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水浒传》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水浒传》有感1
暑假里我读了《水浒传》这本书。《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我对它很感兴趣。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妈妈把《水浒传》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我真是爱不释手。
这本书讲述的是宋代梁山上108位绿林好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故事中及时雨的宋江,足智多谋的吴用,为民除害的武松……个个形象鲜明,让人过目不忘。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李逵。李逵因为思念自己的.母亲,想把她带到梁山尽孝,谁知路途中遇到老虎,母亲被老虎吃掉了。李逵悲痛万分,不顾自身安危,将老虎打死来报丧母之仇。李逵虽然长得三大五粗,但他有颗孝顺善良的心,我被他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有些人却把它遗忘了,就比如我们这一代吧,全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还挑三拣四,时不时乱发脾气。我现在也12岁了,可是我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呢?现在想想非常惭愧。
读完李逵的故事,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努力在改变。每天当父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我会主动跑上前去,接过他们手中的东西,将拖鞋递过去,再送上自己灿烂的笑容;吃到可口的食物,我会将最美味的先给爸爸妈妈,也不再挑食,因为这是爸爸妈妈精心准备的;看到妈妈打扫卫生,我会赶忙走过去说:“妈妈,您累了吧,我也来帮你吧。”妈妈欣慰地接受了,细致地教我扫地、擦地……我也很认真地学习,边劳动边请教,干家务使我满头大汗,腰酸背痛。这时我才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她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家务,而我却视而不见。
孝敬父母就是从这样的点点滴滴做起的,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解渴,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让中华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继续传扬。
读《水浒传》有感2
在政治课上,我们学习了“友好交往礼为先”,意思是说,要想与人友好交往,首先要讲礼貌、懂礼仪。但读了水浒传之后,我就不得不说“友好交往‘酒’为先”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听我为你慢慢道来……
有一个成语叫作“借酒浇愁”,意思是当心情郁闷时,借助酒来麻醉自己的忧愁,就像李白所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事实上,借酒浇愁是不会让我们忘记忧愁的,相反,我们只会“愁更愁”罢了。那是不是说,酒就一无是处了?其实不然,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巧妙地在故事情节中加上了酒,使酒成为了沟通人与人心灵的一座桥梁,因为酒的存在,让更多的路人聚在了一起。
鲁智深和史进两位豪杰的初识,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喝酒,他们在酒中,谈论属于他们的话题,互相了解对方,增进友谊;吴用和阮家三兄弟有幸相遇,是酒让他们看清了对方的为人,成为不折不扣的友人;刘唐来投奔晁盖时,也是两人共聚一堂,共饮美酒,共商大事……
在书中,在那个时代,有多少个朋友的'结识缘自于酒。在酒中,他们放开心胸,把自己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因为酒,他们都看到了对方最真实的一面。就这样,他们在酒中相见、相识、相知,最后成为真正的友人。
在古代,一方面,借酒销愁愁更愁,但另一方面,酒还能成为了人们友好交往的象征;而在当代,尽管大量酗酒有害健康,但是,少量饮酒却能活血益寿。由此看来,事间万物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而酒只是一个生活中小小的剪影,如果一个人能够把生活中的每一个剪影闪光的一面抓住,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上,那他必是一个聪明的人。或许,一时之间,我们无法使自己拥有一双慧眼,但我们要学着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身边的万事万物,学习我们所能发现的亮丽景象,不断地完善自己,就像施耐庵挖掘了酒优秀的一面。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就进步了。
友好交往6e9e‘酒’为先,此时的酒为我们展现的是它亮丽的一面。同样,此时的你是否抓住了身边亮丽的风景线?
