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11-29 09:46:22
  • 相关推荐
[必备]《傅雷家书》读后感13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本学期令我收获最深的一本书就是《傅雷家书》。

  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退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旁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但父亲对我的成绩并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问人处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父亲常常给我讲起以前的故事,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亲苦苦婆心的教诲,但是我知道父亲只是想让我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父亲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但是父亲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我这个年龄没有经历过的。所以我知道,现在应该好好听取父亲的教诲并且深深的记住,身体力行的去实现。

  他虽然不是像傅雷一样伟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学习的人。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

  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都研究精深,个人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所以,在《傅雷家书》中有许多人生道理让我深受启发。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说道不完整,你提到的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无非是完美,但永远追求不到,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是无止境的······”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剩余的,以组成原有的镜子。一路上它由于有棱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风景。当它千辛万苦找地到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滚的很快,一路的风景刹那掠过。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得到的'同时又会失去些什么,所以有的时候要学会放弃。

  读这本书除了能让我懂得人生道理,还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小到吃穿、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会讲这些大道理,但是他们也很爱我,处处为我着想。

  《傅雷家书》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指引我走向前方坎坷的人生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傅雷的这句话,有很深的含义。所谓赤子之心,就是天性自然,不受拘束、纯洁真诚的心灵;而傅雷对傅聪的赤子之心的评价,无不体现了他对教子的苦心孤诣与深切的爱。

  我反复地念着这几句话,不禁想起来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古今两位父亲,近20xx年的时空差,教子之道竟如此相似……宁静致远的`心境与精神,不正与赤子之心"的内涵如出一辙吗?

  想到这里,我又不禁回忆起《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培养起了马飞的赤子之心……一心一意地为追梦而奋斗;而当马飞的赤子之心孤独时,他便创造出了一个世界--一个有着欢笑,泪水、喜悦与痛苦的童年世界。正是这种心灵,使他即身处太空却也能镇定自若地去应对困难,让自己创造的世界鼓励着他自己,克服困难,重见天日。

  但无论是修身学习的世界,还是充满乐与忧的童年,赤子之心总会让我们在孤独修己时创造一个世界……一个"新"的"心"世界。每当我孤自一人看书写作时,脑中常会出现一个洁净无瑕的"心世界",一个真正属于我、有我的天地的世界。赤子之心,无论处于何方,都能让它化为我思想的中转站,以及我内心中的一面大明镜,让普天之下的赤子们都可以成为朋友。

  孤独的赤子之心,无论是古是今,都是赤子们的静心创造自己"心世界"的钥匙。愿天下所有的赤子之心,都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初读《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一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正是他的严厉,教导出了一位惊世音乐家,正是他的温柔,带给相隔万里的`儿子温暖。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反而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爆炸的时代,且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大大超越了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读书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大家都读过书,各种各样的,励志的、梦想的…...今天我想谈谈《傅雷家书》。

  这本书是一位父亲——傅雷,写给他两个儿子的书信。傅雷是一个非常关爱儿子的父亲,并把自己的关爱写进了信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家书,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书。在书中,傅雷不仅是父亲,同时也是儿子的老师、好友,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父亲的关怀、老师的指导、朋友的勉励。

  来往的书信中更多的内容是关于艺术与人生的讨论,傅雷是在教给儿子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与个人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他教导儿子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此向儿子寄送大量中国文化资料,生怕儿子离开故土后淡忘。

  傅雷作为父亲,也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儿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种种问题,比如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他在信中多次谈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祖国有无私的敬爱,对两个儿子有贴心的呵护,为了不让两个儿子走弯路,操碎了心,费劲了神。父爱流淌在朴实文字的背后,深沉而温暖!

  在傅雷家书中,我们领悟到年轻一代人做事要有调理,不能激进,要谦虚做人,在学习上要狠下功夫。傅雷对儿子的期望,也正是天下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所盼所望,让我们斗志昂扬,迎接最美的时代!(崔淑嘉)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傅雷家书》,如此熟悉却又生疏的一本书。

  熟悉在于上个学期草草的略读,而生疏又在于由一个小组去共同精读。

  家书向来都是远在天边的亲人们交流感情的第一见证,当人傅雷与他的儿子所撰写的家书也毫不例外。这本书通过父子两辈之间平易近人的措辞,仿佛在向我们缓缓慢慢地阐述过去的事情。就像是一部连续电影,一点一滴逐渐浮现于你眼前。

