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
很多历史书总是像流水账似的介绍什么年份发生什么事情,可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介绍的都是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事,事无巨细,把许多正史没有记载的都罗列清楚,这也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中国帝制延续了近两千多年,走过许许多多皇帝,这种帝制下想以道德代替法制,以伦理纲常为思维判读依据,但在官场甚至社会都是行不通的,以致张居正死后,那些封建官员会将他的尸体挫骨扬灰。在儒家道德中,每个人都要做到忠孝信悌礼义廉耻,高调地说为人做事要高尚。可是明朝官场,多了一种势力,也就是宦官,他们惟皇帝遵命,贪图钱财,心狠手辣。东厂,西厂就是代表作。张居正想改革,必先触动他们的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牵涉到整个官场利益,提倡为官清廉在他们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有时甚至宦官乱政,连皇帝都管不了,所以改革怎能成功。
因此,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出现,海瑞——一个“奇葩”的官员,为政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三次罢官,体现出他高洁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可也体现出他那保守的性格。他被朝廷封了个闲官,无所作为,甚至家徒四壁,子女有些也饿死了,在自命清高时却身不由己,空谈道德只会被社会遗弃。民族英雄戚继光,带领军队在福建台州抗倭,当时在张居正当政时期,儒家提倡重文轻武,戚继光只能也能用民兵的.武器抗倭,也因为他与张居正的关系,战功赫赫的他被撤职,最终含恨离去。这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腐败,在皇帝提倡道德治国时,伪道德却支配着国家,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在这个极其普通的万历十五年体现出末日的气息。
在书中,张居正要求下面官员要廉洁,却私下敛财,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在那个社会,人情世故大于道德,伪道德横行,有着宏伟大略的皇帝也最终意志消沉。儒家制度凡事都讲求高尚,最终却导致伪道德横行。张居正改革虽然有成效,但是他死后制度被完全推翻。可见,不能根本的追求所谓的高尚道德,在现实的条件下提倡道德与法治结合,推陈出新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成效。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何为历史?何为大历史观?为何要读历史?为何要懂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来,像一个个人物传记,又像一个个故事片段,而他们集合在一起,映射出的是整个明朝,是否也代表了封建制度呢?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语文老师们常说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就好像整个人生中最关键的几年或者几次转折,区别在于人生中会有人在旁不断提醒要注意把握住关键的重点。而在浩瀚的历史里,身处其中的人没有人知道或者察觉,即便察觉了或者也无力改变,历史的滚滚车轮下,他们或者奋进或者挣扎或者妥协,看似平淡的'年份或许就决定了往后的漫长岁月,而平静中也蕴含着改革与流血。
历史到底为什么成为了历史,路线为什么没有发生转变,是人的作用还是人没有发生作用?即便是贵为皇帝的万历也似乎只是一个摆设,一个庞大机器下的门面。而门面也累了,也消极怠工了,可是也改变不了他想立三子的愿望,也不能和心爱的郑妃死后同穴;更别说那个善于打太极、时刻调和着阴阳的申时行了;海瑞这个不合时宜的文官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财税制度;戚继光要不是有张居正的居中调和,连练兵打倭寇的器械和粮饷都成问题,又谈何英雄;张居正风光几何,最后不也是死后清算、妻儿离散;那个落发为僧的李贽,避开了氏族和案牍,却也只得牢骚满腹,在矛盾中找不到出路,虽解决了生活清贫的苦恼,却也只能含恨而去。这一切都让我想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兢兢业业和他朴素简洁的农业社会理想,种种措施、种种预判,到最后或是促成了他最不想看到的江山破碎……
一直以来,历史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们的借鉴意义,对比古今,剖析中外,人们是否就能够预测历史,建筑出完美的发展历程呢?朱太祖没有做到,只是简单的因为所处的阶级和时代吗?站在巨人肩上的我们,就能够完美避开雷区吗?能够聪明一点,明理一些也总是好的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一提起南京大屠杀,我会本能地想到“30万”这个惊人的数字。我知道,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一条条活生生的无辜生命惨遭屠戮;我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着一个古老民族历经的不堪回首的一场浩劫。
然而,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我却如隔云雾,知之甚少。直至读到张纯如女士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中的大屠杀》。
27岁的张纯如,历经两年,四处奔走,承受各界质疑乃至不良人士的恐吓,最终写成此书,将大屠杀的历史细节一一公诸于众。
读此书,几欲弃书而逃,几欲掩面而泣,几欲伤心欲绝,血腥沉重的过去重如大山,让我气喘吁吁,不堪重负;惨无人道的暴行令人发指,让我义愤填膺,出离愤怒。
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我说,南京大屠杀之后不再有歌。即便有,那也定是哀歌,是挽歌。历史被狠狠地撕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即使几十年过去,它仍在汨汨地淌着血,仍在每一个午夜梦回之际让炎黄子孙胆颤心惊。
网上曾热传着一张图: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一个蓬头赤脚、眼噙泪光,一个阳光天真,快乐无虑。前者的背后是战火连天,后者则置身车水马龙。两人探长了身子,向对方遥遥地伸手……中间一行字极其醒目: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
鲜明对比,催人泪下!一想到1937年的那个冬天,最冷的.不是那冰天雪地,而是30万人冰冷的尸体和不知多少国人绝望无告的哭嚎,我的心中便是铺天盖地的愤怒与悲伤,闭上眼,脑中就能想到刽子手们张狂的笑容,就能听到南京城头徘徊不去的哀嚎!