读《水浒传》有感3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是明代小说,作者是施耐庵、罗贯中根据宋元以来流传的有关“水浒”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根底上加工创作出来的,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经典杰作。
《水浒传》以农民斗争宋江起义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官逼民反的悲壮画卷,揭露了封建社会锋利的阶级矛盾。有几个突出的角色:粗中有细的鲁达、勇猛利落的武松、直率鲁莽的李逵、神机妙算的吴用,忠义谦恭的宋江。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段落是景阳冈的武松打虎,这最能表达出武松临危不惧、大义勇为。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智多星”吴用和“及时雨”宋江,吴用有勇有谋,每次晁盖想不出方法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宋江很讲义气,第十回的时候,官兵以为晁盖是小偷,就把他抓走,宋江冒着生命危险把晁盖救了出来。
这本书看的我心惊胆颤,同时又为这108将拍手叫好,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读《水浒传》有感4
我听到老师说我们要读水浒传的时候,心里非常激动。心想,终于可以读到传说中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了。
但事实没有那么简单。可能因为买这本书的人太多,所以开始读水浒传好几天了,书还没来到我手里,我只好借其他同学的书来读。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宋江出兵攻打淮西,宋江故意把军队驻扎在树林里让敌方烧。结果烧完后敌方才发现中计,可已经晚了。宋江的军队杀了出来,把淮西打败了。为什么我觉得这件事印象最深刻呢?因为宋江办法很多,先把敌方引过来,再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攻击,很容易就取胜了。
我最喜欢这本书中的宋江,因为我很喜欢他疾恶如仇的性格。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宋江写了反诗,结果被人发现了,马上就要被斩首。梁山好汉们听说了,都要来救宋江。成功救下宋江,以后,宋江让梁山好汉再帮他一次忙。这次宋江要让梁山好汉帮他干什么呢?原来,宋江本来没有想造反,结果差点被黄文炳害死,宋江要报仇,想把黄文炳杀了。
我非常佩服这本书里面的“智多星”吴用,他能想出那么多的点子。一次,宋江攻不下祝家庄,愁眉苦脸的。吴用献上了一条计策,让人假装拜访,潜入祝家庄,然后用里应外合攻破祝家庄。一切按照吴用的计划进行,非常顺利。
我们王老师开了一个走班课,叫做一起读水浒。在那里,王老师会给你讲解水浒传的原著。听说后,我非常想知道水浒传的原著是什么样的。
读《水浒传》有感5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写了梁山好汉108将替天行道,与贪官污吏斗智斗勇的英雄故事。108将每人都有不同的本事,从他们的绰号中就知道他们的特长。比如说:智多星吴用、呼保义宋江、神行太保戴宗、豹子头林冲……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行者武松,他赤手空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景阳岗借着酒劲。活活把老虎打死,从此威震天下。
读完这一段,一种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环绕着我的心扉。使我懂得了:学习上碰到困难,要知难而进,要拼搏,要奋斗,要从小打好学习基础,要有着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读《水浒传》有感6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关于英雄豪杰的书。这本书就是四大名著的水浒传。这本书讲的是一百零八个好汉因走投无路而上了水泊梁山的.故事。
在一百零八将中我最喜欢的是长着满脸胡子,皮肤黝黑的李奎。他个性非常暴躁,而且骁勇好战,手拿双板斧,人称黑旋风。我喜欢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很孝顺。
有一天,李奎要接他的母亲去梁山上安享晚年,可他的母亲要喝水,于是他就去找水,回来的时候却看不见他的母亲了,李奎找啊找,到了一个山洞前看见两只虎仔在吃他母亲阳冈遇到一只“大虫”并成功将它打死。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在古代封建王朝统治下,处处都是腐败和黑暗,也被这些水浒英雄们敢于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这种精神所感动。更为我们能生活在新社会,新中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读《水浒传》有感7
《水浒传》写于明末清初的施耐庵,被称爲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还有一个名字《忠义水浒传》,《水浒传》爲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形象。
《水浒传》中一宋江的义气最爲显着。对朝廷,他忠,‘甯可朝廷我负我,不可我负朝廷’,这足以表明他的忠。对父母,他孝,不然他怎会有‘孝义黑三郎’的外号,这足以表明他的孝。对朋友,他义,江湖人送外号‘及时雨’,这足以表明他的义。李逵,外号‘黑旋风’,他对宋江忠心耿耿,直到被逼喝毒酒还喊着要和宋江在一起。这不是李逵傻,而是他义:爲啦兄弟,甯可死也要在一起。
总而言之,《水浒传》是描写兄弟情的。
读《水浒传》有感8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著。读完了这本书,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108人造反的事迹,书中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不平的梁山好汉最引人注目,仗义的宋江和柴进,勇敢的.武松,足智多谋的吴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性,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尤其让我感动。
读《水浒传》有感9
书中的知识似露水,让花儿的我们茁壮成长;书中的知识似一剂良药,让草儿般的我们健康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书籍,我最近迷上了——《水浒传》。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吸引了我呢?