  开篇我们就了解到了傅雷与他的妻子对于远去的儿子的依依不舍之情,以至于眼睛都哭红肿了,总是不大想说话等等。所以傅雷家书所表达出的第一点,家庭成员的感情,是十分的震撼有力的。我思念我的儿子,我牵挂我的父母,信中不谈玄妙的`礼尚往来,而更多的是沉重的浓厚亲情,一丝矫揉造作也没有。但严厉的傅雷并不只表现出了卿卿我我的挂念,对于儿子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也是费心费力。不时出现甚至占了绝大篇幅的音乐上的灵魂共鸣与讨论,让我们仿佛切身实地感受到了父辈对儿子苦口婆心的教育,这份看似有些唠叨的说教,更是表达了傅雷对儿子的爱。当然,对于儿子如何做人,做一名中国人,傅雷也没有少一点篇幅。从与人相处,再到婚姻,似乎都有些傅雷指教的影子存在。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傅雷迸发出了极为激烈的爱国情感,并要把这份精神传授下去。

  这本书虽然只是家书编集,但又不仅仅是家书。傅雷所教会的不仅仅是傅聪,更是我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少年。或许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地从中认识到,我们要奋发图强;又或许我们也会被那种爱国情怀所鼓舞,去为了国家奋斗。人生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让自己成功,而更多的是为国家效力。傅雷的诠释,就是一个极为优秀的中国人,带着那份永垂不朽的中国魂。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资料,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他自己的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他自己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透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能够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他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期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发奋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能够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明白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经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我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所以,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当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职责。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可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明白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我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缺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有些方式则需要用心体会才可以感受到,在《傅雷家书》这本书中,傅雷则是用信来表达对儿子的爱。

  在这封信中傅雷这样写道,“相信儿子一切都很客观,冷静,对别人的批评并非意气用事”,这是父亲对儿子的了解。“一个有些成就的人,即使事实上不骄傲,也容易被人认为骄傲。在外千万谨慎,说话要保留。”这是父亲在教导儿子。乍一看,好像并没有什么,但是琢磨一下,父亲对儿子的了解让他百分百的给予儿子信任,这算是爱。父亲将自己领悟过的道理告诉了儿子,为的就是让儿子在自己面对外面的世界时可以避免犯错,这也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所以爱不能只看表面,它就藏在字里行间,只有细细体会才能感受到。

  这让我想起了去贵州游学时的情景。在去之前,我的父母就再三叮嘱“到机场给我们打一个电话,到地方一次,到酒店一次”“这几天照顾好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类似这样的话说了不下十遍,当时听着这一但打开就无法闭合的话匣子,实属有些厌烦。在贵州的这几天里,绝对是我离父母最远的'时候。每天中午或者晚上,我的父母总会给我打电话,问问我玩儿得怎样,告诉我,由于贵州总下雨,让我小心脚下,始终未间断。回到北京,下飞机后,是我爸爸开着车来接我回家,怕我晚上在飞机上没吃饱,为我买来了我爱吃的面包。

  叮嘱虽然有些厌烦,电话虽然有些无聊,面包虽然有些普通,但细细回想,那时的语气和眼神,无不是对我的爱。所以说,在表达的过程中,爱会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请仔细体会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寒假里,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感受着这份无声的沉甸甸的父爱。

  当我读到一九五四年八月十六日,傅雷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中有一段让我记忆犹新;一是到别人家里,脱了大衣却留着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裤袋里;三是和人说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四是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的'腿上或膝盖上;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其实这些叮嘱放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对于我,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觉得很啰嗦让人极不耐烦。无论从衣着,习惯,还是礼貌礼仪方面,在我们看来,这真是普通不过的“小事”但傅雷却观察的格外仔细。这难道不是沉甸甸的父爱吗!

  在傅雷眼中,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们在家中要遵守家规,即便留学在外,也要恪守规矩,表现出傅雷骨子里严厉的一面。我相信傅雷让儿子注意餐桌礼仪,绝对不是为了让傅聪看起来很有教养。看到的是外在,锻炼的是内在。礼仪绝对不只是显摆给他人看的。傅雷在教育孩子一丝不苟,严父底下出才子。

  日常生活中父亲对我也是非常严厉的——父亲对我的严厉不只在学习上,在我的生活方面,对我要求也很严格。因为我的眼睛近视,他总认为是饮食和习惯的问题,所以不准我买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等垃圾食品,甚至连别人送的也不能吃;平常不准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作业和看书时如果坐姿不正,还要挨批评;有时不懂事,犯点小错误,会让我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写好保证书。

  读了《傅雷家书》后,让我懂得了许多,我感觉我更了解父亲了,他对我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一句句叮嘱、一声声责备,都是他对我的关爱.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作者:孙一鸣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父亲是个严父,他极力地对我的种种缺点抹平,极力地让我成为一个楷模式的人物。或许是望子成龙,他让我成为那优秀到失真的人物。和傅雷一样,他是一个易于发怒的人,就像太平洋的中心,平行式的波浪下又不知有多少暗流涌动。我只好对他尊敬,尊敬中还裹挟着恐惧,就像是欣赏高峻的山峰,不犹得望而生畏。

