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2 16:24:56
  • 相关推荐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1

  【摘要】随着中国进一步走向国际,中美两世界大国在母语教学中的比较和探索也正在逐步加深。写作是母语教育的重中之重,本篇文章从搜集的多项中美共同写作选题中了解到的不同的教学轨迹中得到思考,进而从写作教学目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三个板块来研究中美写作教学的差异。

  【关键词】中美教育 小学母语写作 差异

  世界跨入一个经济日趋一体化,教育日趋国际化的21世纪,作为行走在苏州国际化大都市的教育人士,也正在感受着中美母语教学的碰撞和推进。美国德克萨斯州公办小学( People Republic of Texas) 20xx年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考题是:描述自己( Personal Narrative),写作提示:当你完成一件事,有人对你说:"伟大的作品!"你的心里一定会是甜甜的,写关于某人对你说"做得棒"的那个场景。中国某小学四年级的一次考试的写作题目:____真开心,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得了一百分""得了一等奖""受到了表扬""旅游"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开心的原因,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这两则写作要求都是给当地四年级的学生出的考题,选题的主旨是对自己的一种赞扬可以说基本一致,同时两则写作要求也明确作者要抓住心理活动来描述。但是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前者题目是全开放式的,后者会有一定的指引;前者比较夸大,后者比较讲求内容实质;前者思维扩散度比较大而作文会别出心裁,后者选材会比较聚拢而作文不易偏题等若干差异。通过这样的对比,本文从中美两国写作目的的不同为中心点,进一步研究以此产生的写作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不同构想和设计。

  一、从中美教育育人目标的'差异,透析写作教学目的的不同

  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首先在于两国小学教育的育人目标不一样。美国的育人目标没有统一的版本,根据各校、各州的情况不一样,但总体来说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国的语文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的、步骤式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怎么学等等。10岁的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美国一小学老师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论文,()题目也令人震惊:《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又是美国一小学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写一封家书: "假设你是一个1870年移民过来的中国人,写一封寄回家的信,描述你在这边的感受……".中国的写作题目是《一件令人难忘的事》《童年乐趣》《我的老师》等等。前者是需要学生有相当的阅读量、知识广度,无法去抄袭的,学生可以无限大的拓展自己思绪的广度;后者是可以借鉴的,有范本可依可据的,同时也是一步一步扎实稳健地学习写作中递进的。

  二、从中美教学过程的差异,解析写作教学模式的不同

  美国的写作模式,注重一个周期的循环,在课堂上面常常采用较为标准化的"写作教学过程",大部分是采用"分享""修改""抄写""展示"海报的形式进行,在一次次思维的火花中,师生之间互动式的建立起写作过程,进行着开放式的写作研讨。例如作文题《我的父亲》,美国的学校要求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领导和同事,使孩子们更深刻多角度地了解父亲,继而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出现了。对于作文《我的老师》,美国的老师却布置了"我给老师写广告词"的写作要求。美国老师们引导学生全面的扩散思维,进行质疑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中国原先的写作模式下教学写作《我的父亲》,首先建立在字数的要求中,三段论更是在小学阶段被封为首选,孩子的写作可以借鉴好词好句好段,例如眼睛总是"炯炯有神"的、内容总是"丰富多彩"的,不太注重内容的真伪,偏重于注重辞藻的优美程度、谋篇布局的结构模式。小学阶段我们常选用的作文题目《我的老师》,中国的孩子们可以用文字写出深情并茂、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

  现在随着我们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春风也已经吹进了我们孩子们的身边。中国当前的写作教学从原本比较规整的、步骤式的模式中,有序的融合了多元化、综合性、实践性和思维广度,从而更加合理、更让孩子卓有成效的灵活使用母语进行写作。

  三、从中美作文批改形式的差异,明晰评价方式的不同

  (一)美国的作文评价方法

  美国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作文 "创造性"的发掘。如教师在给出简洁的评论后,不是马上做评讲与修改,而是给学生"消化"的时间,先让学生自己修改,不因教师过早地介入评改而扼制学生的创造性。例如文章一开始的选题:描述自己(Personal Narrative),如果孩子写的内容是考试得了一百分,或者得了一等奖一定不会有高分,因为美国教师们会认为孩子没有写出独特的自己。但是他们对于孩子们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改之甚少,故而美国孩子成年后还会有单词误拼、语法出错等现象。

  (二)我国的作文评价方法

  我国作文评价的形式如眉批、旁批、总批,评价的符号使用如错别字、病句、优美句的标注方法,老师们都很细致地进行修改,常被人称为"地毯式的全批全改".如果是评价这个选题:____真开心,老师们注重选材的同时还会更加关注这个学生使用的语文辞藻的优美程度和谋篇布局,我们评价的方法就更加多维度、更加规范、更加有条理。

  从中美小学作文类似选题的不同写作目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尽情展示。双方各有其劣势,我们要保留中国自身写作教学的精髓,汲取美国写作教育中的精华,搞好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xx

