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皮囊》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皮囊被人们加以粉饰,厚重的粉底打在脸上,虽然光彩照人却毫无温度,显得苍白而空洞。其实不然,皮囊有心。很多时候这颗心睡去了,当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皮囊可以是保护自己的躯壳,贴上冷漠的标签,保持事不关己的距离。亦可以是包裹着柔弱与光亮的灯笼,需要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种。如若怀着死掉的、睡着不起的心,皮囊就仅仅是皮囊。我们常歌颂灵魂却很少歌颂皮囊,它是否重要?当我们面对生死的时候,才惊觉皮囊确实如此重要。在蔡崇达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敞开皮囊、感性纷呈的血肉人生,书中给我带来的启发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这是作者的曾祖母死前给他留的最后一句话,一个硬气到手指头切断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年近九十还坚持走路从村里到镇上的人带着她那轻盈的生命摆脱了各种欲望的污浊飞到了远方。她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她不认老,不愿服输,她拖着沉重的皮囊经历风吹雨打,她告诉我们原本的生命。其实,我们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
无论是作者母亲对父亲那种无法用理性来解释的情感,还是王美丽为了证明尊严选择撞死在祠堂,书中的每一个鲜活的形象给我以不同的感动和震撼。它是如此的真实、平凡,却又是直击心灵的叩问。为了父亲的病,为了扛起这个偏瘫的家庭,他以梦想和责任的名义强迫自己,以为赚更多的钱是对家庭的最大帮助。而当他看到自己给父亲唯一的照片被摸到发白时,当他以次次在重病监护室煎熬时,他终于明白,自己恰恰剥夺了能给父亲的最好东西。在父亲死去时,他破口大骂,这不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而是一种刻骨的愤怒,他气自己不曾真正懂得什么事最应该珍惜和珍贵的。他也只能把所有的悲伤都吞进肚子里,在为父亲喊灵时,他喊着喊着,声音一哽,喃喃道:“如果你真能听到,就跟我回来,我好想你了。”这时,文学显得不重要了,他站在这里,以一个历尽沧桑的少年的身份。他卸下了自甘冷漠的皮囊,用爱艰难地照亮了父亲。
《皮囊》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什么是真正的生活。那些被刻在骨头里、太过在乎、太过珍贵的事,你看清了吗?皮囊有心,能看见彼此,温暖彼此。别再让心无处安放,愿每个人都能“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读《皮囊》有感】相关文章:
读《皮囊》有感11-18
读皮囊有感12-08
读《皮囊》有感12-21
读皮囊有感(15篇)01-09
读皮囊有感15篇12-29
读《皮囊》有感15篇11-20
读《皮囊》有感(15篇)11-20
读《皮囊》有感集锦15篇12-02
读皮囊有感集锦15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