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有感
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有感
更新时间:2024-02-20 15:10:30
  • 相关推荐
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有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时常有学生和我抱怨:“老师,我每天在学校除了学习,都很快乐。”这让我不禁对学习,这一再熟悉不过的认知行为,展开了思考。学习,真得会快乐吗?学生每天苦苦地学,老师拼命地灌,家长竭力地压,促成了今天教育的疯狂与异化。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菲利普拉夏在《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中,总结了近10年认知神经领域的科学成果,他从人的注意力角度解答了学习和快乐之间的联系:当长期处在快乐状态时,人会更不愿意做长远投资,比如学习;当识别到错误时,人的学习能力会更强。如此看来,“快乐”和“学习”似乎是水火不容的。这就好比在工地上搬砖而后数钞票一样,快乐的是数钞票的感觉,搬砖时的感觉也不是快乐的。

  那么我们提倡的快乐教育,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都是不能实现的吗?上述数钞票时的快乐,和学生打游戏、刷抖音时的快乐,是一致的,都是一种浅层的、低级的、时效性很强的快乐满足,而非卡耐基所说的延迟满足的快乐。所以,我们所说的快乐教育,并不是指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为没有约束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放纵!而有约束的快乐,有目标指引和结果评价的学习活动,必将忍受过程的不快乐。“头悬梁,锥刺股”必然是不快乐的,但他追求的不是一时的洒脱,而是胸中的“黄金屋”和心中的“颜如玉”。当我们引导学生,将个人眼前学习成果的得失和长远人生发展结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便不会被这小小的学习带来的暂时不快乐所累,因为学生的心中自有山河。

  再将这种快乐聚焦到教育现场,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同伴的合作、实践活动等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以解决相应的问题,从中获得成就感。比如说解答一道数学难题,尝试了很多种方法,用了不少的时间,突然间豁然开朗,解决了问题,有人会跳起来欢呼,那种轻松、愉悦就是快乐,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学习,就是让学习者不断获取这样的体验,从而不断地投入到学习中,以获取更多这样的体验。要想让学生每日的学习生活,被这样的体验丰盈着身心,我们能做些什么?如何才能达成学习的快乐?

  一是重建学习方式。在佐藤学看来,日本学校教育以及东亚型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学习”这个概念被置换为“勉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停留于僵化的、依赖性的、被动的状态。学生缺少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缺少把学习当作快乐之事的能力。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把孩子当成了没有思想、没有生命力与潜能的容器,我们又常常用一种“竞争”的方式启动着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一旦失去竞争,他们就丧失了这个动力。要知道,这种动力都是外在的动力,而不是内在动力。学生没有内在动力去学习,自然找不到学习的快乐;而无法获得学习的快乐,自然不会去主动学习。如此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两极分化的现象也由此而生。这就有必要让整个学习过程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但是现在的课程逻辑和教学逻辑,基本还是从知识,到技能,到学科,然后到问题。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激发其好奇心,从问题开始,在应对挑战、应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仅仅找到了学科、找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种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此外,我们应真诚地指明学生的局限性以帮助他们进步,教会学生如何就争议性话题开展恰当有效的讨论、如何与观点不同者打交道、如何面对他人的质疑和反驳。实现由“个人独白式”学习向同他人对话的“合作式学习”的转换,实现由“占有式学习”向“反思式学习”的转换。

  二是重建课程内容。佐藤学认为,课程重建的关键在于突破由来已久的“确定性”品质,打破单向度的、僵化的“限制性”课程目标定位,视课程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性、自主性、创造性学习的资源平台,而不是所谓客观知识的载体。这和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高度一致的。我们每天面对学生讲授的课程内容,不是固定不变、完全预定的,也不是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的“教教材”,而是以具体教学实践的特殊需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用教材教”,是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的课程内容整合。此外,在选课走班大背景下,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也不应仅仅是国家课程,而是着力开发校本课程,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潜力、志向、兴趣等设置多层次、开放化、具有选择性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如果能将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相结合,想必学生的快乐自然会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