  【2】戴前伦。中美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巴蜀书社。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采取科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基于这样的目标,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摆脱应试教育的理念,用创新的思路来组织作文教学,让学生乐于表达,同时注重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在写作中流露出真情实感,让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与写作思维得到提升。那么我将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谈创新教学的思路。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诞生了多种教学思想,其中,情境教学法就是广大教师值得采纳的一种主流思想,其旨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感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的教学方法相比填鸭式教学更具有感情色彩,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例如在完成《龟兔赛跑》的学习后,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谈一谈学习之后的感悟,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层的感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还原龟兔赛跑的故事,同时要利用具有情感的语言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使学生感觉龟兔赛跑的故事就直接发生在眼前。这时教师一步步地对故事的内涵进行透彻讲析,让学生了解到这一则故事背后的寓意,随后让学生在自由时间里进行思考与讨论,深化对故事的领悟,最后再用文字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情境教学法得以落实,改变了传统机械的教学模式,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写作并不是只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学习任务,它渗透在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让学生将写作作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爱上写作。对此,教师可以将日记式教学有意识地运用在学习中,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不限于内容与字数,只需要记录好当天发生的事情以及其中的感悟,做到真情实感、有感而发。再者,教师还可以将日记与周记的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日记与周记成为学生总结自我,练习文字运用功力的平台。这样一来,教师一方面将学习的平台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实现生活式教学,让学生完成生活总结与感悟,另一方面,简单的练习方式让学生爱上了文字表达,培养了写作的习惯,克服了作文学习的困难。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从而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写作练习,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不妨考虑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为例,这是海伦凯勒的经典作品,对小学生思维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意义,恰好在写作教学中有一章便是要求学生以“假如……”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于是教师可以将二者进行融合式教学,在完成文章的基础教学之后,要让学生进行深层的讨论,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情感,教师再将教学重点过渡到写作当中,学生就要想假如自己只有三天光明,会做一些什么呢,在想象中思考,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最后再利用文字表达出来,使情感得到升华。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获取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使作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四、有效实施感悟式教学

  具有情感的文章才算是真正的好文章,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逐渐将教学重点从技法传授转移到情感感悟上来,让学生写出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基于这样的目标,教师要有效地实施感悟式教学,让学生针对客观事实进行感悟,将自己的.观点与情感融入文章。比如每年的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各种实践活动,如可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帮助环卫工人维护城市清洁,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感悟其中的经历,然后用文字将过程记录起来,再一次地进行思考与感悟,从而从活动中获得启发,在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情感,更深刻地感悟这样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写出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并且使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到显著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感悟式教学有效落实,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必要保障,可以说,要培养好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离不开具有创新性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对作文教学进行创新的重要性,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表达真挚的思想情感,提升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蕾.论当今国学教育的系统化及其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应用,20xx(8):97-99.

  [2]王超杰.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xx.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3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于是我校针对这个问题,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认真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实验,并在贵阳市白云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将近六年的辛勤实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

  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象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提供想像条件,鼓励大胆幻想。

  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

  2、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

  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

  3、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像。

  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

  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

  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4、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四、立足于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4

  许多年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小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经常叹息农村的生活枯燥,学生知识面狭窄,作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其实,农村并非一概不如城市。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闺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足可说明农村学生在一些方面自有其优势。正确认识和发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对于提高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很有裨益。

  1.认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

  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优良,他们住在树木茂盛、五谷丰登的村庄,游玩在广阔的田野,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潺潺流水,十里蛙声,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农村孩子有无穷无尽的趣事,上树逮鸟,下河摸鱼,爬树摘果,下地干活,月下听老人讲“古”,去田野捉蝈蝈,进树林捉知了……这些饶有情趣的事儿,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农村孩子有丰富多彩的劳作实践,拨草喂兔,放牧牛羊,锄草护苗,插秧施肥、灭虫打药……这些劳作会给孩子带来深切的感受。

  农村孩子可写的内容是很多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风光;②农村生活习俗;③农村的人际关系;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农村新成就;⑤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⑥农村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⑦农村文化生活的变化;⑧农民的'农作生活;⑨农业科技活动;(10)农村各类人物;(11)乡镇企业盛况;(12)农村城市化的出现;(13)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及其认识、体会和感想……

  农村学生“身之所历、止之所见”的客观现实较为丰富、较为真切,头脑中积攒的表象具有真实性、鲜明性。这就为学生描述事物的真实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农村学生操作机会较会多,动手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理解记忆就显得较为深刻。熟练于手,了然于心,这为学生的表述带来便利。总之,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充实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较丰的积蓄--知识、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积蓄。叶圣陶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深厚的真实的情思来。”因此,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体现在:农村学生有着较为充实的生活,有着较为丰厚的积累。

  2.发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

  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原因就在于:①应试教育抑制了优势的发挥。由于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作文教学围着考试转,功夫花在猜题、围题、套题上,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实际。②作文指导重形式、轻内容,学生头脑中丰富的“生活矿藏”得不到应有的开发。③划一的训练要求没能充分照顾到农村学生的实际,而我们教师又没有对作文训练灵活处理。④忽视观察训练,以为农村孩子有了实践活动,观察就不成问题了,其实,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的现象还是较为严重的。现在农村教师注意到上述问题,但改革的幅度不够大。

  我们的初步做法是:①坚持教材的要求;②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训练题目,挖掘出当地作文素材,发挥农村学生生活积累丰富的优势;③先出“安民告示”——作文训练计划,达到学生心中有数,加强观察的目的性,激发学生搜集、积累素材的积极性;④个别题目变动,加强观察的训练。