怎能忘?怎能忘?生命竟如草芥般被践踏,人性竟如敝屣般被丢弃!不敢忘!不能忘!国之屈辱,民之殇痛!
张纯如女士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不忘历史,只为让白骨可以沉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为史鉴!
不忘历史,方能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哀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幸哉,生逢盛世!
壮哉,我涅槃中华!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
前几日在书屋看到有人批判黄仁宇,因此兴起重读《万历十五年》之念,这几日读了两篇——《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一时有感,记录下来。
一、人的阴阳
这两篇中着重讲了三个人: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张居正身为帝师、首辅,励精图治,整顿乾坤,在他的治理下明渐有中兴气象,对万历皇帝乃至整个皇室以道德标准苛责严求,但为推行自己政策时任用私人,排除异己,并且生活奢侈,收受阿谀贿赂。在他一手遮天之下,年少的万历视张居正为圣,言听计从,但随着万历的长大,张居正的逝去,皇帝逐渐看清了张居正的阴阳两面,失望之余,张居正被抄家褫职,子孙充军的充军,收监的收监,而此后万历渐渐认请了文官的两面性,隐居深宫,形成中国历史上一大“奇观”——皇帝消极怠工,十年不见大臣。继任的首辅申时行也十分清楚地看到了文官的私欲与理想,企图“实事求是”地做到“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而“蕴藉不立崖异”,调和阴阳,结果却是心力憔瘁,无功而退。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阴阳两面,只是有人不愿审视内心,不肯承认内心中的“阴”,而借“阳”来苛责他人,而苛责他人的结果一方面可能会给社会群体带来一定的益处,因而也给人以正义之感,而另一方面却也在满足着自己的私欲。很多时候,他也知道自己的私欲,但不愿也没有勇气去承认,并且竭力借正义之名掩盖着私欲,因而在用道德管制和指责别人的时候显得理直气壮。另一种人要显得真诚得多,他们也有私欲,但对自己有着道德的标准,当私欲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被人指责时,没有勇气去承认,下意识地为自己寻找理由,自己欺骗着自己,为了自己的形象,竭力为自己辩护,并且也竭力让自己符合理想的道德形象,慢慢地也就确信自己就是没有私欲的道德坚守者(这种人就像被万历认为“讪君诂直”的邹元标)。
两种人都不敢正视自己,当然真诚地严格地审视自己内心是很难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鲁迅、卢梭。
前者有些可怜,乃至可鄙。后者可敬,但迷失自己,并苦不堪言。
二、申时行的委屈
万历皇帝因喜欢三子常洛,而想立其为太子,但因废长立幼遭到众大臣的反对,无奈之余,只得宣布一年后考虑此事,但后又节外生枝,拒绝立储。众大臣联名上奏请万历收回成命。这一大规模的抗议引起龙心赫然震怒。
申时行当时在病中,内阁大学士的联名上呈请,由二辅许国执笔,但这份奏章仍由申时行领衔。当其得知皇帝的反应后,立即上一份揭贴,说明内阁的联名奏章虽然列上他的名字,事先却未与闻。皇帝回批感谢申先生对他的忠爱之忱。但这揭贴被二辅许国截获,内容也因此在文官中传遍。
于是申时行遭到严厉的弹劾,说他“遁其词以卖友,秘其语以误君.阳附群众请立之议,阴缓其事以为内交之计”。万历皇帝一开始处罚了这个上奏者,但后继者如火如荼,不可遏止,一个接着一个递上了参劾申时行的本章。申时行无法抵御这些道德上的控诉,他的威信已经扫地以尽,他除了辞职以外再无无他可供选择。
从那些文官的.思考角度来讲,申时行确实存在的道德的问题。
但,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申时行可有委屈?我们来揣测一下申时行的行为的动机。
我们以那些文官的话为真实的,申时行事先知道他们的联名上奏,并同意了领衔签名。我们可否作这样的猜测,他确实认为那些文官的意见是对的,万历应该尽快立储,所以有以上行为。但当他知道皇帝的态度后意识到这事的严重性,可能会带来朝廷大批官员的裁撤。大家知道皇帝震怒的后果的。而且由于他们的联名上奏,任何官员的劝谏都不会获得皇帝的信任,因为他已经把他们都视为敌人。要能进行有效的劝阻,必须劝阻者是皇帝信服的人。而申时行是最佳人选。因为他是皇帝的蒙师,即使他身为首辅,也规划着皇帝的就读和经筵。皇帝总是称他为“先生”,而不是“卿”,而且每个月都有钦赐礼物给他。万历皇帝还打算授予申时行以太师这文官的最高的职衔,只是申时行辞不领衔而已。这样如果申时行能跳出事外,作为旁观者对万历劝谏,消除万历心中的怒火,减缓联名上奏带来的皇帝的反弹,那对朝廷的安定无疑是很有益的。
我们知道,在一个人暴怒的时候,另一方固执己见,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到底,其结果往往是火上加油。同样申时行如果站在同僚一边,和皇帝对抗,那么孤立无援的皇帝很有可能更加愤慨,进而一意孤行,以强硬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意图。到那时,朝廷就可能一片混乱,皇帝的任性和暴戾有无数的史实可以证明。
后来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那个首先发难的官员被降级外调,进而又加重处罚被削职为民,二辅许国也“回籍调养”。立储之事也僵持着。这样的结果大概是首辅申时行的无奈辞职多多少少使得皇帝有些泄气,所以才只惩治的首犯,不然皇帝在怒火冲天时任性带来的后果不会如此简单了事。
但申时行的妥协没有得到同僚的理解,在道德的批判下他只能辞职,虽然万历也曾挽留。因为他的威信已扫地以尽,无法作为首辅领导百官了。
申时行一番苦心却得如此结果,其心中之苦又有几人能知?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愿你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
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万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万历皇帝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由于嘉靖皇帝的荒唐事,万历皇帝的母亲和首辅张居正在他小时候用儒家的道理来教导他,要求十分严格。例如万历皇帝很喜欢写大字,而且年幼时就能写很好。可正是由于这样,首辅张居正并没有表扬他,反而剥夺了他写大字的时间,认为是浪费时间,改学四书五经。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能把大字写得很好,是值得称赞的。可万历皇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反而被剥夺了写大字的爱好。可以说万历皇帝的童年是很艰苦的,没有一点乐趣可言。