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百年孤独》有感
读《百年孤独》有感
更新时间:2024-02-20 15:00:07
  • 相关推荐
(精)读《百年孤独》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百年孤独》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荒诞几乎占了整本书的所有风头。但接下来的主角并不是它,而是它皮下的本体——历史的残酷。之所以用“残酷”一词,是基于历史本身的局限性——只有亲身经历过当下的人才懂得那种无法言说的痛楚。书中的两次屠杀,一次是在狂欢节,一次是在火车站。它们分别被几个数字囊括了其中的惊惶、无助与呐喊:“倒下了九个小丑、四个科隆比纳、十七个纸牌大王……”,“有三千多人”。

  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是两场屠杀的幸存者,他活在沉默中,活在对鲜血的恐慌中。我不由得想到抗战时期的幸存者们——他们是否会在日常生活中听见来自记忆深处的炮火声与呐喊?历史的残酷,就在于后人无法感知那种渗入骨髓的痛楚。而这种无法被感知,终将会演变成孤独与闭塞。就像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一样,将自己闭塞于作坊中日复一日地造小金鱼;像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一样,将自己闭塞于房内钻研羊皮纸的秘密。至今仍能记起第一次看见南京大屠杀那尸横遍野的黑白照是的惊悚与悲痛。可我听不到他们的呐喊与呻吟,嗅不到火药与鲜血交织的刺鼻。只能在历史书上,在12月13日里,读到他们,想到他们,缅怀这30多万同胞们,同时也为幸存者们给予尊敬。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正是因为历史本身的残酷。那些经历过历史,甚至创造过历史的人,已经年华不再,不断地回忆从前,只会让他们显得更加苍老。这也是为什么当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向已经瘫痪的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提议在发动战争是,后者叹了口气后说到:“我知道你老了,可现在才明白你比看起来的样子要老得多。”历史永久地侵蚀着他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的是不让历史再次上演。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一个个血与泪的教训,警示着后人应努力将国家推向富强,而不是无衷地看着历史再上演。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学习历史,应当本着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去学习历史。当历史真正地被看见,它也就会留在原地,不再现身。当奥雷里亚诺解开了羊皮纸的秘密时,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布恩迪亚家族也不复存在了。历史固然残酷,它无法被后人真正感知。去学习,去铭记,去努力向前进,是对先人最大的尊重,是对抗残酷历史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