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娱乐至死读后感1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网上大小事件人人都能发表评论,微博上永远都有刷不尽的热门话题,朋友圈天天都会更新几波动态,各种娱乐方式已占据我们绝大部分时间,打开手机,第一时间就是各种刷,刷微博,刷看点,刷综艺直播,聊天,游戏,手机党修炼到又一层到手残党,看到什么就想戳两下。
捧着手机刷,这是现代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捧着手机刷,这是所有人现在精神生活最生动的状态。
看上去大家都在发表意见,看上去大家都在关注外界事,但只要仔细就能发现,微博评论区一片片的都是什么样的语言,粗俗不堪的喷子传达出深深的恶意,键盘侠们不惜撕破脸皮以维护自身队伍,大家关注的事情总在娱乐圈的那些事上,今天某某某出轨事件人尽皆知,明天某某某明星胖瘦穿着,公众人物随随便便一个举动,都能让粉丝媒体回味无穷,理解出几百个不同的意思。
越是层次低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八卦娱乐上。
有人说,娱乐圈拉低了我们的品味,矮了我们的思想,窄了我们的格局。我们渐渐对同一事件有着统一的看法,而丧失了个人更深层的思考,我们关注的那些信息大部分都是无聊烂俗最没用的东西,所以说,占据我们大部分时间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的娱乐与八卦。
不得不佩服智能手机功能真强大,看得了视频,刷得到各种新闻娱乐,搜的到各类好坏消息,后来秀秀每天早上起床就拿手机各种刷,渐渐也被手机同化,一打开手机就不停的刷,即使站在厨房一边炒菜还留个眼神去瞟手机,手机,网络上那些最庸俗的东西成功让我们上瘾,然后不知不觉中,慢慢蚕食我们的思想,侵蚀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后来我想想,平时刷的那些东西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吗,为什么自己就必刷不可,一放下手机就浑身不舒服,那个什么明星我明明都没看过,为什么就一定要关注喜欢她,那个什么衣服我天天看那么贵我又买不起,沉下来想想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关注的简直就是一大群没用的垃圾废物,但它们却占据了我们宝贵的时间,而我们也乐此不疲的接受着那些没营养的内容。
尼尔·波滋曼在《娱乐至死》里说道:在这个万物尽演的'时代,一切都心甘情愿得变成了娱乐的附庸,娱乐至死。难以止息的所有,都是那么的令人发指。
是的,越来越多的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大家对娱乐事件越来越上瘾,沉溺在虚拟的世界无法自拔。
成了一副透明的躯体,依然沉浸在那些感官娱乐里,被手机支配,成为网络最忠实的奴仆。
每每想到这儿的时候,不自觉的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当我们沉溺于综艺与电视剧的时候,执行能力越来越差,当我们的学习时间被手机娱乐八卦占领的时候,变得越来越沉默,只想一头扎进去世界只剩自己一个人。
不刷朋友圈不会让你错过任何一条关于别人的信息,停止一天看微博也不会让你少了一项娱乐项目,而长久的停止深度阅读却能让你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深思熟虑的规划则会让你浑浑噩噩,摇摆不定,你天天这么忙,却也不清楚时间到底去了哪儿。
只有把时间花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才能拓宽你生命的宽度,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当你对着一堆娱乐八卦各种恶意评论,素质形象全无,当你坐在电脑桌边不肯挪动半步,纵容自己的身体横向发展,然后叫嚣的明星胖,明星瘦,却也是你走向肤浅的开始…
最后愿所有人都能从网络的泥潭中挣开来。
娱乐至死读后感2
一切都在向娱乐化靠拢,我们正义无反顾的投身其中,无法自拔。在复旦的图书馆,《娱乐至死》这本书一直处于借出的状态,这表明尼尔波兹曼先生的著作依旧葆有足够的生命力,孜孜不倦地传播着他的思想和观点,但这不是印刷时代的胜利,反而可能是对印刷时代终结的一种缅怀。
尼尔波兹曼先生在书中描绘了从印刷机到电报再到电视时代的变迁,他的忧虑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加深,似乎一切都在向娱乐化靠拢,严肃话语语境丧失了生存的空间,公众的思考和耐心也变成了奢侈品,万千媒介像巫师一样夺走了人们的想象力不同的主流媒介决定了不同的社会特征,公众的意识形态和参与方式也发生着巨变。
这一切确确实实正在发生,并且愈演愈烈。可怕的是,尼尔波兹曼先生不会想到他大肆批判的电视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互联网时代到来了,我们正义无反顾的投身其中,无法自拔。
技术重构整个社会的秩序,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电视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甚至到下一个虚拟现实时代,我们已然清楚地认识到,技术是改革的第一动力,任何一项新的技术都可能颠覆我们的认知,继而重构整个社会的秩序,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媒介只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罢了,它处于整个序列的前端,我们就误以为媒介决定了我们的文化精神,这种看法我是不认同的。
媒介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它只是娱乐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本质是人性中对娱乐的渴求和需要,所以我们会为电视时代、互联网时代提供给我们的产品买单。
Facebook、人人网、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颠覆了人与人、人与空间甚至人与过去之间的关系,重构了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泛在的娱乐化从形式到内容都比电视时代更加严重。
但是,不要忘了,公众醉心的远不止这些媒介,网上购物、电子游戏、网剧等等,都是互联网时代公众所热爱的活动,它们占用我们的时间比电视高出了许多。这表明,尼尔波兹曼先生的观点很有预见性,但缺少一定的准确性。人类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向懒惰的妥协,就是向娱乐的过渡,媒介不是罪魁祸首,起杀心的是人而不是刀。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这就像是市场经济的胜利,公众愿意为其埋单,享受这种娱乐化所带来的快感,宁愿牺牲自由、思考、严肃、辩论等作者所提及的价值。电报没有错、电视没有错、联网没有错,归根到底技术没有错。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以,我们不能将尼尔波兹曼先生批判的东西全部怪罪于媒介,它也只是在完成它的工作而已,那些创造娱乐产品的人也只是在完成他们的工作而已,并且做的不错。值得警醒的是我们自己,是每一个媒介的接收者,我们自身的趋娱化是否让我们失去了一些更加宝贵的东西?例如用钢笔写下的文字、例如一场严肃的辩论、例如一封深情款款的书信,或者一次沉静的冥想。人类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有人说懒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
我们太懒了,很多事情不愿意去做,新的发明就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便利。我认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相较于之前的不便利,就是向娱乐的过渡,向懒惰的妥协。这种程度愈演愈烈,就证明人类正变着方儿地满足人性的欲望。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媒介不是罪魁祸首,电视、互联网都没有错,起杀心的是人而不是刀。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