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身为人君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万历皇帝也是一个人,他也有作为一个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扬。万历皇帝执政后期的荒唐与童年长期的压抑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现代教育比较注重鼓励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而万历皇帝登基后,在位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这些都是万历皇帝的功绩,但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万历皇帝都只是一个荒唐皇帝而已。因为万历皇帝执政后期,常常沉迷酒色,荒于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为什么万历皇帝会突然变得如此荒唐呢?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张居正了。张居正生前的名声很好,万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于改革,张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后,他的政敌开始攻击他。起初,万历皇帝还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师,维护张居正。但张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间,由于过于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并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张居正并不是清廉的人,他经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许在张居正看来,自己位高权重,一心一意辅助皇帝,底下官员的“孝敬”是应当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在张居正逝世后,他的这些过错就被他的政敌利用。当他的这些行为被曝光后,万历皇帝觉得自己被骗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诚的、清廉的,可事实却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与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并不一样。至此,万历皇帝终于了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本质了。万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所以万历皇帝后期变得如此荒唐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赵婉羽)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7
伟人和政治家,谁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为谁?张居正太善良,太残忍;太聪明,太愚蠢。张居正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识到改革必须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毁原本的一切,在废墟上重建。他剑指文官作风,甚至过于严厉。他想要富国强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钻营,权倾朝野,是因为不做一个杀伐决断的首辅,改革必然受到阻碍。即便在这过程中他谋取私利,那么试问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想要敛财何须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须大动干戈推行新政?太残忍,想要根除陈腐做派必然会在当时造成损伤。太聪明,出身贫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辅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深谋远虑能找到国家运行的软肋?太愚蠢,耗尽了自己的一生,却落得了满朝文武的批评,死后甚至成为了攻击的符号。
所谓错误,“张居正的根本错误在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作必要的让步”。张居正从来都没有错,只是成为一个伟人和得到善终,中间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申时行,大智慧的典范。申时行是处理人际的高手,“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为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他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老,他就担任这样的角色,至于别人的评论如“首鼠两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时行是机器运转的润滑剂。这个世界需要伟人竭心尽力将光明带到人们眼前,更需要有这样的人拼尽全力将黑暗挡在背后。申时行是太极高手,懂得怎样协调()皇帝与文官,以及文官之间的关系,保证思想的传承和国家的有序。更令人惊叹的是,做完了这一切,他能够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伟人之间,仍然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然而,世间没有张居正,那么时代永远不会进步;世间没有申时行,那么国家将会陷入混乱。为人若如张居正,无愧于心,却不得善终;为人若如申时行,左右逢源,却无所作为。
这两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的历史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启示。