  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新鲜奇异的事多,学生通过观察,触景生情地记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信念,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奠定了基础。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5

  当前,对于绿色的理念,环保的意识,已经随着环境的恶化逐渐的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心中,中央也一再强调环保的重要性,这样,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们的环保理念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具体反映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上,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从生态环境出发,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们从小能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人物和景色的作文写作占据了小学语文作文的大部分内容。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很好的以社会上一些环保的案例来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达到我们绿色作文教学的目的。

  1 景物描写

  在小学的作文阅读与写作中,景物描写占据了很大的位置,而美丽的景色描写,又与环境保护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我们对学生们进行环保教育的最好的素材,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把握住其规律,适时的在景物作文训练中培养和训练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首先,在景物赏析课上,教师通过对美丽的景物的展示,引导学生们把其与当前人类的破坏行为联系起来,并通过讲解和多媒体材料的展示,来告诫学生,美丽的环境来之不易,需要我们的共同保护,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它。

  其次,在适当的时机,及时的向学生们展示当前人类所犯下的罪过,大气污染、水污染、粉尘污染等及其危害,让学生们能够从潜意识中形成破坏环境的危害,并使他们能够成为环境的保护者和宣传者,为环境保护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参与进去,并以作文的形式做总结,题目可以是:记一次植树、记一次种花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能力,也训练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与环保意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 人物描写

  在小学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中,平时我们要多加强环保理念的培养,比如在平时的作文积累课上,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的选取一些关于环保人物的案例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体会人物的行动和行为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以便于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行动负责。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人物的事迹材料,让学生们去讨论,去判断案例人物的可取性,再通过课堂的形式展示给全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最后让学生们搜集汇总,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同时,可以以读后感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们,让他们能够在前者讨论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文章和感受,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接下来,在学生的'自我行为写作练习上,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并形成一种共性的材料,供全班去讨论和评价,然后,选择出几个比较可行的和优秀的条目,让我们的小学生在课下去实践,这对于其参与社会生活是由极大的好处的。

  3 人物和景物的综合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好多案例文章都是情景交融的,这也是我们记叙文写作的一个特点。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在满足了景物和人物写作的训练要求后,情景交融的训练就成了我们对学生们作文训练的新的要求。在此阶段,我们要通过前期的积累,让学生们在人物和景物描写过程中逐渐达到统一,形成其一种惯式:

  情景交融。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不断的积累,才能够达到目的。

  首先,我们在前期的基础上,要从小的段落写作练习。比如在一个美丽的画面中,如何把什么样的人物镶嵌到里面才能够更好的表达出寓意。蓝天白云下的草原对应着辛勤的牧民,而不是野狼;春意盎然的农田对应着勤劳的农民而不是工厂的黑烟;硕果累累的果树对应的是劳作的果农,而不是砍树的光头强。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联系,学生们就会逐渐的培养出美与丑的对比和结合,把情与景适时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其次,在反面教材上,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动画系列剧《光头强》入手,通过回播其中的片段,来唤发其学生们的环保的意识,并在人物与事件的描写中把景色描写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以便达到我们写作的目的。

  最后,通过片段的联系,我们就可以组建作文训练了。教师可以以命题作文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情景交融型作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在学生小组中分组讨论其形式,然后通过作文写作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大胆的去想象,并把以前的片段写作结合起来,写成我们所要求的文章。在讲评的时候,我们还要由各个小组去分别推选出比较优秀的作文来在课堂上展示,以便于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情景交融作文的综合运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语文作文习惯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生们的环保理念,以绿色的视野来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普通作文训练与环境保护上寻找到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它有利于学生们从小培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训练了其作文写作,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艳秋。选好素材,注重结构,写好叙事作文[J].小学教学参考,20xx(13)。

  [2]刘晓芳。浅谈减轻小学生语文学业负担的几点做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xx(06)。

  [3]曾秀芬。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xx(06)。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6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处着手,无事可写。

  作文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同时,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使学生敢于主动大胆交谈。学生的劳动很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在批阅作文时,应从学生的`用词用句,认真批点,指出精华所在及不足之处。好的句段要重点划出,最后再从写作方法上给予总结、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写作方法。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要让学生每日讲一个故事、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平时读书读报,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学习、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7

  说起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都有一个同感:低年级小朋友的作文语言文字简单,却富有童趣;而高年级同学的作文用了很多优美词语,但很难让人有“心动”的感觉。原因何在呢?主要是高年级作文中的真情实感不见了。高年级的学生,老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一篇文章。这样的习作你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甚至要下个评语都不知从何说起。细细品味,原来这样的习作都是学生胡编乱套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提高,要求学生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内心思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强调“亲历”和“真实”,这就要求学生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积极表达思想、勤于自觉动笔习作。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基本形成了“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改评”的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了许多影响,习作时,不会下笔,无从说起;不会表达,语言空乏;不会创新,缺少个性。习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和获取高分,缺乏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只能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其痛苦之状可想而知。大部分学生害怕或讨厌写作,觉得根本无话可写,认为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

