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是猫》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猫》读后感1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小说的主角是一只猫,故事由猫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没有完整的线索,在看似不经意的猫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表述中,严肃的主题却鲜明地显示了出来。
猫的主人叫苦沙弥,是一个中学教员,喜欢清静,常常在家用功。他兴趣广泛,但却一事无成。主人常和自我的朋友们——“美学家”迷亭、“理学士”寒月、“艺术家”东风、“哲学家”独仙在一齐谈古论今、吟诗弄文,打发时日。一天,资本家金田的老婆为女儿的婚事上门请苦沙弥帮忙。苦沙弥认为寒月会爱上金田家的.小姐简直是笑话,又和迷亭一齐把她嘲弄一番。从此,主人家招来了不少的麻烦。先是车夫老婆传播流言蜚语又哄闹辱骂主人;后是主人的老同学铃木上门规劝要主人少惹事;再是中学生们被唆使在主人家门喧哗吵闹,使主人肝火大旺。猫来到金田家,听到了金田夫妇的商量,明白这一切都是他们在整主人。
主人仍与迷亭、寒月等一班朋友聚会,在高谈阔论嬉笑怒骂中攻击世道、痛斥资本家的可恶和侦探走狗们的可鄙。主人有个学生三平,要和金田小姐结婚了。他来邀请主人参加婚礼,主人断然拒绝。猫在主人家也觉得沉闷。“人类最后的命运不外乎自杀”,主人的说法大概不错。醉酒的猫想着,不慎掉进水缸,在挣扎中死去。
这篇小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从猫的角度来观察着这个世界,描述这个世界。猫的议论看似东拉西扯,实则形散神不散。猫既起叙述的作用,又起评论的作用,还起串连故事的作用,独特的构思构成奇特的魅力。透过猫的视角,叙述了发生在它身边的一些事,生活在它身边的一些人,以及这些人的悲喜,离合,或许这些人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他们确确实实存在过,不管这些人最终是归于沉寂,还是化为尘泥。
死是为了永生,这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
《我是猫》读后感2
作者以猫眼写人类社会,使小说得以撇开一定的社会成见,以其充满离奇的想象,鞭挞和嘲讽当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小猫寄居的房屋里住着一个奇怪的主人,他喜欢拿着一堆晦涩难懂的书籍假装欣赏;尝试过诗歌、绘画等高雅艺术却失败;社交面极窄,左邻右里的关系都处理不好;作为英语初级教师也普普通通;他的性格固执、暴躁,却也有读书人的迂腐、怯懦。苦沙弥深受胃病所扰,与妻儿子女的关系不愠不火,由于身居陋室而又自命不凡,因此被街坊称为“本世纪难得一见的怪人”。
猫儿正是在对主人家为数不多的访客的观察和主人如何处理与外界的冲突中形成了对社会的看法。理所当然,苦沙弥所交往的都是些知识分子同学:喜爱胡诌八扯但又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迷亭先生;文质彬彬,痴情艺术却纠缠于恋爱的理学士水岛寒月;话语中带有出家人的'迷幻与飘逸,但却过分关注自我的八角独仙:和主人一样,他们都是在人格中充满矛盾的读书人。
放在明治维新的大背景中看,小说反映了在世风日下、人人追名逐利的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彷徨。当时日本人的价值观正经受着西方的冲击:一方面,追求学问还是追求名利的问题考验着他们;另一方面,社会上富人的种种现象又刺激和嘲讽着他们。于是,他们各自形成了各自的独特性格:主人鄙视实业家,在自己的空间里固执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迷亭先生在不断地与他人胡扯聊天中得到解脱;寒月想娶实业家金田先生的女儿,但终究未能如愿;独仙先生似乎深得东方哲学观的深邃,要求自己以“消极”的方式修养心灵。
如果联系夏目漱石先生的个人经历来看,这几个在大变革环境中艰难度日的文人何似他本身呢?也许书中诸位的性格正是反映了夏目漱石内心微妙的各个方面吧。他本人幼年不幸被生父抛弃,正像小猫一出生就茕茕独立一样;而晚年死于胃溃疡,就如小说中女主人说苦沙弥“终将死于胃病”;而对东方人生观的理解与向往,他又与独仙先生有几番神似。
“一定的社会意识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存在”。在经受西方思想的洗礼中,总有些敏锐的心灵忧虑着他们眼前所见到的,惋惜着他们背后所失去的。夏目漱石先生的早逝是我们的不幸,但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学瑰宝,却为一代又一代人所诵读、赞赏。