《万历十五年》是明朝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一部著作,通过对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明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那时年仅9岁的朱翊钧坐上了龙椅,次年改年号为“万历”。万历皇帝年纪虽小,却怀有远大的治国抱负,渴望有朝一日在朝堂上大展拳脚。为此,他勤奋学习、克己复礼,凡事都听从首辅张居正的教导。而张居正死后,他逐渐一改往日作风甚至到后来万历十五年起,他近30年不上早朝,也不见群臣,终日在紫禁城郁郁寡欢,明朝也就此由盛转衰。消极抵抗的万历皇帝给后人留下了千疮百孔的江山和摇摇欲坠的朝廷,也难怪作者黄仁宇会说,从此刻起,大明帝国走向灭亡。读完这本书,仿佛看到了一场极致绚丽的烟花在中途戛然而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看到万历十五年的历史,我也反思到自己的工作上。国家是个大集体,而高铁团队同样是个小集体,管理朝政会遇到种种困难,而遇到困难时如果像万历皇帝一样有始无终,遇到困难便消极怠工,是必然不能将本职工作做好的。在高铁工作中也同样会时常发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件,如乘客投诉、安全事故,但面对这些不如人意,我们要做的是详查原因,总结经验,进而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我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不是触之即退,止步不前,敢于面对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作为一名列车长,我在刚刚任职时就常被提醒--婆婆嘴,火箭腿。在日常工作中,列车和班组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作为列车长要能处理好这些事情,对旅客、对职工都要能不厌其烦地解疑释惑,团结好所有力量,拉近班组与旅客的距离,完成好每一次运输任务。生活中注意关心爱护职工,适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心理状况,及时进行调节,还要从思想上调动团队工作的.积极性,面对处于后进期的班组,可以团建拉近距离,严管提高能力。
中国铁路稳定快速地发展是我们每个铁路人的职责,面对自己的职责,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望而兴叹,作为高铁的一线人员,直接接触旅客的一线工作者,我们更要抓好基础,尽自己最大努力给旅客带来最好的出行体验,维护好高铁形象,为高铁发展出一份力!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9
万历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一批历史人物在黄的笔下重新闪现出灵光,掩卷而思,我们也不得不考虑人在官场,特别是中国社会应该如何适应。
读这本书,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总裁李晓忠会议上的话:“如果你现在对共产党不满意,则更要入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她!”诚然,对中国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变中国社会,则首先要适应这个社会上的规则,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改变社会。
但在万历时期,却没有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万历帝采取了消极的做法,使得朝内矛盾增加;张居正采用高压策略,令压力在其去世后瞬间爆发;申时行总结经验,却采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无成;海瑞用其独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却无法与现实接轨;戚继光虽心有国家,外在表现却是组建私家军队——“戚家军”,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综合以上,我说充分认识到“目的”与“途径”各有所重,可以说,目的重要,达成目的的手段更加决定了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为国家出力,但如果途径不对,则目的无法达成。
中国毕竟不具有一个直来直去的文化,大家讲“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显重要。在西方,“沟通”同样是一门科学,而在中国“沟通”却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为当事人就要有识破别人真实目的的能力。
万历皇帝在别人指责张居正之时没能认清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酿成后来的一系列问题与错误。所以这要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其达成的效果是什么?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征所讲,一个连亲情都不顾,边儿子都可杀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所以,一个人做事情如果违反了大原则,其心术则肯定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风,因为人毕竟是人,有“阴”、“阳”两面,即私俗与奉献精神并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高薪`养廉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后一定要记住,要改变社会,首先要适应社会;要改变一个人,也要首先与这个人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要认清一个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视其言行背后的真实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谁。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
我还太年少,从这纸业中厚重的历史,只窥得一些野心,闻得一些感慨,也有了一些见解,今与诸君一谈。
纵观万历年间,其实有许多想不明道不清的事,为何万历皇帝前十五年兢兢业业,后期却废于朝政?为何一代首辅张居正有权衡阴阳之术,却在死后身败名裂?为何向来宽厚的申时行, 却被迫乞骸骨?有太多太多的谜团可以在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中得以解释。
黄仁宇先生在本书中提到了人有阴阳两面,于万历皇帝而言,阳面在他创业伊始最为凸显,对各种礼仪照章办理,在过去的15年,他曾祭天地,祭庙祖,庆元旦,赏端午,他接见外国使臣和谢职对修著有功勋的官员,毛老他还曾检阅军队颁发战旗,并在一次战役中获得胜利,以后接受献俘。然而于阴的一面,身为皇帝,他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能立自己心爱女人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不能出去游玩,他只能通过不上朝尽量不与官员往来这种消极的行动做最后的挣扎,这是他无声的呐喊,也是他最后的反抗。他的一生对阴阳失衡的问题都没有做出解答。而于首府张居正,阴阳对比则更为明显。于炀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没不香了,长须且注意修饰袍服,每天都像崭新的'一样折横分明,他的心智完全和仪表一致,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颇合中国古语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然余音一面全清朝野的张居正,他的作威作福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凡是他所不满的人,已经用不着他亲自出面,则自有其他的内外官员对此人投井下石,以此来讨好首辅。