  张文德先生曾说:“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个关键之处违背了规律,走入了歧途,陷入了迷乱。”作文教学中不见了感情,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读起来是那样的让人乏味。怎样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样的作文文学。表面上看,小学生每天从学校到家里,两点一线,上课、下课、作业、考试,如此循环,颇有单调乏味之感,但他们的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

  1、 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丰富作文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能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外活动时组织开展一些游戏,引导学生观察、练笔。游戏一般在室外进行,形式多种多样,如:拔河比赛、丢沙包、跳皮筋等。这些活动都深受学生喜爱,他们尽情蹦跳,心情无比欢畅。回到教室后,教师便可不失时机地提问学生。学生们会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地讲起来。由于给学生创设了最佳情境,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投入、高高兴兴来习作的`氛围,学生的作文水到渠成。

  2、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如北师大小学五年级下册九单元作文《假如我是xxx》,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像、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说、写欲望的目的。

  3、写实际生活,激发兴趣。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发愁没材料可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小事,去写一写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契机,结合班队活动,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布置学生写竞选演说辞、儿歌、童话、寓言、笑话、广告词等等,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又将大大激起学生写作和创造的热情。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中重要性正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它的运用适应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时为本来较为枯燥的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网络资源,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优化,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爱学,乐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网络资源与作文教学的优化组合浅谈几点体会:

  一、网络资源形象具体生动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探索的一种动力和成功的重要因素。”小 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直观、生动、图文声动态的画面有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和注意的特点。如果老师单凭一支粉笔, 一张嘴是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的。我将网络资源运用到作文教学中,目的就是凭借网络教学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和可控制性强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五彩缤纷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增添了作文教学的魅力,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了他们的思维,促进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卸下了害怕写作文的

  心理负担。比如在教学作文《找春天》时,我利用网上资源搜集了一些有关春天景象的图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春天的美丽。我对学生说:“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吧!”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欣赏着五彩缤纷的画面。他们边看边议论,有的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完全陶醉在美景中,两眼呆呆地盯住屏幕,生怕漏掉了一处。看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和感受之中时,我再次和学生一起引发共鸣:“春天多么美丽,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听好吗?”我的语音刚落,有的学生早已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桃花露出了粉红的脸蛋,梨花也穿上了漂亮的白裙子,公园里好多花儿竞相开放,它们好像在比美呢!”有的说:“泉水叮咚,它唱着欢快的歌儿来迎接春姑娘的到来,河水变得更清了,草儿变得更绿了。”有的说:“春天来了,可把农民忙坏了,他们忙着耕田,忙着播种,忙着种下一年的希望。”由于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创设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了现成的素材,激发了他们观察、思维、想像和表达的兴趣,使学生作文的思路豁然开朗。

  二、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有效唤起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没有想象力的作文是没有生机的。学生的作文源泉在于生活,但由于他们平时对周围的生活注意不够,写作文时,很多学生都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有的干脆胡编乱造,这样的作文也就谈不上生动了。为此,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作文《假如我会克隆》时,学生对于“克隆”一词没有充分的理解。我先在网上下载有关克隆的资料,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克隆;然后,我利用网上下载的世界上有关克隆的植物和动物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克隆技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展现。这时,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哦!原来克隆具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出许多的水,让缺水的国家和人民从此不再受到水的威胁;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出许多的粮食,让缺粮的国家和人民从此不再饥饿;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出许多的珍稀动物,让它们从此不再受到灭绝的威胁;假如......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展示,爱心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家的想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并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勤奋学习,你们的假如在明天都会实现。学生在真切地情境感知之后会展开丰富的想象,畅所欲言,具有独创性。

  三、网络资源的丰富内容,可以极大地点燃学生的写作灵感。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没有过多的留意,再加上平时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且生活经历有限,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平淡无味。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就能克服小学生思维和洞察事物的局限性,挖掘他们平时没有留意的`生活内容,整理以后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信息,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扩大视野,积累素材,并能跨越时空,随时随地再现多种风俗画面和风景画面,从人生百态到自然万象,无所不包。这些被忽略的司空见惯的东西都是可以运用的写作

  素材。例如我在教学《我们和周围环境调查》的作文时,学生对我们地球环境的整体状况,我们国家环境的整体状况不怎么了解,究竟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我在上课时就利用网络的便利,搜索更多的资源来帮助学生挖掘写作的素材,知道我们地球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的国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大物博,而是人均资源非常有限的,并且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现在的工业“三废”,农业上过度地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的生活垃圾的任意置放等等,通过网络资源提供的一系列数字和事例,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不再无从下笔。

  四、丰富学生的表象感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即说和写的综合能力。说是写的基础,会说才会写。教学时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画面和实物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看到的和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具体表达出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对着画面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学生在第一次说时也许语言不连贯,这时可通过老师或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纠正补充,或大家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生就会很快形成较为连贯的语言。同时,在作文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既能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还为学生提供了相关优美形象的范文,让范文为作文引路。这不仅能使小学生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促进了小学生从模仿范文到自己安排材料作文。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成学生自主发挥。把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讨论、想象、表达、评改。同时可以利用课件中的语言材料,恰当选用,准确表达。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人时,网络资源可以提供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词语,如:“魁梧黧黑”,“神采飞扬”“目不转睛”“精神抖擞”“眉飞色舞” 学生可以选用。即使是写同一个题目的作文,学生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如在写一种小动物时,有的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有的却流露出对它的不满,这样达到了创新表达的效果。