《我是猫》读后感3
《我是猫》是夏日漱石早期的代表作。既可以说是抒情的写生文,也可以说是结构松散的小说。
本文的主人公是猫,是以猫的视角来看人类世界的。刚生出来的时候,因为长得丑,被人唾弃,捡了一条命,后被人称“苦沙弥”的初级英语老师收养,自此开始了观察人类,品评人类的生活,直到某日因为喝醉落入了水缸中,被淹死了。
这只猫很富有哲理,语言精辟。作者在描写猫偷吃年糕粘住嘴巴的场面时,一方面夸张地刻画了猫拼死挣扎的各种滑稽动作,一方面又诉说猫在这过程中发现了真理,语言诙谐,读书时忍俊不禁。
在它的眼中,人类是怎样的呢?主人苦沙弥现实遇事不爽快,心情阴晴不定,他像牡蛎一样把自己藏在壳里,这只猫嘲笑了主人的虚荣心,自负心及知识分子的种种怪癖。另外一位常来主人家做客的迷亭军,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每次来都要吹嘘一番,还有寒月讲究情趣,却不善处事,研究些无聊的知识。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知识,厌恶小市民所追求的荣利。因此,他们在一起聊天时往往以诙谐的语言表达所爱所恨,从中反映出知识分子的种种复杂心态。
读了这本书,我想:自负的`人一直以为自己了不起,我们拥有最发达、最聪明的脑袋,可熟不知,在那些小猫小狗看来,人也不过如此,没有绝顶智慧,没有高尚品质,有时甚至连他们也不如,但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我喜欢猫的那种闲适和自然,即使是在它死的时候,它喝了酒之后晕乎乎的掉到了水缸里,它挣扎,费尽了全身力气也无济于事。于是它选择了放弃。虽然现在看来有些惋惜,但实际上这也是明智之举,放弃挣扎的念头,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死亡。
其实对于现实生活也何尝不是这样呢?有时候,我们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事物,多一些自然,少一份拘束,多一分快乐,少一分忧愁。
《我是猫》读后感4
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起初看到这本书是在手机上看到的,看到书皮很好看,书的名字也很有趣,于是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下来。
听朋友说,这是描写的关于猫眼睛里的世界,作者是日本的作家夏目漱石。打开书本一看,第一句话就吸引了我:“在下,猫也。名字嘛,尚无。”可以看出这是以猫的视角来写的,将猫拟人化了。
猫的主是一个整天游手好闲,经常生病的人。他对猫的态度并不那么友好,也总是会没事给自己找事做。比如一头扎进书房里,摆出一幅发奋用功的架势,读书读上三两页就到头而睡了。这不就是猫在讽刺主人弄虚作假,装模作样吗?有一次,猫的主人竟一时兴起,开始学起了画画,每天都在追着猫做他的写生对象,还会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过得很好,猫却觉得连基本的搭配颜色都没有做好。
邻家猫杂毛哥也是个很有意思但只出场过一次的角色。它是律师家的一只猫。它评论人类“不懂所有权”,人类还会“脸儿不红不白的”“大模大洋地抢走”食物。说到这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杂毛哥与白猫大嫂的家居环境换个地方的话,那么该小说真是太有远见性了。也就是说如果是军人家的猫说出这么一翻惊世之语,真是作者深刻地历史见地呀!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几乎全盘采用了西方的文化和科技成果,如同一只蚂蚁要吞掉一只大象;国内资源的贫乏,根本远远不够接纳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只好走对外扩张的道路。二十几年后日本帝国大肆侵略中国、蹂躏我们的`国土。试想,日本军人家的一只猫尚能有如此见解和维权意识,而帝国主义军权的日本却无法释怀。真是极大讽刺!
当然,很多人会反驳我的观点,认为这个小细节也许只是作者无意安排的;但我想,就算作家在这没有明确提出日本社会存在根本问题,而是需要等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验证,作者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深刻理解和透析的能力是无庸置疑的,作家所具备明敏锐的社会感受力也是特定历史条件给予个别人物的。此时的作家,应该说,至少也是隐约地预见到即将到来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