我先是很不解,我知道人有多面。一面,可是人可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崇拜。另一面就很不堪,甚至自己都难以直视。其实权衡这两面最重要的关系就是自己的信念。就像万历皇帝一般身在儒家的思想熏陶中,方可置身于朝堂,而不注重于后宫之事。倘所有朝堂之人,都视朱子为信仰,万众一心,那明朝末期就不会那般的颓坏。政策的实施实施后的成败,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勿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人不过是空中阁楼。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1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那时候看的是电子版的。当时因为“久仰大名”就去找了电子版的资源读。结果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不忍卒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本书像百年孤独一样难看,常常的篇幅,堆叠的术语,还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叙述的风格让我望而生畏;加上我本人也比较急功近利,静不下心来看这种难看的书,所以那时候的我看了十几页就失去了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然后到了这学期,由于我参加了读书分享会,加之有前车之鉴,我下定决心要把这本书读下去。于是花了差不多4天的时间,每天阅读四五十页,终于把这本书啃完了。期间为了能更加了解其中历史,我还在B站上找了关于张居正的百家讲坛。看完这一遍之后,对本书有了一些了解,对明朝的历史也是,甚至对于整个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都有了一些思索。也算是读了这本书的一些收获吧。
这本书之所以难读,我觉得正是它的优点吧——正经、堆料十足。里面所叙述都有章可循,大量引用史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且言辞中肯,极少有不正经,片面的言辞。这是一本畅销的学术性著作——欠缺畅销书的通俗易懂,不能像畅销书那样一目十行那样就能懂得其中所写,反之你应该一行一行地认真去读;但是这本书又比其他的学术性著作容易读的多,像看小说一样。我觉得书名也取得不错——万历十五年。取一个年份来当书名,里面有什么奥秘吗?说实话我也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
说到书名,就要提到书的内容了。我觉得,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引子,引出了书中故事的前因后果。书中所讲的人物,有六个,分别是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出来万历皇帝做两章来论,其他五人各做一章。但是每章并不是脱节的,相反,者些人只是相应章节里的主角,其他人充当配角。书中讲述了这些人,这些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宿命般的结尾,余韵悠长。
作为一部历史性著作,它的写作是成功的。作者考究了很多史料,详实得记叙了当时的情况,然后又由此引发出自己的历史观,即是:“中国官僚体制以道德代替法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人们理智上的自由被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教上善良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大失败的主要原因。”且不论这种观点对不对。不过这本书确实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做一个原因。历史上也不止他一个人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可以全面笼统地对中国历史做一个适用的法则。如金观涛在《兴盛与危机》中根据系统的控制论得到的“超稳定结构”社会说。
说实在,我这次很认真地看这部书,还因为我想找找这部书到底有没有明显地参杂个人的观点。历史学家罗克齐就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我读历史,都要很小心、很谨慎地去读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后来还去知网上查了相关的文献,确实,发现了这本书中的不足之处。一下我来简要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非虚构性的历史小说
作者在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和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同,由于作者试图通过他的“大历史观”来描绘历史,所以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与小说非常接近。作者给读者娓娓道来地讲述了一个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故事,书中充满着文学性与小说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欢历史的我看不下这本书,因为这是一部“非虚构性的历史小说”,而我看不下小说。
比如书中开篇这一句:
“这一年阳历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
与二月河开篇: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
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书中描写人物的心理环境、夹叙夹议等等,都有小说的色彩。
强烈的宿命感