  当然,网络还可以在课堂上调节气氛,利用它独有的搜索功能,欣赏一首歌,看一段笑话,赏析一节名诗等等,使课堂活跃起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优化作文教学结构,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口,不少学生对语文感觉难学,首先是从作文开始的。按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要能写出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文章。要实现这个目标,作文入门教学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最终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其实,小学作文教学教师并非“授之以鱼”,而应“授之以渔”,这样,学生对作文教学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以浓厚的兴趣去展示、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鞭策社会中的假、恶、丑。

  小学作文入门教学,经过不断总结自身日常教学经验略有所悟。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既可改变学生不良的作文习惯,还可培养其浓厚兴趣,让他们徜徉于作文情与景之中获得心灵的陶冶,找到成功的喜悦。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作文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真实情感,抒写身边的人、事、物。

  “文贵出真”,作为教师宜在小学生刚刚学会用笔认识神秘莫测的大千世界、表达自己内心复杂情感的时候,引导他们写真实的情感,抒写身边熟知的人、事、物。这样会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其实作文就是那么简单”的意识,就不会一开始就觉得作文难写,让他们在初次用笔写自己生活时就充满好奇心。

  学生在作文入门教学中我就要求他们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把作文当作表达自己情感和展示心灵世界的工具,只要长期坚持这一原则,就可避免作文出现假、大、空的情况。以“我写我人,我写我事”来要求他们,即可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出一个可以感知的“自我形象”。在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是:学生入门的第一次作文是写自己,第二次作文写他们最熟知的家人。这样,学生用笔去抒写大千世界,从“自我”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视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学生写他最熟悉的人、事、物,就能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无物。

  其次,要多形式培养和巩固学生的作文兴趣,让他们保持热情,并逐渐进入痴迷状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形式来让学生作文入门,并培养、巩固其浓厚的兴趣。

  1.鼓励学生长期坚持积累,并有意识地用好词佳句入文。

  平常我每接一个新班级,从一年级开始便要求学生把教材上的'或课外书上的好词佳句专门积累在一个笔记本上,到三年级写作文时,学生就能有意识地把它们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会利用圈点法标出每篇文章中用得精彩的词语或写得漂亮的句子,在班上交流,对突出的同学进行公开表扬,让他们一开始写作文就能找到一种成就感。

  2.引导学生读名著和背诵精彩语段。除教材上要求背诵的语段或课文外,每个学期我都指定学生去读两部书和背诵一些精彩语段。根据时间要求,所要求读的两部书放在假期完成,背诵语段在平时,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时每学期额外增加十个精彩语段,二年级时每学期增加到十五个。学生在这两年中已读了几部自己喜欢的书,积累了几十个写人、记事、写物的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精彩语段,到三年级学生入门写作文时就特别轻松,语言运用也不会枯竭。

  3.设置读书角和佳作窗。平时,我把学生最喜欢的书拿到教室里设置一个读书角,而且号召学生把自己家里已读过的书拿到班里,放在书架上供其他同学阅读。为了让平时特别喜欢读书的同学看到希望,我每学期都在班上设置“读书之星”奖,对部分学生予以奖励,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在班上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与此同时,到三年级写作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佳作展示平台,在教室里开辟佳作窗,把每次作文写得有代表性的文章贴在上面。每学期只要有三篇作文进入佳作窗的同学便可获得“写作之星”奖。另外,根据学生兴趣,我还在班上设置了“积累之星”奖、“写作进步之星”奖、“故事大王”奖等若干奖项,以培养和巩固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

  4.积极推荐学生作文发表或参加各种竞赛,让他们从作文入门开始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进入一年级下学期,我便开始要求学生写日记,到三年级正式入门写作文时,我每次均选出几篇有典型性的作文,反复修改,除装订班级优秀作文集外,还大量向各级各类刊物推荐发表或参加各级竞赛,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近几年,我发现这一招的确不错,学生只要有作文得到发表或参加竞赛获奖,他的学习干劲就会更强,学习的自主性也会更强。有时老师即使不要求,一旦他已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他都会不自觉地自己找书来阅读,而且会自觉不自觉地写作文。每学期我都会收到班上同学主动交给我为他们修改的100多篇文章,而且这些文章既不是老师要求写的,也不是家长要求的。这充分说明,学生一旦对作文入了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出现势不可挡的状况,而且班上也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我向全国各大刊物推荐的学生作文比较多,所以每年都会有我所推荐的十多篇或二十多篇学生作文见诸报端。家长一旦见到他的孩子的作文发表或获奖,定然会特别高兴,也会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这样,既增强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也让家长看到了希望。所以,本班学生一旦要求要买书读,大多数的家长都很支持;如果某个学期学生没有提出要买书读的要求,家长反而会主动向老师了解情况。

  小学作文入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把这个突破口冲破了,教师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巩固,作文教学就会轻松自如,就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且能够一年上一个台阶,作文兴趣也逐渐浓厚,并让部分学生作为终生爱好保留下来。这样,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就会最终实现。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10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培养应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应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的、能将人的性格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趣、个性发展、习惯养成等人文教育因素与写作能力、技巧统一起来的全新的作文教学机制。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我认为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寻求突破。