  我的童年从此搁浅在六岁。然而,在傅雷家书的字里行间,我却看到了另一个父亲。

  昔日的严父,在信中,却写出了绵绵细语。叮嘱着,就像是最有耐心的老师,让人动容。方正的楷书中,每一个钝笔,都像是一只满怀深切的眼睛,永远地凝视着大洋彼岸的子女,写着写着,便掉下感动的泪,化作一个个句号。

  傅雷的文字,似和煦的春风拂面,似深秋的'露水晶莹,似夏天的烈阳感动,似冬日的火炉温暖,似初升的太阳温和,似深夜的月亮亲切。他的文字,无时不刻让世界上的所有读者掉泪,无时不刻让世界上的所有读者受到这谆谆教诲。

  我忽然恍然大悟,世界上的父亲就像是蚌壳类生物一样,在看似坚硬的外壳下却隐藏着一颗流动的心。多少的望子成龙,多少的严苛要求,多少的逼迫,多少的教导,多少的如水一般的父爱啊。父爱像是一口心田上的井,看似是一根针留下的疤痕,可是悄然中,这口井又在滋润这片心田。

  无声无言的父爱……

  有人说,父爱如山,而我认为父爱更如水。傅雷,朱自清的父亲,天下的父亲,都是用水做的心啊。而通过《傅雷家书》,我才认识到,一个真实的父亲。

  父亲如山,父爱更如水。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着父母之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教导,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一封封家书,短不过上百字,长则有上千字,没有许多优美华丽的语言,也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只有用自身经历化为简单而又朴素的建议和忠告,为儿子摆正人生的旗杆,无怨无悔。

  无数的家书,写不尽的忧愁,无尽的担忧,操不完的心,在一支笔下,处处开花。不问自己的`身体,信上也只是轻轻带过,有时却只字不提,只时时刻刻关心着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生活、音乐的进展。儿子仿佛是那座五指山,日日压在他们的心头。儿子的思想、活动、花费,所有零碎的小事,父母俩却无不担心,看似无尽的唠叨,却是忠言利于行,句句金玉良言,事事为其着想。

  国家一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许多人常把国家挂在嘴边,打着国家的旗号,吞食国家的利益,干着非人哉的事情。可是傅雷是实打实的爱国,把国家一词植在了自己的心里,生长发芽。不仅是自己爱国,还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地教导两个孩子一起爱国,从点点滴滴做起,不乱花国家的钱,处处维护国家的利益,时时彰显爱国之举。中国是礼仪之邦,傅雷也深谙礼仪之道,从送画而不是送钱这件小事,可见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礼尚往来的礼仪风度发扬到国外,尽显泱泱大国风范。

  每个人都生有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与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的时候,感到的却是另一番关爱,不同于老师的教导,不只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无微不至,用心良苦。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就像一个乖孩子,阅读着,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3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这是英国著名文学家培根的名言,而我最近在读的《傅雷家书》便正如这句名言所说,带给了我珍贵的感触。

  《傅雷家书》与其说是一本书,其实更是一本亲情交流史。它收录了由傅敏整编的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傅聪之妻弥拉的往来家信上百篇,每一篇都包含了这一家人即使分离在异国他乡,依旧无法冷却的亲情。

  傅雷是我国优秀的文学翻译家,更是一位严谨和善的父亲。在他寄给傅聪的'书信中,涉及到了音乐技巧、文学素养、待人礼节、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对傅聪的关心可谓是无微不至。但这般频繁的关心,却不让人看的厌烦——因为他从不把爱与思念“明目张胆”地挂出,而是像一位老师一样细心指导。他会因傅聪久不来信而责备,会因傅聪取得了进步而鼓励,会为傅聪的比赛结果冷静分析,也会为傅聪的求学之路提出疑问......如果说傅聪是飞行的纸飞机,那么傅雷就是推动他远行的风。

  傅雷给傅聪的很多话不仅适用于他,也同样适用于所有青年,比如“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句话教导我们要言行一致;比如“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句话教导我们不要停留于过去,要乐观向前;“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这句话教导我们要学会独自面对生活......每一页翻去,都是宝贵的财富。

  傅雷一家都是智者,而《傅雷家书》更是一本智慧之书。它以平凡的语言带给了我不平凡的感触,而这份感触也将伴我远行。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的好句01-04

傅雷家书好句09-26

傅雷家书摘抄02-09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3-03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15

傅雷家书的好句14篇01-05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01-01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1-18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1-09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