我在阅读过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压抑的气息。作者这种尽量还原历史的叙事风格、多种故事、人物关系的交错描写,在我看来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必然的结局。特别是张居正改革又被废除、海瑞不得志、戚继光晚年凄凉等悲剧性结局,另我感到满满的宿命。又如文末叙事的戛然而止:“当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四海升,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有种余韵悠长的感觉,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独》的时候那种感觉一样,一瞬间《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场景在我脑海中重现,有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觉。
隐喻与现实
作者所写如此悲剧性结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说,作者认为古代中国以儒家的道德原则代替法律,所产生的悲剧结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张否定文人治国,推动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的发展。
但是现实如何呢?当今中国的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相比于数十年前已然有巨大进步,但是当今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之相比却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对儒家的批判与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认儒家,强调摒弃。但是现在学者对儒家的态度已经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所以还是有偏颇的。
对李贽的误读
我只选出其中几条。
一、书中写道李贽对海瑞的评论:尊重海瑞,但是指出海瑞过分拘泥于传统的道德,只是“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其实,李贽对海瑞是夸赞的态度。原文如下:
“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经历岁时,栋梁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与果木斗春,则花不如;与草木斗秋,则实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节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栋梁者,如世之万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拟之!此海刚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
二、作者认为李贽没有从根本上放弃以伦理道德为标准的价值理念,因此自相矛盾的言论随时会在李贽的笔下出现。比如他赞成寡妇守节殉夫,但对卓文君的私奔,又说是“归凤求凰,安可诬也”。其实李贽是肯定寡妇改嫁、还有为爱情私奔的女孩;但是他也认为守节与否是一个人的价值选择,表示尊重。
三、李贽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然而祸来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之苦海难逃也。可如何!”作者便以为李贽是消极悲观的,但是事实上李贽是一个乐观主义的人。
以上一些观点我看完之后似懂非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之后才恍然大悟。特别是对于李贽,像我这样的一般读者,不会特意地去考察史料,很容易会误以为李贽是消极之人。
历史已经发生,我们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以前听到老师说学历史的用处就说借鉴,但是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历史的最大悲剧在于历史悲剧的不断重演。”细细想想,确实如此,令人感慨。
历史就像一头望不到边的大象,我们这些回顾历史的人是盲人。在不同的位置摸它,感知它为何如此,会得到不同的解释,却总是难以窥见它的全貌。高尔吉亚曾提出下面命题:
1、无物存在;
2、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3、即使我们可以认识某物,我们也不能告诉别人。
乍一看明显就说唯心了。但是我觉得有很有道理,妙不可言。特别是如果你把“某物”换成“客观的历史”,变成:
1、无客观的历史存在;
2、即使有客观的历史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3、即使我们可以认识客观的历史,我们也不能告诉别人。
最后还是推荐一下《万历十五年》吧,感觉挺有特色的,当然,反正我不敢全信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2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从一开始了解万历的枯燥无味慢慢地到想要对历史了解得更深,对书中人物了解得更全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某段历史怎么样,而是某个历史人物如何。
小时候看电视,看到位高权重的人物呼风唤雨,总是羡慕不已。万历虽然身为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处处受朝中文官约束。万历有半点行为举止不合文官意,文官们就开始上书,打着为皇上国家好的名义,争取自己的利益,体现自己的价值,把万历约束在自己的条条框框里。很喜欢的一个部分是,把嘉靖拿出来,和万历为皇帝的状态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万历处处被朝臣约束,而嘉靖却喜欢/希望有人指斥自己。
海瑞从小是母亲带着长大的,但是他这位失去丈夫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的母亲却让人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海瑞一共结过三次婚,有过两个小妾。第一位和第二位夫人都是因为和婆婆不合而被休;第三位是在“可疑”的情况下死去,第三位夫人和小妾生的三个儿子也不幸夭折。谁也不知道第三位夫人在“可疑”的情况下死去,是不是海瑞的母亲一手造成的。海瑞能恨自己的母亲吗?在这样的情况下拉扯大自己孩子的母亲对自己的小孩都会有控制欲吧。而我对海瑞也多多少少有点同情,为国为民一辈子,72岁的时候还复出任职官位,到老年却没有人陪伴送终。甚至到最后去世,同僚们却只是觉得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
我在想啊,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呢,大概是大家所处的.立场不同,评判人的标准也不一样。又或许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你的所作所为、所说所想只要是对我有好处,不损害我的利益,那么你就是好人了。所以啊,我们活着是不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呢?