  一、拓展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

  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越广泛越好。正好,学校也给我校学生提供了这样的读书平台,即开放学校图书室,学生可以随时借自己喜欢的书读,还可以互相借阅。为此,我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且每晚读半小时的书。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

  二、结合课文学习,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其次,重视仿写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课程改革后,语文课本中有更多内容丰富、教育意义深刻、写作指导特效的课文。于是我就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欣赏文字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学习作者怎样观察、思考、表达,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和如何布局谋篇,满足学生模仿课文表达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平时要多读,特别是课文中佳句、佳段、优美诗词、情感细腻的情节等,让学生多读、识记、理解。每当教到佳句、佳段时,我绘声绘色地朗诵,甚至带上肢体动作表演一番。当学生兴趣高涨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想想写出这样的优美语句来呢?如果想,请多读几遍,记住啰。”并让学生思考这些佳句、佳段在我们写作时怎样恰当地运用到作文当中去。当然,仿写要由易到难,从仿句到仿段、仿篇。读写结合,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和写不能固定成一个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举一反三,因人而异,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仿中有发,仿中有创。如我在教学《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两课后,让学生仿写,这里主要是仿写课文中母与子、父与子之间的亲情这一内容,以《我和爸爸》或《妈妈给我的爱》,用真实地事例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事,联系自己的心理、情感等写出独特的体验。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体会老北京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及其蕴藏着的丰富民俗文化内涵。以此来仿写自己在过春节时和北京的孩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并写出自己的心情。教师教学每篇课文都寻找学生习作训练点,天长日久什么内容、什么方法都在仿写中学过,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短时间就可完成练习,也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兴趣。有了兴趣,还怕学生写不好作文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我鼓励学生养成随时写日记的习惯。每学完一篇思想深邃,饱含激情的文章后,我总是让学生谈谈感受体会,让学生从中挖掘出写作素材,写读后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每当写大作文前,先指导学生说,然后再习作,使学生有话好写,以提高写作兴趣,每次是在自然而然地写作,没有给学生压力,学生就快乐。

  四、师生赏识习作,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应该允许有差异,允许失败,充分信任,热情激励。不要要求优生的习作都写得像优秀作文一样,也不要把后进生的作文和优生对比。教师应充分以赏识的心态和赏识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热情鼓励,促使学生找到“作文我能行”的感觉!这样,无论作文能力如何的学生,他们都会毫无顾忌地推出,自认为可取之处。即得到同学肯定和赏识,又学到了别人许多长处,受到启迪的同时,便不知不觉地走出了“不会”作文的低谷,满怀信心地向成功迈进。因为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最佳途径之一。小学生大多对自己充满信心,具有好表现的心理特征,时刻渴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以人为本,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经常性的正面评价,是学生感受愉悦的根本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环节。

  总之, 作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做作文教学中的有心人,耐心不断的摸索,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作文教学的质量定能再上新台阶。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11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为了教好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两点。

  第一,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学生只有积累了一定的字词句之后,才能写出较好的文章。怎样才能有效地掌握一定的词汇呢?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其次可以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第二,注重学以致用,教师要结合实际及时指导。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身旁,她出门我陪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很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第三,要注重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评价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12

  一、大部分学生对习作没有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应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激发学生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将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花心思。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如,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事先我就布置了任务,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所喜欢的小动物,通过亲自饲养或询问他人等途径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思维,才能激发他们积极的思维,进而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赋予饶有兴趣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每次习作多表扬、多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内容缺乏真情实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会有所发现。如,春暖花开,要写《春天》的作文时,教师可带学生去踏青,让他们自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办法。这样一篇篇《赞美春天》的作文就会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

  三、学生没有好的习惯

  如,勤于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等。这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多读书,细心观察生活,通过习作实践,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了。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从而坚持下去。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实践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只有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才能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作文。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13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小学作文教学该如何进行,才能充分贯彻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阅读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材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手段。材料的积累,在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材料可供学生写作时借鉴,教学时,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材料。课文中优美的描写,极富哲理的名言,真挚的抒情,古代诗词中的名句,都可以作为材料搜集起来,用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当然,只积累课本中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大量的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大量的阅读,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能使学生作文有活水之源。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去,走出课堂,以课外促课内,引导学生在阅读想象中交流,感受语言的优美,体验阅读的乐趣,借助于书籍引导学生向往美好的生活,美好的自然和生命。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可以摘抄经典词句,可以谈心得体会,可以欣赏写作技巧,也可以质疑辨析,借此记录下自己的思考,真正把书读透。这样,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读中更好地悟,更好的写。

  二、倡导随文练笔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文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是写作训练的现实资源,写作不仅是用其材,也可是取其法。而学生在校时间长,直接生活经验少,可以借助阅读来充实自我。随文练笔是将写作的技能训练适时融进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策略,在阅读课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即实施随文练笔。

  如:在《山中访友》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大自然,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教师可引导学生到郊外走走,细心观察,如可以登来龙山,写一写《游来龙山》,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有的同学写:

  在一个大雾漫天的清晨,我独自一个人走在通往来龙山的小路上,周围的树木若隐若现,有时露出半个头来,有时冲我露出笑脸,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银白的“纱衣”披在它们的身上,又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在向我频频点头,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一阵微风拂过,它们又跳起舞蹈。忽然不知从哪儿传出了几声鸟鸣,好像在给它们伴奏呢!静静地,我感觉我也是一颗树,也随着它们翩翩起舞,蝴蝶在我身旁盘旋,对我说飞行中看到的美景,蜜蜂嗡嗡地对我说花儿们的新鲜事。蒲公英飞过我的身旁,告诉我它伟大的志向。

  如教学《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的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布置小练笔,写一写自已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写《蝴蝶的村庄》。

  今天,吃过晚饭,安静地躺在长满野花小草的草坪上,淡忘了烦恼,淡忘了忧愁。突然一只美丽的蝴蝶映入了我的眼帘,视线情不自禁地被它吸引过去。与蝴蝶一起飞翔着。

  一朵花不断地在我的视线里变大,旁边的小草对它来说是大树,而花朵就是蝴蝶的工作区,一只蝴蝶停在了上面,这只黑白相间的蝴蝶,似乎是在这片树林里迷路了吧,它毫无目地的走着,终于发现了一条不太宽敞的小路。它确定了这是回家的路,欢快地飞翔着,回家的路上还碰到不少的同伴,它们开心的交谈着,一定是在聊采到不同种类的花粉,和怎样把自已打扮得更美吧。接着,我的视线又被那美丽的舞蹈所吸引,不得不说,蝴蝶真是杰出的舞蹈家,在空中飞翔的时候,那既婀娜又优雅的舞姿,再加上蓝天做背景,美得就像梦一样。

  如教学《詹天佑》,本文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怀念母亲》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教学后,我布置同学们回去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注意要运用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回忆自己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两件事,来表达母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掘课文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适时融进于其中,即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唤起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从而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能自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鼓励课外练笔

  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写日记和随笔。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以以各种体裁写入日记和随笔。新课标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的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所以作文教学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触发他们的动笔欲望。例如:我校去年十佳竞选活动一结束,我就让大家写作文《难忘的十佳竞选》。有的同学写道:

  四号选手郭宁楚的表演就令我惊叹不已,她为大家表演独特的手偶剧――《羊羊哈哈晚会》这个晚会的演员是我们熟悉不过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还有一位新朋友――大嘴汉堡。“大家好,我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喜羊羊。”一听这话,大家就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贪吃贪睡的懒羊羊则为我们改良了《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香港脚,臭得不得了。”再看看同学们,有的笑得趴在桌子上,有的捂着肚子直喊疼,还有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最好笑的还属那位汉堡兄弟了,只见他说道:“大家好,我就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风流时髦的汉堡,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忐忑》啊~哦,啊~哦……”一听这首曲子,我就笑得合不拢嘴了,于是4号先手获得了我们班51票,这可真是前所未有啊?并且做了及时的讲评,在讲评时,还原再现了竞选活动。而后让程度差的同学二次作文。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改进评改方式

  叶圣陶说过:“改的优先权属于作文本人。”而学生修改作文可提高写作能力,鉴赏能力。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指导学生获得写作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互改。在互改前,教师提出方法:有无错别字,用红笔圈出,好词好句也用红笔圈出。句子是否通顺,不通顺的用笔做上记号。你有何建议。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在好句旁写上旁批。最后再写总评。此法既解放了教师,又锻炼了学生。学生在读改中教育了自己,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后教师总结表扬学生推荐或教师发现的好文章,并把优秀的文章放到博克空间中,形成电子版作文精选集。使学生习作的阅读对象扩展到教师、同学、家长以及素不相识的网民,将作文学习活动置于学校、家长、社会的广泛的互动之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评价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评价。这样可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反馈信息,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写作的进展,在必要时以在线跟贴、参与评论的方式,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建议。这样有助于评价标准与方式的突破。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我们还需要勇于开拓进取,继续探索,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努力。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14

  摘要:“知识树”是指将各个作文知识点的序列归整在一起,通过“树形图”的方式来呈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知识树”来将与某个作文教学主题相关的所有知识点汇总在一起,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中,有利于让小学生建立宏观的作文感官,为灵活应用各个作文知识点打好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从帮助学习建立宏观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语文习作能力、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三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将知识树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知识树;应用作用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效率最低、效果最差的教学内容,不管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写作文,还是以“解放学生”的思想来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习作自由,小学生的习作能力都没有明显的提高。追本溯源,最根本的原因便在于小学生没有建立稳固的、灵活的、可迁移的习作知识结构,也没有掌握良好的习作技巧与习作知识。如果教师可利用“知识树”来组织作文教学,那么自然而然便可增加小学生的字、词、句、段落、篇章的储蓄量,学生也可在知识积累中了解篇章结构、语言句式等语文知识的应用方式,自主尝试在本人作文中展开实际应用,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习作能力。

