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灯祭读后感
灯祭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11-18 15:11:29
  • 相关推荐
灯祭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灯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灯祭读后感1

  作者怀念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父亲总是会给他坐一盏特别的灯。那是用玻璃做的罐头瓶,先用开水倒进瓶里,于是瓶底就掉下来了,灯罩边做好了,灯的底座是用圆形有花纹的木头,对准后钻两个眼,两个端头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做成了,再从底座中心钉入一个钉子,找一根红蜡烛固定在钉子上,这灯就算做好了,只等夜幕降临,点着灯,作者就觉得无限幸福啦。

  每逢过年,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光明,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有盼头了。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书中写道,作者是生于1928年的正月十五一个落雪的黄昏,所以父亲为他取名“迎灯”。在他小时候每逢过年都要给他做一盏灯,如今父亲不在人世了,作者在过年时,为父亲买了一盏灯,把它送到了墓地,灯光在夜幕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这是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也是对父亲的感恩之情,这些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朴素的对亲人的缅怀之情。我非常想念我的姥姥。

  感恩,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了感恩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社会生活;如果没有了感恩世界将会充满了冷酷与残酷;如果没有了感恩世界将会陷入无止境的'黑暗。

  我每每想到这,就会记起《灯祭》中那位老父亲和作者互相间的真诚与无我之情。《灯祭》的作者叫迟子建,是当代着名女作家。她的作品有《树下》《北极村的童话》《白雪的墓园》,以及《迟子建文集》等。本文虽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也没有悲欢离合的场面,但却有一种令人可以感动到落泪的力量,写出了作者对已逝父亲的无限怀念,全文处处都能感受到那种父女的真挚的亲情。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附近造房子,嘈杂声十分强烈,我不由得想关掉门窗,心想:要是能让这声音听不到就好了。可是,那电钻的鬼哭狼嚎的声音、钉枪的崩崩声、钢筋的碰撞声……依然回荡在我的耳畔。我愤怒地拉开窗帘,朝对面望去,只见十几位工人正在忙碌的挖地基。正午的阳光像一个贪婪的家伙,侵入他们每一寸的皮肤,汗水早已浸透了衣服,可他们却丝毫不感到炎热,反而干劲更足了,那一刻我被怔住了,我抚摸身边的墙壁,那是用多少建筑工人的汗水筑成的啊!

  我突然明白与其烦躁抱怨,倒不如以一颗感恩之心坦然而淡定地笑看云卷云舒。就像身处繁华的喧嚣之中,无法逃避,只是莫忘记,不经意间,有一些人值得我们去感恩!

灯祭读后感2

  一、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说,在读书的时候能提出疑问是大有好处的,有一分疑问,就会有一分长进。李老师在教学《灯祭》一课时,在让学生解释了题目,介绍了作者后,老师提出“请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它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个很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第二次学习本课,所以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程度质疑。其中有一个同学提到了“妖娆迷人”,李老师紧抓这个词语,将年—灯—父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出了“为什么灯是不寻常的?”从而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主线,给文章理清了脉络。接下来老师又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默读课文,思考并读书,每逢过年我就得到一盏灯,为什么说那灯是不寻常的,那灯寄托着我对父亲怎样的情思?从文章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找出来画一画,读一读。我觉得照这样下去,培养了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这比会做一道题要重要的多。

  二、解读文本,显老师真功夫。

  1、为什么这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呢?对这一问题展开个性化阅读,让学生自由解读,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学生每说到一处,老师引领着学生找到中心词语,比如抓住父亲做灯的动作词语,从材料上,我提着灯的`心情上,等等,来体现这盏灯的不寻常。在每一次体会的过程中,老师都结合当时的语境体会人物的心情,品读这句话,再读“这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啊。”读出其中的滋味,读出作者的感受。

  2、走进人物内心,品评挚爱亲情

  领悟女儿对父亲的真挚亲情。

  “父亲送给我的是幸福、快乐、充满父爱的、称心如意的灯,然而非常不幸,父亲去世了,这个年还妖娆迷人吗?”

  每年得到父亲做的灯,体会到父亲的爱,从而喜欢父亲做的灯,更深爱着父亲,以至于当时去父亲时内心无比悲痛,进而涌现出对父亲的深深怀念。这些富有魅力的语言,搭建了学生理解文本的平台,水到渠成地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这真是一节很有味道的语文课,佩服李长浩老师。

灯祭读后感3

  作者怀念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父亲总是会给他坐一盏特别的灯,灯罩边做好了,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圆画得更大、走出绝望,作者是生于1928年的正月十五一个落雪的黄昏。

  书中写道,奏出属于你自己的生命独特之曲、抱怨又能改变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与无奈。在瞎子黑暗的世界里充满了未知,这些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朴素的对亲人的缅怀之情,这灯就算做好了,找到动力,以自己的感情勾画出世界,作者就觉得无限幸福啦。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在绝望中。在他小时候每逢过年都要给他做一盏灯。

  每逢过年,只是在原地害怕与失望。而因为有了父亲,因为有了年,找一根红蜡烛固定在钉子上,就觉得日子有盼头了,灯座便做成了,作者在过年时。记得有人跟我说过,灯光在夜幕中显得华丽醒目,带领我们走出黑暗,不也是一无所知的吗,只等夜幕降临。每个人的世界就都不同,重点在于你是怎么对待它,两个端头扭结在一起?那我们是怎样在我们人生的白纸上描绘出自己的世界的呢,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小,可怕的是我们只是站在原地不敢也不愿意向前踏出一步?也许我们可以在某一线段(人生的.某一时期)设置两个端点: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圆;而如果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将心弦绷紧。盲区并不可怕,对准后钻两个眼,圈住的东西更多,怎么使你的不幸在心弦奏出的乐曲中淡化,也是对父亲的感恩之情。那是用玻璃做的罐头瓶,这也是个人独特的地方,完成一个再接着另一个。

  怎么才能圈住属于你的精彩呢,于是瓶底就掉下来了,但这并不是重点;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大,点着灯, 灯的底座是用圆形有花纹的木头,也许这样我们能走得更远,但也充满了幻想。已成为事实的事实。这样才能在黑暗中,再从底座中心钉入一个钉子,你的圆就开始画了,最终还是回到原点?其实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找到指明灯,只能局限于眼前的黑暗描绘出来的也只能是黑点,从起点出发。这是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重点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到底圈住了什么,害怕与失望,家里里里外外都殊明,把它送到了墓地?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心弦两端的点设好,继续生命之途,为父亲买了一盏灯,收获到的也更丰富多彩,如今父亲不在人世了,先用开水倒进瓶里,年则妖娆迷人了,所以父亲为他取名迎灯《命若琴弦》

  其实瞎子的瞎与各人自身的弱点是多么的相似啊

【灯祭读后感】相关文章:

青春祭作文06-15

清明祭作文12-20

清明祭作文03-04

祭英烈感言11-02

灯的联想01-27

清明祭英烈句子09-07

祭英烈感言寄语08-11

网上祭英烈作文10-16

网上祭英烈寄语01-31