这本书是施耐庵所著,有武松的雪恨鸳鸯楼;有鲁达的大闹野猪林......他们心系着百姓,也心系兄弟。书中众多正义勇为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武松,他在上冈时明知山上有大老虎,却在勇气和面子的鼓舞下上了冈。上冈之后他果真见到了老虎,他却并不着急,他只是躲闪,不仅消耗了老虎许多体力,还为自己的胜算加了一筹。他见机行事,坐到了老虎的身上,重打了几拳后,老虎便死了。不得不说这拳头的刚猛实在无人能敌。
读完《水浒传》,我无时无刻不希望能成为一名小英雄。就在那天,我自己独自去超市购物。我刚买完东西在排队付款时,看到了一位男士把手伸进了一位女士的包里。男士长得浓眉大眼、鼻子很高,好一副坏人的面容。可那位女士浑然不知,还在玩手机。我心头一紧,心中想:我到底要不要帮她呢?帮了她那男士会不会打我呢?我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想到了《水浒传》中的故事,书中的`英雄好汉告诉我要正义为人,要有勇有谋。可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身体也冒着冷汗,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突然想到了一个法子。
我走到那位女士身旁,搂着那女士的胳膊说:“姐姐,你是要借钱给那位哥哥吗?”那位女士回头看了看那位男士。男士惊慌失措的,赶紧把手缩了回去,悻悻地走开了。待那男士走远,那位女士拍了拍我的肩说:“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此刻我所有的开心快乐全集中在脸上,无法用词语形容。并且这件事也让我很自豪,眼里有了光,内心有了强大的力量。
读过《水浒传》后,我仿佛被注入了正义的能量。虽然梁山108将有的举动让人失望,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值得我们学习的特点那就是——忠义。因此我将在以后的生活要多锻炼自己的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做一个可以正义勇为的人且有勇有谋!
读《水浒传》有感10
呼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是由后人冠以“忠义”二字,其原因不外乎都是由他们聚集了一百零八名好汉聚义梁山泊,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在他们身上,我读到了梁山好汉们的这豪放豁达,慷慨重义,敢作敢为,快意恩仇。
林冲,原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奸臣高俅之子高衙内垂涎其妻子美色,林冲委曲求全,一忍再忍,但在高俅的步步紧逼,赶尽杀绝的迫害下,终于无路可退,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粗豪憨直,重情重义的黑旋风李逵江州劫法场,白龙庙小聚义,破大辽,征田虎,讨方腊,一把板斧砍尽天下贼人,一颗心只为报答大哥宋公明。花和尚鲁知深,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坐化灵隐寺,不图名,不图利,浑身是胆伸正义,将门之后小李子花荣被清风寨诬告谋反,陷入绝境后幸得梁山好汉救助,终于朝廷军官秦明,黄信等同上梁山,替天行道……
人们常常对宋江渴望朝廷,招安耿耿于怀,万分疑惑,甚至人人说宋江是投降派,秉性懦弱,可我认为宋江此举是明智的。当年,梁山好汉们虽然在民间享有盛名,但他们知道朝廷的正史上记载的将会是:“宋江等一百零八名贼寇集聚梁山泊,烧杀掳掠,残害百姓。“即使好汉们不在乎后世的名声,但当时的`局面亦注定他们不能完全与北宋政权为敌。那时,辽国割据幽云十六州,对大宋虎视眈眈。梁山好汉一旦与宋军交锋,辽国就会乘虚而入,渔翁得利。好汉们难道愿意引狼入室,让辽人来统治我们泱泱的中华?再则,梁山好汉们也知道他们迟早会有一天生老病死,他们伟大基业又由谁来继承?虽然他们是替天行道,伸张正义,可又有多少父母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朝廷通缉的贼寇。当时的统治虽然腐败,可谁又能保证几年后会不会出现一个占山为王的王匡、王凤、王巢们的结局,届时,梁山好汉的命运又会如何呢?是“忠义”与否,当我们看过《水浒传》时在自己的心里必定有了一个答案。
《水浒传》中的事迹并非都有其事,梁山好汉亦是后人虚构的结果,可如今像梁山好汉们的忠义又有几人呢?
