人生。而这一切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归宿。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听到一些家长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只要老师能教好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花多少钱都愿意!”其实,这样心甘情愿的`表白大错特错。错在只知学校教育,不知家庭教育。孩子该由谁来教?谁该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怎样的教育,才能教好孩子呢?

  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度里的每一户家庭,乃至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而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以家训教育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却给出了最佳答案。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这是教育上最简单的一条真理。

  以上是我读此书的一些感想,由于职业的影响,我对涉及教育方面的话题关注较多,也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不厌其烦地阐述,真的是佩服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感恩!感动!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7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真国藩家训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叫”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情习”。他的主要意思是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成功的路;人一骄傲就会满足于现状,这样就会导致失败。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议论人家的短短处、指责人家的食物甚至嘲笑别人的失败,开口就说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些其实都是骄傲。书中说”欲去骄字,以不轻而非笑人为第一义,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意思是说, :想要自己不骄傲的话,就不能轻易嘲笑别人的.短处。

  我想有时候我也会犯这种错误,在嘲笑别人的时候自己得不到好处,别人也得不到帮助。于人于己都是没有用的,只有谦虚谨慎,才能步步为营通向自己的理想。我非常喜欢让我受益匪浅的这本书,希望你也会喜欢。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8

  《曾国藩家训》是由成晓军,唐兆梅整理所得。这本书主要从为人处世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曾氏家训和家书等内容,是一本非常有史学价值的书,也是一本非常有教育价值的书籍。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曾国藩作为一代晚清名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但他的家训,作为他大半生官场政治智慧的结晶,依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且被很多人作为铭言。曾国藩并没有显赫的家世。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公元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的时候终于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他便踏上了漫长坎坷的仕途之路。因机缘巧合,他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从此以后他在官场如鱼得水,一路升迁,在京十多年时间就迁升到了正二品的'官位。真正让他在历史上名声大噪的还是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战争,号称同治中兴第一名臣。有人说他是圣人,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人说他是魔鬼,在九江,安庆和南京都制造了大屠杀,对洋人卑躬屈膝,维护的是腐朽落寞的封建王朝。不可否认的是,曾国藩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子女中,有教育家,外交家,数学家,都是为国家做出了不俗贡献的人。《曾国藩家训》就是对他思想的总结,是他智慧的结晶。

  曾国藩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从他的家书中可以看出,他鼓励孩子们勤奋自立。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他认为人只要靠自己勤奋努力持之以恒,便能成为国之栋梁。主要心中想要发奋自立,便是嘈杂的环境也能读书,如果心中不想,则就算是清净的神仙之地也读不进书,所以读书不用择选地方,想读便能读。还有就是曾国藩会在书中中提点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关于置办女儿出嫁的嫁妆,曾国藩书信中提到要同前三个女儿出嫁的嫁妆一样,不可多不可少,避免引起矛盾。也提倡长子多教弟弟们读书学习通理,一个家族的繁荣不是一个人优秀,而是家里所有人都能自立。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则俭,永不贫贱。除了督促孩子勤俭持家,为人处世,曾国藩非常关心子女的健康,从他的家书中可以看出,他非常提倡养生。节老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健康的身体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除了能免于病痛生活舒心,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一个人要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占60%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身体,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才能使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现在年轻人经常暴饮暴食,多食油腻辛辣之物,熬夜看剧打游戏等不良习惯天天都要戒掉。国家也多次出手,视游戏为精神鸦片。可见我们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心理健康。

  通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生于内忧外患中的旧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为人处事的,他所应对的情况,在我们当今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不只是阅读他的话,更要学习他的思想,然后灵活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本书能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9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聊天,说起我的一个同学家,住的是高档小区好几百平方米的豪宅,她家的客厅都比我们整个家大好多,装修的富丽堂皇,真豪华,好羡慕。还有我的好朋友新搬了家,住的是三层楼带院子的排屋,希望啥时我也能住到她们这样的房子里。