对于戚继光,不知道为什么,感触最多的是他带兵写书的一些好习惯。例如他把所有的训练方法细节写成了一部操典式的书本。他周密而细致,习惯斟酌各种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把很多细小的事情考虑起来等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取得成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取得成功不能只有PlanA,准备PlanB也至关重要。
在一本书的书评中见过一段话,大致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看书要尽量选择具有真实故事的书,而不是去看一些虚构内容的书,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去思考反省自己。或许是历史知识的匮乏,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到的不是历史,而是书中每个人的性格。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3
万历皇帝生活在一个十分复杂的时代,那个时代既有象沈士行那样的能臣,也有象严嵩那样的奸佞小人。有人说:万历一朝是明朝盛与衰的转折点。而我读了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后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感悟
万历是个聪明人,他明白,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碌碌无为的昏君,明朝的衰败已经无可挽回,而且,在封建官僚制度中,他的想法根本无法实施,于是,他彻底绝望了。他把国家大事都交给沈士行,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郑贵妃能够了解他。可他在位40年,在这四十年中,中国渡过了一段极为黑暗的时期,这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这本书有多么出名就不必说了,以往我有在听书中听过两个版本的讲述人讲过,这次是因为一个《一本好书》的综艺节目引发看全书的想法,所以转了一本回来看。
书不厚,但是内容很多,每次看万历的故事总感觉他就是个巨婴,作为一个被推上位的皇帝,他的工作出发点竟然是和大臣们置气,所以即便不是从现在回看,在那个当下看,他也不是一个好的皇帝。用人不明,意气用事。但是换成一个青年人来看,他又是可怜的,可以被理解的,从小周围所有的人对他均有所图,大臣们图名,以一个道德模范要求他,小人们图利自不必说。他的日常就是压抑和被骗。
这种奇异的矛盾点也让我看书的时候觉得作者切入点真准,万历的纠结何尝不是每个人的'纠结,到底是规则重要还是个人喜好重要?不过明朝确实给我们一个切实的结果,当规则不被遵守,带来的只有毁灭。
在明朝这个庞大的帝国,本质上,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行为的掩饰则被认为是忠厚和识大体,封建王朝的社会制度本身就存在许多缺陷。 余大猷和戚继光都是十分优秀的将领,二人在领兵作战方面都颇有谋略,他们也都知道战场上先进的兵器十分重要,只是二人最后的官职地位差别很多,是因为什么呢?那便是二人期望采取的改进措施了,可以说,余大猷没有像戚继光那样对于形势有着透彻的分析,他不明白在封建王朝落后的制度下,想要说服国家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从小农经济的体制下走出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更别提用新的技术改变松散的社会体制了。
而相比之下,戚继光就十分明智,他知道一己之力搬动旧制度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在现有制度下尽全力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做完善,或许这样才更能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发展吧。
其实,我觉得,即便万历皇帝知道了这些也不应该对朝政放弃不管。因为他的使命就是做一个好皇帝,那样即便明朝后来灭亡了,后世的人也不会怪罪他,因为封建官僚制度是一定会灭亡的。其实,万历皇帝本来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只不过没了张居正,有了郑贵妃,万历皇帝就整天与郑贵妃享乐,几十年都不上朝,万历皇帝就完全堕落了。
《万历十五年》一书使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4
起因:一周前一个同学神秘的拉住我,推荐给你一本书,当时高育良推荐祁同伟看的书,拿去。
阅读完,能记住的东西已不多了,我自己匮乏的文字功底与知识底蕴,也还是想留下一些东西:
作者是美籍华人,黄仁宇,此书是英文书,后来再被翻译成中文的,并且此书作为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课书。在此我还想到了之前读的《菊与刀》,也是美国人写的,里面对日本历史文化、日本人性格、武士道精神、社会的习俗等等都进行了讲述,在里面还有一小部分内容对中国祠堂文化进行分析讲述。至少我看来,作为知己知彼,美国无疑是一个文化强国,这么多对外分析的文献资料。扯远了。
《万历十五年》,是我历史入门的启蒙书,历史啊,很有趣。书中从一次乌龙的午朝开始,群臣急急忙忙向皇城奔去,众生万象,就此展开万历皇帝的故事。
早朝以及各种礼仪制度,不光是皇帝,文官系统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得参与,包括礼仪服饰、言谈举止都有规定。皇帝更像一个职务,一个皇帝自己都很受不了,但是他也改变不了疲惫的早朝制度,请假都十分难被批准。万历皇帝从最初的励精图治,到后期他爱上了一个女人,想让这个女人的孩子作为太子,群臣认为不符合规矩,他就发现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直接摆烂,更像从圣人到凡人的变化,再也不早朝、再也不批奏则。
两位首辅:张居正与申时行。
张居正:万历皇帝的老师,生前也是万历皇帝最尊敬的人,帮助年幼皇帝管理整个帝国,权倾天下,作风强硬,教育整个官僚系统节俭节约遵章守纪,并且做了很多改革措施,提拔用人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戚继光。但随着死后,改革的措施被叫停,然后又被大量举报,生活作风奢靡,蒙蔽皇帝等等,导致万历皇帝,从起初不信,到最后内心那个伟岸的老师崩塌。