读《水浒传》有感11
宋江带着梁山众兄弟攻破了高唐州城,进出了柴进,杀了高廉。
高廉死这件事传到了京城。高廉的叔叔高球发誓一定要将梁山兄弟碎尸万段。他命呼延灼领十万人马去杀梁山兄弟。
呼延灼到高唐州城时,松江派秦明打头阵,林冲打第二阵,花荣打第三阵,孙立打第四阵。自己亲自领大队人马在后,左五将:王英、邓飞、穆私、黄信、吕方;右也五将:杨雄石秀欧鹏马麟郭盛。呼延灼和左、右先锋出阵战秦明、林冲、花荣。秦明、林冲、花荣向左、右先锋面门打来,二人渐渐体力不支,呼延灼急忙上前抵挡,花荣趁机擒住左先锋,右先锋想去就左先锋,却被第四队头领孙立用长枪隔开,呼延灼越战越勇,众将用车轮战术围住,呼延灼毫不畏惧,战了一的又一个。突然,来了一群马,马用战甲包住只露出四只蹄子,马上的'人也用战甲包住,只露出两只眼睛。他们杀死了很多梁山兄弟,梁山兄弟把徐宁请来,破了连环马,收下了呼延灼,打了个大胜仗。
读《水浒传》有感12
《水浒传》里,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在鲁达离开茶坊去酒楼时,听到隔壁哭哭啼啼的声音,便命小二前去一看,发现是一对父女俩。后来细细一问,这才发现是郑财主在干坏事。他要纳女子为小妾,可是他家大娘子不容这位女子,要钱三千贯才放她走。鲁达看不惯他人作恶,即使听到的是一位“镇关西”心中依然无所惧怕,安慰父女俩:“天大的事,俺顶着,谁敢拦你们?”第二天一早,鲁达便打晕了拦着他的店小二。借着经略府相公的名义去捉弄郑屠,郑屠欺软怕硬,见到官职比他大的,不敢说“不”。可是,最后被鲁达捉弄地忍无可忍,终于和鲁达大打出手。郑屠欺压百姓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现在终于有人替他们出气了,百姓们见了都叫“好”。鲁达本是想着打几卷教训他,没想到最后把郑屠打死了。鲁达怕惹事,仓皇而逃。可还是逃不过官府的追赶,最终被关到监狱去了。百姓看他也是替天行道,合伙去给他送饭。
这篇文章里,处处都能体现鲁达的正直、义气。鲁达说:“俺还以为是什么大官,原来是个卖猪肉的屠夫。他也敢在渭州城称王称霸?你们先喝着,待俺收拾了这厮就回来。”这句话中,不仅体现了鲁达的性子粗鲁的大汉形象,更能体现出他替那对父女俩感到气愤。
文章通过描写不同人物在同一事件中的不同表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差异,形象更加鲜明。后来鲁达去捉弄郑屠,从买肉的条件越来越苛刻,不难看出鲁达买肉是假,寻镇关西的晦气是真。后来从“鲁达发现郑屠竟然死了,心里想到:“俺只想痛打这小子一顿,出口恶气,没想到这小子不经打,三拳就送了他的命。看来我要吃官司了。坐了牢,谁给俺送饭呢?赶紧趁早逃走吧!”这一番心理活动的描写十分精彩。因为这一段描写,读者才对鲁达的性格认识的.更加全面:他不但好打抱不平,更是粗中有细。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有点令人匪夷所思,却又是在那个封建黑暗的社会可能存在的。《水浒传》正是通过各种人物,揭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一些社会的黑暗。
掩卷长思,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读《水浒传》有感13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明朝的施耐庵,它讲述了宋江等梁山好汉起义由盛转衰的故事。水浒传能被世人所熟知、流传至今,是因为作者以细腻的手法、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而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便是宋江。在初读水浒传之前,我所认识的宋江是一个讲义气、注重兄弟情义的'人。但在阅读过后,我才知道宋江的一生竟充满了无奈。
宋江原是三十六天罡中的天魁星,外号呼保义。他本来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官,因怒杀阎婆惜、又酒后误写反诗,被逼上梁山,走上梁山起义这条道路。宋江胸怀大志,想要报效国家,留得一世清名。却不曾想过造化弄人,当朝皇帝昏庸,朝廷为奸臣所控,虽有满腔抱负、才华横溢,却终报国无门,这便是他第一个无奈。宋江犯罪后死里逃生,上了梁山,欲借梁山的势力来求得庇护。
可是宋江却可渴望能为国家效力,留得一个好名声。在当时,这是许多文人雅士的一生追求。因此,他在梁山等待着朝廷的招安,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当其他人推荐他做首领时,他极力推阻。宋江知道对于梁山,朝廷一定会出兵攻打,若与朝廷对立,被招安是几乎不可能的。然而晁盖死后,众人以梁山散伙为要挟,逼迫宋江作为梁山首领。不知有多少次,宋江幻想着自己作为朝廷命官治理国家,被百姓拥戴,留得一世清名。不知有多少次,他叹息着自己的无奈与无助。
终于,当朝廷招安成功后,宋江的心愿终了,他怀着报国之心,率领众梁山好汉南征方腊、北破辽兵。但是战争结束后,他领军归来,一百零八好汉却只不到三十人,死伤惨重。剩下的人分道扬镳,各得其所,而宋江却被卷入朝廷争斗,被奸臣所害。生死之弥,他的心中定是充满了不甘与无奈。