  听了我的话,爸爸妈妈相互看了看,会心地一笑。爸爸说:“还记得我给你讲历史故事,说起过晚晴中兴四大名臣都有谁吗?”我说:“记得,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爸爸说:“排第一位的'是曾国藩,你想知道他教育子女的家训家规吗?”我说“想啊。”于是爸爸给我讲了曾国藩教育子女的故事。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以俭持家、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金钱,亲自下厨、纺织。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留下来16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的勤奋、简朴、求学、务实的家规家训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自己对其家规家训也一直身体力行,其一生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他的子女因从小受到良好家训家风的熏陶,长大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爸爸说完曾国藩教育子女的故事,妈妈接着说:“家温馨就好,人生更应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样才会有幸福感。小朋友之间应该不比奢华比节俭,不比享受比勤奋。”妈妈还对我说:“女孩子要大气、有见识,做事有条理、有效率、会勤俭持家。”

  听了爸爸妈妈说的话,我想他们其实说的就是“勤”、“俭”二字。再联想到我刚看过的《浙江好家风》读本,里面讲的周氏家训“俭,美德也。俭可养廉,可惜福,可无穷困之忧,可享温饱之乐。故治家以节俭为第一义”。还有周恩来说过“丢掉艰苦奋斗传统才难看”的故事,以及谢杨琳的故事“我来做爸爸的手”。我被深深地触动了。

  我想我应该把“勤、俭”当作人生宝贵的财富,勤奋学习、努力修身、参与实践、提高本领。“少年强则国强”,我也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读了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的《曾国藩家训》(上下),感受颇深,特别是讲到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每天持之以恒的践行,非常受益。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也存在比较突出的七条问题和恶习。一是抖脚;二是无事看手机;三是不善总结;四是不细心;五是不能从容;六是臆测行事;七是不耐烦。等等

  因此也制定了自己的日课七条:

  1.早起。冬春6点起床,23点前睡觉,午休1小时。

  2.专敬。一是早起后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存在差距。二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后再做下一件事情。三是保持精神振奋。四是时刻不间断琢磨从事业务工作。五是严以自律,公私分明,时刻与自己的私心作斗争。

  3.谨言。一是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及时汇报沟通。二是背后莫论人非。三是不当众批评人。

  4.保身。一是节劳。保持专注力,勿分散精力;中午午休,工作间隙运动10分钟。二是节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三是节饮食。不饮酒、不吃辣;早起一杯温水、一碗黑米粥;晚饭吃中饭一半并不吃肉;饭前喝汤。四是锻炼。早起做2次平板支撑、俯卧撑、下蹲各10个;下班后跑步30分钟及以上;每周打一次羽毛球。

  5.研文。一是每天剖析一段或一篇文章,并记录纳入知识体系。二是不看任何参考资料、用手写文稿的方法检验学习成效。

  6.读书留痕。一是读书不二。二是读不懂不往下读。三是每读一次书须做读书笔记。四是每月至少读两本书,每日至少读10页,每读完一本书须写读后感。

  7.日有所获。一是用日记反省不足。二是静坐30分钟。三是完成一篇文稿、一次公务活动等较大工作量的须在日记进行总结。四是每日梳理所学,并纳入知识结构。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10

  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家训》是我们总经办读书会阅读并学习分享的第二本书。起初并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读《曾国藩家训》?我初浅的认为,曾国藩不过是组建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而已。可有幸读了郦波所著的《曾国藩家训》后,让我感受颇深。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为人处事、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的教育书籍,阅读并学习后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曾国藩在看似平淡的家常中蕴藏真知灼见,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治学、治军、为政等各个方面,“平凡”真实,平常而又深入,可谓字字良言,句句妙语。

  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好父亲,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总是告诫他们要认真研究学问,要读好书但又不能读死书。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

  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养不教,父之过”。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

  《曾国藩家训》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最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06-02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03-31

经典家训文案02-11

曾国藩读后感02-04

曾国藩格言30句05-05

曾国藩名人语录05-08

曾国藩格言50句05-08

曾国藩的语录48条06-29

曾国藩语录40句03-02

曾国藩诗文岛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