申时行:每个人都说他是和事佬。他一直采取折衷的办法办事,他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人们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阴”,调和阴阳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在没有法制制度的`框架下,社会的运行是道德为基准,他想要一个和谐的社会,让官员有责任感,注重伦理教育提高道德水平。
海瑞,当地官员,通过他了解那时地方的情况,审案的情况,老百姓的情况。
戚继光,抵抗倭寇,由于军事、武官不是很受中央重视,又受限于传统的制度限制,他唯有创新征兵制度,改变作战方案,战胜敌人。就跟这一章节题目一样《孤独的将领》,武将不受重视是一个普遍现象。
李贽,这一小节讲了很多哲学问题、王阳明等等。
整本书有大智慧,我也分享到这吧。我理解的还比较浅薄,但是对贫乏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拓宽,历史中,每个人的管理思路,破题办法,或许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同样的历史规律吧,我还是会再次深度阅读,值得深思。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题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己亥年腊月,读得《万历十五年》间春花秋月,今之视昔,悲夫!斟酌许久,思春秋何以变,量文明何兴衰?感慨系之矣,故列作此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看秋月春风,知仓廪实而知礼节,明历古之变。忆往昔品唐诗之高雅,览盛唐之风采。前有“车如流水马如龙”之盛景,后有“八荒来拜,万国来朝”之繁华,礼仪之邦威名远扬,泱泱华夏震慑八方。何以得?秦王玄武变,中原尚贫瘠,贞观数十年,旧貌换新颜。“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黎民百姓知礼仪、识礼节、心胸阔、大体成。是因李世民深知“船能载舟,亦能覆舟,”勤俭节约,发展民生,兢兢业业,轻徭役少赋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乐得其所。据悉贞观年间,路无冻死鬼,九州无豺狼。以史为鉴,仓廪实而知礼节,历古文明方能一日千里。
看秋月春风,知衣食足而知荣辱,明历古之变。纵横明朝百余年,第一才子杨慎连中三元,成为大明王朝绝无仅有之奇才。叹世宗,流连风月辱忠贞,惜杨慎,流放云南苦难言。毕生蒙辱意难平,一叶扁舟,一顶草帽,墨笔落下,一生再未归朝廷。在锦绣河山间放浪形骸,于前朝书海间苦心孤诣。多年以后,白发老人安然入土,著作等身,名满天下,为文明画上瑰丽一笔。柴米油盐的衣食饱暖成为生活基本后,人方能思荣辱。因为知耻而后勇,所以文明得以在秋月春风中变迁不止。卧薪尝胆十余年,不忘一介忠臣夏言惨遭奸人陷害致死之耻,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徐阶,风风雨雨忍耐严蒿的折辱,最终斗垮严党,惩恶扬善,清平天下。虽说“江东才子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然而江东霸王不堪汉高祖四面楚歌之入辱,乌江自刎,留下千古绝唱。屈原发配吟泽畔时低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愤恨“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半生忠君恋阙,心系国家,不甘亡国之耻,于是纵身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凡此种种,皆言荣辱,而后荡气回肠,雕镂下千年长河涤荡亦挥之不去的'中华品质!以史为鉴,衣食足而知荣辱,历古文明方能生生不息。
看秋月春风,知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阅百年满清,基业显赫,却闭关锁国,孤陋寡闻。慈溪专政,宦官外戚,遍布朝野。上不服度,六亲不固,民不聊生,豺狼当道。江山笑,烟雨遥。于是满清摇摇欲坠。亲王腐败,污吏横行,压榨民脂,尸位素食。纲纪松弛,政令不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于是大清王朝匍匐于列强铁蹄之下,覆灭在历史长河中。以史为鉴,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历古文明在刻古与雕今中选择了焕然新生。
看秋月春风,明历古之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在互联网翻天覆地,科技日新月异之年代,可览古今史册,亲鉴万事得失。更当图学治国,舞慧笔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情万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读十五载万历,看尽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呜呼!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古千年,是非荣辱,文明兴衰,不过如此!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29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30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4篇03-02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篇03-06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03-05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2-27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9-01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02-13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3-04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