  一、帮助学习建立宏观知识结构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同一种习作技巧,不管教师强调多少遍,小学生依然会在相同的问题中出错,而大量重复性的习作问题则会逐渐消磨掉小学生的习作自信,导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的循环状态。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小学生所形成的知识和结构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所以无法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知识树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习作知识结构,为学生灵活迁移习作知识做好准备。比如,在“写一处自然景观”作文教学中,笔者便以“知识树”的方式来总结了写景作文的习作要求。在本课教学中,笔者绘制了一棵知识树,在树干中写下“写景作文技巧指导”,然后以六个枝干来标注了写景作文的六个习作技巧,即观察为基础、善抓景物特征、确定习作顺序、做到动静结合、抒发真情实感、善用优美语句。在每一个枝干下,笔者也会细化每一项内容的具体内容,比如在“确定习作顺序”中,笔者还以“小枝干”介绍了写景文章常见的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这三种写景顺序,并用具体实例展示了每一种习作顺序的习作效果;在“善用优美语句”中,笔者也介绍了拟人、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以例句来让学生感受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习作效果。

  二、提高学生语文习作能力

  小学生目前在作文中所存在的内容空洞无物、语序颠倒混乱、错别字与语病较多、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都是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低下的具体表现,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我国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比较低下。然而,“知识树”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它能够让小学生灵活调动与使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各个习作知识,每当教师布置一项习作任务,他们便可回忆相关知识的“知识树”,利用“知识树”的各项内容展开有效习作,写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文。比如,在“写观察日记”一课中,笔者便以“知识树”的方式来总结了观察日记的三个习作技巧,即观察要抓特点、重点;观察要有顺序,可以从上而下、从内而外,也可以从中心到四周;观察既要有整体,也要有细节。在以“知识树”强调了观察日记的观察要点与习作要点之后,小学生便可随机选择观察对象,可以是一只小动物,也可以是校园环境,还可以观察一个人。在观察中,小学生将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观察对象的特点,从整体、细节两个层面来保证观察的全面性,并且会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顺序。在做好前期准备之后,小学生便要学习日记的习作格式,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以“知识树”来组织习作指导,可有效减少小学生习作学习的盲目性,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习作能力。

  三、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长期的失败经历是导致小学生厌烦写作文最重要的学习情感因素。若教师可以“知识树”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使小学生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那么便可有效改善小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使其重新对习作学习产生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信,使小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状态,逐渐爱上语文习作。自从笔者以“知识树”来组织作文习作教学之后,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都重新燃起了习作热情。比如,在“写童话”教学中,许多小学生虽然很喜欢读童话故事,但是说到写,却显得一筹莫展。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如何写童话,笔者以“知识树”的方式分析了童话故事的文本结构、习作要点、习作技巧等多个内容,然后鼓励小学生自主尝试创作童话故事。在“知识树”的引导下,小学生全面了解了写童话的具体内容,十分有信心地展开了语文习作。许多学生表示,他们本来对童话故事的习作方式感到十分茫然,根本不知如何下手,但是,“知识树”让他们知道了童话故事包括什么、如何写童话故事、怎样写出来的童话故事更吸引人等等,使他们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恍然大悟之感。

  总而言之,有多项研究证明“知识树”是符合儿童认知特征与学习思维方式的。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能够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素养的重要方式。对此,教师应全面分析应用“知识树”的要点与条件,以“知识树”来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庆欣.小学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树”[J].辽宁教育,2015(11):73-76.

  [2]汤金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15

  一、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的积累,还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让作文更有文采。作为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而且要注意定量和定向。定量就是要学生每周、每月都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定向就是给学生一个阅读的方向,像有哲学道理的中外童话故事,也可以是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书籍。例如,我常常推荐学生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三字经》《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寄小读者》等。当然,阅读了以后,我还让学生摘抄书中好词好句,并写下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督促他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并进一步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

  写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另一有效办法。让学生每天都坚持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都记录下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组织能力,还督促农村小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对生活进行思考,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日记也可以折射出孩子更多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更了解孩子的心理,同时,学生通过写日记,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畅快,让自己以后拥有更多回忆。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写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生活写作素材。

  三、重视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内容符合社会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称为好的作文。小学生年龄小,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善恶观念也是没那么清晰。作为老师,应该赋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怎样让学生不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在自己的作文中表达自己真正的情感,是我们老师应该关注的。老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心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的同时,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拥有积极的思想,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是符合社会期望的价值取向。一篇文章,只有有了作者的情感在里面,才有真正的灵魂,才能感动读者。同时这样也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写作,而不是敷衍性地完成作业。

  四、重视课后作文修改

  农村小学作文课堂之所以缺乏好的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老师没有重视作文课后的修改。当作文课结束后,老师对作文的辅导也马上结束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其实一堂作文课,除了课堂的教学外,课后的修改也同样重要。很多老师只是对学生作文给了批阅意见后,就没怎么管了,学生看了老师的评语,就将作文本一扔,根本没想到怎样去完善和修改。“文章不厌千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以下方法:

  1.朗读修改法。学生习作后,先大声朗读几遍,针对字词句标点等毛病,进行初次修改;

  2.同学互评法。即同桌(或小组)互改互批,学生积极参与,互挑毛病,共同修改;

  3.教师讲评法。在学生自改、小组互改的基础上,教师挑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习作进行对比讲评;

  4.佳作参考法。每次选择几篇佳作,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

  五、结语

  总之,要提高农村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时间共同努力,并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让学生感受作文的乐趣,才能让作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2000字】相关文章: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11-15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范文03-21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03-08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05-22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书心得02-07

献给老师的歌作文03-07

献给老师的优美诗歌04-30

惊艳了整个青春的文案07-26

献给老师的诗(精选30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