宋江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朝廷的迫害、人生的无奈,给他的一生画上了浓浓一笔。“生当庙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乃是宋江的人生写照。
读《水浒传》有感14
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忠义两全。《水浒传》一书记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条英雄从被逼无奈聚义梁山泊,到被朝廷招安,再到为宋大破辽兵,最终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在我脑海中印下了两个字:忠、义。
一个“忠”字就包含了对自己的国家、亲人、朋友的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宋江在重重威逼利诱之下,仍旧只效忠于自己的国家,可谓是忠心耿耿;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面对高俅之子的调戏、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的表现。
“义”字包含了许多内容,108个英雄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这就是义;为人民、国家锄暴安良、诞生入死也是义。在108个英雄中,我认为最能做到“义”的是一个黑大汉,他虽生性鲁莽,性情急躁,常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但是他路见不平就拔“斧”相助的.精神,令那些丧尽天良的恶人们闻风丧胆。他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懊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情愿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立得更加富强兴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所以我们也应当有义气,拥有剧烈的正义感,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能奋不顾身。
读《水浒传》有感15
当我将《水浒传》全看完时;
却并不是百感交集的情绪,而是迷迷茫茫地了无头绪。
也许是对最后结局的恍惚,仿佛这不是原本应该有的。
我再看看那些醒目的字眼,悲壮的场面又再脑海上演。
恍然才知道这原就是结局,心不知怎么地随泪水伤心——题记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讲述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因为各种原因陆续上了梁山泊并且不断壮大,渐渐成为当时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几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帮助朝廷征辽、平王庆、灭田虎、除方腊,最后仅剩二十余人。但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劳,部分剩下受封赏的好汉被害得丢官或被害死,最后只得剩下寥寥无几。
《水浒传》描绘的人物形象极为鲜明:大义凛然的及时雨宋江、耐不住性子的急先锋索超、性烈如火的黑旋风李逵、贪图女色的矮脚虎王英、深明仗义的小旋风柴进、热情豪爽的花和尚鲁智深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虽性格各异,却也为乱世之中的知己。志同道合的他们终究汇聚于梁山泊上开始了他们的对抗当时腐败黑暗的.朝廷的起义。屡战屡败的朝廷被迫向梁山好汉们抛出橄榄枝———招安。其实这正是梁上好汉们的众望所归。尤其是宋江,这更是他最为希望看到的结果,毕竟为官比为贼要好名声啊!然而!这却让他们走向了不归路。他们帮朝廷扫除了障碍,让王朝得以巩固,得到的回报却是战死沙场、颠沛流离、惨遭谋害。原本在梁山春风得意的好汉们如今的晚景凄凉。不由得让人心中唏嘘不已———身处乱世的他们,原本可成为乱世中的英雄,可惜最后一步走错了。其实是造化弄人啊!他们原本为落草为寇,身为义盗的他们最令当时朝廷黑暗的昏庸者所恐惧。当他们的实力渐渐减弱、分散时,在原本是敌营的朝廷中里必然有诸多仇家虎视眈眈,这般情况下怎能有好的结果呢?这便是他们的可悲之处———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读《水浒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水浒传有感09-04
读《水浒传》有感02-22
读水浒传有感08-14
[推荐]读水浒传有感09-04
暑假读《水浒传》有感02-05
读《水浒传》有感【热门】09-13
读《水浒传》有感【荐】09-15
读《水浒传》有感【热】08-11
【热门】读《水浒传》有感08-12
读《水浒传》有感【精】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